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大航法師:解脫道與菩薩道的關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前言

  傳統北傳佛教,向以大乘菩薩道自許,對聲聞解脫道則有意無意地鄙視其價值,更從未料到,大乘菩薩道想當然耳的主流地位,會被質疑和否定。如今,由於世界交通便捷,文化傳遞管道多元且快速,其他區域的佛教思想輕易可得,傳統北傳佛教的內涵與功能,開始必須接受其他佛教體系的直接對比。佛法興於世,不外是為了令眾生離苦得樂,入佛知見,而戒定慧三學,正是達此目的的手段。今人正以戒定慧三學的實際作用,來檢視南北傳佛教的異同。再怎樣崇高的教理,必須能發揮其超越生死的實用價值,否則也僅僅是空談而已,終為人們所遺棄。本是代表釋尊本懷的北傳大乘菩薩道,由於自身過分偏傾於宗教儀式,及與世俗慈善事業合流,模糊了佛教不共世間的本質,故而其價值與可行性開始被質疑,甚至連其存在的真實性都被否定了。

  今日,解脫道與菩薩道,在不識者的眼中,似乎成為對立的二法。偏執與相互否定,實已扭曲了佛法的原貌。有鑒於此,筆者嘗試藉由本文厘清解脫道與菩薩道的關系,為二者之安立提供幾個思惟面向。

  二、三乘與一乘

  要論解脫道與菩薩道的關系,須先回歸到一個原點,即二者同是釋尊所說之法。同一覺者,同一智慧,豈會說出相互對立之法?正如《妙法蓮華經》〈方便品〉所說:

  “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

  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

  今此諸大眾,皆應除疑惑,

  諸佛語無異,唯一無二乘。”(T09, p. 8, b27-c1)

  此中所說“三乘道”與“一乘道”,不必然是說法時間先後的關系,所謂的“會三歸一”也不必然要否定三乘後,另外顯示唯一乘。應該如天台智者大師所說,若依“相待判”,佛法有藏教、通教、別教、圓教之分;若依“絕待判”,四教皆是釋尊本懷所流露,四教皆圓。因此在同一經的〈 譬喻品〉則說:

  “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自在無系,無所依求。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道、禅定、解脫、三昧等而自娛樂,便得無量安隱快樂。”(T09, p. 13, b15-18)

  佛法之所以有三乘之分,都是世尊為度化不同根性眾生,以其方便力所作的善巧施設,並非是截然對立的三法,反而“皆是聖所稱歎”的。三乘之所以別異,是從眾生邊來論,從教法施設來論的,並非真如實相上的差異,亦非釋尊說法智慧上的差異。

  茲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所謂“法不孤起,仗緣方生”,一切世出世間法,無不依緣而生,實皆無自性,即便是一乘法,亦不過是開權顯實之用而已,何曾有自性?一乘法的存在,此義就如釋尊付法予迦葉時所說的一樣:“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藉此偈頌也可了解,三乘法並無本體上的差異。

  准上所說,既然解脫道與菩薩道之間,不論從教法起源皆承釋尊,或從所依理體皆歸緣起性空來看,皆得以會通一處,自然兩者在實踐運用上,必也不會互相捍格。

  三、菩薩道含攝解脫道

  佛法常說“諸法無自性,眾生佛性平等”,但同時也承認眾生的業感與緣起,是無量差別的,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眾生既因業力招感而生娑婆,為煩惱所牽,則是必然之事,這是修行的現實。若忽略這些既成的業報,不思出離,侈言不畏生死,於五濁惡世廣利眾生,無異是癡人說夢。因此,修習解脫,超越生死煩惱,是三乘共義,即便菩薩道行者亦是不捨此行,其如瑜伽菩薩戒所說: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欣樂涅槃,應於涅槃而生厭背;於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不應一向心生厭離,以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如諸聲聞於其涅槃欣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如是菩薩於大涅槃欣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其倍過彼百千俱胝。以諸聲聞唯為一身證得義利,勤修正行;菩薩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薩當勤修集無雜染心,於有漏事隨順而行,成就勝出諸阿羅漢無雜染法。”(T24, p. 1112, c16-29)

