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中國傳統文學故事之二十四孝:第二篇戲彩娛親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原文  

    《藝文類聚·孝引列女傳》:“相傳春秋時楚國老萊子事親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斓衣,作嬰兒戲。上堂,故意僕地,以博父母一笑。”《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戲彩娛親,老萊子之孝。” 詩曰:戲舞學驕癡,春風動彩衣。雙親開口笑。喜氣滿庭帏。

注釋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 姿態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評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的隱士,傳說居住在蒙山之陽。楚王曾使其出仕,他和妻子便遷居江南,不願應召。

  老萊子是至孝之人,侍奉父母二親,極盡甘美香脆的飲食。自己將要七十歲了,還說自己不老。他穿著五彩斑斓的衣服,扮作嬰兒嬉戲舞於雙親面前。又曾經取水上堂,假裝跌臥在地上,隨即發出像小兒那樣的啼哭,以此來使雙親高興。

  師覺授的《孝子傳》中有關老萊子孝行的一個早期記載: 老萊子者,楚人也,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常著斑斓之衣,為親取飲。上堂腳跌,恐傷父母之心,因僵僕為嬰兒啼。孔子曰: 父母老,常言不稱老,為其傷老也。 若老萊子,可謂不失孺子之心矣。 比較起來, 上堂腳跌 ,作為事實,而不是 詐跌臥地 ,似乎更合乎邏輯一些。

  又徐堅的《初學記》有另外記載: 老萊子,至孝奉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彩衣。嘗取漿上堂,跌撲為小兒啼,或弄烏鳥於親側。 這裡又多出在二親身邊把弄 烏鳥 的游戲。

  在《藝文類聚》的《列女傳》中還有一則記載: 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采衣。嘗取漿上堂,跌撲,因臥地為小兒啼。或弄烏鳥於親側。 此可以見到這些版本中的同與異,在流傳中整合,在整合中又流變。

  再看看武梁祠中的有關老萊子的畫像,有學者作出了較詳細的分析。武梁祠畫像表現為四個人:老萊子的父母坐在帷幔下的榻上,一位婦女手持盤子,正在侍候他們進食;右邊老萊子跌倒在地,並抬起手臂。再看武氏祠前石室的圖像,重復了此圖的左邊部分,但右部與武梁祠畫像不同,那位持盤的女性在此圖中消失了,她可能是老萊子的妻子,但地上還留有一只盤子。老萊子跪在父母的前面,手持頂端有鳥的杖 此名鸠杖,是西漢政府贈送給耄齡之人的 這件器物表現出老萊子的年紀。然而另一種解釋是,這只鳥是萊子用來取悅父母的真鳥,這就如上面說到的一樣了。(巫鴻《武梁祠 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

  在武梁祠的畫像上還有榜題: 老萊子,楚人也,事親至孝,衣服斑連,嬰兒之態,令親有歡,君子嘉之,孝莫大焉 ,還標有 萊子父 、 萊子母 字樣。

  這些都說明,作為孝子的老萊子,在民間廣泛地傳播著,且歷史相當悠久。雖然老萊子孝行的做法,被後世認為有做作之嫌,甚至有些令人討厭,但是其主旨很明確,就是千方百計讓高壽的父母享受到生活的愉悅,希望永遠保持像嬰兒和父母相處的那種令人愉快幸福的感覺,使得父母之心常駐於年輕之時,常葆青春之態。

 

上一篇:中國傳統文學故事之二十四孝:第一篇孝感動天
下一篇:慚愧!忏悔邪YIN、生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