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念佛的奧秘(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十七、 不雜用心、淨念相繼念佛法
&
8226;“制意根”、“攝耳根”、“六根清淨”念佛法。
念佛要至誠懇切,句句佛號,的的分明,猶如貓捕老鼠,把每一句、每一字都看得牢牢的,生怕它跑掉。切忌隨口滑腔,心不在焉,口雖念,心屬“無記”。要“發自於心,出之於口,入之於耳,還之於心。”心要清淨,不起雜染。六根對六塵起憎、愛二心便是“雜染”。心要清淨,除制住意根外,只要攝住耳根,余五根也就可以攝住了。《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告訴我們,以攝耳根入手,最為方便。六根攝住了,自然對外境不生“憎愛”心了。
 
十八、 身受心不受念佛法
&
8226;“身動”而“心不動”(放下),即保持“心安祥”!

“自心”不散亂不昏沉,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發心要不散亂、不昏沉,即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心也叫“心地”。這個“心地”當中,可以下一切種:三途或四聖種。在一散亂、一昏沉當中就下種了,所謂“有情來下種,因(心)地果還生”。所以要注意:“身”緊張,“心”不要緊張;“身”循規蹈矩,“心”始終要輕松順適;一切環境不適應的時候,必須是要叫它“身受,心不受”,“心”要是不受,自然安寧。因為安寧了,就不失正念,不失正念就可解脫了。這很重要!無論到什麼時候,能夠“心”始終保持安寧,身受心不受,始終叫心平平定定、 安安寧寧,不失“阿彌陀佛”這個正念,絕對可以往生。切記!切記!

十九、 有想是眾生、無想是佛念佛法
&
8226;“無想”(分別心)念佛,即⊙。
&
8226;⊙“真空”中,要存一“點”(佛號)妙有,無有佛號這一“點”妙有 ,即是“無記”,不得出三界!

修行念佛法門,第一件事,心中不可有想,一切妄想都不要有。對過去或未來的好事或壞事,都不要去想它。“想”起來時,趕緊念阿彌陀佛,把這個“想” 化掉。因為一心不能二用,只要是一心念佛,無論好的或壞的,一切“想”念就不能侵犯你,都會自然消滅了。“妄想”消失後,就是佛了。所謂“有想是眾生,無想就是佛”。這個法門叫“金剛三昧,從念佛三昧出。”但要注意,當心裡一點“想”念都沒有時候,就容易落入“無記”,便成外道法,不能解脫,不出三界。所以,在“無想”的時候,應一心念阿彌陀佛,就不會落入
“無記”。這樣用功,是念佛法門微妙的地方。用功久了,自然上路。

