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釋迦牟尼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1.太子降生

  我聽到過這樣的故事:

  二千五百年前,大約在公元前563年之間,喬答摩·悉達多(喬答摩是姓,悉達多是名)誕生在中印度一個名叫迦毗羅衛的國家裡。迦毗羅衛國位於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的南麓,這是一個小國家,由部落酋長也即剎帝利種釋迦族的淨飯王領導著。它的首府是迦毗羅衛城。迦毗羅衛城在今天的尼泊爾境內。繁茂的森林,富庶的物產,純樸的民風,是這個城市的特質。釋迦牟尼佛即喬答摩·悉達多太子就這樣誕生在迦毗羅衛國迦毗羅衛城郊外的藍毗尼花園一棵美麗而鮮艷的無憂樹下,據說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生產的途中路過這個花園,她有些累,於是來到這個花園暫時小憩。在這棵無憂樹下,她手攀著樹枝,悉達多太子就這樣從母親的右脅降生了下來。母子安祥,全無痛苦。這一天正是農歷的四月八日。太子的誕生給這個國家帶來了許多和樂的氣氛,給膝下久虛的淨飯大王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大喜悅。

  據說,在太子降生前,具體地說,是在太子降生前一年,四十歲的摩耶夫人尚未懷上一男半女,這使淨飯王為了將來王位的繼承人問題而整日憂心忡忡。摩耶夫人是拘利族領有天臂城的善覺大王的胞妹,儀表端莊秀麗,性格溫和賢淑,自從與淨飯王締結美滿的金玉姻緣之後,他們的生活一直過得恩恩愛愛,美美滿滿。雖然他們的生活有如人間的天堂,可是寒來暑往,春去秋迎,日子像流水一般地消逝,淨飯大王和摩耶夫人的青春歲月也隨著匆匆的時光之輪而漸漸遠去了。然而一團暗淡、憂郁而煩悶的陰影終於不知不覺地彌漫在可愛的繁華的王宮的空氣中了。這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心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沒有王子的生活使他們兩人都有些焦躁不安。

  正是摩耶夫人四十歲那一年的夏秋之交,一個萬籁俱寂的夜晚,摩耶夫人如往常一樣舒適地躺在自己的床上。一輪明月高掛在碧藍透澈的天空,陣陣夜風吹拂在潔白而柔軟的象牙床上,碧綠的椰子樹也隨著夜風輕輕舞動,大地,天空,山川,草木,以及一切所在都充滿著溫暖而祥和的氣氛,這是一個誕生美妙事物的時光,摩耶夫人正以無比舒暢而甜美的心情安靜地進入夢中。

  朦胧中,摩耶夫人忽然看到天門靜靜地打開,一位儀表俊秀的男子騎著一條六牙白象騰空而來,從她的右脅進入腹中。一切都像是天意安排的,摩耶夫人身心安樂,好像服下了清甜的甘露,處處都那麼舒快,那麼和美。摩耶夫人回頭看見自己的身體就像日月照耀著的樣子,通體透亮得無一絲纖塵。見此情景,摩耶夫人歡快無似,竟至無法抑制住高興的心情,突然一躍從床上跳了起來。

  醒來之後,王後見到自己做了一枕南柯之夢,然而她覺得這個夢做得很奇怪,於是,她趕忙來到淨飯王的住所,將這個稀奇古怪的夢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淨飯王。淨飯王聽了王後的講說,心裡也覺得十分詫異,他對摩耶夫人說道:“我剛才也看見有巨大的光明從天而來,現在覺得你顏貌異常,也許會有不尋常的事發生吧。”

  說也奇怪,自從摩耶夫人做了這個奇怪的夢之後,以前那擔心、憂愁、煩悶的情緒不見了,心情變得寧靜、祥和,經常一個人喜歡獨自呆在林間散步或者在池畔靜坐沉思。

  沒過多久,王後懷孕的喜訊就傳遍宮中,傳遍整個迦毗羅衛國的土地上了。

  又據說,在太子降生時,有很多吉祥瑞相。當時天地大放光明,百花競艷,眾鳥齊鳴,一派安樂祥和歡快的氣氛。無憂樹下忽然生出七寶蓮花,大如車輪,太子從母親右脅降落下來之後就掉在這七寶蓮花台上。剛剛出生的太子不需要任何人扶持,突然站了起來,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周行七步,開口作獅子吼,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話一說完,就有四大天王用天上的彩缯圍裹太子的身體,天帝落下許多各色名貴的香草香花,釋提桓因手拿寶蓋,大梵天王手持白色的拂塵侍立左右,難陀龍王、優波難陀龍王在虛空中噴出清淨香水,一溫一涼,灌洗太子。浴佛節就這樣傳了下來。浴佛節是中國佛教傳統最大的節日。--這就是至今佛教寺廟為什麼在佛的誕生日都要舉行一次規模盛大的浴佛節的來歷。

  太子降生的喜訊迅即傳遍了國都迦毗羅衛城,也傳到了國王的宮裡。淨飯王聽到這個喜訊,晚年得子的喜悅充溢了整個身心。他頓時笑逐顏開,他一面趕緊派去了一頂精巧柔軟的肩輿,前後導從,敲鑼打鼓,一路歡騰著迎接王後和太子歸來;一面立刻命令左右大臣開放糧倉,赈濟貧困的人民,並供養修行者。整個國都都因太子的誕生而蒙上吉祥光明的色彩。

  淨飯王見到太子相貌端正,儀表堂堂,他的喜悅又增加了十分。他一心希望太子將來能繼承王位,於是請來了許多學者相士給太子看相。各位學者相士見到太子相貌端好,都異口同聲地說:“太子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如果在家,他一定會做轉輪王(即飛行皇帝);如果出家,他就一定會成佛。”淨飯王沉吟著,他耽心太子將來要出家,於是問道:“各位學者相士,太子究竟是出家成佛呢,還是做轉輪聖王?”各位學者相士都遲疑不決。

  迦毗羅衛國北面的喜馬拉雅山住著一位智慧超勝的婆羅門苦行學者,他博學多聞,高才善辯,道行深厚,常年隱居在山洞裡,他是一位遠近聞名的長壽仙人。這位學者叫阿私陀。當阿私陀聽到淨飯王有了子嗣,於是立刻滿心歡喜地專誠趕到王宮,請求淨飯王准許他替太子看相。淨飯王欣喜萬分,聽到有智慧超勝的學者要為太子算命,就忙不迭地滿口答應。

  摩耶夫人將太子抱了出來。阿私陀雙手捧著太子,從頭到腳,仔細端詳了一陣。最後,他將太子高舉頭頂,自己卻立刻嚎啕大哭起來,而且哭得十分傷心。大家都不解其故,淨飯王也感到十分奇怪,於是就問阿私陀仙人,說:“你為什麼要哭得這麼傷心呀?難道太子的相有什麼問題嗎?”阿私陀仙人說:“大王,太子的相真是太好了!太子貌如滿月,臉若星辰,福慧具足,寶相莊嚴,他長成以後,必定會成為釋迦族的光榮。他可以成佛,也可以成為轉輪聖王,但是轉輪聖王與佛是不能比的,悉達多的三十二相相相分明,部位端正,將來一定不會執著五欲,貪享富貴,而是會捨棄王位,出家修行,最終必會成為徹悟人生求得最高真理的佛陀。世間也只有他才能使愚癡的眾生消除煩惱和翳障,他將用般若的智慧而渡眾生於不入生死境界的彼岸。他是大智者,也是大覺者。大王,我不是為太子而傷心,我是為自己而傷心,我已經是風燭殘年了,來不及親見太子成佛,也來不及親聽太子成佛後美妙的說法了。我心裡十分難過,覺得自己業障深重,不禁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淨飯王聽說太子將來一定要出家,那麼誰來繼承王位呢?於是,問道:“我已經是年過半百的人了,那麼,將來我的王位由誰來繼承呢?”阿私陀仙人說:“大王,太子是不會為這一切所困擾的,他將來一定會捨棄王位而去修行,一定會去尋求真理,最終悟道成佛。他將是世間唯一的永不寂滅的智慧之光,他的光輝將普照天下四方,他的智慧將解救陷溺在苦難深淵中的眾生(眾生,是佛教名詞,又譯為“有情”,有多種意義,大意為一切有情的生命)。當太子得道成佛時,世間就有一位教化人生的導師了。我為不能親聽佛的大道而感到異常的遺憾。”

  淨飯王聽了阿私陀仙人的話,真是喜憂參半。






釋迦牟尼傳--2、少年時代的教育






2、少年時代的教育

  當時,淨飯王聽到阿私陀仙人和其他婆羅門學者的預言,心裡既歡喜,又著實害怕,因為太子相貌端好,福慧雙全,是大家都一致認定的,晚年得子,本來就不容易,而又得的是一位希有的具有大智慧的兒子,怎能不令淨飯王高興呢?然而高興之余,聽到說太子將來一定要出家,修道成佛,那麼我的王位就沒人來繼承了,一旦我百年之後,這個國家就將由他人來統治,怎麼辦呢?因此,淨飯王十分煩惱,不知如何是好。他想,倘若出現國家不再由我的子孫統治的局面,那麼我這麼辛辛苦苦地為國操勞又是為了誰呢?掙得了這片基業不就是為了傳之子孫乃至千萬代麼?太子倘若出家修行,那我這一番苦心真就是白費了。只有一個辦法,淨飯王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千方百計,設法將太子留在家裡,斷絕他出家的念頭,到時不就自然可以繼承王位了麼?淨飯王打定主意,立即就付諸行動。他想,要想留住太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叫他享盡人間的富貴,不讓他接觸塵世的真實生活,用種種方法盡力滿足太子的願望和欲想,使他整天快快樂樂沉浸在幸福歡快的氣氛中,並自然生起留戀世間之心,到了這時,太子也就不會再想到要去出家了。

  於是,淨飯王當即選擇了許多賢明多智的女子來作太子的乳母,讓她們分工輪流看護照顧太子,有給太子吃奶的,有給太子洗浴的,有給太子浣洗衣物的,有專門抱養太子的,等等,不一而足,她們將養育太子的工作安排得巨細無遺,毫無疏漏;另外,又特別為太子修起了三時殿,什麼叫三時殿呢?三時殿還得從三時說起。三時,就是一天之中的三個時間段落,即早晨、中午、黃昏三個時間段。三時殿,也就是為這三個時間段所建築的宮殿。這三個時間段中,溫度各不相同,早晨較冷,中午較熱,黃昏又開始由熱而趨冷了。淨飯王為了太子悉達多的舒適如意,造了這個三時殿,將太子安置其中,在溫涼寒暑的季節,太子置身這三時殿中,都一樣舒適如意,這裡永遠都是四季如春的氣候,太子不受風吹日曬,不受寒暑侵襲,就像鮮花在溫暖和煦的春季那樣健康茁壯地成長。淨飯王將太子的生活安排妥當,又想起要使太子的身心得到娛樂,於是,又選擇了許多美麗端莊的姑娘來服侍他,這些姑娘不但長得美麗,生就溫柔的性格,而且她們都有著超群的技藝,有的會唱歌,有的會跳舞,有的會吹奏樂器,有的會講述書史,有的會逗太子高興,有的會叫太子快樂,總之,她們整天陪伴著太子,不使他有一刻的無聊和寂寞。淨飯王除了這些布置,又在三時殿前種植許許多多甘美的果樹,每一棵樹都長得枝葉扶疏,顏色蔥翠,蔚然成林,掩映多姿;開花的季節,繁花似錦,錯落的花朵,缤紛耀眼;果實成熟的時候,更是芳香四溢,使人口齒生津。又在離殿不遠的地方,修築浴池,池水清澄潔淨,流動不居;池邊種上各色各樣名貴的香草和蓮花,芳香馥郁,風光旖旎,說不盡的美妙可喜。殿前的花園中養鳥成百上千種,鳥兒清脆的叫聲不時地在林中響起,伴隨著春風夏雨,時時取悅著襁褓中具有無上智慧的嬰兒。悉達多太子就這樣在無限的愛的懷抱中茁壯成長。

  可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母親摩耶夫人在生下悉達多太子的第七天就悄然逝去。從此悉達多太子就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撫養。摩诃波阇波提是母親摩耶夫人的妹妹,王後摩耶夫人臨終時將襁褓中的太子托付給了她,姐姐流著淚懇求自己的妹妹一定要將太子悉達多好好地撫養成人。妹妹流著淚答應了。

  從此,悉達多太子在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的乳養下一天天地長大起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日子一天天地過去,悉達多太子也一天天地成長為一個活潑可愛聰明伶俐的幼童。淨飯王非常喜歡太子,也非常寵愛太子,他想盡一切辦法來使太子開心,使太子快樂。他收集了全國所有好玩的玩具,像象呀、馬呀、牛呀、羊呀等等形狀的玩具車,都成堆地放置在太子的身邊,供他玩樂。太子非常喜愛這些玩具,他不僅拿著它們在地上玩耍,而且有時將它們拆開來,仔細研究它們構造的原理。太子從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超常的天賦和智慧,他有時十分頑皮,有時又十分沉靜,年紀小小的,就愛一個人呆呆地沉思。花園是太子休憩玩耍的聖地,樹林間是他散步沉思的去所,池邊有他悠然自在的身影,三時殿中有他稚嫩的發問的聲音,殿外薰風香草的氣流中蕩漾著智慧的種子,那就是未來佛陀在這個人間撒下的最初的足跡。

  淨飯王的慈愛兼及普天下的人民,普天下的人民也受到感化,變得仁惠有加。全國上下一心,和諧美滿,充溢著吉祥慈愛的氣氛。俗話說,天隨人願,天候好像也為之感動了,迦毗羅衛國連年來風調雨順,五谷豐熟,人民因此過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風俗日漸淳樸,生活日益快樂安穩。這一切不能不說都是太子悉達多的福德所致。

  悉達多太子七歲那年,淨飯王心想太子已經長大,應當叫他讀書了。於是,淨飯王就延請國中最聰明,最具智慧的婆羅門學者來教育悉達多。悉達多太子從師受讀,幾年之間,就將當時科學和哲學方面的知識全部學習完畢。太子博學強記,聞一知十,又善於思考各種問題,因此,進步十分之快,如果說,世上真的有所謂先天的智慧,那麼悉達多太子就是這種具有先天智慧最優秀傑出的人士之一。悉達多太子所學的課程,主要包括以下的內容:哲學方面的“四吠陀”和科學方面的“五明”。什麼是“四吠陀”呢?“四吠陀”是古印度婆羅門傳習的經典,分:一、講養生之道的“梨俱吠陀”;二、收集祭祀用祝詞的“傞馬吠陀”;三、用於禮儀占卜、兵法軍陣的“夜柔吠陀”;四、收集四時祭祀用的咒文的“阿闼婆吠陀”。“吠陀”,在中國所翻譯的佛經中有各種名稱,如“圍陀”、“毗陀”、“皮陀”、“韋陀”等,意譯為“明智”或“明分”等。這“四吠陀”內容眾多,是當時印度學者所必讀的經籍,其地位有如中國古代所必讀的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什麼是“五明”?“明”,即“闡明”,又為梵文“學問”的意譯。“五明”的意思就是五種學問。這五種學問分別為:一、聲明,講語言文字的學問;二、工巧明,講述一切工藝技術算數歷法等的學問;三、醫方明,講求醫術的學問;四、因明,即用邏輯的方法考定正邪、辨明真偽的學問,相當於現在的邏輯學或者竟稱之為論理學;五、內明,闡明宗教宗旨的學問。不到五年的功夫,悉達多太子就已經精通了這“四吠陀”、“五明”的學問,後來淨飯王又四處尋訪並延請智慧特達的學者來王宮教導太子,然而,老師們都為太子的學問智慧所折服,一個個地因為無法給太子以更多的知識而紛紛自動求退了。

  這就是悉達多太子在七歲到十二歲五年之間學習文化方面的大略概況。

  據說,淨飯王延請國內最有名的婆羅門學者名叫跋陀羅尼的來做太子的老師。淨飯王特地為太子修建了一座大學堂,學堂都用七寶裝飾,顯得富麗堂皇。學堂內部需用的床榻及學習用的工具,一應俱全,而且十分精巧美麗,極為賞心悅目。學堂起好之後,淨飯王又揀選吉日良晨,將太子交付給婆羅門學者跋陀羅尼,讓他盡力用心教育太子。跋陀羅尼開始給悉達多太子施教之時,他用作教材的是四十九書字的課本。當時,太子拿著這四十九書字的課本請教老師,說:“老師,請問,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閻浮提(即後來譯的“南瞻部洲”)中所有書籍,一共又有多少種?”太子問得有些突然,老師一時不知所措,只好默然無言。太子又指著課本中的一個字問道:“老師,這個‘阿’字作何解釋,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老師又默然,無法回答。跋陀羅尼私下十分慚愧,對著這個弟子一時想不出如何打發,最後,他從座上站起來,一面恭敬地向太子的腳行禮,一面稱贊太子道:“太子剛生下來的時候,就能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話真是不假。老師我學問淺薄,還請太子為老夫解說閻浮提中所有書籍一共有多少種,這個‘阿’字又是什麼意思。”悉達多太子當即回答說:“閻浮提中,有梵書,有佉樓書,有蓮花書,等等,一共六十四種。這個‘阿’字,是梵音,字義是不可壞滅,也即‘無上的真正的道義’的意思。”跋陀羅尼老師聽到這裡,打從心裡佩服太子的學問淵博高深,於是他趕到淨飯王的住處,對國王說:“大王,太子已是天人中第一位的老師,我已經無法給予他新的知識了。”淨飯王聽到跋陀羅尼的話,心裡十分高興。

  悉達多太子資質穎悟,卻又用心學習,因此,所有技藝、典籍、議論、天文、地理、算數、射御等等,各種知識,都在自然而勤奮的氣氛中學習和掌握了。這為他以後成佛講道、研究自然界現象和宗教方面的學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釋迦牟尼傳--3、超群的武藝






3、超群的武藝

  當時的印度,諸侯林立,各國紛爭,迄無寧日。大些的國家為了經濟利益以及土地要求,都四處侵略,競相爭霸。於是,許多國家之間往往兵連禍結,戰火不斷。為了國家安全,為了人民安居樂業,居於小國地位的迦毗羅衛自然需要更加強有力的領袖,不然就難以阻止周圍國家的眈眈虎視。淨飯王出於這一方面的考慮,他更需要太子悉達多盡快長大成人,並且能盡快成為文武全才的迦毗羅衛國的繼承者。因此,在太子很早的時候,淨飯王就悉心在調教太子訓練武藝,他聘請國內最高明的武術專家以及精通兵法的將領來傳授太子的武術以及行軍用兵之道。太子膂力強勁,穎悟的天資加上刻苦的鍛煉,不幾年功夫,悉達多就已經精通了武藝,對於行軍布陣之法也已了如指掌。

  據說,悉達多太子十歲那年,釋迦族中同輩的許多童子聚在一起各斗技藝。太子的堂弟提婆達多、弟弟難陀(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所生。摩耶夫人去世後,她的妹妹摩诃波阇波提便成為淨飯王的王後)等釋迦族的貴族子弟許多人都跟太子年歲相仿,他們個個都有著很強的膂力。當時,提婆達多等都聽說悉達多太子各門武藝十分精通,心裡都有些不服。於是,聚在一起,相互議論起來,說:“太子雖然非常聰明,有著超凡的智慧,對於書本中的知識固然相當精通,但論到氣力和武藝,難道就能超過我們嗎?”因此,他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要跟太子在武藝方面一比高下。

  他們選了一個地方,那是王宮的後園,提議用射箭來決定勝負。用作射箭靶子的是幾面鐵鼓,誰能將多面鐵鼓射破,誰就是勝者。他們向太子發出挑戰書。太子得到老師的准許,答應與他們比試。

  比試開始了。提婆達多拿起弓箭,嗖的一聲,箭如流星向前飛去,直接射中靶心。箭镞深深地穿過鐵鼓,箭羽隱沒於鐵鼓之中,一直射破到三面鐵鼓而止。四周圍觀的人無不高聲喝彩。太子的弟弟難陀也同樣射穿了三面鐵鼓,眾人更是歡聲雷動。輪到太子射箭了。太子的老師拿了一張小弓交給太子,太子見此小弓,於是含笑問道:“拿這張小弓給我,想要我干什麼呢?”教太子射箭課的老師回答說:“是要你拿它射這面鐵鼓。”太子說道:“這張弓力弱,再拿七張這樣的弓過來。”老師當即拿了七張弓交給太子。太子接過弓箭,將七張弓疊在一起,彎弓搭箭,瞄准目標,鼓起天生神力,一箭射去,堪堪正中靶心,箭镞余勁不絕,一直向裡飛去,直直地射穿七面鐵鼓。圍觀的眾人看到這樣的情景,都驚得呆了,以為除非天生神力,否則是絕不可能,當後來明白太子真的射穿了七面鐵鼓之時,剎那間,後園就變成了沸騰的海洋。眾人高呼太子的名字,“悉達多,天下第一!悉達多,天下第一!”歡呼聲響徹雲霄,久久不絕。

  淨飯王聽到太子有這樣高強的武藝,心底的歡喜真是無以言宣。他自言自語道:“我兒子是非常聰明的,讀書、論辯、算術、歷數等,天下第一,遠近皆知;但他射箭的本領,四方的人民卻不知道,我要讓天下人民都知道他不僅文事第一,武功也是第一。”於是,淨飯王當即頒令全國,並通知周邊國家:“太子喬答摩·悉達多,七日後,將在後園舉行武藝表演。本國人民以及周邊國家人民中有勇力的,都可來參加武藝比賽。”這個通知一下,頓時國內國外應戰者絡繹不絕。

  到第七天,提婆達多帶領身邊侍從最先出城,奔赴後園參加比武。當時,有一條大象,正立在城門口,攔住了城門,提婆達多身邊的前導侍從以及軍士們見此情景,心生畏懼之心,都停步不敢向前。提婆達多就問說:“是什麼原因停步不前?”侍從回答說:“有一條大象,攔在大門口,大家都怕它,不敢向前。”提婆達多聽說這事,就獨自趕到前面,走近大象,用手搏擊大象頭部,大象當即雙足跪了下去。於是,軍士和眾人都越過大象,次第走出了城門。緊接著,難陀帶領了一班人也要穿過城門,他身邊的軍士和侍從也因大象的出現而緩步向前。難陀問前邊的人,“為什麼要走得這麼慢?”侍從回答說:“提婆達多正用手搏擊大象,大象跪在城門,妨礙走路,所以大家就走得慢了。”難陀聽說,當即向前,手足用力,將大象擲放路邊。圍觀的人眾越來越多,都擁擠在一塊,看著這壯觀的場景。

  這時,太子悉達多也從宮裡走出來,要到後園去。太子的侍從更加眾多,前後圍繞,將太子裹在中間。好不容易才走近城門,卻見路邊圍聚了一地的人在觀看。太子感到很奇怪,就問道:“這些人在看些什麼?”隨從回答說:“剛才,提婆達多用手搏擊大象,使大象跪倒在城門裡,妨礙走路;後來,難陀出來,手足並用,將大象挑翻擲放路邊,因此行人都圍聚在一起觀看。”太子當即想道:“現在正是顯現神力的時候。”太子便走下軟轎,來到大象旁,用手抓起大象奮力向城外扔去,同時以更快的速度奔向城外,仍用手將大象穩穩接住,不使大象有絲毫傷損。當時,城裡城外圍觀的群眾見此神力,都啧啧驚歎,都認為這種神力是大家從來不曾看到也不曾聽到過的。一時歡聲四起,嵩呼雷動。淨飯王聽說這經過,也不禁深深地為太子奇特的神力所打動。

  這時,後園中聚滿了參加比試的人,以及四遠來觀的觀眾。後園肅穆莊嚴,眾鼓齊鳴,歡呼聲呼動天地。太子與提婆達多等人射箭比試完畢,又進行相撲比賽。提婆達多與難陀互相撲擊,不分勝負。這時,輪到悉達多太子上場,與兩位弟弟一比高低。太子同時手執提婆達多和難陀跪撲在地,由於心懷慈愛,當兩位弟弟跪倒在地時,都不叫他們有傷痛的感覺。這一下,四遠人民都見到悉達多太子的神功蓋世了,他們都高聲贊歎道:“淨飯王的太子不但知識智慧超過一切人,而且他勇健的膂力也無與倫比。真是文武全才的天下第一人。”

  為國家前途勞心苦形日夜操持的淨飯王終於臉上綻開了難得的寬舒的笑容。太子的名聲傳到國外,周邊國家的人民也無不歎伏,心生恭敬。






釋迦牟尼傳--4、奉命成婚






4、奉命成婚

  王宮中的生活是快樂而豐富的,但再豐富的生活如果一旦變成了儀式,也就會逐漸變得單調。悉達多太子熟悉了這種錦衣玉食、養尊處優的日子,他甚至因此而感到厭煩起來。生活是平靜的,人心卻不因平靜的生活而變成一潭死水,相反在這樣平靜的生活中,太子豐富的思維使其心靈漸漸變得充滿了苦悶、矛盾,從而要想從這種平靜的氣氛脫離開來,做出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生活開始有了波瀾,優游自在的王宮生活已經不能拴縛住年青的活躍的富有彈性的心靈了。

  悉達多太子想到到郊外出游,淨飯王答應了。有一回,淨飯王親自帶領太子和身邊的大臣一起巡查國界,巡查完畢之後,他們一行並沒有直接回王宮去,而是繼續觀看風景,游覽山川。他們走著走著,不覺來到國王直屬田土的地界,這時,大家都有些疲倦了,於是都停下來,坐在閻浮樹下休息,同時一邊觀看農民在田間勞動。

  太子看到大自然如此新鮮美麗,心裡非常高興,他離開淨飯王,獨自一人跑到另一片樹林中去。他想單獨呆一會,享受一下獨處的歡樂。七彩的陽光從樹蔭中透過枝葉星星點點地落下來,照在太子的臉上,顯得十分溫暖和神秘。太子閉上眼睛,任憑陽光照射在臉上,他滿足地安靜地接受著自然的寧靜和溫馨,充滿活力的心靈感到了一陣陣的舒適和惬意。“偉大的自然啊,讓我不安的心靈安頓在你博大廣闊的胸膛裡吧。”太子默默地作著祈禱。時光一分一秒地過去。過了許久,當他睜開眼睛,突然一個不可思議和不幸的場景在他的面前展開了:一條蟲子從樹上掉下來,正好落在太子腳下,蟲子並沒有摔死,而是在地上打著滾,吃力想爬起來,正當那條蟲子即將要掙扎起來的時候,突然,一只不知名的鳥從天上飛了下來,啄死了那條蟲子,並銜起它,迅即向天上飛了回去。太子看了這一幕情景,一種恻隱之心頓即從心中生起。太子當即想道:眾生可憫,互相吞食;慈悲世界,不應有此。有什麼辦法能夠脫離這種互相吞食充滿凶殘與罪惡的世界呢?太子坐在樹蔭下,讓日光照曬著,為這個問題一時陷入了沉思。

  淨飯王見到太子不在身邊,便他打發很多人去尋找。侍從回答說,太子就在另外一片樹林底下坐著休息。淨飯王當即與眾多大臣們一起到那片林子裡去。遠遠地看到太子端坐在樹下,像打坐一樣,陷入深沉的思索中;又看見太子所在的那棵樹彎曲著枝干,遮覆著太子的身體。情景奇特而莊嚴。當時,淨飯王和群臣為此情景而深受感動。淨飯王走到太子面前,握住太子的手問道:“你為什麼要獨自一個坐在這裡呢?”太子回答說:“我看到眾生互相吞食,心裡十分傷感。”淨飯王聽了,頓時感到又擔心又害怕。淨飯王生怕太子興起出家的念頭,而應了阿私陀仙人的預言,於是想道,是該到為太子婚聘的時候了,只要給太子找到一位美麗的妻子,使他的心意常覺悅樂,而於世間心生留戀,那麼就會拴住太子這顆游移的心了。淨飯王想到這裡,當即有了主意。

  淨飯王對太子說:“時間不早了,我們先回去吧。”他拉起太子,准備起駕回宮。太子卻不肯走,他說:“我不想回去,想呆在這裡。”淨飯王想到阿私陀仙人的預言真的要應驗了,一著急,眼淚不覺從那老邁的臉上簌簌流了下來。太子見到父王這樣傷心,也不忍過拂其意,於是跟在父王的後面向王宮走了回去。

  從此之後,淨飯王多了一重心思,他整日憂愁不樂,擔心著太子有朝一日真的會離家出走。

  太子十七歲那年,淨飯王將各位大臣們召集到王宮開會。淨飯王說:“現在,太子已經長大成人,應當為他找一位美麗的公主,擇日成婚了。各位大臣,有什麼好主意嗎?”群臣紛紛議薦,最後大家一致認為,有一位釋迦種姓的婆羅門,名叫摩诃那摩的,他有一個女兒,長得是貌美如仙,她不僅顏容端正,還有一處過人的地方,那就是聰明智慧,才干過人,而又知書識禮,真是德才貌無一不備,非常希有難得。只有她可以做太子妃。淨飯王聽說有這麼好的一位女子,心裡非常高興。他當即命人前往察看。使者回來報告淨飯王說:“這位姑娘真是容貌端正,氣度閒雅,進止有禮,沒有人能比得上她。”淨飯王聽到回報,著實大為歡喜。於是,他當即派人前往摩诃那摩家,傳達國王旨意,納其女為太子妃。摩诃那摩聽說此事,當下就應承了。

  太子成婚後,夫妻恩愛異常,婚姻美滿幸福。兩人經常形影不離,行住坐臥,無不在一塊。太子妃聰明伶俐,太子智慧超越,兩人談文論道,心心相印,極盡人間之樂。然而太子僅與太子妃相互玩樂,而身體並不十分接近。每當夜幕降臨,太子即單獨靜坐,屏絕人事,身在人間,心翔天際,不起世俗之念,不生欲界之心。清清朗朗,有如碧空萬裡無一絲雲翳。

  淨飯王見到太子成婚已有很長時間,卻不見太子提起是否懷孕的消息,因此心裡十分著急。於是,他向太子身邊的宮女打聽,太子與太子妃情況怎樣。宮女回答說:“從沒有看見太子與太子妃有夫婦之道。”淨飯王聽說這個情況,內心的憂愁更加重了。

  據說,太子年至十七歲時,淨飯王為他選擇名女作妃,找了許久,卻沒有一個中意的。有一個小國家,國王名叫須波弗,譯作漢語叫善覺,他的女兒名叫裘夷,相貌端正,天下無雙,有八個國家的君主都來求娶,須波弗都沒有答應。淨飯王叫他來,告訴他說:“我為太子聘您的女兒做太子妃。”須波弗非常憂愁,擔心倘若不答應,就會被迦毗羅衛國攻打,與鄰國結怨,為取禍之道。女兒裘夷得知這一情況,於是就叫父王告訴迦毗羅衛國國王:“只有天下最勇武的,技藝最強的人,我才嫁給他。其他人我一概不嫁。”結果,太子悉達多贏了所有比武的人,因此裘夷就嫁給了太子,做了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妃。

  又據說,太子納妃,過了相當長時間,仍不與太子妃相接近。太子妃有時情動,就想親近太子。太子提議說:“經常在我們房間乃至床上擺上許多鮮花,我們可以經常欣賞,難道不很好嗎?”裘夷便當即按照太子指示,擺上漂亮又鮮艷的花,放在房間,陣陣花香,沁人心脾,頓時整個房間一派風光旖旎,蕩漾著風情無限。太子妃情思難抑,又想靠近太子,太子說:“不,這花汁將床席弄髒了。”過了許久,又說道:“拿一塊完好的白棉布來,放在我們兩人中間,我們兩人互相對看,不是很好嗎?何必要真的接近呢?”太子妃當即拿了一塊白棉布來,鋪在兩人中間,他們兩人互相欣賞著對方,芳心一點,真是滿溢了無限春意。太子妃又有些想靠近太子,太子說:“不,人的身體上汗垢,一定會將這塊白棉布弄髒的。”於是,太子妃不敢靠近太子。侍女們都懷疑太子身體有毛病,不能行男道。太子聽到侍女們的猜疑,於是,他用手一指太子妃的肚子,說:“再過六年,你當生下一個男孩。”太子妃從此便有了身孕。

  又據說,太子悉達多的妻子名叫耶輸陀羅,是鄰國天臂城善覺大王的公主,論親戚關系,他們是一對表兄妹。耶輸陀羅公主美麗聰慧,嫁給太子後,夫妻十分恩愛,生活異常美滿,整日過著神仙美眷般的生活。婚後一年,耶輸陀羅公主就為太子生下了一位聰明漂亮的兒子,名叫羅睺羅。

  淨飯王以為這下足可安心,他以為太子有了自己的兒子,就應該像我愛他一樣愛自己的兒子,因而不再去想出家的事了。淨飯王是多麼想在自己衰老之前,能夠看到太子為他分憂,繼承王位,統馭萬民,成為賢聖的君主啊!然而,偉大的冥冥之主有著自己的安排。

  據說,悉達多太子共有三位夫人,第一位是瞿夷,瞿夷也即上述的裘夷,第二位為耶輸陀羅,第三位為鹿野。耶輸陀羅後來隨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一起出家。有的佛經則以為瞿夷和耶輸陀羅為同一人。






釋迦牟尼傳--5、郊游所見(上)






5、郊游所見(上)

  悉達多太子十九歲了,宮中的生活雖然是日日笙歌,夜夜歡娛,但那快樂、平靜底下所隱含的生命的無聊之感總使人感到是如此的壓抑和浪費。富麗堂皇的王宮永遠裝不下博大而寬廣的思想,花枝招展的采女也永遠無法慰藉那顆多愁善感的心靈。悉達多太子喜歡獨自在花園幽靜的小徑中緩步而行,喜歡坐在濃密的樹蔭下沉思默想。天上的白雲悠悠,那是太子心中撥彈的琴弦;地下的流水淙淙,那是太子心底奔湧的生機。籠中的鳥兒就要推開緊鎖的鐵門振翅高飛,自由的心靈即將沖破被困的樊籬翱翔天際。悉達多太子從過慣了的柔軟奢華的生活中走了出來,他要到人世間去看看,看看這個真實世間的另外一副模樣。

  悉達多太子跟父親淨飯王說:“父王,我在宮中呆的日子太久了,我想暫時離開王宮中的園林,到城外的郊野去看看。”淨飯王聽太子說要出去游玩,心裡很高興,他以為太子是不願意在王宮行夫婦之禮,以受拘束,所以要到郊外去放松自己。淨飯王當即滿口答應。

  動身之前,淨飯王特地叮囑手下,將太子所經道路都打掃得干干淨淨,將郊外園林寺觀也修治一新,一切布置停妥,悉達多太子便到王宮去向父王告別,然後動身出了王宮。

  當時,太子是從城東門出去的,前後導從,煞是壯觀。沿路觀看的人群如山如海,如風如雲,擁擠不堪,他們聽說太子出行,都紛紛從自己家裡走出來,為的是一睹太子的豐姿。悉達多太子看到這麼多人來看他,感到十分奇怪;但他剛從王宮出來,身心突然輕松,見到大家這麼熱鬧歡樂,也受到了巨大感染,從而將深鎖的眉額暫時舒展開來。太子與路邊的男男女女打著招呼,浩浩蕩蕩的車隊在圍觀人群的簇擁下,一路向前行去。