  文中具體點出菩薩亦是“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只因“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才未急求自了,但於“無雜染心”仍是精勤修集的。

  再者,雖說菩薩為度眾生不離生死,但這並不表示菩薩如同凡夫一般,無知地承受生死苦,應如《寶積經》所說::“譬如有諸蓮花生於水中水不能著,菩薩亦爾,生於世間而世間法所不能污。”因此,菩薩也要為出離世間法之污染,廣修一切解脫道。這如瑜伽菩薩戒所說: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毗奈耶中,將護他故,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諸有情類,未淨信者令生淨信,已淨信者令倍增長,於中菩薩與諸聲聞應等修學,無有差別。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尚不棄捨將護他行,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學所學處, 何況菩薩利他為勝。”(T24, p. 1111, c4-11)

  又如《摩诃般若波羅蜜經》所說:

  “須菩提!菩薩摩诃薩內身中循身觀,勤精進一心,除世間貪憂,以不可得故。外身、內外身亦如是,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亦應如是廣說。須菩提!是名菩薩摩诃薩摩诃衍。”( T08, p. 254, b11-15)

  菩薩道亦將聲聞戒法視為“應等修學,無有差別”,同時修學聲聞禅法-四念處,以“除世間貪憂”,甚至將一切聲聞解脫法,皆視為摩诃衍。由此,修持菩薩道者應當正視菩薩道內攝解脫道的事實,將解脫道離欲清淨的功德力,轉化為菩薩道的資糧,而不該再盲目地否定解脫道了。

  四、解脫道與菩薩道之別異

  前節雖說明了解脫道與菩薩道間有相通、相攝之義,但並不因此證成二者可完全互相取代,因為二者之間存有不可取代性。雖如前節所說,三乘之間並無絕對之對立性存在,然其中卻有一道理需抉擇。從緣起性空來看,三乘之“體”是無差別,然若從性空緣起來看,三乘的“相”與“用”卻不能說無所差別。所依仗的緣不同,所顯的德用亦不同,所度的機自然不同。若含混籠統地將三乘打成一團,不僅違背緣起法則,也破壞了世尊慈悲,因應眾生種類不同,所施設的善巧方便。此處特舉兩點,以顯示解脫道與菩薩道,在對應眾生種性差異性的善巧上,是存有不可取代性。首先談二者所感果德之差異。阿含經向來被認定為聲聞根本教典,然在《雜阿含經》卷二十六卻說到:

  “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如此十力。唯如來成就。是名如來與聲聞種種差別。”(T02, p. 187, b2-5)

  不僅十力是羅漢所無,十八不共法亦是羅漢所不能證得的。聲聞教承認阿羅漢非等於佛,其教法所揭示的實踐法與果位,最高也只到阿羅漢果。問題是,得阿羅漢果後,便不受後有,超出三界,接著應該修持何種法方能到達佛果?在聲聞解脫道裡,並不能找到明確的修行規劃。若然,眾生可以修成阿羅漢,但與佛之間卻似有一個不可跨越的鴻溝。佛不是自然天成,而是由眾生修成,這是諸佛教的共義。然若依解脫道的修行體系,佛果卻是無由獲致。事實上,佛是修持菩薩道而成的,唯從菩薩道才能了解佛為何擁有阿羅漢所沒有的十力與十八不共法,亦唯有菩薩道才能填平這個不可跨越的鴻溝。菩薩道除了收攝解脫道,更明確指出一條完整的成佛之道。這正是菩薩道不共解脫道的價值。

  再來談解脫道與菩薩道二者發心與修持善巧的不同。解脫道對應於《菩提道次第略論》的三士道,即是其中的中士道。該論將中士道分為正中士道與共中士道二種。正中士道是指以聲聞出離心修持解脫道,以超越三界,解脫生死,證入寂滅為志,因此不以證佛菩提為最終目標,亦無願於生死海中恆度眾生。至於共中士道,則是整體菩提道的一部份,擇取與解脫道相共的戒定慧為菩提資糧,作為進修上士道(菩薩不共法)的階梯,其目的仍然是向於成佛。因此修學共中士道,其實就是菩薩道的一環。就菩薩道而言,並無純粹、單獨的正中士解脫道的修學,這點是必須明確厘清的。

