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居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第四卷12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薩戒弟子郓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第四卷  

     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獄。王子得罪,禁閉其中。層樓绮殿,寶帳金床。欄窗榻座,妙飾奇珍。飲食衣服,如轉輪王。而以金锞系其兩足。諸小王子寧樂此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絷時,心不自在。但以種種方便,欲求出離。求諸近臣,終不從心。輪王歡喜,方得解脫。

  本品續勸斷疑去惑。初以王子被囚為喻。《嘉祥疏》曰:‘轉輪王喻無量壽佛。七寶宮殿喻其淨土。王子得罪喻疑心之人過。金鎖喻花不開。褥不異(指飲食衣服,如轉輪王)喻於花中受快樂自在。合喻可知。’‘層樓’即重樓。‘床’者,人所坐臥者。‘帳’者,床帳,張施於床上者。‘榻’,其用同床,長狹而低者曰榻。‘锞’即鎖。‘妙飾奇珍’者,以奇異珍寶作為巧妙裝飾。‘幽絷’者,‘幽’囚也。‘絷’,拘執也。故‘幽絷’即今言拘押也。慈氏所答,首雲被押之時,無自在樂。方便求出,方得解脫。

  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若有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由聞佛名起信心故,雖生彼國,於蓮華中不得出現。彼處華胎,猶如園苑宮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淨,無諸穢惡,然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以此為苦,不生欣樂。若此眾生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

  ‘亦復如是’,舉事以合前喻。‘華胎’合‘七寶獄’。‘不得出現’合‘而以金锞、系其兩足。’‘猶如園苑宮殿之想……無諸穢惡’合‘層樓绮殿:……如轉輪王。’‘不生欣樂’合‘小王不樂’。‘識其罪本’乃至‘然後乃出’合‘輪王歡喜,方得解脫’。《淨影疏》雲:‘明胎生者,無余苦事。但五百歲不見三寶,不得修善,用此為苦。以此苦故,雖樂不樂。’又義寂雲:‘但望勝樂,劣樂為苦。如欣上者,厭下劣定為粗苦等。雖名為苦,非苦受也。’又望西《無量壽經鈔》曰:‘問:生邊地為是疑心果,為是修善果。答:正是修善果,非疑心果。但由疑心所間雜故,令所得果,不得純淨。’

  ‘若此眾生’下,正勸斷疑知罪,忏悔求出。‘罪本’《魏譯》作‘本罪’。《會疏》雲:‘本罪者,疑惑罪也。’望西雲:‘疑佛五智,謂之本罪,非十惡業等。’‘深自悔責’。義寂雲:‘言悔責者,此省察心,名為悔耳。責,呵責其迷心也。’望西又雲:‘五百年終,宿障微薄,識其本罪,而生悔責。依悔責故障盡,即到阿彌陀佛所。’又昙鸾師《略論》雲:‘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還同三輩生者,當是五百年末,方識罪悔耳。’昙鸾、望西皆謂悔罪得出在五百年末。但《嘉祥疏》有異說,疏曰:‘深自悔責,明不必一種。若能悔即出。不悔必滿五百歲。’以上二說亦不相違。五百歲末方識罪忏悔,乃邊地人中之多數。不待五百年忏罪得出,乃其中之上根也。‘過失盡已’謂過去疑惑之過失,已忏除淨盡,然後方得出離疑城,見佛聞法。故知不論五百年中,或是其末,總須宿過全消,方得解脫也。

  即得往詣無量壽所,聽聞經法。久久亦當開解歡喜。亦得遍供無數無量諸佛,修諸功德。汝阿逸多: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即得往詣無量壽所’。《嘉祥疏》雲:‘即得者,不隔時義。’謂才出蓮胎,立即見佛聞法,不再經歷時刻也。‘久久亦當開解歡喜’。蓋以其人生前‘智慧不明,知經復少’,今雖親見彌陀,耳聆佛訓。但以心垢未除,情見猶存,故須多聞薰習,增長智慧,始能信解佛語,故雲‘久久亦當開解歡喜’。‘開解’者,心開得解也。‘歡喜’者,聞法契會,自然歡喜也。‘亦得遍供’者,即昙鸾師雲:‘即得如意,還同三輩生者’。具諸神通,遍供諸佛,於諸功德,隨意修習。具如彌陀本願。

