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四十八願導讀22】阿彌陀佛核心五願1-2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淨界法師
我想我們讀《阿彌佛經》有二句話是非常重要的,是核心的思想:
第一個「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是名極樂」,極樂世界是一個離苦得樂的世界;
第二個「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你在這個安樂當中是成就不退轉的功德,不退轉。這個不退轉,當然對已經入了聖位的菩薩影響不大,但是對凡位的菩薩是很嚴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
所以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上說:極樂世界的四土當中,他覺得極樂世界的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余土這三個土沒有什麼特別,他說你要研究極樂世界,它最有特色的、最不共於十方佛土的,就是它的凡聖同居土,這凡聖同居土太特別了,所以蕅益大師說一切俱是、一切俱非,說極樂世界的人民,他有煩惱,但是安住在正定聚,他不退轉。
你說他是聖人,他又是煩惱沒有斷;你說他是凡夫,他又安住正定,他內心當中顯現的是一種正念正知的相貌,所以你沒有辦法判教的。
蕅益大師說:因為在其它的佛土當中,凡聖同居土經常有退轉的過失。你看密宗,諸位有些人對密宗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你看密宗當初的發源地是在西藏,那是一個很單純的地方,後來因為一些政治的因素,他們這些大仁波切跑到美國、跑到歐洲去了,當然堅持正念的還是有,但是還俗的非常多。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從我們唯識的角度,我們的生命是依止阿賴耶識而住的。什麼叫阿賴耶識?就是染淨和合體。你的阿賴耶識當中,有善種子、也有惡種子:你今天用善的因緣去刺激它,他以前在西藏的時候生活很單純,他住在一個山洞裡面,看到的就是佛菩薩。他還看到什麼?什麼都沒看到,他只好拜佛、念佛。
他到了這個五濁惡世,到這個歐洲、美國,看到的是花花世界,就把他蘊藏在內心深處,非常深非常深、已經在睡眠狀態的煩惱刺激起來了。
我們的心念是因緣所生法,你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呢?是因為有因緣的力量才出現,它不是有自性的。
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你說你是好人還是壞人?
答案只有一個:很難說(眾笑)。
很難說嘛,你在什麼環境,你就出現什麼心情。就像空中的羽毛,你說這個羽毛是往空中飄還是往下墜?很難說嘛,它羽毛不能決定的。
我們一個資糧位的菩薩,要找一個好的環境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的心是心隨境轉,我們控制不了自己的。那極樂世界在《淨土十疑論》上說:為什麼往生極樂世界能夠成就不退轉呢?他是凡夫啊,他有煩惱,他為什麼煩惱不活動呢?
智者大師說有二個主要的因素:
第一個是三寶的加持力,三寶的加持力特別強,這個是不共於其它十方國土的。佛力的加被,你整天跟阿彌陀佛在一起,你的菩提心特別堅固;
第二個是法力的加被,極樂世界的五塵呢,有情無情同宣妙法,你經常聽聞佛法,你能夠加強觀照力;
第三個是僧寶的加持力,你「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忏公師父常說的「依眾靠眾」,容易產生正念。
那在這種三寶的加持當中,第二個是他壽命久遠,他沒有分段生死的障礙。
我們一個人換了一個果報,就換了一個想法,這個分段生死很嚴重:你看你前生是個男人,你是用男人的思想;你今生變成一個女人,你變成一個女人的思想;你要是變成一只螞蟻,你就變成一只螞蟻的思想:這個就是因緣所生法,這個法它不是獨立的,它是由因緣創造出來的。
所以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的煩惱、有很多的善業,在極樂世界煩惱是不能活動的,因為它沒有活動的空間,他沒有那個因緣去刺激它。
所以這個地方非常重要,一種不退轉的保證,極樂世界它是怎麼樣?它是「住定證滅」。你到了極樂世界,剛開始叫「住定」,你未來的目標叫「證滅」,這是道出了往生極樂世界的真實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