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念佛法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念佛法要  (共一集)  1991  檔名:13-04-01  

【徹悟禅師雲。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徹悟禅師雲』,《徹悟禅師語錄》裡面也是處處勸人念佛,他是在禅宗大徹大悟之後,回過頭來專修念佛法門,這也是往生西方的一位大德。他說:『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實在講這是念佛標准的態度。念佛怎麽念法?這四句說盡了。一個人真正知道生死可怕,這個心就是菩提心。他覺悟了,曉得生死太苦、太可怕,知道輪回可怕。輪回是死了以後,過不了幾天又投胎,又來了,來了再死,死了再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沒完沒了。輪回不是生生世世都是人,不一定。

  六道輪回裡面,三惡道時間長,三善道時間短。佛在經裡面告訴我們,地獄是最長的,地獄裡面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二千七百多年,中國人號稱五千年的歷史,在地獄裡還不到兩天。地獄的壽命最短的都是萬歲萬萬歲,怎麽得了?不得了。這怎麽能去?太可怕了。所以地獄一去要想再出來,不曉得到什麽時候。餓鬼道,鬼道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個月,所以初一、十五去祭祀鬼神,正好早晨吃一餐,到中午吃一餐,恰好是如此。他的壽命是千歲以上,千歲千千歲,餓鬼道。畜生道愚癡,墮到畜生道之後,死了以後還做畜生,很難超越。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只樹給孤獨園蓋房子工程的時候,地下爬的有一窩螞蟻,佛看到之後笑一笑,旁邊的弟子就問釋迦牟尼佛為什麽笑牠。佛就說了,這窩螞蟻,七尊佛出世過去了,牠還是受螞蟻身。一尊佛算三個阿僧只劫,二十一個阿僧只劫過去了,牠還沒有離開螞蟻身。這不是牠壽命那麽長,牠死了以後又投胎又做螞蟻,這就是堅固的執著,牠認為那個就是牠的身,牠不想改變一個身相,沒有意思出離,這就不得了,這是畜生愚癡。所以三惡道非常可怕。

  經上常講頭出頭沒,他把六道比作苦海,生到三善道得個人天身,就好像頭冒出來,吸一口新鮮空氣,再一下就沉到海底。在惡道的時間長,在善道的時間短,所以人要想想這個事實真相,他就覺悟,他就害怕了。我們趁有生之年,身體還健康,牢牢的要把握大好光陰認真的修行,不要讓這一生空過,決定求生淨土。淨土很容易修,人人有分,各個都可以往生,為什麽不求?這是真正覺悟。所以想到生死事大,這個心就覺悟了,就不迷了。

  「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就是往生淨土的條件。前面兩句破迷開悟,後面這兩句具足往生淨土的條件,三資糧。深信、發願,發願就是願生淨土。持佛名號,老實念佛。要想快速成就,就一定要堅守不間斷、不夾雜,這個成就是指日可期。所以往往年輕人修行比不上這些老公公、老太太,為什麽?他們沒有雜念,他們知道生死事大,晚年來日無多,他的願心懇切,他的佛號真正能夠做到不間斷、不夾雜。世間五欲六塵他已經看得太多,不願意再看了,這個花花世界對他已經失去誘惑的作用,他心清淨容易成就。年輕人還放不下,世法也放不下,佛法也放不下,樣樣都想多學一點,耽誤了一生大事。