   二十、 隨緣不染心念佛法
&
8226;“隨緣”(前五根能隨緣)而“不攀緣 (不用意根之想)法。&
8226;“意根”之“想”僅在前五根“過去”與   “未來”的“影像”(法坐)上,它不攀緣 “現在”(當下)!!!因此“前五根”“用 作”過後即“休”!如“蜻蜓點水無余波”!&
8226;“隨緣不變”(緣起性空,真空)(大智〈體〉)與“不變隨緣”(性空緣起 妙有〉)(大用〈悲〉)。&
8226;何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妙觀   察智”、“平等性智”、“法身”、“報身”、 “化身”?&
8226;放下“人我”、“是非”即是道”!
(第六意識心)“想”是攀緣心。要除“想”,就要除去攀緣心,即是“六根” 不攀緣“六塵”。前“五根”,雖然能“隨緣”而不“攀緣”,因為前“五根” 沒有“想”的功能;產生攀緣而起“想”的是在“意根”。所以“前五根”是隨緣而不是攀緣;入了“意根”,就要“攀緣”,而不再“隨緣”了。因此,要除“想”,下手處應在“意根”。平時,應隨時要求自己,前“五根”隨緣時,都不攀緣(想),都不染心,看了、聽了、嗅到、嘗到、覺觸到就算了,都不染心。所謂“萬般隨緣過,不教它染心”。若萬般不能隨緣過,都是以“意根”去攀緣染心,“意根”一染,於是“佛性”就被埋沒了。要使“意根”不染心,須知道,“意根”的“作用”,僅僅在“過去或未來”,不在“現在”。就是說,“意根”只是攀緣‘前五識’所落謝的“過去、未來”的“影像”即(法塵),它不攀緣“現在”(當下);如果“意根”也有攀緣“現在”(當下)的功能,那末,“意根”也應該能夠“見”、“聽”、“嗅”、 “嘗”、“觸”了。因此,要“意根”不攀緣(即不染心),辦法是:當前五根接觸五塵時,讓它隨緣過去就算了。即如大圓鏡,照而不留影,雁過空絕跡,蜻蜓點水無余波……,不要再“憶想”它,也不要“設想”它。“憶想過去”,“設想未來”,都是屬於“攀緣”,是要不得的。時時刻刻這麼用功!!!注意:千萬不要錯會了,不是不要“前五根五識”的“作用”,而只是不染心。若是“意根”一“想”,身、口二業就起,由此,造諸惡業也。所以,平時要鍛煉,凡是“五根”接觸的“東西”,“意根”要“不受”、“不憶想”、“不設想”,這樣用功長久了,就叫“不受諸法”,心自然清淨。“心清淨”可以“隨緣不變”;即是“緣起性空”,五根對五塵自然地“起用”,是“不變隨緣”,即“性空緣起”。“不染心”的時候,是“法界”的“體”,是“大智”;隨緣“起大用”的時候,是“法界”的“用”,是“大悲”。 “隨緣不染心”,“是自利”,但必須經過多生多劫,才能成就(得度)。用“念佛”法門,就自然隨其緣而不染心,由佛力加被,不需要多生多劫,今生就可“了生死”矣。前五根雖用而不染心,是“成所作智”。“意根”雖用而不染心,是“妙觀察智”。人們天天作“人、我”計較,處處染心,所以失去了“成所作智”和“妙觀察智”。“心”不被染,是“自性清淨”,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自性清淨”的時候,是“佛法身”,即“自性清淨心”;“六根起用”,而不受染的時候,是“佛報身”、“佛化身”,即“清淨不染的六根”。所以,彌勒菩薩說:“六根清淨方為道”;計較人、我、是、非,天天起煩惱,是教自己的“法身”輪回六道。是自己在作祟。是自己“意根”在“憶想過去”、“設想未來”所產生的結果。“前五根”沒有“意根”作助緣,是不會對“五塵”染心的。所以,應該“放下人、我、是、非,不隨緣染心”好好念佛,決定往生。

  二一、 無所求(一念不生、般若生) 念佛法
&
8226;“一心無住”即“一心不亂”,亦即“不生不死”。
&
8226;“般若生”(靠“一心無住”)的境界。
&
8226;如何達到“一心無住”“般若生”?
念佛法門,並不是教大家“出生死,入涅槃”。因為“沒有生死,也沒有涅槃”。不過是教各位“一心無住”而已。“心無住”就沒有生死,也沒有涅槃(有住即有生死)。“一心無住”就是“一心不亂”,亦即是“一心念佛沒有雜念”。切記!切記!!!
“念佛”真能念到“一念不生”(一心無住)的時候,就是“般若生”。也就是說,“佛性種子已經生了”。等到“佛性種子”逐漸增長,自己會感覺到“聽經的時候,入耳明心,即聽在耳裡,心裡面明明了了;看經的時候,入目明心,即看在眼裡,心中也明明了了。”在“般若”沒有生起的時候,聽經、看經都是糊糊塗塗。若到“一念不生”(一心無住)時,看經、聽經、都會給你作緣,所謂作“善緣”、“作法緣”、“作增上緣”。這種“因緣”一到的時候,能使“智慧”開發。自己會感覺到“左右逢源,觸類旁通;過去不懂的可以懂了;忽然間能知道很多東西”。這些都是自然而然所起的“作用”,這就是告訴你,“心裡已經般若種子生了”。這個“般若種子”,是靠“一心不亂”(一心無住),它就生了。如果“妄念”一起,“般若種子”馬上就死,就又將糊糊塗塗,隨著六道輪回轉了。
平日,只要不生起很多的“欲求”,就能達到“一念不生”(一心無住)!有所求,就生煩惱。應“少欲知足”,“人到無求,品自高”也,“般若”就生了也。要“隨緣消歲月”,不可為“妄想”、“妄念”而活著。各宗各派各行門,都是從這裡入,千佛萬祖都是走這一條道路。望特別珍重!珍重!!!如果“欲求心”不停,心處處住著,就入“生死流”了。要永遠記住:“(一心無住),一念不生,般若生”。如此“念佛”,是“不思議法”,不是用思議心去測度的。

