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念佛的奧秘(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 、萬緣放下,正念單提念佛法(念佛號為正念)
念佛時,須經常用功“觀照”。即口念、耳聽、心想,使一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雜其他的妄想。若欲放下萬緣,必須看破娑婆一切,沒有一點是靠得住的,都是苦空無常,(世間一切,皆如夢幻泡影,鏡花水月。放下即自在,執著即煩惱。)看破“無常”、“苦”,是為了使心地清淨,不生自私貪著心 ,才能慈悲一切,積極行善。“放下”,就是放下自私貪著心,不貪著就叫“放下”。放下業報身心我執!‘自私貪著’的病根,在於有“我”(身見)。有“我”(身見),就執著我“所”、“我的”,貪著這個是“我的”,那個也是“我的”,天下都是“我的”,於是放不下。由於放不下,苦便產生了。知道(覺悟)無常苦,才能厭離娑婆苦,“放下”現在的六道業報身心和依報(物質環境),而欣往西方樂,蓮花化生,即法身,不受苦,也不分別樂,得大自在。此即“看破、放下、自在”之真實義也。

二、 自性清淨心、至誠心念佛法
·不起憎愛即“清淨心”,不取相分別即“至誠心”。
·“不變隨緣”與“隨緣不變”。
自性清淨心,除妄想(因),除煩惱(果),放下一切,放下憎愛以後,心地才得清淨。以自性清淨心念佛,念一聲有無量的功德。靜坐下來的時候,提起“觀照”。觀照是從自性清淨心中所起的佛號。若能從無妄想、無煩惱的自性清淨心中,單起一聲佛號,維持二十分鐘,就可得到很大的受用(正定、正受)。真能把貪欲和身見放下,不貪著了,就是自性清淨心,就是無妄想、無煩惱,如此才是“至誠心”。能以“至誠心”念佛,自然也能放下“貪欲和身見”所產生的諸苦。要不然,念佛僅是修舌根。自性清淨心除煩惱,是“自力修”,至誠心起念佛號,是“他力修”,念佛法門貴在自力他力同時成就 。所以平時就要鍛煉放下(一切分別妄想,例如)我與人的想法、是與非的想法、善與惡的想法(等等)。放下人我,是非,善惡,並不是不辨是非,而是要你雖然明辨是非,卻不隨“人我”轉,不起憎愛心,不隨“是非”轉,不起分別心,不隨“好惡”轉,不起執著心。這就是“不為境轉”。不為境轉就不生煩惱,就是自性清淨心,便可一心念佛了。這樣放下一切、放下憎愛心,不取相分別,即以至誠心念佛;以這種至誠的念佛心,對待“人我”不起憎愛,對待“是非”不起分別,對待“好惡”不被染著,就叫自性清淨心除煩惱矣。這種修行方法在禅宗說,就是“分別一切法,不作分別想。”在菩薩乘便叫“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即“一心念佛,不生煩惱;不生煩惱,一心念佛”。這就是“念佛心打成一片”,定可得往生。