  一行人出了都城,太子的心中充滿著歡喜。突然,遠處的路邊有一個滿頭花白的老人正拄著手杖,一步一步地蹒跚著向太子這個方向走過來。他的背幾乎彎了下去,一副異常衰弱疲倦的樣子。太子覺得很奇怪,忙叫馬夫車匿將車停住,問車匿說:“這是個什麼人?”車匿回答說:“是一個老人。”太子又問道:“什麼叫做老?”車匿回答說:“這個人過去也曾經是嬰兒,是童年,是少年,由於時光不停地流逝,他便從一個小孩漸漸地變成了一個老頭。到了這個時候,形體也跟小時候不一樣了,變得衰弱;顏貌也跟過去年輕時候不一樣,變得老丑;身體整個地就虛弱了下去,吃下的飯,也不容易消化了;氣力也逐漸變得微弱了;無論坐著還是站著都感到十分痛苦;像他這樣,剩下來的生命已經沒有幾天了。因此,這個就叫做老。”太子又問道:“是不是只有這一個才老,還是一切生命都要變老呢?”車匿回答說:“一切生命都要經歷這樣的過程,都應當從年幼到變老的。”

  太子聽到車匿的話,一股巨大的苦惱騰地湧上太子的心頭。太子心裡默默地想著,“日月不停地流逝,時間遷徙,歲月變移,衰老就像電一樣快地降臨到人身上,人身立刻就會變得脆弱與不可依恃。我現在雖然非常富貴,難道能免除這樣的遭遇嗎?為什麼世上的人對這樣的境況而不感到害怕?”太子年幼時就不大喜歡生活在這個有情世界,現在見到如此情景,觸動本已潛藏的厭苦心緒,當下更加深了那種對人世悲傷厭離的心理。太子長歎一聲,驟然打消了出外游玩的念頭,便當即叫車匿掉轉車頭,向王宮回駛而去。

  回到王宮,太子更加感到憂愁。他感覺到人生的短暫、空虛和寂寞有如一條毒蛇糾結盤繞在他心裡,他應當並且需要擺脫這個困境,但他找不到辦法。他只好獨自將自己鎖在房間裡憂苦地思索著。在他的心裡,除了這條毒蛇的存在需要排除外,他已經忘記了自身的存在。

  淨飯王見到這一切,是憂在心裡,但他無法排解太子的憂傷。他只有增加宮娥采女、增加外在的歡樂來時時娛樂太子。然而,太子對這一切已經熟視無睹了。他似乎已經忘記了這一切。

  又過了些天,太子又向父王禀告要到郊外去游玩。淨飯王聽了太子的禀告,心裡泛起了一絲憂慮,他想,“上一回,太子到郊外去,在外面見到一個老人,便使得他如此憂愁不樂。才過了不長時間,卻又要出外游玩,說不定還會碰到什麼稀奇古怪的事,那又得愁上加愁,悶上加悶了。但有意不叫太子出去,又沒有適當理由。這可怎麼是好?”正當淨飯王猶豫不決之時,一股慈愛的心緒油然回到淨飯王的心中,他實在太喜愛這個太子了,怎麼能違逆愛子的意願呢!只要太子心裡喜歡,就是明知此行有再大的風險也必須答應。於是,淨飯王說:“你去吧,只是路上要當心,不要玩得過頭了而傷了身子。”

  這一回,淨飯王召集各位臣工,將到郊外沿路一線都打掃得更加干淨,將道路修治得更加整齊美觀,太子車隊經過的地方張燈掛彩,散花燒香,一派繁華富麗的景象,更不准那些臭穢的東西擺在路邊,以免太子看見而生不快的感覺。

  淨飯王對太子說:“上次,你是從東門出去的,這次換個地方,就從南門出去吧。”太子答應了一聲,就率領車隊仍像上次出行那樣浩浩蕩蕩地向南門出發了。路邊仍是裡三層外三層地擠滿了圍觀的群眾,太子微笑著跟他們打著招呼。

  剛剛走出城南門,突然路邊出現一個病人,身子骨非常瘦弱,卻長著一個奇大的肚子,不停地喘著氣,呻吟著,骨頭似乎都將節節散落,肌肉似乎也都變得不復存在,顏貌痿黃,全身顫抖,自己已經沒有力量將身體支撐起來,而是由兩人扶持著勉強站立,後來實在支持不住,便蹲在路側一個勁地喘氣。

  太子見此情景,感到很奇怪,就問身邊的侍從,“這是什麼人?”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個病人。”太子又問道:“什麼叫做病?”隨從回答說:“所謂病,都是由於人們嗜欲太深,飲食無度,四大不調,因此轉變成病的。人生了病,就會變得身上所有的地方都感到不舒服,甚至苦痛,氣力虛弱,飲食也少了,眠臥也不能安穩了,人身雖然有身子,有手足四肢,但是自己動不了,需要依靠其他力量才能坐或站起來。”太子聽到這裡,心裡油然生起慈悲之心。他看著那個病人,就像自己也生了同樣的病一樣,他無力解除這樣的苦痛,因而心裡憂愁萬分。他又接著問:“只有這個人才是這樣生病,還是其他人都會這樣生病?”隨從回答說:“所有的人都會生病,不論貴賤,不論男女老幼,都會經歷生病這個過程。”太子聽完這樣的話,又心裡默默地想道,“像這樣生病,痛苦,普天下的人都將纏縛熏染上,為什麼世上的人都只想著眼前的快樂而對於將來不感到害怕呢?”太子一念及此,便深深地感到害怕,感到恐怖,身心顫抖著,就像月亮的影子落在水中,風生水激,波浪粼粼,不能平靜。太子於是對身邊的人說:“那麼,像我們這樣的身體,就是極大的苦痛聚集之所,世上的人卻在這苦痛中橫生歡樂,無論愚蠢的,癡傻的,還是無知無識的人,都是如此地不知覺悟,真是可憐可憫啊。我們今天還要到郊外的園林去參觀游玩,也同樣是不知道覺悟的人。”太子當即下令不再出游,駕車回宮。

  太子回到王宮,獨自坐在房間裡,思考著,他的心裡時刻感受到憂愁不安。






釋迦牟尼傳--6、郊游所見(下)






6、郊游所見(下)

  太子從第二次郊游回來之後,整天悶悶不樂,淨飯王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他不知道如何能減輕太子心中的憂愁。他想,太子肯定又碰到了什麼事了,於是就問跟從太子出游的侍從,“太子今天出去,難道不快樂嗎?”侍從回答說:“太子今天剛出南門,就碰見一個病人,因此郁郁不樂,就駕車回來了。”淨飯王聽到這話,心裡更加憂慮,他擔心太子又萌生出家的念頭,於是,他又問當時負責清掃街道的諸位臣工:“太子前次出游,剛出東門,就碰到一個老人,因此愁憂不樂。這回,我叫你們將道路打掃得更加干淨,不要讓那些老人病人在街頭巷側,怎麼今天太子剛剛走出城門,就又碰到了一個病人呢?”各位臣工紛紛答道:“最近幾天,我們確實已經嚴厲責令外面專司的官員,將道路打掃得非常干淨,一切惡臭污穢的物事,以及老人病人等我們也將他們驅逐遠離了,而且又派了專人相互檢查,不使有一點疏漏,也不讓責任者有一絲懈怠,但我們確實不知這個病人是怎麼來的。”淨飯王又問侍從,侍從回答說:“這個病人確實不知來自何處,好像一點預兆、一點蹤跡也沒有,就這樣突然出現了。”淨飯王覺得恐怕真的是天意如此,他生怕太子再度猶豫,從而出家修道,因此,又煞費苦心地征集了許多歌舞美女,送給太子,讓她們整日陪侍太子,使太子在聲色歡娛之中萌生愛戀人間欲樂之心,而逐漸將出家的念頭打消。

  當時,國內有一位聰明智慧的婆羅門學者,口才十分好,淨飯王為了留住太子的心,於是將這位名叫優陀夷的婆羅門學者請了來,希望借他的智慧和辯才說服太子不要出家。優陀夷對淨飯王說:“太子十分聰明,沒有人比得上他。他書本上的知識又都非常淵博,有許多都是我聞所未聞的,現在要我去說服他放棄修道之心,恐怕是我的力量達不到的,這就像一根藕絲想吊起一座須彌山,是絕不可能的事。”然而,淨飯王最終並未放棄讓優陀夷說服太子的打算,他派給優陀夷一個任務:讓他做太子的貼身隨從,太子無論行住坐臥,他都要跟隨著,不能遠離。

  又過了些天,太子又要出去郊游。淨飯王因為有了優陀夷隨從太子,他希望優陀夷能隨機說法,使太子不再生厭世之心,於是放心大膽地答應了太子的申請。這回在城內城外,准備工作做得比上次更加精心細致,道路、園林、台榭、樓觀等都更加齊整莊肅,老人病人、臭穢等物都已驅除干淨;香花鋪道,旛蓋如林,比前兩次更加壯觀。當時太子與百官導從,吹吹打打地走出王宮,迤逦往西城門而去。

  正當他們一行剛剛走出城西門,突然看到四個人抬著一具棺材,一人在側將香花布散屍體之上;跟在後面的人有的嚎啕大哭,有的低聲飲泣,有的面帶憂戚之容,有的目現呆滯之色。太子見此情景,茫然不解。於是,就問優陀夷,“這是個什麼人?為什麼有人將香花布散在他身上,卻有許多人號哭相送?”優陀夷因為受淨飯王的囑咐,只好默然不答。太子聽到優陀夷沒有回話,又連著問了幾次,優陀夷沒有辦法,只好恭敬地回答說:“這是一個死人。”太子又問:“什麼叫死?”優陀夷說:“所謂死,就像刀風解形,神識隨之而去,人的上下四肢以及各種器官都沒有了知覺。這個人在世時,貪戀執著五欲,愛惜錢財,辛苦經營,只知道積聚財富,不懂得命運無常。現在一旦捨棄這些財物權勢地位欲樂而死,卻又為父母親戚眷屬之所愛戀懷念,所以有這些跟在後面哭的人。然而人命終之後,就像草木,所謂人間的恩情好惡,不再與他相關。像這樣死去,確實是非常哀痛的事。”太子聽說,受到巨大的觸動,一種異常的恐怖頓時籠罩全身。他渾身顫抖著,問優陀夷道:“只有這個人才死,還是其他人也一樣會死呢?”優陀夷回答說:“一切世人都應當會死,不論貴賤,都無法逃脫。”太子素性恬靜,平時難得有什麼事能打動他,但是這回聽了優陀夷的話,卻一下子感到非常不安,心裡惴惴的,像有十五只吊桶那樣,七上八下。他低聲對優陀夷說:“世間既然有這死的痛苦,為什麼人們還要在其中做出那麼多放誕縱恣、安逸快樂的事?人心真有如木石,不知道一點害怕和恐怖!”太子當即命令駕車的僕人趕緊回宮。

  駕車的僕人回答說:“前兩次太子才出城門,還沒有到野外,就中途而返,致使國王大為嗔怪惱怒,並且波及我們受到責罰,現在,又要中途回去,那國王不知道該怎麼惱怒,並對我們加以責罰呢!”優陀夷聽到駕車的僕人如此說,覺得有道理,因此他勸太子姑且再往前走,到野外游玩一趟然後回去。太子勉強答應了。

  到了野外,身處茂密的叢林之中,百鳥齊鳴,萬花吐艷,芳草因碧色而增嬌,流泉為青山而加麗,微風相拂,暖日如嬉,山川一如往昔,安詳舒展地躺在生機盎然的三月春晖裡。悉達多太子這才將一顆顫抖的心安頓下來,他屏去侍從,蔭息樹間,端坐思惟,然後便沉沉地進入到無邊的思索中去了,一切外界的喧嘩與騷亂仿佛都與他全不相干。在他思索的圖影裡,他似乎覺得他曾經某個時候也這麼坐在樹下,仿佛遠離了欲界來著,但他記不確切了。

  優陀夷見太子端坐入定,就上前對太子說:“大王命令我與太子做朋友,如果我們之間互有得失,就要彼此開悟,或者有所勉勵,或者勸其改正。交朋友之法,大要有三:一、見到朋友有過失,要進行勸阻,講明道理;二、見到朋友有好的行為,做好事,就要跟隨朋友一道將它們完成;三、朋友有痛苦,有災難,不要互相捨棄。現在,你有了難題,我根據朋友之義,理當貢獻自己真實無妄的意見,如果我的言辭有所冒犯,希望你不要見怪。過去的修道之士都是先接受五欲之樂,然後才出家。太子你為什麼要這樣永遠斷絕人間的欲樂而不屑一顧呢?再說,人生在世,應當順人情,盡人事,行人道,古往今來,不論哪一個國王,都沒有放棄國家而學道的,唯願太子能接受五欲,放棄出家修道的想法,在大王百年之後,繼承王位,以分大王家國之憂。”太子回答道:“你說的有一定道理。我之所以不接受五欲之樂,就是因為我害怕老、病、死的苦痛,所以不敢貪愛,不敢執著。你剛才講的過去那麼多修道之士,先經歷五欲,然後出家修行,這些人現在在什麼地方,你知道麼?他們因為執著愛欲,所以有的墮入地獄,有的變成餓鬼,有的變成畜生,有的處在人天之間,遭受這樣的輪轉之苦。因此,我只是要脫離老、病的苦痛,脫離生死的領域罷了。你現在為什麼要我接受它呢?”太子說完,即仍舊默坐無言。優陀夷用盡了全部智慧和口才,也無法使太子回心轉意。

  淨飯王知道太子修道之心日益堅定,雖然日夜憂煎如焚,但也知道這是天意,非人力所可挽回,因此,除了苦惱之外,也別無他法。不過,為了社稷前途,淨飯王還是想出許多辦法來娛樂太子,寄希望於萬一,使他有朝一日斷絕出家之想。在世人眼裡,任何人都逃不過美色的誘惑,不用說凡夫俗子,就是再高明的修道有德之士,也都曾因美色而廢棄自己的修行,因此,每次太子回來,淨飯王都安排了許多輕柔曼妙的歌姬舞女前來伺候太子,冀使太子動心愛戀,回到人間。但太子從不為之所動。

  太子入定時,總是眼見許多美麗多姿的歌姬舞女在金碧輝煌的王宮中歡歌曼舞,又時時圍繞左右,有如燕燕輕盈,莺莺嬌軟,溫香滿抱,殊可歡樂。然而,世事無常,轉眼間這批紅粉佳人變成雞皮鶴發,全無美艷動人之處;這些畫棟雕梁變成斷壁頹垣,徒增無謂的感傷。太子於是想,我們來到人間,都免不了老、病、死的過程,每個人都一天天地接近衰老和死亡,千百年如一瞬間,人生柔脆,有如夢幻,豈不令人哀戚傷悼!如果終日沉溺在五欲之中,追逐愛欲歡樂,那就與無知無識的禽獸沒有兩樣了。可歎世人把這短暫不實的現象視作永恆,看作真實,這豈不是愚癡的無明的執著嗎?世間有如一巨大的苦海,苦海中有老、病、死各種過程和現象,凡夫俗子沉浸在這苦海中而不能自拔,是多麼可憐啊!太子就這樣擔著人世的巨大苦痛而入定在無邊的煩惱之海中。有一行字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岸在哪裡呢?






釋迦牟尼傳--7、決心出家






7、決心出家

  自從體悟到生老病死之苦,和人間的變幻無常之外,太子為兒子羅睺羅的誕生而感到心靈上多了一層負擔。太子想,如果人無法改變生命中必須遭遇到的不幸,那麼,生育生命便是一種罪過。從根本上探究,生育與愛欲是人生不幸的根源,如果斷絕這種愛欲的根源,斷絕生命的生育,那麼人間也就不存在那種種苦痛與煩惱,不存在任何因果的循環,也不再存在命運的變幻無常這種種虛幻的影象了。然而,斷絕了愛欲與生育的生命,是否真的就是表示著快樂和幸福呢?是否就是得到了人生的真正解脫,而不再入於生死之境呢?那句哲人的話又回響在太子的耳邊,“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然而,這個岸,卻需要太子自己去找到答案。太子為找不到答案而深深沉浸在無邊的苦惱之海中。

  生活的目的是什麼?生命又有著何種意義?人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葉孤舟,任隨無常的海水將他們漂向那沒有目的地的遠方。

  太子自從第三次出游,回來仍是悶悶不樂,淨飯王知道太子出家的念頭是愈積愈深了。但除了醇酒婦人,淨飯王不知道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可以牽系住太子這顆飄蕩不定的心。

  第四次出游,太子騎著馬,從北門出去。這回的街上雖然仍是華麗莊嚴,但在太子的眼中並不見到有多少悅樂和奇異。出了北門,一直來到郊外,走到一片蔥郁濃密的樹林子裡。太子從馬上下來,停息在樹下,他看了看天空,天空仍是藍藍的,陽光好好地照曬在頭上,大自然神奇的力量撫慰著太子那顆饑渴的心。一陣熏風輕輕吹拂而來,太子頓然感到心意豁然。

  太子揮手叫侍從走開,獨自來到一株閻浮樹下,他坐著,陷入沉思。過去見到的那老、病、死的痛苦情形一一映現腦際。生命轉瞬即逝,萬物變幻無常,可是沒有一個人知道這究竟為的是什麼。事物時起時滅,人命倏死倏生,循環轉變,無有止息,這些現象難道是真實存在的嗎?太子不能回答。太子想,在沒有答案之前,人們卻不警惕,不為生命的短暫而傷痛,依然熙熙攘攘為利而來,為利而往,直至戕害自己的身體而無所顧惜。這是何等的悲哀啊!我雖然已經看穿了這世間為一大苦海,雖然已經自覺不能與世人一樣浮沉,然而戰勝電光火石般轉瞬即逝的青春年華,降服造成人生痛苦的老、病、死種種業障,使人生脫離輪回,求得解脫大道,達到極樂的彼岸,這偉大的工作卻不是我現在所能勝任的。然而,我應當去探索它,去完成它,我應當去拯救那些沉溺在苦海中的萬千生靈,同時也包括我自己。

  太子這樣思慮著的時候,突然有一位穿著法服的比丘從遠處走了過來。那位比丘一手持缽,一手執錫杖,低頭看路,踽踽而行。他走到太子的面前,太子站起身來,向他打了一個問訊。太子恭敬地問道:“你是什麼人?”那位比丘回答說:“我是一位比丘。”太子問道:“比丘是做什麼的呢?”比丘回答道:“比丘是出家修行求道的僧人。我們出家修行,可以擺脫人生煩惱的束縛,不接受六道輪回的苦痛,所以叫做比丘。世間的人其實都知道人生柔脆,變幻無常,但是,他們並不想到怎樣來求得解脫。我們則不一樣,我們長年隱居山林,遠離塵囂,斷絕世間名利財色等五欲之苦,既無嗔癡,也無愛惡,求得的是不生不滅的解脫大道,進入的是無始無終的境界。魔幻不生,心境不起,眾生一體,萬法平均,這就是比丘的修行。”悉達多太子聽到這裡,頓然覺得深合我意,因而滿心歡喜。他想,我正是要遠離欲樂,求得解脫大道,以普度眾生,但不知如何實行;今天正好遇上了這位比丘,真是吉人天相,福德不淺。正當太子要進一步打聽修行的具體步驟時,那位比丘不知什麼時候突然不見了影蹤。太子揚目四顧,除了遠處眾侍從在作著警戒之外,空曠的田野已阒無一人。

  太子雖然覺得有些掃興,但既然見到了這位比丘,又聽說了比丘出家的功德因緣,其實正是比丘給自己指明了一條求得解脫的大道,而這正是太子一直所希望的,因此太子非常高興,不,誇張點說,簡直是悲喜交集。“善哉善哉,天上天下,只有這才是最偉大的,才是最高妙的,我要離家修行,要去求得這解脫的大道。”太子自言自語著。這時,日色西斜,暮煙四起,太子解下馬缰,一躍而上,便即打道回宮而去。

  太子回到宮中,心中歡慶無比,他一邊快步走著,一邊匆匆念叨著,說:“我以前出城時,見到有老、病、死等等苦痛,白天黑夜都擔心著為這些現象所逼迫,今天見到了這位比丘,他向我開示解脫的大道,這真是我求之不得的機緣啊!”說到這,太子心裡便暗暗地打定了主意,“我一定要像那位比丘一樣出家修行,我得找一個機會離家出走。”

  太子既已打定主意,暫且按下不表。且說淨飯王當太子回宮之後,看到太子臉有喜色,腳步輕快,心裡一喜一驚,喜的是太子平時出去,都是滿臉憂傷回家,而這回卻很快樂,這使做父親的淨飯王也為之神情高興起來;一驚的是太子平時就有些古怪的想法,因此總是憂心忡忡,而這回這麼高興地跑回家,其中必定藏有蹊跷。於是,淨飯王問優陀夷道:“太子今天出去,是不是有什麼快樂的事?”優陀夷回答說:“太子今天出去,道路整潔,沒有什麼不吉利的東西。到了郊外的田野之中時,太子屏斥侍從,獨自坐在樹下。遠遠地只見一人胡須頭發都已經剃除,穿著染色之衣,走到太子的面前,與太子講了一陣話,講完話之後,那位沒有頭發胡須的人就一陣風似的走了。但不知道他們講了些什麼。太子因此就騎馬回來了。當時太子神情異常歡悅,只是到了宮中,才變得稍稍沉靜了些。”淨飯王聽到這些話,心裡十分狐疑,也無從揣知那位光頭出現有何好處,因此不免有些懊惱,又想到阿私陀仙人的預言,於是自言自語道:“太子恐怕真的要捨家學道了,我要叮囑他妻子看緊他,不讓他外出;同時要加強守衛,不使太子悄悄地離家出走。”淨飯王當即吩咐各位臣工嚴守城門,並在宮中加了許多崗哨,時刻注視著太子的一舉一動。太子妃也遵囑行住坐臥,時刻不離左右。






釋迦牟尼傳--1.出家的阻礙






1.出家的阻礙

  悉達多太子到了十九歲。有一天,太子心下思慮道:“現在正是我出家的時候了。”於是,他便莊嚴端正地前往父王的宮殿,向父王請安。宮庭大臣們見到太子要去拜見國王,紛紛向淨飯王報告,說:“太子馬上要到這裡來了。”淨飯王聽到報告,真是憂喜交集。平時,太子因為喜好沉靜,加上淨飯王對他極其溺愛,在所有事情上對太子都十分放縱,凡是太子不高興做的事情,絕不讓太子受到委屈,勉勉強強去做;太子不高興見到的事物,就絕不讓它們出現在太子的眼前;太子不高興聽到的聲音,也絕不讓它們充斥在太子的耳邊。因此,太子在自己的宮殿裡除了讀書思考,加上做各種運動,以及娛樂等事,一般就很難得到父王居住和辦公的宮殿去。今天破例到淨飯王處理朝政的王宮來,便引得那些大臣們十分好奇,因此當太子一動身,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快地傳到了淨飯王的耳朵裡,使得淨飯王也心癢癢的,不知太子有什麼要事到宮中來,而且還是這麼穿著整齊端正,淨飯王想,一定是有什麼事情,否則是不會做出這麼嚴肅的姿態的。

  太子來到王宮,見到父王正坐在龍椅上,滿臉疑問地看著自己。太子一見父王,便全身匍匐下去,有如玉山自倒,向父王恭行頭面頂足大禮(將自己的頭面頂禮尊者之足,謂之頭面作禮)。淨飯王一看太子行此大禮,心裡一驚,一邊趕緊將太子抱了起來。淨飯王命太子坐在他身邊。太子坐好後,就對父王說道:“恩愛集會,必有別離。只願父王聽從我出家學道。在這世界上,一切眾生,不論富貴貧賤,誰都無法逃避老、病、死的痛苦,雖然在生時有相聚的歡樂,但一旦大限迫來,即使親密如夫妻,也將勞燕分飛,不能避免別離的命運。人生如一大苦海,我願做這苦海中的一葉扁舟,渡眾生到達極樂世界的彼岸,使他們都得到永生的悅樂,得到真正的解脫。父王,請您不要阻攔我,允許我出家修道吧。”

  淨飯王聽到太子請求出家,頭腦頓時轟的一下,差一點從座位上掉了下來,有如金剛神力撞擊在須彌山上,心底受到的巨大震撼使淨飯王渾身顫抖,不能自已。一直擔憂的事終於發生了,但不曾想到來得這麼快這麼突然。淨飯王握著太子的手,說不出一句話,只一個勁地啼泣著,眼淚就像斷線的風筝再也無法控制。哭到最後,整個殿上就只聽到國王的哽咽聲,歔欷聲。大殿上的群臣們見到國王如此傷心,無法勸止,於是默默地陪著國王一起落淚。

  過了很長時間,淨飯王才柔聲地對太子說:“你現在應當停息出家的想法。為什麼呢?你現在年紀很輕,再加上國家也還沒有繼承人,將國家這個擔子都壓在我一個老頭子的肩膀上,難道你就這麼忍心一點不顧惜我的難處?即使要出家,也要等你的孩子長大以後,可以繼承王位了才能夠,希望你能鄭重考慮一下,不要這麼倉促輕率地作出決定。”太子回答說:“我發誓要使我的四個願望得到滿足,只有出家才能做到,因此,我必須出家。”淨飯王問道:“是哪四個願望?”太子說:“第一,人不能衰老;第二,人不受疾病侵擾;第三,人不再死亡;第四,人間不再有別離的苦痛。只要這四個願望,父王都能使我得到滿足,那麼我就立即打消出家的念頭,從此不再出家。”淨飯王聽了太子的話,明知無法辦到,因此,心底更加悲痛。

  太子見到父王淚流滿面,一時無從勸慰,同時自己的請求並沒有得到准許,心情也十分沉重,於是只好怏怏不樂地重新回到自己的住處。回去之後,太子一心想著出家的事,憂愁無比,因此總是整天地郁郁不樂。

  這時,迦毗羅衛國那些大相士又都聚集在王宮,他們知道太子若不在這七日內出家,就會榮登轉輪王位,同時,不僅會統治迦毗羅衛國,而且還會統一整個印度,做天下的君主。這不僅是釋迦族的光榮,同時也是迦毗羅衛國的福緣所致。因此,這些相士都紛紛地將自己所知的向淨飯王禀告,同時獻計獻策,千方百計地想將太子留下來。他們說:“只要將太子留在家裡,這七天內不讓太子出家,那太子就會登上轉輪王位,做天下聖明的君主了。釋迦種姓將要復興,就應驗在太子的身上。”淨飯王聽說這事,心裡十分高興。他想,如果這是真的,只要將太子留在家裡七天時間,太子就可以自動登上轉輪王位,那麼出家的想法自然也就會被打消。這七天功夫是應當沒有太大問題的。淨飯王想到這裡,心生一計,隨即命令身邊侍衛大臣,叫他們多派勇猛而有大力氣的貴族子弟侍衛太子,同時緊閉城門,又在都城四門,各派一千精兵守衛,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將都城圍裹得鐵桶也似,防護著太子不使其偷偷逾牆而走。為了萬無一失,又使城門開閉之時故意制造出巨大響聲,這種響聲在四十裡外都能聽到。只要城門一開,都城內外即時都會得知消息,因此可以及時派人前往攔阻。淨飯王做了這些安排之後,又叮囑太子妃耶輸陀羅等人倍加警戒,守護太子。

  一切安排停當,淨飯王又宮裡宮外重新巡查了一遍,當得知這些措施萬無一失之後,淨飯王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是多少天來淨飯王第一次開顏微笑,雖然仍有些擔心,但一想到算無遺策,因此便將那滿天陰雲霉霧般的情緒清除淨盡,打從心眼裡發出會心的微笑來。“只要七天時間過去,太子就會上膺天意,榮登轉輪寶座。這是釋迦族的福氣啊!”在淨飯王的腦海裡,似乎這七天時間將會轉瞬即逝,勝券在握,從此可以高枕無憂,因此,淨飯王此時真正在享受一個勝利者的滋味,身心確實感到了從未有過的滿足和舒暢。

  然而,太子出家的念頭是無法阻遏的,太子出家的決心也無法控制,當他覺得必須出家的時候,他就會將決心變為行動。

  一切都在太子的心中醞釀,一切都在太子的腦海成熟。當聽到天上有神的聲音在向太子發出招呼的時候,太子便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出家修行的程途。永不寂滅的智慧之光在天空升起的時候,黑暗的大地便從此有了一顆燦爛的閃亮的啟明之星了。






釋迦牟尼傳--2.夜半逾城






2.夜半逾城

  農歷二月七日,到太子出家的時候了。據相士所說,過了這一天,太子自然位登轉輪王,因此宮內宮外守衛格外嚴密,淨飯王吩咐守城官兵緊閉四門,絕不使一人越城而出,當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阻止太子出家。淨飯王還叫太子身邊的人隨時向他報告太子的行蹤,因此太子的一舉一動,淨飯王都了如指掌。已經是夜分時間了,太子仍如常地呆在自己的居室裡,太子妃都寸步不離地伴隨在太子身邊,侍女如流星般地進進出出,使太子沒有一絲空隙能夠隨機行動。明天,太子就能登上轉輪王位了,淨飯王一想到這一天馬上就要過去,心裡就別提有多麼高興了。但淨飯王知道太子出家的決心是無與倫比的,但這七天內,太子沒有任何行動,不動任何聲色,仍如往常一樣,讀著書,做著日常功課,大部分時間仍在沉思靜坐,沒有一點企圖逃離王宮出家的打算,這一下反倒使淨飯王感到迷惑,而且覺得十分蹊跷,“怎麼會一點動靜都沒有呢?要是真的想出家,也該有所動作了,因為明天就是他位登轉輪王的日子了,過了今天,明天就不能再出家,這是天意所安排,難道太子並不知道這中間的意義麼?不,太子應當比誰都清楚其中的要害,只是為什麼一點動靜都沒有呢?”淨飯王弄不明白了。雖然心裡仍有些擔心,但太子畢竟好端端地呆在家裡,這一點足使淨飯王心裡感到寬慰。“也許我的計策做對了,太子知道外面嚴密把守,知難而退,因此打消了出家的念頭罷。”淨飯王這樣自我安慰著。

  七天緊張的生活使太子妃以及太子身邊侍候的宮娥采女們都累得差點癱了下來,今天是最後一天,而且已經進入夜間了。“太子絕不會再出家了。”宮娥采女們如此想著,並就此放下了一顆顆空懸很多日日夜夜的心;太子妃們也同樣懷有如此的想法。不過她們並沒有就此放松警惕,她們仍盡力看守著太子,不使他伺機外出。然而,許多天緊張的生活使她們非常疲勞,一有機會她們恨不得就睡了過去,從此不再醒來。因此,到這第七天的時候,宮中上上下下的人們都被疲勞所征服,一入夜,每人都早早地收拾了自己的工作准備著好好睡一大覺。

  太子見到守衛如此嚴密,欲出無門,因此,他只有暗暗等待著。盡管他的內心異常著急,但在表面上依舊如常,壓根兒想不到他平靜的外表下面正有洶湧的海水在奔騰翻滾。

  守候在身邊寸步不離的耶輸陀羅幾天來勞累得一到換班下來就順勢躺倒在床上,沉沉睡了過去。她做了三個非常重要的夢,而且基本上每個都是噩夢。她感到十分害怕,以致每回做夢時都在夢中驚醒過來。醒來之後,更加感到恐懼害怕,於是她將三大夢告訴了太子,說:“我這幾天接連做了三個噩夢,每回都在夢中驚醒過來,因此感到十分害怕。”太子問說:“那你做的是什麼樣的夢呢?”耶輸陀羅就將夢中所見情形一五一十講了出來。耶輸陀羅說:“我做第一個夢時,夢見月亮掉在了地上;做第二個夢時,夢見我的牙齒全都脫落了;做第三個夢時,夢見我失去了右臂。每個夢都異常可怕,醒來後仍使人心驚膽戰不止。”太子便對耶輸陀羅說:“你看,現在月亮仍在天上,你的牙齒又沒有脫落,而且手臂也還好好地在你的身上,有什麼可害怕的呢?你應當知道,這些夢都是虛假不實的,你不應當橫生怖畏。”耶輸陀羅對太子說道:“我私下猜想,我夢中所見之事,一定是你要出家的征兆。”太子回答耶輸陀羅說:“你只要好好睡覺,不要瞎操心。俗話說,疑心生暗鬼。要不然,真會有什麼不祥的事情將落在你的身上。”耶輸陀羅聽了太子的話,也就暫時將心思放開,又由於連日勞累,亟需睡眠,因此跟太子道了一聲晚安,然後就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夜很深了,一輪明月靜靜地懸掛在高遠的天空,皎潔明亮的光輝從天上悠然灑落,給金碧輝煌的王宮籠罩上一層幽麗的輕紗;遠處參差的樹木三五成群,它們落在地上的影子就像在水中浸洗過一樣,十分清淺動人。大地恢復了本來的面目,從喧囂的時空頓時變為空寂。這時,太子從座位上站起來,他沒有去睡覺,而是到宮裡宮外巡視了一番。所到之處,都是一片死寂。他穿過白日歌舞喧嘩之地,他看見所有歌姬舞女都像木頭人一般沉沉進入睡鄉。有的披頭散發,倚伏在樂器上;有的半身赤裸,手腳著地;有的互相枕臥,東倒西歪;有的眼淚鼻涕,狼藉縱橫;有的嘴中流涎,極是髒污。真是一副丑態百出、令人作嘔的人間世相無常畫卷,哪還有絲毫美感?譬如芭蕉之樹,內中全無堅實。太子深深地歎了一口氣,什麼風華絕代,什麼國色天香,竟都是如此虛假不實,使人徒生無常之感!太子又仔細地端詳妻子及所有歌姬舞女,只見她們的形體,都一一分為頭發、指爪、骨髓、腦殼、骨頭、牙齒、髑髅、皮膚、肌肉、筋脈、血脂,以及心肺脾腎、肝膽腸胃、屎尿涕唾,外面就像是一個大皮袋,皮袋中盛著一些惡臭污穢的東西,沒有一樣是稱得上奇異的。而她們卻無一知覺,不僅爭相用香氣熏蒸身體,又用華麗的服飾打扮自己。然而,這一切都是外在的,短暫的,譬如借來的東西,有朝一日總要歸還他人,而且借的時間也不會太長久。太子心想,一個人即使能活上百年的壽命,計算下來,睡覺就要用掉一半,平時又總是為憂慮煩惱之事所糾纏,除此之外,其中歡樂的時間就沒有多少了。世上的人為什麼往往見到以上情景,卻總是不能覺悟,甚至還貪戀執著淫欲,而不知悔悟呢?過去、現在、未來這三界中,別的都是無法依靠的,只有一樣東西是可以值得追求,值得依戀,那就是對於智慧的體察,對於道的覺悟。

  太子想道,“是了,是應該到出家的時候了。”這時,內外所有人等都睡著了,萬籁寂然。於是太子叫醒了馬夫車匿,對他說:“車匿,你去把我的白馬犍陟牽來。”車匿見到太子突然要他去牽馬,而且又是在這樣的三更半夜,因此,他全身發抖,非常害怕。他想,太子肯定是要出家了,國王有嚴令,不准任何人放太子出城,如果我去將馬牽來,不就犯了欺君之罪了嗎?但太子的命令又不可違背。思考了很久,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怎麼辦?”車匿急得眼淚都掉出來了。最後,車匿只好壯著膽子,嗫嚅著對太子說:“大王有過嚴厲的命令,這幾天不讓太子您到外面去;而且今天晚上這麼夜深人靜,又不是游玩觀覽的時候,也不是抵御仇敵的日子,您為什麼要在這深更半夜忽然要我去牽馬來呢?您想到哪裡去?”太子見車匿猶豫著,不肯去牽馬,於是耐心地對車匿說:“我現在要為天下一切眾生降伏煩惱的根源,因此你不應當違背我的意願。”車匿聽到這裡,知道太子馬上要出家了。於是,心中一急就嚎啕大哭起來,他想讓這哭聲喚醒太子妃等其他人,讓她們知道太子即將要出家了,從而出來攔阻。但是,仿佛有天神相佑,宮中所有的人都昏睡如故,沒有一個人聽到車匿的哭聲。車匿哭了很久,見到沒有人起來攔阻太子,於是只好遵命將太子的座騎犍陟牽了過來。太子走近前去對車匿和白馬犍陟說:“一切恩愛,總有別離的時候。對我來說,世間的事情,卻是非常輕易地可以得到滿足;然而出家修行的因緣,竟是這麼難以成功!真是不可思議啊!”車匿聽到這話,心生同情,於是默默無言;白馬犍陟似乎也被太子的精神所感動,靜靜地站在一邊,不再鳴叫。

  太子於是朗聲說:“過去各佛都要出家修行,我今天也像他們一樣做到了。”據說,當此之際,各位天神都來幫助太子,有的將白馬犍陟的四足抬起來,並將車匿也捧接在空中,釋提桓英手執寶蓋隨從在後。那些天神用大神通力,使北門自然地敞開,不曾發出一點聲音。太子因此就從北門出城而去。

  太子來到城外,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他已經成功地從宮中逃了出來,前面的路就是成佛作祖之路,然而這條路仍相當長,太子並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走完它。然而,太子修道的心是如此的堅決,即使前面荊棘載途,他也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悉達多太子面對著城垣宮殿,朗聲發出了莊嚴的誓言:“我如果不斷絕生老病死以及憂愁悲痛等種種苦惱,誓不再回王宮!我如果不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又不能轉於法輪(意即宣演佛法),就再也不回來與父王相見!我如果不能割斷恩愛的情誼,就絕不回來與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以及耶輸陀羅等人相見!”