二二、 隨緣嚴持眾戒助修念佛法
&
8226;“身口意三業清淨”,念佛往生。
&
8226;不可“亂心”失“正念”!!!
按照菩薩戒的標准來說:應該十業無虧:身三、口四、意三。就是以“清淨身、語、意”,不管作事、作工、言談、吃飯、睡覺,不管什麼時間,什麼處所,都能“三業清淨,持名念佛”,決定往生。因為“三業清淨”以後,一定可以“淨除雜念”,才能有助於“一心念佛”。必須一切放下,把自己的“心”“安定”下來,“神”“寧靜”下來,持名“念佛”才能作到“一心不亂”。就算臨命終時,百苦交煎,也要“心安神寧”,“不失正念”(念佛)。若能做到這點,保證任何人都能往生。念佛的人不得往生的,多由於“苦”到臨頭的時刻,心亂如麻,忘記佛號,不能起正憶念,才墮落到六道輪回去。所以說:“縱然捨命,也不要亂心,不失掉佛的名號。”這個最要緊!!!

  二三、 萬相俱寂、一覺常靈念佛法
&
8226;“離一個相”即“萬相俱寂”⊙,惟有一“點”(佛號),亦即“一心無住,覺性不滅”,就是“一心不亂”,亦曰“念佛三昧”!&
8226;達到“一心不亂”的方法!
持念阿彌陀佛名號,所求的不過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的情形,好比房間裡一點東西都沒有,收拾得干干淨淨,一塵不染;同時房間裡“亮”得很,象亮著大功力的電燈,能“照”得那裡面“毫發畢現”;雖然如此,可是(干淨得)照不到一根毫發、一粒微塵。這就等於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時候,“心”裡一相不生,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男相,沒有女相,沒有是相,沒有非相,沒有善相,沒有惡相……。這叫“萬相俱寂”。 但惟有念佛心,“一覺常照”(靈),孤零零遍照一切。所謂“一念不生(一心不住),覺性不滅”。這個情景(境界),就叫“一心不亂”,亦曰“念佛三昧”。一切佛、菩薩都是從“這裡”成佛的。這就是“一念不生,般若生。”念佛行人就是往“這裡”用功---念到心裡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可是裡面照得毫發畢現;雖然是毫發畢現,卻什麼都沒有。千萬不可“住心生想”。“一物皆無”的時候,就是“無量壽”;“一覺常靈(照)”,照得毫發畢現的時候,就是“無量光”。認定目標,往這裡用功,不要盲修瞎煉。達到“一心不亂”這個目標,最好的方便,是以口引心,以聲攝耳。攝耳谛聽自己的佛號,聽得愈用心、愈清楚愈好。只要能“聽”清楚自己的佛號, 自然“萬相俱寂”;因為聽得清楚明了,就是“一覺常靈”(照)。

