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益西彭措堪布:如何以業果正見指導修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人的一生,會遭遇各種厄難,在逆境現前時,應當知道這是自業的果報。比如患病、貧窮、受人毀謗歧視、人際關系不好、說話無人理睬等等,這時,沒有業果的智慧,就會怨天尤人、生起報復心等,更種惡趣之因。那應當如何觀想呢?就是要在自身上思惟領受等流果,比如受謗時,要觀想:“必定是以前妄語騙人的果報,既然是自己造惡,理應歡喜順受。”進一步想到:“他謗我,正是消除我的宿業,摧毀我執,成就我的安忍,他是我的善知識。”這樣作消業想,作善知識想。或者,對眷屬好心忠告,反而不聽從,這時不能起煩惱,應當自責:“這是我以往離間語的果報,是我自己沒有德行,他才不聽從。”隨後對於自己往昔所造的惡業生後悔心,生勤求忏悔之心,而且策勵自己,努力修德來感化他。能念念這樣轉,那除了自責之外確實沒有任何可以指責他人的理由。

總而言之,以業果正見攝持自心,被打、被罵、受害、遭違緣的時候,都是“只認自己錯,不見他人非”,一切都是歡喜順受,順受就能消業,因此是“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月稱菩薩在《入中論》當中也教過我們這樣觀想:已經了知到以領受苦報可以消盡往昔惡業的果報,為什麼還要嗔他,引生未來受苦的種子呢?像這些世俗修法的核心就是業果正見。大成就者持明無畏洲說:“怨敵反對亦使修行增,無罪遭到誣陷鞭策善,此乃毀滅貪執之上師,當知無法回報彼恩德(怨敵反對,也將使修行增上;無罪遭人誣陷也是策勵自己行善;這是毀滅貪執的上師,應知別人成就你的恩德,無法回報,真正是你的大恩人)。”

再比如,下崗貧困時,應當自責:這是我往昔不與取的惡果,現在不廣行布施供養,怎麼能擺脫貧困呢?未來還會這樣永遠貧苦下去。這樣想了之後,就會發起勇猛行善的心。或者,別人都看不起你,應思:這全是過去輕他慢他的報應,如果再不修習恭敬,將來會更下賤。這樣一面生慚愧心,一面發願改過。或者身患重病時,應當想惟:這都是殺生報應,如果不發起救度法界有情的善心,怎麼能解脫我的罪報呢?這樣從果知因,看到過去所造的惡行,只有忏悔恐懼,哪裡還敢怨天尤人呢?  

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某種惡的造作,在反省之後能把它改掉,這就杜絕了一種墮落惡趣的因緣,某種善的造作,能串習培養好,就會積累起一種善趣或解脫的因緣。所謂斷惡行善,是在這個造作上斷、行,實際上就是除習氣改習慣的過程。

我們的心念、語言,總會按照同樣的方式進行,如果認識不到,就總會在那個地方造業,這種後果是很可怕的,它會不斷惡性循環,如果不遮止,一百世、一千世乃至無量世都會這樣流轉。懂得業的造作等流規律,就會畏懼,因為一點惡習不改,就會永遠重復、相續,就像飲酒不戒除的話,天天都想喝。所以,以修行來說,處處都要改習氣毛病,處處都要熏習好的行為,以這條來衡量,造作等流果的修學確實極其廣大。所謂修行,就是要先破一切引生惡趣的造作方式,再破一切流轉輪回的造作方式,再破一切小乘自了的行為方式,這樣才能夠成佛。所以這裡面有很深細的檢點、修行要做。

十善業道的體性是能斷的誓願,沒有誓願,單單沒有作殺生等,並不算善業。所以首先思惟惡業過患發起遠離欲,至關重要。比如了知殺生會感召深重的痛苦,將會墮落惡趣一個中劫,即使得到人身,也是短命多病等等,或者將心比心,自己被刺扎手,都不願意接受,為什麼要斷眾生命根、給眾生制造那樣大的痛苦呢?這樣反反復復地思惟,心裡下決心:以後再不殺任何有情。象這樣發誓遠離殺生,就有等同全法界有情數目的功德。依此類推,對於黑業和黑業果逐一地思惟,在認識黑業過患之後,就可以發起遠離欲。這時心裡發誓,以後不再做殺生,不再做不與取等等,這樣就是發起十善業道的意樂。有了止惡的意樂,平時謹慎防護,念念不忘,真正做到靜息惡心惡語惡行。能夠一生堅持守十善戒功德極大,如果不能全部守持,可以先守其中一種或幾種,即使每個月守一天也有很多功德。

十善業道的根本是在意樂上面,而要發起意樂,關鍵是觀察。所以要帶動自他遠離惡業,首先應力求發起遠離欲,發起的方法就是如理思惟。今天要喚起人們心中的因果觀念,重點是根據宣說因果的經典、教言、公案,大力宣揚,讓人們認識善惡因果的真相。只要心能隨業果的道理如理觀察,就有轉變觀念的希望。民國印光大師以大智慧看清了時代的病症,大量印行《安士全書》、《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等講述因果的書籍。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如果這些善書不能廣泛流通、傳播、宣講,人們心中的因果觀念就會逐漸泯滅,隨之而來的是斷見堅固,十惡流行,這樣人類普遍都會墮入惡趣。

能觀察、思惟是人身寶貴的品質,實際上引導人們主動進入如理思惟,這是極為緊迫的問題。只有把人類帶入如理思惟之中,建立業果正見,才能從根本上轉變人心。在這個時代利益眾生,首先要把這個要點把握住。人類行為上的顛倒墮落,來自業果愚,只有使他在業果上樹立正確的觀念,事事從業果上觀察取捨,才可能使人心轉向良善。宗大師把觀察修提到顯著的地位,成為主要的修心方法,確實有決定的道理在。

 

上一篇:慈誠羅珠堪布:修習因果不虛的意義
下一篇:益西彭措堪布:十黑業等流果之相及其修行啟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