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印祖遺訓:化解世間劫難之良方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印祖遺訓 化解世間劫難之良方(全一集)2003/7/10 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20-1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

  學會的道場每年舉辦四個佛七,每一個佛七是七十天,也就是十個佛七連在一起。我們修淨土,近代印公祖師對我們的教誨,不但是契現前大眾的根機,我們仔細觀察,世尊末法九千年當中,他老人家教導我們修學的原則都能夠通用。如果真正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有成就,決定得生淨土,親近彌陀,他老人家的教誨我們就應當切記、應當遵循。

  對於一般學佛,印祖提出了總的綱領、總的途徑,那就是「敦倫盡分,閒邪存誠」。這八個字,實在講,今天整個世界動亂不安、災難頻繁;如何消災免難,讓社會重新恢復秩序,人民都能過著幸福、美滿、安定的生活,他老人家這八個字確實能達到這個理想的目標。

  什麽叫「敦倫盡分」?「敦」要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倫」是人類,人倫。我們全世界的人,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文化,只要是人就應當和睦相處、平等對待,這叫敦倫。「盡分」,每一個人都懂得竭盡自己的本分,為社會、為一切大眾做出本分上的貢獻。我在哪個行業,就在這個行業盡到我自己的本分,盡心盡力把它做好,貢獻給社會、貢獻給人類,這叫敦倫盡分,人應當要能做到。

  「閒邪存誠」這是德,前面一句是講能,有能、有德。「閒邪」,閒是防止,邪是不善的思想、不善的行為,要防止。古人對於這樁事情非常重視,所謂是防微杜漸。人在基本上面追求物質生活,物質生活滿足了,必然追求精神上的生活,精神生活就是現在講的娛樂。

  古人,特別是在中國,所有一切(用現在的話說)文藝娛樂,有一個絕對的標准,這個絕對標准就是孔夫子所說的「思無邪」。無論是歌舞、戲劇、美術、音樂、現在講的文藝,都不能夠違背這個指導原則。這些文藝娛樂的內容都是落實道德的教育,無不是勸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中國自古以來的教學八個科目,古人稱為德目。在娛樂裡面顯示因緣果報的理論與事實,善有善果,惡有惡報,所以古時候文藝的娛樂是教育。因為在過去學校並不發達,許許多多的人沒有機會接受學校教育,真正能夠接受學校教育的少之又少。廣大的群眾他怎麽會懂得孝?怎麽會懂得忠?怎麽會懂得義?都是從這些詩歌、音樂、舞蹈、戲劇裡頭學來的。

  我們在童年的時候住在鄉下,鄉下沒有學校,鄉下人都懂得孝悌忠信。從哪裡學來的?年節節慶這些日子演戲,鄉村裡面演戲,都是從戲劇表演裡面學來的。不像現在,現在這些社會教育(這是屬於社會教育),現在的電視、電影,最近這些網路,這裡面表演的內容是什麽?完全是負面的,「思無邪」這個觀念沒有了,現在是唯恐你不邪,這還得了!它所教人的全是邪知、邪見、邪行。不善的因,招來不善的果報,到果報現前的時候,後悔莫及。這個道理與事實,在中國幾千年歷史裡面記載的,中國一部「二十五史」裡面講得是什麽東西?你仔細觀察,不外乎因果報應的記錄;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到民族,吉凶禍福、興亡循環相續。那是一部記載,有理論、有事實,這不是假的。

  所以要是希望今天這個世界能夠恢復和平,印光大師這八個字是一付非常有效果的良藥。能幫助這個世間消災免難,能給整個世界帶來幸福和平,就這八個字,真正就是一付良藥。但是那只是救一時,不是永久究竟圓滿的解脫。要想真正達到究竟圓滿的解脫,大師後面還有兩句話,「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兩句話不但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化眾生的總目標、總方向,實在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在遍法界虛空界救護一切眾生的總綱領、總原則。