  ‘阿逸多’,即慈氏。釋尊重喚其名,以警醒大眾,專心傾聽。‘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至於菩薩何有疑惑,《無量壽經鈔》曰:‘大乘凡夫名菩薩欤?或是縱說。縱菩薩生疑惑者,可失大利。故凡夫當明信矣’。鈔意甚謙,未作決斷。據筆者意,鈔中兩說均是,其一者我等雖是具足凡夫,若能真實發起菩提心,即是初發心菩薩。《論注》雲:‘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淨業行人,若發如是心,亦即是初發心菩薩。天台謂別教之信位菩薩,如空中之絮,沉浮無定。是故初發心菩薩,實有退墮之患也。其二者,彼謂‘縱說’,意謂:縱然真是菩薩,倘生疑惑,尚失大利。是以我等凡夫,更不可生疑。故此二說並不相違。‘大利’者,即經中‘真實之利’也。十方婆伽梵,住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難值難見,如優昙花,希有出現’。今者難逢能逢,難聞能聞,而不信受,辜負佛恩,故雲‘為失大利’也。況此淨土法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信願持名,迳登不退。是乃真實利中之最真實者也。是大利中之最大者也。於此不信,永失大利。如《千手經》雲:‘若於此陀羅尼生疑不信者,當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萬劫中,輪轉惡趣,無有出期。常不見佛,不聞法,不睹僧。’是明疑惑‘為大損害’之義。反之,則如《十往生經》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經,愛樂是經。觀導眾生。說者聽者,悉皆往生阿彌陀佛國。若有如是等人,我從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薩護持是人。常令是人無病無惱。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臥,無問晝夜,常得安穩。’是明信受之大利。何去何從,祈慎思之。下復明疑謗之大害。該經復曰:‘於後閻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見有讀誦是經者,或相嗔恚,心懷誹謗。由是謗正法故,是人現身之中,來致諸惡重病。身根不具,聾盲喑啞。水腫鬼魅,坐臥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或乃致死,墮於地獄。八萬劫中,受大苦惱,百千萬世,未曾聞水食之名。久後得出,在牛馬豬羊,為人所殺,受大極苦。後得為人,常生下處,百千萬世不得自在。永不聞三寶名字。是故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也。’旁引兩經,深顯疑信雖只在當人一念之間,但所種禍福,懸隔天淵,歷劫無盡。故雲‘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慈氏白言:雲何此界一類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眾生,智慧微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樂,不求生彼。慈氏白言:此等眾生,虛妄分別。不求佛剎,何免輪回。

  慈氏大士,以無緣大慈,憫念末世中有一類眾生,雖亦修善,但不求生西方淨土。故發斯問。佛答:此一類眾生,缺少智慧,迷戀天人之福,故不願生。慈氏復雲:‘不求佛剎,何免輪回’。此有二義:其一者,專指如上之人,妄謂西方之樂不如天界。如是虛妄分別,不求生淨土。不知修善之福,雖得生天,但天壽盡後,仍復輪轉。其二者,泛指各宗行人,雖能精進修持,但不以彌陀淨土為歸宿,專仗自力。則難於現在生中,坐斷生死,仍受後有,故雲‘何免輪迥’。

  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雖復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而未能出三界獄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屬欲相救免,邪見業王,未能捨離,常處輪回,而不自在。

  ‘佛言’下,更明著相與離相之得失利害。著相修福,難免輪回。離相求生,永得解脫。上段先明著世間福,不出輪回。蓋彼等雖種善根,但貪人天福報,不能離相,不求佛慧。‘雖復修福,求人天果’,故不能出三界牢獄。‘得報之時,一切豐足’。暫享世樂,福盡還墮,後患無窮。命終之後,親眷雖為之忏罪祈福,修法誦經,欲相救度。但彼之邪見根深,執迷不悟。因‘邪見業王,未能捨離’。以邪見故,不生正信,故此邪見實為諸惡業之王。故雲‘邪見業王’。故‘常處輪回,而不自在’。

  汝見愚癡之人,不種善根,但以世智聰辯,增益邪心。雲何出離生死大難。

  上文所指,更甚前者。前者修善,但求世福,故不能出輪回。此則愚癡更甚。不種善根,反恃世智聰辯,驕慢自大。不生正信,助長邪心。不知世智辯聰,正是八難之一。邪見顛倒,反以為美。如是之人,焉能出離生死苦海。

