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素食 佛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土》雜志 2011年第3期

素食·佛緣 - 《淨土》雜志 - 《淨土》雜志
 
作者:聖慈

    隨團游樂山大佛,由於對聞名遐迩的麻浩崖墓感興趣,得空離群,徒步很遠去看,不期遇見多年未見的學佛前輩,他是北京某高校的老師,先前的幾次面緣,已讓他對我有了印象,所以熱情上前招呼了。他也是離開朋友獨自過來觀瞻古跡,同一的心念,注定這次珍貴的佛緣。

    樂山東漢麻浩崖墓是國家重點文物,其歷史價值十分珍貴。老師默默地參觀,時而拍照記錄,時而駐足研究,歷史散發的魅力讓所有參觀者安靜。這些石刻和隨葬品,質樸、生動,仿佛再現著千年前人們的生活;成排的墓洞,悠遠、深邃,多少辭世的古人曾以此為他們永生的安息地?為何鮮活的生命與絕世的輝煌都必然溶解在時間長河而蕩然無存啊?那些栩栩如生的石房、石家畜、家禽和各類或鐵或銅的器物,述說著千年前,人們對來世的期許和信仰……在沉思中,我不覺怅然,心生悲意,想起《金剛經》的文字:“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會務組的電話來催,老師和我結伴返回。來時漫漫的山路,給了我請教的機會,也給了我與師同行的喜悅。都知道老師講話風趣幽默,智慧過人,卻少有人知道他吃長素,還過午不食,且守戒精嚴。於是,我問道:“老師,佛教提倡素食,你實踐這麼多年,感覺到底好不好?”

    “若是不好,佛不會提倡的。吃素至少能對身體好啊。”老師笑答。接著又說:“相信佛創立戒律是來救人的,絕對不是來害人的。”

    聞聽此言,心中有閃亮,有驚喜,我不斷點頭應諾。又想,釋迦牟尼不是主張中道嗎?失掉葷菜的美味也就罷了,何必再受過午不食之苦呢?便問:“聽說您過午不食,真的嗎?素食不光佛教提倡,素食主義者也提倡,科學研究也證明對健康有利,這固然好,可也不能不吃晚飯啊?這樣營養會不夠的。”

    “出家人不打妄語,我這‘不出家人’更不打妄語。我六年都是過午不食。我每天還爬山鍛煉兩個小時,不覺得缺營養,精神也很好。吃素的人和一般的營養需要水平可能不一樣吧,個體有差異。”老師幽默地回答。因為會務組的催促,我們腳步一直很快。此時,我已經大汗淋漓、氣喘吁吁,而年屆天命的老師卻平靜如初,他輕松的笑容和輕快的腳步,已經證實此言不虛。

    我們知道,有句土話叫“晚上少吃口,要活九十九”,也知道“早上吃飽、中午吃好、晚上吃少”的健康俗語,可見,晚上少進食對健康有利。於是又問道:“那麼您這是基於健康,還是基於信仰呢?”老師簡單的說:“兩者都有。”而轉過頭又告訴我一個秘密,說:“其實,我晚上不吃飯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節約時間。我時間耽誤不起啊!自己不做飯也不吃飯,節約時間;還可以減少應酬,節約時間。一般應酬都安排在晚上,大家都知道我晚上不吃飯,要麼不請我,要麼請了,我拒絕,也不會得罪人。”原來老師持戒的背後,更隱藏著精進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無語感動。

    我感慨地說:“您真是研究與體證‘不二’,知行合一,應該好好向您學習啊。”

    老師一邊擺手謙虛,一邊說:“我現在研究健康佛教,實踐健康佛教,宣揚健康佛教。佛教講的人生之‘生、老、病、死’四苦之中,只有‘病苦’是我們自己容易掌控的,所以,我們首先應該通過佛教實踐來解脫病苦,使自己身心健康。”

    強烈認同!我毫無山地徒步的疲累,一邊點頭,一邊贊賞,冰釋的疑惑,化為歡喜,沁入心脾。

    之後,我開始吃素了。即使在玉盤珍馐的餐桌上挑揀自己喜愛的素食,並不覺得是在忍受節欲之苦,反有一種信念和信心帶來的充實的快樂。

    同時,我也不自覺地關注佛教有關健康的知識,思考佛法與健康的問題。我想,佛教的某一禁忌或者某一倡導,絕不是某種束縛人的教條,必定有其深刻的因緣,我們當以智慧去理解,用實踐去體悟,不可簡單的否定。就拿“過午不食戒”來說吧,從科學層面講,適當饑餓的狀態更有利於人體健康;從宗教信仰的層面,不過多的進食會減少欲望,讓人心性柔和,有利於慈悲心的培養;從社會的層面,我們只取自己必須的食物,可以讓地球有更多的食物去供養那些得不到食物的生命;從環境的角度講,也是資源的節省,減少環境的消耗和提高環境的修復功能……我們再看其他宗教,比如回教有齋戒,基督教有禁食,道教有辟谷,都無例外的在飲食上主張節制。香港有本叫《半飽》的書,更是把節制的飲食方式,推到了人生哲學的高度。

    當今社會,就總體而言,可謂物質極大豐富。然而,有因營養過度而導致所謂富貴病、慢性病的人大量存在,也有因饑餓而死的不幸人群。一方面,資源過度開發,天災不斷,人類遭到自然界報復性懲罰,另一方面,消費主義又導致大量資源的浪費……可見,個人的健康是問題,社會的健康也是問題,還有我們整個生態體系的健康,更是問題。

    通過實踐佛法,相信佛法的智慧能幫助我們去解決這些問題,讓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健康的社會和健康的地球!

 

上一篇:懇請十方大德為弟子的祖母李秀芬念佛消除業障往生淨土!
下一篇:明一法師:成見牽你去輪回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