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世間如夢論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世間如夢論

作者:海潮音居士

(弟子至心頂禮十方三世常住三寶,祈願諸佛菩薩一切聖賢威神加被,令弟子此文上符聖意,下益含靈,普願見聞者,棄文質之鄙陋,取言外之意蘊,萌發、生長乃至堅固菩提道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同生極樂。)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做過夢,相信大多數朋友也都知道“人生如夢”這句老話。在佛教經論中,以夢為喻者,不可勝數,象“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宴坐水月道場,大做夢中佛事”等等。可惜一些人把這些無上法寶,當作文學欣賞;還有一些人當作寓言而不以為然。如果有人能真發信心,淨心體會其中一句偈頌,所得利益都是無窮無盡的。

末學今天作此《如夢論》,並非獨出心裁,不過取諸佛菩薩無邊法海之一滴,發揮演繹,供養大家,認為芸芸眾生同處在無始大夢之中而未醒來,希望大家不要再為夢所迷,長劫沉淪罷了。

釋迦牟尼稱為“佛陀”,梵語“佛陀”翻譯成漢語,意思是“覺悟”,而一般與“覺”相對則稱為“迷”。末學認為,在某些場合下把“迷”稱為“夢”更易為人所體會。比如向人說法,聲稱不學佛法,即是長迷。這是對的。但是有人聽了,就會起反感,認為自己的意識清清楚楚,怎麼會是“迷”呢?甚至會因此遠離佛法,或者反指說法者為“迷”。如果我們善用方便,讓他淨心體會已經過去的若干年是不是象夢境一樣,末學覺得大多數人會首肯同意的(當然也有極少數情執深重者難以覺察)。在此基礎上推論,既然過去如夢,而現在必成過去,將來亦必經現在而成過去。則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皆如夢,說“有”撈摸不著,說“沒有”卻苦樂宛然——人生恰恰如此!

有夢就有醒,故佛為圓滿大覺,菩薩自覺覺他,辟支佛為獨覺,阿羅漢是剛從夢中醒來的人。對此末學有一譬喻,有智慧的人,應當體會到言外之意。比如有一大國,莊嚴無比,受用具足,快樂無窮,而國中無量眾生都被魇寐,昏睡不醒,惡夢好夢連綿不斷,而且夢中又做夢,苦惱不休,不得自在。此時有人睡夢較淺,忽然醒覺,見此情景心生悲憫,種種方便,搖晃他人,令其醒來。有的人一搖便醒,有的人欲醒又睡,還有的人在夢中揮拳相還,惡語相加:“我正舒服,誰來擾我!”言畢不久,又入惡夢,痛苦不堪。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我們現在不正是如此嗎?真如本性中具足如來智慧德相,而我等卻被無明所覆,長眠難醒。所謂的三善道是在做好夢,三惡道是在做惡夢。但不管好夢惡夢,總是未醒,不得受用本來具足的無窮廣大法樂,更何況惡夢時長,好夢時短。思之實在令人心痛!諸佛菩薩是已醒之人,發現真相後,生大慈悲心,以種種方便勸我們醒來。善根深厚者,聞即信受;有的久勸方歸;有的執迷不悟,剛強難化。也是種種差別。

那麼知道人生如在夢中,又有何益呢?利益很大,難以表述。簡要言之,如果知道自己在做夢,就離醒悟不遠了。知道在做夢的人,誰還再肯為夢中的錢財得失、相貌好丑、稱譽譏毀、所食粗妙等等去計較、分別、操心、煩惱呢?既然知道是夢,就會不願再隨夢境相續,受這些虛妄之苦,就會把以前所熱心的東西看淡了;既然知道是夢,就會求醒——求醒之心,名菩提心;願一切人皆醒之心,名大菩提心。發菩提心之利益,祥見大乘經論,今不贅述。 但是須防兩種偏失:

一、某些人在遭受打擊之後,萬念俱灰,感到人生如夢,但是卻不知如法修行,反而去尋短見,以為能結束痛苦,早日醒來。此屬愚人所為!須知人生大夢從無始劫做來,哪能一剎那便醒,總得有個過程。如果硬執如夢之理,覺得夢中自殺,有何妨礙。要知道對真如本性來說,你自殺無數次,確實對它了無所損。但對未解脫者而言,這個色殼、妄心還是得真切地承受痛苦的。好比夢中趟水,腳感冰涼,夢中被捶,身知疼痛。如果尋短見不死,那麼將帶來終生(這一場夢)的痛苦;如果死了,非但不能醒來,反而開始另一場更長、更痛苦、更難以忍受的新的惡夢。前賢有喻說,“如牛壞車,更以新車”。意思是說,牛拉車拉煩了,不想干了,於是拉車狂奔,試圖把車子拉壞,以為這樣可以得到解脫,豈知又被主人套上一輛更新更牢固的車子。世間之愚,無過於此。已經自殺或者想自殺的人們,如果知道這個事實真相,誰還會再去走這條淒風苦雨、永無休止的冤枉路呢?!