  悉達多太子已經沒有退路了。他告別熟悉的土地,迤逦向那陌生的原野走去。






釋迦牟尼傳--3.深山斷發






3.深山斷發

  悉達多太子就這樣踏上了他偉大的追求真理的道路。

  悉達多太子騎著白馬,身後跟著馬夫車匿。主僕二人一路前行,到天亮時分,已經走出了三踰阇那(古印度計程單位,又稱由旬。大約一踰阇那相當於三十裡,或者四十裡的距離)的路程。國都已經離他們遠去了。

  曉風撲面,還有些涼意;露水打在他們的頭上,使得悉達多太子和馬夫車匿的頭發都有些潮濕。兩人走了一程,都覺得有些累,頭上也開始像蒸籠一般地直冒熱氣。太子按住了馬,使它緩緩前行。這時,天色已經大明,初日的陽光透過濃重的霧氣照射下來,頓時使大地充滿了溫暖和生機。不久,霧氣散盡,天一下子就晴朗起來,新鮮的空氣吸進肺裡,使人感到異常舒暢。

  前面一座高山擋住了太子的去路。這座山山頂終年為積雪所覆蓋,因此便有了雪山的稱號,山上有座苦行林,有一位名叫跋伽的仙人住在這裡。太子和車匿緩步走上山去,在雪山跋伽仙苦行林中停了下來。山上長滿了樹木,蔥郁濃密,鳥語花香,泉清石白,自然清靜秀美。太子見到這裡園林靜寂,沒有絲毫人間的喧鬧,正是修行的好去處,心裡頓時感到非常歡喜,四肢百骸因之無一處不妥帖,無一處不暢快。太子一躍從馬上跳了下來,他撫摩著馬的背說:“最難做的事你已經做到了,你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又對隨從車匿說:“這馬非常健壯,速度非常快,就像金翅鳥王一般。你平時常跟著我,從沒有離開過我。世間的人,有善心的未必能形影相隨於我,能用身體和力氣幫我做事的卻未必有好的心腸,你現在是無論從心地還是身體都是做得非常好的,使人無法挑剔。世間又有一種人,當我既富且貴的時候,他們都爭相跟著我,服侍我;但我已經捨棄了國家,來到這樹林裡面修行,他們卻未必能跟我一起來到這個地方。而能夠跟隨我,相伴我到這樹林裡的就只有你一人了。你真是我見過的最為少見的忠良之士。現在我既然已經來到這安閒靜谧的處所,你盡可放心,就隨白馬犍陟一起回去吧。”車匿聽到這話,心中十分難過,眼淚就像斷線的珠子一樣撲簌簌地掉了下來,他悲號著,繼之以啼泣,哭到傷心之處,身心迷悶,無法控制,突然倒僕在地,差一點昏了過去。白馬犍陟得知它和馬夫車匿一起被遣返回宮,觸動了生靈的本性,當即屈下膝來,依依不捨地舐舔太子的足趾,淚落如雨。

  過了許久,車匿回答說:“我怎能忍心聽太子說出這樣的話呀?我在宮中已經違背了大王的命令,將白馬犍陟備好供太子您坐騎,因此一直相隨至此,斷沒有貿然回去之理。國王和摩诃波阇波提王後見到太子不在了,必定會十分憂愁煩惱,宮裡宮外也一定會騷動異常。而且這個地方,山高路險,困難必多,猛獸毒蟲,交橫道路,我怎麼能就這樣捨下太子單獨回宮去呢?”太子當即答道:“人活在世間,是單獨生,單獨死,難道還會有生死相伴的人嗎?而人身又有各種生老病死的苦痛相隨,難道我就應當和這些苦痛作伴嗎?我現在是要消滅這各種苦痛,而來到這裡。苦痛若消滅淨盡,那時,我就會和天下一切眾生共作伴侶了。而今,各種苦痛尚未離開人間,我怎麼能和你作伴而居呢?”車匿聽到太子如此堅決,心裡十分猶豫,但想到這裡艱難的生活,於是又忍不住勸谏太子道:“太子您從生下來之後,就一直生長在深宮裡,身體手足觸碰到的都是輕細柔軟的東西,眠臥的床褥也無不精細滑軟,怎麼能一下子就置身於荊棘叢中,腳踩瓦礫泥土,而止宿於樹下呢?”太子回答車匿說:“確實是像你這麼說的,我在宮中完全可以免除置身荊棘之患,然而另外的人生大問題如老病死的痛苦卻會侵襲我的身體。我能忍受苦行的苦楚,為的是有朝一日解脫人間老病死的各種苦痛啊。我的主意已定,你牽著白馬犍陟一起回去吧。”車匿聽到太子這話,雖然心中更加悲痛,但無法挽回太子修道之心,於是,除了默默垂淚,便只好停下來,不再跟隨太子。

  太子於是從車匿身上取下七寶之劍,一邊朗聲而作獅子吼,說:“過去各佛,為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要捨棄漂亮的裝飾,剃除胡須頭發,我現在也應當依照過去各佛的辦法,剃掉胡須頭發,捨棄華麗的服飾。”太子說完這話,當即將寶冠脫了下來,和發髻中的明珠一起交給了車匿,並對車匿說:“你拿著這頂寶冠,和這些明珠,送給大王,你可為我上白大王,說我現在不是為了修仙求得升天的快樂,也並不是不願意孝順父母,而且我對任何人都沒有忿恨、嗔怪和不滿之心,只是因為害怕人生老病死的苦痛,為了將這些苦痛消滅淨盡的緣故,才來到這裡出家修行。你應當幫助我,應當為我感到高興,不要對這吉祥之事,橫生悲愁之心。父王倘以為我現在出家,還不到時候,你就將我的話上啟大王:‘老、病、死的苦痛轉瞬即來,豈有一定時間的限制?人即使處在少壯時期,難道就能免除這樣的苦痛嗎?’父王倘若還要責備我,說我王孫尚未長大成人,就這麼早地出家修行,而且出宮之前都不曾啟聞父王,你就將我的話仔細轉告於他:‘兒子雖未長大成人,但不久就會長大,父王身體尚稱康健,不必過分焦急。而且,過去也曾有過許多轉輪聖王,厭棄國王之位,遁入山林,出家求道,但從來沒有一位在修行中途還接受五欲的。我現在已經出家,也絕不會再中途回宮的了。未成菩提(覺悟)之前,我絕不再踏宮中一步。’另外,內外眷屬,也都於我有許多恩愛之情,恩愛聚合,終有別離的一天,你可以替我向他們一一進行解釋,不要讓他們為我而橫生憂愁煩惱。”

  太子說完,又從身上將璎珞脫了下來,交給車匿,說:“你可替我拿著這璎珞,奉呈姨母摩诃波阇波提,說我今天是為了消滅人生苦痛的根本,所以才逃出宮城,出家修道,以求滿足我巨大的心願。叫她不要為我而反生許多痛苦。”太子又將身上其他華麗的服飾脫下來,交給車匿,說:“你將這些東西交給耶輸陀羅,也同時告訴她這些話:‘人生在世,恩愛終有別離,離別即有痛苦,我現在就是要消滅這種種苦痛,所以才出家修道,不要因為我的原因而陷入痛苦之中。’”太子又告訴車匿對其他親朋好友們也都一一如法解釋。太子一一叮囑完畢,就對車匿說:“你走吧!”

  車匿聽到太子要他馬上就回去,心裡異常悲痛,但他不忍違背太子的命令,因此強忍悲痛,當即長跪於太子之前,恭敬地捧受寶冠、明珠、璎珞以及其他華麗的服飾,他流著淚對太子說:“我聽到太子如此堅決的志願,全身震顫,無法抑制。即使是一位心如木石的陌生人,只要聽到太子前面說的話,也應當為之悲痛和感動。何況我生來就侍奉太子,不離左右,聽到太子發出如此堅決的誓言,豈有不感到萬分悲痛的呢?只希望太子捨棄這種志願,不要使父王和摩诃波阇波提、耶輸陀羅和其他親朋好友們橫生巨大悲痛和苦惱。如果太子決意不回去,那麼我只希望太子不要在這裡將我拋棄,我現在歸依太子足下,發誓將來永遠跟隨太子,不離開太子一步。”車匿的懇求遭到太子堅決的拒絕。“假設我回到宮中,大王必定會責備我,為什麼將太子您丟下,而我一個人單獨跑了回來。我拿什麼話回答大王呢?”車匿見到太子心意無法挽回,改而以退為進,以求使太子將自己留下。太子說:“你現在不應當說出這樣的話。世上到處都有離別之事,人生豈能長久聚合?我生下來剛七天,我母親就離我而去。母子之間尚有死生之別,而何況其他人呢?你不要對我單獨生出戀慕之情,你還是和白馬犍陟一起回去吧。”

  太子反復開谕車匿,但車匿還是不肯離開。太子見到如此情狀,心想,“我必須用更果敢的行動才能使他相信我的決心。”於是,太子當即拔出利劍,自剃須發,並起誓道:“今天我將頭發胡須一起剃去,願從此與世間一切脫離關系,斷除煩惱,以及人生所有虛妄困惑的障礙。”車匿見到太子如此堅決,當即呆在了當地,不能作聲。






釋迦牟尼傳--4.跋伽仙苦行林






4.跋伽仙苦行林

  悉達多太子剃掉了胡須和頭發,覺得很像一個出家人了。但有一樁缺憾,就是衣服還是王宮所著七寶之衣,華麗希有,為修行求道所不宜。太子當時心裡想道:“過去各佛出家時,是不應當穿著這麼華麗貴重的衣服的。”然而,喜馬拉雅山的氣候尚不允許在初春季節輕易將衣服脫下。正當太子左右為難之際,只見前面的山林裡走出一位獵師,身穿袈裟之衣,正從太子身邊經過。太子一見之下,大為高興,於是對那位獵師說:“你穿的衣服,是適合寂靜修道的衣服,是過去各佛修道時所著的樣式。你怎麼穿著這樣的衣服而去干那些殺生的勾當,犯下殺生的罪行呢?”獵師回答說:“我穿著這袈裟,可以方便地誘使群鹿上當。因為這袈裟之服,為修行者所用,牲畜都知道他們是不會來傷害它們的,因此那些鹿見到穿著這樣衣服的人,都會前來親近,表示友好,我正好趁機向它們下手,因此每每都能滿載而歸。”太子說:“如果像你這樣說,你穿著這袈裟之衣,就只是為了殺死那些鹿,而並不是為了求得人生解脫才穿上它的了,那麼,我現在將我身上所穿的七寶之衣,和你交換,你覺得如何?我穿著這袈裟之衣,是為了要救護一切眾生,使他們各種煩惱都得到消除。”獵師聽到太子這話,一看太子身上所著七寶之衣,華麗貴重,覺得十分劃算,因此很高興,於是當即答應交換。太子便脫下七寶之衣,交給那位獵師,從獵師手中接過袈裟,隨即按照過去各佛所穿著的法式將它披在身上。

  車匿見到太子剛才剃除了胡須頭發,現在又跟山中的獵師交換了衣服,知道了太子的意志無法挽回,心裡一著急,又悶絕於地。太子等車匿醒轉過來,便對他說:“你現在不應當再悲愁了,趕緊回宮去吧。回去之後,就將我的意思一一向各位親朋好友禀明。”太子說完,就慢慢地向前走去。車匿唉聲歎氣,知道無法勸解,於是跪下來,向太子頭面作禮,目送太子向苦行林中冉冉而去,直到看不見太子的身影,才顫巍巍地從地上爬起來。他回頭看看身邊的白馬犍陟,白馬犍陟發出哀鳴。車匿從地上捧起寶冠以及明珠、璎珞等物,仿如人亡物在,悲不自勝,竟放聲大哭起來,這一哭哭得地動山搖,哭得山川變色。哭了許久,車匿才牽著白馬,一步一回頭地向著都城的路走了回去。

  悉達多太子於是緩步走向跋伽仙的住處。太子雖然換了一身袈裟之服,又將須發剃掉,全身打扮,極像一位苦行僧人,但他高貴的氣度,莊嚴的外表,使人心生敬畏,就連林中的鳥獸見了太子也不禁為他的奇特莊嚴的儀形所懾服,都一個個目不轉睛地盯著太子。跋伽仙苦行林中的仙人遠遠看見太子向他們走過來,都不禁為太子莊嚴的氣度和儀表所打動,他們心底下想道:“這是什麼神啊?是日月天嗎?還是帝釋下凡了?”他們猜測著太子的身份,不由得聚集在一起前來迎候太子。太子對他們非常恭敬,說:“你們好嗎?你們是真正的仁者啊!”太子見到眾位仙人,感到十分高興,心意即時變得十分柔軟,言語也不知不覺中透出一種溫和的氣息。各位仙人因為太子的到來,都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因此,他們都紛紛前來向太子施禮問訊。

  太子在盛情邀請下,在他們身邊坐了下來。他看到這些仙人修道的方式,各各不同,不禁大吃一驚。他們有的以草為衣,有的只披著樹皮樹葉,還有的只吃些草木花果,有的一天只吃一頓飯,有的是兩天一頓飯,有的甚至三天吃一頓飯,他們就這樣實行簡陋的、饑餓的修行方法。有的苦行僧奉日月為教,有的則奉水火為教。有的翹起一腳,只用另一只腳站立;有的就睡眠在塵土裡,有的甚至睡倒在荊棘之上,還有的成天睡臥在水火之側,使身體經受水深火熱般的考驗。他們的修行方式是自懲性的,是痛苦的。太子見到他們這樣的苦行,非常感動,於是上前問跋伽仙苦行林中的仙人:“你們現在修煉這樣的苦行,非常奇特,請問你們要用這種修行方法求得什麼樣的果報呢?”仙人們回答說:“我們修煉這種種苦行,為的要升天。”太子又問道:“各種天界雖然快樂,但一旦福德用盡就會從天上降落下來,依然要輪回六道,最終還是要受盡種種痛苦。你們為什麼要修煉這種苦(因)行,最終得到的仍是痛苦的果報呢?”太子問完,當即默默地不作一聲,心下自思道:“商人為了得到寶物,所以不懼艱難險阻,到大海裡去尋找;國王為了拓寬國土,於是不顧民勞國困,動辄興師征伐他國。現在這麼多仙人也是為了升天,所以才修此苦行啊。”想到這裡,太子不覺發出了一聲感歎。然後,又默默地停住了。跋伽仙見到太子如此模樣,心中不解,於是當即探問太子道:“你這位仁者為什麼喟歎一聲後又默然不再說話了?莫不是我們的修行不是真正的辦法嗎?”太子回答道:“你們的修行,不是不苦,可以說是達到非常高的苦境了,然而求得的果報,與願相違,最終總是不能脫離苦痛。”跋伽仙聽到太子如此言語,心中大是不服,於是和太子爭論起來。太子將這層意思與跋伽仙苦行林中的仙人們反復論說,還是無法說服他們,唇槍舌劍,一直爭論到太陽落山。

  太子見到無法說服這批仙人,於是,就在這苦行林中呆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晨起來,又將昨天議論的話題反復思考了一番,覺得這些仙人修煉這種種苦行,都不是真正的解脫之道。他想,“我現在不應當留在這裡,我應當再到別的地方去尋求最終解脫之道。”太子一想到此,於是就跟那些仙人告別,准備到別的地方去。當時眾位仙人聽到太子要走,就紛紛對太子說道:“你這位仁者來到我們這裡,我們都是十分歡喜的,而且你使我們這麼多人陡增了許多威儀道德,我們都很感謝你。但現在你為什麼要突然離開這裡呢?是不是我們有失禮儀,在言語方面有所冒犯,得罪了你呢?究竟是什麼原因不在這裡住下來呢?”太子恭敬地回答道:“不是你們有什麼過失,也不是禮儀上有什麼不到的地方,我只是覺得你們修煉的苦行,只是增長苦痛的因,而我現在要學的道,卻是要消除苦痛的根源,因此之故,我才決定離開這裡。”眾位仙人聽到太子這樣的話,個個面目相觑,紛紛議論道:“這位仁者修行的道極為廣大,我們有什麼福德能將他留住下來麼?”

  當時跋伽仙苦行林中有一位仙人對相法非常精通,他仔細研究了悉達多太子的相貌,於是對眾人說道:“這位仁者,各相具足,一定會得到一切種智,他將來定當做天人間的導師。”他說完這話,便率領苦行林中的仙人們一起來給太子送行,並對太子說道:“我們和你所修行的道各有不同,不敢留下你和我們在一塊修行。但如果你要離開,你可以向北走,那裡有兩位大仙,名叫阿羅邏和迦蘭。你可以到他們那裡去,和他們進行討論研究,或許可以得到一些收獲。不過,我看你這位仁者,也絕不會在他們那裡停留很長時間的。”太子聽了他們的勸告,於是當即和他們告別,往北而行。各位仙人見到太子離去,一個個都有留戀之意,他們合掌相送太子,到看不見了太子的身影才回去。






釋迦牟尼傳--5.王宮的悲苦






5.王宮的悲苦

  暫且按下太子北去修道不提。且說迦毗羅衛國王宮中一旦發現太子出家,全宮上下已經是亂成一團。天亮後,耶輸陀羅醒來不見太子的影蹤,預感到有不祥的事情發生了;又問及眾位宮娥采女,都不知道太子的去向。太子妃於是率領上下人等到殿中各處搜尋,特別是到太子常去的樹林、池邊一切幽靜的地方四處尋找,可是找了半天,一點消息都沒有。不知什麼人發現太子坐騎不見了,馬夫車匿也已失蹤,因此都紛紛猜測太子肯定離開王宮前往山林野地出家修行去了。耶輸陀羅見此狀況,知道太子不辭而別,不禁悲從中來,放聲嚎哭。她一路哭著,一路往摩诃波阇波提住處奔去,她要趕緊告知王後摩诃波阇波提太子失蹤的消息。摩诃波阇波提聽到太子已經出家,心裡一悲痛,即時昏倒在地。好不容易從地上爬起來,她們第一樁要做的就是雙雙前往將此消息禀告淨飯大王。

  淨飯王聽到這個消息,也一下子驚呆了,好半天沒有作聲。這個消息真有如晴天霹雳,使得淨飯王一時魄喪魂消,茫然無措,渾不知身在何處。太子出走的消息迅速傳播到宮裡宮外。宮中上下,國都內外,都頓時為太子的出走而沉陷在悲切哀苦的氛圍中。王宮大臣四處派人巡查太子的蹤影,王宮四處,以及都城四門,各個處所都嚴密查訪,可就是杳無音訊。只有都城北門門戶洞開,查問守門人,“是誰打開了此門?”守門人回答說:“我們不知道有誰打開了此門,這門是自然而開。”又訊問守城的兵士,也沒有一個人知道北門是如何打開的。大臣們當即心下思量道:“北門既然打開,太子肯定是從這裡出去的。因此應當根據這個線索向城外派人搜尋太子的下落。”於是,大臣們派出許多快馬,絡繹四出,追尋太子,可是,一個個都因迷失道路而中途回返,他們向大臣們報告說:“到處搜尋太子,可是不知道太子究竟到哪裡去了。”

  正當淨飯王以及眾大臣、王宮上下各色人等都束手無策之時,只見馬夫車匿牽著白馬犍陟一路步行而回,舉城百姓上下人等見到如此情狀,大為驚愕,一個個都競相前來問取太子出家的消息。車匿聽到這麼多人打聽太子的下落,心中更加悲苦,竟至無法回答他們的問話。他一手捧著太子的寶冠、明珠、璎珞以及七寶服飾等,一手牽著白馬犍陟,跌跌撞撞地一路向王宮奔去,他奔走一路,悲悲切切地哭泣一路,連身邊的犍陟也因為車匿的悲傷而不禁自然悲鳴起來,引得馬廄裡群馬也一齊大放哀聲。頓時,王宮上下籠罩在悲苦的氣氛裡而不可自遏。

  外臣們趕緊禀告王後摩诃波阇波提以及耶輸陀羅,“馬夫車匿牽著白馬犍陟獨自回來了。”二人聽此消息,越發傷心,更是哭倒在地,宛轉不起。摩诃波阇波提勉抑悲聲,說:“我撫養太子長大成人,辛辛苦苦近二十年,可是,他卻一旦不告而別,捨我而去!現在不知道他到了哪裡,也不知道情形如何,他真忍心做得出啊!這就好比果樹,開花結子,將要成熟,卻一旦掉落;又像饑餓的人,剛巧遇上眾多美味佳肴,將要食用它們時,卻忽然翻倒。”摩诃波阇波提哭一陣,訴說一陣;訴說一陣,又哭一陣。引得在旁的太子妃耶輸陀羅重又嚎啕大哭起來。耶輸陀羅一邊哭著,也一邊訴說著:“我與太子,行住坐臥,從不遠離。現在你卻捨我而去,也不知道你去了什麼地方。過去各位國王入山修道,也都帶著妻子兒女,從不相棄;而你則為了修道,將我們一旦拋離!又世間百姓,傾蓋相交,別後總能記著;而我們夫妻之情,恩愛之深,反不及世間尋常百姓相交之厚!”耶輸陀羅一邊哭訴著她的怨恨痛苦之情,一邊將滿腔怒火發洩在馬夫車匿身上:“俗話說得好:情願和聰明人作仇敵,也不和愚蠢之輩相親厚。你這個呆癡頑鈍之人,將太子偷偷送到什麼地方去了?你的行為使釋迦族遭臨不再興盛的命運,你真是罪孽深重,不可饒恕!”耶輸陀羅又責罵白馬犍陟說:“你駝著太子,離開王宮,臨去之時,寂然無聲,而現在卻獨自一個回來了,你還有什麼臉面再加悲鳴呢?”

  車匿當即強忍悲痛,回答耶輸陀羅說:“您不要責備我,也不要責備犍陟。為什麼呢?太子出家,這是天意如此啊,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那天晚上,您和宮娥采女們都已經睡著了。太子命令我,叫我起來備好馬匹,當時,我不能違抗太子的旨意,卻又不願太子就這樣離家出走,因此,我大聲地勸谏太子,意思是要讓夫人您和宮娥采女們都聽到我們的聲音,以便起來阻止太子。可是,你們一個個都沒有醒轉過來。平時,城門開啟,聲音在四十裡外都能聽到,可是那天晚上,城門自然而開,沒有發出一點聲音。種種跡象,都說明這是天意要如此,不是人力所可挽回的啊!憑我微小之力又怎麼能阻止太子出家呢?我跟在太子身邊,走了三踰阇那遠的距離,來到跋伽仙苦行林中,又發生了許多奇異的事……”馬夫車匿將太子如何走到苦行林中,從馬上跳下來,手撫馬背,命令自己回家,自己如何發誓永遠跟隨太子,不再回宮,太子見我不肯回來,又如何發下重誓,拔劍剃除胡須頭發,又脫下寶冠、明珠、璎珞等服飾,又如何將身著七寶之衣與獵師交換袈裟,然後前往跋伽仙所在之處等等過程,又將太子托自己轉告的話一五一十地禀告給摩诃波阇波提和耶輸陀羅等人,王後和耶輸陀羅等聽了,默然無語,黯然神傷,到現在她們方始醒悟過來,原來這一切都是天意所安排,不是人力所能阻止的啊。

  這時,淨飯王昏倒後又醒轉過來,見到車匿,忍不住心頭怒火,劈頭蓋臉就給車匿一頓臭罵,說:“你這個混蛋,為什麼要使釋迦種姓蒙受如此巨大的苦惱?我有嚴厲的命令,無論內外官屬,小心守護太子,就是怕太子提前出家。而你心中卻安藏禍胎,拒不執行我的命令,還要給太子備馬,送太子出去?你老實交代,將太子送到什麼地方去了?好好回答,不然有一句不中意,我就叫你皮開肉綻。”車匿見到大王發怒,心中十分害怕,於是,就將太子如何備馬,如何出家,如何到苦行林,如何落發,如何發遣自己等情況巨細無遺全都向淨飯王講述了一遍,同時將太子的寶冠、髻中明珠等放在淨飯王的腳下,又將七寶璎珞送給摩诃波阇波提,其他服飾都送給耶輸陀羅,又將太子要他轉告的話重新復述了一遍。淨飯王見到這些寶物,真是倍增悲感,痛不欲生,處此情景,雖復木石都會為之感動,何況是父子恩愛之深呢?淨飯王耳聞目睹太子出家種種異象,本已感覺十分奇怪,同時回想剛生下太子時,就有仙人相士預言太子必將出家,現在都已應驗,而且太子雖已出家,但兒子已經出生,即將長大,既然天意如此,人力也是沒有辦法的,言念及此,心情方始稍稍放寬。於是,淨飯王一面叮囑耶輸陀羅看護好孫子,一面免除車匿的刑罰,並對車匿說:“我要前往尋求太子,不知現在他在什麼地方,你在前面引路,帶我去尋找他。他現在既然捨棄我們前去學道,我又何忍單獨生存在這個世界?”

  眾位大臣聽說淨飯王要出城尋找太子,都紛紛前來谏說。“大王,您不要自尋煩惱。我們看太子的相貌,過去世中,久已修習出家之業,即使現在叫他做天帝釋提桓因,他也不會感到快樂的。況且現在區區一個轉輪王位,怎麼能留得住他呢?您不記得太子剛生時的情形嗎?太子剛生下來時,就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我這是最後的一生了,各位梵天王釋提桓因等都下來跟從我。……’當初就有如此奇特之行,他又怎麼能在這個世間感到快樂呢?後來,阿私陀仙人等又預言說太子年至十九就會出家學道,他將來一定會成就一切種智,現在已經到了預言應驗的時候了,這都是天意啊,大王如何又要為此而轉生愁苦之情呢?後來,您嚴敕內外,好好守護太子,唯恐太子出家,但種種奇異接引太子出城,這更說明是上天的安排,不是人力所可阻止的。您應當為此感到高興,而不是憂愁懊惱啊。如果您實在放心不下太子,我們現在派一些人可以替您前去尋找。”淨飯王聽了大臣們的話,心想,“雖然太子出家的決心不可挽回,但我不忍就此拋棄他不管,如果大臣們肯前往尋找的話,我也就可以稍稍放心了。”於是,淨飯王命國師和大臣們一行人眾即時出發,前往尋找太子。

  國師和大臣們聞命當即告辭國王,出城追尋太子去了。






釋迦牟尼傳--6.途中的考驗(上)






6.途中的考驗(上)

  國師和大臣們遵命前往尋找太子,來到跋伽仙苦行林中。他們將馬匹拴縛停當,除去從人後,國師和大臣們才恭恭敬敬地走到仙人的住處,向他們問候請安。仙人們請他們坐下,互相問訊之後,國師和大臣們就將來意向這些仙人作了說明:“我們是本國淨飯王的國師和大臣,今天所以到這裡來,是因為國王的兒子,也即太子,他厭惡生老病死的痛苦,為了解脫這些痛苦,而離家出走以修行學道,他曾經由這個林子,不知各位大仙們見到過他沒有?”跋伽仙苦行林中的仙人們聽到國師們道出來意,一下子明白了前些日貿然而來的那位年青人正是這位太子,於是,他們對國師說:“我們前些日確實在這裡見到過一位年青人,五官端正,相貌齊整,他來到這林子裡,和我們一起討論了許多問題,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就離開了這裡,沒有料到他就是國王的太子。他因為鄙薄我們的修行方法,因此到別的的地方尋訪更高的道去了。他是往北邊走的,准備到著名的有道仙人阿羅邏、迦蘭那裡去。”國師和大臣們聽到這話,便當即馬不停蹄地向北邊趕去。

  國師和大臣們的馬快,走到半路,他們就遠遠地看見了太子的身影。太子坐在一棵樹下,儀容端正,正在思考問題。他那沉靜的臉上極端地舒展著,流露出滿足而光輝燦爛的色彩。這種莊嚴光明的形象不覺感染了國師和各位大臣們,在這些人心裡激起了超過太陽和月亮的威力。國師和大臣們高興萬分,他們當即下馬,屏除侍衛,並且將身上所有耀眼的服飾都脫了下來,穿著平常簡單的衣服,靜靜地輕輕地走到太子坐著的地方。因為怕妨礙太子的思考,他們就默默地坐在另一邊。

  太子看到國師和大臣們到來,向他們點了點頭。國師和大臣們趕緊向太子請安問候,太子也即向他們回禮問安。國師便向太子說明了來意:“我們的受大王委派,前來尋找太子的。”太子說:“父王叫你們來,想對我說些什麼呢?”國師回答說:“大王早知道太子極盼出家,也知道您的這種意志難以挽回。但大王對於太子您恩愛情深,因此日夜憂愁,以致情懷郁結,轉為煩躁,常常一人獨自心火燭燃,難以按捺。我們對於大王反常的舉止十分擔心,我們知道,只有太子回去才能將大王的心火熄滅,因此,希望太子您能及時還駕,回返宮城。您將來做上轉輪聖王,即使有許多俗務需要處理,但我們將盡力輔佐您,為您分擔更多的事務,不至使您將修道的事業全然拋棄。再說,靜心之處,也不必都是在山林裡面,所謂大隱隱於市,也不是不可以做到的。現在,王後摩诃波阇波提以及您夫人耶輸陀羅等人都為憂愁煩惱之海所淹沒,都盼著太子您回去將他們從苦海中拯救出來。您能答應我們的請求,盡速回返宮城麼?”

