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新聞
周齊教授:關於經濟危機中的佛教作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金融風暴經濟危機又來了,只要生活跟當今經濟活動有關的人類社會,就不可能有幸免。如果剝去那些直接導引事件,就會發現,其實這是條古老的因果鏈條,每當人類犯類似的錯誤,就會自己把脖子伸進這條鎖鏈裡。這條鎖鏈變換著花樣,但本質卻是亘古未變,那就是人類自己的各種貪婪欲望紐結成的絞索。因而自古至今人們一直在尋求對治的辦法,各種思想學說,尤其宗教,都有很多理論被作為人類自我約束的原則或信條。
佛教的產生和普及,很大因素就是由於它對治人之貪欲,在這個意義上說佛教是個禁欲的宗教並不為過。不過,釋迦牟尼被尊為佛,並不是由於消極禁欲而成就,而是由於積極自覺的覺悟,覺悟了導致諸苦的因由,還提供了一種解脫途徑。所以,釋迦牟尼佛否定苦行,否定消極的逃避,提倡積極修行以求覺悟而得解脫的宗教路線。後來的古聖先賢在禁戒貪嗔癡和完善解脫路徑方面又有很多發揮。中國古來認同以佛治心的說法,是有其道理的。所以,對於一些能夠親近佛教的人而言,其教義中會有很多資源可以成為消解欲望積聚的助緣,也就有可能化解由於欲望導致的諸多心病。宗教的社會作用復雜,不同的條件下好壞效果都可能產生,更不是解決社會問題的萬能藥。不過如佛教等歷經千百年積澱和歷史選擇的古老宗教,能夠成為世界性宗教,成為有極大普世性價值的宗教,都有消解社會緊張度的一方面作用。在這樣的時期,法師們可能就要多辛勞一些,多做一些相關教義的宣講,多做一些能引發良性因果循環的活動,或許就能多一些機會幫助到有需求的人。佛教寺院也更需要努力樹立為一方淨土,不僅讓急來抱佛腳者有歸宿感,也讓更多的人能被佛教的價值吸引,讓千百年無數大德所積聚的思想智慧精華,福澤到有緣親近到佛教的人。
|
|
|
|
|
|
上一篇:四川佛協會長永壽法師看望中佛協會長一誠長老
下一篇:成建華教授:金融危機下,佛教能做些什麼?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