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生命輪回—超越時空的前世療法(11)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生命輪回——超越時空的前世療法(11)

原著:Through Time Into Healing

作者:布萊恩.魏斯(Brian L.Weiss)

譯者:黃漢輝

退縮的受虐兒童 

美國兒童虐待事件,比率高得令人吃驚。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女童曾遭遇虐待,男孩則有約五分之一。前世療法是治療虐待創傷的重要療方,因為許多成年人能夠迅速、安全地揭露、澄清以往的痛苦經驗。而且前世療法也提供情緒上與精神上的支持,整合治療時所釋出的記憶與感情。前世療法提供受害者工具,讓他們勾起回憶,掌握自己的經驗。 

在訓練有素的治療師手中,以前世療法治療性虐待並沒有危險。治療的時候,受害者不怕重新經驗以往痛苦和壓抑的記憶。以我治療羅娜的經驗,她重新回憶兒時情景反而有解放感。治療師一定要讓受害者撫慰內心的幼童。這樣,成人病患的生活,特別是與尊親關系的家庭生活,將會顯著改善。 

由性虐待造成的回憶阻塞,會阻礙成人發現快樂、滿足、親密關系的能力。他們對親密關系的追求畏縮不前,他們也會用象征的方式保護自己,不再重新經歷埋藏在內心深處的痛苦。也就是說,某些女性受害者可能用變成胖子的方式,偽裝自己身材的吸引力,以免再受到性傷害。 

南加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員布瑞裡(John Briere)博士說,兒童性虐待受害者最令他頭疼、難以啟齒的話是:“爸爸傷害我,只是為了他個人的自私欲望,爸爸犧牲我以滿足他的需要。”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精神醫學教授克勞文(David L. Corwin)說,沉痛的剝奪感、嚴重的自尊受損,經常是因為孩子在兒童期被父親侵犯所造成的。影響所及“會形成不良的感情和態度,破壞她成長和保護自己的能力,破壞她對人應該具有某些權利的期許和要求,這些權利是尊敬、關懷和講理”,這些女性會“認為她們不值得保存父親的完好印象”。而前世治療能“幫助兒童期受到虐待的受害者‘不要學習’負面的自我概念,成為有滿足感的生還者”。 

了解就是治療 

艾茉莉,43歲,來門診時她形容自己有“不真實的恐懼感”。她患有焦慮症、驚慌症、害怕被遺棄或失去什麼、厭惡性生活,特別討厭射精等現象。她和丈夫的關系很不協調,很擔心一起生活大半輩子的男人出問題。不用說,許多夫妻沖突都有她這種感覺。艾茉莉有個念高中的兒子,最近因車禍意外死亡,她整日以淚洗面。她曾是戒酒會的會員,至今不再碰杯中物。 

前世治療時,艾茉莉回到某一前世,她是個黑發女性,穿紅衣服,在舞會上和一名年輕男人夢幻般翩然起舞。這名年輕人正是艾茉莉死去的兒子。 

在這次診療的第二個關鍵時刻裡,艾茉莉回想出,她是公元前希律時代的一名年輕而貧窮的母親。希律下令殺掉所有不滿兩歲的幼兒。艾茉莉把孩子藏起來,當士兵來搜查時,艾茉莉怕孩子的哭聲暴露形跡,極力掩飾,卻不幸把孩子悶死了。 

艾茉莉和兒子在中古世紀也曾出現。這一次艾茉莉是妹妹,兄妹倆手足情深。哥哥騎在馬背上,在一場戰斗中被敵人用劍砍死。妹妹和父親對哥哥的英年早逝傷心欲絕,父親從此一蹶不振。為了逃避郁郁寡歡的父親,還有愁雲籠罩的家庭氣氛,妹妹草草嫁給一名富人。丈夫粗暴強迫她做愛,而她只能默默忍受,不知魚水之歡為何物。肉體的摧殘讓艾茉莉驚懼難熬,只是被當成生產工具地生下3個孩子。 

在第二次診療裡,艾茉莉想出自己是19世紀中葉住在法國的吉普賽農婦。她有好幾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有時候只好客串妓女掙錢。艾茉莉瞧不起自己用靈肉換取金錢的賣身行為。雖然有些恩客待她不薄,但大部分的男人常用暴力施虐,甚至甩她耳光。 

