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喪子未必是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陳海量居士

  【喪子未必是凶】

  (一)《華嚴五祖紀》:唐朝杜順和尚,有一你倆到外面去化緣的時候,有一個齋主抱著他的兒子,求和尚給他消災延壽。和尚定睛對著孩子看了許久,說:“這孩子本是你的冤家,現在應該給他忏悔。”吃完了齋以後,和尚叫齋主把小孩抱到河邊。到了那裡,他說把小孩子拋入水中。這時齋主夫婦不禁捶胸頓足,嚎哭起來。和尚說到:“請不要鬧!你們的兒子還在那裡呢!”說著,就用手一指,果然,他們就看見他們的兒子,化作六尺丈夫身,立在水波之上,怒目地斥責齋主說:“你前生拿了我的金帛,還殺了我推入水中。若不是菩薩同我解怨,我是決不饒赦你的!”於是夫婦倆默默然信服和尚的神力了。

  (二)梁敬叔筆記:姚伯昂先生說:“傳說人世間的夫婦兒女,有還賬的,有討賬的。我於是想起,從前我的一個妹子,當她五歲的時候,出天花很是危急,呻吟床褥,非常哀苦,一連幾日夜,叫號聲不止。我的母親說:‘這樣地受痛苦,為什麼不早些去呢?’她聽見了,大聲地反抗說:‘你們還欠我八千文錢,尚未還清。等你們還了我,我就去了!’我的父親就差我去關照她說:‘我們一定把這筆錢做你的棺殓費,再加千文燒些錫箔給你。這樣你可以快些去了,何必等待著活活受苦呢!’我對她說了以後,她就在這一夜裡死了。這樣看來,還賬討賬的傳說,是確有其事的。”

  (三)梁敬叔先生說:“常州有個甘學究,是以教小學生為生活的。當他的兒子才只三歲的時候,他的妻子忽然死了。他只得帶著他的兒子,到他教書的館捨裡去養育。到四五歲的時候,就教他識字讀書。這個孩子倒很聰敏,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四書五經都讀得爛熟,也可以做教書先生了。每年父子二人教書的收,湊合起來有四五十金,除去生活費用之外,還可以稍稍積蓄一些。後來甘學究就預備為他的兒子娶個媳婦。當他們正要行訂婚禮的時候,他的兒子忽然生起大病來,病勢很是危急。

  在病中,他狂喊著他父親的名字。甘學究驚惶失措答應說:‘我在這裡!你有什麼事嗎?’他的兒子說道:‘你前生和我合伙做生意,欠我二百余金。某事除去若干,某事除去若干以後,現在應還我五千三百文。快快還我!還了我,我就去了!’說完了話,就氣絕而死了。這真是世俗所謂討債的了。大凡年幼夭折的兒女,多因討債而來的;不過像甘學究的兒子般,分明說出來的,十個之中沒有一二個罷了!世間一般做父母的不明因果,反為這種討債的子女悲傷哭泣,不是很可笑嗎?

  (四)紀曉岚筆記:朱元亭有個兒子,生肺病將死的時候,有氣無力地自言自語道:“現在還欠我十九金。”這時醫生正在開藥方,預備給他吃一服人參,可是人參還沒有煎好,他就死了。後來算算那人參的價值,剛好是十九金。這是最近的事實。

  (五)天台有位袁相欽先生,是我的遠親。他有一次在夢中,看見灑壇裡現出一個人來,指著他說道:“三百千!三百千!”他就醒了。這時他的妻剛巧生個兒子。相欽本來沒有兒子的,所以很鐘愛他。這個孩子,四歲生病很厲害的時候,在病中,他忽然叫喊著說:“拿算盤來算帳!拿算盤來算帳!”相欽突然想起從前的夢,就責罵他說:“討債鬼!你到我家裡四年,我為你花費的,已經不止三百千了!”他的兒子聽了這話,就死去了。

  印光大師曾經說過:“一個人生兒子,大概有四種原因:一種是報恩,一種是報怨,一種是還債,還有一種是討債。”

  報恩是:因為父母對於兒子過去世有恩惠,為著報恩,就來做他們的兒子。所以服勞奉養,生事死葬,都稱父母的心意。世上的孝子賢孫,都是屬於這一類的。

  報怨是:因為父母對於兒子過去世有虧負的地方,為著報怨,就來做他們的兒子。所以怨恨小的,就忤父母;大的,甚至為非做歹,闖下大禍,害及父母。做父母的,活著的時候,不能得到兒子的奉養;等到死了,還因為兒子的不爭氣,帶著羞恥到九泉去。這是報怨的一種。

  還債是:因為兒子在過去世欠父母的資財,為著償債,就來做他們的兒子。倘若債欠得多的,父母就終身由他奉養;若是欠得少的,就不免半路死去。像讀書才得了些功名而喪命的,做生意才得了些財利而身死的。

  討債是:因為父母在過去世欠兒子的資財,為著討債,就來做他們的兒子。小的債,不過損失些學費聘金;等到債還清了,父母雖想望他成事立業,而他忽然夭亡,再也不留片刻。若是大的債,那做父母的損失,可就不止此數,必定要廢業蕩產,家破人亡才罷!

  這種報恩報怨的因果關系,不獨子女是這樣,就是夫妻也是這樣的。總之,眷屬聚會,無非恩仇報復。假使能夠互相感化,大家念佛修行,同歸極樂淨土;那麼恩仇眷屬化為菩提眷屬,就完美到極點了。




 

上一篇:益西彭措堪布:業果愚:現代人普遍墮落的根源
下一篇:學佛淺說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