  說老實話,學的東西學得再多,剛才講了,學的些邪知邪見。邪知邪見,佛菩薩想盡方法把它抖擻掉,把它去掉,你不但不肯去除,還要天天增長,還要天天去學習,這怎麽得了?所以千萬不要錯會意思,四弘誓願明明說法門無量誓願學,沒錯,講得沒錯,你會錯了意思。你煩惱斷盡了,學無量無邊的法門,你心地清淨,不礙清淨心,那就對了。不是叫你不學無量法門,什麽法門都要學,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都要學,學有時候的,有時節因緣,不是初學,是叫你第一個階段完成之後,那是第二個階段。譬如說大學要不要念?要念,你幼稚園還沒有念就想上大學,這怎麽能成功?這不能成功。也許有人說幼稚園、小學、中學不念可以,大學多念幾年行不行?如果能多念幾年,念個二十年、三十年可以念到,那國家何必再去辦小學、中學?不是省了多少事情嗎?做不到的,世法尚且做不到,何況佛法。所以大家才曉得斷煩惱多重要!培養清淨心是佛法的關鍵。也就是說,你將來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憑什麽?憑清淨心。所以現在有很多什麽研討會,這個班那個班,來給我說,我也不能不同意,也不能不點頭。我參不參與?不參與,為什麽?我知道,我很清楚,都搞邪知邪見。已經那麽多邪知邪見了,還要在那裡搞邪知邪見,我說了也沒用處,說了不肯聽。

  要是真正修學,我可能會參加,干什麽?讀《無量壽經》,一個星期有個幾次大家在一塊讀經,讀兩個小時,那是修根本智,真管用。我跟大家講真話,講真話很多人不相信,不但不相信,還要毀謗,我在外面都聽說了,他說淨空法師不是好人,他自己學那麽多,叫我們不要學,吝法。我跟大家說老實話,還說我欺騙大家。如果我說你們什麽都要學,什麽都要看,你們聽了一定很歡喜,這個法師是好法師,勸我們博學多聞。其實到後來你們墮落到三途的時候才會罵我,這個人不是好人,當初你知道這個秘密,正確的方法不告訴我們。所以給你講真的不相信,現在人是聽騙不聽勸,信邪不信正,你說有什麽法子?這沒法子。

  所以我不得不把《華嚴經》端出來跟大家講,《華嚴經》就是四弘誓願,這個層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總不是假的。你要是問我,我過去沒有從這兒修,沒錯,我過去是盲修瞎練,走了三十多年冤枉路,你們也跟我走冤枉路,虧就吃大了。你今天肯聽我的話,三、五年就成就了;你要不肯聽我的話,恐怕三十年、五十年還到不了我這個程度,這是真的。肯聽話,三、五年可能超過我這個程度,我跟大家講的句句是實話,你要肯相信,至少省了三十年的時間。好,我們翻過來再繼續看,第十四面:

  【蕅益大師雲。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

  蕅益大師是蓮池大師的私淑弟子,這個人在早年也是搞博學多聞,到後來他搞明白、搞清楚了,死心塌地專修淨土,成為淨土宗的一代祖師。這樣的人說實在話,不是普通人,菩薩示現的,什麽菩薩我們也不清楚,他的身分一直沒有暴露過,但是我們可以斷定他是佛菩薩再來。為什麽?因為他注解的《彌陀經要解》,印光大師對他的贊歎,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一個注解,也不能超過其上。我們知道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大勢至菩薩對他這樣贊歎,那他不是阿彌陀佛再來,也是觀世音菩薩之流。《要解》仔細看看確實是好,沒有話說。

  我們選修淨土宗的經典只選了三部經,這三部經就是《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普賢菩薩行願品》。現在這三部經我們都在講,此地講《無量壽經》、《彌陀經》,杭州南路講堂講《普賢行願品》。《彌陀經》我們取的注解就是兩種,一個《疏鈔》,一個《要解》。我們講堂《疏鈔》講完了講《要解》,《要解》講完了再講《疏鈔》,兩個注解輪流講。所以蕅益大師所說的這個話就是佛菩薩自己說的,『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這些話都是《要解》裡面說的。

  所以他把《彌陀經》分做三分,三分就是「信、願、行」。正宗分裡面三分是信願行,序分裡頭也是信願行三分,流通分裡頭還是信願行三分,這是蕅益大師的科判。稱之為淨宗三資糧,淨土三資糧,往生淨土三個必要的條件,這三個條件缺一個都不能成就。第一個就是要信,要深信,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一心一意就是求生淨土。願要真正發願,一定要深知生死輪回之苦,他真的願才能發得出來。要發真實的大願,要一心持名,這是《彌陀經》的宗旨。

