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佛教徒應有的禮節(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有哪些禮呢?這必須先談到佛教的內容。佛教的內容,便是佛、法、僧三寶。因此,佛教主要的禮節,便是佛、法、僧三寶。因此,佛教主要的禮,也就是在於:佛教徒面對佛、法、僧三形容詞時,要如何的應對。
  
  1、對佛應有的禮節
  
  先談到佛教對佛應該有的禮節。
  
  佛是指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以及由他所說出、記載在經典中的十方諸佛。譬如: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藥師琉璃光佛、阿彌陀佛……等等。
  
  以釋迦牟尼佛來說,他是佛教的創立者,我們今天所以能聽聞佛法,受到佛教的滋潤,必須先感謝他。對於十方諸佛來說,我們是人格的圓者——同時,他們對於我們,以及一切眾生,都有一顆無比慈悲的心,對於十方諸佛,我們給予一分的恭敬,也是身為佛教徒應有的禮貌。
  
  如此,對於佛——當我們見到佛陀時,應該有怎樣的禮節呢?在釋迦牟尼佛誕生的印茺,是要行五體投地的大禮,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頂禮”。頂禮就是以頭面向地禮佛足;這是一種最恭敬的儀式。因為,人所最高貴的,乃是頭頂,而人最卑下的,則是雙足。以最高貴的頭部頂禮在佛足前,自然,是表示了內心無比的恭敬。
  
  佛陀在世時,佛教徒見了佛陀,除了五體投地的頂禮之外,還有在頂禮之後,繞佛地儀式。這應該是表示信徒對佛陀的仰慕了。
  
  如今,佛陀的化身早已入滅,現在,我們所能夠見到的,只是佛陀的塑像或紙像,但是佛教徒地佛陀的敬仰,並沒有因而稍減。佛教徒見了佛像,如果是在寺院、或者文件夾地方,仍然行五體投地的頂禮,把佛像當作佛陀的金身。
  
  站在信徒自身來說,有一份恭敬,便有一份功德;同時,頂禮也是折伏我慢的一種方便,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佛教徒在見了佛像,不論是在寺院裡、或在個人家庭裡,都以行五體投的頂禮為正式的禮節;就算不頂禮起碼也要行個問訊禮。這就像我們在路上,遇到了長輩了,總是要趨前打個招呼、行個鞠躬,或者,點個頭,是一樣的道理。如果視若無睹,我行我素而過,就會給人一種貢高我慢,沒有教養的感覺。相信誰都不願意給人這種不良的印象吧?
  
  2、 對法應有的禮節
  
  法指佛法。佛法是無形的,它的存在必須依附有形的東西,比方:語言、文字、書籍、藝術等等。所以,表達了佛法,記載了佛未能的語言、書籍等佛教都必須加以禮敬。
  
  為什麼要禮敬於佛法呢?不僅因為它是佛所說,還因為法是佛的老師。〈〈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六說:“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未能而住。”(見大正藏第三冊一五七頁)可見法的尊貴並不下於佛。佛依法才得以解脫生死,乃於成佛,我們了將如此;佛是我們的老師,法也是我們的老師。所以,法與佛並稱,叫做“佛法”。金剛經也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見大正藏第八冊七五O頁上)哪此,我們怎能不尊敬於法呢?
  
  那麼,要如何尊敬呢?以經書來說,必須妥為保管,不得亂放、亂丟;有佛菩薩像或經文的字紙也一樣。
  
  遇到有法師、居士講演佛法,都應該專心聽講,以表示對法的尊敬。
  
  目前,印刷與傳播發達,要看到佛教經書、聽聞到佛法,顯得很容易;得到的太容易了,往往也就不知愛惜。在古代,沒有印刷品的時候,要看到佛經,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因此,對佛經也就恭敬異常,不但要用雙手捧著,還要以頭頂頂著,以示佛經的高貴和得來不易。看的時候,更要搭衣端坐,恭恭敬敬,心無二念的看。
  
  當然,我們今天對佛經,不一定要像古人那樣,但起碼的尊敬,總是要有的。
  
  3、 對僧應有的禮蕞
  
  (1)尊敬僧的意義
  
  僧在通指佛教所有的出家人,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戒叉摩那尼等,不論男女老少,都在僧的范圍內。在家佛教徒通常稱呼出家人為“師父”或“法師”,出家人的身份於在家佛教徒的心目中,是介於教師與父母之間。那麼,在家中佛教徒對“法師”、“師父”,應該有怎樣的禮節呢?由於僧與法、佛並列為三寶,僧的地位與法和佛一樣。佛陀曾說,不要把他看作跟別人不同,“我亦僧數”——佛陀也是僧的一部分。因此,對僧的禮節,有些地方,跟對佛的禮節一樣,比方:佛教徒見了佛要頂禮,見了出家眾,同樣也要頂禮。當然,有些佛教徒,心中可能會不以為然。佛陀是教主,是德行圓滿者,佛弟子頂禮他是理所當然;但,出家眾修學程度不一,如何能跟佛陀比,何以也要在家佛教徒向出家眾頂禮呢?
  
