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知識
什麼是生忍、法忍和無生法忍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一、生忍 【生忍】——《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二忍之一。眾生忍也。見忍條。 【忍辱地】——《佛學大詞典》 指生忍與法忍。生忍,即安忍有情之嗔罵捶打或優遇;法忍,即安忍一切寒熱、風雨、饑渴、老病等之非情禍害;於此二忍能安然不動,故稱忍辱地。法華經卷五安樂行品(大九·一七一中):‘菩薩摩诃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參閱‘二忍’196、‘法忍’3351) 二、法忍 【法忍】——《佛學大詞典》 (一)二忍之一,三忍之一,六忍之一,十忍之一。謂對於諸經所說微妙幽深之法義能不驚怖,且能勤學讀誦,而安住於教法之真理中。忍,忍耐、忍許、忍可、安忍,即指堪忍違逆之境而不起嗔心。大乘義章卷十一(大四四·六八五中):‘於法實相安住名忍。’法忍通常有苦法忍、道法忍之別。苦法忍系指於‘見道位’之時,信忍欲界苦谛之理;道法忍則系信忍道谛之理。又大乘菩薩於初地之見道位中信忍無生之理,稱無生法忍。 此外,尚有種種法忍:(一)為生法二忍之一。此法忍有二:(1)於非心法之寒熱、風雨、饑渴、老病死等,能堪忍而不惱怨。(2)於心法之嗔恚、憂愁等諸煩惱,能安忍而不厭棄。(二)為三忍之一。成唯識論卷九(大三一·五一中):‘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谛察法忍又稱無生忍、不起忍等,意即谛觀真理而安住於無生之理中。(三)為六忍之一。六忍為信忍、法忍、修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法忍即於十行位中修習假觀,了知一切法空無所有之理,而能假立一切法,以化導諸眾生,於假法中忍可信證,故稱法忍。(參閱‘二忍’196、‘十忍’438、‘三法忍’571、‘六忍’1265、‘忍’2889) (二)南北朝梁代僧。江陵人。於天皇寺出家,受具足戒後,以誦法華、維摩為常課。後至覆舟山巖居自靜,所棲息之巖窟,僅能容膝。三十余年,木食麻衣,一襲破衲而已。後示寂於窟中,世壽六十七。[續高僧傳卷十二] (三)(1842~1905)清末僧。河北蔚州人。(參閱‘法忍本心’3351) 【法忍本心】——《佛學大詞典》 (1842~1905)清代僧。河北蔚州人,俗姓郭。年二十出家,初隨師苦行,積時六年,始至北京西域寺受具足戒。後參谒金山江天寺觀心顯慧,得其心印。歷任金山、高旻二寺之首座。光緒年間,至江蘇句容赤山結茅,學人雲集,提倡坐禅。耕作之余,復說楞嚴、法華,乃至楞伽、唯識等經論。被譽為清末宗門四大尊宿之一,即天寧寺之冶開以威儀稱第一,寶華山之聖祖以戒行稱第一,金山之大定以禅定稱第一,師則以智慧稱第一。光緒三十一年示寂,世壽六十四。著有楞伽筆記。 【法忍】——《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忍者忍許之義,今謂信難信之理而不惑為忍。即施於所觀之法而忍許也。依此忍許而離惑明理之智決定,謂之法智。故忍為斷惑之位,屬於因,智為證理之位,屬於果。小乘之見道信忍欲界苦谛之理,謂之苦法忍,乃至信忍道谛之理,謂之道法忍。又大乘之菩薩於初地之見道信忍無生之理,謂之無生法忍,其他尚有種種之法忍。大經慧遠疏曰:‘心安法名之為忍。’又生法二忍之一。忍耐自風雨寒暑饑渴等非情法來之苦難,亦雲法忍。 三、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佛學大詞典》 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謂觀諸法無生無滅之理而谛認之,安住且不動心。又作無生忍、無生忍法、修習無生忍。為三忍之一,仁王經所說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論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無生法忍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大乘義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從境為名,理寂不起,稱曰無生;慧安此理,名無生忍。’ 據大智度論卷八十六載,於聲聞之八人地乃至已辦地、辟支佛地等觀四谛,一切智斷僅得菩薩無生法忍之部分,苦集滅道之四谛實乃分別諸法實相之一谛,以聲聞為鈍根,故觀四谛而得道;以菩薩為利根,故直觀諸法實相而入道。由此可知,無生法忍,即聲聞於入見道位時見四谛之理;菩薩則於入初地時谛認諸法無生無滅之理,以住不退轉地。 據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四載,不退轉地之菩薩依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得本性、自然、煩惱苦垢三種之無生忍:(一)本性無生忍,又作本來無生忍。謂觀遍計所執之體性均無,而忍知本性無生者。(二)自然無生忍,謂觀依他之諸法因緣生,忍知非自然而生者。(三)煩惱苦垢無生忍,又作惑苦無生忍。謂諸法實性之真如法性,系安住無為與一切雜染不相應,忍知本來寂靜者。此乃忍知三無性之理,故稱無生忍。又六十華嚴經卷二十五‘十地品’謂,第七地之菩薩,三業清淨,修無相行,得無生法忍,照明諸法。另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菩薩行品列舉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等五忍,前四忍分上、中、下三品,而寂滅忍僅分上、下二品,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順忍之三品配以四、五、六地,無生忍之三品配以七、八、九地。