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忍辱”的意義及功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忍辱】
  梵語ks!a^nti,巴利語khanti,西藏語 bzod-pa。音譯羼提、羼底、乞叉底。意譯安忍、忍。忍耐之意。六波羅蜜之一,十波羅蜜之一。即令心安穩,堪忍外在之侮辱、惱害等,亦即凡加諸身心之苦惱、苦痛,皆堪忍之。據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載,忍辱含不忿怒、不結怨、心不懷惡意等三種行相。佛教特重忍辱,尤以大乘佛教為最,以忍辱為六波羅蜜之一,乃菩薩所必須修行之德目。
  聲聞、緣覺二乘與菩薩雖皆行忍,其意大別,優婆塞戒經卷七羼提波羅蜜品謂二乘所行之忍辱,唯為忍辱,非波羅蜜,菩薩所行之忍辱則特稱忍辱波羅蜜(梵ks!a^nti -pa^ramita^ ,意譯忍度)。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六安忍波羅蜜多品亦謂行觀一切皆空之安忍,稱為安忍波羅蜜,除外則為安忍;又存有自他或善惡分別之安忍僅為安忍,無此等分別則稱安忍波羅蜜。解深密經卷四地波羅蜜多品記載忍辱波羅蜜之類別,包括耐怨害忍(能忍受他人所作之怨害)、安受苦忍(能忍受所受之眾苦)、谛察法忍(能審谛觀察諸法)等三種。又十善行中有忍辱行,即指忍受各種侮辱惱害而不起嗔恨心之修行。[長阿含經卷二十一戰斗品、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十不善品’、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九福田相品、十誦律卷五十七、攝大乘論本卷中、唐譯攝大乘論釋卷七、大乘義章卷十二](參閱‘六波羅蜜’1273、‘波羅蜜’3445)
  【忍辱六種功德力】
  據法集經卷三載,菩薩修行忍辱波羅蜜,有六種功德力,即: (一)能忍所罵,菩薩得‘如響平等智力’,雖被人叱罵,而能忍受不加報復。如響,謂如空谷之答眾響。(二)能忍所打,菩薩得‘鏡像平等智力’,雖被人捶打,而能忍受不加報復。鏡像,謂如明鏡之印現眾像。(三)能忍所惱,菩薩得‘如幻平等智力’,雖被人惱害,而能忍受不加報復。如幻,謂如變幻而不實。(四)能忍所嗔,菩薩得‘內清淨平等智力’,雖被人嗔呵,而能忍受不加報復。(五)八法不動,菩薩得‘世法清淨平等智力’,故不為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所動。(六)煩惱不染,菩薩得‘集因緣平等智力’,故一切煩惱皆不能染。
  【忍辱太子】
  為釋尊本生之一。即過去毗婆屍佛入滅後像法之世,印度波羅□國王之子。據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載,昔毗婆屍佛時,有波羅□國,其王聰睿仁賢,常以正法治國,王有子,性善而不嗔,故名忍辱。王病笃時,奸臣為除太子而謂唯有不嗔之人眼、入髓方能治病,太子以己性不嗔,遂剜二目,並斷骨出髓,以為妙藥。彼時之太子即釋尊之前身。此為有關釋尊修忍辱行本生故事之一。[經律異相卷三十一](參閱‘忍辱仙’2894)
  【忍辱仙】
  梵名Ks!a^nti -va^di-r!s!i ,巴利名Khanti-va^di-ta^pasa 。又作羼提波梨(梵Ks!a^nti -pa^la )、羼提和(梵Ks!a^nti -va^din )。意譯作說忍、忍語。為釋迦佛於因位修菩薩道時之名。據賢愚經卷二羼提波梨品載,過去久遠劫時,印度波羅□國迦梨王(梵Ka^li )在位,有仙人羼提波梨與五百弟子居住山林,修忍辱行。王因女色之故,截斷仙人手足、耳鼻等,仙人忍之,並謂成佛後將以慧刀斷王之貪、嗔、癡三毒,王遂忏悔而供養之。彼時之仙人即為釋尊之前身,王及其四大臣則為後時之憍陳那等五比丘。此一傳說頗為著名,巴利文本生(Khantiva^di-ja^taka )、出曜經卷二十三泥洹品、六度集經卷五、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均記載其事,但巴利文本生及出曜經中,王名為迦藍浮(梵Kala^bu )。