  他老人家只講十六個字,這十六個字真的是往後末法九千年,吉凶禍福最重要的指導方針。如果我們能夠遵循,一定能夠做到化凶為吉、遇難成祥,消災免難不是不可能!但是聖人的教誨需要我們自己認真努力去落實,自己真正收到效果,然後才能夠介紹給別人,別人才能夠相信。自己沒有做到,或者雖然在做,效果不彰,這個時候自己的信心都不夠堅定,怎麽能叫別人生起信心!佛法的修學講求「信、解、行、證」,最重要的是你要把它證實,自己才生堅定的信心,才有真正的說服力,幫助一些還沒有覺悟的眾生,這在佛法裡叫自利利他。

  這個道場是純粹淨宗的道場,我們的修學不但要做到「敦倫盡分,閒邪存誠」,還要做到「信願念佛,求生淨土」。祖師告訴我們,在末法時期,我們生活學習的大環境不善。實在講,我們的福報比不上古人。不要以為我們的物質文明天天在進步,超過古人太多太多了,但是精神的墮落非常可怕,精神、生理的染污非常嚴重。所以,這一點物質文明的受用,我們付出的代價非常慘痛,實在講,得不償失!這是共業,無可奈何,我們生在這個時代,要是不隨順沒有路可走。

  在隨順裡面要有智慧。所以印祖告訴我們,道場不要大,小道場。在一起共修的人數最好是定在二十人,不要超過二十人。道場小,住眾少,開銷少,容易維持。決定要學古來祖師大德,道場是十方道場,不是子孫廟。十方道場,真正志同道合,想念佛、想求生淨土,有這樣的認知,我們志同道合,大家在一起共修,互相警策、互相勉勵,真干!道場決定不化緣、不做會(做會就是現在講的做法會)、不傳戒、不收徒弟(收徒弟往往就變成子孫廟)、不講經,平常的功課就像普通佛七一樣。

  印祖的理想目標,這個道場是長年的,大家在一起共修,二十個人,沒有間斷的。就像東晉時代慧遠大師,在廬山建第一個念佛堂,那個時候他們有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人,以虎溪為界。上山進入念佛堂就不下山了,就准備在那邊往生,確實各個都有成就。我們現在實在講業障深重,我們沒有那麽大的福報,只有在忙裡偷閒,一年當中能找到一個假日,這是很大很大的福報了!能夠有七十天的時間在這裡共修,這七十天當中,萬緣放下,一心念佛。

  怎樣念得如法?怎樣念得有效果?必須對於淨土的理論、方法、境界要有相當的認識,功夫才能得力。所以印祖說不講經,行!他那個時代可以,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難。為什麽?大家很想念佛念得有成績,但是對於淨宗知道太少。所以我想了很久,講經還是必要的。

  念佛堂聽經可以用兩種方式,一種是把講經的時間集中,一天八個小時,至少聽一部《彌陀經》,你真正了解這個道理。最近我們把《三時系念法事》講了一遍,總共講了一百一十四個小時,如果一天聽八個小時,兩個星期可以完成。把這一部全部聽完之後,再進念佛堂念佛,不一樣!這是一個方式。另外一個方式,就是七十天當中,每天聽兩個小時。如果一天我們念佛的時間是十二小時,兩個小時聽經,十個小時念佛,這也是個辦法。

  實實在在講,這兩種方法比較,古大德常常教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確實效果非常顯著。這種說法,最好就是前面兩個星期聽一部經,全部時間,一天聽八個小時,兩個星期。我們總共十個星期,七十天,後面有八個星期專門念佛,這是很好的方法。

  這一次講《三時系念》,是因為這麽多年來,全世界各地淨宗學會常常都做這個法事。但是對於系念法事如果不能夠透徹理解,我們做這個法事效果達不到標准。效果要達到標准,你對於法事一定有相當的認知,在做法事的時候隨文入觀,你能契入境界。那真是冥陽兩利,不但是兩利,是大利,冥陽大利。這個利益就像佛門裡面常說的,《地藏經》上也講過,七分之中,六分利益是自己得,超度的亡靈他得一分,他得七分之一。如果這個法事我們有七十個人在一起做,那得的利益就非常殊勝。在國內、在台灣參與這個法事的人多,有兩、三百人,所以這法事做下來確實非常殊勝。