三、 六根清淨,一心念佛法
·“空心(轉凡情)(真空)”與“不空法  (成境智)(妙有)”。
·用“圓鏡智”(亦即是“心法”〈智〉〈境〉)導發“境智”(所念)(能念)。
·何為“佛心”與“三途心”?
·往生之“因”!!!
·“母子互憶”則“感應道交”!!!
·用“平等性智”導發“境智”。
·用“我所作智”(愚癡凡夫所修法)導發“境智”!!!
修行法門,總是要對治煩惱。其他的三昧,只能對治一種煩惱。唯有“念佛三昧”,能對治一切煩惱,一切罪障。所謂“佛號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不過煩惱來時要至誠懇切念佛才行。不管順境或逆境來時,心總是空空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雖然心空空的,但是一句“阿彌陀佛”始終不離心。--心空空的叫“空心”,佛不離心叫“不空法”。空乎心,可以轉凡情;不空法可以成“境智”。如是“因”(不空法,一心念佛),則得如是“果”(即清淨念與極樂相應)。如果被境轉,就叫“識心造業”。所以念佛人的“心”要和“太虛空”或 “圓鏡”一樣,順逆境都能包容與徹照,但什麼都不能染污它,一點影相不留,是清清淨淨,這叫“大圓鏡智”。這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佛心”。念佛的人,就是這樣六根清淨的心念佛。也就是“用大圓鏡智導發境智”。念“阿彌陀佛”是“境(法)”又曰 “法(境)”; 能念佛的“念(心)”叫“智”,又曰“心(念)”,就“心(念)”和“法(境)”來說,便是“心(念)外無法(境),法(境)外無心(念)”。就(法)“境”和(心)“智”來說:(真空)“佛”本是無即(真空),心念故(妙)有;(具空)心本是無,佛(境)起才(妙)有。所以說,我們“能”念佛(境)的“心(念)”,是“緣”阿彌陀佛之佛號“所”起的(境),如果“佛(境)不起心(念),那麼這“心”(念)必是被殺、盜、YIN等惡緣“所”起,那就不是“佛心”了,而是“三途心”。同時“佛”也不是獨立的,是因為(真空)“心念”才有的,要是(真空)“心”不念“佛”(境),外面的境必現其他各種“業道”。所以,“(真空)心不孤起,佛(境)因緣起(真空)心;佛(境)不孤起,(真空)心因緣起佛(境)”。我們是以自己的(妙有)“佛心”(真空)念自己的(真空)“心佛”(妙有),因此,欲求往生,絕對沒有不往生的道理。“心”(真空)念“佛”(境)(妙有)稱作“智(心)的境(佛)”;(妙有)“佛”起( 真空
)“心”稱作“境(佛)的智(心)”。當我們用“智(心)”去照“境(佛)”的時候,也正是“境(佛)”(發)起“智(心)”的時候,就是說,正當我們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也正是阿彌陀佛(發)起我們這一念的時候,即母子互憶、感應道交之時也。阿彌陀佛(發)起我們的這一念,叫做“境(佛)的智(心)”(如發射電台,從未停止發射信號),母常憶念子也。我們(逃子)至誠懇切念佛(憶母),必能引發“境(佛)智心”。如果引發“境(佛)智(心)”,那便是阿彌陀佛(母)和我們(子)的念佛心(智〈心〉境〈佛〉)起相應了。“相感則通”,即佛和我心相應,才能往生淨土。因此,修念佛三昧,就是要求啟發這種“境(佛)智(心)”。就是說,“佛”以心而有,“心”以佛而立。
第一輩眾生,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用這個心,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例如文殊、龍樹等),定生“常寂光土”。他們是以“大圓鏡智”,導發“境(佛)智(心)”,不是凡夫所能辦到的。
第二輩眾生,以“平等性智”導發“境(佛)智(心)”,生在“實報莊嚴土”,也可分證“寂光土”。
第三輩眾生,以“妙觀察智”導發“境(佛)智(心)”,生在“方便有余土”。
第四輩眾生,就是我們,一切愚癡凡夫,甚至五逆十惡,只要真心念佛,至誠懇切,以“成所作智”,導發“境(佛)智(心)”,生“凡聖同居土”。“成所作智”,就是前五根,僅僅成其所作的功德,不摻雜別心和邪念。就是說,眼、耳、鼻、舌、身五根,只分清楚色、聲、香、味、觸,沒有憎愛二心,即“分別一切法,不作分別想”,便轉“識”成“成所作智”。這種“成所作智”,雖是我們凡夫所修習的,但是它的功德與“大圓鏡智”是相同的!這是我們“念佛”用功的要緊處,要特別注意!一定要“五根清淨”,用“成所作智”導發“境(佛)智(心)”,定可往生! 這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深秘處也!“都攝”,眼睛不亂看,耳朵不亂聽,鼻子不亂嗅,嘴巴不亂說話,身子不亂起其他觸念,還是很容易辦到的。這樣念佛不間斷,就是“淨念相繼”,則“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四、 直心、深心、回向心念佛法(三心即菩提心)
·“三心”(菩提心)念佛法。
·“色(佛境、妙有)不異空(心念、真空)”,“空(心念、真空)不異色(境佛、妙有)”!“心、佛(真空、妙有)不二”!
·何為“佛知”、“佛見”與“我見”、“我知”?
“直心”,就是至誠懇切心,沒有虛,沒有假。就是念佛時,常起“觀照”,照顧佛號,務必使它“發自於心”,“出之於口”,“入之於耳”。也就是心與口相應,心口如一,肯定能蒙阿彌陀佛加被。
“深心”就是信心。(信真心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成就此心,才是“深心”。求生天,求成二乘聖人,求成菩薩都不是“深心”。求生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一生成佛,才是深深的心。如此念佛,定能得到成就。
“回向心”,就是把願力注向於西方極樂世界。亦即是把我所作的一切“功德”統通“回向”西方,願生西方。因為一切功德從回向生。回向發願心,就是菩提心。例如賺了錢,發願養父母,即是把功德回向給父母;願養妻子兒女,願幫貧苦人,願供養三寶……都是把功德回向了。最可憐是,賺了錢,鎖到箱子裡,不得受用,便一點功德沒有了。所以有回向便有功德,不回向便沒有功德。我們要把一切功德回向願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回向人、天、二乘乃至菩薩,使這一念心,肯定可得往生。
“(境)佛,以(真空)心而(妙)有;(真空)心,以(境)佛而立”。要論(真空)“心”的話,全(境)佛都是(真空)心,所以心外無佛;要論(境)“佛”的話,全(真空)心都是(境)佛,所以(境)佛外無(真空)心。就是說,“(境)佛不異(真空)心,(真空)心不異(境)佛。佛即是心(色即是空),心即是佛(空即是色)”。不二不別,不可偏求也。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是我(真空)心中的(境)佛;我的念佛心,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境)佛中的(真空)心。佛(境)是法界佛,心(智)也是法界心。所念的佛(境),橫遍豎窮不可思議,能念的心(智),也橫遍豎窮、不可思議;所以“心(智)”與“佛(境)”不二不別。所以說,“佛(境)”是我的“心(智)佛(境)”;“心(智)”是我的“佛(境)心(智)”。“心”(智)不離“佛”(境),“佛”(境)不離“心”(智)。因此,念佛的人,就是以自己的“佛(境)心(智)”,念自己的“心(智)佛(境)”。若是妄起分別,妄生思議,向心外求佛,或向佛外求心,那都是“魔”也。要想能念到了“心不異佛,佛不異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地步,唯有“直心不曲”,“深心不退,回向發願,一心念佛”才能成功。因為“心與佛”不二不別,不可說有,不可說無,說有說無都是“我見”;離開我見,便不見有,也不見無了。全佛是心的時候,謂之“佛知”;全心是佛的時候謂之“佛見”。而“佛知佛見”,都不可思議。因為心與佛都是相待緣起,無所有(無自性),不可得矣。所以,不可以凡情見,妄生分別。有“我見”的人,偏偏要以思議心(主觀心),於佛知佛見中,另立自己的“我知我見(主觀見解)”。《楞嚴》曰:“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深思深思。然而,只要萬緣
放下,不計人我、是非、好惡,至誠懇切地直心、深心、回向心,一心念佛,仗一句阿彌陀佛的“扶持”,定能成功。這就是所謂“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只要信真願切心去念佛,心念佛,心就是佛,心就作佛也。