  太子聽到國師和大臣們誠懇的請求,心裡雖然有些猶豫,但隨即鎮定了下來。他用非常沉郁的語調回答國師們的話說:“我難道不知道父王對於我恩深義重?我只是畏懼生老病死的苦痛,所以來到這裡修行,為的是消除斷絕它們而已。如果為了恩愛之情,終日相聚在一處,而又沒有生老病死的苦痛,我又到這裡來干什麼呢?今天所以違背父王的意願,遠離父王出家修道,就是為了將來能和父王長久相聚,共享天倫之樂啊!父王現在憂愁萬端,有如此煩惱大火,正熊熊燃燒,我知道我和父母在今生也只有這一個痛苦了,到將來,這樣的痛苦就將永遠根除。如果像你們所說,讓我回去,在宮中修行解脫之道,這就像七寶之屋,屋中燃燒大火,烈焰騰騰,有誰能在這個屋裡呆下去嗎?又有如飯中加進許多有毒的食品,碰到這種情況,即使一個十分饑餓的人,他也不會去吃這樣的飯的。我現在已經捨棄了國家,前來修道,為什麼還要我再回到宮裡去修行解脫之道呢?世上的人,處在巨大的痛苦中,為了暫時小小的快樂,尚且沉溺而不能自拔,何況我在這極端寂靜的地方修行,沒有各種煩惱痛苦,卻能輕易捨棄現在的悅樂,而轉就於惡劣的環境中麼?過去各位國王,入山學道,沒有一位是中途還俗的。父王如果一定要我回去,那就違背了祖宗定下的制度。”國師和大臣們聽太子講到這裡,知道太子求道心切而且堅決,然而難以違抗淨飯王的旨意,因此只好拿道理來說服太子:“太子講的確實很有道理。然而先聖中曾有一人說將來必定會有果報,有一人卻說一定不會有果報,這兩位先聖尚且不能知道未來世界中究竟是否真有什麼果報,太子您卻為什麼一定要拋棄現在的快樂,而去追求那將來尚不能確知有無的果報呢?生死果報,尚且不能決定究竟有沒有,怎麼竟要一意孤行去求什麼解脫的結果呢?(前提既不能確知存在與否,結論自然就很虛妄了。)因此,只願太子放棄虛幻的追求,現在便回返王宮。”太子回答說:“那兩位仙人說到未來的果報,一人說沒有,一人說有,都是因為心中懷疑,才不能確定,並不是斬釘截鐵地說他自己就絕對不相信隨順這種宗教,你們不應當用這個例子來诘難我。為什麼這樣說呢?我現在不是為了希求羨慕果報才來到這裡的,我是因為親眼見到生老病死這些過程,我將來也一定會經歷,所以才想到要尋求解脫,以免除這種種痛苦。我會使你們不久見到我所追求的大道終於成就。我的這種志願是絕對不可以中途而廢的。請你們回去,將我的意思禀告父王。”

  太子說完這話,就從樹下座位上站了起來,和國師、大臣們拱手作別,然後獨自一人直往北面阿羅邏、迦蘭仙人所在的方向走去。

  國師和眾位大臣見到太子離去,不禁都流下了眼淚。一來因為十分想念太子,擔心太子的安危;二來奉國王委派,請太子回去,現在既然不能使太子回心轉意,任務未能完成,無法回宮復命。因此,他們一行人徘徊路邊,湊在一起,互相議論道:“我們既然為大王所委派,然而無尺寸之功,現在空手而歸,怎麼回禀國王呢?我們應當留下五個人再伺機勸說太子,這五個人都應當是聰明智慧,情意和順,秉性忠直,又是釋迦族中信得過的身強體健的人。讓他們悄悄地觀察太子的言行舉止,以及去向等情況,然後適時向我們匯報。”話一說完,國師、大臣們一眼就注意到身旁的憍陳如等五人,覺得他們最適合留下來,於是,就對他們說:“你們都願意留下來嗎?”這五個人都異口同聲地回答說:“好,遵命。我們將注意太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然後伺機勸說,並適時回來向你們禀報。”這五人當即向國師和大臣們辭別,追趕太子去了。國師和大臣們就原地駐扎,等候憍陳如等人的消息。






釋迦牟尼傳--7.途中的考驗(下)






7.途中的考驗(下)

  悉達多太子迤逦往北而去,他的目的地是當時最有名的道行最高的兩位仙人阿羅邏、迦蘭住的地方。悉達多跋山涉水,日夜攢程,風餐露宿,雖然旅行的辛苦與王宮的生活迥然相異,但初嘗奔波風塵之苦的悉達多太子並未被旅途的困難、險阻所嚇倒,而是意志若定朝既定目標風塵僕僕地奔去。

  一天,悉達多渡過了恆河。(恆河是印度最大的一條河流,它流經現在印度與孟加拉國境內,印度教將它視作聖河,佛教將它視作福水,這是一條在印度歷史文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的河流,它不僅在生活上提供印度人民無限的福利,同時在印度宗教傳統上也具有無可替代的神聖的意義。後來佛經常到恆河邊宣說妙法,超渡眾生。)當日悉達多太子渡過恆河後,就進入了摩揭陀國地界。摩揭陀國的都城叫王捨城。王捨城為悉達多太子必經之地。悉達多太子路經王捨城的時候,由於他的相貌莊嚴端正,神態非常奇特,自然而具十分威嚴,而且威而不怒,嚴而可親,使王捨城人民油然興起歡喜敬愛之情,於是全城上下像見到了希世珍品一樣奔跑著前來觀看。這一下轟動了整個都城,喧嘩聲響徹雲霄,竟至驚動了摩揭陀國國王頻婆娑羅王的王宮。

  國王聽到外面如此喧鬧,不禁躍然離座而起,忙問身旁的大臣們:“這是什麼聲音,如此喧鬧,連我們這裡都能聽到?”國王的話聲中帶著非常驚訝的語調。大臣回答說:“這是淨飯王的太子,名叫喬答摩·悉達多的,路經這裡。以前許多相士都預測他如果不出家,就會榮登轉輪王位,統一全印度;如果出家,就會成就一切種智。現在他來到我們都城,外面的人民都奔跑著競相前來觀瞻悉達多太子,因此整個都城都為之沸騰起來。”

  頻婆娑羅王聽到有如此希奇之事,心裡頓時感到非常歡喜,這種歡喜之情傳遍全身,使國王不禁躍躍欲試,也想前往觀看,一睹風采。頻婆娑羅王當即命令其中一位大臣前去偵察悉達多太子現在頓足何處。使者遵命尋訪太子行蹤,見到太子在般荼婆山,坐在一塊石頭上,端坐思考。當時,使者見此情況,即刻回宮禀報國王。

  頻婆娑羅王聽到報告,當即傳下旨意,立刻命駕出發,率領臣民浩浩蕩蕩前往悉達多太子所在的般荼婆山。

  國王一行到達般荼婆山,便遠遠地看見悉達多太子相貌端正地坐在石頭上,整個臉上洋溢著歡快的情緒,有如日月放出光明。頻婆娑羅王見此景象,深為感動,於是,他當即從馬上跳了下來,命令諸般儀仗就地打住,並脫下華麗服飾,屏斥侍衛,獨自一人走到悉達多前面,向悉達多作禮問訊。“太子在這裡,還習慣麼?我一見到太子您,心裡就十分歡喜,但有一個疑惑,不能明白,太子本是太陽的種姓,世代相承為轉輪王。而太子您相貌堂堂,完全能夠勝任轉輪王位,卻為什麼要捨棄王位,來到這麼遠的地方,在深山野嶺,踐履沙土,遍嘗奔波之苦呢?我見到您這個樣子,心裡又油然湧現出悲憫之情。”頻婆娑羅王頓了頓,又接著說道,“太子如果只是因為父王今尚健在,所以不想取得轉輪王位,故而離家出走,那麼我倒有個折衷方案,請太子揀擇。如果您願意,我可以將我國一半土地分給您來統治,如果覺得太少,我情願捨棄國家,將全部土地奉獻給您,並以臣子的禮節來奉事於您。如果您再不願意統治我國,我還可以借給您許多軍隊,讓您率領他們四面征伐,奪取別的國家。您有什麼願望,我都會盡力使您得到滿足。不知太子您意下如何?”悉達多太子深為頻婆娑羅王的言辭所感動,他當即恭恭敬敬地向頻婆娑羅王回了一個禮,回答說:“大王您的種族本來是明月,禀性自然高潔清涼,所作所為,也無不清淨高妙,從不做那些鄙穢之事,您現在說出這些話,因此並不足為奇。但我觀察大王您,中心誠懇肫摯,世所難得,您應當寧可從現在身體、命運、財產這三者著手,修行三堅法(三堅,即上面所說的身體、命運、財產三者堅固持久),也不應當用那些不能堅固持久的方法來勸獎他人。我現在既然已經捨棄了轉輪王位,又怎麼會要您的國家呢?您發善心,將國家施捨給我,我尚且不去獲取,又怎麼會率領軍隊攻伐別的國家呢?我現在之所以辭別父母之邦,剃除須發,捨棄國家,就是為了要斷絕生老病死的痛苦,並不是來求取五欲的歡樂的。世間的五欲,有如大火堆積,它焚燒眾生,使他們沉陷在火海中不能自拔,您為什麼還要勸我貪戀執著於它呢?我這次出來,是前往兩位仙人阿羅邏和迦蘭處,去尋求最高解脫法門的,不會在這裡久留。我不曾答應大王您的建議,希望您不要見怪。同時還希望大王您用正當的方法治理國家,不要使人民受到委屈。”悉達多太子說完這話,就當即從石頭上站了起來,和頻婆娑羅王作別。

  頻婆娑羅王見悉達多太子馬上離去,惆怅萬分,他雙手合十,流著眼淚對太子說道:“剛見到太子,心中十分歡喜;現在太子又要離去,不油得倍生悲苦之情。您現在是為了使人生得到最大解脫才離開的,我也不敢強加勸留。只希望太子所期望的結果盡快得到完成。道成之後,希望您率先度我脫離苦海。”太子點了點頭,當下辭別而去。頻婆娑羅王在路邊目送太子,直至見不到太子的身影方才命駕回宮。

  據說,太子到摩揭陀國時,頻婆娑羅王出城游獵,遠遠地看見太子走在山澤中。當時,頻婆娑羅王和年高德劭的老人以及大臣們一起追上了悉達多太子。頻婆娑羅王問道:“太子您的相貌非常奇異,形貌端正,精神煥發,應當統一天下,為全天下的轉輪王。天下人民都盼望著您做他們的君主。您為什麼要放棄天位,獨自一人跑到深山野嶺中去呢?您一定有不同的看法,請您講給我們聽聽。”太子答道:“依我看,天地、人、物,有生有死,其中最痛苦的情形有三種,那就是衰老、疾病和死亡,這三種痛苦是無論如何都無法避免的,我想,人的身體是痛苦所寄托的器具,憂愁害怕之心永遠沒有窮盡之時。如果我在君主之位,就會變得嬌逸放肆,為貪求快意,就會役使人民以供我一人娛樂,這樣,天下就會蒙上災難。這種行為是我所厭惡的,因此我要入山修道。”那些年高德劭的老人們仍感到有些不理解,於是就問道:“衰老、疾病和死亡,這是世上自然的規律。您怎麼獨自一人陷入這種憂慮之中,而拋棄國王美好的稱號,隱遁山林,潛居巖穴,使形體勞悴,這樣做不也太艱難困苦了嗎?”太子回答說:“如果像你們所說的,我不當陷入憂慮之中,讓我做轉輪王,身體一天天衰老,疾病自然也隨之來到,假若死亡一旦來臨,當此之時,難道會有代替我接受這樣厄運的人麼?如果沒有代替我的人,為什麼不能預先憂慮呢?天下有慈父孝子,即使愛徹骨髓,一到衰老、疾病、死亡之時,也無法互相代替。像我們這樣虛假的身體,痛苦來臨之日,即使身居高位,六親在側,也就像替盲人點上蠟燭,對於盲人來說有什麼益處呢?我觀察種種行為,一切都沒有恆久不變的品質,它們都會變化成為不真實。人生在世,快樂少痛苦多,身體並不能自己做主,又且世間一切都是虛無,人很難得在其中長久生存。萬物有生有死,萬事有成有敗,有安全就會有危險,有收獲就會有亡失,萬物紛紛擾擾,都將歸於虛空。精神沒有形質,如果煩躁污濁,不能洞察事機,就將招致生死大厄。世上的人只因為貪愛五欲,為癡愚之網所蒙蔽,因此陷身於生死之河,沒有人能從中覺悟。所以,我要一心思考宇宙人生痛苦的根源,求得解脫的法門。如果我的願望達到了,我才能得到最大的安全。”頻婆娑羅王聽了悉達多太子的一番道理之後,非常高興,他懷著滿腔喜悅之情,對太子說:“好啊好啊,您的志願真是太好了。”

  又據說,悉達多太子渡過恆河之後,走了幾十裡,碰到兩位梵志。(梵志一說為婆羅門,一說為一切出家修行的異教徒。)他們各與弟子離群索居,住在一條小溪的旁邊。太子經過他們的居處,並向他們請教。有一位梵志自稱說,“我奉事梵天之神,奉事日月之神,每天舉行火的祠祀。世上之物只有水是干淨的,因此我傍水而居。”悉達多太子回答說:“這只是生死之法,並不是真正至高無上的道。為什麼這樣說呢?水不可能永遠流注不息,火不可能長久燃燒下去,太陽一出來就轉移了位置,月亮剛圓滿就已經虧缺,一切流轉無常,萬物均不真實。道是在清淨空虛之中,水怎能使心變得清淨呢?”悉達多見到他們這樣不會有任何結果的修行,內心十分傷感,於是獨自默默地離他們而去。






釋迦牟尼傳--1.參仙訪道






1.參仙訪道

  寒來暑往,春去秋迎,悉達多太子經歷了許多艱難險阻,終於抵達了目的地阿羅邏仙人的住處。

  阿羅邏仙人預感到重要的人物即將來訪,因此在遠遠地看到太子的身影時,就走出門前來迎接,並極口贊歎太子的到來。阿羅邏仙人將太子迎到屋子裡,相互坐定。他看到太子相貌端正,五官齊全豐滿,渾身透出一種恬靜柔和的氣質,心裡油然而生愛敬之情,於是便殷勤問及太子所經過的道路碰到危險沒有,一路是否疲勞等等,太子一一作了回答。阿羅邏仙人又對太子說道:“太子您初生時,以及後來出家,並來到這裡,各種情況,我雖然消息閉塞,但道路傳聞,畢竟也都約略知道了。你能在欲火之海中覺悟出家,又像磅礴的大鳥從繩索的束縛中逃脫出來,真是十分的了不得啊。過去各位國王都是在年富力強的時候,恣意享受人間的欲樂,到了年命危淺、葉落歸根之時,方才想到要拋棄國家以及那些玩樂的工具出家學道,以求解脫,這些事跡其實都不足稱奇。只有太子您正當青春鼎盛之期,卻毅然捨棄五欲,遠道來此修道,方稱得上真正奇特。您應當更加勤奮勇猛,向道的高峰盡全力攀登,盡快度越輪回之苦而至於極樂世界的彼岸。”

  太子聽到阿羅邏仙人的言語,心下極為高興,於是回答說:“我聽了您的話,真是異常歡喜。我正是為了求道、盡速抵達極樂世界的彼岸才不遠千裡、歷盡艱苦到達您這裡的。我非常樂於聽到您為我解說斷絕生老病死的方法,不知您能賜我以方便之門麼?”阿羅邏仙人為悉達多太子求道精神所打動,於是當即升座講法,說道:“眾生是從那蒙昧幽遠的冥初(印度數論師所立的二十五谛的第一谛,稱作冥谛,為萬物之本源,幽深廣漠,沒有意義。冥谛又叫做冥初)所開始的,而這蒙昧幽遠的冥初卻又是從我(我,佛教術語,原義為呼吸,轉義為生命、自己、身體,相當於自我、物體自性)的傲慢生出來的,而我的傲慢卻又是從我的癡愚之心生出來的,而我的癡愚之心卻又是從染愛(染愛,熏染情愛,即在情欲的環境中得到熏陶,因貪愛而生執著,從而生發無窮煩惱)生出來的,而染愛是從五種微塵的氣體(印度表示最小質量的術語中,物質的最小計量單位稱作極微,七倍極微為微塵)生出來的,五種微塵的氣體又是從五大(佛教將地、水、火、風四種構成物質現象的基本原素稱作四大,在四大的基礎上加上空大,稱作五大)生出來的,從五大中生出貪戀、愛欲、嗔怪、憤怒等煩惱,於是流轉成為生存、衰老、疾病、死亡各種現象,並且產生各種憂愁、悲傷、痛苦、煩惱的情緒。以上為太子講述的過程,只是較為簡單的一個輪廓罷了。”

  悉達多聽了阿羅邏仙人的講說,心中並未惬意,於是便繼續向阿羅邏仙人發問道:“我現在已經懂得了您所說的生命流轉過程,但生死的根本問題卻仍不能了然。您能否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將這生老病死的現象得以根除呢?”仙人當即回答說:“如果要消滅這生死的根本問題,先應當出家,修持戒行,要待人謙卑,能夠忍受侮辱,並且要住在閒空的所在,修習禅定(佛教術語,通過精神集中、觀想特定對象而獲得悟解或功德的一種思維修習活動,稱作禅定)。禅定有四個級別,或可說四個步驟。能離開愛欲、罪惡以及不良的現象,有初步覺悟,有初步觀解,這是初級的禅定;消除覺悟之念,將觀想定在生命之一點上,進入歡喜愉悅的心境,這便到了第二級禅定;捨棄歡喜愉悅的心境,得到正確的觀念,心中只剩下最根本的原初快樂,這就到達了第三級禅定;斷除了所有苦痛和快樂,思維清淨,進入內心平等而無執著之境,超然解脫,這樣就到達了第四級禅定。進入了第四級禅定,就到達了無想報的境界。(無想報,又稱無想果,為佛教術語,生於此處,心靈寂滅,身體實已變成枯木死灰,有稱這種境界為真涅槃境界的。)從禅定中得到覺悟,然後才知道什麼是非解脫的境界;什麼是離開現象、思想進入空的境界;什麼是消除了實有的觀念進入意識的境界;什麼是消除了無窮無盡思想意識的境界;什麼是觀照一種意識,進入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存在的境界;什麼是離開了種種現象,進入既不是想也不是不想的境界。到了這個既不是想也不是想的境界,就叫做究竟解脫,也即最後的真正徹底的解脫,這就是學道修行者的彼岸。太子您如果要根除生老病死的憂患,就應當修習這種禅定功夫。”

  悉達多太子聽了這阿羅邏仙人的講說,心裡並不感到歡喜和快樂。他當時這樣思考著:“這種知識和見解,總不是最終最徹底的解決辦法。用如此辦法絕不能永久斷絕各種煩惱和束縛。”於是,太子當即便向阿羅邏仙人請教道:“我對於您所講說的道理,還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現在想向您詢問,不知可行否?”阿羅邏仙人臉上帶著柔和的笑容,回答說:“當然可以,請問吧。”太子當即便問道:“既不是想也不是不想的境界,其中有我,還是沒有我呢?如果說沒有我,就不應當說既不是想也不是不想;如果說有我,我是有知覺呢,還是沒有知覺?我如果沒有知覺,我就如同木石;我如果有知覺,就可以由此知覺攀緣及於他物;既然可以由此知覺攀緣及於他物,就會為環境所熏染而起執著。因為為環境所熏染而起執著,就並不能到達解脫的境界。您對於粗顯的煩惱、束縛已經驅除殆盡,但對於細微的煩惱、束縛還沒有完全消除,因此尚不能說是最終最徹底的解脫。那些細微的煩惱、束縛讓它們自由滋長,就會由此而釀成大的煩惱和束縛,從而墮落,轉入六道輪回之境,因此您所說的並不是度越眾生到達彼岸的解脫法門。如果能夠驅除我以及我想(佛教術語,思維中有實我的妄想稱我想),一切都完全拋棄,這才叫做真正的解脫。”

  阿羅邏仙人聽了太子這一番話,不免心生慚愧,於是默默地不作一聲,然而他對太子深刻高妙的見解又確實不得不非常佩服。這時,悉達多太子又問阿羅邏仙人什麼歲數才出的家,修習梵行又有多少年了。仙人回答說:“我十六歲就出了家,修習梵行已經一百零四年。”太子聽了,有些不以為然,心裡想道:“出家這麼長時間了,所得到的道法難道只是這麼個樣子嗎?”太子覺得這樣的道法實在不能解決他心中存在的問題,他要尋求一種更加高超的道法來解決自己的困惑,因此,他當即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合掌與仙人作別。仙人知道太子要離開這裡,於是對太子說:“我從很遠的地方到這裡來修習苦行,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但所得到的果報也就只這麼一點,你是王種,怎麼能修習這樣的苦行呢?”太子回答道:“你修習的方法並不能算是最苦的,我知道還有一種道法是最苦最難實行的,而我要去修習它。”阿羅邏仙人已經見識了太子高超的智慧,又長時間地觀察了太子的意志十分堅定,沒有一點虛假,當下就明白了悉達多太子已經決定成就一切種智,因此對太子說:“你如果道成之後,願率先度我脫離苦海。”太子當即答應了。

  悉達多太子又走到迦蘭仙人的住處,與迦蘭仙人反復議論問答,結果也就像在阿羅邏仙人處所得到的一樣,同樣不能感到滿足。太子於是辭別而去。






釋迦牟尼傳--2.伽阇山苦修






2.伽阇山苦修

  悉達多將阿羅邏、迦蘭兩位仙人調伏(用一定手段制伏對手叫調伏,如對待柔弱的人用正常的方法使之順服,對待強項的人用力量使之降伏)之後,又奔波跋涉,足跡幾乎遍及全印度,希望能找到一位真正能夠指引自己求取解脫之道的人,但是歲月荏苒,前途漫漫,他的希望在蹉跎的時光中變得愈來愈渺茫,轉眼之間,五六年過去了,可是他的雙手仍空空如也,他的頭腦中仍沒有將所要解決的問題求得明確解答,他的心由於不斷失望而變得躁動不安。怎麼辦?是繼續尋找得道者,還是中途而止?悉達多陷入茫然的境地中而無法自拔,每天每時,他都在苦苦地思索,都在尋求超越生死之海的答案,然而,他沒有成功。

  有一天,他突然明白過來,他目前這樣四處尋仙訪道,到處漂泊,只是浪費精力和時間,最後終究不會有任何結果,唯一的辦法是從自身的修持中得到解脫的途徑。所謂求人不如求己,一切法則都在自己的心念及修行之中。當他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他便前行進入尼連禅河的東岸,登上缽羅笈菩提山。在缽羅笈菩提山修行了一段時間,覺得這個地方不太安靜,不是一個修道靜坐的所在,於是悉達多渡過尼連禅河,進入摩揭陀國伽阇山苦行林,這個苦行林就是憍陳如等五人目前所居住的地方。憍陳如等五人遵奉國師的指示跟隨悉達多太子東奔西走,嘗盡風霜之苦,他們在太子身側密切注視著太子的一舉一動,當太子茫然而無所適從徘徊不定之時,他們就在這距太子不遠的伽阇山中結集隱居起來。悉達多就這樣最終來到伽阇山苦行林,在尼連禅河岸邊靜坐思維,觀察眾生本源所在。

  悉達多通過觀察思考,根據修行的步驟,計算下來,大約要在這裡進行六年苦修才能得到成熟的根基和機緣,才能於此度脫生死大海,求得最高的真理至道。於是,悉達多就安下心來,決定在伽阇山中實行苦修。

  悉達多靜坐在伽阇山的苦行林中,耳邊聽到的是尼連禅河奔騰不息的逝水聲,眼裡看到的是蔥郁的樹林、蒼翠的高原,心裡感受到的是孤寂無邊的天地,和悠悠不絕的生機。自然界的一切啟發著悉達多,同時也讓悉達多的心情平靜下來。在伽阇山的樹林底下,他靜靜地然而堅定地進入求取解脫的禅定世界中。禅定的修行是精勤勇猛的,是專心致志的,悉達多心身常寂,每時每刻都在用自己的智慧之光照澈一心本源。苦行一開始,悉達多就堅定地使自己清心淨慮,嚴守戒律;同時,為達到苦行的效果,他還給自己訂下了嚴格的飲食規律,每天規定只吃一麻一米(麻、米,不知確切意義,大約是佛陀開始修苦行時,一天吃一頓麻飯,一頓米飯,後來,漸次減少,改為一天吃一頓,或兩天吃一頓,最後竟至七天才吃一頓飯,或麻飯或米飯。有的解釋說是一粒麻一粒米,麻一說為芝麻,但一粒麻、一粒米絕不可能使人充饑,因此這種說法不可取),其余就不再進食別的食物。饑餓的煎熬並沒有使悉達多中止自己的勤修苦練,禅悅的快樂使他完全忘記了自己的煩惱和苦楚。每天在進行禅定的觀照中,悉達多都能得到無上的法喜充滿,他的心裡充滿著歡欣和快樂,隨著時光一天天過去,悉達多越來越感覺到智慧之神向他殷勤揮手致意了。花開花落,歲月未必有情;人去人亡,天地豈非無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尼連禅河流水依舊如此湍急,伽阇山中草木依舊如此蔥茏,悉達多莊嚴地端坐著,不停地思考著,六年漫長的歲月就這樣在悉達多堅定不移的苦行中匆匆地流走了。

  在這六年的歲月裡,麻雀在悉達多頭頂上做窩,蘆葦和茅草纏繞住他的雙腿,悉達多經歷了人世少有的非常艱難的苦修,佛經裡從此便留有佛陀“五載參訪,六年苦行,雀巢築頂,蘆茅穿膝”的故事。

  憍陳如等五人見到太子端坐思索,修極端的苦行,有時見到太子一天只吃一頓麻飯,有時一天只吃一頓米飯,後來漸至兩日吃一頓米飯,最後竟至七天才吃一頓。當時,憍陳如等人也在修苦行,但太子的苦行比他們苦了許多倍,因此他們心中暗暗著急,為太子的苦行損壞健康而整日擔憂。見到太子最後降到七天只吃一頓飯,實在想不到解決辦法,於是,他們派出一人前往國師和大臣們所在的地方(當時,國師和大臣們因為沒有能勸說太子回宮,無法復命,因此只好一面派遣憍陳如等五人暗中監視太子,一面自己在外面安頓下來,以待憍陳如等人的消息),將太子修苦行的情況詳盡地報告給國師和大臣。國師和大臣們聽說如此情況,心裡更為著急,當即日夜兼程,回返王宮。

  回到王宮時,國師和大臣們個個顏貌愁悴,身形萎熟,就像有人死了父親,送葬已畢,強抑悲痛回歸家中的樣子。守門人趕快禀報淨飯王:“國師和大臣們都回來了,已經在門外等候。”淨飯王聽到禀報,頓時血壓加快,渾身顫抖,心情異常激動,竟至說不出一句話來。守門人知道國王之意,於是忙叫國師和大臣們進見。淨飯王和國師和大臣們一見,悲痛無言,許久之後,方才開口問及國師:“太子是我的性命,現在太子不知在哪裡,你們卻獨自回來了,難道我的性命還能保嗎?”國師回禀淨飯王說:“我們奉國王指令,前去尋找太子。途中見到了太子,太子卻不願回來……”國師和大臣們將如何勸說太子回宮,太子不肯聽從,其意志有如須彌山一樣堅固;又如何命令憍陳如等五人尾隨太子,伺察太子行蹤,以及伺機供奉太子;後來憍陳如五人中有一人回歸報告說太子如何到了阿羅邏仙人和迦蘭仙人的住處,並未停住,渡過恆河,路經王捨城,與頻婆娑羅王說法,後來又來到伽阇山苦行林中,在尼連禅河岸邊靜坐思考,每天吃一頓麻飯、一頓米飯等細節一五一十地報告給了淨飯王。淨飯王聽到如此情狀,心中非常悲痛煩惱,渾身顫抖著對國師和大臣們說道:“太子就這樣捨棄了轉輪王位,捨棄了父母親屬相互恩愛的快樂,遠在深山,修此善行。我為什麼這樣福薄啊,竟活生生地失去了如此珍愛的寶貝兒子!這真是國家的不幸啊。”淨飯王當即將此消息轉告給摩诃波阇波提以及耶輸陀羅。同時,又命令臣下准備五百輛車子的物資,王後摩诃波阇波提以及耶輸陀羅也准備了五百輛車子的辎重,所有生活上用得著的東西都准備得十分充足。淨飯王將馬夫車匿叫過來,對他說:“你以前將太子偷偷送了出去,使太子遠放深山;現在我命令你將這一千輛的糧食辎重運送給太子,隨時供養太子,不使他有一些缺乏。如果用完了,再回來裝運。”

  馬夫車匿於是率領這一千輛裝滿糧食辎重的車隊浩浩蕩蕩飛速向伽阇山奔去。一行來到苦行林中,見到太子形銷骨瘦,整個身體就像是皮包著骨頭,青筋紋起,血脈畢現,車匿頓時大為悲傷,竟至昏絕於地。許久蘇醒過來,才頭面禮足,含淚對太子說:“大王日日夜夜憶念太子,不知太子情況如何。現在,派遣我運載這千輛糧食辎重給太子,請太子收下。”悉達多太子見到車匿,無喜無悲,對於車匿送來的糧食辎重也沒有接受之意,他對車匿說:“我違背了父母的意願,捨棄了國土,遠道來到這裡修習苦行,是為了求得至高無上的道。我怎麼還會再接受這些糧食辎重呢?”車匿聽到太子不接受糧食辎重,心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他知道太子說過的話是不再收回的,他想,“太子現在既不肯收下這糧食辎重,我也不能回去了,就叫別人領著這一千輛糧食辎重回到王宮去,我就在這裡日夜奉事太子吧。”車匿想到這裡,當即便差派一人領著這車和糧食辎重返回原路。車匿從此就在這苦行林中侍奉著太子,相伴晨昏。






釋迦牟尼傳--3.菩提樹下






3.菩提樹下

  六年的歲月即將過去了,悉達多太子在伽阇山中靜坐思索著,緩緩地,然而堅定不移地一天一天地走向清淨光明的解脫之門。清軟的涼風吹拂著太子的臉龐,柔柔的,十分舒服,悉達多仿佛見到一層層氤氲缭繞的煙霧在眼前浮起。他終於體悟到了使自己的肉體受苦其實正是在執著於肉體啊。

  “過去在跋伽仙苦行林中我曾說過修苦行不是達到解脫的正確途徑,怎麼我現在反而要如此執著於肉體的苦行呢?”悉達多太子沉思著,心裡默默想道,“我每天只吃一頓麻飯一頓米飯,到最後七天才吃一頓麻米飯,形銷骨立,有如枯木,苦行修到這個地步,應該算是相當的苦了,現在看看六年將滿,然而,我仍舊不能得到解脫,由此可知,這種修苦行的方法確實不是真正修道的途徑。我記得以前在家時,有時一個人坐在閻浮樹下進行思索,那種思考方法,是真正可以離開欲望,而到寂靜的境地,而這也才是最正確的修行方法啊。如果我現在用此枯瘠的身體,而獲得解脫之道,那麼那些異教徒們就都會誤認為只有饑餓才是進入涅槃的原因,這樣的話,就會使人只在形式上做功夫,而不必去關心內在的寧靜,最終永遠無法得到解脫的結果。”

  悉達多太子想到這裡,於是從座上站了起來,“我現在雖然仍具有大力士般的力氣,但我決不用這種力量獲得解脫的結果。我應當接受正常的飲食,然後成道。”

  悉達多太子這樣想著,一邊緩步向尼連禅河走去。悉達多走進尼連禅河那奔流不息的逝波裡,用清甜純美的河水滋潤自己干枯的雙唇,用潔淨甘涼的流水洗去身上六年來的積垢。已經虛弱得有如隨時可隨風飄蕩枯草般的悉達多在河水的洗浴中耗盡了最後一點力氣,他軟軟地癱倒在尼連禅河的河水裡,再也起不來了。在倒進奔流的逝水裡的最後一剎那,一根救命的樹枝自然伸進悉達多的手心裡,仿佛是天神的佑護似的,他攀住這根樹枝艱難地從水中站起來,然後緩緩地走上尼連禅河河岸。

  悉達多太子由於饑餓,渾身一點勁都沒有了,他坐在河邊一個勁地喘氣。這時,正巧從樹林邊走過來一位牧牛姑娘,她看到一位苦行頭陀倒在河岸邊,筋節暴露,無力自起,一副實足虛脫的樣子,她於是趕緊跑到自己家裡取來一碗乳糜,雙手捧著供奉太子。悉達多太子從牧牛姑娘手中接過乳糜,在准備進食時,他發了如下誓願:“所布施的食物,是要讓喝到它的人補充氣力,同時也應當使布施者將來能得到很好的贍顧,並常保持歡喜的心情,同時使她安全快樂,沒災沒病,健康長壽,聰明智慧,無所不能。因此,我現在願意接受這樣的食物。”發完這樣的誓願,悉達多太子又開口說道:“我為了使眾生的根基和機緣得到成熟,因此我接受這樣的飲食。”悉達多說完,就雙手捧著乳糜,仰頭咕嘟咕嘟地喝了起來。

  很長時間沒有喝過這麼清甜味美的乳糜了,悉達多太子喝完乳糜,頓時身體覺得有了力氣,精神也變得煥發光鮮了。他從河岸邊緩緩地站立起來,他的氣力充足,渾身舒暢,覺得從未有過這麼痛快,他知道自己完全可以承受得住覺悟所帶來的巨大喜悅了。於是,他健步如飛地向林中走了過去。

  憍陳如等五人見到太子突然有這麼大的變化,感到十分驚訝,同時不明白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太子接受供養,他們以為太子的意志動搖了,忍受不了苦行而放棄了追求解脫的努力,而退回到原來享受五欲的情境中去了,於是,他們對太子的行為都隱隱起了一種責怪甚至鄙薄之意,因此他們各自回到自己的住處,不再搭理太子。

  暮色清涼,苦行林中為一片昏黃的夕照所籠罩。“我已不適合在這裡修行了。”悉達多心想,他覺得渾身充滿了活力,他要找一片更加安谧而自由的地方來修煉解脫之道。他於是愉快地離開了苦行林,越過尼連禅河,獨自來到伽阇山附近一座小山下適合思索的靜谧的地方。悉達多老遠就看到一片茂密的森林靜靜地躺在綿延起伏的高原上,在這片森林裡有一株獨特的繁茂的畢波羅樹(畢波羅樹即菩提樹),樹身寬廣,足以蔭覆三四人而有余。悉達多獨自走到畢波羅樹下,摒除雜念,意志端正,莊嚴發下誓願道:“我要坐在這棵樹下。我如果不能解脫生死,進入涅槃,我就再也不離開這裡。”據說,悉達多說完這話之後,大地震動,盲龍開目;五百青雀飛騰虛空,環繞菩薩;雜色瑞雲以及香風,簇擁左右。整個大地為一種祥和的氛圍籠罩著,預示著偉大的聖哲即將要在這裡誕生了。

  悉達多心裡想道:“過去各佛,是用什麼做座位以成就至高無上的道的呢?”沉思有頃,突然大悟,他們應當都是以草為座。據說,天帝釋提桓因當時變化成凡人,手拿著干淨柔軟的草從悉達多身邊經過。悉達多問道:“你叫什麼名字?”釋提桓因說:“我名叫吉祥。”悉達多聽了,心下大為歡喜,“我要破除不吉祥的事物,以成就吉祥的境界。”悉達多又問道:“你手中的草在這裡可以找到嗎?”於是,吉祥就將手中的草交給了悉達多,並向他發願道:“希望菩薩道成之後,率先度我脫離苦海。”悉達多接過吉祥遞過來的草,將它鋪在地上,結跏趺坐,其姿勢正像過去各佛所坐的樣子。於是,悉達多就在樹下的座位上發下大誓道:“如果不能達成正確的覺悟,我就不從這個座位上起來。”據說這誓言發完,天龍鬼神都為之異常歡喜,清涼好風從四方吹來,禽獸都靜靜地停止了動作,樹枝也不再搖動發出聲音了,游雲飛塵,都變得非常澄淨,種種瑞相,不一而足,仿佛它們都知道菩薩一定會達成解脫大道,因此都為之大為感動顯現出各種異相罷。

  悉達多就這樣身心愉快安祥地進入禅定的境界中。






釋迦牟尼傳--4.降魔






4.降魔

  夜靜靜地打開它廣漠而又溫柔的記憶之門,仿佛在這樣的時間裡,曾經也有過各位過去佛在清涼的夜幕底下進入沉思。悉達多就這樣在無邊的濃重的黑夜裡伸展出它思想的觸角,像過去各佛那樣,他也同樣要去解決人生的煩惱,解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痛苦的根源,解決眾生平等的真相,他要得道,他要獲得至上的絕大智慧,他要負起拯救世界的重擔而經歷巨大的人世間的誘惑和苦難。他的思想平展舒緩地沉在如此濃重的黑夜裡,他突然發覺自己置身於無助的懸崖,底下是暗淡的深淵,千萬種思緒如潮水般向著悉達多的身體湧來,他幾乎被滔天的潮水所淹沒。然而,他仍端坐著,沒有離開身下的座位。

  悉達多即將到達智慧的彼岸了,諸天梵神都為之欣喜無比,他們默默地同時祈禱著悉達多盡快擺脫輪回的困惑而達成至高無上的大道。然而,這一切都在在使魔王感到不安,他為悉達多驚天動地的舉動所震驚,“如果悉達多完成了至高無上的正確的覺悟,那麼正道就將如日中天,邪道就將要失勢了。我們怎麼辦呢?”魔王這樣心底裡暗暗想著,不知不覺一種瘋狂的恐怖、嗔恨、嫉妒的情緒漸漸從魔王的心底湧起,“不行,我不能讓他得到解脫,我要去破壞他。”魔王說完這話,立即召開魔宮大會,廣泛征求各位魔宮大臣們的意見,為的是用什麼最有效的方法去實施破壞的計劃。紛紛雜雜地,魔宮裡怎麼也沒有統一好意見,有的同意魔王的意見,有的則猶豫不決。最終決定用最能使人誘惑的色相去實施這一計劃。

  悉達多為了追求覺悟之道,在無邊的黑夜裡,他要經歷重重的阻難和考驗,只有闖過了魔關,才能獲得生死的解脫。悉達多已經沒有退路,他只有獨自全力奮斗才能成功。

  人心中的魔,由妄想構成;外界威力無邊的魔,由各種聲色的誘惑組成。世界的一切都由這些魔軍所控制,魔軍變化各種魔陣,使眾多的修道者因魔起障,陷入迷惑,最終至於功虧一匮。只有用清明的思想、堅固的信念、誠實無畏的膽略,克服一切魔障,才能進入真實不虛的覺悟之境。

  魔王就這樣從人的心底,從外界的聲色各種形相中冒了出來,它們變換出各種各樣的花色來引誘悉達多,引誘眾生,使之不能保持真實無妄的本體,以走向清明的覺悟。

  魔王派出了欲界四女,她們美艷無倫,一抬手、一駐足就能使世上所有的男子都為之意亂情迷,魂不守捨;只要略施手段,就足以使世上非常堅強的能忍受各種誘惑的修道者陷入迷惘之境。魔王以為欲界中這四位姑娘只要一出馬,就會使悉達多破壞修道的心境,最終敗下陣來,落個片甲不留的下場。因此,他滿高興地對這四位欲界魔女說:“你們趕快到悉達多那裡去,用一切辦法去擾亂他清淨的修行。”

