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德行教育造就一代大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作者:黃威南

所謂“三歲定終生”,現代人大多對幼教的重要性有所認識,也知道應當要加以重視。那麼,作為一個佛教徒,要引導孩子學佛,讓孩子自小即接受佛法的熏習,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上能夠在佛法修行上有所成就,獲得佛法的真實利益,關鍵在那裡?我們不妨以近代佛門一代偉人弘一大師童年所受教育的范例來參考,是甚麼樣的幼年啟蒙為他成年後在世間藝術、事業上多姿多彩的成就,而後又更上一層樓,成就佛法出世間,超凡脫俗的功業打下深厚的基礎?

胡宅梵居士《記弘一大師之童年》一文簡明扼要地介紹了這位在家時是才子、俊傑,出家後是人天師范、佛子楷模的人物,其幼年時到底受到了一些甚麼樣的啟迪,其父母、家人及童年經歷又如何鑄造了有利於其一生際遇的種子、根苗。

本文緣起於“民國十九年,亦幻和尚住持慈溪金仙寺”之際,這一年秋天,弘一法師也來到了這裡。胡居士當時就居住在寺院附近,時常得以親灸弘一法師。有一天,胡居士和法師談起:“師父童年時候的事跡,世間很少有人知道,可否請您說來聽聽呢?”弘一法師答說:“當時年幼無知,小孩子的事不值一提!唯有我父親樂善好施之行,頗有激勵人心思善、帶動世間善良風俗的作用,還可以傳述,而且這與我幼年的生活,也有密切的關系。”於是弘一法師乃條述他的幼年狀況,胡居士即秉筆為記,記錄完畢後呈上給大師親自審閱,復經大師親以朱筆改正,因而胡居士自己在文章開頭記述作文緣起時宣稱:“…則此篇可稱其(按:即弘一大師)幼年之真實史也。”由此可知,本文確實可信,對於了解大師一生成就的基礎根源,即其幼年生活的真實情形有極大的幫助。(按:此文收錄在《弘一大師追思文集》中,原文全篇可在“報佛恩網-般若文海簡體站”http://www.bfnn.org閱讀。)

文中記述大師父親“筱樓公精陽明之學,旁及禅宗,頗具工夫。飲食起居,悉以《論語》〈鄉黨篇〉為則,不少違”,說明老人家學而起行,學以致用,學儒、學佛,按照聖賢典籍所記載的教誨作為自己生活起居的守則,絕不違背,並非背誦、口談經典,拾人牙慧而已,非常注重身體力行,下苦功去實證、體驗書本上所記載的種種道理。老人家在自己勤奮努力獲得酬報,生活漸漸穩定之後,並沒有忘記那些尚在苦難中的人們,他“晚年樂善好施,設義塾,創備濟社,范圍甚廣,用人極多,專事撫恤貧寒孤寡,施捨衣食棺木。每屆秋末冬初,遣人至各鄉村,向貧苦之家探察情形,並計人口之多寡,酌施衣食。先給票據,至歲暮,憑票支付。又設存育所,每屆冬季,收養乞丐,不使凍餒,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年斥資千萬計,而不少吝惜,津人鹹頌之曰李善人。性喜放生,所放魚鳥不知凡幾。”老人家通過種種社會公益事業利人利物,心懷博愛。值得注意的是:“放生”,現代的名詞叫做“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目的在救護生命,企求人類與萬物皆和諧地共同生活在這彼此共有的生態環境之中,對內則逐漸熄滅自己的嗔恨殺害之心,實現內心的安寧平靜。

