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釋宏滿:分析“八識心王”的實際功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作者: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釋宏滿
人們平時所講的自我意識或自由意志,都是在第六識的層面上講的,並且還在境中了知分辨“我”是如何自由、如何爭取自由,更有甚者還會著書立說,宣傳關於自由的理論。但是,這些理論或為之而作的努力往往使人適得其反,以至生起更多的煩惱。究其原因,都是因為當我們觸境時,所緣的是感覺,所依的是六根,所歸的是意識。
一 八識的概括性名稱——心意識
心識也叫心意識,可以分成三義來理解。“心”指阿賴耶集諸法種子生起諸法之義;我們通常所說的心是指我們的肉團心,而佛教裡對心所賦予的內涵是“積集義”,也就是能夠積累種種經驗。在無盡的生死過程中,我們所有的生命經驗,以及曾經發生過的一切,都儲存在我們的內心,由我們的心來聚集並保存。它像是一個容量無限大的倉庫,正如一位作家所說的那樣:“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心靈。”
“意”指末那緣境時“恆審思量‘我’相隨”,與六識為同時根,是思量之義,即有能夠思維的特征。思維有時需要借助外在環境,有時不需要借助外在環境。因為在我們的內心儲存著許多思維的素材,那就是無始以來所積累的經驗,即使我們閉起眼睛,思維照樣可以進行,照樣能夠陷入遐想之中,這就是意所具有的功能。
“識”指六識對六境,了解辨別差異之義,當我們的六識面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界時,能夠對所接觸的對象進行分別和判斷,能夠區別高下、善惡、美丑,這就是識所產生的作用。
心識緣境有三種分別。一是“自性分別”,是指於現在事相上不與他事相比較、用他事相推知現事相,只在自相上“任運分別”,是所緣相“無異無別”。二是“隨念分別”,是指於過去之事相,追憶想念而起分別,是依經驗常識的分別。三是“計度分別”,是指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未現之事相,構思測度計量而起分別,是非依經驗常識的計度分別。在八識中,前五識與第八識,只有“自性分別”一種功能;第七識則具有“自性”、 “計度”兩種功能,而計度只在“現在”一世;第六識則三種分別廣具。
心識又有三種“量”。心識緣境作用時,第一量叫“現量”,是指於現前境上,離名言種類等所有分別,“逼附境體”,顯現量知境之自相。第二叫“比量”,是指於不現在前的境上,藉已知境類比度量而正知之。第三是“非量”,是指謬誤之量,於境上“非可現知明白而照,又非可比擬推度而知”,無境體可量度而起心量。在八識中,前五識與第八識,只有一個“現量”;第七識只有一個“非量”;第六識通具三量。
現在再論心識的功能,就比較清楚了。前五識在境上,運作本是“現量”、是離分別名相的“自性分別”、“無異分別”,是於境上照知境體自相的,並無染著。但是,當第六識參與運作時,情形即時翻轉。第六識把境相比較分類,安立假名,於過去經驗、常識來判斷現在的處境;更與第七識同根執“我”為實,變本加厲地“計度分別”、無中生有、三心四相林立,起謬誤心量。這個第六識的功能以第七識為核心,形成了“醬缸”。它可以把真理化為謬誤,執“我”為是,更不自知。我們的所謂“自我意識”、“自由意志”皆由此出,然而我們並不覺知“自我意識”的根源、和“自由意志”的真實含義及達成“獨立自由”的正法。這裡如果用一些比較確切的詞語來比喻,大概應當是癡心妄想、做白日夢等等。
二 八識心王的功用
八識心王,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識就是心,為什麼我們一心能有八識? 原來人們通常都是執著於實我實法——把宇宙間的一切視為實體。說到心時,也隱然有一個整體的東西存在。唯識家以分析的方法,分析此心為八,以破除人們的執著。
前五識、即眼、耳、鼻、舌、身五識,這是我人的五種感覺器官,其作用是:眼識依於眼根,緣色境所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耳識依於耳根,緣聲境所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鼻識依於鼻根,緣香境所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舌識依於舌根,緣味境所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身識依於身根,緣觸境所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為此,前五識是感覺器官,始終依附於人色身中的五根 (即眼、耳、鼻、舌、身五根) 而生起作用。