二四、 持名念佛、直觀心性念佛法
&
8226;“止觀雙運”念佛法!&
8226;“如何”“觀”?
&
8226;“緣觀”與“直觀心性”之法!
&
8226;“持名”圓攝“緣觀”與“直觀心性”及其“修法”!亦就是修堅固“意生身”。
&
8226;為什麼說“持名念佛”是妙勝法?
&
8226;何為“報佛恩”?
“念佛”有四項法門:①持名,②觀像,③觀想,④實相。 四種“念佛”,都是以“觀”的“方便”而入“止”。所謂“止觀法門”,修“止”必入“觀”;修“觀”必入“止”,這叫“止觀雙運”。四種念佛法門,就是應用“止觀雙運”,以“觀”的“方便”而入“止”的。 “觀”,有兩種:①是緣觀--憑借外邊的“因緣”而起“觀”,可以“制心一處”,亦即“住心一緣”。②直觀心性--因為“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無自性),即“實相”,就是“心性”。以(無可住)無住心(三心不可得)與(五蘊皆空)“無相法”相應,叫“直觀心性”。所以說:“修觀”的要點在於使“心一切不住”。心要是(無所住)“不住”的話,自然“一切法無相”。因為經曰:“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修行要領”,“在修心”不在修法。“觀像”、“觀想”念佛,都是“緣觀”。凡修這個法的,不可胡觀亂想,要依《十六觀經》去修,否則會流入“妄想”,不叫“觀想”。是上根利智的人所為。“實相”念佛,是“直觀心性”,不假因緣必須是上上利根之人所為,“持名念佛”--是圓攝“緣觀和直觀心性”的。①“心中”系於一聲佛號即 中之“點”,當下就起(堅固意生身)“緣觀”作用,可以“制心一處”。制心於一聲佛號上,就是“緣觀”。即(假造之身)。②只要不從“解”上會,就是說,離開語言文字與思慮,(《楞嚴》曰:“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而是從“修”上,即下苦功夫去修行“持名念佛”,從“實修”上去切實“體驗”,到了相當程度,自然就知道“一心不亂”的情景:就是心裡一相不生,沒有“我相”、“人相”;沒有“男相”、“女相”;沒有“是相”、“非相”;沒有“善相”、“惡相”……“萬相俱寂”,可是“念佛心”“一覺常照”, 即真空中一點妙有,孤孤零零遍照一切,所謂(一心不住)“一念不生,覺性不滅”,亦即“一念不生,般若生”的情景、境界。一切佛、菩薩,都是從“這裡”成佛的。等到這一天得到此“受用”的話,就會感激“佛恩”不盡了。到此時,就知道“持名念佛”,是圓攝“緣觀和直觀心性”,是最高、最深、最方便之法門也。因為,“持名念佛心無住”,以“無住心”會“無相佛”,這是“持名念佛”的最高深、最玄妙、最不可思議的境界。請善思維:①當你一面念佛,一面攝耳谛聽,一聲一聲佛號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而如果“住”於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
……就應該聽不清了。可是接下來的句句佛號都能聽的清楚,這叫告訴你,你“ 心無住”於佛號;心既“不住”,豈不是“佛乃無相”哉!!!②再,一聲佛號,只要聽得清楚的時候,一定是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沒有四相,哪有“有相佛”呢?所以,此之謂“以無住心會無相佛”矣。若“心住”我、人、眾、壽相,就聽不清楚。③又再,“持名念佛”,不但第一聲佛號不住,乃至“阿彌陀佛”四字,每個字都“不住”。豈不是(直觀心性)“一心不住,般若生”哉!!!
如果你一時忘記念佛,當下回光返照,可觀察一下,“心”一定“住”到別處,有所著了。不是住於“是”(善、樂),就是住於“非”(惡、苦),一定有所住。相反地,佛號念得清楚,聽得明白,一定“心無所住”。自己可以試驗。持名念佛,“心一切不住”,所以,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這就是“持名念佛”“直觀心性”的“要點”。唯有真心念佛者,自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持名念佛”得如此大的受用,千萬別忘“上報佛恩”----勸一眾生能持名念佛,即是“上報佛恩”。