當這一世的艾茉莉逐漸衰老,孩子也長大不需依靠她生活時,艾茉莉轉而酗酒,最後自殺了卻殘生。 

第二次門診結束後,艾茉莉已能把這幾世的事件串聯一起。她看出車禍死亡的孩子曾和她共處好幾世,艾茉莉因而克服喪子的悲痛心情。 

在艾茉莉的一系列前世裡,有兩個強烈的主題貫穿其間,其一是她喜愛孩子。目前,她在醫院的小兒科病房工作,同時也是許多關懷兒童團體的義工。 

另一個主題則是她遭到殘酷性虐待,艾茉莉終於看出了今生厭惡性接觸的前世根源——性曾經是造成墮落與痛苦的因素。她同時也看出,她討厭射精現象與她在19世紀法國那一世被人吐痰侮辱有關。艾茉莉對性的恐懼終於能稍稍釋懷。因為她了解到,對性的恐懼是一種保護作用,保護她今生不要再遭受痛苦,雖然這些痛苦是屬於前世的。 

了解就是治療。艾茉莉曾花了好幾年,接受傳統療法,症狀卻絲毫未見改善。這當然不是治療師的錯,不過多少和治療師生命視野的局限有關。艾茉莉的病根肇始於今生之前,為了達成有效的醫療目的,我們有必要喚起前世的記憶與創傷。治療虐待問題的前世療法只是擴展心理分析的想法與治療法而已。 

目前,艾茉莉對性的恐懼已經減少許多,她和丈夫的關系也改善不少,雖然稱不上是和諧的夫妻關系,但她多少比治療前有信心。艾茉莉也比較能從務實的觀點評估婚姻的得失,她不再害怕未來可能和某個男人發展親密關系,遲早她總要自己選擇。 

前世的不快陰影已經消失,她不再恐懼生活,不再恐懼和男人接觸。無論艾茉莉對自己的婚姻做出什麼決定,那一定是基於她前世記憶的結果,而不是把自己的恐懼投射到婚姻上,而且,她的決定必定是清晰的、務實的。 

原諒父親兩次 

一旦進入記憶裡,治療就開始發生效力。一些治療性虐待的基本形態收錄在《提起勇氣接受治療》(The Courage to Heal)一書裡,這是貝絲(Ellen)與戴維絲(Linda Davis)合撰的。治療程序的第一步就是要去接受治療、接受幫助。 

如同羅娜,受害者的記憶裡,被虐待的陰影總是若隱若現。他們通常都有一種無法與別人發展親密關系的症狀,艾茉莉亦同。她們的例子還顯示,她們還有某種更深沉的不舒服。 

我們都看到,在回溯治療時,更容易進入受虐的記憶裡。受害者逐漸明白,夜夢、白日夢、或出沒不定的回憶片斷中那些驚嚇人的元素,其實都跟兒童期受凌辱的創傷有關。 

在治療歷程的第二階段裡,必須接納受虐的回憶,催眠自己的經驗是治療歷程的關鍵。不過事後在整個治療情境的保護當中,他們會覺得很安全,有能力整合所有的回憶。患者知道,這些都是真實的回憶,不是幻想,整個密集的經驗抵消了心靈的防護與排斥。著有《錯誤的地帶》(Your Erroneous Zones)一書的作者狄爾博士(Dr. Wayne Dyer)提醒我們,心靈的接納通常比情緒慢,他說:“相信之後,你才能看到。”不過對許多患者來說,眼見為憑,看到之後才會相信。催眠回溯療法可以讓某些否認傾向較強的患者看到前世,因此他們更容易接納自己的過去,治療的速度因而加快了。 

受虐者經常會度過另一樣的治療階段——羞於自己的經歷,羞於面對參與自己視為禁忌的活動。經由催眠回溯而喚起記憶的病患,更能接受幼年受傷害的事實。他們體會出,大人的不良行為不應該由他們負責。前世的回憶也能驅散羞愧感,也有助於說明為什麼大人會逾越倫理界限。 

這樣的回憶會讓患者惱怒。基本上,受害者對於施虐者的忿怒是值得鼓勵的,覺得自己在生氣是治療的必經歷程,不過這個忿怒階段一定要超越。我發現到,在使用前世療法時,忿怒反而迅速轉化為理解。依照我的執業經驗,忿怒階段往往非常短暫。 

我不確定為什麼有這種情形,確實應該有人來做這方面的研究。也許是因為受害者有了前世經驗後,他的生命視野隨之擴大,因此感情很快回復平靜而不再沖動。或者是治療中屬於靈魂的成分,提供更為迅速的成長與治療。 