  這四位欲界魔女,第一位名叫欲妃(情欲之女),第二位名叫悅彼(取悅他人),第三位名叫快觀(相貌美麗,悅人眼目),第四位名叫見從(柔婉順從)。這四位魔女得魔王的號令,隨即奔赴悉達多即將成道之所。從她們身上做出的是袅娜萬端的媚態,從她們嘴中說出的是綿延不絕的情話,她們有沉魚落雁之姿,有閉花羞月之貌,任誰見了,都會生出油然憐愛之心,然而悉達多端然不動。四位魔女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她們從遠距離的姿態言語的表演轉而近身的觸摸動作,她們微張雙唇,橫飛媚眼,袒胸露臂,扮凫雁雙飛之形,演鴛鴦交頸之態,發鸾鳳哀鳴之聲,她們嬌媚的動作無一不在悉達多眼前飛舞,她們青春的體香無一不侵入悉達多的鼻孔,她們在有意無意之間,輕柔地觸摸悉達多的臉龐,擠碰悉達多的身體,她們用盡了種種手段,一心想擾亂悉達多的心神,使之進入愛欲的旋渦。然而,悉達多神志不動,凝寂於一心不分之境。

  魔女費盡心機,終無效果,於是使出了最後一招手段,這就是用迷幻之境來引誘打動悉達多。她們裝出最為端正的天使模樣,說著最為懇切的動情語言:“我們這麼年青又這麼美麗,即使最純潔端莊的天使都無法超過我們,我們羨慕你堅苦的心志,超人的毅力,以及巨大無比的智慧,因此我們願意用我們最美麗純潔的身體侍奉於你,使你得到無上的快意和滿足。”悉達多並不為之所動,他以堅決的聲音回答說:“你們過去修了一些福業,因此今生得成天身,形體雖然端好,但心志不正,不過是一個皮囊盛著一堆臭穢罷了,你們又到這裡來做什麼呢?趕緊走開,我不需要你們。”

  悉達多話音剛落,突然那些魔女們都一個個變化成龍鐘老態的老女人模樣,她們再也不能回復到青春貌美的形態,見此形狀,於是都只好灰溜溜地返回魔宮去了。

  據說,魔王有三女,年長的叫悅彼,第二個叫喜心,最小的一位叫多媚。她們得知悉達多即將達成解脫之道,於是,主動地向魔王請命,說:“父王不要憂愁,我們能前往悉達多處擾亂其心神。”當即她們三位裝扮得貌如天仙,美目顧盼,妖冶媚人。她們來到悉達多修道之處,合掌恭敬,向悉達多請安問候,並在其周圍旋走七圈,希望借妖艷媚人的身姿勾魂攝魄的體香來誘惑挑引悉達多,然後對悉達多說:“太子您剛生下來,就有眾多神靈侍候,為什麼要拋棄貴重的天位,來到這樹下枯坐呢?我們是天女,在六重天上沒有人比我們更美麗,我們敬重太子您的道德,因此現在我們願意用我們的身體侍奉於您。我們會進行身體的按摩,使您的身體調節到舒適狀態。您坐在樹下已經十分疲勞了,應當躺下來休息一會,吃點甘甜的水什麼的,來調濟調濟。”一邊說,魔女一邊就將裝有美味的珍貴水壺獻給悉達多。然而,太子寂然,身心不動,並發大神通,用一根白毫擬出三魔女之模樣,然後,又使三魔女自我透視自身之內,只見自身只是一個裝滿膿包、鼻涕、口水等的皮囊,皮囊內,九孔根本,有生熟二髒,回伏宛轉;蛹生出各種蟲子,有八千個門戶,然後走入小腸,那些蟲子都張口往上吮食各種髒物。就是骨髓、血脈內也都生有蟲子,細於秋毫,為數很多,不可計算。這些魔女見此狀況,心生嫌惡,於是就地大加嘔吐起來。她們俯伏在地上,突然又看見自己的身體,左邊生出一個蛇頭,右邊長出一個狐頭,中間則是一個狗頭,背上背著一個老太婆,懷裡抱著一個死嬰。種種怪狀,不一而足。這些魔女見了一個個嚇得驚呼哀叫,戰戰兢兢地往後退了回去。然而,當她們低頭往胸前看時,只見自己身為女形,丑態畢露,鄙穢萬分,而且還有許多各色蟲子,就像手钏的形狀,團團圍住自己,它們口中生出五種極厲害的毒素,眾口齊食女根。魔女們見了,越發恐怖顫栗,心下異常酸苦,就像萬箭穿心,傷痛不已。自慚形穢,三魔女於是只好一路歎息、雙膝匍匐著回到魔宮去了。

  魔王大怒,於是遍集六天以及八部魔鬼前往悉達多處,欲以恐怖、威脅使之畏懼而生退心。各色鬼怪如雲而起,有的魔鬼長著牛一般的頭,頭上長著四十個耳朵,耳朵長出鐵箭,吐出火焰,直至頭頂;有的長著狐狸一般的頭,頭上有一萬只眼睛,聲如霹雳;還有一種曠野中的鬼神大將軍等,都是一色的一個脖子六個腦袋,六胸兩膝,體毛如箭,奮身射人,張眼爛赤,血隨之而流下;等等。這些魔鬼都齊聽魔王號令,奔跑著前來報到。魔王便告訴這些魔軍們,“我們要用武力從空而下,打敗那個悉達多。”於是,魔王率領魔軍從空直下,來到菩提樹邊,魔王發出震天也似的吼叫,命令各色魔軍舉起刀槍劍戟以及火車爐炭等物一齊向悉達多沖擊而來。雷鳴電閃,鐵丸飛舞,劍戟橫空,一派天昏地慘的景象。然而,悉達多端坐不動,有如須彌之山,一切武器都在悉達多面前失去了威力,那些騰空而至的火箭也不能接近他的身體。悉達多在這個時候,緩緩地掀動眉間白毫,擬出阿鼻地獄的模樣,使那些罪惡的魔鬼們一一看見裡面的形狀。白毫流出大水,如車軸一般下注,大火頓時為之熄滅。自憶前世所作各種罪孽,一一現前,於是心下清涼無比,並口宣南無佛,以此因緣,所受罪孽全部勾銷,因此而轉生人道之中。魔鬼看見這種形象,個個都為之愁慘不已。魔王見此計又不成功,於是悄然率眾回宮。

  悉達多眉間白毫直至六重天上,白毫孔中生出各種珍貴的蓮花,過去七位佛陀都端坐在蓮花之上。白毫又直上無色的天際,然後照徹一切世界,就像玻璃鏡一般,透澈清明。八萬四千天女看見魔王身如焦木,因此掉頭一心瞻視菩薩白毫映現出的形相光芒,這時,無數天子天女都為之一震,頓時都生發出無上菩提道意。

  魔王見此情景,仍不甘心,因此上前用種種手段為難菩薩。悉達多用智慧的力量,伸手按住大地,大地應時而動,魔王以及手下各色魔軍都因此而顛倒墮落地上。這時魔王以及各色魔軍們才確實感到菩薩巨大的威力,因此一個個都癱倒在地,向菩薩一心至誠地哀懇忏悔,菩薩憫念魔眾癡昧無知,且既知改惡從善,於是以大悲大慈之力給予他們以饒恕。這時魔王之怨恨已經得到降伏,悉達多正確真實的覺悟也將最後得到完成了。──佛既是大慈大悲,普度眾生,又是大雄大力,降伏魔怨,因此寺廟裡的佛殿都取名為大雄寶殿。

  據說,魔王率眾侵犯菩薩時,有負多神隱身空中,對魔王大起責難,說:“我現在見到牟尼尊者心意泰然,無恐無怖。就是你們這一些魔眾大起毒心,在無怨處而橫生忿恨之情;你們是癡昧的惡魔,最終也只能徒自勞神費力,永遠得不到成功。今天,你們應當捨棄憤怒毒害之心。即使你們用嘴巴可以吹倒須彌山,可以使火變冷,使水變熱,使堅硬的大地變得柔軟,但你們也永遠不能侵害菩薩歷劫修習而來的善果。菩薩的思慮端正,又且精勤無比,他的智慧之光誰也休想斷絕,誰也休想留難。他的智慧就像一千個太陽照在地上,必定會消除一切黑暗;如鑽木必定會得到火種;如穿透大地必定能得到水。以他精勤的努力,方便的手段,沒有尋求不到的東西。世間眾生,都為三種毒害所淹沒,沒有人去拯救他們。只有菩薩以大慈悲力,尋求智慧藥,替這個世界消災辟禍。你現在為什麼要擾亂他的修行呢?世間眾生,癡昧迷惑,缺乏智慧,他們一個個為邪曲的見解所蒙蔽,現在菩薩設置法眼,修習正確的方法,想導引眾生出於苦海,你為什麼要擾亂他的修行呢?你們這樣倒行逆施,是絕對不行的。這就像在曠野中行走,想欺诳引導商人們走出曠野途中的導師,其行為是一樣的可惡。眾生墮入大黑暗之中,茫然不知他們應當停在哪裡,應當住在哪裡,菩薩為他們點亮大智慧燈,你現在為什麼要使這個燈吹滅呢?眾生現在淹沒在生死的苦海中,菩薩為他們修智慧的寶船,你現在為什麼要使這寶船沉沒呢?菩薩將忍受侮辱作為根芽,將堅固的心志作為根本,以至高無上的大法作為最大的結果,你現在為什麼要對他進行攻伐呢?貪欲、憤怒、癡昧、禁锢束縛住眾生,菩薩用這樣的苦行,想為他們解脫,現在決定在這棵菩提樹下,結跏趺坐,成就至高無上的解脫大道,這個地方就是過去各佛的金剛之座,其他地方都能轉動,只有這個地方絕不會移轉,它能夠接受微妙的禅定之功,不是你們所能摧毀的,你現在應當生出歡欣喜慶的心情,停息驕傲怠慢的心志,勤修知識,提高思想,而恭敬奉事菩薩。”這時,魔王聽到空中如此責難的聲音,又看見菩薩寂然不動,平和恬靜,魔王心下頓生慚愧之感,於是當即捨棄驕傲怠慢之情,返回魔宮。群魔都因此而憂戚萬端,見魔王如此,一時都憔悴愁慘,頓失往日威風,因此丟盔棄甲,四下紛崩而散。

  魔軍退散之時,菩薩心中純淨,湛然不動。當時,萬裡一色,碧空無雲;風靜止在原地,不再吹動樹枝;落日也停住了光芒,更加明亮光艷;澄月映徹,眾星燦朗,幽隱暗冥之處,可直視無遺,不再有任何障礙;虛空中,落下美妙香艷的鮮花,降下美麗宜人的歌舞音樂。這些都是為菩薩准備的。

  悉達多就是如此接受著諸天的供養,他靜靜地沉思著,為最後的解脫而陷入自在的禅定之境中。






釋迦牟尼傳--5.夜睹明星悟道成佛






5.夜睹明星悟道成佛

  魔從心生,亦自心滅。

  悉達多以大慈大悲的心力,在二月七日那天夜裡降伏魔王,神志清清湛湛,一片光明,照徹靈台。這時,他已經深入禅定的境界中,到達了無想無念的境地。然而,他仍在思索,仍在思索世界一切真實的意義,他要知道這個世界從何而來,又向何處而去;他要知道過去的因,也要知道將來的果。在他自在禅定的境界中,他將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來了個回光返照,徹悟心源,正像那寒潭之水,寂靜無波;又像那皓月當空,清光皎潔。他終於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禅悟境界裡,把心中的粗塵細垢,妄想執著,消滅得一干二淨。他即將步入徹悟的境界。一個光明朗照的世界因之而在他面前展開。

  悉達多就這樣沉入於禅定之中。初夜時分,悉達多已經能夠知道久遠以來的自己,他生在什麼地方,有過什麼名字,做過什麼事情,善善惡惡,是是非非,了然於心。幾千幾百年來生死輪回的經歷在他的眼前一一展現,他知道了人生的果報一切都從善惡的因中誕生,父母眷屬、貧富貴賤、壽命長短,以及姓名字號,所有的一切都在這個因果鏈中生成、結果。悉達多由此而頓生巨大的慈悲之心,不禁雙目流下憫念的淚水來。“一切眾生,沒有誰能拯救,也沒有誰能濟拔。他們生生世世輪回五道(五道,為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道。加上阿修羅道,稱六道)之中,從不知逃離,從不知躲避。他們不知道這個世間一切均為虛偽,沒有任何東西是真實的,然而他們在其中卻橫生苦樂之感,這是何等的不幸啊!”悉達多這樣念慮著,一直持續至於中夜。

  中夜時分,悉達多已經獲得天眼的神通。他用此神通力量,觀察世間,所有情境,均無遁形,有如在明亮光潔的鏡子中觀察自身的臉部,纖毫畢現。他發現眾生雖然種類繁多,然而輪回生死,死於此則生於彼,都隨著各自的善惡而接受不同的或痛苦或快樂的果報。他發現地獄中種種酷刑,考治眾生,各有種種不同形狀,有的洋銅灌口,有的抱持銅柱,有的臥於鐵床,有的放入鐵鍋用大火烹煮,有的在大火上加以炙烤,有的為虎狼鷹犬所食,有的則為躲避大火而倚樹而立,而樹葉因之墮落,變成刀劍,割截其身,有的則受斧鋸解剝肢體之苦,有的被擲入滾熱沸騰的灰河之中,有的被擲入滾熱的糞便屎坑之中,各各飽受種種痛苦,這都是由於前世造業而得的果報。(業是佛教術語,其義為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動;報為報應。業報指由身、口、意所造成的善惡,必將得到相應的報應。)悉達多心裡思考著,“這些眾生,本來造了許多惡業,卻都是為了現世快樂的原因,遭此極大的痛苦。如果有人見到死後會遭到如此痛苦的惡報,也就不會再有那些不好的想法了。”

  悉達多又觀察畜生種種遭遇,也都是隨它們種種行為而受生各色不同的丑惡形象,還有因為它們的骨、肉、筋、角、皮、牙、毛、羽等而遭受殺戮的,有的為人負荷重擔,雖然饑渴疲乏至於極端,也沒有人知道它們的痛苦,有的則遭受穿鼻的命運,有的腦袋倒掛,而身上的肉常供給人類食用,有的同類互相咬食,等等。悉達多見到這種狀況,頓生大慈大悲之心,他當即思考道,“這些眾生,常用自己體力而供人類驅使,同時又身受捶楚鞭撻饑渴之苦,這都是它們本來修造的惡業所得到的果報啊。”

  悉達多又進一步觀察到,那些餓鬼,經常居住在黑暗的環境中,從不曾見過一點日月的亮光,同時同類之間也都互不相見,它們體型長大,腹如大山,咽頸就像針孔一般細小,口中大火熊熊,長年累月為饑渴所煎迫,成千上萬年也從不見它們吃過一點東西。假如哪一天下起雨,雨滴在它們頭上,也都一一變成火珠,有時它們經過江海河池,江河之水也都一一化為熱銅焦炭。它們動身舉步,聲響震天,仿如幾百輛馬車奔走,而肢體節節都像要燃燒起來的樣子。悉達多見到這種情景,心下頓時生起大慈大悲之心,他這樣思考著,“這些餓鬼,也都是本來造作了吝啬、貪婪,以及積財不肯布施的惡業啊,所以現在才受到這樣罪惡的報應。如果有人見到了它們遭受如此苦痛,也就會在現世變得慷慨大度,樂於布施了。人們啊,不要生吝惜之心,假設真的沒有財物,也應當割下自己的肉來布施他人。”

  悉達多然後開始觀察人類。他發現人類是從中陰開始結胎,由於父母愛欲和合,而以不潔淨之物作為人體的萌芽。人處在母胎中,由於生熟二髒熏炙身體,遭受如地獄般的痛苦。等到十月懷胎期滿,就生下人身。初生之時,為外人所擁抱捧持,身受粗澀的苦痛,身體就像被刀劍所割一般。不久,又回到衰老,乃至死亡。死亡之後,又轉生為嬰兒,輪轉五道之中,永不能自我覺悟。悉達多見到這種狀況,同時而生起巨大的慈悲之心,他當下思考道,“眾生都會有如此的憂患,為什麼人們還要在這世間耽愛五欲,而不能斷絕這顛倒情性的根本呢?”

  觀察完人道,接著悉達多又開始觀察天道。他看到那些天子,身體非常清淨,沒有一絲塵垢。有的居住在須彌山頂,有的則居住在須彌山的四面,有的居住在虛空之中,然而心中常保持著歡悅之情,從沒有不適意之事。而每天都有鈞天廣樂相伴娛樂,以致他們無法辨別晝夜。四方所貢獻的各種有趣的物事,都無不絕妙。飲食衣服,只要一起念就自然到達他們面前。即使過著如此適意的生活,他們還是常為欲火所煎熬而變得勞神焦慮。而且又看見他們天福享盡之時,五種死相一一出現:一、頭上的花便即枯萎;二、眼睛緊閉;三、身上的光芒頓時消失;四、腋下出汗如水;五、自然離開原來的座位。他們的眷屬看見天子以上五種死相出現,心生眷慕,因此感受到絕大的苦痛以及懊惱之情。悉達多見到天子也有這樣的情事出現,心下頓時生出巨大的慈悲之心,他如此思考道,“這些天子,他們本來前世做了一些好事,因此得到以上巨大的快樂。然而果報將盡,就會橫生巨大的苦惱。生命終結之時,都要捨棄天身,有的甚至要墮落於最前三種惡道(地獄、畜生、餓鬼)之中。本來造作了好的德行,為了求取快樂的果報,而將此天福消耗殆盡;而今所得到的卻是樂少苦多,這就像饑餓的人,吃各種有毒的食物,開始雖然感覺味美如鮮,但終究要釀成大患的。為什麼有智慧的人要貪戀於中,並且樂此不疲呢?世間各色人等,見到壽命長時,便以為會永遠有這麼快樂;當他們見到人身也有變壞的時節時,心裡就生出巨大的苦惱,於是就生出邪惡的看法,以為眾生沒有因果,因此之故而展轉進入輪回三惡道的過程中,備受種種痛苦。”

  悉達多用天眼的力量觀察了五道的情狀,心下生出巨大的慈悲之心,他思考道,“三界(佛教術語,為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總稱)之中,沒有一件事是快樂的。”這樣思考直到中夜結束之時。

  進入三夜(三更)時分,悉達多進而觀照眾生的本性,“它們究竟是為了什麼緣故而有衰老和死亡的呢?”悉達多馬上就知道了衰老和死亡是以生作為根本的,如果離開了生,也就不會有衰老和死亡。而且這個生不是從天上而生的,也不是從自身而生的,它不是無緣無故而生,而是從因緣而生,因依於欲界、有色界、無色界三種有業(指決定來世所得果報的思想行為的總和)而生。悉達多又觀察三種有業是從什麼地方而生,他馬上知道了三種有業是從四取(取,是追求執著之意;四取為四種追求,即一、欲取,對色、聲、香、味、觸等五妙境的追求;二、見取,對各種非佛教的世俗觀點的追求;三、戒禁取,即執著於各種非佛教的戒律;四、我語取,即執著於我的偏見)而生;又觀察四取從什麼地方而生,馬上知道四取是從愛欲而生;又觀察愛欲從什麼地方而生,馬上知道了愛欲是從感受而生;又觀察感受從什麼地方而生,馬上便知道是從接觸而生;又觀察接觸從什麼地方而生,馬上便知道是從六入(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和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境的總稱)而生;又觀察六入從什麼地方而生,馬上知道六入是從名色(名色,為身心的統稱。受、想、行、識這四蘊為心法,稱‘名’;色蘊為可視知的形象,為‘色’,主要指形體而言)而生;又觀察名色從什麼地方而生,馬上就知道是從心識而生;又觀察心識從什麼地方而生,馬上就知道是從行(一切精神現象及物質現象的生發以及變化活動,稱作‘行’)而生;又觀察行從什麼地方而生,馬上知道是從無明(愚癡為無明)而生。如果消滅了無明,行也就跟著消滅了;行消滅了,心識也就消滅了;心識消滅了,名色也就消滅了;名色消滅了,六入也就消滅了;六入消滅了,接觸也就消滅了;接觸消滅了,感受也就消滅了;感受消滅了,愛欲也就消滅了;愛欲消滅了,四取也就消滅了;四取消滅了,有業也就消滅了;有業消滅了,生也就消滅了;生消滅了,衰老和死亡,憂愁悲傷苦痛懊惱等等情緒也就都消滅了。像這樣從逆、順的次序觀察十二種因緣,到第三夜分之時,就破滅了無明之境。光明之相出現之時,悉達多便獲得了智慧之光,並且已經斷絕煩惱之障,而成就了一切種智。

  定功現前,機緣成熟,就這樣在悉達多三十歲(公元前533年)那一年二月八日半夜時分,忽然一顆明星出現在天際,清清朗朗,照耀天庭,悉達多觸景會心,剎那之間豁然大悟。這時,本覺理與始覺智合為一覺,如如理如如智,理智不二,已經證到生死不滅,無罣無礙的涅槃境界,於是,悉達多由此而悟徹宇宙人生大道,跳出生死痛苦的此岸,到達涅槃解脫的彼岸,立地成佛,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果位,而成為天上天下三界獨尊的天人之師。

  悉達多成道後,即號釋迦牟尼佛。又因為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又稱如來佛。四眾弟子及世間諸王、臣民等尊稱為世尊。






釋迦牟尼傳--6.成佛是怎麼回事






6.成佛是怎麼回事

  佛,是佛陀的略文。又作休屠、浮陀、浮圖等,都只是Buddha不同的音譯而已。從意譯的角度,則佛為覺者或智者。覺有覺察、覺悟兩重意義:覺察煩惱,使之不為害於人,有如世間普通人覺知哪些東西為害而能趨避一般,所以名為覺察,這叫做一切智;覺知各種事物的原理,而能了了分明,就像睡夢之中覺醒一般,稱作覺悟,這叫做一切種智。自己覺悟之後,又能使他人覺悟的,智慧圓滿,功德無量,這才稱作佛。

  悉達多斷絕一切煩惱,悟道成佛之後,即自號為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只是眾多過去、現在、將來三世諸佛中的一位。在佛教的理論裡,只要人能斷除煩惱,悟徹心性本源,都能成為佛。因此說,佛不是釋迦牟尼的專稱,而是覺者或智者的普通名詞。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以及之後,都動辄稱過去佛如何如何,可見他並不要獨霸這個佛的名稱,而是憫念世上陷入種種苦痛中的人類,用如來的智慧勸誘他們,使之覺悟世間一切現象的無常,從而修習至高無上的佛道,以至脫離生死的苦海,抵達極樂世界的彼岸。

  為什麼悉達多成道後稱釋迦牟尼佛呢?釋迦,在漢語裡意譯作“能仁”,即能以仁愛的心來憫念人生,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大慈大悲心。因為佛能夠給眾生以安樂,能夠濟拔眾生的痛苦,以大慈大悲之心去救度眾生,這就是佛陀所具足的悲德。牟尼,意譯為“寂默”,是指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以自己心中本來具有的智慧光明,回光返照自己的心源,斷除煩惱,智慧圓滿,這就是佛所具足的智德。佛具有能仁寂默、自利利他的智德與悲德,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做釋迦牟尼佛。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有如此具足的智德與悲德,根據佛經的記載,是在無量數劫以前,釋迦牟尼佛的前身修行有巨大功德,因此在這一世得以徹悟心源,斷除煩惱,成為覺者和智者。在這一世的悉達多太子是釋迦牟尼佛的最後一身,從此之後他就成為了功德、智慧圓滿的天人之間的導師了。

  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後,他觀察到一切眾生都具有智慧的種子,只是由於妄想、執著將這些種子的本來面目遮蔽住了,因此而墮入世間煩惱愛欲的旋渦之中,飽嘗種種痛苦而不能自拔,所以不能成佛,抵達智慧的彼岸。釋迦牟尼佛於是這樣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個個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一切顯現。”這幾句話,言簡義豐,內容極為豐富,把佛所開悟的根本真理,和盤托出,一語道破。佛所開悟的道理,就是眾生心與佛心,無二無別(即毫無分別),本來一體。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但這種道理比較幽深玄奧,所以不為一般人所理解。

  佛認為,現在世界所有眾生,都不能覺悟到世間一切境象都是無常無我的道理,在無常諸法中,將虛幻的假象執著為真實恆久的存在;在無我諸法中,將虛幻之境執著為真我,於是就有了我執與法執兩種煩惱之心。因此便有貪心、嗔心、癡愚之心這三種根本的有害於人身心的煩惱產生。這三種煩惱對人的毒害如此之深,它蒙蔽了人的真如之性,遮掩了覺悟道體的智慧之心,因此,眾生便永遠淪於無常的苦海,無法得道成佛。然而眾生是否永遠不能悟道成佛了呢?其實也不盡然。只要眾生發大菩提道心努力修行,把心中妄想執著的煩惱消除淨盡,那人人本具的佛性也即不用導師自然具有的無上智慧就會完全顯現出來,因此就能夠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抵達般若(智慧)之境,以般若之力而渡於極樂的彼岸世界。這就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不可思議的道理。

  《法華經》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說的是心、佛以及眾生,雖然看起來是三個不同的名詞,有三種不同的差別,其實就其實體而言,是三位一體的。這裡說的心,是指真如妙心,十方諸佛修行得道,就是證得了真如妙心,這就叫做成佛。凡人們迷了這個真如妙心,就叫做眾生了。佛的真如妙心,應當在眾生的一言一默、一動一靜中去尋求。因為眾生人人都具有這個真如妙心,依此真心來修行,將來功德圓滿,智慧超勝,就一定會成佛了。即心即佛,眾生的修行其實就是要修心,只有將心修好了,才能成為真正的佛。古人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我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佛教宣傳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普度眾生、離苦得樂,這種精神和理想使得釋迦牟尼佛將眾生的幸福與快樂、煩惱與痛苦和佛的慈悲心聯在一起,而將救度眾生脫離苦海到達極樂世界放在修持的第一位。不管我們今天認為佛陀有多大的局限,但這種宏偉的理想將永遠值得人們的尊敬。

  眾生是佛成道的根源。就像一棵大樹,眾生就是這大樹的根,同時還要靠種種助道的因緣,才能開花結果。即是說,如果沒有了樹根也即眾生的存在,佛的得道成佛也就失去了意義。因此,佛是建立在人間世的,只是他的理想是要出世間,他以為只有走出這世間,才能擺脫所有的煩惱和痛苦。佛有一天對弟子說:“一滴水怎麼樣才能使它不會干掉?把它放在空中,它就會被風吹干;把它放在地上,它就會被泥土吸干。只有將它放入大海之中,它才能和海水融和在一起,才能達到永遠不致干涸的結果。”這就是佛陀為什麼要在人間建立佛法,普度眾生的原因。離開了眾生,佛也就不存在了。






釋迦牟尼傳--1.鹿野苑初轉法輪






1.鹿野苑初轉法輪

  佛成道之後,智慧通達,無所罣礙,當此之時,大地有十八種瑞相顯現,游霞飛塵,都澄淨如鏡;天鼓自然發出美妙的聲音;香風緩緩而起,柔軟清涼;雜色瑞雲,降下甘露雨;園林花果,不等季節到來而提前開花結果;天上又落下曼陀羅花、摩诃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金花、銀花、琉璃花、七寶蓮花,環繞菩提樹,圍滿三十六踰阇那;諸天大起歌舞妓樂,散落鮮花,焚燒好香,梵呗齊起,贊歎之聲自然從天而至;還有天神手執寶蓋以及幢旛充塞虛空之中,天龍八部也前來遮護如來法身。一切眾生,頓時心裡都充滿慈愛,再也沒有了嗔害的思想,此時此刻,個個都歡欣雀躍,高興萬端;甚至地獄、餓鬼、畜生以及一切幽冥之處都暫時獲得了休息,為佛光所照,各各生出歡喜之心。--佛能斷絕一切煩惱誘惑,證成一切種智,是天人間無上導師,種種奇特之處為天地之間所有眾生所僅見,因此佛成道的事跡也就驚動天地之間所有的事物了。

  佛成道之後,第一個七天之中,仍一心一意在進行思考,他面對著菩提樹而自言自語地說道:“我在這裡破除了一切煩惱,該做的事已經做完了,本來心願已經得到圓滿的結果,然而我所悟得的道理卻非常艱深,只有佛和佛之間才能相互懂得,才能心心相印,而一切眾生,在五濁之世,為貪欲、嗔恚、愚癡、邪見、驕慢、谄曲種種無明所覆障,薄福鈍根,沒有智慧,怎麼能了解我所獲得的道法呢?我現在如果要為他們轉法輪(說法),他們一定會迷惑不解,同時也不能相信接受,甚至還要對我進行誹謗,而因此將使他們來世墮入惡道,受種種痛苦,這不有違我度脫眾生的初衷嗎?與其使他們受苦,那麼我還是不要對他們進行說法傳道,而獨自悄悄地進入涅槃境界吧。”

  佛一生出這樣的想法,就想付諸行動而進入涅槃。然而,這一行動為大梵天王所阻止。大梵天王知道佛已經得到了無上的智慧,功德圓滿,卻默然而住,並不說法,因此而心生憂惱。大梵天王想道,“世尊過去為了眾生受盡種種痛苦,現在所願已經得到滿足,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什麼又默然而不說法呢?眾生陷入漫漫長夜,沉沒於生死苦海,正是亟待世尊說法開導之時,我應當前往勸請世尊為眾生說法。”於是,大梵天王一想到此,就當即從天宮出發,一屈伸手臂的功夫,就來到了如來的所在。他對佛說:“世尊過去為了眾生的緣故,因此而久住塵世,甚至可以捨棄身體、頭、眼睛等用來布施,備受種種痛苦,以廣修功德,因此到今天才成就至高無上的道。而現在成道之後,卻默然而不說法,眾生沉淪於漫漫長夜,墮溺於無明的黑暗之中,僅憑他們的力量,脫離這黑暗和苦海是極難辦到的,但其中還有一些眾生過去世時,親近善良的朋友,種植了各種功德的根基,是完全可以聽受您的說法,得到至高無上的菩提大道的。只希望世尊為了這些人,而用大慈大悲的力量以及高妙的佛法給他們以開導,使他們因此而脫離苦海,抵達智慧彼岸。”

  佛聽到大梵天王的勸請,將自己的擔心向他說了。“我早就有意要為一切眾生轉於法輪,但得到的道法實在是太微妙了,太深奧了,極難了解,極難懂得,我怕他們因為不懂,反而橫加誹謗,從而使他們墮入地獄,因此才默然不擬說法而已。”世尊為之思考了七天,最終才決定下來,要為全天下的眾生說法,要用大慈大悲的心願使眾生脫離苦海,從而到達極樂世界的彼岸。又過了七天,釋迦牟尼佛反復觀照眾生根基因緣,以及所有煩惱所在。滿了十四天之後,便決定了應當馬上前往世間說法。然而從哪裡開始呢?釋迦牟尼佛這樣想道,“我現在要為眾生說法,將至高無上的道理告訴他們,是誰應當第一個聽我說法的呢?哦,阿羅邏仙人聰慧易悟,又曾發願道成度他,應當先為他說法。”心念剛起,只聽到空中有聲音說:“阿羅邏仙人昨夜命終。”“那麼就是迦蘭仙人吧。”只聽空中又發出聲音說:“迦蘭仙人昨夜命終。”最後,釋迦牟尼想到國師、大臣所派遣的伺候看顧他的憍陳如等五人,他們都是異常聰明的有道行根基的人,現在應當先為他們說法。想到這裡,釋迦牟尼又思考道,“過去各佛轉法輪的地方都是在波羅奈國鹿野苑中仙人住的地方,恰好這五個人也住在那裡,我正好前往鹿野苑,為他們演講佛法。”於是,釋迦牟尼當即從座位上站起來,准備前往波羅奈國。

  釋迦牟尼從座上站起來時,正巧有五百商人打從山上經過,牛車和牛都因為山高路陡走不動。他們看到路邊有一棵大樹,於是由兩人帶隊前往樹神處求福。樹神用神通力告訴他們說:“這裡有一位佛陀,你們應當供養他,將來必獲大福。”商人們聽到佛的名號,都十分歡喜,當即將蜜塗在麥面上,一起來到樹下,恭恭敬敬地向佛奉獻飲食。佛想到遠古各位佛陀接受人家布施時,按規矩都是持缽的,不應當像別的道人那樣用手抓飯吃。四位天王於是當即奉上四只鐵缽。佛怕接受其中一只缽,就會冷落了其他三只缽的主人,於是將四只鐵缽層疊在左手中,右手用力一按,四只鐵缽應手合而為一。於是,釋迦牟尼佛手拿這四合一鐵缽接受商人的供養。

  釋迦牟尼走到中途,遇見一位異教徒,名字叫做優波伽。優波伽看到如來佛相貌莊嚴,渾身上下都十分安詳沉靜,心裡油然而生恭敬之情,不禁贊歎道:“真是奇特希有啊!世間所有眾生,都為三毒所縛,全身上下都輕浮急躁,為外部的誘惑而心搖神蕩。而今見到了這位仁者,渾身表現得極端沉靜安詳,一定是到達了解脫的境界。請問:您是以什麼人為師的?又是叫什麼名字?”釋迦牟尼佛見他態度謙和,語意誠懇,於是以柔和的聲音對他說:“我現在已經從苦海中超脫出來了,獨立於一切眾生之上。那種微妙深遠的道法,我已經完全具備了。三毒五欲之境,我也永遠脫離開了。現在我就像蓮花在水中,不會沾染那些濁水和污泥。我是通過自己的體悟進入正道的,沒有老師,也沒有同伴。我已經降伏了大魔王,得到了清淨無比的最高智慧,現在已悟道成佛,能夠做天人的導師了。因此,我要到波羅奈國去,向那些沉溺在苦海中的眾生宣講佛法。”優波伽聽後,歡喜贊歎,於是合掌恭敬,頂禮而退。

  鹿野苑位於恆河和波羅奈河之間,那兒有一片繁茂的森林,環境十分幽靜,非常適宜於修行。憍陳如等五人就在這片森林的苦行林中修習苦行。

  釋迦牟尼佛到達鹿野苑時,憍陳如等五人遠遠地看見了他。憍陳如等五人因此互相議論道,“這個瞿昙沙門,已拋棄苦行,回到世間,接受飲食的樂趣了,他不再有修道之心。現在他既然來到這裡,我們不必站起來迎接他,也不要跟他作禮問候,不要問他有什麼需要,也不要給他鋪座位,如果他要坐下來,就隨他的便,我們大家都不跟他說話,只當不曾看見他一般。”