五識依於五根而生起,但所依之根,又有內根、外根的分別。外根,就是我人視覺可見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身體。但這五種根,是四大合成的物質,它的作用是輔助內根,是內根的依托處,這在佛經上稱為扶根塵、扶助內根的塵法。扶根塵不能生識,生識的是內根,又稱之曰“淨色根”,又名勝義根。佛經上說:勝義根質淨而細,有如琉璃,肉眼不可見,唯佛眼天眼可見之。近代科學發達,使我們知道所謂淨色根,事實上就是人體的神經纖維和神經細胞。淨色根有發識取境的作用,功能殊勝,所以名為勝義根。
五識只能了別自己界限以內的東西,不能越出自己的功能范圍以外。如眼只能緣色,不能越色而緣聲; 耳識只能緣聲,不能越聲緣香,其他各識亦然。並且,五識緣境,只是感覺,“唯是現量,不帶名言”,所以無分別的功能。分別色、聲、香、味、觸五境的內容,是第六意識的功能。
所以說,眼、耳、鼻、舌、身是幫助我們獲得感覺的五個器官,也是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五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儀器。再高明的科學家也要借助儀器才能觀察星空,才能探測石油。同樣的道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要借助於五識的幫助。而對那些通過修行獲得天眼通、天耳通的人來說,他們經過特殊訓練的“儀器”,又比我們常人高明許多。
常人的眼睛叫做肉眼,它所能認識的范圍極其有限,只能看到光明而看不到黑暗;只能看到近處而看不到遠處。在一部名為《超視覺世界》的影片中,所展現的世界都是我們肉眼無法看到的。我們的眼識如此,耳識、鼻識、舌識和身識也同樣如此,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到,五識所能認識的世界非常狹窄。所以,我們不應該過分地依賴它們,覺得能夠看到的才叫做存在,而無法看到的就不存在;能夠聽到的才存在,無法聽到的就不存在。這樣的認識本身就是錯誤的,如果我們將其作為衡量是非的唯一標准,無異於一葉蔽目。
第六識名為意識,這是人心理活動的綜合中心,人的思考、判斷、記憶、決定,以至於喜怒哀樂的情緒作用等等,全是第六識的功能。前五識各有其根,第六識也是依根而生起。前五識是依於清淨四大組成的淨色根,是色法之根;第六識依於第七末那識,是心法之根。前五識緣色、聲、香、味、觸五境,緣的是色法; 第六識緣法境,是心法。前五識只能了別自己界限以內的東西,而第六識則是前五識任何一識發生作用,第六識即與之同時俱起,以發生其了解分別的作用。
意識與前五識比較,它有下列幾種特點:1、意識緣慮法境,它能了解分別一切外境;2、意識能了別一切色法 (物質現象) 的自相與共相。即此物單獨的形相,及與他物比較的差別相;3、意識不僅了別在的事和理,並且還能了別過去、未來的事和理;4、意識不僅是剎那了別,還能相繼不斷地了別;5、意識“思心所” 的造作,能造成業果。
意識有“五俱意識” 與“獨頭意識”的分別。五俱意識,並不是同時五俱,而是或一俱、或二俱、或三俱、或五俱,視緣而定。五俱意識緣外境時,要經過五段程式,才能充分發生其了別作用。這五段程式,又稱為‘五心’。五心是:1、率爾心,這是前五識根境相對生識,剎那間的了別;2、尋求心,這是五俱意識於前五識剎那了別之後,生起尋求之念,以了別外境;3、決定心,五俱意識尋到了目標,決定去了別;4、染淨心,五俱意識了別外境後,所生起的善惡染淨之心;5、等流心,這是因五俱意識的善惡染淨,相續流轉,而成就善惡之業。獨頭意識,是不與前五識俱起,單獨生起的意識。獨頭意識緣慮的只是法境。
當我們眼睛看到一個茶杯並覺得它是茶杯時,已不單純是眼識在產生作用,而是進入了意識的范疇;當我們覺得一個茶杯的好或不好時,也是意識在進行判斷。眼識對境界的認識,在時間上來說,只能認識現在的境界;在空間上來說,只能認識眼前的境界,而且它是不帶名言的。所以,佛教裡稱眼識為現量,為“現量緣境”也就是說:當五根對五塵時,第一剎那,還沒起反應的時候,就是對外境的東西還沒有來得及輸入大腦,這叫現量。
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也是取決於第六意識的作用。而我們學佛修行,就是要對這個世界進行重新的認識和思考。前面說過,我們現有的許多認識都是不完整的,是依我們有限的經驗得來的。那麼,由此而產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無疑會有許多偏差乃至根本的錯誤。所以,我們要通過對經教的聞思,以正確的方法對世界重新進行觀察、認識和分析。在唯識宗的修行裡,有四種如實智,只有經過如理的思維之後,我們對世界才能達成真實的認識,才有可能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因此,佛法的修行應該從分別而不是無分別入手。很多人學佛之初,看了兩個禅宗公安,就要無分別。但如果我們開始就不分別的話,只能永遠生活在錯誤的觀念裡,當我們連是非尚未辨別清楚時,所謂的修行只能是南轅北轍。所以先要分別,在對世界有了正確的認識後,再進一步修止、修觀,方能成就無分別智。當我們修觀感到困難時,還要從觀裡面出來,再作進一步的分別,使我們所認識的境界得到確認。