  五、 關閉六根念佛法 (即意念法)
·“都攝六根”即“意念”法(觀想法)!
·“六根”不起“憎(嗔)愛(貪)”即是“成所作智”!
·何以“作法(作用)(有生滅)”?
·以“念佛心”除“五欲”和“五蓋”。
·“念佛心”與“戒、定、慧”的關系。
·“戒、定、慧”與“念佛三昧”!
念佛人,一定要關閉“六根”,才能淨念相繼,後才能得念佛三昧,其他法門是以自力關閉六窗;淨土法門是以“念佛心”(佛念)閉六窗。“前五根”為一部分,“意根”單獨為一部分。所謂“閉六窗”,非是不用前五根之看、聽、嗅、嘗、觸,而是在“用”前五根的同時,“意根”卻不失“正念”(佛念)! 是時時處處“正念”(佛念)現前,那是閉六窗了。所以“念佛心”一起,便可攝住六窗(六根)。若失去“正念”,勢必心(即意根)更亂,妄想更多。所以盲人的“念頭”(妄想),比一般人動得更厲害。“意根”不失“正念”,就是“意念法”,這是從“意根”下手。但凡夫作起來不很容易。所以念的時候,先從“目不邪觀”、“耳不邪聽”、“鼻不邪嗅”、“口不雜話”、“身不邪觸”、“意不邪念”開始鍛煉,久之便可“正念”(佛念)現前了。當然攝六根的最好方法是--用“念佛心”。一聲佛號“發自於心、出之於口、入之於耳、還之於心”。這樣念念相續(不間斷),六根自然不起“憎愛”二心,於是六窗一關閉住了。這個“六根”不起憎愛二心,便叫做“成所作智”。反之,六根都起“憎愛”,那便是五根落入“五(貪)欲”了(色、聲、香、味、觸法)。所以經上曰:“汝等比丘當好護法,莫令五根,入於五欲”。其他宗派保護六根是多用自力;淨土法門是用“念佛心”保護六根不貪色、聲、香、味、觸法,“用”的是“自他二力”。“五欲”(五貪心),對境就“(生)起”憎愛,但是起過了就憎愛“滅”。所以“五欲(五貪心)”屬於“作法”,即遇“境”(緣)便起“作用”。然而“作法”,不能常“作”。例如,遇到“紅色”(境緣),眼便起(生)“作用(作法)”,(作法)現“紅色”;“紅色”(境緣)沒有了,眼遇境緣而生起紅色的“(作法)見”這個“作用”(作法)也就隨著滅了。但眼根本自具足的能見之“性”無生滅。如果紅色的“(作法)見”這個“作用”(相同作法)不管對境(緣)不對境(緣),永久常存,勢必不能起(生)“作用(作法)”而再“見”別的顏色了。所以“作法”是有起(生)有滅的;而“五欲”(貪心)有起(生)有滅,因為“五欲”(貪心)入於“第六意識”,叫作“五蓋”(貪、嗔、癡、慢、疑、掉悔、睡眠),然後又通過“第七識”隱藏於“第八識”裡,這隱藏在“第八識”裡的“貪、嗔、癡、慢、疑、不正見、掉悔、睡眠”等“蓋”(在第八識裡蓋住真如法性,所以稱為蓋),“蓋”是“五欲”(貪心)的“根”,它是屬於“無作法”,就是說,(蓋)它是隱藏在第八識裡,等到“五根”對“外境”,“五欲”(蓋)便指使“第七識”(我執、私心)命令第六識指揮前五根起(生)“作用”(作法)了。所以“五欲”(作用)滅了,但是“五欲”蓋沒滅,於是再遇新的因緣五根還能再起(生)“作用”,一貪再貪,一嗔再嗔,一癡再癡,一疑再疑,一慢再慢,一掉悔再掉悔,一睡眠再睡眠,一不正見再不正見……不休不止。既然“五蓋”是“五欲”的“根”,修行人,一定要除“五蓋”。淨土便是以“念佛心”除“五欲”和“五蓋 ”的。“念佛心”,清清淨淨便是“定”。心清淨不起“憎愛”,便是“慧”。然而,要想念佛心清淨,就須持“戒”,關閉六窗(六根)便是“戒”。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所以“念佛心”可得“成所作智”。以“念佛心”發(生)的“戒、定、慧”之力具是。由“念佛心”關閉六窗(六根)之“戒”所得之“清淨心”為“定”,不起“憎愛”是“慧”。“定”為“慧”的“體”;“慧”為“定”的“用”。說“定”時,“慧”全是“定”;說“慧”時,“定”全是“慧”。這叫“淨念相繼”。“慧”在“定”時曰“淨念”;“定”在“慧”時曰“相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就是用“念佛心”,“六根一攝”自然“淨念相繼”也。口念得清楚,“舌根”就攝住了,耳聽得清楚“耳根”亦攝住了,心裡的佛號清楚明白,“意根”也攝住了,有目如不見,有鼻如不嗅,有身若不觸,豈不是以“念佛心”都攝六根哉!一念“攝”一念淨,念念“攝”念念淨,相繼不斷,就得到(一行)即“念佛三昧的法味”了。這種“甚深微妙”法門,世尊從大悲心中說出來,是大方便中的大方便,圓頓中的最圓頓矣。我們應該以“念佛心”關閉六窗,以“成所作智”直指“佛心”,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六、 母子互憶、心逐念成念佛法
·“因與果”互攝法。
·“觀心、調心”與“擇法覺分”。
·“心不取境”功夫。
·境未現前時,心不取境,是“小乘”;境現前時,能境不礙心(不動心),是“大乘”。
·“無量光(常照)、壽(常住)”與“念佛的關系”及“照寂”功夫!
·“照寂不二”即是“無量光、壽”,亦即是“常寂光土”,就是“一念圓淨心”。
一切“境”,都是從“心”所現,心外是並沒有“境”的,“一心”可現十法界。“心”起什麼“念”,(因),必現什麼“境界”(果)。“心”有“善念”(因),則入三善道境(果);“心”有“惡念”(因),則現三惡道境(果)。“心”念佛(因),自然便現佛境界(果),這是“心念”為“因”,“境現”為“果”,“境”由“心”現,“心”逐“念”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此,念佛人能否往生極樂,但問“自心”在念什麼(因),不必他求矣。所以經曰:“心想佛,心即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由佛起,佛由心念。”因和果的關系是“互攝互入”的。“念佛”,就是“制伏”自己亂動無常、變化無端,橫沖直撞,不聽約束的“妄想心”。使其住於一緣(佛號)而不亂動。這就要“時常觀照”,只要發現它一亂動,立刻用佛號這條繩索,牢牢地將“妄想亂動心”拴住。但,要耐心地、堅忍地用功,日久功深就會被調伏了。“調心”,要知道簡擇。“簡”是分別,即分別凡情障礙,“擇”是選擇,即選擇清淨聖道,亦即不可求人天福根、神通……等,只要一心真信切願、老實念佛,不讓其他的種子發芽,只求西方報成熟,久修,心念自然清淨,自然知道簡擇,真智發現,開大智慧,明了法的邪正了。這就叫“擇法覺分”(擇法支)。
“調心”必須作到“心不取境,境不礙心”。境不礙心,即是對境不起心。例如:好喝酒的人,酒未現前,要不喝還容易,就是心不取境;緣現力強,酒在面前,想不喝便難了。(應該境不礙心)。能“對境不起心,才是真功夫”。應時時警覺自己,若察覺(觀照)對境心動,就用彌陀聖號對治。因此要注意“心不取境”。如能完全作到,保證可得到“小聖”地位。進一步,若能使“境不礙心”,那便是“大乘”根機了。所以,念佛法門實是“轉凡成聖”的樞機。諸佛意旨,不在演文宣教,只求眾生“心清淨湛寂”罷了。一定要記住釋迦牟尼佛以大悲心說出“彌陀”聖號,是以徹底悲心普度末法眾生。唯有至誠懇切受持,不要辜負我佛的一片慈心!
“無量光”即是佛常以慈光普照世間,是“常照”;眾生念佛,心不昏沉,便是仰承“佛照”。 “無量壽”,即是佛以大悲願心常住世間,是常寂;眾生念佛,心不散亂,便是仰體“佛寂”。所以念佛心若不散亂,不昏沉,便與“無量光、無量壽”相應也。心散亂便落六道,心昏沉便空過時日。聲聞、緣覺、菩薩三乘,都有微細的散亂,唯有一佛乘才算究竟。而念阿彌陀佛,便是歸向一實佛乘。因此,念佛人,時時“觀照”:照見到心有煩惱,便趕緊念佛,這便是“照”的功夫;一稱彌陀,煩惱止息,這便是“寂”的功夫。“照寂”不二,便是“無量光、無量壽”。這樣的境界,凡夫是可以得到的。這種境界,就依報講,便叫“常寂光”,就正報講,便叫“法界身”。阿彌陀佛是“法界身”,我們的念佛心是“法界心”,心、佛、法界,三無差別,所以我“一念圓淨”,此心便現“常寂光土”。是知,念佛法門,易修而證深。“常寂光土”,不是別的,原來就是我們“一念圓淨心”也。