  釋迦牟尼走進苦行林,這五人卻不知不覺地各自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向釋迦牟尼紛紛殷勤地禮拜奉迎。有的替他拿著衣缽,有的取水讓他洗漱,有的替他洗去腳上的泥污,等等,他們將先前發下的誓願都拋在九天雲外,還像以前那樣恭恭敬敬地用侍奉太子的禮節侍奉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對憍陳如說:“你們相約見到我時不起座,現在是為了什麼違背了剛才發下的誓言的呢?”憍陳如等五人聽到佛這麼一說,都心生慚愧,於是走向佛前,王顧左右而言他說:“太子您修道大概疲倦了吧?”釋迦牟尼聽了這話,便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再這麼稱呼我了,我現在已經悟道成佛,我的心就像虛空一樣,對於世間的毀譽,都無所分別,但你們驕傲怠慢,將來自會招致惡報,這就像兒子稱呼父母的名字,在世間的禮儀看來,尚且萬分不妥,何況現在我是一切眾生的父母呢?”憍陳如等五人聽到這話,更加慚愧異常,臉色一會紅一會白,不知如何是好,“我們確實愚蠢癡昧,沒有智慧、見識,不知道您現在已經成就了正確的覺悟。我們剛才之所以對您那樣,是以前見到您每天只吃一麻一米,苦行六年,後來卻突然接受飲食的快樂,我們便以為您沒有得道,所以才相約不再理您。”

  釋迦牟尼對他們說:“你們不要用你們那樣的小智小慧,來輕量我有沒有成道。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形體在痛苦中,心中就會懊惱煩亂;身體在快樂中,情緒就會表現快樂的樣子。所以說痛苦和快樂這兩者都不是道的原因。這就像鑽火,在鑽的途中,突然澆上一些水,就必然不會有照破黑暗的亮光產生;鑽擊智慧之火也是一樣的道理,有痛苦、快樂的水澆淋,智慧之光就不會產生,因為智慧不能產生,就不能消滅生死海中黑暗的障礙。現在如果能捨棄痛苦和快樂,按中道(適中的方法)行事,你們的心就會寂靜安定,就能修習那八正道(八正道,佛教術語,指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因而能脫離生老病死的禍患。我便是按照中道的法則行事,因此成就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憍陳如等五人聽到釋迦牟尼已經成就最高的覺悟,心裡非常高興,竟至雀躍歡呼起來。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釋迦牟尼的臉,仿佛這臉上就刻有至聖先覺的印跡,他們要從這印跡中發現無窮的至高的智慧。

  釋迦牟尼觀察到這五個人有了較深的根基,可以承受修道的重任了,於是對他們說:“憍陳如,你們應當觀察五盛陰苦(五盛陰苦,佛教術語,謂五陰燭盛的痛苦),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疾病的痛苦,死亡的痛苦,恩愛終有別離的痛苦,怨憎相聚的痛苦,所求不能得到的痛苦,失去榮譽、快樂的痛苦。憍陳如,你們要知道,世間眾生中,有形體的,無形體的,沒有腳的,只有一只腳的,兩只腳的,四只腳的,以至多只腳的,所有生物都有這樣的痛苦。像這樣各種的痛苦,都是建立在有我基礎上。只要誰生出一丁點我的想法,他就會再經受如此的痛苦。貪戀、欲望、嗔怪、憤恚以及愚暗、癡昧等都是因為有我這一根本才產生的。又這三毒,是各種痛苦的原因,它們就像種子,只要種進土裡,就會生根發芽。眾生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才輪回在三種有業(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中。如果滅除了我的思想,以及貪戀、嗔怪、癡昧,各種痛苦也就會從此而得到斷滅。人們修行也都莫不由此而進入正確的覺悟,這就像人們用大水澆在熊熊烈火之上,烈火必由此而得熄滅。一切眾生不知道種種痛苦的根本,所以他們都在生死之海中遭受輪回的果報。憍陳如,你們聽著,苦,你們應當知道;集(一切煩惱之因的集聚),你們應當斷滅;滅(涅槃之寂滅),你們應當證得;道(覺悟之道),你們應當修習。憍陳如,我現在已經知道了苦谛,已經斷滅了集谛,已經證得了滅谛,已經修習了覺悟之道,所以我得到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你們現在應當知道苦谛,斷滅集谛,證得滅谛,修習道谛。如果有人不知道這四聖谛的,應當知道這人就不可得到解脫。這四聖谛,是真實無妄的,苦確實就是苦,集確實就是集,滅確實就是滅,道確實就是道。憍陳如,你們懂得了麼?”憍陳如當即回答說:“世尊,我已經了解了。世尊,我已經知道了。”因為對於四谛得到了知解,所以憍陳如又取名為阿若憍陳如(阿若,有已知、無知、了本際三義)。當釋迦牟尼佛三轉四谛(三次講解四谛)十二行因緣法輪時,阿若憍陳如在諸法中,遠離塵垢,獲得了法眼淨。在釋迦牟尼佛的眾多弟子中,阿若憍陳如是第一個最先覺悟的,所以他被認為是佛的第一個弟子。另外四人見憍陳如獨悟道跡,心裡想道,“如果世尊再為我們說法,我們也會悟道的。”釋迦牟尼佛知道他們的心意,於是重新為這四個人宣講四谛。於是,這四人在諸法中,也遠離塵垢,得到法眼的清淨。

  這五個人於是向佛匍匐頂禮,請求說:“世尊,我們五人已經見到道跡,也已經證得了道跡,我們現在想以佛法歸依,願意出家修道。只希望世尊能發慈心憫念我們的心願,聽許我們出家。”當時,釋迦牟尼佛將這五人叫到面前,說:“好,你們就是比丘了。”說完,胡須、頭發自然而然落了下來,袈裟也自然而然地披在身上,於是,他們便成了比丘。這是原始佛教中有比丘的開始。

  佛問這五人:“你們這些比丘,知道色、受、想、行、識是常久不變的,還是無常的?是痛苦的,還是不痛苦的?是空的,還是不空的?是有我的,還是沒有我的?”當時五位比丘聽佛說到這五陰法,煩惱頓時消除淨盡,心意為之得到解脫,當下便成就了阿羅漢果。於是,他們當即回答釋迦牟尼說:“世尊,色、受、想、行、識,確實是無常的、痛苦的、空的、無我的。”因此,原始佛教中才有了五位阿羅漢。

  佛教中有所謂三寶,是為佛、法、僧。到這時,原始佛教三寶都已經具備,佛寶即是釋迦牟尼佛,法寶是四聖谛法,僧寶就是最初被剃度的五位比丘。三寶是每一位信徒所必須敬奉的。






釋迦牟尼傳--2.最早的居士和信女






2.最早的居士和信女

  波羅奈國有一位長者的兒子,名字叫耶捨,非常聰明,早種夙慧,家中非常富有,是這個國家最大的富翁。耶捨生活豪華奢侈,頭戴璎珞制成的寶冠,腳著無價的寶屐,男僕女傭,前呼後擁,極是堂皇富貴。據佛教教義,這樣的榮華富貴是他前世修來的福德所致,也即是說他前世種下了善因,因此在這一世就得這樣的果報。有一天半夜時分,不知為了什麼事,他突然從夢中醒過來。他揉揉眼睛,從床上坐起,披上衣服,到家園四處走了走。忽然他看見白天與他一起玩樂的歌姬舞女在各自的宿捨裡,一個個都是東倒西歪地睡眠,有的僕在床上睡著,有的四腳朝天仰面躺著,頭發蓬亂,涎唾從嘴角流出來,丑態百出,極是難看;還有那些樂器服飾玩具等都顛倒縱橫地亂擺在各個房間裡,非常雜亂。這一切在在使愛好整潔的耶捨觸目驚心,他突然感覺到這種生活是如此地使人厭惡,因此當時就產生了一種要遠離它的願望。他自言自語地說道:“我這是在充滿災難怪異的世界之內,在不潔淨的環境中妄生潔淨的想法。”在他作著沉思的時候,突然靈光忽現,照徹了耶捨的整個心身。他隨著這一道靈光的指引,離開家園,向著鹿野苑的方向奔去。

  耶捨走到恆河邊上,恆河水十分寬闊,沒有辦法徒涉過去。見此情景,耶捨又急又氣,於是口中高聲喊道:“苦啊,苦啊!”正當他無所適從之時,忽然高空中傳來佛陀的聲音:“耶捨你就過來吧,我這裡有脫離苦海的辦法。”耶捨聽到佛陀親切慈和的話語,頓時整個身心充滿了快樂,於是,當即決定不顧一切地渡過河去。他脫下無價的寶屐,精神奮發,勇敢地渡過了恆河,循著佛光的指引奔到佛的住處。當他看到佛有三十二種相,八十種好,相貌莊嚴威武,又慈祥可親,心下便大為歡喜,竟至高興得跳了起來。當下耶捨五體投地,頂禮佛足,一心請求佛將他度離苦海。佛答應了,並說:“善哉善哉!你是真正的好男子,現在請認真聽我講法,然後好好地用腦筋思考我講的道理,並時時刻刻地誦念。”佛便根據耶捨的夙慧,隨機說法,“耶捨,色、受、想、行、識,都是無常的、痛苦的、空的、無我的,你知道嗎?”耶捨當下便領悟了佛宣講的道理,並因此而遠離塵垢,得到了法眼的清淨。佛見到耶捨慧性如此迅猛,也十分高興,為了使耶捨信道之心更加堅定,佛又為他宣講了四谛法門,耶捨當下煩惱頓解,身心自在,大徹大悟,證得了阿羅漢果位。耶捨對佛說道:“世尊,色、受、想、行、識,確實是無常的、痛苦的、空的、無我的。”

  佛見到耶捨雖已大悟,但身上的衣服還是如舊富麗堂皇,因此,佛又對他說:“雖然你是在家裡,戴著珍寶首飾,穿著華麗衣服,但如果能認真收攝各種情根,厭惡並遠離那些欲念,那麼,這也叫做真正的出家了。雖然你的身體在曠野中行走,吃的東西也十分粗澀,但如果思想中還貪戀五欲,這也不能叫做真正的出家。一切造作的善惡,都是從心意中生出來的,所以真正出家的人都要將心作為根本。”耶捨知道佛說的是自己,因此,他當即將身上穿的珍貴華麗的衣服脫了下來,並對佛說:“只希望世尊,讓我出家。”佛說:“好,你就是比丘了。”話音剛落,耶捨的須發自然而然地落了下來,袈裟也隨即披在身上,於是便成了一位真正的比丘。

  天一亮,耶捨的父親不見了耶捨,到處找也沒有找著,不知道耶捨到哪裡去了。耶捨的父親很愛自己的兒子,耶捨離家出走,這使父親非常著急,焦慮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他一邊悲號涕泣,一邊沿路推尋,到了恆河岸邊,見到耶捨的鞋子,心裡就想道,“我兒子應當從這條路渡過恆河去的。”耶捨的父親當時就渡過恆河,循著蹤跡,來到佛的住所。

  釋迦牟尼佛知道耶捨的父親是為了尋找兒子才來到這裡的,如果讓他馬上知道兒子就在這裡,並且已經出家,必然會引得他生出巨大的痛苦,一時想不通,也許就因此而命喪黃泉。因此,佛陀叫耶捨躲起來,自己前來迎接耶捨的父親。耶捨的父親見到佛相貌莊嚴端正,是一位有道高僧,心下便大為恭敬,一面向佛頭面觸地行起禮來。行完禮,就退在一旁,聽佛說法。佛於是就為耶捨的父親講了諸法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耶捨的父親當下就得到了法眼的清淨。

  佛知道耶捨的父親已經見到了道的形跡,恩愛之情就已漸漸淡薄,於是問耶捨的父親:“你是因為什麼因緣到這裡的呢?”耶捨的父親當即答道:“我有一個兒子,名叫耶捨,昨夜突然失蹤了。今天早晨,我根據線索,因此一路找到了這裡。”佛便叫耶捨出來見他的父親。耶捨的父親見了耶捨,心裡十分高興,又看到耶捨已經出家,又感到十分欣慰,於是對耶捨說:“好啊好啊,你已經出家,是真正的快樂啊!既能度脫自己,又能度脫他人。你現在在這裡,是為了引我來見道跡的罷。”佛於是為他傳授三歸法,三歸即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簡稱歸依三寶。耶捨的父親名叫耶輸伽父,他是佛教中第一個歸依三寶的優婆塞,優婆塞在漢語裡意譯為居士。後來,耶捨的母親也歸依在佛陀的座下,作為在家的信女,她是歸依三寶的第一位優婆夷,優婆夷在漢語裡意譯為清淨女。

  耶捨有五十位最要好的朋友,聽說佛已經出世,而且耶捨已經從佛出家修道,他們當即各自心下想道:“耶捨是最值得我們崇拜的了,他又是最富有長者的兒子,聰慧辯給,才藝過人,卻竟能捨棄豪貴的家庭,拋棄欲念的快樂,殘毀身體堅守心志,去做一個比丘,我們現在又有什麼值得顧戀而不出家的呢?”他們想到這裡,便相約一起來到佛的居所,請求佛陀允許他們出家修行。佛見到他們善根成熟,可以得度,於是接受了他們的請求,給他們削發出了家。他們聽了佛講的諸法皆空、無常、無我、苦的道理,又聽了佛宣講的四谛法門,煩惱斷除,證得阿羅漢果位。

  到這時,佛陀座下已經有五十六位阿羅漢。佛對他們說道:“你們已經證到了阿羅漢的果位,可以為世上眾生廣種福田了,你們應當到各地游方教化,用大慈大悲之心,度脫眾生出於苦海。我現在也應當到摩揭陀國王捨城去,度化那裡的人民,使他們脫離苦海。”五十六位比丘聽了佛陀的話,都異口同聲地答應前往各地傳法。於是,他們向佛陀頭面作禮,各持衣缽,辭別而去。






釋迦牟尼傳--3.三迦葉的歸依






3.三迦葉的歸依

  三迦葉的歸依是最富戲劇性的,也是佛陀在傳教中顯示巨大法力最好的一個例子。佛教史上有許多例子,即使是那些大德高僧們為了傳教,在某一個新的地方打開局面,也會相應地采取神秘的具有無比威力的法術,以此來震懾群眾,使自己的傳教得以進行,因為要他人相信某一種宗教或者學說,一開始不能降服信眾的心是無從得到成功的。因為信仰其實就是心的降服,不能使人覺得某一教派或者學說具有無比威力或者誘惑力,那麼要招收信徒又談何容易。因此,許多僧眾一開始傳教時都以異術設教,或者以神道設教,就都是為了這個原因。釋迦牟尼佛利用了自己本來具有的文武全才加上一些神秘的神通力量使得三迦葉歸依,為佛教僧團的擴大和影響的廣泛傳播起了巨大的作用。

  釋迦牟尼佛在化度了耶捨等五十一人後,就考慮今後該到哪裡傳教的事。“我現在應該度化哪一些人才能獲得最大的方便和利益呢?”釋迦牟尼觀機施教,覺得只有摩揭陀國的優樓頻螺迦葉兄弟三人善根成熟了,可以去化度他們。“這兄弟三人在摩揭陀國學的是仙道,已經一百二十歲,受到國王和全國上下人民的尊信;他們十分聰慧,有極強極快的悟性,倘若向他們說法,使得他們歸依,自然是絕大的好事一樁。但難的就是他們有很深的成見,為人又非常傲慢,不容易一下子將他們降服。不過,不管如何,我還是應當試一試。”釋迦牟尼想到這裡,決定立即動身。──這一年佛陀才三十歲,以一個三十歲的年輕頭陀想去教化一個一百二十歲驕傲成性的老迦葉可想而知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但是佛陀義無反顧地去了。

  釋迦牟尼當下就從波羅奈出發,前往摩揭陀國。晝夜兼程,途中跋涉,自然艱辛。一天日將昏暮時,釋迦牟尼趕到了優樓頻螺迦葉的住處。優樓頻螺迦葉是三迦葉中年紀最長的一位,智慧超勝,受到兩位弟弟虔敬的愛戴。優樓頻螺迦葉忽然見到一位年紀輕輕的頭陀到來,而且相貌端正莊嚴,當時心下由衷地感到歡喜。於是,他問道:“這位年青和尚,你從什麼地方來?”佛回答說:“我從波羅奈國來,打算到摩揭陀國去。現在天將要黑了,想在您這裡借宿一宵,不知可好?”“寄宿是不成問題的,只是我這裡房捨都讓弟子住滿了,沒有空余的房間,只有一間石室,非常潔淨,我拜火的用具都放在那裡。這是一個十分清靜的地方,正適合你這樣的和尚。但有一條惡龍住在裡面,就怕它來害你。”“即使有惡龍,現在也顧不得了,請您借我住一個晚上。”迦葉又補充了一句,說:“這條惡龍,性子非常凶狠殘暴,一定會出來害你。我不是捨不得給你住,只是住進去要出人命,因此不敢相借。”佛說:“您盡管借給我住,一切後果由我承擔,我絕不會被惡龍所害的,請您放心。”“如果你一定要住,那就隨意吧。”

  佛陀就在當晚住進了這個藏有惡龍的石室。佛陀一進石室,當即結跏趺坐,進入三昧禅定的境界。這時,那條惡龍見有生人進來,便毒心上騰,一心要害這位頭陀。它全身放出毒煙,赤目暴牙,張勢向佛陀撲來。世尊見此,手捧缽盂,無畏無懼,當即進入火光三昧禅定境界。這三昧定火,烈焰沖天,燒得石室熱不可當,同時也燒得毒龍苦不堪言,無處藏身。迦葉的弟子們乍一見到石室中燒起大火,以為這個和尚必遭毒害無疑。於是,回去禀報師父,說:“這個年青和尚,既聰明,又莊嚴端正,極為難得,可惜現在卻被惡龍之火燒死了。”迦葉當即從座位上站立起來,他雖然認為和尚一定會碰到危險,但沒有想到被毒龍的大火燒死,因此,他立即趕到石室之外,見到石室裡火光上騰,心下大感悲傷,他本意並不想讓這位和尚真的去送死。但事已至此,後悔也無用了。於是,他當即命令弟子們趕緊用水撲滅這場大火,但水一灑到石室上,非但不能撲滅大火,反而像火上澆油般地更加燃燒得厲害了,燒得一座石室紅通通的,看看將要熔化。外面迦葉和弟子們徒自著急。但石室裡面,卻是另一番局面,佛陀身心不動,顏容怡然,已將這條惡龍降服,再也不能加害於人了,當時佛陀便傳授給毒龍三歸依,然後將毒龍放置鐵缽中。

  天亮後,迦葉師徒趕到石室,卻見到佛陀安然坐在石室裡,大出意外,於是問道:“你這位年青和尚,昨夜在石室裡,那龍火猛烈,沒有被它燒傷吧?你昨天借這石室住,我之所以不想給你,也就是為了這個緣故。”佛陀回答說:“我的心裡非常清淨,是不會被身外的災難所侵害的。那條毒龍,現在就在這個鐵缽中。”於是,佛陀舉著這個鐵缽,讓迦葉他們來察看。迦葉師徒見到這個年青和尚,在火裡也不被燒著,而且又降服了惡龍,將它放置鐵缽中,都啧啧贊歎,以為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希奇的事。雖然迦葉對佛陀的本事相當佩服,但他並不認為這是最要緊的。他對弟子們說:“這位年青和尚,神通雖然十分之大,但終究比不上我的道真實。”

  佛陀對迦葉說:“我現在正想停住在你們這裡一段時間,不知能行麼?”迦葉當即爽快地答應了。第二天夜裡,佛陀坐在一棵樹下,四大天王夜間來到佛打坐的地方,來聽佛陀說法。天王們身上發出的巨大光亮,照得大地一片光明,有如日月一般。迦葉夜裡起來,他遠遠地看到天上放出的巨大光亮正好落在佛陀的身邊,於是對弟子說道:“這位年青和尚,也是一個拜火教徒。”天亮後,他們來到佛陀打坐之所,問佛陀是不是昨夜在行拜火的儀式,佛陀回答說:“沒有。有四大天王下來聽法,那是他們發出的光。”當時,迦葉對弟子們說道:“這位年青和尚,雖然有極大的神通功德,但還是不如我的道真實。”第三夜釋提桓因、第四夜大梵天王下來聽法,都放出大光明;迦葉被佛陀的巨大神通和高妙功德所打動,但仍認為佛陀不如他的道真實。後來,迦葉帶領五百弟子進行拜火的儀式,早晨准備點火時,卻怎麼也點不著火,迦葉想,“這准是那位年青和尚做了什麼手腳。”因此,他帶領弟子們趕到佛的住處,對佛陀說:“我們進行拜火的儀式,早晨起來准備點燃火把,但火點不著,不知什麼緣故。”佛當即回答說:“你可以回去了,火自己會燒起來的。”迦葉和徒弟回去之後,就看見火已經燃燒起來了。迦葉雖然對佛陀的神功非常佩服,但還是認為佛陀的功夫雖然神妙無比,總是不如他的道真實。後來,拜火儀式結束了,要滅掉火,卻再也無法將火撲滅。他們認為這也是佛的手段所致,見了佛,回去之後,火自然就熄滅了。佛陀為了降伏迦葉的心,又使用了許多法術手段,如迦葉的弟子早晨起來砍柴,斧子舉不起來;斧頭舉起來了,又落不下去。但種種手段,都沒有使迦葉真正信服。

  後來佛用上了更加匪夷所思的手段,如取幾千萬裡外的時鮮果實以及難得的粳米飯於俄頃之間,以大神通令釋提桓因指地成池,他山取石,然而都並未能讓迦葉口服心服。但佛陀有如此神功,這一點也讓迦葉十分忌憚,因為迦葉是摩揭陀國威信最高的國師,他的道德和才能受到國王的尊重和人民的愛戴,然而現在出了這一個年青和尚,道術明顯比迦葉勝了一籌,如果國王和人民知道了他的神通功力,那麼他們就都會從迦葉身邊走開,轉而傾信這位年青和尚了。迦葉心裡念慮道:“明天,摩揭陀國國王以及臣民、婆羅門、長者、居士等都應當到我這裡來開七天的會,倘若那位年青和尚在這裡,我就會大感不便。但願這位年青和尚在這七天之內不要到我這裡來。”佛陀當即知道了迦葉的心思,於是,便動身到一個北郁單越的地方去了,停在那裡正好七日七夜。七天已過,集會也完畢了,國王辭別而去,其他人眾相繼離開。迦葉心想,“真是妙極了,這七日之內,年青和尚沒有到這裡來。現在集會已畢,正有許多供養,如果他來,就是最好的機會了。”佛陀當即知道了他的心念,於是像壯士那樣一屈伸臂的功夫,從北郁單越回到了迦葉面前。迦葉見到佛陀及時趕來,頓時大為驚喜。當即便問佛道:“這幾天你游方到哪裡去了,我怎麼見不到你呢?”佛當即回答說:“摩揭陀國國王和臣民人等都要到你這裡來作七日之會,你不想見我,為了避開你,我因此就到北郁單越去了。你現在心裡想見我,所以我便前來見你。”迦葉聽了這話,頓時心驚肉跳,連身上毛發都一根根地豎起來了。“厲害厲害,這個年青和尚,竟然懂得我心裡都想些什麼!雖然如此奇特希有,但還是不如我的道真實。”

  佛陀心裡想道,“優樓頻螺迦葉根緣漸漸成熟了,現在正是調伏他的時候。”想到這裡,佛陀便立即趕往尼連禅河,來到岸邊,就看到魔王走向佛前對佛說道:“世尊,你現在應當進入涅槃。為什麼呢?因為應當度化的都得到了解脫,任務已了,現在正是進入涅槃的時候。”佛對魔王說:“我現在還未到進入涅槃的時刻。為什麼呢?因為我四部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尚未具足,所應度化的也都未度完,那些邪魔外道也都沒有被降伏,因此我不能現在就進入涅槃。”魔王聽後,心生憂愁煩惱之情,但無可奈何,只好獨自一個返回魔宮。

  佛便跳進尼連禅河,運用神通力量,使水向兩邊分開,佛所行走的地方,非但不見水滴,而且還有灰塵從腳下揚起。佛身側兩面的河水都奔湧上去,其勢驚天動地。迦葉遠遠地看見佛跳進河中,大為驚訝,以為佛陀被淹死了。於是和弟子們駕船前來相救。當他們來到河邊,見到佛行走的地方卻有灰塵揚起,這一下驚得真是目瞪口呆,不禁大加贊歎。然而,迦葉口中雖然贊歎,但認為佛陀雖然有此神通之力,總是不及他的道真實。“你這位年青和尚,想上船嗎?”迦葉問道。佛答應了一聲。於是,當即以絕大神力從船底進入,上升到船中,然後結跏趺坐。迦葉見佛穿過船底,而船並沒有破,更加贊歎起佛的神力來。但他口中仍並不認輸,說:“這個年青和尚,竟然有這樣大的神力,真是希有啊!但總不如我得到真羅漢的果位。”

  佛陀見到迦葉仍不歸服,於是大聲對他說:“你並不是羅漢,因為你不知道如何用道證明,為什麼要不知羞恥,強顏胡說?你只是虛妄地自稱說我有道德,其實並沒有什麼道德。”一語喝破迷心,迦葉當時心驚毛豎,慚愧無顏,自知沒有真正的道德,於是叩頭向佛作禮,說:“您真是偉大的有道之士,神通妙用,竟然知道我心裡所思所想。我今天真是心悅誠服,只希望您能收我做個徒弟。”佛對迦葉說:“你現在年紀這麼老了,而且還有那麼多的弟子和親眷,又為國王和臣民所欽敬,如果要決定加入我的僧團,你還是先和你的弟子仔細討論後再來找我。”弟子們見迦葉願意隨從歸依釋迦牟尼佛,他們本來就有心歸依,現在聽迦葉征求他們的意見,於是五百徒眾全體同意甘願做佛的弟子。佛說:“好!你們就是比丘了。”須發自落,袈裟著身,他們便當即成了和尚。佛跟他們講了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又講了四谛法門,迦葉聽完佛的說法,當下就遠離塵垢,得到法眼的清淨,後來漸漸修至阿羅漢果。五百弟子後來也得到了法眼的清淨,修成了須陀洹果,最後漸進修行,終於證得阿羅漢果。

  迦葉既從佛陀出家,因此便將原來所有拜火用具全部丟進了河裡,師徒相隨佛陀而去。迦葉的兩個弟弟,一名那提迦葉,一名伽阇迦葉,看到河裡飄浮著大哥的拜火用具,以為大哥出了什麼事,於是逆流而上,尋找大哥。到了大哥的住處,但見庭院空寂,四遠無人。兩位弟弟見此情景,真以為大哥遭惡人陷害,頓時心中大為悲痛,竟至大放悲聲,嚎啕大哭起來。這時,走來一位村民,對他們說:“你大哥他們扔下拜火用具,都隨瞿昙出家學道去了,何必如此悲傷!”兩位弟弟聽到村民如此說,心生懊惱,覺得十分奇怪,“大哥怎麼放棄了阿羅漢道,卻尋找別的法門去了呢?”他們一路念著,一路趕往兄長所在的地方。他們看到大哥身披袈裟,須發全除,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於是當即跪拜在大哥面前,問道:“大哥您本來就是阿羅漢,聰明智慧,沒有一個人比得上您,名聞四方,天下人莫不宗仰於您,現在是什麼緣故要捨棄阿羅漢道,跟著別人學習呢?這絕不是小事一樁,怎麼也不跟我們商量一下?”

  迦葉對兩位弟弟說道:“我見到世尊成就大慈大悲,有三樁事十分奇特:一是神通變化;二是慧心清澈,決定成就一切種智;三是善於推知人的根本,隨機說法,使他們領受;因此我願意跟從他出家修道。我現在雖然為國王臣民所敬愛,言辭犀利,無與倫比,但究竟不是永斷生死的法門,只有如來佛所演說的道法,足以斷除生死之境。既然碰到如此偉大的聖人,我豈能不勉勵自己,向他學習呢?否則,我豈不無心無眼了嗎?”兩位弟弟聽到大哥如此說,又想道,“我們所知道的東西,都是大哥教的。大哥既然跟隨佛出家了,我們豈能不跟著哥哥一起修道嗎?”於是,兩位弟弟各自帶領二百五十名弟子一起隨佛出家,須發自落,袈裟著身,都成了比丘。他們後來都證得了阿羅漢果。

  三迦葉歸依佛,加入佛教的隊伍,僧團立即擴大為一千余人的組織,這對佛教的傳播及擴大影響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因此,三迦葉的歸依是佛教史上的一大事件。這一事件的直接影響是使王捨城的人民爭先恐後地歸依佛陀,並且讓摩揭陀國國王頻婆娑羅王放棄了傳統的婆羅門信仰,成為各國中第一個歸依佛、信奉佛教的國王。

  王捨城中有位迦蘭陀長者,他有塊面積很大的竹園,頻婆娑羅王用巨款在竹園內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精捨,請佛陀和弟子們居住。這就是著名的竹林精捨,這座精捨成了佛教陀弘法傳教的第一個大本營,也是佛陀和弟子們安居的理想場所。






釋迦牟尼傳--4.佛教的發展和壯大






4.佛教的發展和壯大

  釋迦牟尼佛在王捨城的竹林精捨講法,吸引了許多有慧力和善根的善男信女們前來聽佛宣講佛法,許多信眾當下便即歸依三寶,佛教僧團隨著佛陀的教化而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最後成為了一支龐大的佛教僧團隊伍。他們到各地傳教,接受供養,同時便在當地發展僧團組織,於是佛教的勢力便遍及整個印度。

  佛教初期的歷史中,有兩位最重要的被佛陀許為弟子中最優秀的捨利弗和目犍連就是在王捨城化度為僧的。捨利弗,漢譯為鹙鹭,因為鹙鹭鳥的眼睛生得非常銳利,捨利弗的母親眼睛生得十分犀利,人稱捨利,和母親名字連在一起,所以就叫做捨利弗。捨利弗是王捨城中一位非常聰明智慧的婆羅門學者,他精通印度的智書、十八經、四吠陀典。他在七歲那年,參加一次由十六國論師組成的辯論大會,因為捨利弗辯才無礙,在非常激烈的論辯中,最終戰勝了十六國大名鼎鼎的論師,由此而名聞天下。目犍連與捨利弗是師兄弟,二人又是極親密的朋友。這兩人在未出家之前,曾有過誓約,不管將來誰先聽到了好的道理,都要相互開悟,共同得益,不得有一方吝惜,藏而不告。

  有一天,馬勝比丘穿著袈裟手持鐵缽到村子裡乞食,他的舉止上下都非常莊嚴,自然威重,過路人都為他的儀容舉止所打動,而油然生出恭敬之意。捨利弗正好在路邊見到了馬勝比丘,看到馬勝比丘相貌堂堂,威儀濟濟,心中湧現出十分歡快喜悅的情緒。他一會兒高興得全身跳蕩不停,一會兒卻停在路邊,緊緊地盯住馬勝比丘,仿佛要將馬勝比丘看透似的。捨利弗心想,這位長老必定得到了一位高明的師傅調教,不然不會有這樣好的儀表舉止的。於是,他當即上前問馬勝比丘,“我看你像是新出家的,卻能有這樣好的儀表舉止,感到十分奇怪,因此想問你:你現在的大師父是什麼人?給了你一些什麼教誡?又跟你演說了什麼樣的道理?請你能如實回答我。”馬勝比丘回答說:“我的師父是釋迦牟尼佛,他得到了一切種智,是天人之間偉大的導師,相貌端正威嚴,而且具有極大神通,世上沒有哪一個能比得上他的。他教了我幾句偈語,我就說給你聽吧:諸法因緣生,緣滅法亦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捨利弗聽了,對於因果緣起的道理,有了很深的悟解,心裡頓時感到非常悅樂。他自言自語道:“一切眾生,都執著於我,因此永遠輪回在生死途中。如果消除了我的思想,就會立即遠離於我。譬如太陽的光線能破除黑暗,倘若沒有了我的思想,也便能如此破除因執著於我而生出煩惱黑暗的障礙。我過去所學到的東西都是不正確的見解,只有現在聽到的才是真正的道理。”

  捨利弗告別馬勝比丘,回到家裡。目犍連見到捨利弗突然之間變得莊嚴安詳,顏容和悅,儀表舉止都有了特別的風度,跟往常大不一樣了。因此感到十分奇怪,他便問捨利弗道:“你肯定得到了特別好的道理,請你一定遵守誓約,詳細講給我聽。”當時捨利弗把在路上見到馬勝比丘的事一五一十對目犍連說了,目犍連聽後頓時心生慧解,善根成熟,當時就遠離塵垢,得到了法眼的清淨。於是,捨利弗和目犍連對於佛法心生敬仰,決心放棄外道刪阇耶的主張,相約共同前往佛陀的住處,請求佛陀披剃出家。兩人門下各一百弟子,都跟著捨利弗、目犍連二位一起投奔佛陀。佛答應了他們的要求,當即給他們披剃,變成了比丘。佛說:“捨利弗和目犍連二位將來在我佛法中為最優秀的弟子,捨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通第一。”

  目犍連是一位婆羅門教徒,智慧與神通都十分巨大,他是佛教裡一個孝敬母親的榜樣,曾到地獄裡救度他的母親,民間傳說中便有目連救母的故事。佛教寺廟裡每到農歷七月十五日都要舉行一次盂蘭盆會,誦念《盂蘭盆經》,就是一方面紀念目犍連尊者,一方面也借此機會超度各人累世以來的父母師長和歷劫冤親,讓他們超生佛國。

  經過四五次的吸收徒眾,到這時,釋迦牟尼的門下已經有了一個一千二百五十人組成的常侍佛陀的龐大僧團,他們開始在摩揭陀國轟轟烈烈地傳教,廣泛利益眾生。

  在王捨城期間,摩诃迦葉也歸依了佛陀,這個迦葉也就是靈山會上,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的迦葉,後來為中國禅宗遙宗為西天祖師第一祖。摩诃迦葉家中非常富有,自幼聰明好學,通古博今,德高望重,在當地極受人民的敬愛。他見到佛陀在樹下靜坐,面容慈祥和藹,心生敬重,便立即禮佛出家為比丘。

  捨利弗的舅父是著名的長爪梵志,是一位在教學界享有盛名的學者。當他聽說捨利弗改信佛教,極為詫異,他想不到像捨利弗這樣聰明智慧的人,為什麼會歸依佛陀。於是,他親自趕到竹林精捨,想看看佛陀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人物,為什麼會有如此的感召力。他見到佛陀第一句話便說:“我一切都不承認。”佛陀立即回答道:“當你這樣說時,你豈不就已經承認了一切都不承認了嗎?怎麼還說一切都不承認呢?”一句話點醒夢中人,長爪梵志頓時慚愧無似,當即請佛陀收為弟子。

  佛陀在王捨城的弘傳佛法,成就輝煌卓越,聲名播及故國迦毗羅衛。淨飯王想念兒子,於是派使臣到王捨城,迎請佛陀回國。釋迦牟尼以前發過誓言,說不成佛便決不回宮,如今已得道成佛,父親也已老邁,因此便答應了回去。回國之後,全國上下都受到了佛陀的影響和教化,許多釋迦族人都紛紛前來求佛度化出家,異母弟難陀、堂兄弟阿難、提婆達多等以及兒子羅睺羅,都跟隨佛陀出家為弟子。只有羅睺羅年紀尚小,先做沙彌,這是佛教中有沙彌的開始。王宮裡的理發師優婆離也出了家,他是首陀羅種姓。印度是一個極為講究種姓制度的國家,種姓共有四種,一為婆羅門,為知識的祭司;二為剎帝利,為武士,王室貴族;三為吠捨,為農民、牧民、商人;四為首陀羅,為工匠、奴隸。還有一種賤民,比第四級的首陀羅地位更為低下。種姓之間界限相當分明嚴格,前二級婆羅門和剎帝利為上等種姓,吠捨和首陀羅為下等種姓,種姓與種姓之間不得通婚,不得共食,不得相互接觸和接近,等等。因此,理發師優婆離出家為僧,在當時的印度社會也是一個巨大的舉動,沒有絕大智慧、勇氣和通達的識見是絕對做不到的。