二、一種人認為既然人生如夢,那就縱情聲色貨利,肆逞口腹之欲,為所欲為吧。殊不知“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雖說人生如夢,但畢竟是個比方。列寧說:“一切比喻都是短腿的”。人生真相,可以用做夢來形容,但決不是夢這種現象所能完全解釋得了的。世出世間,因果絲毫不爽,妄作必有妄報;吃他(它)半斤,決定要還八兩。你為所欲為,將來夢中若下地獄,種種刑具、苦惱、恐怖也對你為所欲為;若在餓鬼,無盡的饑渴也對你為所欲為;若在畜生,沉重的愚癡以及隨時被殺的危險也對你為所欲為,那時恐怕悔之不及。即便生在天上,五欲之樂也對你為所欲為,再想一剎那淨心思惟如夢之理,尋求解脫,恐怕也很難了。

體會到人生如夢之理,則會對佛法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比如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是什麼道理呢?觀世音菩薩以耳根圓通法門,徹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獲得二種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眾生真能在危急恐怖之中,放下一切,一心稱念觀音聖號,觀世音菩薩如同親人守在熟睡人床邊,見其夢中驚怖,稱念求救,諸佛菩薩以同體大悲故,感同身受,即以無邊威神,撫慰令安。末學對此事多有體會,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睡夢中,一遇危急恐怖之事,吾都把心一橫,隨他的便吧,“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放下萬緣,一心歸命。)於是現實中即遇難呈祥,夢中惡境立即消滅或者轉換。諸如此類蒙觀世音菩薩護佑者,在感應錄中,斑斑可考,相信一些同修更是深有體會。誠如經言:“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注意“歸命”二字,梵語“南無”,即以生命相許,全身心投入其中。猶如一滴水投入大海,即與大海同一深廣;亦如一微塵融入太空,即與太空一般遼闊,何其安樂也哉!)

若知世間如夢,則對難憶前世有較好解釋。正象人做夢時,前夢後夢,各不相知。唯有醒後,才能知道做了幾個夢,幾個惡夢,幾個好夢。眾生也是如此,前生今世,很難相知。但是不能因為不知道便否定前生後世的存在。比如有人殺人之後,患了失憶症,說道,為什麼判我死刑,不是我殺的人。法院會因此不追究他的責任嗎?被害者的家屬能同意嗎?顯然不會!我們大多數也都患了失憶症,豈止忘了前世,更忘記了無始以來的生生世世,忘記了我們的本地風光。

若知世間如夢,則對“忘失菩提心,修諸善事,皆為魔業”的道理更容易了解。就象人在夢中,不知求醒,卻在夢中分別計較,忙裡忙外,修東修西,只不過為下一場更好的夢積累一些資糧;等好夢做完,由於惡業未了,惡夢仍會降臨。真是何苦來哉!

若知世間如夢,則知諸佛菩薩實未滅度,所謂“無有涅盤佛,亦無佛涅盤”。因為諸佛菩薩以神通願力來入我們夢中大作佛事,勸化緣畢,必須出夢,而於眾生夢中示現“滅度”“涅盤”。之所以我們看不見諸佛,正如前邊比喻中,眾生因為在夢中的緣故,有可能知道本來國土莊嚴,受用具足,但卻沒有辦法看見。當我們修行火候到了,能夠睜眼觀察,就會恍然大悟,原來“靈山一會,俨然未散”。

若知世間如夢,則對大乘空義不生畏懼,而生歡喜。世間之人不知道“真空妙有”的道理,一聽佛法講“空”,講“寂滅”,講“無生”,心生怖畏,以為空無所有,怕掉入斷滅,或者把涅盤等同於“死亡”。如同夢中之人,雖有人搖晃勸醒,但他卻不敢醒來,惶恐說道:“別碰我!我若不做夢,豈不是什麼都沒有了,太可怕了。”旁邊清醒之人,聞聽此言,一定會感到既可笑又可憐,所以諸佛稱我們為“可憐憫者”。

如果真切地體察到世間如夢,必然會求醒。那麼如何得醒呢?

