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情欲解放的誤區--[釋了幻]婚姻與佛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修行偏於苦行、禁欲固然不對,但放縱情欲更不好,還是應該奉行中道原則。
現代社會是個開放、自由、享樂的個人主義時代,有的人因為欲望偏重的緣故,便找出種種理由,提倡心靈的自由與釋放;不願被傳統、權威、教條限制,不但不重視戒律,還有的甚至號召掙脫一切的束縛,“享受情欲”、“任意自在,守心戒就好”者,蔑視倫理,放縱欲樂。自诩為:重內心不重外相,要向濟公活佛一樣,游戲人間!
這種“不必執著相戒,只要守心戒就好”的說法,有很大的誤導性、誘惑性;其實,它僅是針對修學有成者而言的,凡夫不應以此作招牌而行私欲。
對初修者而言,財、色、名、食、睡五欲,肯定是制約人的強有力繩索,古德言:“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學佛人應該奉持佛教宗旨:“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所言所行應當中規中矩,修行次第則應而上,從人天乘的五戒十善下手,不可一下就跳到所謂大乘的無相無拘的階段,以俱足凡夫身,行“聖人”方便教化之事;此皆是以佛法名義,包裝自己的貪、嗔、癡!
如某市W居士,雖年紀早已到婚齡,也不止一次結交女友,但就是同居而不結婚,理由是:“結婚影響修行,況且,說不定自己以後是要出家的!”幾年過後,他不僅沒有出家,修行依舊散漫;而且女友也離開了他,理由只有一個:“什麼佛教徒,做人太自私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發現也有個別學佛居士,言行與貪欲俱足的凡夫沒有兩樣:麻將賭博,看黃色影片、搞婚外情、同性戀等,一應俱全。
當然也有不同的之處,那就是用佛法為自己行為開脫,說什麼:煩惱即菩提,紅塵中修煉方可成正果;自認為只要心不迷戀就好,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入紅塵而超脫的“真人”,而與凡夫打成一片,則就是在“代佛宣化”,普度眾生。
這種掛羊肉賣狗頭的做法,甚為可恥,當立即剎車為好,不然,必墮三惡道,後患無窮!

一些新型宗教,或打著“禅宗”旗號的“修行者”、“靈修大師”們,引經據典,是似而非的講授一些佛法,強調不必執著事相上的戒律,只要心不執著就行了。這些“大師”們,有的本身就是宗教人士,有的為著作等身之人,甚至有苦行、靈修經驗,並且能夠駕輕就熟地運用現代科技、哲學、心理術語诠釋宗教,其禅修(靈修)經驗,也能幫助初修者解決身心上的一些問題,這和山中寺廟一些不善言辭的僧人相比,俨然菩薩應世。
但他們與傳統修行者的最大區別,則是對守持戒律的認知根本不同,表面上他們也不反對戒律,但會找出種種理由變通:強調“守心戒就行了!”這種即可修道,又不受拘束的理念,特別受到城市裡的中青年禅修者的歡迎。
但實踐證明,在大陸及海外,這類新型修行團體的首領們,往往利用靈修的手段,巧妙地攝取權力、金錢和性等,性侵害之事也時有發生;由於迷信“大師”的超能力,加之信徒(特別是女信徒)的崇拜心理,往往使此類丑聞不被曝光。直到有的捅出了亂子,才被追究法律責任。
靈修(宗教)團體的性侵害案,就像家庭隱私,很難被揭發,即使有受害者說出來,在“家丑不可外揚”思考模式下,往往犧牲受害者權益,更糟的是,在愛心、包容的宗教原則下,信徒常相信加害者已改過自新,而不予處分或追究,而致悲劇一再重演。
靈修團體往往張起神聖的帷幕,局外人要檢驗是否可能潛藏罪惡,只要看是否與錢、權及性糾結在一起,無論靈修團體是以何種宗教型態出現,只要表現出對錢、權及性的欲望征兆,最好方式就是趕快全身而退,敬而遠之。

其實,內心倘清淨淳厚,必能表現出行為的端正莊嚴;外在的合理規范,又有助於內心的清明覺照。如果不依於慈心與戒德而修禅,必然弊多於利,甚至會產生種種炫異惑眾的嚴重後果。
自我愛所衍生的情欲,如糾纏不清的蠶絲,找不出頭緒,反而越理越亂。佛教出家的“梵行戒”(離欲),理由即在於洞徹“情”與“欲”的雙重系縛及其衍生的苦難,讓修行人學習著以定慧之力,不受制於形體的情欲熱惱,不受制於他者的情枷愛鎖。倘能由勉力學習而漸臻乎至境,從情欲的牢籠中解放出來,或許才是真正的“情欲解放”吧!

 

上一篇:禁欲的過患--[釋了幻]婚姻與佛法
下一篇:追求無性婚姻的誤區--[釋了幻]婚姻與佛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