  釋迦牟尼在故國隨緣說法三個月,感化了不少王宮貴族,使他們信奉佛教。後來又離開故國前往別國傳道,但不久,就聽到淨飯王病重的消息,於是立即趕回迦毗羅衛國。淨飯王見到佛陀回到身邊,便安詳地離開了人間,享年九十七歲,一說九十三歲。

  安葬了父親,釋迦牟尼就暫住在迦毗羅衛城外的尼拘律尼園,按入世間的說法,這也就是在盡孝道吧。有一天,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和妻子耶輸陀羅突然率五百名釋迦族婦女前來請求佛陀接受她們出家,但遭到佛陀拒絕,因為當時從沒有女人出家修行的。但摩诃波阇波提等人意志非常堅決,竟自己剪去頭發,身著袈裟,不管佛陀同意與否,隨侍佛陀左右。後來,佛陀終於同意了她們披度出家,加入僧團。從此佛教裡便有了出家修道的比丘尼,同時有了尼眾教團的成立。

  從此,佛教僧團便四眾(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具備,發展迅速,聲威遠播。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進展?同時為什麼會組織得這麼成功呢?這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釋迦牟尼創建僧團,宣布眾生平等,眾生性相平等,打破了婆羅門教嚴格的種姓制度,主張僧團內部不分種姓高低,一律平等,只按受戒出家時間先後來分別僧眾的序次。這就是佛性平等之義。因此,佛教僧團中不僅有婆羅門種姓,剎帝利種姓,還有像優婆離那樣的低等種姓,甚至還有妓女、乞丐這些視之為不可接觸者的賤民階級。佛陀的這些主張為他教派的發展准備了廣闊的前景。

  二、佛陀宣傳緣起的道理,說明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待緣而生,否定了傳統的救世主創造世界的說法,同時也否定了傳統的宿命論,這為當時思想解放,大膽地反對種姓制度,反對婆羅門至上的僧侶統治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佛陀雖然主張三世因果,也並不否定前世的宿業,但認為前世宿業只是現世果報的條件之一,而且還可以轉化,個人可以通過自己現世作業來創造條件轉化宿業,從而特別重視現世的行為。佛教主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善因結善果,惡因結惡果,強調現世修行的重要,這為宿業的轉化提供了極方便的法門,在很大程度上順應了那些心地善良的人們的願望,從而贏得了人民廣泛的支持。

  三、釋迦牟尼宣傳四聖谛教義,即苦、集、滅、道谛,指出了苦從業生,業就是集谛,稱之為世間因果。要想解脫種種痛苦,就必須停止由於愛欲所生的業,從而獲得絕對的精神解脫,這就是滅谛。要想得到寂滅之果,就必須用種種方法進行實踐,這就是道谛。滅是道的果,道是滅的因,稱之為出世間的因果。四聖谛指出了人生處在痛苦中,它的原因,解脫的目標,以及解脫的方法,等等,對當時現世生活寄予了巨大同情,同時人們可以借這種道理和途徑達到解脫的結果,等於給人們指出了一條解放的大道,到達天國的大道,當然會吸引廣大群眾信奉歸依,因為依此方法就可以最終到達極樂世界的彼岸,這是具有極大誘惑力的,對迷茫和痛苦中的人們具有極大的向心作用。  有這三方面的原因,佛教的發展和壯大在苦難深重、極不平等的社會裡就是必然的了。






釋迦牟尼傳--5.教化的地區






5.教化的地區

  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七十九歲(一說八十一歲)圓寂,說法行教四十九年,足跡幾乎遍及整個印度,甚至還遠至斯裡蘭卡等地。他用自己悟得的道理開示人民,在他的聽眾中有國王,有貴族,有六師外道,有婆羅門學者,有低下的種姓,甚至一切不可接觸者,有富人,有窮人,他深入到他們中間,用自己樸實然而高深的道理去勸化他們,使他們捨棄人間的貪欲,斷絕嗔、癡、恚的三毒大火,而趨向於行善積德,修來世的果報。他精神的偉大,行道的堅忍,是歷世罕見的。

  釋迦牟尼佛本著慈悲喜捨的宏大誓願去講經說法,普度眾生,就好像普施甘露一般,滋潤一切,又像摩尼寶珠一樣,圓光普照,隨物現色。他說法的特點是隨類現身,隨機設教,大小上下,不同材質,不同悟性,不同環境,各各施以不同的說法,使他們從這說法中得到真切的體悟,得到特別的滿足和快樂,但他講法的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宣傳四聖谛的道理,使人們從這個道理中步入真實覺悟的境界;就是使他們增添人生的智慧,斷除一切煩惱的束縛。這理想是十分高超的,有時不免受到現實的限制,很多教徒,甚至包括佛陀自己也難免為俗世生活如僧團內部的矛盾受到種種打擾,甚至生出煩惱,但最終佛陀仍以絕大的毅力和決心,以及他高超的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難,而使佛教日趨壯大和光輝。

  佛在傳教過程中固然得到了許多國家人民的歡迎,但也受到許多國家其他教派的人士所反對,他們在佛傳教的過程中設置種種障礙,甚至用色欲,用威脅手段,來增加佛陀傳道的困難,佛經中說佛陀有十大災難,後來都因為佛陀以巨大智慧和堅忍的決心,甚至降魔的強有力手段,而使得災難消除於無形。因此,佛教的影響隨著佛陀的人格魅力和傳道的堅忍不拔的志願而日益興盛起來。佛陀足跡所至之處,便有著成千上萬的佛教徒湧現,撒出去一把種子,收獲一大片果實,這是佛教在當時的成就,後來佛教在後代的努力下,影響遍及世界,在中國、日本等地開花結果,卻是另一件特別巨大的殊勝因緣了。

  佛陀在摩揭陀國王捨城說法時間很長,迦蘭長者的竹林精捨是佛陀弘法的重要地方,在這裡佛說了十六會的《般若經》;另一處耆阇崛山(又稱靈鹫峰)中,佛陀為徒眾宣說《大般若經》和《法華經》《佛說觀無量壽經》等大乘經典;又在庵摩羅園宣說《淨名經》等;最後在一座堅固林的地方,佛為僧團演說《涅槃經》等;在毗耶離庵羅樹園講《維摩诘所說經》,在毗耶離城的一棵音樂樹下面又宣說了《灌頂拔除生死得度經》。後來到波羅奈國,佛陀為信眾演說《出曜時世轉法輪經》等。在從摩揭陀國前往波羅奈國途中,佛又說了《賢愚因緣經》《華嚴經》等。

  在南天竺國的海濱,一座楞伽山上,釋迦牟尼為信眾講說《入楞伽經》。楞伽二字,漢譯為不可往,意思是說只有證到羅漢果位有了神通的人才能夠到那裡聽佛說法。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地方,叫山際普陀巖,又名補怛洛迦山。補怛洛迦山是觀世音菩薩清淨莊嚴的道場。佛在這裡為信眾演說了《十一面觀自在經》。

  佛經裡經常提到的一個名勝道場,那就是捨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祇樹給孤獨園的來歷是中國大眾所熟悉的,它裡面含有一個極為虔敬的故事,使歷代聽眾為之感動,而傳誦不絕。故事是這樣的:

  捨衛國國王波斯匿手下有一位大臣,名字叫須達,他家裡非常富有,有數不清的財寶,本國除國王外,應當就算他最富裕了。但他不像有些富得流油的財主吝啬得一毛不拔,而是非常喜歡布施,他經常赈濟貧乏,以及那些孤寡鳏獨的人,當時人們因為他這種樂善好施的行為,於是給他取了一個外號,都尊敬地叫他給孤獨長者。給孤獨長者有七個兒子,他們都漸次長大,七個兒子中有六個已經結婚成家,只有第七個兒子尚在青春年少,一般父母都喜歡最小的兒女,給孤獨長者也不例外,因此,他想給這最小的兒子找一位非常漂亮而且姿容端莊的姑娘做妻子。多方尋覓,後來找到了王捨城一位名叫護彌的大臣的女兒,符合他的條件,因此須達托人求聘,得到同意後,須達就大載珍寶前往王捨城送去聘禮。

  到了王捨城護彌的家,剛巧護彌全家老少都在緊張地忙著張燈結彩,擺設香花香案,備辦許多齋筵,情形看起來有些混亂,像是要招待某一位貴賓來臨似的。須達有些看不明白,“難道他們要邀請國王或者太子、大臣們來為婚姻舉行盛大宴會嗎?”但想來想去,總覺得不對,於是他就問護彌:“您今天晚上親自動手,經理事務,擺設碗筷桌椅等,是為了請國王,還是為了請太子,或者大臣?”“不。”“難道要開一個盛大的婚姻宴會?”“不。”“那麼要做什麼呢?這麼隆重!”“我們是要迎請佛陀和比丘僧眾的到來。”須達剛一聽到佛陀和僧眾的名號,激動緊張得渾身千萬個毛孔都收縮起來,一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大約是善根成熟的緣故,當時須達就若有所得,心情非常喜悅和寬和,他於是又問道:“怎麼叫做佛?佛有什麼意義?”護彌回答道:“你沒有聽說過嗎?淨飯王的兒子,名叫悉達多的,他一生下來時,就能站起來,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身為黃金色,有三十二種相,八十種好,應當登金輪王位,統一印度,但後來他見到人為生、老、病、死等等痛苦所纏繞,為了求得解脫,於是出家修道,六年苦行之後,他成就了一切種智,斷除煩惱,悟道成佛。他用大神通降伏了魔眾,號稱能仁;福慧具足,妙德莊嚴,三界導師,光明普照,因此稱作佛。”“那麼什麼叫僧呢?”“佛陀成道之後,發願為大眾宣講妙法,至波羅奈鹿野苑中為憍陳如等五人講述四種真谛,使他們斷除煩惱,解脫束縛,他們便因此而成為了沙門。他們神通自在,能為眾生祈禱求福,所以叫做僧。”須達聽說有這樣好的事情,心裡歡喜得差點要跳了起來。他為佛的神奇所感動,恨不得立即就能見到有如此神通智慧的佛。“那現在佛住在什麼地方?”“佛住在竹林精捨,你不必著急,他明天就要到我這裡來,為我們說法,到時你就能見到他了。”

  須達見佛心切,已經等不到天亮了。於是,他黑夜爬起來趕往竹林精捨,夜深人靜,到處找不到入門的路徑,正在猶豫的當頭,只見一道白光,直照須達長者的身上,這是佛施用的神力所致。須達循著這道神光,便勇敢地走到佛陀的面前。佛陀知道須達要來,已經站在門口等待他。須達遠遠地就看見佛像一座金山,相貌端正,神態威嚴,俨然日光照耀一般。俗話說,聞名不如見面,這一見使得須達心悅誠服地對佛陀起了五體投地的信仰。佛當時為須達宣講了四谛微妙的道理,講述了人間苦、空、無常的現象,須達聽了佛陀的說法開示,當下證得須陀洹果,感到法喜充滿,非常興奮。於是,須達當即懇請佛陀前往捨衛國宣講佛法,普度眾生。佛為他的誠心所打動,因此接受了他的請求。

  須達得到了佛的許諾之後,連夜趕回捨衛國。千方百計地要尋找一個理想的地方,建立一個偉大莊嚴的清淨講堂,供佛弘化大法。須達是和捨利弗同時回到捨衛國的。捨衛國信奉的是婆羅門教,佛教在這裡還沒有開始傳播,因此阻力特別大。因為捨利弗是婆羅門種姓,聰明智慧,名聞天下,在捨衛國比較容易站住腳,因此佛陀派捨利弗做前驅。捨利弗到捨衛國之後,就和須達長者一道相度地形,找一個平整寬敞的地方建造傳法的精捨。幾乎跑遍了整個國家,就是找不到一塊中意的地方。只有一個地方符合要求,那就是祇陀太子的花園。這座花園土地平正,樹木蔥郁茂盛,地點既不遠也不近,乞食和靜修,兩不相誤,是一個十分理想的講道場所。於是須達趕到祇陀太子的住處,開門見山地對太子說:“我為了要給如來佛建立精捨,太子您這個花園非常好,我現在想把它買下來。”祇陀太子知道須達是大富豪,因此半開玩笑地對須達說:“我不需要錢,這個園子樹木茂盛,我正好在這裡游戲玩樂,逍遙林中,舒散心志。”須達再三再四地殷勤懇求,但是祇陀太子總不願將它出賣。最後實在被須達纏得煩了,心想開一個天價叫他知難而退算了。於是,對須達說:“你如果能用黃金把這個園子的每一寸土地統統鋪滿,我就把園子賣給你。”須達聽了這話,就馬上趕回家去,將金磚從倉庫裡一車一車地運了過來,看看鋪滿了整個花園,八十頃地中只剩下一小塊地方沒有鋪到。須達正准備再回家搬運黃金,將這一小塊地鋪上。祇陀太子一看,大吃一驚,便馬上對須達說:“我剛才只是一句玩笑話,當不得真的。”須達一聽,便火冒三丈,正言厲色地對太子說:“作為太子,你不能說話不算數。你如果說了話不算數,這就等於欺詐,將來怎麼好繼承王位,怎麼能愛撫人民呢!現在我把金磚鋪滿花園,這個花園當然便是我的了。”祇陀太子心裡想道,“佛有這麼大的力量,能使這個須達輕視財寶達到如此程度,真是不可思議。”於是他對須達說:“你不必再回去搬運黃金,這個花園就屬你了,但這個園子裡的樹木是屬於我的,我們就用這些樹木建立精捨,共同供奉佛陀,請他說法吧。”須達歡喜地答應了。因此,他們就共同建造了這座精捨,取名為祇樹給孤獨園。

  祇樹給孤獨園建造之前,有六師外道橫加阻撓,都被捨利弗用智慧及神通降伏,因此佛的威力就漸次深入人心,這為佛陀的到來准備了人民信仰的良好的外部環境。

  祇樹給孤獨園是一個講經的重要道場,許多經典都是在這座精捨宣講的,如著名的《金剛經》《勝鬘經》《佛說阿彌陀經》等,《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中有很多部分也是在這裡講說的。在這個地方宣講的佛法已為後來大乘和小乘的發展准備了條件,如《金剛經》是大乘特別是到中國來後為禅宗最重要的經典;而《長阿含經》等則是小乘最重要的經典。雖然大、小乘歧見日深,但在早期佛陀的思想裡卻是如此融洽地聯結在一起,這不能不說是佛法廣大的一個具體的見證。

  以上這些佛國道場,釋迦牟尼佛一生經常來往居住,依止弘法,普度眾生。還有其他一些地方如印度的大小城鎮鄉村也曾留下佛化度眾生的足跡。但佛的一生有四個地方足以值得紀念,那就是:誕生地迦毗羅衛,得道處摩揭陀國,說法波羅奈,涅槃拘屍那。






釋迦牟尼傳--6.隨機說法






6.隨機說法

  釋迦牟尼雖然宣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空的道理,希望人們由觀照人生的虛幻以及痛苦而起智慧之心,求得精神的自由解脫,他的教義是出世間的,但對於世間的眾生他仍是非常憫念,非常關注,他用自己的行動--自從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之後,他就在全國各地傳教,宣揚他所悟得的道理,希望用他的宣傳使眾生由愛欲的痛苦中脫離出來,而走向自由的境界--向世界表明了他並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地為了眾生而存在著,努力著。

  這裡有一個故事,說的就是佛陀止息爭端的經過:

  一天,佛陀在羅閱城耆阇崛山中,和一千二百五十個大比丘在一起。這時摩揭陀國阿阇世王正打算討伐跋祇國。阿阇世王想道:“跋祇國的人民雖然勇敢善戰,體魄雄壯,而且人口眾多,族性豪強,但憑我們國家的國力去討伐它,還是綽綽有余的。”但他仍拿不定主意,因為兵凶戰危,永遠是不會有萬全之策的。於是,他想到了佛陀,佛陀智慧高超,一定會有好主意,因此,阿阇世王就派了身邊一位婆羅門大臣名叫禹捨的前往耆阇崛山中,請教世尊討伐跋祇國的主意是否可行。

  禹捨帶著國王的旨意來到佛陀的住處,先問了佛陀的起居之後,就將國王的意思傳上,說:“跋祇國的人依恃他們的勇敢善戰,體魄雄壯,人口眾多,族性豪強,卻總不順服於我國,因此我打算討伐他們,想給他們以一次深刻的教訓。不知道世尊有什麼建議麼?”禹捨說完,就退後坐在佛陀的對面。佛陀坐在座位上,阿難拿著扇子在後面給佛陀扇扇,佛陀聽到禹捨的話後,並不正面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對著在身邊扇扇的阿難說:“你聽說過跋祇國的人經常集在一處講論正法的事嗎?”阿難恭敬地回答道:“我聽說過有這樣的事。”佛陀便說道:“如果是這樣,那麼這個國家一定會變得長幼更加和順,上下一心,國家長治久安,沒有誰能侵害它。阿難,你聽說過跋祇國的人民君臣和順上下相敬的事麼?”阿難回答道:“世尊,我聽說過。”佛陀說:“阿難,如果能這樣,則這個國家確實會長幼變得更加和順,上下一心,是沒有人能侵害的。”“阿難,你還聽說過跋祇國的人民奉敬佛法,早晚都不違反禮節儀度的事麼?”阿難回答說:“我聽說過,世尊。”“阿難,如果能這樣,則這個國家也確實會變得長幼更加和順,上下一心,沒有人能侵害於它。阿難,你聽說過跋祇國的人孝敬父母尊重師長的事麼?”“世尊,我聽說過。”“如果能做到這樣,則這個國家一定會更加上下一心,長幼和順,長治久安,沒有人能侵害於它。阿難,你聽說這跋祇國的人恭敬祭祀祖先的事麼?”“世尊,我聽說過有這樣的事。”“阿難,如果能這樣,則這個國家一定會上下一體,更加長幼和順,國家也相應地會長治久安,沒有人能侵害於它。阿難,你聽說過跋祇國的人民閨門潔淨,沒有污穢淫亂的游戲玩笑,而且不做歪門邪道的事麼?”“世尊,我聽說過這樣的事。”“如果能做到這樣,則這個國家一定會團結一致,不致受到別國的侵害的。阿難,你聽說過跋祇國的人把沙門當做祖宗一樣來供奉,並敬重持守戒律的人,殷勤看顧他們,從不疲倦的事麼?”“我聽說過,世尊。”“阿難,如果能這樣,則這個國家確實會更加團結,國家也會長治久安,不會有人去侵害他們的。”

  使者禹捨在一邊聽著師徒二人的對答,知道佛陀的用意,而且從這些對答中也間接地知道了跋祇國正是上下一心,全國正處於大團結的時候,是無從去侵害他們的,因此,他對佛恭敬地說道:“跋祇國人民只要能做到你們剛才講的事跡中的一項,也就不可能對他們有任何企圖,何況他們做到了上面所說的七項呢!國事有許多這樣的障礙,討伐的事看來只好作罷了。世尊,我現在就辭別回去。”佛陀說道:“正是這樣,你們應當懂得當一個國家上下一心,團結一致的時候是沒有人能侵害於他們的。”

  佛陀就這樣在一席言談之間化解了一場戰爭危機,這不僅證明了佛陀慈悲之心,而且也表明了佛陀言語藝術以及應變智慧的高超。佛陀就是這樣隨時隨地,因人行事,隨機應變地講說佛法,勸戒眾生,種植善因,以求將來獲取善的果報。

  釋迦牟尼說法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善於用譬喻來闡明所要講的道理。在佛陀所講說的大部分經典中,幾乎都貫穿著用寓言故事來闡釋佛理的精神。下面舉一個鹿王本生的故事以見一端。

  傳說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中身為鹿王,它身體高大,身上的毛有五種顏色,四蹄和兩只角長得都十分奇特,因此眾鹿都服從它,尊它為大王,數千頭鹿都團結在它周圍,結成一群。國王出來打獵,鹿群便各自分散,逃生去了,但因為倉促逃跑,所以有跳下山崖的,有掉進深坑的,有的被樹枝掛住,有的被荊棘刺穿,死的死,傷的傷,損失無數。鹿王見狀,於心不忍,它一邊哭泣著說:“我身為鹿群的首領,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計劃,要選擇一個安全的地方來游食,不然苟且為了一些美草而喪失了群鹿的性命,這是我的罪過啊。”有了這樣的想法,於是,它獨自一個跑到國王的首都。走到國王的宮殿前,跪拜著對國王說:“我們這些小畜生貪戀生命,寄居在大王的境內,突然碰到打獵的人,便四處奔竄,有的因此而散失不歸,有的則徑直因此而死,狼藉遍地。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此慘狀,實可哀憫。我們願意每天挑選幾只鹿來供給大王的御廚,請求大王以後不要再去打獵,只要告訴我們每天需要幾只鹿,我們就會准備好前來貢獻大王。”國王感到十分奇怪,驚訝地說:“御廚所用的鹿每天也不過一只。我不知道你們死傷這麼多,要是知道這樣,我也就不去打獵了。”

  鹿王回去之後,將所有的鹿都召集起來,將以上的意思告訴了它們,並且將其中禍福的因緣分析給它們聽。群鹿都同意鹿王的意見,願意按次序將鹿貢獻給國王。每當被選定的鹿前往王宮,接受御廚的宰殺之前,就死的鹿都將前來鹿王住處拜辭鹿王,鹿王都要為之哭泣流涕,同時將道理講解給那只鹿聽:“你要看到世上的生物都會有死亡,誰都無法免除,就不會覺得這是一樁痛苦的事了。你一路前去之時,一邊念誦佛的名號,一邊要用仁慈之心對待那個人類的國王,不要心生嗔怨之情。”天天如此。有一天,有一只應當前去就死的鹿懷上了小鹿,它對鹿王說:“我不敢逃避死亡,但能否等我生下這只小鹿之後才去受死?”鹿王於是便叫第二天被選的鹿先去,以代替今天的懷孕的母鹿,但那只鹿回答說:“我知道我一定會死的,但還有一日一夜的生命,即使只有如此短暫,我還是不想放棄。”鹿王見到如此,又不忍母鹿輕易就死,因此就偷偷地獨自一個跑到國王的御廚去了。廚子們見了,就報告給了國王。國王問鹿王這是什麼原因,鹿王將其中的原因對國王詳細講了一遍。國王聽後,受到極大感動,於是怆然流淚,對鹿王說:“難道真有畜生心懷天地的仁慈,殺身救眾,而履行古人廣大的仁慈之德的嗎?我作為人類的君主,每天殘殺眾生的生命,用它們來供養潤澤我的身體,難道我喜歡凶惡殘暴的犲狼的行為嗎?一只野獸都能做出這樣的仁慈之行,難道我就不能奉行上天的好生之德嗎?”於是國王將鹿王放了回去,同時命令全國人民:“今後如果再有侵犯野鹿的,與傷人同罪。”從此,國王和臣子們都遵守教化,黎民百姓也都遵從仁德而不再殺害野鹿,國王的仁慈之德都推廣到草木上去了,國家因此而得到太平。  佛說:“當時這個鹿王就是我的前身,那個國王就是捨利弗。”

  通過這個故事,人們自然會感受到這個捨身救生的鹿王所表現出的寬仁慈悲的力量。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有一念慈悲之心,身體力行於仁德之業,總會得著善的回報的。佛陀就用這樣的道理告訴人們要心懷仁慈,不做殺生之事。






釋迦牟尼傳--7.說經、立戒紀事






7.說經、立戒紀事

  釋迦牟尼三十歲成道,約當公元前533年,當年即趕往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人說法,講的是苦、空、無常的道理,後來又繼續闡發四谛。前532年,耶捨及其父親歸依佛,一出家,一在家;並調伏優樓頻螺迦葉兄弟三人;然後前往王捨城,到頻婆娑羅王住處,為國王說法,使頻婆娑羅王以及王捨城人民得到覺悟;王捨城長者迦蘭奉獻竹園作佛陀講道的精捨,這是佛建立講堂的開始。前531年佛在象頭山為龍王鬼神說法。前530年,捨利弗和目犍連前往竹園精捨求佛准許出家為比丘,這時歸依佛的僧團已有一千二百五十大阿羅漢;巨富摩诃迦葉在佛的說法及感召下,內心解悟,求佛出家,這是後來佛滅度後結集佛經的有力組織者,因為有大威德智慧,所以叫做大迦葉;以上均在摩揭陀國境內。前529年,到毗捨離國,因須提那子出家後,又還鄉與原來的妻子過性生活,被僧團內的比丘們認為行為不檢點干淨,將他的過錯禀告佛陀,佛陀便召集僧眾大會,對須提那子進行譴責,“你的所作所為有損比丘的威儀,不是潔淨的行為,是不應當做的。”因此而制定淫戒。

  前528年,捨衛國波斯匿王大臣須達即給孤獨長者為佛陀買造祇園精捨,請佛前往捨衛國說法。祇園精捨共有一千二百間房,安頓佛陀及僧團人員居住、講法。這一年冬天,佛在羅閱城,因有僧眾盜竊財物,受到當時國王及人民的诃責,因此佛為僧眾制定盜戒。佛在毗捨離城,因難提比丘被雇殺人,因此佛陀制定殺戒。當時印度許多國家災荒,米價昂貴,和尚即比丘們很難乞討到食物,婆求河邊有一些靜坐的比丘,便相互散播謠言,妄稱他們得到了至高無上的道理,使得在家的佛的信徒們將自己的口糧分一半給這些比丘,後來信徒們到佛的住所一問,才知道他們是造的謠言,佛陀因此制定妄語戒。從此以後,凡是僧眾犯了什麼錯誤,就因事制定相應的戒律。佛教的戒律中有重戒十條,輕戒四十八條,後來隨時增訂,逐漸發展到二百五十戒等。十條重戒是僧眾們必須遵守的,根據《梵網經》的記載,這十條重戒是:第一殺戒,第二盜戒,第三淫戒,第四妄語戒,第五酤酒戒,第六說四眾過戒,第七自贊毀他戒,第八悭惜加毀戒,第九嗔心不受悔戒,第十謗三寶戒。輕戒四十八條內容是:第一不敬師友戒,第二飲酒戒,第三食肉戒,第四食辛戒,第五不教悔罪戒,第六不供給請法戒,第七懈怠不聽法戒,第八背大向小戒,第九不看病戒,第十畜殺具戒,第十一國使戒,第十二販賣戒,第十三謗毀戒,第十四放火焚燒戒,第十五僻教戒,第十六為利倒說戒,第十七恃勢乞求戒,第十八無解作師戒,第十九兩舌戒,第二十不行放救戒,第二十一嗔打報仇戒,第二十二驕慢不請法戒,第二十三驕慢僻說戒,第二十四不習學佛戒,第二十五不善知眾戒,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第二十七受別請戒,第二十八請僧戒,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第三十不敬好時戒,第三十一不行救贖戒,第三十二損害眾生戒,第三十三邪業覺觀戒,第三十四暫念小乘戒,第三十五不發願戒,第三十六不發誓戒,第三十七冒難游行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第四十揀擇授戒戒,第四十一為利作師戒,第四十二為惡人說戒戒,第四十三無慚受施戒,第四十四不供養經典戒,第四十五不化眾生戒,第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第四十八破法戒。佛陀的精神是大戒必須遵守,但有時小小戒則可以捨棄,這開了後來中國禅宗狂禅的大法門,所謂佛祖心頭坐,酒肉穿腸過,便因此而找到了理論根據。

  這時,父王淨飯王聽說兒子得佛道已經六年了,便派梵志優陀夷前往捨衛國迎接佛陀回故國。佛陀便帶領著浩浩蕩蕩的僧眾們回到了祖國迦毗羅衛。回國之後,佛陀為父王及臣民說法,度了不少人出家。淨飯王看到跟從佛陀的僧眾們一個個瘦骨崚嶒,形貌萎陋,身體黑臭,就像一只只黑老鴉停在紫金山上一般,顯得極不相稱,於是在本國豪族中挑選了五百名身強體健、相貌威武的年輕人命令他們隨佛出家,伺候左右。佛的堂兄弟提婆達多也想求佛出家,但遭到佛陀拒絕,提婆達多由此記恨在心,釀成後來犯下五逆大罪的過錯,而墮入地獄。

  這一年佛為僧眾說《殃掘摩羅經》。

  前527年,佛在拘耶尼國為婆陀和菩薩等八人說《般舟經》,闡釋苦行的道理。

  前526年,阿難剃發受戒。佛陀並囑憍陳如等人為沙彌授戒。佛在柳山為純真陀羅王弟說法。

  前525年,佛派遣目犍連請淨飯王及耶輸陀羅允許兒子羅睺羅出家。起初遭到父王和妻子的反對,雖然後來勉強得到同意,聽從羅睺羅出家,但淨飯王是為之十分痛惜的,他因此趕到佛的住處,對佛說:“你當初出家的時候,還有難陀在;現在難陀也已經出家了,我最後的願望都寄托在你這個兒子身上,你卻硬要他出家,這樣,就再也沒有人來繼承我的國家了,國計將因此而永遠斷絕。”佛陀聽了父王的話,也有些慘戚,但既已如此,只好設法開導安慰父王。佛因此召集僧眾,建立制度:以後凡是要出家的,如果他的父母不願意不准許,就不許出家。

  佛到污穢的沼澤地帶為陀掘摩說法。佛為僧眾說《八關齋戒經》。

  有十七群童子,大的有十七歲,小的才十二歲,他們也要求出家為比丘,但受不了大戒的約束,更加忍受不了一天才吃一頓飯的戒律,每到半夜時就群起啼哭。佛陀聽到了他們的哭聲,得知原委,於是制定制度:年滿二十才接受大戒的約束。

  前524年,佛回到摩揭陀國,為弗迦沙王說法。樓至菩薩請求建立戒壇,為比丘受戒。佛命令在祇園精捨外院東南方建立戒壇,戒壇從地而起,有三層,象征三空。帝釋又加了一個覆釜(倒扣的鍋形)用來覆蓋捨利;大梵天王用無價的寶珠置於覆釜之上。這樣就有了五層,象征五分法身。

  前523年,佛前往恐懼樹下為彌勒菩薩說《本起經》。

  前522年,佛再回到迦毗羅衛國,為父王說法。這一次,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再一次堅決要求出家,開始佛陀不同意,後來阿難求請,佛得到姨母同意遵守“八敬法”之後,方才同意她出家為比丘尼。

  前521年,佛在毗耶離城庵羅樹園說《維摩诘經》。

  前520年,佛說《思益梵天所問經》。

  前519年,佛在南海濱楞伽山頂,說《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慧菩薩問世尊道:“那些外道尚且都不允許肉食,何況如來大慈大悲含育眾生,卻准許自己和別人都去吃肉嗎?”佛回答大慧菩薩說:“是的,有無數的原因要求我們不應當吃肉。”佛又說《金光明經》《楞嚴三昧經》《勝鬘夫人經》。

  前518年,佛說《大方等大集經》。捨利弗對佛陀有怨望之情,說:“我們被稱為佛子,這都是如來的過錯,不是我們的過錯。如果如來沒有這個三乘之道,我們豈不早就已經成就正覺了嗎?”後來,捨利弗聽了佛陀所說的《法華經》後,方才將這種怨望情緒打消。

  佛在祇園精捨。當時波斯匿王為他的父王忌日營建齋席,請佛到宮掖裡去。城中又有許多長者居士同時用好飯好菜准備接待佛陀。佛命令文殊菩薩帶領各位菩薩和阿羅漢等前往各位齋主那裡接受供養。只有阿難遠游未歸,因此沒能趕上這一天的供養。阿難後來回到精捨,因為沒有吃到東西,於是只好獨自一個到城裡求食。路逢摩登伽女,引動凡心,相攜進入摩登伽女的閨房。如來知道阿難被淫術所加害,當即派遣文殊師利前往保護。文殊將阿難和摩登伽女帶到佛陀面前,阿難一見佛陀的面,當即頂禮悲泣,悔恨萬分,並懇請如來啟講菩提之道。佛陀因此為阿難說《大佛頂首楞嚴經》。

  前513年,佛在靈鹫峰、給孤獨園、他化自在天宮、竹園精捨四個地方舉行了十六次講經大會,佛為僧眾說《大般若波羅蜜經》,共六百卷。靈鹫峰在摩揭陀國王捨城外五裡的地方,竹園精捨在王捨城旁,給孤獨園在捨衛國,均屬中印度范圍。

  前504年,佛在王捨城耆阇崛山中,為捨衛國波斯匿王說《般若波羅蜜十四正行》,並囑咐波斯匿王說:“當國土大亂,盜賊來侵略國家,日月星災變,發生大火大水災害,五谷不登,大風亢旱之時,應當請一百位法師建築一百座高壇,每天早晚兩次講讀這部經書,百部鬼神喜歡聽這部經書,因此他們就會前來保護你的國家以及人民,使之得到安全快樂。”

  前503年,佛從成道之日算起,到現在已經過了三十年。佛在王捨城告誡比丘說:“誰能為我領受護持這十二部經,並經常將它們供養在身邊?”憍陳如當即響應,說:“我能做到。”佛說:“你已經太老了,怎麼能替我供養護持呢?”五百阿羅漢都沒有能領受這個任務。這時,目犍連閉目打坐,進入禅定之後,見到佛的心意,是想讓阿難來承擔這個任務。於是,將這個意思告訴了憍陳如,憍陳如便對阿難說:“你現在應當替如來擔負起這副擔子。”阿難說:“在我領受這任務之前,希望如來答應我三個要求:一、我不接受如來的故衣(舊衣服,指如來法衣,法衣代表佛的權威);二、我不跟如來一道接受別人的請求;三、聽便我進出隨意,不規定時間。”佛說:“好,我答應你的條件。”阿難預見到將來佛滅度後,自己會成為嫌忌的中心,因此預存退避之意,不以佛陀的接班人自居而招致災厄。

  前495年,佛赴王捨城乞食,吃完後,叫羅睺羅給他洗缽,羅睺羅失手將缽打碎成了五片,佛說:“我滅度後一百年,比丘們將分毗泥藏為五部。”佛滅度後一百年,毱多尊者有五個弟子,他們各執一見,分為五部:一、昙無德部,法名四分;二、薩婆多部,法名十誦;三、迦葉遺部,法名五分;彌沙塞部,法名五分;婆蹉富羅部,律本不來。這五部律,都以僧祇律為根本。

