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不要小觑孩子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教育的首要問題,在於正確對待教育對象的學生,即孩子。家長、教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第一個要具備的觀念,就是魯迅所說的,“我們不要小觑了孩子”。

這倒並非指那些年少聰慧的神童。孩子,哪怕是弱智的、殘疾的孩子,他們都有應當受到尊重的人格與權利,萬萬不可輕視、小觑了他們。而且,現今的孩子,入學前即會寫字、算數的不在少數,有的還能上網玩計算機,其聰明好學,非往昔可比。

也就是說,家長、教師在孩子面前,先得要丟掉教育者的架子,以亦師亦友的態度,平等相處,教學相長。傳統的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類,是該到了徹底放下的時候。

《禮記》雲:“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這種教學相長,不僅指教師要向書本學習,向專家學習,而且也要向教育對象的孩子學習。師生互動,以共同成長、進步。

教育家陶行知,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生動的范例。他當年在南通推廣“小先生制”,在一所鄉村小學講演時寫了一段話:“讀了書,不教人。什麼人?不是人。”陶行知講完之後,一個小孩馬上舉手提意見,說最好把“不是人”改為“木頭人”,因為“不是人”三個字不具體,桌子不是人,椅子也不是人,“木頭人”就有一個具體形象了。

所以,“木頭人”比“不是人”要好些。陶行知很高興地接受了這個小學生的批評,還頗為感觸地說:“黃泥腿的農村小孩改留學生的詩,又是破天荒的證明,證明小孩有創造力。”

一個留美歸來的教育家,能這樣虛懷若谷,誠懇接受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的創造力,其師道之精髓,不正在尊重孩子,不小觑孩子,把自己的學生當作朋友、老師般來對待嗎?倘若他自恃高明,抱定老師講的准沒錯,幾歲的孩子懂個屁的態度,那麼,還會有這個教育佳話嗎?依我看,陶行知的不凡,就在他從不自以為是,自恃高明,俯首甘為孺子徒。這才有真正的師生教學相長!

 

上一篇:常吃可以輕松美白肌膚的十種蔬菜
下一篇:淨空法師:丈夫與二奶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