  七、 清淨心除煩惱念佛法
·“三際托空”念佛法。
·何為“現行”、“種子”、“習氣”、煩惱?
·何為“(念佛)伏煩惱”(可幫助往生)與“斷煩惱”?
·羅漢“四果”的差別。
·“伏煩惱”與“一心不亂”。
·何為“清淨念佛”?
·何為“打成一片”?
莫讓心取境,莫讓境礙心;心取境,境礙心,皆是煩惱。煩惱的生起,略有“三時”(過去、現在、未來),“十二處”(六根、六塵)。若是“三時”、“十二處”都不起煩惱,便是“清淨心”。如此“念佛”,必相應。三時、十二處,煩惱都起於“我執”。“我執”若斷,一切煩惱便根絕了。“我執”很微細。煩惱,“粗”的是“現行煩惱”,容易觀察出來,也是由種子煩惱而起的;“細”的是“種子煩惱”,不容易觀察出來。有時心靜,種子煩惱會顯現。“極細”的是“習氣煩惱”,凡夫不能觀察出來,如容器盛過魚肉後,其腥氣還在,便是“習氣”。
只斷“現行煩惱”,叫“伏煩惱”。等“種子與習氣”也斷了,才叫“斷煩惱” 念佛人若能漸漸“伏煩惱”,便可幫助你念佛往生了。
初果、二果僅僅“漸伏欲界煩惱”,三果人“漸伏色、空二界煩惱”,四果人才真的“斷了三界內煩惱”,即破了“界內無明”。
貪、嗔、癡、慢、疑、邪見,“六根本煩惱”,凡夫只可以用“念佛法”對治。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只知一心念佛求往生,這樣勉強可算是“伏煩惱”。“至誠念佛”,便是“一心”,煩惱逐漸不起,便是“不亂”。這樣念佛,一念佛煩惱便斷,心自然清淨,這叫“一念清淨--念佛”,如是用功念去,作到念念如此,便是“念念清淨念念佛”也。不管順境逆境,不管行、住、坐、臥,總是“念念清淨”,相續不斷,這叫“念佛心打成一片”,就可決定往生。