  另據大唐西域記卷三烏仗那國條載,此事發生於該國,都城绖揭厘城之東有忍辱仙之塔,乃佛陀於往昔作忍辱仙,為羯利王割截肢體處。近代德國考古學家葛倫維德( A. Gru|nwedel)所搜集龜茲(Kizil)廢寺之壁畫中,有描繪王右手持劍、仙人兩手被截斷之情狀,或即圖示此一傳說。此外,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所載過去印度波羅□國忍辱太子剜目出髓之事跡,亦為釋尊修忍辱行本生故事之一。[中本起經卷上轉法輪品、菩薩本行經卷下、僧伽羅剎所集經卷上、鞞婆沙論卷九、大智度論卷十四、卷二十六、T. Watters: On Yuan Chwang, vol. I; A. Gru|nwedel: Alt-Kutscha](參閱‘忍辱太子’2893)
  【忍辱地】
  指生忍與法忍。生忍,即安忍有情之嗔罵捶打或優遇;法忍,即安忍一切寒熱、風雨、饑渴、老病等之非情禍害;於此二忍能安然不動,故稱忍辱地。法華經卷五安樂行品(大九·一七一中):‘菩薩摩诃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參閱‘二忍’196、‘法忍’3351)
  【忍辱衣】
  (一)指忍辱之心。忍辱之心能防止一切外障,故喻如護身之衣。[法華經法師品](二)袈裟之異名。袈裟能使人忍辱柔和,故有此稱。[釋氏耍覽卷上](參閱‘袈裟’4784)
  【忍辱草】
  略稱忍辱。產於印度雪山(喜馬拉雅山)。牛食此草,其乳能出世間第一之醍醐味。亦用以比喻念佛生善之殊勝功德。[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七](參閱‘醍醐’6321)
           【忍辱】——《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忍辱】
  (術語)梵語羼提K&sdotblw;&amacron;nti,譯曰忍辱,忍受諸侮辱惱害而無恚恨也,六波羅蜜之一。法界次第下之上曰:‘羼提,秦言忍辱。內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維摩經佛國品曰:‘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注‘肇曰:忍辱和顏,故系以容相,而豈直形報而已。’
  【忍辱衣】
  (衣服)忍辱之心,以能防一切之外障,故譬以衣,遂為袈裟之總名。法華經法師品曰:‘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也。’釋氏要覽上曰:‘如幻三昧經袈裟名忍辱铠。’
  【忍辱仙】
  (術語)釋迦如來,於因位為忍辱仙,修忍辱之行,為歌利王支分其身。證道歌曰:‘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
  【忍辱地】
  (術語)有生法之二忍。生忍者,忍有情嗔罵捶打等之凌辱也。法忍者,忍寒熱風雨饑渴老病等之非情禍害也。於此二法能安然不動,故名忍辱地。法華經安樂行品曰:‘菩薩摩诃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
  【忍辱草】
  (植物)生於雪山之草名。涅槃經二十七曰:‘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則出醍醐。’
  【忍辱經】
  (經名)羅雲忍辱經之略稱。
  【忍辱铠】
  (譬喻)忍辱能防一切之外難,故譬以甲铠。法華經勸持品曰:‘惡鬼入其身,罵詈毀辱我。我等敬信佛,當著忍辱铠。’
  【忍辱太子】
  (本生)昔毗婆屍佛時,波羅捺國王有太子,名忍辱。太子之父母病重,醫雲:應以不嗔人肉為藥。太子自念我生來不嗔,因名忍辱,可充此藥。國中設有不嗔者,豈可以彼救我親耶?遂自割肉充藥,父母病即愈。見大方便佛報恩經二,經律異相三十一。
  【忍辱波羅蜜】
  (術語)六波羅蜜之一。見波羅蜜條。
