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情到最深處,悠然見佛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情到最深處,悠然見佛心

作者:黃威南

一次朋友聚會,其中一位佛友談起了另一位不在場的學佛同修曾經對他表示:當父母親人去世時,他將不會落淚悲啼,因為既然學佛了,就應該明白生死無常是人所難免的,又何必徒然做無益的感傷呢?她對此感到疑惑:難道學佛就必須如此“無情無義”嗎?由於那只是朋友間偶爾的閒話家常,各人隨意談談自己的一些見聞感想而已,所謂見仁見智,自己當時並未做何表示,只是一個安靜的聆聽者。

最近在讀尤雪行居士的《談因》一書時,第二篇就有一則〈愛子死蛇〉的故事,內容原出自《佛說五無反復經》(宋居士沮渠京聲譯),由於故事中尋師訪道的梵志也曾有此相似的疑問,不禁就回想起這件往事。讀過故事後,又從電子大藏經中檢閱出了原經文,細細品味,想起兩位久已不曾謀面的朋友,憑文寄意,希望遠在異地的他們能分別讀到,彼此分享佛陀教法的濃濃法味。

經文記載:佛世時有一位梵志因為聽說捨衛國的人民都慈愛孝順、奉經修道,敬事三寶,懷著無限向往與仰慕學習的心,他風塵僕僕地來到了捨衛國。在這裡,梵志“見父子二人耕地,毒蛇螫殺其子,其父故耕不看其子,亦不啼哭。”兒子被毒蛇螫死了,在一旁親眼見到此情此景的父親竟然沒有哀號悲泣,讓梵志難以理解、接受,因此忍不住問道:“此是誰兒?”難道這不是您的兒子嗎?耕者答言:“是我之子。”梵志於是又問了:“是卿之子,何不啼哭?故耕如故!”你怎麼可以這樣子?兒子死了,您還不哭?在一般人眼光看來,確實覺得違背常理。其人答曰:“人生有死,物成有敗;善者有報,惡者有對。憂愁不樂,啼哭懊惱,何益死者?卿今入城,吾家某處,願過語之:吾子已死,但持一人食來。”老農夫用他那洞察世事,睿智深邃的眼光看了大惑不解,甚至還有一點憤憤不平的梵志一眼,從容地訴說了自己的心境。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人類歷史蔓衍了千秋萬代,道不盡的悲歡離合,流不完的眼淚,歸根結底,還是悲歡離合、聚散無常,如果冷靜透視人生,除了喜怒哀樂、聚散離合,還是喜怒哀樂、聚散離合!然而一切的喜或悲,聚或離,都有其因緣果報,絕對不是無端、無故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老農說的話好象很簡單,很多人都聽過,也會說,但有多少人真的親切感受到,肯定地確認這個真實的定律呢?人嘛!有出生就有死亡,實際上整個人生過程就是在走向終點、走向肉體死亡的過程,誰個不是這樣呢?為何在面對死亡時我們卻還常常要感到“意外”呢?古往今來,又有誰曾見過不死之人?太陽底下幾曾有過這等新鮮事!有的只是一些“未”死之人(寫到這裡,腦海突然浮現“訃聞”上的“未亡人”字眼,真是神來之筆,也是最真實的“寫實”),或是一些“將”死之人(死期未定,或許還很漫長,但總有決定性的那麼一天)。事實上,聽了老農夫的話,我感覺他在提醒我們:與其為死亡而悲傷啼哭,不如為如何去“活”這段人生旅途,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警覺、而奮起!做父親的平素履行父親的職責,慈愛帶領、諄諄教誨,為人子女的也是柔順承歡、恭敬孝養,父子歡喜相聚,到了人生終了的時候,也就沒有任何遺憾追悔,一切也就自然而然。所以我們並沒有在記述中見到關於兒子在面臨死亡時的慌亂恐懼,與父親一樣,死亡對他們而言,就和每天耕種過日子一樣平常。因為:事實上,生老病死,本來就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也正在經歷的平常事情。

