《弟子規》學習心得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這一句老祖宗的話,似乎讓我們今人難以理解,而我們作為後代,往往又不求甚解,在我們看來,這樣一句在今人看來,老得可以退休的話,究竟能給我們今人帶來什麼切實的利益嗎?
現代發達的信息傳媒,將現實生活中互不相識的你我他聯系起來,那麼這樣的聯系除了帶給我們快捷的便利和實惠以外,還能讓我們都了解到什麼信息?
現在,打開電視機、收音機、網絡,充斥著人們眼、耳的是什麼?是色情、犯罪、暴力、喪人心智的網絡暴力游戲。
我們都不要老祖宗了,老祖宗的那套在現在的社會經濟浪潮中已經不適用了。因為她不能給我們帶來眼前即見的利益。是我們不要老祖宗了嗎?不是,是因為沒人教了。
重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重新拾起被我們後人糟蹋的經典,《弟子規》這本小冊子,沒有過多的告訴我們什麼,她只是告訴我們作為一個人,做人的本分是什麼。
“百善孝為先”。做為人,我們就像是一棵樹,我們要想長得高大,就得先讓滋養我們的根保持健康,這顆樹才能長得高大、挺拔,因為沒有人教,我們都不懂,不知道我們一生當中的收獲都在這一個“孝”字中。祖宗有德,子孫有福,我們的祖宗沒有拋棄她不孝的兒孫,她在默默地等著兒女們醒悟。在我們走過這麼多錯路後,她依然在我們身旁指點著我們。
那麼,究竟如何才是“孝”?在《弟子規》中,開篇就把這把鑰匙給了我們。
“孝養父母”,我們有沒有這個心?有沒有落實?父母在,常常關懷,時刻照顧。“養父母之身”,這是物質生活不讓他缺乏,生活照顧到;“養父母之心”,要讓父母歡喜,不要讓父母憂慮,父母要是憂慮,就是兒女不孝。每年國家評選的“十大孝子”是什麼意思,是為了用突出孝子們的孝行喚起現代人們的孝心。如今的“孝”不再被人們看做是分內之事,或許是法律要求的,或許是礙於情面,太多的或許,難道孝養父母不是我們為人子女該做的嗎?小羊兒吃母羊的奶知道跪著,小烏鴉知道老烏鴉老了需要照顧,而被稱為高級動物的我們人類發展到今天,還需要大力宣傳孝心孝行,究竟錯在哪兒了?因為,沒人教了。“苟不教,性乃遷”。
我們只有扎好了“孝”這個根,才會有其他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