  的確,僧人中,要分別真情為,有菩薩僧、聲聞僧、凡夫僧、福田僧的不同。在人們的觀念裡,菩薩僧與聲聞僧,實在是值得尊敬頂禮;至於普通的凡夫僧,跟一般人並沒有兩樣,只不過是出了出家相而已,如何也跟聖賢僧,乃至佛陀同受信徒的禮遇呢?當然,這是有它的道理的。我們來看一段經文——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說:“善男子,世出世間有三種僧:一、菩薩僧;二、聲聞僧;三、凡夫僧——文殊師利及彌勒等,是菩薩僧:如捨利弗、目犍連等,是聲聞僧——若有成就別解脫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見,能廣為他演說,開示聖道法利樂眾生,名凡夫僧,雖款能得無漏戒定及慧解脫,而供養者敬無量福——如是三種名真福田僧。
  
  “復有一類名福田僧,於佛捨利及佛形象,並諸法僧聖所制戒深生敬信。自無邪見,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贊歎一乘;深信因果,常發善願,隨其過犯,悔除業障。當知是人信三寶力,勝諸外道百千萬倍,亦勝四種輪聖王,何況余類一切眾生,如爵金華,雖然萎悴,猶勝一切諸雜類華,正見比丘亦復如是,勝余眾生百千萬倍;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緣,名福田僧。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養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無有窮盡,與供養前三真實僧,所獲功德正等無量”(見大正藏第三冊二九九頁下及三 OO頁上)
  
  從這段經文中,就可以知道,雖然是個凡夫僧,跟普通人似乎沒有兩樣,但因為他深信佛法僧三寶與戒律;心中沒有邪見,也勸除他人不要有邪見,並且講說佛未能宣揚成佛的難得;做事情又不敢違背因果,所以他心中是充滿善念的;自己偶一不小心有了過失犯錯,就會馬上忏悔改過。如此的出家人,雖然是凡夫,也值得我們加以禮敬;就算有些出家人毀犯了重戒,但只要不失正見,仍然是眾生的福田,尊敬、供養於他,依然獲福我量!
  
  相反的,如果有人看了出家人犯了戒、做了壞事情,就加以蔑視、呵罵,這是佛陀所不允許的。〈〈地藏十輪經〉〉卷三曾談到一個出家人——
  
  “若有破戒,行諸惡法,內懷腐敗,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而諸有情睹其形相,應生十種殊勝思惟,當獲無量功聚。何等為十?(文長不錄,請見大正藏十三冊七三六頁中)——善男了,於我法中出家者,雖破戒行,而諸有情睹形相,生此十種殊勝思惟,當獲無量功寶聚。是故一切國王、大臣、宰相,決定不合以鞭杖等打其身、或關閉牢獄、或復呵罵、或支解其身斷其命。
  
  “復次,大梵!若有依我法而出家者,犯戒惡行、內懷腐敗,如穢蝸螺……恆為種種煩惱所勝、敗壞傾覆、如是比丘,雖破禁戒,行諸惡行,而為一切天、龍……人、非人等作善知識,示導無量功德伏藏。如是比丘,雖非法器,而剃須發、被服袈裟、進止威儀,同諸賢聖。因見彼故,無量有情種種善根皆得生長;又能開示無量有情善趣生天、涅磐正路。是故依我法而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我尚不計轉輪聖王及余國王、諸大臣等依俗正法,以鞭杖特等捶拷其身、或用牢獄、或復呵罵、或支解其身斷其命,況依非法。”
  
  “大梵!如是破戒惡行比丘,雖於我法毗奈耶中,名為死屍,而有出家戒德余勢,能為無量無邊有情作大饒益……
  
  “是故大梵!如是破戒惡行比丘,一切白衣皆應守護、恭敬、供養;我終不許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我唯許清淨眾,於布薩時或自瓷時驅擯令出,一切給施四方僧物、飲食資具不聽受用,一切沙門毗奈耶事,皆令驅出不得在眾。而我不許國其鞭杖系縛斷命。”(見大正藏十三冊七三六頁下至七三七頁上)
  
  三寶雖然以佛為首,並且依佛而有法、僧;但佛陀圓寂之後,三寶則以僧為首,佛與法皆依僧而立。《華嚴經忏儀》卷三十六說:“今末法之時,僧寶上首,若皈於僧,了成總皈三寶之福;乃至破戒僧,說應皈敬,何況持戒之僧。”(見續藏一二八冊六五四頁下)
  
  當然,因果報應是公平的,不會因為是出家人造惡業就不必受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出家人仍然跟一般人一樣。只是,出家人自有出家人的功德,只要袈裟仍在身,雖然犯了禁戒,暗行惡行,在家人依然必須尊敬其身份——就當作佛陀的後代,來加以尊敬吧!有一份恭敬自有一份功德,何樂而不為?至於犯戒造惡的出家眾,有一天,自然會受到他應得的報應,不用擔心會不公平。
  
  佛陀,圓寂已久,佛法——佛經又都是古代的語文,不是現代的每個人都看得懂,難得有人發心出家,專心研究佛法、修持佛法,進而弘揚佛法,這不值得人們尊敬嗎?
  
  出家,是要捨離世俗的種種欲樂,並且,辭親割愛;另外,也要忍受誤解佛法者的譏諷,和某些外道的惡意攻擊。出家,豈是容易的?
  
  由於出家的不易,所以,佛陀要求人們對出家眾,不論聖凡、不論男女老少,乃至持犯戒者,都一律以平等心加以禮敬。佛法的流傳,主要是靠僧眾的弘揚,雖然在家眾也可弘揚佛法,但卻不能彰顯出佛法所要到達的目標——清淨五解脫的相貌。而出家眾,一件袈裟或一身長袍,無牽無掛的, 自然帶給他一種清淨、解脫的感覺,便人心向於佛法。  

上一篇:因果的責任
下一篇:佛教徒應有的禮節(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