  淨土三經在旨趣上講,它不一樣,是以《無量壽經》最為完備,就是最完整。《無量壽經》就好像是淨土概論一樣,內容是面面俱到,對於西方淨土統統說到了,是最完備的一部經典,所以稱為淨宗第一經。《彌陀經》說實在話,它是勸修的經典,勸信,勸我們發願,勸我們持名,它是勸我們修行的一部經典,重點在此地,不是對於西方極樂世界整個具體的說明,整個具體介紹說明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的內容是給我們講理論,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怎麽來的,說理論、說方法、說因果,因果就是九品往生,比《無量壽經》說得詳細。《無量壽經》只講三輩,它那裡講九品,說得更詳細。所以它講因果、講方法、講理論,重點在這三方面。所以要想對極樂世界全盤了解,這三經都需要讀,才能整個明了。《彌陀經》,尤其是《疏鈔》跟《要解》一定要讀,否則經文沒有辦法理解,經文太短了。其實字字都含無量義,我們智慧不開,業障深重,看不出它裡面的意思,所以念了以後像念小說、神話一樣,不懂得裡面什麽意思,所以一定要看注解。

  這一段話蕅益大師說得非常之好,是古來的大德沒有說過的。『信願為慧行』,這是古人沒說過的。現在有不少人對淨宗有誤會,認為念佛修淨土宗充其量有一點定而已,一心不亂是定,沒有智慧,說學淨土的人沒有智慧。我們要問一問,智慧有什麽用處?智慧的作用在哪裡?實在說,智慧的作用就在辨別真假,有智慧才能辨別,有智慧才能夠取捨恰當,他選擇最好的。你能夠選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是文殊菩薩選的,普賢菩薩選的,你這個選擇居然跟他們一樣,怎麽能說沒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這個法門就當面錯過了,那才叫沒有智慧,他還得去學智慧,等智慧學到了,他才會選擇這個法門,所以他還早,修淨土的人現在就已經選到了,這是諸位冷靜仔細去想想看誰有智慧。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給我們一語道破,你能夠相信這個法門,你能夠選擇這個法門,願生淨土,這是大智慧。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跟文殊、普賢是平起平坐,為什麽?因為我們智慧相同。說別的智慧我們比不上他,選擇這個法門那我們選的沒有兩樣,你選這個,我也選擇這個,我們智慧平等。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切跟普賢、跟文殊是平等的。因平等,果當然平等,道理就在此地,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你選擇信願行,大家都是這個因去的,所以果報相等,果報相同。這是智慧,是大智慧,可以說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因為這個法門是究竟圓滿的法門,不是圓滿的智慧就選不出這個法門。

  『持名為行行』,無量行門當中這是第一行門。『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所以信願行非常重要,缺一不可。有信有願決定往生,所以十念都能往生。十念是平常工作非常忙碌的人,沒有時間念佛,怎麽辦?持名很重要,不能少,可以少念幾句。沒有時間多念,少念,早晚課的時間用十念法。十念法是盡一口氣叫一念,這一口氣不拘多少,每個人氣長短不一樣。如果家裡有佛像,就在佛像面前合掌念佛,盡一口氣念四個字、六個字都可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一口氣叫一念,念十口氣,早晚都一樣,一次不缺,這就符合一向專念,沒有缺過一次課就對了。