[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四九轉不轉品、無量壽經卷上、大寶積經卷二十六、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二、入楞伽經卷三、成唯識論卷八、大智度論卷六、卷十五、卷七十三、淨土論卷上、大乘義章卷十四](參閱‘三法忍’571、‘五忍’1097) 【無生法忍】——《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略雲無生忍。無生法者,遠離生滅之真如實相理體也,真智安住於此理而不動,謂之無生法忍。於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寶積經二十六曰:‘無生法忍者,一切諸法無生無滅忍故。’注維摩經一曰:‘肇曰:無生忍,同上不起法忍,法忍即慧性耳。見法無生,心智寂滅,堪受不退,故名無生法忍也。’智度論七十三曰:‘無生忍者,乃至微細法不可得,何況大。是名無生。得此無生法,不作不起諸業行,是名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菩薩,是名阿鞞跋致。’ 【無生法忍(梵anutpattika-dharma-ks!a^nti,藏mi-skye bah!i chos-la bzod-pa)】——《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又稱無生忍。指對無生之法理的認知。即徹底認知空、實相之真理而安住之。亦即對‘一切法不生不滅’之理,能夠確切地掌握之謂。此處之‘忍’,是‘確認’、‘確知’之意。 《大般若經》卷四四九〈轉不轉品〉雲(大正7·264b): ‘如是不退轉菩薩摩诃薩,以自相空,觀一切法,已入菩薩正性離生,乃至不見少法可得。不可得故,無所造作。無所造作故,畢竟不生。畢竟不生故,名無生法忍。由得如是無生法忍故,名不退轉菩薩摩诃薩。’ 此謂菩薩觀諸法空,入見道初地,始見一切法畢竟不生之理,名無生法忍。 又,《大智度論》卷八十六雲(大正25·662b): ‘二乘人於諸佛菩薩智慧得少氣分。是故,八人若智若斷,乃至辟支佛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智名學人八智,無學或九或十斷,名斷十種結使。(中略)智斷皆是菩薩忍,聲聞人以四谛得道,菩薩以一谛入道。佛說,是四谛,皆是一谛,分別故有四。是四谛二乘智斷,皆在一谛中。菩薩先住柔順忍中,學無生無滅亦非無生非無滅,離有見無見有無見非有非無見等,滅諸戲論得無生忍。 無生忍者,佛後品中自說,乃至作佛常不生惡心,是故名無生忍。論者言,得是忍,觀一切法畢竟空,斷緣心心數不生,是名無生忍。又復言,能過聲聞辟支佛智慧名無生忍,聲聞辟支佛智慧觀色等五眾生滅,心厭離欲得解脫。菩薩以大福德智慧觀生滅時,心不怖畏如小乘人。菩薩以慧眼求生滅,實定相不可得。(中略)無生忍亦如是,一者雖破生滅,不著無生無滅,故不墮常顛倒。二者著不生滅,故墮常顛倒,真無生者滅諸觀語言道斷,觀一切法如涅槃相,從本已來,常自無生。非以智慧觀故,令無生得是無生無滅畢竟清淨,無常觀尚不取,何況生滅?如是等相,名無生法忍。得是無生忍故,即入菩薩位。’ 由此可知,聲聞入見道見四谛理以及菩薩入初地谛忍諸法無生無滅之理,住不退轉地,是為無生法忍。 又,《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四謂不退轉地菩薩,依遍依圓三性,得本性、自然及煩惱苦垢三種無生忍。‘本性無生忍’又名‘本來無生忍’,觀遍計所執體性都無,而忍本性無生。‘自然無生忍’,謂觀依他諸法因緣生,而忍自然無生。‘煩惱苦垢無生忍’又名‘惑苦無生忍’,諸法實性真如法性無為安住,不相應一切雜染,而忍本來寂靜。此意即謂忍知三無性之理,名無生忍。 然舊譯《華嚴經》卷二十五〈十地品〉謂菩薩住第七地,三業清淨,修無相行,得無生法忍,照明諸法。《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菩薩行品〉列舉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等五忍。前四忍有上、中、下三品,第五之寂滅忍有上、下二品,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順忍三品配四、五、六地,無生忍三品配七、八、九地。 懷感《釋淨土群疑論》卷六更舉諸經異說,其文雲(大正47·67b): ‘仁王般若說無生法忍在七、八、九地,諸論之中說,無生法忍在於初地,或在忍位;菩薩璎珞本業經說無生法忍在十住位,華嚴經說無生法忍在十信位,占察經說無生法忍在十信前凡夫位。(中略)無生忍有六位,(一)聞慧在十信前,(二)生勝解在十信後,(三)思慧在十住後,(四)修慧在暖後,(五)證得在初地,(六)相續在八地,此在因中,佛果圓滿。’ ◎附:印順《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偈頌講記》(摘錄) 不退轉的菩薩,得無生法忍。忍是一種智慧,與忍辱的意思是不同的。此處,可以將這忍字解釋為透徹的‘認’知,即能夠將事物在內心中認得清清楚楚,能夠透徹地了解它,這便是忍;所以忍是智慧的別名。能夠證悟一切法不生不滅的智慧,即稱之為‘無生法忍’。所以忍所通達的所緣境界,是無生,一切法不生不滅的真理。 [參考資料] 《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二;《入楞伽經》卷三;《大智度論》卷十五;《顯揚聖教論》卷六;《成唯識論》卷八;《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本);《大乘義章》卷十二。
|
|
|
|
|
|
上一篇:“忍辱”的意義及功德
下一篇:濟群法師:在家居士的律儀生活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