還是以夢為喻,假如我們在夢中知道是做夢,即時心生遠離,不再執著夢中一切,既然心不隨夢境繼續下去,則漸漸可醒。現實中心不隨境轉,也能妄執漸輕。佛陀出興於世,開八萬四千無量法門,留三藏十二部微妙教典,處處教人莫隨境轉,回光返照,“狂心自歇,歇即菩提”,“知幻即離,離幻即覺”。祖師大德也勸告我們“一切萬緣,冷冰冰放下”(廣欽老和尚語),隨己根性,或漸或頓,或止或觀,或顯或密,或宗或教,務期徹底覺悟而後已。具體到各人,如有明師,則依止明師;如無明師,則依止經典。然而現在時處末法,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又有幾人具備辨別明師的能力呢?所以千穩萬當還是依照經典所說,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極樂淨土,依阿彌陀佛本願力故,只在此一夢中,決定往生,決定不再會做惡夢(歷三惡道),決定醒悟。

大家如果冷靜地觀察,就會知道這個世間是不是一場又苦又長的夢!遠的不說,我們已故的祖父輩,他們小時侯、年輕時候和我們一樣啊,可是空老一生、如今何在?如果我們今天不下定決心修行的話,現在或將來也會如此。操心擔憂,忙了一輩子,不過落一個冷冰冰的棺材或者骨灰盒,神魂不知到何處流浪去了。我們現在應當慶幸自己得了一個較為清醒的夢(人身),而且知道了醒夢之術(佛法),還牽掛些什麼?還瞎搞什麼花樣?工作生活中,該做的隨緣盡分;事情一過,即從心中拋下。人我是非,全是夢中之事,如風吹光,吾既不掛,彼有何礙。從最簡單的早晚定課做起,漸漸收攏心猿意馬,只要沒事,念念都是念佛,聲聲都是求醒。即此一心念佛之時,戒(攝心為戒,沒有胡思亂想就沒有身口意的造作)、定(由戒生定,全神貫注,系心一境)、慧(因定生慧,了了分明)具足;同時又是以始覺(開始覺悟之心)念本覺(阿彌陀佛即是真如本性),邁向究竟覺的無上之道;念佛時身頂皆有光明照耀,一切邪惡漸漸遠離,一切祥瑞漸漸來集;念佛時晝夜都有觀世音等二十五位大菩薩護持;念佛時,根身器界,潛移默化;念佛時,極樂世界蓮池之中,阿彌陀佛的願

力與我們的念力和合而成的蓮華日漸鮮艷成熟,他日娑婆緣謝,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即持此華來迎接您。末學一張笨嘴說不得念佛的無邊利益,所以祖師大德稱“阿彌陀佛”為萬德洪名。

令人惋惜的是在此末法時代,由於魔強法弱,念一聲佛號都不容易,何況能每天念幾千聲、幾萬聲,必定是宿世福慧深厚。我們應善於存心,拜本師釋迦牟尼佛時,即心生戀慕,希望並相信自己能如佛朗然大覺;拜西方接引導師阿彌陀佛時,即心中念言,願將來成正覺時,亦立名無量壽,令處長夜眾生,稱念名號,即得安樂之夢,決定一生得醒;拜大願地藏王菩薩時,則誓願喚醒無量無邊一切夢中眾生;拜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時,即願將來亦能三十二應,普門示現,尋聲救苦,利樂有情;拜大勢至菩薩時,即願將來證無生忍,不動極樂本土,回入娑婆大夢,攝取念佛眾生,同生極樂。……如此等等,虛空有盡,諸佛無盡;夢境有窮,我願我窮。心如佛,願如佛,志如佛,行如佛,一切心願皆與佛菩薩相同相合,焉有不感應道交之理!如此念佛,心口如一,心水澄清,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自然而現,今生即優游於聖域,臨終必然預知時至,心不顛倒,意無貪戀,捨報安詳,自在往生,感化有緣眾生,同生極樂,永不退墮,一生成佛,豈不快哉!

(末學此作,是受黃念祖大德之偈頌:“醒來拍床笑呵呵,夢中誰人真墮河”的啟發。末學對黃老居士的著作一向服膺,但在讀其往生傳時,見老居士示病往生,心生輕視。後遇機緣得睹老居士尊像,一見之下,敬服之心油然而生,方明老居士乘願還業,先前之輕視疑慮,頓時灰飛煙滅。既知前愆,頓生慚愧,忏悔已,作斯論,以志紀念。另外,此文曾受到中華佛教論壇諸位大德的熱情指點,一並表示感謝。
 

上一篇:證嚴法師談“佛教慈濟功德會”
下一篇:印光大師示念佛方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