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毛淡棉帕奧禅師:無上的布施6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布施的淨化
  佛陀也解釋四種布施的淨化:
  「有四種布施的淨化。那四種呢?即:
  一、 由於布施者而淨化的布施,非由於受施者。
  二、 由於受施者而淨化的布施,非由於布施者。
  三、 不因布施者與受施者而得以淨化的布施。
  四、 因布施者與受施者雙方而得以淨化的布施。

  一、什麼是由於布施者而淨化,非由於受施者的布施呢?在此,布施者有道德、品性良好;而受施者無道德、品性惡劣。所以,這布施因布施者而淨化,不是因受施者。
  二、什麼是由於受施者而淨化,非由於布施者的布施呢?在此,布施者無道德、品性惡劣;而受施者有道德、品性良好。所以,這布施因受施者而淨化,不是因布施者。
  三、什麼是不因布施者與受施者而得以淨化的布施呢?在此,布施者無道德、品性惡劣;受施者也無道德、品性惡劣。所以,這布施不因布施者與受施者而得以淨化。
  四、什麼是因布施者與受施者雙方而得以淨化的布施呢?在此,布施者有道德、品性良好;受施者也有道德、品性良好。所以,這布施因布施者與受施者雙方而得以淨化。這是四種布施的淨化。」

  佛陀進一步解釋這四種布施的淨化:
  一、在以下的情況,布施因布施者而淨化,不是因受施者:
  1. 布施者有良好的德行。
  2. 所施之物以正當方法取得。
  3. 布施之時,布施者有清淨無染的心,沒有任何貪愛、瞋怒等。
  4. 布施者有充分的信心,相信此業的果報是超勝的。
  5. 但受施者並無道德。

  如果布施者希望得到殊特的利益,那麼他必須具足前四項條件。如此,即使受施者是一個無道德的人,布施的行為也將因布施者而得以淨化。注釋中舉衛山達拉(Vessantara)的例子作說明:我們的菩薩在過去世生為衛山達拉國王時,將其兒子與女兒(後來的羅候羅及蓮華色RahulaandUppalavanna)布施給無道德、品性惡劣的朱加嘎(Jujaka)婆羅門。那次布施是衛山達拉所行的最後一次布施波羅蜜,當他完成這最後的波羅蜜之後,即具備證悟的因緣,只等待時機成熟而已。由於此布施波羅蜜及其他過去的波羅蜜,他必能證得一切知智(sabbabbuta-bana)。因此,我們可以說那次布施是他證悟的助緣,那次布施因衛山達拉而淨化。當時衛山達拉有道德、品性良好;所施之物是以正當方法取得的;他的心清淨無染,因為他只有一個期望:證得覺悟;他對業果法則有充分的信心。所以,那次布施因布施者而淨化。
  二、當一個無道德的人以充滿貪愛、瞋恨等的迷惑之心,不相信業果法則,布施非法得來之物給一位有德行的人,這種布施將因受施者而得以淨化。注釋中舉一個漁夫的例子:一個住在斯裡蘭卡迦牙尼(Kalyani)河口附近的漁夫,三次布施食物給一位證悟阿羅漢果的大長老。臨終時,他憶念起他對大長老的布施,天界的美好景象出現在他的腦海。臨死前他告訴親友們:「那位大長老救了我。」死後他即投生天界。在此情況下,漁夫無道德、品性惡劣;但受施者卻是有道德之人。由於受施者的緣故,此布施被淨化了。
  三、當一個無道德的人以充滿貪愛、瞋恨等的迷惑之心,不相信業果法則,布施非法得來之物給一個無道德的人,這樣的布施不因布施者或受施者而淨化。注釋中提到一個獵人的例子:該獵人死後投生於餓鬼道。那時,他的妻子以他的名義布施飲食給一個無道德、品性惡劣的比丘,但那餓鬼無法喚出「善哉(sadhu)」。為什麼呢?因為布施者身為獵人的妻子,陪同丈夫屠殺動物,本身即無道德、無善行。此外,所施之物不是以正當方法得來,是從屠殺動物而得。再者,她的心迷惑,因為如果她有清楚的認知,就不會跟隨丈夫屠殺動物。她對業果法則沒有充分的信心,如果她對業果法則有充分的信心,她就不會殺害眾生。由於受施者也無道德、品性惡劣,所以這樣的布施不能因布施者或受施者而得以淨化。獵人的妻子做了三次同樣的飲食布施,但沒有任何好的結果出現。那餓鬼叫道:「一個無道德的人偷了我的財富三次。」於是,獵人的妻子布施飲食給一位有德行的比丘。那時,餓鬼即能喚出「善哉」,並從餓鬼道解脫出來。  

上一篇:毛淡棉帕奧禅師:無上的布施5
下一篇:毛淡棉帕奧禅師:無上的布施7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