除了父親身教對大師幼年個性形成所造成的影響之外,在父親逝世之後,大師幼年所閱讀的一些書籍和童年經歷也影響了他一生的思想行為:“師至六七歲,其兄教督甚嚴,不得少越禮貌,並時以《玉歷鈔傳》、《百孝圖》、《返性篇》、《格言聯璧》等囑師浏覽。時有王孝廉者,至普陀出家返,居天津之無量庵,師之大侄婦早寡,常從王孝廉學大悲咒、往生咒等,並學袁了凡記功過格。時師年約七八歲,見而甚喜,常從旁聽之,旋亦能背誦,且亦能學記功過格。師有乳母劉氏,能背誦《名賢集》(集為格言詩,四五七言遞加),時教師習誦其詞,如‘高頭白馬萬兩金,不是親來強求親,一朝馬死黃金盡,親者如同陌路人。’又如‘人貧志短,馬瘦毛長。’師雖在八九歲之間,亦頗能解其義。”從中我們認識到:大師童年接觸的人物中有學佛的孝子及其守寡而虔誠持誦佛教咒語,並且每天依據“功過格”來檢點自己言行及思想、念頭的大侄婦,還有熟背格言的奶媽,童年的大師即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了不少儒家及佛法的金句、典籍,接受佛家及儒家教育的熏陶。身負督導童年大師的哥哥非常注重教育他一定要有禮貌,而且絲毫不苟!身為兄長的他為童年大師提供的“兒童讀物”又有那些呢?其中《玉歷鈔傳》即現在也流通甚廣的《玉歷寶鈔》,說的是因果報應,內容詳述行善得福,做惡下地獄的種種情形,《百孝圖》是教孝順的教材…《格言聯璧》是一些人生經驗、待人處事的智慧言語,現在也還有流通。學習禮貌,了解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是大師童年時候身邊的大人不約而同地對他所進行的重點教育,也是大師敘述此段往事時特別要啟迪我們後世學人的重點:人格的淘煉、處事待人的智慧以及禮貌的培養,從孝順雙親開始,到恭敬一切人。這是養成像大師這樣一個才子,乃至後來學佛、出家後被尊稱為“完人”、“大師”的一流人物至關緊要的奠基處!原來大師是先有好的做人態度,才有後來的才華洋溢,學甚麼、做甚麼就像甚麼,多才多藝,樣樣都做得好:藝術家、老師、兒女、丈夫、父親、法師…每一個人都尊敬他、懷念他,即使今天讀他傳記、聽聞他的事跡的我們也對他深深仰慕!這一切從那裡開始?自小懂禮貌,知道因果,有孝心,能尊重別人,是從德行教育培養起!

值得我們特別加以注意的是:當弘一大師在自述七、八歲的童年往事時特別一提自己也能學袁了凡記功過格,當然有其深意!弘一大師持戒精嚴,德風高尚,許多人都熟知,然而大家可有想過:他的基礎是在那裡打下的呢?“功過格”是每天檢點自己生活起居中各種善惡行為,不論功、過都加以記錄,自我評審、激勵,作為改過反省,不斷提升自我人格及勉勵自己積極對人群社會作出各種貢獻的學習方式。說學袁了凡這麼做,意即是自了凡先生在其四篇訓子書中所說的自身事跡中受到啟發而見賢思齊。這四篇敘述自己以功過格改革惡習,提升品德的家訓,現在稱為《了凡四訓》,流通很廣,還有電影版、電視連續劇版,以及有聲書!想想看:學佛人自稱“修行人”,“修”是改的意思,“行”是行為,佛教術語為“業”-身、口、意合稱三業,很顯然,修行即是修正自己心念及言行的意思,若不每天檢點、改往修來,日日提升自己:由惡轉善、由迷轉覺、由凡轉聖,不斷向覺悟的佛陀學習,以佛的身行示范及教誨-落實於行為守則即為戒律,那麼修行豈非只成了做做樣子、擺擺姿勢的空談及自欺欺人?這是大師一片慈悲的用心良苦,用心細讀《了凡四訓》,多多加以體會,裡面還記載有雲谷禅師的開示、中峰禅師的法語,可說是一部學佛人的修學筆記,詳細記載了袁了凡接觸佛法之後如何扭轉習氣,改變偏頗、急躁的脾氣,放下怨天尤人的極端情緒,漸漸獲得心境安寧,同時轉變了自己人生際遇的心路旅程。這本書時下流行極廣,可惜真正下苦功去讀,並加以身體力行的人並不多,想想此書在大師晚年之際,仍特意在敘述童年往事時加以回憶說明,可見此書對大師一生的影響。真正仰慕弘一大師者必定極思一讀、再讀、深入去讀!

