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緣何環保治理難見成效 心能轉物並非虛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作者:王雷泉

編者按:當下污染嚴重、氣候異常,說到環境惡化,許多人都會歸罪於工業廢氣排放、汽車尾氣增加、全球氣候變暖等等外部諸多因素。然而從佛教角度論述,地球外部環境的變化皆因人類內心所感,所以環境的惡化並非天災而是人禍。上海復旦大學宗教學系主任王雷泉從佛教角度探討當今環境現象,呼吁心靈環抱、承擔環境惡化的共業。

環境既是心認識和活動的對象,又是心變革和改造的對象。

“七佛通誡偈”是佛教最根本的教義基礎:“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裡最重要的是“自淨其意”,就是從“心”開始的個人修行和社會變革。

上文從佛教哲學的兩個基本點出發,推導出兩組可以與環保思想相契的基本原理:普遍聯系、性空無我和依正不二、自他同體。這兩組基本原理,也就是智慧與慈悲兩輪。而連結悲智兩輪的主軸,則是“心”。

在終極層面上,佛法認為心物一元,心與物無所謂先後。但在實踐層面,強調的是自淨其意。業以思(意志)為體,即在環境與生命主體的依正關系上,強調心的主觀能動性。在生命個體與群體的自他關系上,大乘的菩薩以他為自,故形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思想和行為。就個體而言,心的染淨趨向決定了行為的善惡,從而產生相應的苦樂後果。就個體與社會的關系而言,個人的別業與眾生的共業休戚與共。就眾生與世界的關系而言,主體的正報與環境的依報息息相關。

在佛教哲學中,關於“心”,可以從四個論域進行解析:

1、心—身關系、心—境關系。這是從認識論上,討論心的心理作用、認識能力和內在結構,引出境由心造的命題。

2、心的染淨關系。心的污染與清淨,善與惡,引入倫理價值的因素,解釋了生命流轉的原因與解脫實踐的依據。

3、心與眾生、社會、國土的關系。即從橫向方面,討論正報與依報,共業與別業的辯證不二關系。從這個關系中,必然導致出菩薩拯救眾生的精神,以及人間佛教的理論前提。佛教的慈悲精神,不僅是情感的無限擴大,還是理性的自覺抉擇。

4、心與佛,心與法界,心與終極存在的關系。這是在縱向的終極價值上,為個人與眾生的解脫和環境的清淨,安立最徹底的依據。也為處理世、出世間關系,提供了方法論上的理論依據。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心是實踐的樞紐。“從心開始”,從哪裡開始?要走向何處?按照佛教的說法,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在我們凡夫的立場上,從轉凡成聖的因地入手,我們主體的心跟佛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距離。所以,我們必須縱向展開以成佛為中心的向上途徑,用佛的智慧,來提升我們的生命高度,打開我們的眼界。從心的橫向面來看,聯結著廣大的眾生和眾生所依存的環境,生命的廣度,即佛與菩薩所依的法界。要以菩薩慈悲、大愛之心,來放大我們的心量,拓展我們的生命廣度。

“從心開始”,就從當下的凡夫日用之心開始,展開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實踐。在上求下化的過程中,改善我們生命的依報環境。這個心挑起了空有兩輪(悲智兩輪)。這是佛教哲學對於環境問題最具可操作性的實踐依據。

一切唯心造,說明造成今天環境污染和生態危機的根源。

當今的環境問題,由不合理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所造成,說到底是一個哲學問題,源頭都是我們對物的強化,人與人的關系,乃至文化生活,都被物欲異化了。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導致我們現在大量以消耗能源、資源,破壞環境為特點的生產方式。

如《雜阿含經》第267經所說:“當善思惟觀察於心。所以者何?長夜心為貪欲所染,瞋恚、愚癡所染故。比丘!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心淨”,要淨化什麼?這就一直歸結到我們人心中最陰暗的層面——貪嗔癡,這是生命痛苦和世界動蕩不安的總根源。具體來說,貪欲是自私的根源,導致對他人和自然的掠奪;瞋恚是仇恨的根源,導致沖突與戰爭;愚癡是認識不清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教要以自己的批判功能,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從人心的深處來改變貪欲導向的生活方式。在宗教的終極關懷下,佛教的生態學有著積極的批判潛能和重建現代文化的力量。建立在緣起性空的哲學基礎上,佛教的超越精神和廣博視野,理應為現代生態學的建立提供理論基石。

唯心能轉物,這是佛教推行環保事業的實踐基礎。

“心能轉物”,這是佛教推動環保和護生的實踐動力。具體來說,就是佛教積極介入社會生活,帶動廣大眾生一起變革社會。要做到整個社會的清淨,帶動整個國土的清淨,就要從現在、從自己、從心開始。引領社會風氣,改變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從人性的更深層次,把貪婪之心,把那種勾引人感覺欲望的乃至窮奢極欲的社會風氣扭轉過來,變成惜福節欲的良好社會風氣,我們才能從根本上扭轉這個遭透了的環境和社會。

《維摩經?佛國品》:“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段經文提出“心淨則國土淨”的命題,有一個重要的中間環節——“心淨則行淨”,即菩薩行者帶領廣大眾生修各種度生的實踐。在將正報“眾生”淨化成“菩薩”的同時,則作為依報的“器世間”,亦莊嚴成菩薩將來成佛之國土。

環境問題是人類活動所造成,也必須通過人心的變革得以化解。佛陀當年把佛教托付給國王大臣和長者居士,就是希望最有能力變革社會的政治家和企業家,在佛教智慧的指引下,實現心能轉物,在人間創建淨土。佛法並不是坐而論道的玄學,它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踐的力量。復旦大學禅學會發起“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討論,並把環保理念落實到企業的實踐中。如我們會員所領導的一家印染廠,投放上千萬元的污水處理工程,為“心能轉物”作了有力的見證,被譽為當代“放生池”。(《人成則企業成,助人者必自助》,刊於《佛教觀察》總第四期,2009年5月;)

心淨國土淨,這是佛教在人間創建淨土的理想目標。

創建人間淨土,是佛教改變不合理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積極參與社會變革的理想目標。

“隨緣消舊業,任運穿衣裳”。我們都知道環保事業的緊迫性,但在物欲橫流的現時代要完全改變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卻是相當艱難。在“生存發展是硬道理”與“為子孫萬代謀利益”之間,確實存在著緊張關系。如何化解,需要用佛教的中道智慧,指導我們在提高生活水平與保持長久利益間找到平衡。

如果我們能減少一半以上不必要的浪費與消費的話,那麼環境惡化的趨勢就會得到相當有效的扭轉。然後靠我們人類自己的智慧,發展出一種新的生產方式、科學手段來加速治理我們的環境,那麼人類還是有救的。

 

上一篇:30而立的她選擇了出家為尼!
下一篇:站不住的時候再勇敢一點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