  二五、“不善”不生、“善法” 不滅念佛法
&
8226;何為“一心不起”?
&
8226;“知”就是“念”即“有”!!
&
8226;一定要“有”“念佛”這一“點” 。
&
8226;何為“觀空”?
&
8226;何為“法從心上會”?亦即何為“畢竟   空”?
&
8226;何為“空觀法門”?
&
8226;“無記性”的“害處”!!!
&
8226;如何“修觀空”?
&
8226;何為“不住”?
&
8226;何為“佛知”、“佛見”?
&
8226;何為“佛知、見”?
&
8226;何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靜坐念佛要點:必須“心念心聽”“清楚明白”。這個境界叫“一念不起”,即一點雜念都沒有;雖然沒有雜念,可是“常覺不昧”,即自己“覺性高照”即也。年長日久,自然能得到利益。千萬別錯領會,觀“一念不起”,就是“觀空法門”。因為“能”“知道”“一念不生”的“知”,就是“會”,就是“有”。“不起諸見”,叫“觀空”;“心無所住”叫“觀空”。一切“見”不生,就是觀“空”境界!!!因為“法” 要從“心”上會,不可從“法”上會,一切唯心造矣!“心”不住於“有”,不見於有,“有”也“空”;“心”不住於“空”,不見於空,“空”也空;“心”不住於“不住”,不見於不住,“不住”也空,這才是“畢竟空”;不見於有,不見於空,不見不見,才叫“觀空法門”。不是有個“空”(心裡空空洞洞的什麼都沒有)可被你觀。若有個“空”可被你“觀”的話,那“空”是“有”,已落入“無記”了。“無記”,在“善性、惡性、無記性”三性裡邊,是最“壞”的。因為“無記”,它不生“惡”,雖無“惡果”,但是“無記”也不生“善”,所以也永無成“成佛”之果。必下阿鼻地獄,沒有出地獄的時期。只有放棄“無記”,發起“善
念”才行。千萬不要墮入“無記”這個法門!修“觀空”,要“心無所住”,“不起我見”,“不起四相”,依照佛說,信受佛語,依教奉行,才沒有錯。修“空觀”,不是說觀什麼都沒有,假使這樣觀什麼都沒有,是在自己騙自己。六祖說的“不思善,不思惡”,是說“心不住於善”,即教人心不執著善見,不墮善報。“心不住於惡”,是教人心不執著於惡見,不墮惡報。若“心”住於善或惡,必落“果報”。“心”不住於“善或惡”,“不染於善或惡”叫“知”。不見善與惡的時候,叫做“見”。若是“心”和“眼”(前五根)不染“善惡諸法”,“知”善惡等一切法是“空”的,這叫“開佛知見”。“思”當作為“求”的意義講。不思(求)善,不思(求)惡,是白癡;思(求)善,思(求)惡,是凡夫。這裡的“要點”是在“心無所住”,“不生諸見”。並不是“不知不解”。“知”苦斷集,就是“佛知”;“知”修道證滅,就是“佛知”;“知”修六度波羅密,就是“佛知”;“知”念佛往生,就是“佛知”。維摩潔大士說:“不善不生,善法不滅”。“不善不生”,就是一點雜念不要起;即諸惡不作,“善法不滅”,即眾善奉行。就是“佛號”不要斷。這個“
諸惡不作,眾善奉行”都從“自淨其意”生。“自淨其意”即(亂念不生),假名叫“佛”。靜坐念佛,就要“自淨其意”(亂念不生),雖亂念不生,可是“佛號”不斷。一切不住,叫無所著,等正覺。學佛,就學的這個法門。千萬不要偏“空”(觀什麼都沒有),若觀得“無因無果”叫外道,是無因無果外道。

  二六、 捨、忍、平常心念佛法
&
8226;“心平”即“無住”!!!
&
8226;如何作到“心平”?
&
8226;“念佛”的“功用”!!!
&
8226;何為“塵”(染心)、“法爾如是”(不染心)、“斷見”(不具諸法)及“法相”、“法性”?
&
8226;何為“法相”、“法性”“佛道”、“外道”?
&
8226;何為“聞”、“不聞”、“止”“觀”及“不思議止觀”即“直觀心性”?
&
8226;“佛”與“眾生”的差別。
&
8226;“解”不是“修行”!!!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心平”,就是“心清淨”,亦即“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要想做到“心平”:①“樂”時,不忘一個“捨”字。所謂“捨”,不是不要“樂”,而是“不貪著”的意思。樂時“知”一切事“無常”,一定要過去,就不會“貪著”了;②“苦”時,不忘一個“忍”字。不要懊惱,要忍耐,苦也是“無常”的,一定要過去。於“樂”能“捨”,於“苦”能“忍”,是聖賢;反之,就是“凡夫”。因,“樂”時,“心”住於“貪著”,就不能念佛;“苦”時,“心”住於“煩惱”,也不能念佛。一念佛,“心不住”於“樂”,則能“捨”;一念佛,“心不住”於“苦”,則能“忍”。這是念佛的“功用”。“心無所住”,心就清淨,就平等。不管“樂”、“苦”、“忙”、“閒”,一律平等打成一片,都能達成“一心不亂”了。其關鍵是:“至(誠)心念,至(誠)心聽”,自然“無所住”。 “至心念、至心聽”,就不被“六塵染污”。“六塵”染污“心地”,稱之為“塵”;“六塵”不染污“心地”,稱之為“法”。法爾如是,就是本來如此。不是說“心清淨”,就沒有“色、聲、香、味、觸、法”。假若說清淨心中不具六法,那是“斷滅見”。所謂“染心”,是“心住於六塵”,“心”就隨“六塵”轉了。如果“六根”對“六塵”時,“知”道“六塵”是“因緣”所起,沒有自性,就不生“憎感”或“愛感”。那麼,“六塵”單純的是“法”,法爾如是就是本來如此。例如,“念佛”的時候,如能“至心念,至心聽”,一定是“心無所住”。雖然面前有“六塵”,但由於“心無所住”,不被染著,不起分別,不隨著“六塵”轉,“知”道一切境,一切法都是“空性”,一切境現,叫“法相”;一切境不現,就是“法性”,相對而毫無干擾,這個是聖賢之路。學佛,能對“六塵”隨緣而起,“心無所住”,不受六塵染,不受六塵轉,便叫“佛道”;否則,心有所住,就是外道。句句佛號,“聽”的清楚,是“聞”;雖聽清楚而又“不住”,是“不聞”。“聞而不聞”的時候,叫“止”;“不聞而聞”的時候叫“觀”。雖然“止”,雖然“觀”,可是“不思議”,叫“不思議止觀”,即“直觀心性”也。“此法甚深,非證莫知”,只有自己念,體驗證到了,就知道了。這個法門,不是“聞慧”、“思慧”的境界,必須應用“修慧”,親身徹底地去“修”,才能得到。 “無所住”是“知法”而“不住法”!“無分別”而自生“分別”,叫“眾生”,知道雖“分別”而“無分別”,才是“佛”。念佛久了,“行起解絕”,三藏十二部,一切言教,都用不上。佛號一起,可把它們都放下。“解”是走路的“拐杖”。若把“拐杖”當作“路”,這個人白癡,“解”只是幫助(修行)走路的。若把三藏十二部當作是“修行”,是“法”,這就死於句下了。所以古德曰:“行起解絕,“解絕”才能“行起”。得受用不在經文上,而是從“修行”上證得(體驗)“受用”。