  正中士道與共中士道兩者之差異,另可用下面例子來說明:例如甲車從A點出發,終點站是B,到了B必然下車,無法繼續向前。另一乙車,從A點出發,終點站是C,雖經過B,也不會下車,非到C站絕不中停。雖從 A站到B站的距離與過程,對甲乙二車而言,是相似的,但從登車一刻開始,二車的發心與善巧方便已經不同。甲車猶如正中士解脫道,乙車則如菩薩道。

  因此,站在菩提道的立場修學解脫道法,要與純粹站在聲聞立場修學解脫道,是大不相同的,前者不到佛地是決不中止,後者則是但求自了,偏取涅槃。此二者若未明辨,未具堅固菩提心,以為先修解脫道,後可再轉修菩薩道,則可能因一開始即以厭離生死的發心,相應作意修持解脫道,而取證聲聞果,進而斷絕成佛可能。其如《大智度論》卷31所說:“復次如比丘破四重禁,是名畢竟破戒,不任得道。又如作五逆罪,畢竟閉三善道。若取聲聞證者畢竟不得作佛。”(T25, p. 289, c20-22)

  此種見解亦出現在《維摩诘經》等不少經典裡,雖然後來《法華經》有開出回小向大的可能性,然而取證聲聞果畢竟已成為成佛的障礙。可見修學解脫道之前,須先建立菩薩道正見,厘清解脫道與菩薩道的關系,才不致於背離原初欲成佛道的發心。

  五、菩薩道之衰與興

  菩薩道積極利益眾生,理應是一切佛子歸心之處,但是觀察近來許多有心修行的人紛紛往南傳佛教國家去求法的現象,這似乎透露出一項訊息,即北傳菩薩道所呈顯道風與生活型態,已漸漸被人質疑了。是何原因導致這種現象產生,因素眾多,非一時得以俱說,但若了解菩薩道的基本精神,或許可以從中找到一些脈絡。

  菩薩道是以大悲為上首,是采積極、直接面對眾生的態度,正如《普賢行願品》所說:“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T10, p. 846, a21-22)

  又如《瑜伽菩薩戒本》所說:

  “以諸聲聞自利為勝,不顧利他,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可名為妙。

  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利,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得名為妙。”( T24,p. 1111, c15-18)

  菩薩道並不像聲聞解脫道以少事少業少希望住為妙,既然眾生是菩提滋長處,當然須積極接觸眾生,於利他善行要多事多業多希望住。這本是釋尊應化世間的本懷,亦是佛子所當依教奉行的,但也正因為這種積極入世的性格,使得菩薩行者易為世間法所染污,而成為敗壞菩薩;它也為煩惱之人提供了一個以世間法混同佛法的借口,可以冠冕堂皇地拿著菩薩道的旗幟,遂行自己的欲望。如此,三寶外相既被混淆、污損,眾生對佛法的信心豈有不退減之理。

  這不應是菩薩道思想的原罪,谛實來說,反而是因為菩薩道精神的衰頹與被模糊,才導致此一現象的產生。此一弊病的解決之道無他,重顯菩薩道原本已內含的解脫道精神,換句話說,重視共中士道的修持,強化對業果、苦、無常的觀察,使出離心得以具體養成。出離心若堅固,便能制止世間染污心的生起。尤其出家菩薩既現聲聞外相,更應持守聲聞戒法,方能“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如此“生於世間而世間法所不能污”的清淨菩薩相才能真實顯現。當然,此等三乘共法的修持,必須貫徹始終地與悲心、菩提心相應,方不致於落入另一種菩薩道的衰退。

  大航法師,台灣台中縣人。東海大學哲學系畢業、日本大正大學文學科碩士。1986年依止人乘寺聖開法師出家,同年11月於高雄元亨寺受戒。曾任新竹市佛教會理事長、福嚴佛學院第十一任院長、圓光佛學院教務長、中華佛研所教師、慈明佛學研究所教師、福嚴佛學院教師、圓光佛學院教師。現任新竹縣峨眉鄉金剛寺住持,佛學專長為天台學。

 

上一篇:張領居士:佛教報恩思想的現代意義
下一篇:淨空法師:我不回信也不接電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