  平常有時間多念,那叫散念。早晚是定課,定課不能缺少。散課是多少有無都沒有關系,定課是決定不能缺少。養成一個習慣,早晨一起來,念佛,晚上睡覺之前一定念佛。當然佛號念的是愈多愈好,為什麽?念佛的時候就不胡思亂想,所以念佛就是修戒定慧。戒律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心裡面念佛,憶佛念佛他就不會想壞事情,諸惡就不做了;佛號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所贊歎的,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的,所以念佛就是眾善奉行,你看戒律具足了。諸惡莫作是小乘戒,眾善奉行是菩薩戒,統統具足了。念佛心地清淨,沒有一個雜念,是修定,定有了。這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字字分明,這是修慧,這就是修的根本智。所以戒定慧三學就用一句佛號圓圓滿滿都修了,你念的時間愈長,念的佛號愈多,就是你修戒定慧的時間愈多,這個要知道。所以念佛是修戒定慧的,是戒定慧一次完成,不必分開來學。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蕅益大師沒有說持名之多少,沒有,與多少不相干,與深淺有關系。什麽叫深?深淺都是清淨心,就是你心地清淨的深度是多少。心愈清淨,品位就愈高。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從哪裡分的?從清淨心的程度上分的。其實《無量壽經》真正不可思議,不要說經文了,單看經題,功德就圓滿。經題上「無量壽」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法身理體;「莊嚴」就是依正莊嚴,我們今天講的美好到了極處。無量壽是體;莊嚴是相,相是美好到極處;「清淨平等覺」是作用(用),體相用統統具足。清淨平等覺也就是我們修行的原則。我們修什麽?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覺心。知道輪回苦是覺,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大覺,覺而不迷。所以我們念佛修什麽?念佛是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覺心,這就完全正確。

  『故慧行為前導』,慧在前面領導我們。『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後一句是比喻,把信願比作眼睛,把持名比喻作兩條腿,我看得清楚,我走得沒錯。沒有信願等於人瞎了眼睛,雖然會走路,走到岔路上自己也不知道。有信有願,這個人有眼睛,沒有腿,看是看到了,沒有辦法,走不到。由此可知,信願行這三個條件一定要具足。所以講席的目的是要教大家對於淨宗法門,對於大乘佛法,真正認識,真正理解,有所選擇,抉擇之後就要認真努力來修學,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

  【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大本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故今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大本之宗】

  這一段也是蕅益大師說的,說得非常之好,可以說蕅益大師以前的這些祖師大德們從來沒有這個說法。他這個說法有沒有疑問?如果我們深入大乘經論,就知道他這個說法雖然大乘經論在文字上沒有,意思上確實沒有違背。正如同過去人講帶業往生、消業往生,查遍《大藏經》沒有帶業往生這種字樣,消業往生有,於是就有許多人執著在經文上,認為帶業往生不可靠,搞得淨宗念佛是人心惶惶。經文上雖然沒有這個字樣,意思上確實有,為什麽?西方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這個是有的,這是經文上都查得出來的。四土三輩九品怎麽來的?實在講就是帶業多少而分,帶的多的品位就低,帶的少的品位就高,雖然沒有說帶業,這個帶業的意思非常明顯。由此可知,讀佛經必須要知道,往往佛所說的是意在言外,一定要懂得弦外之音,才能真正體會到如來所說的真實義,這是每一位學佛的同修都必須要知道的,我們才不至於錯解經義,不至於產生誤會,這非常重要。

  蕅益大師這個地方這一句話,就是『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這一句實在說得太好了,為什麽?我們看到的的確確有許多往生的人,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過,《往生傳》裡面看過,那是從前的,有的說從前時間太遠,未必可靠。我們看近代的,寬律法師寫的這一本是大陸上近代往生錄,有一百多人,再看看台中林看治居士寫的,是台灣最近四十年來往生的,這都是在眼前的,許多人與事是大家都能知道的,都能夠熟悉,能夠說得出來的,這是在我們面前。這許多人當中,我覺得至少有三分之一對於教理沒有研究過,甚至於問他什麽叫菩提心他也不知道。你給他講我們底下講的菩提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他都講不來,他也不懂得這是什麽,但是他念佛能往生,不但能往生,他自己曉得他哪一天走,他又不生病,這個奇怪了。走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的人坐著走,有的人站著走。