   二七、 平等性智念佛法
&
8226;“無我”(忘我)念佛法,就是“平等性智”。
&
8226;“我”的表現。
&
8226;如何轉“我”(私)為“平等性智”?
第七末那識,堅持著“我”。這個“我”,略說有四種:①我見心②我慢心③我愛心④我癡心。修行,就是打掉它,放下這個“我”。①我見心--就是由於“我”,而起“分別心”。認為這個好,那個不好;這事如意,那事不如意;這個對,那個不對;……都是由於“我”而起的分別心,即“我見”。是“我見心”起來妨礙環境。“念佛”就貴在“打成一片”,即“不起分別心”,好與壞,對與不對……都不起厭惡與愛好心,應作“平等觀”,打成一片,一聲佛號!這樣 “我見”就放下了。放下之後,心裡就自然會有一種很輕松愉快、輕安的感覺。②我慢心--就是功高我慢,皆不如我,不知慚愧,爭強好勝,沒有謙下心……都是“我慢心”。此心一起,能造很多罪惡。③我愛心--愛自己的親緣眷屬,愛自己的習慣,愛娛樂,愛吃喝玩樂……都是“我愛心”。④我癡心--我見,我慢,我愛都是由於愚“癡”,不明道理,唯有“恆順眾生,普皆回向”對於一切“事”和“人”要順,隨順;對於所作一切善事功德要普遍回向(供養),往生淨土。把合理的,不合理的打成一片,念阿彌陀佛,求往生西方。從以上四項做起,統統放下,把一切打成一片--念阿彌陀佛,求往生極樂世界,求見阿彌陀佛,就是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念佛法。

二八、 三心不起、三根收攝念佛法

&
8226;捨掉“三心”!!!
&
8226;收攝“六根”法!!!
&
8226;如何捨“三心”(即“三心斷”)?
亂我們“心”的,有三種“妄心”--就是過去心、未來心、現在心。所以要想 “一心念佛”,就應該對過去、未來、現在的事情“不想”、“不住著”,管它什麼好的、壞的、丑的、美的……一概把它拋開。在“六根”中,眼、耳、意三根,又最容易引起“妄心”,動亂我們的“心”。①意根:光想“過去、未來”的事情,不能想“現在”的事情。②眼、耳根:只能觀察、聞聽“現在”的事情,不能觀察、聞聽“過去、未來”的事情。由此可知,“前五根”是管“現在”的,“意根”是只管“過去和未來”的。眼不亂看,耳專注佛號,已對治了“現在心”,煩惱就減少了1/3剩下的“過去和未來”二賊就容易對治了。“三心不起”(三心斷),不是教你不想過去、未來、現在的事情。“三心不起”是“想過去、未來、現在”都清楚明白但沒有“貪愛”“嗔恨”、“癡愚”三種染污心。就是對“過去、未來、現在”的事情都清楚明白,只是“不取相,不著相”。沒有“無明”。沒有“貪心、嗔心、癡心”就叫“三心斷”。就是說:觀察現在、過去、未來的事情,沒有“貪、嗔、癡”心是“三心斷”。這樣所想的“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功德”。不是趨向“斷滅”,而是“功德無量”。但此“功夫”,須要一個修行過程,才能成就。初修行者,用功的時候,先要少看、少講、少聽;“專聽”佛號,“專看”佛像,“專想”佛的“功德”。久久,自然也可“三心斷”,而“功德無量”,當然往生西方毫無問題矣。