  八、 提起正念,一心念佛法
·“正念”(念佛)(因)堅固(異熟) “意生身”(觀想法)“往生”(果)法!
·“念佛正念之因”堅固“意生身”之異熟,而成就“往生淨土之果”!
·“念佛法”對治的次第:先治散亂,後治昏沉。
失掉正念,便將漂流業海,不得出離。因為一切境界,唯心所造,唯是一心。我們所見的一切境界,實是“自見其心”罷了。所以,心存正念,則佛境現前;心失正念,則六道境現前。蓮華,本來就開在你自己的心裡,臨命終時能見西方境,其實乃“自見其心”罷了。所以十萬億佛土,一念即得往生矣。由此可見,起什麼心,便由“異熟因緣”而現什麼境。“第八識名“異熟識”,“異”是差異,“熟”是成熟。就是說,由(念佛堅固之意生身)“因”到(往生自心淨土)“果”,是由“異熟因緣”而成就的。
“異熟因果”不出(自性)“一心”,(念佛堅固之意生身)“心念”是因,(顯現常寂光土)“境”是果,其間過程,叫做“異熟”。就是說有先後之成熟也。一聲聲佛號,由心中發出來,從口中念出去,由耳朵聽進來,再回到心中去。這樣心、口、耳、相應,自然“念佛心”便能與佛相應。心成就,極樂境界自然成就。往生是往生自己真如心中的極樂世界。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所以說,“心淨則佛土淨”。原來心、佛、淨土本來不二,唯心所造,唯心所現,唯是一心也。若說心外有一微塵許法,即是魔說。所以“念佛”,首先必須 “心、口相應”,自淨其心。念佛人臨命終時,能不散亂,不昏沉,“正念”現前,肯定可以往生。念佛對治的方法次第是:①先對治散亂,②後對治昏沉。對治“散亂”,用“止”;對治“昏沉”,用“觀”。念佛法門,是“止”也阿彌陀佛,“觀”也阿彌陀佛,借阿彌陀佛名號功德,圓淨一念而成佛!