意識除了具有認識的作用,還能支配我們的行為,無論是造善業或惡業,主要也是在它的指使下進行。所以,整個修行的過程都是建立在意識的基礎上。如果說錯誤的分別是貪、嗔、癡產生的根源;那麼,正確的分別就是開發智慧的基礎。
第六識是心理活動的綜合中心,我們的見聞覺知,思想判斷,全以第六識為主,第七、八識是屬於潛意識的范圍。但第七識是意識之根,第八識是宇宙萬法的本源,無疑義的是第六識的活動一定受到第七、八識的影響。
第七識名為末那識,末那二字,是梵語的音譯,義譯為意,但恐與第六識混淆,故保留末那原名。第七識唯一的作用,就是“恆審思量”,思量些什麼呢,它誤認為第八識是恆、是一、是遍、是主宰的“自我”。它恆常的審慮思量,執著自我。因此,它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中心。
說到思量二字,八個識都有思量的作用,但前五識時常間斷,也沒有審慮作用,所以是“非恆非審”的思量。第六識有審慮的作用,但也有時間斷 (如五位無心) ,所以是審而非恆的思量。第八識是“恆轉” (恆轉如瀑流) ,但它並不審慮,所以是恆而非恆的思量。唯有第七識,它恆時審慮思量,執著自我,維護自我,這就是我人何以時時以自我為中心,起惑造業,損人利己的原因了。
前五識和第六識,都是我們能夠感覺到的心理活動,是屬於意識的范疇。而第七識和第八識則屬於潛意識的范疇。所謂潛意識,也就是我們感覺不到它的活動。雖然我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其作用卻不可低估,事實上,它直接影響著意識的活動。
第七識有一個最不好的特征:就是“我貪”,看見什麼東西都是我的。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想到最多的是什麼呢?無非就是自我,正如俗話所說的那樣:“人不為已,天誅地滅。”我們做任何事情時,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從自我出發並以自我為中心,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就是末那識的作用。末那識的現行有我癡、我見、我愛、我慢四煩惱與它恆常相應,這四煩惱是致使末那識產生強烈自我的根源所在。在它們的作用下,我們整個身心都被強烈的我執所包圍。無論我們做的是什麼,是好事或壞事,都不會忘記這個自我,都不會忘記去著相,這就使得我們的所作所為或多或少地帶著功利的色彩。因此,在禅宗裡禅堂修行中最重要就是要消滅第七識;祖師雲:“打得念頭死,使汝法身活”。因此對一切事物要隨緣,不要執著;禅堂有一句話叫“隨他去”,隨他去一切都隨他去,一切都自然放下、自在,自在才能解脫。要怎樣才不執著呢?打個比方:好像照相機對著空境而過,不要按快門一樣,一切都是一閃而過。
第八識又名阿賴耶識,這也是梵語的音譯,義譯為藏識,是說此識含藏萬法種子,不令失壞; 又因為它歷經生死流轉,永不壞滅。藏是儲藏意思,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種意義。能藏,是指它能儲藏萬法種子而生起宇宙萬法,第八識是能藏,種子是所藏。在種子起現行的時候,受到前七識雜染法的薰習,現行種子受薰成為新種子,但是仍然藏於第八識中。這時的新種子稱為能藏,第八識稱為所藏。執藏又稱“我愛執藏”,這是因為第七識誤認第八識為自我,對於自我妄生貪愛,執著不捨,這稱為“我愛執”。這時第七識是能執,第八識是所執。
第八識是我們生命的寶藏,是一切身心活動產生的根源。唯識宗認為,阿賴耶識裡儲藏著我們無始以來的生命經驗。這些經驗也叫種子,我們曾經做過的每件事,曾經說過的每句話,都會在生命中播下相應的種子;甚至我們的起心動念,每一次貪心,每一次嗔恨心,每一次慈悲心的產生,也都會形成不同的種子。正因為阿賴耶識真實地保存著我們的生命經驗,所以,我們無始以來做過的一切才會如影隨形,功不唐捐。
