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照祥法師:論出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個人脫離了正常的生活軌道,到寺院中削發為僧為尼,或者到廟觀中成為道士、道姑,穿戴與眾不同的衣帽鞋襪,過著完全不同於世俗的生活,被稱為“出家”。佛教的出家人最基本的要求有三項:一是獨身;二是素食;三是僧裝。這當然是指漢傳佛教,也可以說僅指漢地佛教。而東南亞諸國的上座部佛教及藏傳佛教、日本佛教等,卻又各有各的規矩,不過僧裝這一項,似乎比較一致,雖說僧裝樣式又有所不同。總之,佛法講究一個“方便”,也就是因地制宜,方便行事,不必執著一端,迷信照搬。二十世紀以來,歐美一些西方國家也建了不少洋寺院,有了不少出家的洋僧人,他們的規矩當然又有所不同。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真佛法,這給世人的選擇余地確實很大。

一個人要捨俗出家,過另一種生活,卻也不是一件隨隨便便的容易事。佛教是講“因緣”的,出家人各人都有各人的因緣,決不相同,但大體分析歸納起來,卻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為破解生死真谛,追求人生真理,聞道則喜,不惜身命者。這樣的出家人很少,但卻是楷模和榜樣。他們的事跡往往給後人以極大的激勵和鼓舞。如現代高僧虛雲、倓虛等。

二是出於對佛教的真心向往和喜好,並對世俗生活發生厭倦者。這樣的出家人雖有一定數量,但也並不太多。如著名的弘一法師、隆蓮法師等。

三是在世俗生活中遭遇挫折,悲觀厭世,尋求解脫者。這樣的出家人在僧團中占有一定比例,但多數在出家後不願“往事重提”,因此,出家的真正原因便鮮為人知。

四是因勢所迫,將出家作為一種避難的方法,將寺院作為避難的場所。如《水游傳》中的魯智深,以及明代的皇室後裔朱由桵,為避滿人捕殺,遁跡空門,號“八大山人”,成為一代詩畫宗匠。還有一個石濤,也是朱元璋後代,同樣為避死難隱入山野空門,也同樣獨擅詩畫,並留名後世。

五是將出家作為人生跳板,醉翁之意不在酒,另有所圖者。這樣的出家人在整個僧團中數量不多,但因為動機不善,有些敗壞了佛門清規,損壞了僧人形象,所以影響很壞。

六是因生計所迫,僅僅將出家作為生存之道或一種社會職業的。這樣的出家人在整個僧團中占了大多數,主要是農村貧困地區的子弟,文化水平不高,在沒有其他出路可走的情況下,才走此路。

以上只是大概情況,很難不有偏頗之處,所謂“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因緣,而無論哪種因緣進入佛門,也都有證菩提而得聖果的先例。如我們熟知的民國高僧、現代漢傳佛教的改革家太虛大師,十六歲時因“體弱不堪做繁瑣家事……”而出家,當時對佛教所知甚少,並不明白“神”“佛”有何分別。但出家後勇猛精進,終成一代佛學大師,至今在漢傳佛教僧團中,尚無出其右者。

佛教素將“佛、法、僧”視為“三寶”。佛是佛祖釋迦牟尼;法是佛所傳教的理論“經、律、論”三藏;僧便是奉佛弘法的男女出家之人了。“三寶”之中,缺一而佛法不能延續,佛教也不能久存。而延續的關鍵卻又在活生生作為人的“僧寶”。出家人受十方供養,職責便是奉佛弘法,啟發世人,若非此,不但愧受十方供養,自身也就失去意義。而失去意義或根本沒有意義的人或事物,是不大可能長久存在下去的。因此,出家人還是應多研究點學問,縱使不能對佛教或社會有大的貢獻,也應真正能擔當得起“和尚”(有博學者、親教師的含義)的稱號,而不僅僅將寺院當作個混飯的地方。
 

上一篇:照祥法師:什麼是佛教法?
下一篇:照祥法師:什麼是隨喜功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