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初入佛門應讀的幾部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初入佛門應讀的幾部經

   《地藏經》專門講因果,然後再講到百善孝為先,提倡這“孝”字。都是這些很孝順的兒女,為了超拔自己的親人父母,所以去問諸佛如來,想知道自己的父母究竟在哪一道,肯定不是在三善道。為什麼?因為她知道生前做的事,要麼就是謗佛、不信三寶;要麼就是殺業很重、吃魚吃蝦,炒著吃煮著吃,吃出各種花樣來。因為她自己本身相信因果、信仰佛教,所以她知道肯定不會到善處去。但是到惡處去了,究竟在哪一道呢?是在畜生道,還是在惡鬼道,還是在地獄道,她不知道。因為她沒有神通,所以去求諸佛菩薩,在裡面哭著,感動了諸佛菩薩,佛菩薩用神通,把她帶到地獄裡面去,看她的父母受罪,並且告訴她,你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夠把他們超拔出來,是這樣一個過程。所以你讀了《地藏經》,你就會對因果生起深信,不是泛泛而信、淡淡而信,而是深信。你深信因果就好了。為什麼呢?你就會對你的起心動念和你的舉手投足、你的行為負責;你就知道怎麼樣去規范你的思想,去規范你的行為。不然的話,佛法裡面講的因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做了就不會失去,不做就不會得。

    “假使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你不要認為,我做了這個事情沒有人知道,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自然就受報,就這麼回事。所以說《地藏經》必須要讀,讓你明白因果。佛法的核心思想就講的因果律。揭示的就是因果律,揭示的就是緣起性空的道理,揭示的就是無我律。說到這個無我律,必須要通達“空性”。那麼你就要讀《金剛經》了,《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裡邊的經典部分。釋迦牟尼佛用了廿二年的時間來講般若,你就知道它的重要性。佛弘法四十九年中,用了廿二年的時間講般若,剛好《金剛經》就是六百卷《大般若經》裡的一部分,《心經》也是六百卷《大般若經》裡邊的精髓。所以《金剛經》要誦,每一品都可以使你開悟,趨證菩提。但是各人因緣不一樣,不知道你在哪一品。《金剛經》是昭明太子給分的每一品,總共三十二品,上下五千余言。《金剛經》你必須要去誦,你明白空性了,平時在做事情的時候,就明白要怎麼樣去做。在《金剛經》第廿三品,叫〈淨心行善品〉”,用清淨的心去做一切善,那裡邊怎麼講:“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即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看,他這裡講的多明白,什麼叫無上正等正覺?是法平等,沒有高下!不是說我修淨土法門,其他就不好;不是說我修禅宗,我打坐,其他法都不好,不是這樣的,都好!個人根器不一樣,所以他修的法也不一樣。

    比如說,你們今天碰到我,我提倡打坐,你跟這個相應,聽到以後生歡喜心,也能夠吃苦,下去馬上就會練;你聽到以後沒作用,只是來看看,心裡不想練,證明你跟這個法不投緣。你跟這個法不投緣,說不定跟念佛法門投緣,是不是。總有一法可以適合你,就這麼回事。所以,佛只說一乘法,但是又立八萬四千法門,是因為大家的病不一樣,所以開的方子不一樣。又把佛所說的法比喻成藥方,把眾生個人的差別相,比喻成個人得的病不一樣。“堪喻者,就是善喻者,堪為人師”,善於比喻呀。講法用種種的比喻,來幫助你理解,堪為人師。這裡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那麼怎麼樣才能證得正等正覺?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要無四相;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四無相的修一切善法。這個一切噢!你甭說我只做大的善事,小的善事不做,那不行。一切,大小都在裡邊。你這樣去做的話,你就可以趨證菩提,就可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你看我讀到這一品,我就非常歡喜,可說不一定我就在這個地方馬上小悟了;小悟千百回,大悟就一次。每次講經我都會提這一品,昭明太子多有智慧啊!他分品、安名編輯得非常好。淨心,我們要用清淨的心去做一切善事,不能做了什麼施恩圖報。

  做一件善事就圖回報,他若不回報呢,不向你點個頭或者回個笑臉,你就會生氣;這個忘因負義的東西,昨天我才幫助他,今天看到我連個笑臉都沒有,瞅得高高的。馬上你看,你在罵他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你的心已經就發怒了、生嗔恨心了、生煩惱了,對吧!如果你施恩不圖報的話,你才不看他的臉上春夏秋冬是怎麼回事,是不是!他報不報是他的事,你去忖度這些是你的事,所以說你非我不非,我非即有辜我,你錯我不就跟著你錯了嗎,我要錯了,那我就是錯上加錯了,那就不行。所以說誦經就要明白這些道理,在生活當中你就知道怎麼樣去修。第三部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普賢菩薩表大行。哪個地方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四川娥眉山。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忏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你要把他的十大願,當著是你自己的願,說的就是你的心聲。

 

上一篇:認識地藏法門
下一篇:殿堂儀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