  九、 決定心求往生念佛法
·“切願”念佛法。
·橫超三界,關鍵是信願。
·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老實念佛!
·何為“一念往生”?
縱然不斷煩惱,不修禅定,不捨家緣,只要一心念佛,不起現行造業,發起決定心,下決心定願求生西方,就可往生。因為,念佛法門,便是為救末法時期被煩惱所賊害的眾生而設的。這就是“念佛法門”可貴之處。真正“伏煩惱”、“斷煩惱”的,那是證果的聖人,可以
豎出三界;而我們凡夫往生,全憑佛力加被,橫超三界。當然,能伏、斷煩惱更好。若不能伏、斷煩惱,只要不造五逆,不謗正法,至心信樂,以決定心求生,也得成就。就是造五逆罪,只要至心忏悔,發決定心求生西方的人,也得往生。發決定心求往生,就是“始終如一”,一門深入,決定信心,盡形壽念佛,絕不為外道所騙,也不為其他法門所留,不朝三暮四,日日投機。所謂“一念往生”,是說再沒有“後念”,再沒有別的念頭。是指臨終一念。即臨終時,一念求往生,第二念尚未起時,即便命終,憑此最後一念,便得往生。如果第一念求往生,命未終,第二念便起散亂,那就會隨第二念走(這第二念已變成最後一念),便不得往生了。我們平時念佛,總是異念紛起,所以不得受用。

  十、 一念圓成(融)念佛法
·一切唯心造。
·“心清淨”(顯現)即是“無量光(常照)(常寂光)、無量壽(常寂)”
,亦即是“一念十方”、“一念十世”,即“一念圓頓”法(圓成、圓融、大圓滿、圓通)。
·“緣起性空”、“性空緣起”,法爾如是。
佛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生則法生,法生則心生”。一切境界都是由心所現,由心所造。十法界原來只是一心。此心橫遍豎窮,一切法包括無余。所以十方世界,沒有一微塵許法不是由心起現的。亦即是說,十方世界沒有一微塵許法不是自己的“心”。
“法界”原來是“清淨”的。唯在自己“心”起什麼“念”時,便現什麼樣的境界而已。當自己“心清淨”時,十方世界就“無量清淨”,不昏暗,也沒有障礙,於是假名為“無量光”;當自己“心清淨”時,三世也就“無量清淨”,於是“無生無滅”,便假名為“(無量壽)”。這樣,“清淨心”現“清淨境”,“清淨則常”(清淨了就沒有變異,所以說常),“清淨則寂”,“清淨則光”,所以假名為“常寂光”。如能這樣清淨心念佛,便一念清淨則一念佛,念念清淨則念念佛,所以假為“香光莊嚴”。這便是“一念十方”,“十方一念”;“一念十世”,“十世一念”,這樣“一念圓頓”的法,唯有淨土念佛法門最為直捷了當。因為境原是心,境由心現;而“心”本來是沒有的,是由念而成的。一切念中,以念佛為最殊勝,因為佛之一念,圓攝一切念。佛能攝盡其余九道,可說十方三世,佛德沒有不周遍的。離開了(大智大覺)佛,無論參禅、持戒、持咒,乃至一禮一拜,都是順從了魔外也。 因此,論修行,念佛為正行,其余都是助行。一切都沒有超過佛(大智大覺)的。因為佛(大智大覺)的“功德”是沒有不圓滿的,所以念佛(即念大智大覺)就是“多福德因緣”,最圓頓,最方便。我們千萬不要讓罪業染心,只能讓“念佛淨業”成就。讓我們的心,只現西方極樂世界相,即(意生身),只現阿彌陀佛相(意生身)。這便是念佛法門真正的“要求”。眾生心力羸劣,持名可助心力的不足,所謂“辟散亂之要,在於音聲”。心無力,是借口來扶也。《華嚴》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無性,以心為性;心本無性,緣念而成。心是“無性”為性,緣什麼樣的“念”,便成什麼樣的“法界”。這完全是“法爾如是”,性本如此。

十一、盡形壽,一門深入念佛法
盡此一生念佛,永遠不退,正念始終現前,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堅決要求往生,一切功德回向西方,這叫“長時修”。若能這樣,定得如願往生。