  但是要做得相應!相應你就不能不懂,經、咒、贊頌、發願、忏悔,這裡面尤其是說法、開示。中峰禅師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諺語所謂是再來人,在禅宗裡面示現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在法事裡面的開示(他這三時,每一時大概有三番開示,總共九番開示),非常精彩!如果能隨文入觀,我剛才講,得大利!我們修法的人得的利益大,亡靈得的利益也大,完全成正比例。這是說專修,遵守印光大師的教誨。

  如果要發心想多聽經教,堅定自己的信願,圖文巴山上的淨宗學院跟學會的佛七法會時間相同。山上是辦佛學講座,以學習經教為主,也念佛,念佛的時間少一點,大概每天念佛的時間四個小時,就是早課跟晚課。上午、下午有六個小時講經,大家在一塊學經教,每一天連這四個小時念佛,也是有十個小時的功課,常課。期限也是七十天,也就是我們春夏秋冬每一季辦一次,配合國外的同修到這個地方來方便參學。因為大家進來,移民局給大家的簽證大概是三個月。三個月你有七十天的時間在這邊,把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學教也好,念佛更好。

  但是,教理通達念佛才會相應,古人常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要做到相應,教理不能不懂,教理不懂很難相應。不明教理的人也有極少數相應,那極少數是什麽人?常言說得好,老實人!真正老實可以不要懂教理。什麽叫老實?教他念阿彌陀佛,他就念到底,他念阿彌陀佛決定沒有妄想、決定沒有懷疑、決定沒有間斷,這種人叫老實人。老實人難得!大概現在十萬人當中難得找到一個,那個人可以不要學教、可以不要聽經,他能成就。

  所以佛門不論是哪一宗、哪個法門,真正成就的,一個是上智,一個是下愚,這兩種人好教。上智,他懂得、他聰明,他對教理通達,所以他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間斷。下愚,古人常講「愚不可及」,我們一般人比不上他。他心地清淨、忠厚、老成,他沒有雜念、沒有欲望。教他念這一句佛號,他就念到底,沒有懷疑、不夾雜,往往兩、三年他成功了。他往生預知時至,不生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臨走的時候佛來接引,歡歡喜喜的走了,我們看到不少。像我們這種程度的人是最難度的,上不上、下不下,一天到晚打妄想。念佛裡頭夾雜妄想,學教裡頭也夾雜妄想,所以教不能開悟,念佛不能得一心,毛病在此地。自己的病要自己對治,別人幫不上忙,自己要下定決心把自己的毛病改正過來。

  古人說得好,愚不可及,我們想學下愚,難,太難太難了!我們要想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能不走教理這條路。教理真正搞通了,也就是說宇宙人生究竟是怎麽一回事,不能徹底通達,也得大致上能明白。明了之後你才會放下,你才知道放下是正確的,放下對我真正有利。如果放不下,我們這一生必然又空走了一趟,來生還是搞輪回。出不了六道輪回,那我們要記住,佛在經上常常告訴我們,六道眾生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佛常常比喻說三惡道是你的家鄉,三善道是你出來旅行,你出來觀光旅游時間短暫,三惡道是你的老家,很可怕!生生世世我們都是念佛人,與佛的緣很深,為什麽不能成就?就是放不下,沒能把身心世界徹底放下,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去不成。

  這一次我在《三時系念》法事裡面講得很多,最近這幾年我們提倡純淨純善,心地要純淨,行為要純善,念佛才能往生。為什麽?西方極樂世界皆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的心不清淨、心不善良,你想想看,你怎麽能去!阿彌陀佛再慈悲,接引你到極樂世界,你到極樂世界跟這個人也處不慣,看那個人也不順眼,這是你不能往生的真因。所以在這個世間短短幾十年當中,要是像我們年歲大的人,大概短短幾年當中、十幾年當中,中年以上要有高度的警覺,來日無多;你要把光陰真正抓住,辦我們生生世世希求的這樁大事(這不是一生一世),這次機會不能錯過。