    二九、 大圓鏡智念佛法
&
8226;“心中不憶念煩惱”,“八識田”就“不下種子”。
&
8226;“隨緣過”(不憶念)就不成“種子”!!!
&
8226;有“種子”必結“果報”!!!
&
8226;要不起“現行業”即不造“新殃”!!!
&
8226;如何對治“貪嗔癡”煩惱,即“離苦法”、 “得樂法”!!!
凡夫眾生都難免起“煩惱”。必須注意,起煩惱,不可在“八識田”中下種子,下了種子,一定要受果報。在有煩惱的時候,不要放到心中憶念,“八識田”中就不下種子。 “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六種是最重要的“根本煩惱”。其中“貪、嗔、癡”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眾生都不能斷,而且天天要犯。只有,當“貪戀”“嗔恨”起來時,“隨緣過”,過了就不要憶念它;若時常憶念,放在心裡念念不斷,就成了種子了。在八識田中下了種子,遲早會要受果報。“貪、嗔、癡”念要是起的時候,起“觀照”,知道它是“貪、嗔、癡”念就放下它,不可在心中憶念不捨,這樣,“意根”就沒有“業因”。同時還須注意:千萬不要教它起“現行業”。“現行業”,就是,不但“意根”裡有了,還出之於“身根口根”。“身、口、意”三業造成的“善與惡”業就變成種子,一定受來世果報。
按照佛的教言去奉行--就是按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不種“惡業”種子。關鍵是,不可放到心中去想,愈想,積的惡業愈重,煩惱也愈深。一定要注意警覺,“貪、嗔、癡”一起,要起“觀照”,知道這是“煩惱”,我不可起,那個煩惱就下去了。天天如此用功,久久,自然而然地在煩惱剛一起來的時候,馬上就會有“觀照工夫”起來。才能幫助念佛的力量,就斷了來生六道的種子,這個方法叫“離苦法”。同樣的道理,“念佛”心,要是時刻不忘,也是一定受果報,那果報就是往生西方。這叫“得樂法”。八識田中有了這顆種子,命終以後,也能得生佛前。

  三十、  追頂念念佛法
由緩而快,一句追一句,一聲頂一聲,如兩軍交戰,如墮大海,呼號求救,唯佛能救。
高聲持念、金剛持念、默念法,系心佛念法

   三一、 不憂妄想念佛法
“妄想”為“意地”之法,果位聖人,尚難除斷,何況凡夫哉!只要“深信切願”,“執持名號”,“毋令間斷”,就是有妄想,亦得往生。堅持定課,開口散念,行之不休,即是“深信切願”;亦即是“至心信樂”。“至心信樂”,即是彌陀四十八願中最吃緊語。既合彌陀之願,就是報彌陀之恩,決定往生,“妄想”何足憂哉!!!

    三二、 不求一心念佛法
“一心不亂”,經意,只要專意持名,不被“貪、嗔、癡”等所亂,即是“一心
不亂”。並非教人“斷盡妄想”方名一心不亂。若“斷盡妄想”,判位已是大阿
羅漢,然有幾人耶。但往生者甚多,全仗“信願”堅固耳。念念不退,合佛本願
,被攝受故也。所以,只期“念念相繼”“以聲束心”,不可希求“一心”也。

   三三、 提起正念念佛法
“正念”(念佛),所以不能提起者,皆由“意識”“攀緣”(憶想)過去未來
前五根對塵境所落謝之影子耳。此時,若去對治“妄想”,則“妄想”外又添一
對治之“妄想”矣。佛言:“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唯有提起一句“阿彌陀佛
”。妄想起落,不去管他。此之謂經雲:“宜一念(念佛之念)斷諸想”。故消
除“妄想”,以提起“正念”(念阿彌陀佛),為特效藥也。六祖雲:“一念斷
即死”,此之謂矣。眾生不能沒念,一念若斷,就是死。不念佛,就念九法界。
念六道是苦,念佛是得樂也。要想“離苦得樂”,唯有提起“正念”(念阿彌陀
佛),才能相應。


    三四、 並耳念佛法


正念佛時,仍不免妄想紛馳者,此由“耳根”與“意根”分離,不能專一故。“
辟散之要,貴在音聲”。佛號由“舌根”運出,“耳根”不能“運入”,此由“
聽力”不強之故。若欲加強“聽力”,唯用“並耳念佛法”,即將兩耳“聽力”
,“作意”並在一個耳上,則“聽力”增強,“耳根”自能攝音聲“入”於“心
”也。


三五、 只圖耕耘不問收獲念佛法



&
8226;“瑞應”是“征驗”修行之“功夫”,不可希求!

