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佛教般若的妙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我們在世間上為人處事,都要講求效能、功用。正如賺錢有什麼用?讀書有什麼用?賺錢不但能解決生活許多問題,而且可以造福社會人群;讀書可以增加知識,懂得做人處事,將來可以成功立業。同樣的,‘般若’對我們有什麼妙用呢?‘般若’就是智慧,而且妙用很多。
梁啟超先生說:‘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是理性的宗教,佛法是智慧的學問,而般若則是佛法的雙眼,因此菩薩行六度波羅蜜,以般若為首,如《大智度論》雲:‘般若為導,五度為伴;若無般若,五度如盲。’世間法因般若才能成為出世法。
因此,‘布施無般若,為得一世榮,後受余殃在;持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中;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海;禅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剛定;萬行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
今就‘般若’對我們人生的妙用,提出四點看法:
第一、可以正信真理
人不能沒有信仰,信仰就是力量,但是信錯了就很危險。
般若能讓我們正信真理,認識真理的條件,因而選擇正確的信仰。例如:
一、正信有歷史考據的: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歷史上記載,有生養他的父母、國家,以及他的修行經過,在時、地、物上都可以考據的,他是真實的佛陀。
二、正信有般若智慧的:佛陀有能力幫助眾生度一切苦厄。佛陀曾說:‘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我如善導,導人善路,汝之不行,非導過也。’是真正有能力可以為眾生消災免難的。
三、正信有慈悲道德的:佛陀不僅有能力,真實存在,他所宣說的教法、所領導的僧團,都是智慧、慈悲、道德,善行美名,普傳十方。
有般若就能明白真理的‘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因果性、緣起性、永恆性’。比方說,佛教講‘有生有死’、‘有業有報’,這是亘古亘今不變的真理。
四、正信有淨化人心的:有很多外道,常以主宰人間禍福,降災招殃來控制信徒,而正信的佛教則主張‘命運’是操在自己手中。
有般若就能懂得以‘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來印證真理。
第二、可以體證般若
古人說:‘若人識得般若性,春花秋月大地春。’又說:‘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郁郁黃花皆是妙谛。’宇宙世間森羅萬象都是從我們自性的般若裡面所顯現的。
究竟什麼是般若?什麼不是般若?只要能令眾生開悟,一切都是般若,譬如佛陀教周利槃陀伽拂塵掃垢,周利槃陀伽因而開悟,則掃地作務皆是般若;不能令眾生覺悟,則一切都不是般若,例如:講者諄諄,聽者藐藐,則般若又有何用?
有一個老婆婆,每天一大早都到寺院拜佛,有一次禮完佛,經過寺院的丹墀時,不小心踩到一團東西,吱的一聲,像是青蛙的叫聲,心想:‘我是來拜佛求功德的,怎麼不小心殺生了!’回家以後,一直懊惱忏悔。於是回到寺院,請法師為青蛙誦經超度。法師一聽,就帶著老婆婆到丹墀一看,原來不是青蛙,而是一條被踩爛的茄子,一時之間,老太婆心中的陰影、罪業、不安都消失了。
般若的功用就是要我們去認清事情的真相,不要為假相迷惑而患得患失!
第三、可以明白價值
般若有什麼用?有般若就可以明白人生的價值。般若的價值非語言文字可以道盡,詩雲:‘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同樣的衣食住行,有了般若,價值就不一樣。比方說,穿衣,不一定要绫羅綢緞,淡雅樸素的粗布衣單,更能展現非凡的氣質;飲食,不一定要山珍海味、滿漢全席,清淡的白水菜根,青蔬黃果,細細咀嚼,更甚於珍馐美味;居住,非得洋房別墅,在國民公寓裡,更能增加聯誼,體會人我關系處,一花一葉一如來。
現代人出門,往來交通,大多以汽車代步,反而使身體機能退化,有了般若就不一樣,安步以當車,不但能減少環境污染,更能多留一份閒情給自己。
現實的人生,每天早出晚歸,辛勤忙碌,但到頭來卻又不知為何辛苦為何忙。有了般若,忙,有忙的意義;奉獻,有奉獻的價值,人生就不一樣了。
因此,般若的價值妙用,在於能改善我們的生活,淨化我們的思想,提升我們人生的境界。
舉喻而言:般若如‘橋梁’、‘舟船’,能運載一切眾生到達彼岸;般若如‘鋒刃’,能斬斷一切煩惱業識;般若如‘光’,得以照破眾生累劫以來的無明陋習;般若如‘眼目’,是一切功德善法的根源;般若如‘慈母’,諸佛菩薩、二乘行人、人間行者,莫不由般若而證悟真理,故又稱為‘三世諸佛之母’。
第四、可以生活自在
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所證悟的就是般若;靈山會上佛陀拈花,迦葉微笑,就是相應的般若;禅宗五祖弘忍為惠能說法,當下明心見性,亦是般若;提婆求見龍樹菩薩,投針於滿缽水,所契入的亦是般若。
何以般若能有這樣的妙用呢?所謂‘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無自他之形象’。在般若大智慧裡面,時空統一了,差別對待銷融了,人我距離消失了,世間的學問知識轉換為出世間的真理,執著的情感升華為對一切眾生的大慈悲,心意不為苦樂所動,止惡向善的力量也增強了。
因此,人生有般若,就能生活自在,縱使遭遇再多的災難、難堪,都能在一念間逢樂不喜,遇苦不憂。善用般若思想,哭婆變笑婆,一個轉念,苦難的人生就會成為般若的人生。用般若待人,你大我小,你有我無,沒有計較的必要。用般若生活,能有能無,能大能小,能前能後,能多能少。用般若做事,插花,花姿意境不一樣;煮菜,菜香的味道不一樣;說話,談吐的風格不一樣。有了般若,心境一轉,海闊天空,人生何其快樂自在!
|
|
|
|
|
|
上一篇:臨終關懷應有的認識
下一篇:念誦《金剛經》功德、福德不可思議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