阿賴耶識既是生命經驗的儲藏室,同時也是我們命運的主宰。眾生無始以來在六道流轉生死,沉浮不定,從天上到人間、到地獄,雖然每一期的色身在不斷消亡,不斷轉換成新的軀殼、新的生命形式,但阿賴耶識始終貫穿其間。佛不講靈魂說,而以阿賴耶識作為輪回的主體,有人可能會不解:阿賴耶識和靈魂有什麼區別呢?我們要知道,靈魂是固定不變的實體,而阿賴耶識則剎那生滅,相似相續,它時刻都在隨著我們的所作所為而變化。當我們行善的時候,就是在阿賴耶識裡播下善的種子,生命中善的力量就隨之增長;當我們作惡的時候,就是在阿賴耶識裡播下惡的種子,生命中惡的力量也隨之加強。阿賴耶識雖有相對的穩定性,但又是變化的,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在佛教中,往往將阿賴耶識比喻為流水,因為它具有流水般相似相續而不常不斷的特征。這一理論既不同於唯物論者的斷滅說,也不同於一神教的永恆說。唯物論者認為精神是物質的產物,形散則神滅;而基督教等一神教,又將靈魂當作是固定不變的實體,得到救贖的靈魂可以在天堂享有永生,罪惡的靈魂則永遠在地獄承受煎熬。從佛法的觀點來看,生命雖然有不同的存在形式,有四聖六凡的差別,其中,在十法界中有果位層次最高的佛,有我們這些凡夫眾生,還有地獄、餓鬼、畜生等惡道眾生。即使就人與人來說,生命素質也存在高低形式的不同。但生命不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我們的行為和觀念,取決於我們對它的塑造。所以,阿賴耶識作為生命的主導,和靈魂又有著本質的區別。當然,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它與靈魂也有一些相似之處,可幫助我們認識輪回的問題。正如中觀宗所講的那樣:“無我無作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沒有我,沒有造業的人,沒有受報的人,但因果業報也不會消失。對於一般人來說就比較深奧,不容易認識清楚,更難以理解透徹。
三 心所有法對八識心王的輔助作用
前面所說的八識是心王,也就是心的主體。此外,還有心所,它輔助心王認識境界。任何一種心理活動的產生,必然有心所與之相應,才能完成心的認識作用。在唯識宗裡常以這樣的比喻來說明:心如師做模型,心所如徒弟在模型上塗抹顏色。由心所的現行,才能完成心王的認識。
六位心所,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二位,名叫“心所有法”,這是屬於八識心王所有之法,簡稱心所,又稱心數。心所與心王的關系,由下列三義建立: 1、恆依於心王,依八識心王而起。2、與心王相應。3、系屬於心王。心所以此三義又名“我所”。這些心所,隨著順違之境,而起愛憎善惡之心,助成心王的事業。認真的說,心王本身無善惡,不能單獨造作,必須心所相應方有勢力,心所協助於心王,互相呼應,以造作善惡之業。這八識心王,每一個心王好比是一位國王,既然是王,不能沒有臣屬輔佐。所以心所就好比是國王的臣屬。心所有五十一位,分為六組,叫做‘六位心所’。這六組是:
一、遍行心所:分別是觸、作意、受、想、思。
二、別境心所:分別是欲、勝解、念、定、慧。
三、善心所:分別是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勤、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四、根本煩惱心所:分別是貪、嗔、癡、慢、疑、惡見。
五、隨煩惱心所:又分為小隨煩惱,中隨煩惱,大隨煩惱三種。小隨煩惱分別是忿、恨、覆、惱、嫉、悭、诳、谄、害、喬。中隨煩惱分別是無慚、無愧。大隨煩惱分別是昏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六、不定心所:分別是悔、眠、尋、伺。
由以上六位心所看來,善心所只有十一個,而煩惱、隨煩惱卻有二十六,這也就難怪人們的善習少而惡習多,或者說是世人的善行少而惡行多。而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儲藏著無窮無盡的種子,其中有善的種子,也有不善的種子;有無漏的種子,也有有漏的種子。每個人的種子不同,因此也就有著不同的特點:有的人特別淡泊,有的人特別貪婪;有的人特別慈悲,有的人特別殘忍;有的人特別謙和,有的人特別傲慢。
學佛就是轉染成淨、轉識成智的過程,這也是佛法不同於哲學的區別所在。雖然哲學也講到本體,但只是停留在分析認識上。而佛法所闡述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親證的,我們只要如法修行,開發出自身的無漏智慧,同樣有能力證佛所證。因為佛法的真理是實證的,因而就具有可操作性,如果我們僅僅通過意識雲認識,還遠遠不夠。所以在禅宗的修行裡,要我們在“不思善、不思惡,一念不生”時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為什麼要“一念不生”?因為一念產生之時,就已落入意識的范疇。而我們所要認識的智慧和真理,是超越意識的境界,是要通過無漏的智慧去證得。
(注:本文為宏滿大和尚在曹溪佛學院及廣東省佛教協會執事培訓班的講義)
|
|
|
|
|
|
上一篇:釋宏滿:如何正確對待權力
下一篇:釋宏滿:如何做一個感恩的人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