  在台灣有站著走的,大概在民國五十六、七年的時候,將軍鄉有一位老太太念三年佛站著走的,高雄很多同修都知道,我在高雄講經提到她的時候,很多人都曉得。這些老太太沒念過書,不懂得什麽叫發菩提心,她怎麽能往生?我們今天讀《無量壽經》,三輩往生都要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的人決定不能往生。所以我們看到那些往生的人,往往疑惑不解,好像看到他們沒發菩提心怎麽也往生,而且瑞相還這麽好。倓虛老法師《念佛論》裡面講的修無師,這是倓老親自看到他往生的,這一位雖然是出家人,是做粗活中年出家的,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當然你要問他,你有沒有發菩提心?他決定說不出來。雖沒有發菩提心,他有一個心:我真的想往生,我要見阿彌陀佛,他有這個心,殊不知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蕅益大師這一語給我們道破,這就是無上菩提心,而且我們愈想他講的話是愈有道理。

  無上菩提心簡單的說,是上求佛道、下度眾生,就是這個心。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願望就是到那裡去成佛,成了佛之後到十方世界去普度眾生,這不叫無上菩提心叫什麽?所以只要我們深信發願,發願求生西方淨土,這就是無上菩提心,最究竟、最圓滿的菩提心。

  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菩提心就是覺心,不迷。我們世間人不想往生,這是迷,學佛的人不求生淨土還是迷,不知道如果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必定有退轉,你修學的時間很長,進進退退,這個事情很麻煩,如果來生得人身,這當中至少脫節二十年。你總不能說我這裡死了,死了馬上投胎,一投胎接著又來學佛,不可能。你投胎還是小孩嬰兒,總得長個十幾歲、二十歲才懂事,才開始學佛,當中就拖了十幾二十年,這十幾二十年休息了,前面所修的都忘光了,再學的時候得從頭來起。生生世世進進退退,這是我們始終佛法沒有進步,功夫不能增長,原因就在此地,進進退退。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這是我們在大經讀到的,壽命跟阿彌陀佛相等,壽命之長沒有法子計算,今天世界上最進步的計算機也計算不出來。雖然我們講有量,實在講可以說真正的無量壽,無量壽就是其他宗教講的永生,這是真正的永生,道地的永生。天上還得不到永生,壽命長一點而已,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那還是一個定數,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是真正的無量壽,所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生成就。而且這個法門,我一再告訴諸位,這個法門是不死的法門,是真正不死,因為你走的時候很清楚,給家親眷屬告假,我走了,走了才死的,不是死了以後才走的。死了以後才走,這個靠不住。所以死了之後我們給他助念,看到有很多瑞相,說老實話,不能證明他往生,為什麽?假如他來生生三善道,相都好,瑞相都好,所以有好的瑞相可以斷定他不墮三惡道,說他往生,未必,這個是真的。往生真的是他自己給大家說佛來了,來接我走了,我現在跟他去了,那是千真萬確的往生,一點不假。所以這是我們學佛,尤其念佛求生淨土,一定要知道。

  所以蕅益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他說『合此信願』,就是深信發願,對這個法門沒有一絲毫疑惑。再給諸位說,信能夠深信是善根、是智慧,沒有智慧、沒有善根,他不能相信,這是大智慧、大善根,縱然不是這一生修的,也是多生多世修積的,在現前這個階段成熟,我們對這個法門深信不疑。發願是福,是大福德。深信不發願,去不了。所以西方極樂世界,說老實話,是智慧第一,福德第一,福慧具足,福慧圓滿。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生到那邊,一切的受用,乃至於面貌都跟阿彌陀佛一樣,福慧跟佛相似。所以福從哪裡來的?發願是福,深信是慧,念佛是功夫。念佛,換句話說,念念使你的福慧增長。「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的是的確,確實是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

  所以平常我們念阿彌陀佛,用什麽心念?要用深信發願心念,這樣念才有感應,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不信或者願不切,縱然念佛也沒有感應,說老實話,只是口善而已。怎麽說沒有感應?你的定慧不能增長,這是福慧不能增長。用信願心去念,你的福慧會增長,這個增長是事實,你們同修自己觀察自己的境界,就會增長信心。從什麽地方去觀察?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淨,這就是增長。清淨心能生智慧,清淨心起的作用,對待外面境界的作用是智慧,清淨心對自己是福德,是享福。真正的福報是什麽?是身心清淨,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沒有妄想、沒有執著,這個快樂,這是真正的享受,你只要用信願持名就能得到。