自從庫伯羅絲博士勾勒出整個悲傷階段後,經常有人認為,一定要徹底通過這些階段,才能產生治療效果。可是在嚴格的時間限制下,不見得每個人都需要通過治療歷程中的每一階段。例如,忿怒階段就不一定要表現出來,雖然某些治療師認為那是必須的。前世治療時,患者重新經驗到整個影像,並回顧整個感情,有時候同情的理解迅速出現。這種治療方式有某種特殊效果,能跳過忿怒階段。 

有些治療師鼓勵患者隨自己喜好的速度治療。可是,如果你能在一星期、一天、或一小時裡通過忿怒階段,為什麼要浪費一個月的時間呢?羅娜和林達的例子顯示,前世療法所提供的理解,能夠迅速消除忿怒與創傷。 

這並非“亂抄捷徑”,或是“斥責”某個治療師進度太慢。我只是指出可以讓受害者選擇的另一條“快速公路”。 

再度診療時,莫席絲回溯到前世。她曾是黑暗世紀裡的26歲女奴,被用鏈子鎖在牆上,地點是一處古堡的廚房裡,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苦工。她記得有一次鎖鏈被人摘除,被送進古堡內反鎖的房間裡,讓某個男人逞其獸欲。這時,惡心感凌駕其它情緒,不過這次的惡心感,和受到愛她的父親撫摸,極不相同。 

經過這次診療,莫席絲的心情輕松多了。她對自己的性態度與性偏見,有了更多理解,跟其他受虐者一樣,親密關系對莫席絲而言也是一種挑戰。莫席絲可以享受性生活,但是她的性接觸總是有防護性質或機械反應,缺乏親密潤滑。經過這次診療,她覺得更快樂、更有希望。她正開始了解她的過去與現在,並有信心迎向未來。 

在莫席絲的個案中,有個奇怪現象與她妹妹有關。她有兩個妹妹,其中一個跟她一樣曾遭父親虐待。而最小的妹妹經常一人獨處,卻從未被父親摧殘。可能的解釋就是,這名未被父親碰過的孩子,前世和父親沒有任何虐待或逾越禁忌的瓜葛。他們的關系(如果有的話),有不同的范圍、不同的行為、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教訓。 

一般人馬上會提出“業報”(Karma)這個觀念,也就是說,不論生命如何輪回,環境如何改變,前世所種的因,會成為來世的果。嚴格講,不一定是這樣,我相信令人難過的虐待經驗,不必然是前世肇因的罪懲,或是前世所帶來的惡業。由於是你選擇要進入某個特殊的家庭或環境,你並沒有因此應要對虐待事件逆來順受,你只是願意參與某種學習,或參與某種生命形態的演出。對於你即將參與的學習,你依然可以有自由的意志。同樣,選擇要與你分享這一世的其他人,也有他們的自由意志,由於你同意在這個家庭扮演某個角色,因此虐待的結果並非一成不變的。我們有時候也要學習,不可選擇害人或毀滅性的路徑。經過一番努力奮斗,我們才更容易成長,也成長得更快樂。即使兩個人之間,也有許多不同層次的成長等級。 

虐待的危險縱使永遠存在,卻不是命中注定而永遠不能避免。就此觀點而言,每個家庭都是一個互動的小世界,它形成一個小型感情與靈魂的生態系統,經常在互助、調整,再互助、再調整中有機循環。我們可以借此了解,為什麼虐待事件會發生在某些特定的家庭成員之間,而不致殃及其余。 

前世療法可以針對更嚴重的問題、更錯綜復雜的情境,培養出更寬廣的覺察力。如果只知道心中有若隱若現的陰影,可是記憶卻一片空白,那麼我們當然接觸不到傷心處,更談不到該釋放出哪些情緒。唯有回想出某些相關記憶,被虐的受害人才有著力點,更向成長之途邁進。 

當我們了解到虐待何以生成?帶來了什麼結果?以及生命的各種不同形態,這時我們才能經驗到所謂的“寬容”。同情的寬容可以讓我們超越傳統的“業報”觀,這樣我們就不會再度輪回於舊戲碼裡。我們寬恕自己,沒有必要再重演悲劇,沒有必要再經驗一次痛苦。我們也進入更高層次的靈魂流裡,在那裡,生命的音符飄散著快樂而和諧的旋律。 

最後,被虐的受害者一定要了解,在充滿挑戰的環境裡,靈魂永遠不會受到傷害。我們的靈魂是不毀的,不朽的。

(待續)

 

上一篇:用現代的觀點看佛教
下一篇:了幻法師:關於易經改命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