但是,面對這一幕的梵志卻難以接受這位父親面對兒子死亡的方式。他心想道:“此是何人?而無反復。子死在地,情不憂愁,而反索食。此人不慈,無有是比!”讀到這一段,我不禁想起有一次陪著太太一起與岳母閒談時,老人家談起了她所認識的一對姐弟,弟弟突然患病去世了,姐姐非常傷心!岳母便問我們:“該如何安慰這位姐姐呢?”我恭敬地回答道:“只有給她說明人生無常,生老病死無可避免的事實!”岳母聽了,歎息一聲,說道:“那可是她疼愛的親弟弟啊!那能不傷心?”我黯然,沉默:是啊!人非草木,手足情深,傷感也是很自然的事;學佛並非為了要將自己表現得超凡而與眾不同,原非為了刻意標榜,只是傷心之余,保持理智,還有未盡的責任,還有應為之事,不必畏懼苦痛傷感的折磨,推己及人,生起深切的悲心,去關懷其他生命,也安心等待與親人在輪回轉世中的再一次相聚,再一次彼此扶攜,歡喜重相聚,安然再離別,因為知道彼此已經結下好緣,一定會再歡喜相逢,就讓我們在淚水中微笑等待:讓愛永不止息,讓彼此的生命旅程永遠相互扶助,永不結怨,永遠無悔。

且說心事重重的梵志入城後,“詣耕者家,見死兒母,即便說雲:卿子已死,其父寄信但持一人食來。何以不念子耶?”兒母即為梵志說譬喻言:“兒來托生,我亦不喚;兒今自去,非我能留。譬如行客來過主人,客今自去,何能得留?我之母子,亦復如是:去住進止,非我之力,隨其本行,不能得留。愁憂啼哭,何益死者?”孩子的母親也是一樣不見呼天搶地,哀哭悲號,她親切地用譬喻回答了來客的疑問:人生如過客,隨著各人的業力推動,演變一生中的一幕幕情境,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導演,同時主演著自己的悲歡離合。明白這一切,我們就會安心地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做好人,依據佛法、依照聖人的教誨,老實去做,依教奉行,絕對沒有懷疑、絕對沒有推托和抗拒,一心一意以佛為學習目標,以佛為我們制定的修學標准去一一逐步做到,因為佛的說法契機契理,既符合我們的根性,也符合真理,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聽話,每天依據佛的教誡來改正、調整自己。佛說: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我們應當深信不疑,努力精進!因為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佛說我們可以,我們就應該確信不疑,努力去學習!

梵志似乎認定了一定要看到那種呼號啼哭的悲慘景象才算是“有情有義”?或許他並不明白何謂“情義”?“情”是真正的關心,是對對方真正有益的,能幫助對方提升進步的心意和舉動;“義”是責任,是本分,是理所當然,份所應為的天職,因為他是我的兄弟、他是我的親人,我就有義務為他服務,去幫助他、成就他,不講求利益,也不在乎對方是否回報。這些顯然與人死之後是否悲哀啼哭並無關聯。但是梵志有他執著一邊的看法,於是他又問死者的姐姐說:“卿弟已死,何不啼哭?”姐姐就為梵志又說了另一個譬喻言道:“我之兄弟,譬如巧師入山斫木,縛作大筏,安置水中,卒遇大風,吹筏散失,隨水流去,前後分張,不相顧望,我弟亦爾,因緣和會,同一家生,隨命長短,生死無常,合會有離。我弟命盡,隨其本行,不能得留。愁憂啼哭,何益死者?”平時姐弟相處,姐姐自己身體力行,時時在做好榜樣,心善、語善、行善,弟弟自小仰望姐姐行儀,耳濡目染,也是身口意具善,善因結善果,如今雖因一時疏忽擊破蛇穴驚動毒蛇而被螫致死,死後去處必然是生善道。因而姐姐感到安心,調伏了自己的情緒,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

梵志固執己見,又對死者的太太道:“卿夫已死,何不啼哭?”這位認識佛法、明白佛法,認真依照佛法修學的婦女同樣為梵志說了一個譬喻:“我之夫婦,譬如飛鳥,暮棲高樹,同共止宿,須臾之間,及明早起,各自飛去,行求飲食。有緣則合,無緣則離,我之夫婦,亦復如是。去住進止,非我之力,隨其本行,不能得留。愁憂啼哭,何益死者?”記得以前曾經追隨學習的一位法師常提醒我說:“各人因果各人了,各人造業各人擔,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修行各人了!”夫妻情深,絕對不能不盡責任去彼此互相照顧,互相提醒、勉勵,但是一旦大難來臨,生離死別之際,各人也只能依憑自己的業力或平時積極修行所累積的道力,去隨業投生或往生淨土,彼此還是必須各自努力!畢竟這是一件無法代替別人完成的事!再恩愛,再關心,也只能自己努力做好榜樣,鼓勵、做“證轉”加強對方信心,剩下的,真的到底必須自己認真努力革除習氣,精勤向佛學習!可是我們自己如果真的能夠做到一些在佛法修行上的進步的話,一定、一定要回報伴侶或眷屬的恩德,要耐心、細心,永不厭倦地領導扶持他勇猛前進,剛健地走在菩提大道上。要知道自私是修行的大病,與濫情一樣,都是偏執嘛!