  要修多久得到?我再告訴諸位,真正用功的人三個月就得到,這個境界就現前。三個月就現前,就見效,往下再修,功夫愈來愈增上,所以一般我們看古大德,三年、五年成就,那當然的道理。只要你保持這個功夫不退轉,你繼續不斷努力,三年到五年是決定成就。上乘的成就,我們這個上是水平很低,不是講的理一心、事一心,那個太高了,我們不一定能夠達到,我們講功夫成片的上乘。功夫成片也有九品,上三品就可以生死自在,自在是什麽?我想什麽時候去就什麽時候去,我想在這個世界上再住幾年也不礙事,這叫了生死,生死沒有了。

  我們一般人沒有到這個功夫,壽命是有定數的,絕大多數不能超過這個數。所以看相算命算得很准,你們看看了凡居士,《了凡四訓》,普通人沒有辦法超越數。換句話說,給你排上八字,你活多少年,該什麽時候死,那一年很難過得去。念佛人可以超越,可以生死自在,超越這個定數,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知道的人不多。有些人聽說了,聽說了他不肯相信。如果真正相信,我相信他一定會死心塌地來修學,為什麽?這才叫真實的利益,《無量壽經》講「住真實慧」,惠以眾生真實之利,這是真實的利益。在現前,叫我們能夠在現在這個社會,是濁惡到了極處,濁惡極處這麽一個世界,他自己的生活還能夠快樂美滿,這個利益多大!在這麽一個社會裡面,他自己現前快樂美滿,將來隨心如願的見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乃至於游覽諸佛國土,我們一生當中可以辦得到的。怎麽樣才能辦到?蕅益大師這幾句話跟我們講得很清楚明白,就是信願持名,這是正行。

  『大本』,大本是《無量壽經》,因為這是《要解》裡面的句子,是《彌陀經》的注解。《無量壽經》是『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故今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大本之宗』,這是黃念祖老居士說的,黃老居士在《無量壽經》注解就是以這兩句為本經的宗旨,宗旨就是修行的綱領。他取這兩句正是遵奉蓮池大師、蕅益大師這些淨宗祖師大德的教誨,這個地方顯示黃念老尊師重道,不敢認為這是自己的慧眼抉擇,不敢,這是他的謙虛,是他的尊師。

  在中國過去,跟現代的教學不一樣,現在人教學提倡學生要創造、創新,學生自己得要發明,在我們中國過去不行。在過去,這個東西譬如說是我發現的,是我寫出來的,我請我老師監定一下,這個東西算老師的,不算自己的,不像現在,現在算自己的,不算是老師的。說實在話,還是以前那個是正確的。老師監定之後,責任是老師來負。正如同軍隊打仗一樣,參謀提出計畫,統帥批准,責任是統帥負,不是參謀負,參謀只提供意見而已。這個仗是誰打的?是統帥打的,打勝了功勞是他的,打敗了他要負責任,與參謀不相干,參謀只是提供意見,這個意見可不可以用,由你來決定,決定的人負責任。所以以前老師教學也是如此,學生有很多發現,送給老師印證,老師一印證,都是老師的,尊師重道。因此,佛經有五種人說,除佛之外還有四種人,那四種人所說的必須得到佛同意,佛一同意,都等於是佛說的,所以都稱之為佛經,大家沒有爭論。佛不在世,有原則,原則就是法印,小乘經三法印,大乘經一實相印,換句話說,與這個原則不違背,與這個原則相應的,不管誰說的都是佛說的。像蕅益大師這幾句話,雖然佛經裡頭沒有,古來祖師大德也沒有,但是與經論相應,可以說等於是佛說的。這是從前教育的理念上跟現在人不相同。
 

上一篇:淨空法師:如何離苦得樂
下一篇:淨空法師:敦倫盡分 老實念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