  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回,終不能得。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佛答慈氏,此界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淨土者,共有三種。一者貪著世樂,求人天果。二者世智辯聰,邪心熾盛。三者則為‘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此三種人,縱能修福,所得只是世間福報。夢幻泡影,轉瞬即逝。故‘求出輪回,終不能得’也。

  ‘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中‘大福田’者,持佛名號也。因持名是諸善中王,故所種田,方得名為大福田。惜以‘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故雖念佛亦不能出輪回。經中三輩往生,皆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菩提心者,即大智、大悲、大願、圓融一體之心。‘情執深重’即是愚癡,何雲大智。‘取相分別’則有取捨,何由興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是之人何能發菩提心。故念佛亦不能入於三輩之中。蕅益大師謂念佛如無信願,亦不能生,正與此同。再者著相修福,其福有盡。如《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靈峰《破空論》釋曰:‘以無所住法,住般若中,熾然修行六波羅蜜,而不取相,是故能令少施與虛空等。......而眾生住於相故,妄自計果計因,觀大觀小。若能稱性而住,不住諸相。譬如芥子中空與十方空,性無二無別。以空非內外、彼此、方隅、形相,更無小空異大空故。無相之福,其福乃大。’又《金剛經》曰:‘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又雲:‘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上引《金剛般若》皆表取相分別之失。故經雲‘求出輪回,終不能得’也。

  段末謂‘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求生淨土,永得解脫。眾德之本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又‘無相’者,謂無色等五塵,男、女、生、住、壞等十相,名為無相。又《涅槃經》曰:‘涅槃名為無相。’又《演義鈔》曰:‘寂滅者,即無相義。但心自證不從他得,故無諸相’。如《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皆彰此‘無相智慧’。經雲‘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乃至‘永得解脫’。即《金剛經》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妙旨。《破空論》釋曰:‘蓋不達無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偽果。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證我空,止成二乘小果。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惡法,則為闡提獄種。惟以無我修一切善法,正所謂無所住而生其心,故即得無上菩提也。’兩經相較,今經中‘無相智慧’,‘遠離分別’,即如彼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植眾德本’,‘求生淨剎,趣佛菩提’,即如彼經中‘修一切善法’。又‘當生佛剎,永得解脫’,即如彼經之‘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夫淨土乃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於此能信,是即無相智慧。如《金剛經》雲:‘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又‘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破空論》釋曰:‘設復計有少許我人等相,決不能信此經。設於此經信解受持,決能了達我人等相,當體即是無相。’可證能信之妙德,舉體即是無相智慧。蓋此淨宗乃最極圓頓,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之微妙法門。若人於此法能生實信,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自信他,如是六信具足,當知其人,亦必超情離見,與無相智慧相契。是故經中《獨留此經品》曰:‘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前雲‘取相分別’,雖種大福田,‘求出輪回,終不能得’。是乃取相之過也。今雲‘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當生佛剎,永得解脫’。是乃離相求生之功也。或入三輩,或墮疑城,關鍵所在,已昭然若揭矣。‘身心清淨,遠離分別’者,蓋無相智慧,即萬法一如,染淨平等,故身心清淨。一切皆如,故離分別。再者念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故身心清淨。淨念相繼,自然遠離分別。或疑淨宗以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為願,如是欣厭,豈非分別。《妙宗鈔》答曰:‘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蓋捨之若極,則萬緣放下,六根寂靜。取之若極,則六字洪名,一念單提。如是念佛,何異於不取不捨,故雲:‘亦非異轍’。又《彌陀要解》答曰:‘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如是妙谛,實非情見所能及。‘求生淨剎’者,至心信樂,願生彼國也。如是求生,是乃舉我介爾一念心願,投入彌陀無邊願海。亦即攝彼一乘無邊願海,入我介爾一念心中。是故十念必生,有願必滿。‘趣佛菩提’,因中即發菩提心也。果上則是必補佛位,究竟菩提也。以上六句即是今經之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宗而修,故‘當生佛剎,永得解脫’也。

 

  • 謝謝來訪!歡迎經常來上品蓮生的空間訪問交流

    請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蓮生的空間”,即可進入本空間。

  • 點擊(上品蓮生的空間 )即可進入

  •  


  •  

     

    上一篇:看破放下之法語警句
    下一篇:我的邪YIN(意YIN)果報—形單影只難覓良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