  【忍辱波羅蜜菩薩】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中央左第三位,十波羅蜜菩薩之一。主三忍,梵號乞叉底波羅蜜多,密號帝利金剛。肉色,著羯磨衣,左持漉水囊,右立無名小二指,余屈,為刀印,坐赤蓮上。
           【忍辱】——《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忍辱(梵ks!a^nti,巴khanti^、khanti,藏bzod-pa)】
  六波羅蜜之一,十波羅蜜之一。音譯羼提、羼底、乞叉底;意譯作安忍或忍。即心能安住而堪忍侮辱或惱害。《大乘義章》卷十二雲(大正44·70 5b)︰‘言羼提者,此名忍辱。他人加毀名之為辱,於辱能安目之為忍。’《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謂忍辱有三種行相,即不忿怒、不報怨、不懷惡。蓋梵語ks!a^nti,系由語根ks!am(有‘忍’之義)而來的女性名詞,故有忍耐或安忍之意。此忍辱為世間、出世間及大乘、小乘等所尊崇之法。尤其大乘對之最為重視,並以之為六波羅蜜之一,系菩薩必須修行的要目。
  依《大智度論》卷六所說,忍有生忍、法忍二種︰
  (1)生忍︰謂眾生雖加種種惡,心不嗔恚;又給與種種供養,心亦不歡喜;且觀眾生無初、中、後,不墮常、斷二邊,不生邪見。
  (2)法忍︰於甚深法中心無掛礙。
  《優婆塞戒經》卷七〈羼提波羅蜜品〉,則謂忍有世、出世二種,文雲(大正24·1072c)︰‘忍有二種,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饑渴寒熱苦樂,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聞智慧正見無謬,忍佛法僧,罵詈、撾打、惡口、惡事,貪嗔癡等悉能忍之,能忍難忍、難施、難作,名出世忍。’其下文又謂聲聞緣覺所行之忍辱唯是忍辱,非波羅蜜。唯獨菩薩所行之忍辱乃能稱忍辱波羅蜜。即以四句分別忍辱與忍辱波羅蜜(大正24·1073a)︰
  ‘是忍辱非波羅蜜者,所謂世忍,聲聞緣覺所行忍辱。是波羅蜜非忍辱者,所謂禅波羅蜜。亦是忍辱亦波羅蜜者,所謂若被割截頭目手足,乃至不生一念嗔心,檀波羅蜜、屍波羅蜜,般若波羅蜜。非忍辱非波羅蜜者,所謂聲聞緣覺持戒布施。’
  又依《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九〈福田相品〉所說,菩薩的安忍有世間、出世間兩種相。所謂世間安忍乃緣諸有情的有取有相,依諸果報福業等而發起的有漏忍;普利樂一切有情而發起的無漏忍,則稱出世間安忍。又說世間安忍是聲聞獨覺所共有,故不可名之為大甲胄輪,出世安忍獨由菩薩所成,故名之為大甲胄輪。另依《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六〈安忍波羅蜜多品〉所述,觀一切皆空而行的安忍,稱為安忍波羅蜜,若非如此,唯名安忍。又,存自他或善惡分別的安忍,唯名安忍;無此等分別者,名安忍波羅蜜。由上所述,可知二乘及菩薩皆行忍,然其志意大有所別。
  此外,《解深密經》卷四〈地波羅蜜多品〉等,說忍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三種。其中耐怨害忍又稱耐他怨害忍、他不饒益忍、忍辱忍、他毀辱忍;安受苦忍又稱安受眾苦忍、安苦忍、安受忍;谛察法忍又稱法思惟解忍、法思勝解忍、通達忍、觀法忍或觀察法忍。唐譯《攝大乘論釋》卷七釋雲(大正31·356c)︰
  ‘耐怨害忍能忍受他所作怨害,勤修饒益有情事時,由此忍力遭生死苦而不退轉。安受苦忍能正忍受所遭眾苦,由此忍力於生死中雖受眾苦而不退轉。谛察法忍堪能審谛觀察諸法,由此忍力建立次前所說二忍。’
  又,無性《攝大乘論釋》卷七亦說耐怨害忍是諸有情成熟的轉因,安受苦忍是成佛因,能忍受寒熱饑渴等種種苦事故,谛察法忍是前二忍所依止處。此中,前二忍相當《大智度論》所謂生忍,谛察法忍相當彼之法忍。
  又,《寶雲經》卷一說菩薩有十忍,即內忍、外忍、法忍、隨佛教忍、無方所忍、修處處忍、非所為忍、不逼惱忍、非心忍、誓願忍。新譯《華嚴經》卷五十八〈離世間品〉亦謂菩薩有十種清淨忍,文雲(大正10·305a)︰