  前488年,淨飯王病重,想見見兒子。佛在王捨城,即攜弟弟難陀、堂弟阿難和自己的兒子羅睺羅一同奔回迦毗羅衛國。趕到王宮時,淨飯王已在彌留之際,佛陀將手放在父王的額頭上,淨飯王仿佛得到了無上的安慰,而安然地進入死亡。佛和難陀等操辦父王的喪事,喪葬之日,佛陀手執香爐走在前面引導。迦毗羅衛國從此逐漸衰微,後來遭捨衛國流離王所滅。捨衛國的太子本來是祇陀,他與給孤獨長者共同建築祇園精捨供養佛陀,並從佛修道,將王位讓與弟弟流離。流離是波斯匿王與釋迦種姓摩诃男的婢女所生的兒子。流離八歲的時候,波斯匿王叫他到外婆家學射箭的技術,當時淨飯王剛建了一個講堂,准備迎請佛陀和僧眾。流離就跑到講堂上,登上講座。那些釋迦種姓的人就大罵流離,說:“你是婢女生下的兒子,怎麼敢坐在講座中間?”並將流離揪起來拋擲在地。後來流離繼承了王位,就發兵征伐釋迦族。目犍連知道這個情況,因此多次跟佛提起,佛說:“宿緣已經成熟,不是人力所能挽救的,現在該當接受報應了。”流離王進入迦毗羅衛城,將釋迦宗族大小上下人等趕在一處,把他們的腳埋在地下,身子露在外面,然後讓大象踐踏,由此而死亡的釋迦種姓無數。流離王又將五百名釋迦宗族的婦女召在一起,准備對她們進行奸污,但遭到釋迦種姓的婦女唾罵,於是,流離王將這五百婦女截去手足,投進坑中掩埋。流離王將迦毗羅衛國消滅之後,回到捨衛國。哥哥祇陀前去見他,他對祇陀說:“我和迦毗羅衛國作戰的時候,你怎麼不幫我呢?”祇陀回答說:“我忍受不了殺害眾生的罪過。”流離王聽後,勃然大怒,當即拔劍刺殺祇陀於宮中。佛回到祇園精捨,告訴比丘們:“七天後,流離王及其軍隊將被全部消滅。”果然,七天後,流離王帶領兵眾到河裡洗澡娛樂,雷雨暴風驟然而至,流離王及其兵眾全都被大水沖走了。佛因此給僧眾說無常法。

  前486年冬十一月十六日,佛在毗捨離國大林精捨重閣講堂,告訴比丘:“三個月後,我應當進入涅槃。”佛陀便為僧眾說《普賢菩薩行法經》。






釋迦牟尼傳--1.進入涅槃






1.進入涅槃

  公元前485年二月十五日,佛在拘屍那城娑羅雙樹間,即將進入涅槃。

  在此之前,拘睒彌國優填王戀慕世尊,給佛陀鑄造了一個金像,佛陀見了,合掌對這個金像說:“我滅度後,就把所有弟子都托付給你了。”佛陀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不忍見佛滅度,和五百余位除馑女禮拜佛陀之後,回到修道的精捨,在佛涅槃之前一起集體滅度。捨利弗和目犍連也不忍見佛陀涅槃,於是在佛陀滅度之前進入涅槃,同時有七萬阿羅漢也一起進入涅槃。這集體的涅槃,使得佛的第四輩弟子都十分恐慌,秩序混亂,佛陀用盡了各種努力才使得他們驅除了煩惱,恢復了安靜。

  佛在即將涅槃之前,用宏亮巨大的聲音對僧眾們說:今天,我將要涅槃了。一切眾生如果有什麼疑問,現在就可以問我,這是最後的一次提問了。”

  佛陀從早晨開始,臉上就放出巨大的種種亮光,這種亮光普照十方世界,六道眾生聽到世尊即將涅槃,於是都奔走相告,趕往佛陀的住所,勸請佛陀不要進入涅槃。 當時弟子四眾、各大菩薩、閻浮諸王、大臣、長者、四天王諸天子、八部諸王、山海諸王、師子象王、各鳥獸王,其中除了迦葉、阿難二眾以及阿阇世王不在之外,都紛紛捧持供奉的食物來到佛的住所,請佛接受供養。佛陀一一拒絕了。有一位優婆塞名叫純陀的,上前對佛陀說:“我們都想從如來處求取將來的食糧,只願如來哀憫眾生,接受我微薄的供養。”佛對純陀說:“好,我今天就接受你最後一次的供養,成全你完滿的福慧。”純陀恭敬地對佛陀說道:“即使如來佛您是用方便法門向世人現身入於涅槃,但我不能不因此而心懷苦惱。”佛聽後,連連稱贊說:“好啊好啊,你能知道如來只是用這種方式向世人現身說法,進入涅槃。”這時天龍八部也勸請如來應當長住人間不要進入涅槃,佛陀便給他們講說如來之身解脫的般若三法。同時許多比丘要求佛給他們講說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佛便說出世的常、樂、我、淨以及世間四種顛倒的虛妄之見(佛認為,四倒,即四種顛倒的虛妄之見,其中有兩個不同的對待方式:一、對於生死應當抱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的態度,而不能拘執於常、樂、我、淨之見,如果拘執於常、樂、我、淨之見的,這叫做凡夫四倒;二、涅槃是常、樂、我、淨的,不能執著於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的見解,如果執著於這四種見解,即為二乘的四倒)。比丘們便對佛說:“既然如來您永遠不會有四倒之見,並且了了知曉常、樂、我、淨的道理,那麼您為什麼不多住些時候,從而可以有足夠的時間教導我們拋棄、離開這個四倒呢?”佛說:“我現在所有至高無上的正法都已經交付給摩诃迦葉了,你們可以從他那裡得到佛法,依靠他的智慧使你們斷絕顛倒的虛妄之見,就像我在世的時候一樣。”佛陀告訴大眾,說:“現在我將正法同時托付給國王、大臣以及四部眾,他們應當勸導鼓勵各人學習佛法,使人民增加戒、定、慧的功夫。如果有不學習這佛法,甚至懈怠,打破戒律,毀壞正法的,大臣、四部眾們應當用嚴刑峻法對他們加以管治。”佛同時告誡大眾,從今天開始不准許聲聞弟子吃肉。(聲聞,是指從佛那裡聽到教誨而覺悟的。)

  佛陀問憍陳如:“阿難到哪裡去了?”憍陳如回答說:“他在娑羅林外,離這裡大約有十二由旬的路程。他被許多魔眾所困擾,陷入魔網,身受大苦,因此不能到這裡來。佛便對文殊菩薩說:“阿難是我的弟弟,服侍我已經有二十多年,他從我這裡聽到的佛法很多,就像水倒進瓶裡一樣,只有他能接受並且加以護持。所以我現在問他到哪裡去了,是想要他接受並護持這《涅槃經》。現在他被魔障所困擾,你就拿這個大陀羅尼咒前往救護於他吧。”文殊便當即前往阿難所在的地方,用這個咒語嚇走了魔王。阿難因此順利回到佛的住處。

  佛對阿難說:“娑羅林外有一位梵志,名叫須跋陀羅,已經有一百二十歲了,雖然他得到了五通的本領,但尚未拋棄驕慢的心性。你可以去他那裡對他說:‘如來出世就像優昙花一樣,很快就會消失。今晚中夜時分如來就將進入涅槃,你如果需要如來做什麼事的話,就趕緊到如來那裡去。’”阿難將佛陀的話對須跋陀羅說了,須跋陀羅便當即和阿難一起趕到佛的住所,聽佛說法,當下便成了一位阿羅漢。須跋陀羅成為了阿羅漢後,對佛說:“世尊,希望您能多留些時間,不要馬上進入涅槃。”佛聽了,默然不許。須跋陀羅不忍看見佛陀涅槃,於是在佛陀涅槃之前進入寂滅境界。佛告誡大眾說:“從我悟道成佛後,最先度化的是憍陳如,最後度化的是須跋陀羅。現在,我的事已經做完了,不必再說法度人了。”

  阿難知道佛即將涅槃,心裡十分難過,便獨自在一旁啼泣悲傷。但旁邊有一位阿泥樓豆尊者對阿難說:“佛馬上要涅槃了,佛涅槃以後有許多大事,如何處置,佛並沒有說,你還不趕緊去問問佛?”阿難由於悲傷過度,一時想不起來有什麼問題,於是他問阿泥樓豆尊者說:“有什麼重要問題呀?”阿泥樓豆對阿難說:“有四個問題,你必須向佛當面問清楚。不然就來不及了。”阿難於是立即問佛:“第一,佛在世的時候,大家都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何人為師呢?”佛說:“你們依波羅提木叉(處處解脫)的無上戒法為師。”“第二,佛在世時,大家依靠佛,與佛住在一起,這是依佛而住;佛滅度後,大家又依誰而住呢?”佛說:“你們依四念處嚴心而住。”(四念處:念是能觀的智慧,處是所觀的境界。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第三,佛滅度後,結集(編輯)經、律、論三藏教法時,在各部佛經的開頭,要說些什麼話呢?”佛說:“應當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方某處,與諸四眾而說是經’的格式。”“第四,對一些惡性比丘,佛在世時,佛會設法調伏他們,使他們放棄壞的本性;佛滅度後,用什麼辦法對待他們呢?”佛說:“用默擯的辦法對付那些惡性比丘,使他們在僧團內部處於孤立之勢。這樣一來,他們便會感到孤獨無趣,從而自動地離開寺廟,或者自覺地捨棄本性,放棄惡行,而成為好的比丘。”最後,阿難問到佛滅度後如何安葬的問題。佛說:“如轉輪聖王的葬法:用白布纏身,塗上末香,將國王的屍體用金棺鐵槨裝飾起來,同時在身上澆灌酥油,然後用有香味的柴火燒化。火滅後,將骨末盡數收取,建塔安放,使看見這塔後,人們或悲或喜,從而懷念國王治理國家的好處。我涅槃後,也當按照轉輪王的規矩殡葬。”

  佛說涅槃時,有許多人參加,但對於這經並沒有產生足夠的信心,但佛知道將來他們總是會相信的。

  已經到中夜時分了,佛即將進入涅槃。這時大地一片寂然,聽不到一點聲音,只聽見佛宏亮的聲音在為弟子們講說《涅槃經》的要點,佛說:“比丘們,你們在我滅度後,應當尊重愛護恭敬波羅提木叉,應當知道它就是你們人間的導師,跟我在世時沒有兩樣。” 佛告誡大眾說:“我雖然在這個世界上,屢次向你們顯示我已經進入涅槃,實際上並沒有真正進入涅槃,因此你們應當知道,涅槃是常住法,是不變易法。”佛說完這話,就在七寶床上,右脅朝下,頭枕北方,腳指南方,面西背東,安然而臥。這時正是中夜時分,萬籁寂然,沒有聲音,如來帶著慈祥的微笑在娑羅雙樹林下舒緩地悠然地進入涅槃之境中。

  佛涅槃後,有種種瑞相,不一而足。四眾弟子自然悲傷痛悼,如喪父母。佛身滅度燒化,得到許多捨利,起先分做三份,一份給諸天,一份給龍王,另外一份給八國國王。八國為了得到這最後一份捨利,紛紛起兵前來爭搶,後來這一份捨利平均分做八份,各得一份,回國建塔安置。






釋迦牟尼傳--2.佛經的結集






2.佛經的結集

  佛滅度後,佛教界的第一件大事是王捨城關於佛藏的五百結集,這一結集決定了原始佛教的動向,也造成了佛教分化的必然趨勢。所謂結集,其實就是對佛陀所說的經進行編輯,這個編輯建立在各位弟子記誦的基礎上,即諸比丘集合在一起念誦出佛陀在世時講法的內容,然後進行編輯,這是為了防止佛的遺教的散失,同時也是為了使僧團的發展准備有形的工具,使僧團四眾有所歸依,有所遵守。原始佛教就在這個結集中奠定了它的規模,決定了它的修行方式,指定了它將來的發展道路,它並未因佛陀的涅槃而走向消亡,而是更加發揚光大起來。

  王捨城的結集是大迦葉發起的。大迦葉是有名的大德高僧,在僧團中以“頭陀第一”而受到僧眾的尊敬。釋迦牟尼最後游行教化,到拘屍那入滅,大迦葉並沒有隨從。後來他知道了佛陀將要入滅,於是率領五百比丘,急忙趕去。在佛陀入滅的第七天,大迦葉趕到了拘屍那,並以上座的身份,主持了佛陀遺體的毗荼大典。也就在這時,他發起了結集法藏的會議,決定在當年的安居期中,在王捨城召開結集大會。

  公元前485年四月十五日,大迦葉這樣想道,“應當將佛的遺教收集起來,編輯成經書,使佛法長久傳留下去,使佛的教誨得以永久保持。”於是,大迦葉在須彌山上召集比丘僧眾,對他們說道:“佛陀的各位弟子,如果你們真心想念佛陀的話,你們應當報答佛陀的大恩,不要現在就進入涅槃。所有佛陀弟子中得到神通大力的,都要到這裡集合開會,商量佛的遺教結集的事宜。”大迦葉的想法得到了各位比丘僧眾的響應,因為在佛陀滅度後,各位比丘僧眾頓時失去依靠,不知該如何進行將來的修為,如果有現成佛陀的遺教結集,對於將來僧眾們的修行以及教化都將具有無可估量的價值和影響。因此當大迦葉提出要結集法藏,就有許許多多的比丘僧眾站出來表示同意,而且他們都願積極參加這個大會。

  大迦葉從眾多比丘僧眾中挑選出五百位阿羅漢,除了阿難之外,來進行法藏的結集。並且請摩揭陀國國王阿阇世進行護法,供給飲食。具體地點是在王捨城竹林精捨西面大迦葉居住的地方畢缽羅窟,也即七葉窟。然而,號稱多聞第一的阿難為什麼被排除在結集的僧眾團體之外呢?據說是阿難的修為只到須陀洹果,並未證得阿羅漢,因此不准與會,因為這一次的結集只有具備阿羅漢資格的大德高僧才能參加。

  此前的三月初,在十五天說戒的過程中,大迦葉入定,用天眼觀察到阿難的煩惱並未完全斷除,因此在這次結集大會中,大迦葉親手將阿難從五百阿羅漢中拽了出來,不准他參加結集大會。阿難大為慚愧,說:“照佛的規矩,已成阿羅漢果的僧眾不能在佛陀身前身後服侍,因此之故,我才留存有一些殘余的煩惱沒有斷絕而已。這須怪不得我。”大迦葉當即回答道:“你還有別的罪過。你勸佛陀讓女人出家,使佛的正法減去了五百年壽命。”阿難說:“三世各佛都是有四部弟子的,女人出家並沒有什麼過錯。”大迦葉又說:“佛陀要進入涅槃之時,背上疼痛,躺倒在地上,需要喝些水,可是你沒有給佛陀喝水,這難道不是大罪過嗎?”阿難說:“那時正好有五百輛車子,從河中橫渡過去,攪得河水又黃又濁,因此才沒有去取水。”大迦葉又說道:“佛陀問你,如果有人修到了四神足,就可以增加一劫的壽命嗎?你應該回答說:‘佛陀應增加一劫的壽命。’可是佛陀三問,而你三不答,所以使世尊提前進入了涅槃。”阿難說:“那時是魔障蒙蔽了我的心田,所以我沒有回答。”大迦葉又說道:“你給佛陀折疊僧伽梨衣時,用腳把僧伽梨衣踩在了地上。”阿難說:“當時大風吹來,將衣吹墮在地上,正好落在我的腳邊,並不是我不恭敬。”大迦葉又說:“佛陀的陰藏相(佛的生殖器藏在腹中而不顯現)在佛涅槃之後,給女人看見了,這行為是多麼可恥啊!”阿難說:“我當時想女人見到了佛的陰藏相,內心會感到自己身為女人之形是十分羞恥的事,因此才會促使她們認識到在此世應當修行種種佛的德根,以圖來世獲得男身。我這是出於好意,不應當被看作破戒。”作為僧眾上座的大迦葉不再聽阿難的辯解,而是當即命令阿難到僧房中悔過。並說:“當你煩惱解除,證得阿羅漢果位之後,再到這裡來。”

  阿難是跟從在佛身邊的弟子,可以說是佛陀的貼身秘書,佛陀幾乎所有的傳法過程以及傳法內容只有阿難了解得最清楚,而且阿難博聞強記,佛所講法他基本上都能記住,可以背誦。因此結集佛的法藏,缺少了這樣一位多聞第一的阿難是很大的缺憾,甚至是無法得到結集成功的。據說,大迦葉為什麼又以種種理由阻攔阿難加入結集大會,這是因為大迦葉是頭陀第一,他本人既不好色,也不喜歡舒適的生活,平時修的是非常嚴格的苦行,因此他要求僧眾也是以苦行為主,以守具足之戒為最重要之事,而在晚期的佛陀遺教中,卻有著“小小戒可捨”的精神,這是與大迦葉的思想相抵觸的,阿難親聞佛陀遺教,並以較為寬容的精神要求僧眾,這招致了大迦葉的不滿,又由於阿難在僧團內屬於較為年輕的一輩,因此自然受到了以持戒為第一要務的大迦葉所排斥。

  但這次結集少了阿難是不行的。阿難也知道這次結集的重要性,因此他離開這大會場之後,就專心致志地思索種種佛法,希望盡快地斷除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但由於缺乏定力,開始並未悟道,到後半夜時,因為太疲勞,就想躺在枕頭上休息一下,當他的頭一靠在枕頭上,突然像得到了神力一般,猶如電光火石,當下即得到大徹大悟,進入金剛禅定之境,破除一切煩惱,證得阿羅漢果。於是阿難隨即前往僧堂敲門。大迦葉對他說道:“你如果證得了阿羅漢果,就從大門的鎖孔中鑽進來。”阿難當即用巨大神力從鎖孔中進入僧堂,然後向大迦葉禮拜,表示忏悔。大迦葉便對阿難說道:“希望你不要有嫌恨之心。你回到你的本座去吧。”阿難向各位僧眾敬了一個禮,然後立即登上師子床。大迦葉告訴阿難:“佛所說法,一言一字,都不要遺漏。”於是,阿難遵旨將佛的遺教一五一十地念誦出來。

  阿難一開口發聲,第一句就是這樣念的:“我聞如是,一時佛住所居處。”大迦葉及各位僧眾聽到這裡,都不由得掉下了眼淚。“唉,唉!衰老、死亡,真是如夢如幻,昨日還能親見佛的面顏,今天就已經稱道‘我聞’了。”言下大為傷感。

  阿難因為是佛的堂弟,他的相貌和佛極為相似,只是有三個指頭比佛的要短一些。當他剛登上高座念誦時,僧眾都一時為之糊塗,以為世尊重新出現,有的則以為是別處的佛來到這裡,還有的懷疑是阿難已經成佛了,種種猜想,狐疑不定。但當阿難一開口念誦,說到“我聞”這一句時,僧眾所有疑問全都掃除干淨。阿難是在佛那一年成道時出生的,在佛初轉法輪時,他並不知道佛所傳的法,阿難通過展轉聽聞、佛後來親口復述等通曉了初期釋迦牟尼宣講的佛法,當佛陀年事已高,需要阿難服侍之時,阿難便通過和佛陀的朝夕相處,親耳聽聞了佛所講說的經典,並將它們默記心中。現在,由阿難將它們念誦出來,就像一個完整的瓶子,裡面所有的水都點滴不漏地倒進了另一個瓶子,佛法就這樣通過阿難通達無礙的念誦,因而完整地傳承下來。

  在這次結集的三藏中,阿難誦出的是經藏,大迦葉誦出的是論藏,優波離誦出的是律藏。號稱三藏十二部。這就是後來所稱的上座部。

  當時,除了摩诃迦葉尊者、阿難尊者、優波離尊者等阿羅漢在畢缽羅窟裡結集三藏法教外,還有許多比丘長老在跋波尊者的帶領下,在摩揭陀國王捨城七葉窟外面不遠的僧團裡,進行會誦結集。這就出現了窟內、窟外兩個部分的結集。這兩個部分結集的法藏都屬於小乘佛教的范圍。

  大乘三藏教法,據說是由文殊師利菩薩和彌勒菩薩,帶領許多菩薩和阿難尊者等,在鐵圍山中結集的。鐵圍山據說是鹹水海邊的一座山。

  三藏,佛教典籍的總稱。藏字的意義是盛放東西的竹箧,佛教經、律、論三種經典能夠把佛所講的戒、定、慧三種無漏學的教法,統統放在一個三藏的“竹箧”中,收藏起來,因此便稱為三藏。

  釋迦牟尼四十九年所說的佛法,總稱為經、律、論三藏聖教。經,是佛所說永恆的道理;律,是僧團內部的戒律;論,是各位菩薩、論師等論學的內容。三藏所講的就是戒、定、慧三種無漏學的道理,凡是佛門弟子能發心修行戒、定、慧三種過程的,就可以不漏落於生死輪回,經受種種煩惱痛苦,因此稱為無漏學。






釋迦牟尼傳--3.佛的著名弟子






3.佛的著名弟子

  佛教從釋迦牟尼創教,到日後發展壯大,固然有佛教教義內在思想高超以及佛陀本人的人格魅力巨大的原因,但圍繞佛陀修行、傳教的弟子們的功勞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如果沒有那麼多有思想、有實踐、誠實可靠、富有才干的弟子們扛起佛教大旗,並且搖旗吶喊,身體力行,那麼佛教的發展和壯大恐怕就不能成為事實了。在所有僧眾弟子中最著名的起過重要作用的有十大弟子和五大菩薩。十大弟子是常隨在佛陀身邊的,親聞佛陀的教化,親受佛陀的戒行,其地位之崇高、重要為其他弟子所不及,五大菩薩在傳承佛教的工作中起著另一種作用,他們之於釋迦牟尼,雖然親受佛陀的教誡而悟道,但與佛陀的關系不像隨侍佛陀的弟子可比,他們義為師徒,而在信行上相對稍稍獨立,他們是證得了菩薩的佛陀弟子,與佛只相差一階,指日撐舟可渡的。菩薩與阿羅漢的區別在菩薩為大乘的稱號,阿羅漢為小乘的稱號。菩薩,為菩提薩埵的略稱。意譯為覺有情,或導引眾生。是修持大乘六度,求無上菩提,利益眾生,於未來成就佛果的修行者。阿羅漢,略稱羅漢。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有三種意義:一、消滅了一切煩惱;二、應當接受天人的供養;三、永遠進入涅槃之境,不再墮入生死輪回。

  十大弟子中有智慧第一的捨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多聞第一的阿難,密行第一的羅睺羅,頭陀第一的摩诃迦葉,議論第一的迦旃延,布教第一的富樓那,持戒第一的優波離,解空第一的須菩提。

  捨利弗智慧第一,常代佛說法,為佛的侍者有二十年之久。僧團中碰到棘手的問題,都由捨利弗來解決。如提婆達多叛佛,帶走了許多僧眾,捨利弗通過說理對那些僧眾進行教育,最後使叛教的僧眾虛心忏悔,脫離提婆達多,回到僧團。捨利弗對維護僧團的統一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目犍連最有名的是目連救母的故事,據說目犍連在禅定中見到母親墮落在餓鬼道中受苦,咽喉像針尖那樣細小,皮骨相連,極為瘦弱。目犍連見狀,心中大為不忍,於是用缽盛飯菜給母親吃。但是,飯菜一到母親手中,立即化為炭火。目犍連因此大為悲痛。他將此情禀告佛陀,請求佛陀開導救母的辦法,佛陀說:“你母親在生的時候,謗佛罵僧,不相信因果正法,貪嗔邪惡,愚弄眾生,所以理應受到這樣的報應。這樣的重罪,不是一人力量所能拯救的,只有依仗十方僧眾的力量,才能使你母親脫離苦海。每年七月十五日,是僧眾自恣日,你可以鋪陳百味珍馐美馔以及時鮮果品放在盆中,供養僧眾,你母親便可得到超度。”目犍連聽後,大為高興,於是依教奉行。從此以後,七月十五日便成為了佛教中有名的盂蘭盆節。盂蘭,漢語中譯為倒懸,形容餓鬼之苦,有如人之倒懸。只有用盆盛食品齋僧,才能解除倒懸之苦。目犍連一生弘揚佛法,降伏外道,遭到外道的嫉恨,因而在一次經過伊私阇梨山下時,被一裸形外道從山上推下亂石活活砸死。目犍連是佛教史上第一位為傳播佛法流血殉教的人。

  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是佛陀的堂弟。佛陀對釋迦種姓出家的人要求特別嚴格。在一次說法中,佛不滿阿那律瞌睡,因而批評他說:“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阿那律當即跪地表示忏悔,發誓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死去,不再睡眠。不久,阿那律便因不睡眠而得了眼病,佛陀雖然勸慰他不要苦行做得太過了,但阿那律仍舊堅持不再睡覺,最終由於過度勞累而雙目失明。佛對他十分憐憫,便教他修習金剛照明三昧。不久,阿那律獲證天眼通,不論遠近,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有天眼通神力的阿那律都能一目了然。

  多聞第一的阿難侍奉佛陀二十七年,為佛陀與教眾關系的和諧起了非常好的作用。他非常聰明,對佛陀的教誨牢記在心,這為將來佛涅槃後佛經的結集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佛陀非常喜歡阿難,涅槃前對大家說:“阿難非常辛苦地侍奉我二十七年,他為人溫和寬厚,聞法不忘,將來一定在世間發出大的光熱。”佛入滅後三天,阿難即趕赴王捨城參加聖典結集,路上走了兩個多月,四月十四日抵達王捨城,第二天即開始結集佛經,這時大迦葉被推為首座,把阿難排斥在外。阿難受此巨大刺激,當下發憤修行,在中夜證得阿羅漢果,因此才參加結集。阿難在會上誦出了《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雜阿含經》《譬喻經》《法句經》等。佛教之有聖典流傳於世,實賴阿難之功。

  羅睺羅尊者是佛陀的親生兒子。佛陀成道後,應父王之邀,從摩揭陀國回到故鄉迦毗羅衛省親。這時,羅睺羅才幾歲。佛陀想到將來王位的繼承一定會是羅睺羅,幼童做萬民之主,非國家之福,因此佛就叫捨利弗收他出家,為僧團中最初的沙彌。羅睺羅因為年紀小,常受到年齡大的比丘或者流氓的侮辱,捨利弗便對他進行教育,要他學會忍辱負重。“世間沒有比忍辱更勇敢的人,任何力量也戰勝不了忍辱。”捨利弗這樣說道。後來佛又對羅睺羅說:“有智慧的人,能見到深遠的因果,克服嗔心,多行忍辱。能忍惡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災難。忍是大海中的舟船,能度一切苦難;忍是病者良藥,能救垂危病人。我能成佛,獨步三界,主要是心地安穩,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貴。”從此以後,羅睺羅就默默地思維道理,默默地修持忍辱之功,最後終於證得阿羅漢果。佛陀因此稱贊他是弟子中密行第一。

  摩诃迦葉尊者雖然非常富有,而且學問高妙,但他淡泊名利,厭薄情欲。雖然父母給他娶了一位絕色美人,但終不受誘惑。兩人分床而睡,後來父母去世,便先後出家,做了佛陀的弟子。摩诃迦葉不喜歡過僧團的生活,經常獨自一人露天靜坐,冢間觀屍,樹下補衣。他認為屍臭和白骨對修習無常、苦、空、無我、不淨觀等具有極大益處。摩诃迦葉修的是頭陀苦行。他說:“我要樹立艱苦修行的榜樣,讓將來的人對少欲知足的苦行能尊重和實踐。”有一次,佛在鹿母講堂為僧眾說法,迦葉身穿糞掃衣,蓬發垢面,蹒跚而走。佛便勸他:“迦葉,你年紀老了,不要繼續苦行,脫下糞掃衣,換上整潔輕軟的服裝,也不要過分疲勞。”迦葉當即拒絕說:“我把頭陀苦行看作是快樂的事情,不為穿衣吃飯憂愁,沒有人間的得失,我的內心中因此而感到清淨解脫的喜悅。”佛陀聽了迦葉的話,說:“將來我的正法,不是毀於天魔外道,而是毀於僧團內部的腐化和墮落。如果要久住正法,僧團鞏固,一定要像迦葉那樣過嚴肅的生活。迦葉,我不勉強你,你就走自己的路吧。”大迦葉最大的功勞是主持結集三藏聖典。他在佛滅後,主動挑起統理僧眾的重擔,結集聖典,避免教團的分裂,在佛教史上做出了具有重大意義的貢獻。

  迦旃延尊者主張種姓平等,主張人們不分職業、地位、年齡、出身等一律平等,是真能脫離我執、躬行佛陀所宣揚的佛性平等的極有力的阿羅漢。他思維敏捷,回答問題針鋒相對,觀點鮮明。他說法時辯才無礙,長於議論,先闡述原則,然後再舉出大量實例加以證明。如迦旃延說無常,便先說無常的法則。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壞。世間一切有為法,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都離不開無常的法則。再舉自然界和社會上各種實例。自然界中,春天來了,百花開放;秋風一起,黃葉飄零。發出無量光明的太陽,天天要消失在黑暗的夜裡。美貌紅顏漸漸雞皮鶴發,老態龍鐘。社會上恩愛眷屬,老死時誰也不能相互代替。孝子賢孫,縱然哭得死去活來,也不能感動無常而使之不再到來。名位權勢,縱然煊赫一時,轉瞬即逝,豈能長久?富比王侯,雖是熱鬧非凡,災禍驟至,一切成空。再述說不懂得無常的道理,就會被五色缤紛的假象所迷惑,表面看去,自然界的青山綠水,人生的幸福快樂,社會的燈紅酒綠,好像生機盎然,實質上是時時被無常所吞食。最後闡明佛弟子的任務是要敢於向無常挑戰,勤修正道,粉碎無常的世間,證得不生不滅的永恆生命。迦旃延的說法層次分明,說理透徹,生動具體,使得聽眾獲益不淺。

  富樓那是布教第一。為弘揚佛法,富樓那如行雲流水一樣,到處漂游,到處為家。他的足跡遍布印度各地。富樓那布教的最大特點是,不作空洞的說教,而是從改善人的生活這些具體的事情做起。比如給人看病,教人識字,傳授知識等,在這些具體事情中因勢利導,灌輸因果報應以及修行持戒的道理,因此深得人心。另一個特點是,越是艱苦的地方,難以教化的地方,就越要去。他具有不怕犧牲的真實的忍辱精神。他說:“假如有人打傷了我或刺傷了我,只要還沒有把我打死,就還不是最可怕的。假如有人真的打死了我,那麼我就應該更加感謝他們,因為是他們殺害了我的色身,幫助我進入涅槃,幫助我用自己的身體和生命報答佛恩。”佛陀稱贊他說:“富樓那,你真是我的好弟子,布教、修道、忍辱都很好,有這樣的思想准備,即使再艱險的地方也能夠去了。”

  佛陀為太子時,優波離是釋迦王族的理發師,出身於首陀羅,為下等種姓。釋迦牟尼成道後回到迦毗羅衛,優波離便向捨利弗提出出家的要求。佛陀親自為他剃度,說優波離有很好的善根,將來一定能宣揚正法,使佛法光大。他出家後,很快證得阿羅漢果。他在生活上很重視行住坐臥的四種威儀,對佛制定的戒條,都能一一加以遵守,從不毀犯,被大眾推為持戒第一。優波離的一生是在處理僧團的糾紛,為犯戒比丘忏摩,向佛陀請問戒律中度過的,堪稱為戒律權威。

  須菩提尊者是佛弟子中最能理解空的道理的一人,被稱為解空第一。什麼是空?空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因緣所生,因緣所滅。因緣即是空的同義詞。佛教說空,不是虛無的空,不是空洞的空,不是無因果的空,不是破壞因緣生法的空,而是充滿了利人濟世,廣修六度萬行的菩薩精神。菩薩於一切法不起執著,應住於空,住於無分別,才能完成六波羅蜜的修學,才能住於不退轉的地位。空性無處不有,佛的法身也無處不在,須菩提悟得了此中的道理,因此受到了佛的稱贊。

  以上是十大弟子的概況,基本上屬於小乘佛教。下面講到五大菩薩,則是屬於大乘佛教的。

  五大菩薩是大慈彌勒菩薩、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願地藏菩薩的總稱。這五大菩薩在中國民眾中的影響是巨大的,它超過了前面所講到的十大弟子。而其中觀世音的影響所及幾乎家喻戶曉,沒有人不知道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其聲威甚至寖寖超於教主釋迦牟尼之上,幾乎有人的地方,有井水的地方,就知道有一個救苦救難的觀世音;又因為他的大慈大悲,一到中國,就從男身轉變成為了女神,不能不說是十分有趣的一件事。當然在佛教中的作用和地位是無法與釋迦牟尼佛相提並論的,這只是反映了觀世音在民間的影響巨大這一事實。

  彌勒菩薩學佛的歷史其實比釋迦牟尼資格要老得多,他出身於有崇高地位身份的大婆羅門家庭,一生下來,就被相士們傳為將來要當轉輪聖王,因此招致了國王的忌恨。其父預感大禍臨頭,便將他藏在母舅家中。後來讓他見佛聞法,便因此從佛出家了。彌勒出家後,不與小乘比丘為伍,總是和文殊、普賢、觀世音、大勢至等大菩薩共同修道,所以在大乘法會上,彌勒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釋迦牟尼在眾多弟子中,對彌勒總是另眼相看,他選擇彌勒作自己的接班人,予以授記,次當作佛。這招致了其他比丘的異議。修慈心觀而上求佛道,是彌勒思想的一大特色。彌勒從一開始就不吃肉,對一切眾生均不起殺心,不論在什麼情況下,寧願打破骨髓頭腦,也絕不吃眾生的肉。他制定了斷肉戒,規定其弟子不得吃肉。在素食問題上,彌勒菩薩比釋迦牟尼尚勝一籌,所以為大慈。大慈者及於所有眾生。彌勒否定了娑婆世界外境實有,徹底地把所有虛空世界佛土也一筆勾銷。一切染淨因緣均沒有了,顯現諸法的我心,又將安立在何處呢?這種不定一法的精神,只有佛與佛之間才能證知。彌勒是創立瑜伽學派的第一人。傳承彌勒學說的有無著、世親兄弟。

  文殊菩薩,又譯為曼殊室利。在大乘佛教裡,文殊是諸菩薩上首,常與普賢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當成智慧的化身。常見的文殊像,頂有五髻,表示五智無上無得之相。左手執蓮花,花中安放《般若經》一部,表示般若一塵不染。右手執寶劍,表示大智,能斷除一切無明煩惱,喻金剛寶劍,能斬群魔。釋迦牟尼說法四十九年,從華嚴開始,到佛進入涅槃,凡是大乘法會,都有文殊參加。為輔助釋迦牟尼佛,宣傳大乘教義,文殊菩薩做出了巨大貢獻。文殊是大乘經的發起和組織者。文殊教育青年不要像捨利弗等人那樣整天坐在大樹下面,要學習佛陀至高無上的精神,修集善根,勤習六波羅蜜,而永不滿足。他引導六千青年比丘,從事利他的普賢行,向印度南部宣傳大乘佛教。文殊又是大乘空義的奠基人,他的大乘空義特點是不著空不執有的不二法門。不二與無二含義相同,是離空有二邊的意思。文殊的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維摩經》《思益梵天所問經》裡面,為後來龍樹及中國佛教各宗所遵循的重要原則。

  普賢與文殊為大乘釋迦牟尼的兩位脅侍(輔助佛教化傳道的菩薩),普賢侍右,主持定德門;文殊侍左,主持智德門。表示如來教法是行(實踐)和解(理解)並進,定(禅定)慧(智慧)雙修。普賢主要在對佛以及眾生的禮敬、修行、護持等儀式上面盡心盡力,為行為舉止上奉持佛法的代表。

  觀世音菩薩修行的是大悲行解脫法門。大悲是觀世音菩薩特別的德行,所以被稱為大悲觀世音。觀世音在中國又稱作觀音,是因為避李世民的諱,將名字中間的“世”隱去,而變成觀音的。觀世音以大悲心觀照世間眾生,而現身說法,大悲救苦,成就了與佛平等的功德。怎樣修學大悲行解脫法門?主要是平等視一切眾生,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時時刻刻以拔除眾生的痛苦為己任。怎樣產生平等的心?從根本上說,一切有心識的動物,都是業障深重的苦惱而成.  

上一篇:七種禮佛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吉祥臥功德極大 臨終不會墮惡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