  十二、 放下身心(正報)、器界(依報)念佛法
·“因緣果報”是“必然”(定數),應敢於面對,是“逃避”不了的!
·如何能“放下”?·“戒定慧”對治“貪嗔癡”法與其“結果”。
放下煩惱及貪、嗔、癡可得自在;不可放下道業(念佛)。要知道,該失敗的、該倒霉的事終於要來(自己種的因,顧、、成熟時總要受果報),放不下也沒有用,照常來;該成功的、幸運的事也終於會來(因緣果報),與放下或放不下毫無關系。因此說,天天提心吊膽地放不下,只有增加精神(心理)上的負擔。不如干脆放下這一切,專心念佛為妙。不如干脆“內”放下“五陰身心”,“外”放下“根塵器界”。放下後才能得清淨,才能了生死,才能往生。如何能放下呢?若依念佛法門來說,就是一心念阿彌陀佛,便能放下。如何分別
說,大約有三種:①持戒。②修定。③修慧。修戒定慧便能放下。①持戒--是“放下”一切“過”、“非”,即“放下”“身三口四”“七支”的“過”、“非”。“持戒”能生一切“功德”,漸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意”之貪、嗔、癡,通於“戒、定、慧”。“戒、定、慧”都是對治貪、嗔、癡的。貪、嗔、癡粗的,要用“戒”對治;三毒細的,要用“定”對治;三毒最細的,要用“慧” 對治。所以三毒障戒也障定,也障慧。用“戒功德”對治“貪、嗔、癡”,是解脫自己的“業”,叫做“別解脫”,局限於“人道”;用“定功德”對治“貪、 嗔、癡”,名“定共戒”,可生“天道”,通於凡夫、外道、聖人;用“慧功德”對治“貪、嗔、癡”,名“無漏戒”,能出三界,唯四果聖人才能修,是“無學人”的事。凡夫所有的“智慧”,都是“世智”,不是“真智”,唯有阿羅漢才有“真智”,用“無漏智”破盡“三界內無明”。②修定--便是放下“散亂”和“昏沉”。身、口、意不散亂、不昏沉,才能成就往生的“因緣”。③修慧--便是破“無明”,能除心中的障礙。(AYIN欲障礙B親緣障礙C名聞障礙D錢財障礙。)

   十三、 介爾初心念佛法
·“介爾初心”(即根性--見、聞、嗅、嘗、觸、知六根性)(第一念)本“清淨心”(本覺)(善護此念)念佛定“往生”。
·“始覺”(介爾初心)念佛就是始覺念,即“真念佛”、“真了生死” ,不假方便,沒有漸次!
“五根”沒有罪過,本來是不染的。因“五識”裡有“一分意識”,所以才起“染”著心。就是說,“五根”剛對“五塵”的時候,“第一念”一點都沒有罪過,清清淨淨的。例如眼根剛看見紅的、黃的時候,它就是紅的、黃的,沒有絲毫貪著心或厭惡心。可是第二念貪著與厭惡的虛妄心起來的時候,就起了貪著或厭惡,就染著了。這“第一念”沒有染著的時候,叫“介爾初心”,是清清淨淨的“第一個念頭”。修行人要用這個“介爾初心”,即清清淨淨的“第一個念頭”(要善護此念),去念佛,一定能往生。即所謂“西方極樂土,去此十萬億,與我介爾心,初無彼此異。”這個“介爾初心”(本來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不動搖,本能生萬法),原來是眾生的“本覺”(又名:佛性、真如、自性、不生不滅、不二、本來面目、實相……大智大覺)(本來的覺性)。由於第二念虛妄心(第六意識,即分別心)興起,才生出“不覺”(即無明),即迷惑了,所以才墮入六道生死海。然而我們(眾生)在“不覺”迷惑中,一心念佛,就是開始覺悟,即“始覺”。所念的阿彌陀佛是已覺悟的人,即“本覺”。修行人,只要以“介爾初心”不夾雜,單單提一句佛號,就是“始覺合於本覺”也。所以說,真正以(介爾初心)“始覺心”念合於“本覺”的一句佛號,就是“真念佛”。以“介爾初心”念佛,一句當下就是“六根清淨位”,心念剛一起,早已成就了“心佛”,不假方便,沒有漸次,不須三大阿僧祇劫,今生就了生死也。

  十四、 放下我見我執念佛法
·放下“想相為身”(妄想所聚成的我執我見)念佛法。 ·“我執”、“我見”是苦因!·“介爾心”念佛,離“四相”法!
要想六根不染六塵,必須不起妄想所形成的“我執”(我見);最妙之方法,就是以“介爾心單念佛名”。人、狗、貓、魚、鬼……等眾生都是因為貪愛(愛惜)自己的妄想所形成的“五陰身心”(身見、我見),才在六道中出不去。放不下“身見”,就會由於“我”而起三種因緣:①親人②冤家③不親不冤。由“三緣”生“三受”(苦、樂、不苦不樂)。由於“三受”生貪、嗔、癡“三毒”。對樂事生“貪”;對苦事生“嗔”;對不苦不樂事生“癡”。更由“三毒”造“十惡業”。由“十種惡業”的“因緣”掉入苦海裡不能出離。追究起來,苦的因緣不外“我慢心”和“身見”執著。只要斷除“我慢心”,破除“身見結”,就可證初果須陀洹果。除“我慢”、消“二障”(煩惱障:由我執生起、所知障:由法執生起)最好的方法,是用“介爾心”念阿彌陀佛,決定沒有“我慢心”,也沒有“人我執”、“法我執”、“煩惱障”、“所知障”。念佛時,自念自聽(辟散妙法,貴在音聲),念得清楚、聽的清楚,“我”即消除,這是最方便、最究竟的方法。“我見”消除,“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亦無所得。不見“四相”,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也。