  ‘所謂安受訾辱清淨忍護諸眾生故,安受刀杖清淨忍善護自他故,不生恚害清淨忍其心不動故,不責卑賤清淨忍為上能寬故,有歸鹹救清淨忍捨自身命故,遠離我慢清淨忍不輕未學故,殘毀不嗔清淨忍觀察如幻故,有犯無報清淨忍不見自他故,不隨煩惱清淨忍離諸境界故,隨順菩薩真實智知一切法無生清淨忍,不由他教入一切智境界。’
  又,《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六〈安忍波羅蜜多品〉亦列舉無貪、不害、無熱惱等三十二種安忍。《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二〈忍品〉謂忍有自性忍、一切忍、難行忍、一切門忍、善士忍、一切種忍、遂求忍、此世他世樂忍、清淨忍九種。此中,一切忍分在家、出家,又各有耐怨害等三種。難行忍有三種,一切門忍有四種,善士忍有五種,一切種忍有十三種,遂求忍有八種,此世他世樂忍有九種,清淨忍有十種。
  諸經論對於忍的功德利益的敘述頗多。如《大寶積經》卷七十八〈富樓那會·具善根品〉雲,忍辱為十力之本,諸佛神通之原,無礙智大悲皆以忍為本,四谛、念、正勤、根、力、覺、道分皆以忍為本。《大智度論》卷三十亦雲(大正 25·280c)︰
  ‘忍為一切出家之力,能伏諸惡,能於眾中現奇特事。忍能守護,令施戒不毀。忍為大铠,眾兵不加。忍為良藥,能除惡毒。忍為善勝 □,於生死險道安穩無患。忍為大藏,施貧苦人無極大寶。忍為大舟,能渡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
  [參考資料] 《中阿含經》卷十七;《佛遺教經》;《正法念處經》卷六十〈觀天品〉;《大般若經》卷三六六〈巧方便品〉;《大品般若經》卷一〈序品〉;《六度集經》卷五;《成唯識論》卷九;《大般涅槃經》卷下。
  【忍辱仙(梵Ks!antiva^di-rsi,巴Khanti-va^di-tapasa,藏Bzod-pa-smra-ba shes-bya-bah!idran%-sron%)】
  釋尊修因位菩薩行時之一仙人。又作羼提波梨、羼提和。依《賢愚經》卷二〈羼提波梨品〉所述,過去久遠劫時,有一波羅捺國王,名迦梨。爾時國中有一大仙名羼提波梨,與五百弟子共處於山林,修忍辱行。一日,王與四大臣及夫人婇女等游觀山林。時,王因疲累而小睡。婇女等乃捨王游行,欲觀花林。適見羼提波梨端坐思惟,遂生敬心,即散眾花於其身。並坐於前,聽其說法。王覺而知之,疑其戲婇女等,怒責仙人︰‘所修為何事?’答曰︰‘修行忍辱。’王欲試之,即拔劍截斷其手、足、耳。然仙人顏色不變,猶稱忍辱。王大驚曰︰‘汝雲忍辱,以何為證?’仙人答曰︰‘我若至誠無虛,血當變為乳,身當還復。’言訖,血果成乳,身平復如故。時,仙人又告王曰︰‘汝以女色,刀截我形,我後若成佛,當以慧刀斷汝三毒。’王乃忏悔。後,常請仙人至宮中供養。經文謂仙人羼提波梨即今之釋尊,迦梨王及四大臣即憍陳如等五比丘雲雲。
  在巴利《本生經》、《中本起經》卷上〈轉法輪品〉、《出曜經》卷二十三〈泥洹品〉、《六度集經》卷五、《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鞞婆沙論》卷九、《大智度論》卷十四等皆述及此事,然巴利《本生經》及《出曜經》謂王名為迦藍浮;《大唐西域記》卷三謂此事緣發生於烏仗那國,並謂此國都城之東有忍辱仙塔。又,由近時古倫威德爾(A. Gru□□nwedel)所搜集克孜爾(Kizil)廢寺的壁畫中,發現有類似描繪此故事者。畫中有王右手持劍,作切斷仙人兩手之狀。
  除上述之外,忍辱本生另有其他故事,如依《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論議品〉所述,過去毗婆屍佛像法之世,波羅捺國太子以性善不嗔之故,名忍辱。當王病笃之時,國中奸臣等欲設奸計除去太子,乃稱惟得不嗔之人的眼睛,方能治愈王病,遂斷太子骨、取其髓。又剜太子雙目。並謂此太子即今之釋尊雲雲。
  [參考資料] 《菩薩本行經》卷下;《僧伽羅剎所集經》卷上;《父子合集經》卷五;《大智度論》卷二十六;《解說西域記》。  

上一篇:濟群法師:受戒、捨戒及其他
下一篇:什麼是生忍、法忍和無生法忍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