“至十余歲,嘗見乃兄待人接物,其禮貌辄隨人之貴賤而異,心殊不平,遂反其兄之道而行之,遇貧賤者敬之,富貴者輕之。性喜蓄貓,而不平之心,時亦更趨偏激,往往敬貓如敬人。”貓是很弱小的動物,大師眼見世態炎涼,大多趨炎附勢,乃至對動物亦如是,弱肉強食,捧高踩低,生起了對弱小族群的關懷,在與動物相處之後,對與自己不同的族類有所認識,對他們的苦樂感同身受,體認到了一切生命的本質其實是平等一體的,因此“敬貓如敬人“,絕非索隱行怪,顯異惑眾的標榜之舉,一切皆是隨緣隨份中的自然真心流露。說是反其道而行,敬貧賤者而輕富貴者,那是因為不願趨炎附勢,不圖獻媚以求私利,是一種相對的形容,並不意味著刻意造作出一種特地要對富有之人流露輕視的怪態-貧賤者克勤克儉,自食其力,不應輕視,富有之人勤儉持家終於盈集成富,又有何罪過?為何要特地加以鄙藐?說“輕”,那是有別於一般人的偏“重”,說“敬”,那是一視同“仁”,以平等愛心,視若自己,拯濟負荷,不同於世俗一般人的漠視、冷淡。

胡居士對弘一大師的童年生涯做了一個總結性的評述:“綜觀大師之生平,十齡全學聖賢;十二歲至二十,頗類放蕩不羁之狂士;二十至三十,力學風流儒雅之文人;三十以後,始漸復其初性焉。”童年十歲以前全心、全力學習聖賢,效法完人,三十而立之後,還是學聖賢,時時檢點、時時仰望學習,力求完成自己人格。至於中間階段,“頗類放蕩不羁之狂士”,那是別人眼中“好像是的”,其實當局者心中又何曾有一絲毫要與世間眾人唱對台戲,標榜自己與眾不同,不願接受約束的狂放之心呢?只是因為能夠同情、體諒弱者之無助,可以了解所謂強者之無奈,明白眾生誰無苦?自然不像一般大多數唯利是趨、唯己是慮的人那樣,因為這種“不同”而被稱為“狂”。當他收斂了,知道隱藏,更加婉轉,對於那些不能理解自己而以自己為怪之人能夠更謙順地一笑置之,甚至泰然接受而不以為忤,世人又覺得他儀態潇灑而形容他為“力學風流儒雅”。其實這一切也只不過是一個人,認真、誠懇地在生活著,並履行著盡量不願傷害其他生命,嘗試努力著讓所有相遇見聞者皆能少一分來自他人的“壓力”,多一分來自其他生命的幫助和依靠的自賦天職,行走著一條自己平靜安穩,別人快樂安心的人生道路。甚麼“狂士”、甚麼“風雅”、甚麼“大師”、甚麼“傳奇”,那都是別人眼中的看法,來自別人的評注,就如順治皇帝贊僧詩中的那麼一句:“我今撒手西歸去,管他千秋與萬秋!”責任是履行了,人生是走過了,千斤的重擔是讓自己流盡了血汗,而自己呢?自己在那裡?在旅途中,在每一個有緣相遇者的笑顏上,在每一滴汗水之中,在因緣之中流動、流動…
 

上一篇:淨空法師:印祖遺訓:化解世間劫難之良方
下一篇:放下自我 放下煩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