梵志又對死者家中的僕人道:“大家已死,何不啼哭?”你的主人死了,你怎麼也不哭?僕人為梵志說譬喻道:“我之大家,因緣和會。我如犢子,隨逐大牛,人殺大牛,犢子在邊,不能救護大牛之命。憂愁不樂、啼哭懊惱,何益死者?”主人本身修行佛法,以身作則,家僕接受熏陶,依教奉行,是真正的以主人之心為心,終身奉行主人教授的佛法,不論主人在面前或不在,甚至已經離世而去,追隨主人風范,恭敬學習的忠誠之心永無變遷,品德令人敬佩!對於自己沒能預先提醒主人注意田裡可能出現的毒蛇,也未能及時得訊救護主人,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也只能默默忏悔期許未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去救護、扶持其他生命,不是勝過沒有意義的哭喊哀鳴嗎?

梵志聽了這一家大小的話,難以接受,只感到“心惑目冥不識東西”,心想:“我聽說此國孝順奉事恭敬三寶,所以才遠道而來,想要求得學問。沒料到既來到此地,了無所益!”感到頹喪失望之余,他准備親自去向佛陀本身問個分明,於是又問路上行人:“佛在何許,欲往問之。”行人答曰:“近在祇桓精捨。”梵志即來到佛前,稽首作禮,卻住一面。一時之間,百感交集,滿肚子不是滋味的他竟不知從何說起,只是憂愁低頭默默無語。佛知道了他的心意,便問梵志:“你何以低頭,憂愁不樂呢?”梵志道:“不果所願,違我本心,是故不樂啊!”佛問梵志:“有何所失而令你憂愁不樂呢?”梵志道:“我從羅閱祇國來,想求佛法的真實學問,誰知到此見到五無反復:五個無恩無義的無情人!”佛陀問他是何情形?梵志便將前面的經過情形說了一遍。

佛說了“不然!不如卿語。此之五人,最有反復。知身無常,財非己有。往古聖人,不免斯患,況於凡夫,大啼小哭,何益死者?世間俗人,無數劫來,流轉生死,遷神不滅,死而復生,如車輪轉,無有休息,背死向生,非憂愁所逮。”梵志聽了之後心開意解,更無憂戚,歡喜地形容自己的心情道:“我聞佛說,如病得愈,如盲得視,如暗遇明。”最後,梵志向佛稽首作禮,感謝老師的教導,受教而去。他終於明白了,徒然情緒上的發洩,埋怨、懊惱、自責、追悔,皆無補於事,我們需要的是不斷地學習、改正自己,在一切的人生遭遇中檢討、反省自己,善待他人、謙卑自己,履行職責,心懷感恩,警覺“一寸時光、一寸命光”,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住流逝著,如流水、如輕風,在飄、在經過,我們只能認認真真地去過日子,去說好每句話、做好每一個動作,留下的是對別人的傷害、對自己的破壞而最後還變成對自己的報復,又或是總在服務、總在惠及他人、利濟萬物,成全了自己的職責、自己的德行,也成全了別人的歡喜,成全了自己所處的環境和群體,成全自己生活的這個世界,這一切言語造作,帶給我們自己的感受是美好或苦痛,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一切就看自己怎麽做了。

到底甚麼才是真正的情義?甚麼才是真實的報恩?人生路上如何拿捏?明知道人生無常,明知道不免生離死別,在這一段彼此共同相聚,一路同行的人生旅程中,我們到底打算如何對待?就讓我們細細沉澱、細細思量、細細重新調整腳步吧!唯有忘卻自我,用情直至最深時,唯有悲哀深徹,痛到谷底仍關懷,切切無私心、念念卻己意,起心動念都看到別人的需求、別人的無奈、別人的彷徨,而自己的整顆心、整個願,只有服務、奉侍,誠心誠意想要成就、完成對方,那兒的風景說不上是苦或是樂,只有無怨、只有承事,在那水流花謝的無常風景裡,佛心的光明處處綻露,感覺自己像隨時睡入了佛陀的懷抱裡。悲歡歲月裡,不畏生死苦,念念為利樂、心心求覺悟,情到最深處,悠然見佛心!
 

上一篇:向佛陀學習慰問病者的技巧:臨終關懷所應注意的事項
下一篇:“有求則應”的“奧秘”:從一則感應事跡談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