   十五、 止觀調心念佛法
·“調心”念佛法!·如何“調心”法! ·“止”與“觀”法!·何為“散亂”、“昏沉”、“無記”及“對治法”?
念佛,貴在調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念佛的人心要清淨地上對天(法身、真谛)、下對地(地理環境)、中對一切眾生(人、事),都對得起,以此深心、至誠心,真信願切念佛,發願求生西方,決定往生。所以念佛貴在調心,“心生則法生,法生則心生”,只要心淨,佛土自然清淨。
要想“調伏其心”,就應猶如掘井,專心一致,認准一處,耐心地掘,不得到水,決不放手。千萬不可朝三暮四。但眾生的心,就是朝三暮四,散亂妄想紛飛,所以首先應予對治。其方法,是要先用“觀”,後用“止”。(其實“止”與“觀”沒有辦法絕對分開)。用“觀”發覺煩惱起,立刻用念佛對治,這便是“觀 ”的工夫;念佛號則煩惱止息,這便是“止”的工夫。不過“觀”出煩惱,須立刻用佛號對治以求“止”;不可總是只“觀”煩惱,不知道念佛對治。總“觀”不“止”,反而會增長分別心,勢必隨著煩惱轉,越觀煩惱越多。“觀”出煩惱後,就應立刻放下煩惱,脫離煩惱,離開煩惱便是“止”。散亂漸伏後,容易產生:①昏沉、②無記。“無記”是既不斷煩惱,又不忏業障,亦不修功德,是愚癡法,是外道法。當落入“無記”時,可以用“想”,但不 可於“想”中生煩惱。對治“散亂”在於求“止”,對治“昏沉”要用“觀照” 。唯有念佛法門的“止觀”才是最圓最頓的。“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曰“寂”(止),無量光曰“照”(觀)。煩惱起,知念佛,便是“觀”;佛號起,煩惱息,便是“止”。一句阿彌陀佛,“止”與“觀”具足也。豈不是最圓最頓耶!日久功深,煩惱漸輕,心漸清涼,這便是“清淨心除煩惱”。心既清淨,佛號念得更為歷歷明明,這便是“至誠心起佛號”。

十六、 發長遠心、決定心念佛法

·“佛”與“魔”之差別。 ·發菩提心(信、願、行)念佛。 ·念佛之“念”(心),“一念萬年,萬年一念”!
念佛的人,不可亂發願。只應有一個願:願生西方,願見阿彌陀佛。這個長遠心、決定心,始終不渝。唯有懇切發願,求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才是最可靠的保證。三藏十二部經,所說的不外一個“佛”字。千經萬論,無非頌揚佛的功德而已。古德曰:“三藏十二部,言佛則周。”所以,經論雖廣,總不違“佛”旨;違反了“佛”旨,便是外道所說,是魔所說了。各宗判教,也不外分析闡明這個“佛”字罷了。
“念佛”,便是圓頓的唯一“佛乘”。“能念”的心是大圓滿圓(因),“所念”的阿彌陀佛便是大圓滿之“滿”果。一句阿彌陀佛,包含盡了一切。所謂“萬德洪名,五乘普入,利鈍全收”也。所以要發長遠心、決定心,真信切願念佛,願求生西方,願見阿彌陀佛。經說:“一切法無非佛法,佛法遍攝一切法。”雖然萬法的“相”是各異的,而萬法的“實相”,無非都是“佛”(即體)。所以一切法門,以“念佛”為正念,為主,其余皆是輔。所謂“樹花萬朵,一根所生。法門無量,皆從佛出”。所以各宗玄妙要旨,都不出淨土法門的“信、願、行”。奉勸各位,萬勿見異思遷,另找其他法門修行。那樣,便等於丟掉“珍珠”,拾取瓦礫一般愚癡也。應該發長遠心、決定心,一句佛號念到底,決不更換。若能證得“念佛三昧”,便知盡虛空遍法界,無非阿彌陀佛化身,無非彌陀示現而已。學顯、修密、參禅、止觀、禮拜、忏悔……,只要心中沒有“佛 ”,都是外道。釋迦如來大慈大悲,為了使末法眾生離苦得樂,為了除眾生的妄想,使眾生“心住一念”“心住一緣”,才說出這個法門,所謂“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又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之所以然也。

 

上一篇:建設東林大佛的時代意義
下一篇:念佛的奧秘(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