  《金剛經》上佛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錯了!不要再牽掛,徹底放下,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只有極樂世界。真正求往生的人,你的一生當中,一部《無量壽經》夠了。《無量壽經》要是嫌太多,無法受持,那你就學《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分量少。在中國過去,我們知道的蓮池大師,近代的印光大師,他們一生就受持一部《阿彌陀經》,一句六字洪名,成佛作祖。蓮池大師尤其說得好,「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你們誰歡喜,你們去悟;「八萬四千行(八萬四千法門),饒與別人行」,你們喜歡修哪個法門,你們去修。他自己死心塌地,一部《彌陀經》,一句佛號,成佛作祖都有余。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至善的,我們講的純淨純善,他全落實、全做到了,所以他能成就。

  這樁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在什麽地方?難在我們理沒有搞透徹,方法沒有找到。詳盡之理在《華嚴》裡頭,善巧方便在「五十三參」裡面。所以我們要做到純淨純善,一定要知道從自己內心裡面做功夫。佛法稱為內學,時時刻刻照顧自己,不要去看別人,要消除內心裡面的矛盾,你的心才會得清淨。蕅益大師說得好,「境緣無好丑,好丑在於心」,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如果你要是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真正做到了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外面的物質環境、人事環境都是平等的,那叫一真法界。我們為什麽不平等?這個人我喜歡他,那個人我討厭他;這個環境我愛,那個環境我不喜歡,統統是自己妄想分別執著在作祟。

  現在真正的功夫就是要把內心裡面的對立消除,把它化解,這叫做真功夫。功夫在哪裡做?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外面境界,在這裡做功夫。怎樣能把一切人看平等、把一切事看平等、一切物看平等,平等才能和睦相處,這叫真功夫!法藏比丘就是用這種功夫成無上道,在西方世界成佛,號阿彌陀,他修的就是清淨、平等、正覺。平等不是從外面修,外面人與事永遠不平等,從內心裡面修,離妄想分別執著,平等了!

  所以佛與法身菩薩他們生活活動的世界,叫做一真法界。什麽叫一真法界?就是平等法界,平等法界裡面永遠沒有對立。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對立的,科學家講相對的世界。有我,我的對面是人,大的對面是小,長的對面是短,真的對面是假,善的對面是惡,統統是相對的。離開一切相對,宗門祖師常常勘驗學人說,離開這一切相對,「道一句來」,你說一句來給我聽。說不出來,為什麽?說與不說還是一對。法身菩薩離妄想分別執著,那叫一真法界,那是真的,完全稱性,自性圓滿流露。禅宗、性宗直接用這個功夫,所以快速。淨土用一句阿彌陀佛,也是要入這個境界。所以淨土功夫有成片、有事一心、有理一心;理一心就入境界,入不二法門。這是諸佛如來所證得的境界,真實不虛,這裡頭沒有相對。

  所以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體,叫清淨法身。大家也常常念「清淨法身佛」,清淨法身佛就是禅宗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大乘經上,佛常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清淨法身;這是自己的真身,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剎土眾生是一個身。佛說要我們自己去親證,什麽時候我們證得,你剛剛證得的時候,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是法身菩薩,你證得清淨法身了。跟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同一個境界,入佛境界,《法華經》上講「入佛知見」,這是一個意思,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個境界。

  所以我們現在在這個世間還沒有往生,對一切人事物看得淡一點,不要太計較,希望一年比一年淡,那就是很好的進步。把所有一切對立都把它化解,知道性德裡面沒有對立,性德是圓融的,性德是不二的。平常做這個功夫,對於念佛求生淨土大有幫助!你在這一屆佛七當中,這七十天當中,一心不亂不敢保證,那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功夫成片應當可以得到。得到功夫成片,往生就有把握,生凡聖同居土。
 

上一篇:諸葛亮給兒子上的十堂課
下一篇:德行教育造就一代大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