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面對人生,需要四種勇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來源:《抗壓有方法》    作者: 傅佩榮

    美國心理學家羅洛•梅在《創造的勇氣》一書中,談到現代人面對今天的處境,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不然就算活下去也會覺得無聊與無奈。但是,怎樣才算是有勇氣?我們需要的是哪一種勇氣?    

    為了說明這一類問題,他分析了四種勇氣,就是:形體的,道德的,社會的,創造的。我們不妨配合當前社會狀況,注意分析及討論這些勇氣。

    首先,形體的勇氣表現為一般所說的“好勇斗狠”。孔子提醒我們“血氣方剛,戒之在斗”;這本來指的是“及其壯也”,特別針對中年人而言。但是,由於電影、網絡線上游戲,以及媒體渲染的影響,青少年的暴力傾向提早顯現出來,為社會制造了不安與混亂。

    與其斥責形體暴力,不如轉個方向,倡導形體的積極角色。尼采認為,身體可以展示優雅的價值,借著訓練及操作,身體將能表現“自我的美麗內涵”。在一舉手、一投足之間,甚至只是說話時面部的表情,都有合宜與否的分辨。古人所謂的修養,首先即是管好自己的身體,即使在情緒激動時,也要“發而皆中節”,不能讓身體橫沖直撞,成為表達個人意圖的工具。

    其次,道德的勇氣有兩個焦點:一是忠於自己的良心,二是深刻體會別人的遭遇。換成儒家的術語,就是忠與恕。今天是個民主開放的時代,很少有人會因為說出真心話而受到公然的迫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說真話仍然需要鼓起勇氣。有一次,我在捷運車上,眼見一位中年壯漢坐在博愛座上,而旁邊站著一位孕婦。我想過要勸這位壯漢起來讓座,一時之間卻不知何故卻沒有開口。很明顯,我缺少道德勇氣。

    至於深刻體會別人的遭遇,就更難做到了。最近由於經濟不景氣,工人、教師、農漁民先後走上街頭游行抗議,試問:我們能夠感同身受嗎?有些大學生為了體驗貧窮,發起省錢比賽;獲得冠軍的是一位一周花七十元的小姐。比賽時可以每天花十元,但是真實的生活呢?難道貧窮是這樣體驗的嗎?不少參賽的同學表示:賽後要大吃一頓。照理說,年輕人心思敏銳、情感豐富,最能同情體諒別人的不幸。事實上呢?還有待於我們繼續觀察。

    第三,社會的勇氣是指“人與人”相處時的互動方式與實際效果而言。試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是需要勇氣嗎?我要勇於敞開心靈,並且在了解對方與接納對方之後,還要勇於改變自己。但是,現代人的互動模式越來越離奇了。以“援助交際”來說,彼此不認識的人在網絡上稍作溝通,就可以進行一場肉體歡娛。這不能不說是十分勇敢,甚至膽大妄為了,但是他們在心靈上有無默契呢? 

    羅洛•梅說得好:“在當前社會中,形體上的赤裸,要比心理上或精神上的赤裸更為容易;與人分享我們的身體,要比與人分享我們的夢想、希望、恐懼與期盼更為容易,因為後者更接近我們的核心,以致在與人分享時我們變得更容易受到傷害。”

    根據對援交與一夜情的調查,越來越多大學生認為“未嘗不可”。這是肯定人的身體主權嗎?還是認為性愛與人格可以分裂為二?或者,單純只是享樂主義的最新版本?所謂社會的勇氣,是指一個人在與別人交往時,由於見到人我的差異而學會成長、尊重、包容與關懷。稱之為勇氣,是因為人有惰性,安於故習,不願也不敢接受挑戰,更談不上改造自我了。

    第四,創造的勇氣是指勇於創新而言,但是,如何才是創新呢?在羅洛•梅看來,創造的勇氣是為了“發現新的形式、新的象征、新的典范,以便由此建立一個新的社會”。這句話的前半段好像在介紹藝術品,而後半段則專就社會而言,這是因為人生的經營確實像藝術家的任務一樣,要不斷推陳出新,並且最後必須回歸及落實到具體的社會生活中。

    試作分析如下。人生的內涵大致差不多,可以用十六個字描寫,就是“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恩怨情仇,悲歡離合”,但是每一個人的功課在於:以自己的獨特方式去善度此生。譬如,前面談過的三種勇氣,其實都需要自己發揮創意,才有可能表現得精彩。以身體的行動來展示內心的真誠與優雅;以無私態度堅持原則,不但可以贏得別人的尊重,也將引發行善的循環;然後,既能合群又可以享受適度的寂寞,創造的勇氣把形體的、道德的、社會的這三方面的勇氣整個為一,聚焦於個人生命的“日新又新”上。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燃蠟燭;我們如果因為四周亂糟糟而心煩,不如腳踏實地,隨時提醒自己培養這四種勇氣。民主社會尊重“放任”的權利,其目的是為了讓人民自行安排生活。如果只是放任而未加規劃,個人很容易隨著群眾而起舞,在熱鬧一陣之後發現歲月匆匆,要後悔也太遲了。認清這一點而有所抉擇,也是需要勇氣的。

 

上一篇:我痛切體驗到了人身難得
下一篇:生命輪回—超越時空的前世療法(18)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