念佛見瑞應,本為修工夫之征驗,但不可少存“希求”之心!否則,不唯無益,反起魔障。“用功”,當以專精不二為主,切不可以躁妄心,希有先求,“有所求”心,致起諸魔,破壞淨心,便是修行第一大障也。故應,只圖耕耘,不問收獲,老實專精“念佛”。即便魔現,亦不可畏,魔由心生,亦由心滅。


三六、 理持至極、能所兩妄念佛法


&
8226;“事持”與“理持”。 &
8226;何為“一心”(理一心)?
&
8226;何為“理持”(一心)? &
8226;人、佛“一體”也。 &
8226;人、佛之“一體”與其差別。
蓋惟“事持”之極,自然由“憶念”而達“體究”,所謂從茲而萬慮鹹休,究極乎“一心不亂”也。然,“理持至極”,真到“能所”兩忘,“心佛一如”時,方知心佛眾生一體,方能中流兩岸不居也。蓮池雲:“念空真念,生入無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對經“是心作佛是心佛”之旨,诠顯無遺,與經所言:“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眾生想佛時,是心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正相吻合也。又雲:“一心者,①了知能念所念,更非二物,惟一心故;②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離四句,惟一心故。此“純理觀”,不專事相,觀力成就,名“理一心”。
蕅益大師雲:“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系心之境,令不暫忘也。”又雲:“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無量光壽)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無量光壽)阿彌陀佛名號,更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大佑大師雲:“理一心者,了達能念之(無量光壽)心。所念之(無量光壽)佛,皆無自性,雖本來空寂,而感應道交,如鏡花水月,任運顯益,當處皆空,全體即假,二邊叵得,中道不存(空、假、中)三谛圓融,絕思絕議。”
修者,果能由此深思谛察,復體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經義,則可得以下悟入:①眾生與佛,“本性”無二無別,只以眾生“不守自性”,為塵勞所污,習染所蔽,致“迷、悟”攸殊,“生、佛”迥別。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無非是教人“識自本(無量光壽)心,明見(無量光壽)佛性,是(無量光壽)心是(無量光壽)佛,離(無量光壽)心非(無量光壽)佛耳。”故先修後悟者為“事持”,果能至“一心不亂”,則“事一心”者而亦“理一心”矣。②(無量光壽)心之(般若大智)本覺(體)曰“佛”;(無量光壽)心之(大覺)始覺(用)曰“念”。故“念佛”之(大覺)“念”(用),為正念,因為 “念佛”(大覺用)心即是(大智)佛(體)”。由此證知,(大智)佛(體)由(大覺)心(用)生。(大覺)心(用)隨(大智)佛(體)顯,(大覺)心(用)外無佛(體)矣,全佛(體)即心(用);佛(體)外無心(用)矣,全他(用)即自(體)也。故理持之極,則心(用)佛(體)一如,自(體)他(用)不二之旨,恍然明白,何用解釋哉。③(未覺)我是佛(體)心(用)內之(未覺)眾生,(大智大覺)佛是(未覺)我心內本具之(大智大覺)佛。今,我以佛心內之眾生,念眾生心內之佛,豈有眾生心內之佛,不應佛心內之眾生耶哉!如是反復推敲,則不期理一心而自然理一心矣。苟明乎此,方可與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也。然,淨土雖為唯心之淨土,而確有“極樂世界”(如確有娑婆世界一般),為依報國土之名,確有其可到之地也,決非寓言的烏托邦;彌陀雖為自性之彌陀,而確有“阿彌陀佛(如確有釋迦世尊一樣),為正報教主之號,確實有其可見之人也。”不可懷疑矣!
 

上一篇:念佛的奧秘(上)
下一篇:益西彭措堪布:菩提心的修法第一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