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世界地質奇觀:中國廬山
編者按:《生活中的修行》一文是朱景東老師的一篇長文,由於版面原因,2011年第6期《淨土》雜志以《君子九思與生活中的修行》為題刊載,並作了刪節,現將原文發表在博客上,供讀者分享
一、 從“國王的三個問題”說起
俄國的托爾斯泰有一篇很有名的短篇小說,叫做《國王的三個問題》,內容大致如下:
有一位年輕的國王,剛剛登基,他想到三個問題:如果他能夠在最恰當的時間做他應該做的事(最恰當的時機);知道應該與哪些人交往,不應該與哪些人交往(最重要的人);尤其是,如果他總是知道什麼事情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事),那麼他就永不會犯錯誤,可以做一個偉大的國王。
於是,他便張榜向全國的人宣布,誰能夠告訴他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就拜其為師,並提供很高的獎賞。很多人前來應試,但都不能使國王滿意。
最後,他決定去請教一位住在深山裡以智慧聞名的隱士。為了表示尊重,國王穿上樸素的服裝,並且在山腳就下馬,把侍衛留在後面,自己一個人前去。
來到一個小屋前,看到一個老人正在挖菜園。國王走上前去,恭敬地行禮,並請教那三個問題。老人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繼續鏟土。老人年事已高,鏟土的時候,沉重地喘著氣。
年輕的國王看到這個情形,說:“請把鏟子給我吧,我來挖一會。”“謝謝。”老人說著把鏟子交給國王,然後坐在地上。
時間慢慢過去,太陽已經開始落到樹後,國王再次恭敬地向老人請教:“老人家,我來找您是要得到問題的答案。如果您無法給我答案,不妨明白地告訴我。”正在這時,他們看到一個陌生人跑過來,這人雙手捂著自己的肚子,血從他的指頭之間流出來,忽然栽倒在地,昏死過去。
國王和老人急忙把受傷的人抬進小屋,包扎傷口,悉心照料,一直忙活到大半夜。國王累極了,就靠在門坎旁休息。睜開眼睛時,已是第二天早晨,他發現那個受傷的陌生人正以奇怪的眼神盯著他。
陌生人以一種微弱的聲音說,“您不認識我,但我認識您。我們兩家是世仇,您曾殺死我的哥哥,搶奪我家族的財產。我知道您單獨來找隱士,所以決定在您返回的途中殺您。但是一天過去了,您卻沒有回來。我離開埋伏的地方去尋找您,卻遇見您的武士。他們認出我,打傷了我。我本想殺您,而您卻救了我的命。經歷這一番生死,我也看明白了,我們兩個家族和解吧!”國王很高興能有這樣的結果,他可不想每天被仇敵謀殺。
下山之前,國王最後一次希望老人回答他的問題。老人說:“你的問題已經得到答案了。”
“我的問題如何得到解答呢?”國王奇怪地問。
老人說:“你昨天如果沒有同情我年老體弱,幫我挖菜園,而是自己一個人轉回去,就會在路上碰到你的仇人,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最重要的時間就是你幫我挖菜園的時候;我就是最重要的人;而最重要的事就是幫助年邁的我。”
“然後,當那個人跑向我們時,最重要的時間是你照顧他的時候;如果你沒有照顧他,他就會死去,你們兩個家族就會更加仇恨,因此他又是最重要的人;而你去照料他是最重要的事。”
“因此,最重要的時間永遠是當下——此時此刻,它之所以最重要,是因為唯有當下,我們才能自由支配,過去和未來是我們無法自由掌控的;而最重要的人,是此時此刻跟你在一起的人;(當你獨處的時候,最重要的人便是你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則是幫助眼前的這個人,使他從煩惱痛苦中解脫,使他快樂。因此,要專注於做好當下的事,並隨時隨地善待身邊的人,因為人只是為了這個目的而來到這個世界的。”
越南一行禅師曾高度評價托爾斯泰的這篇小說,說其中揭示的人生智慧不亞於任何神聖的經文。
我們經常會談到為社會服務、為人類服務,為世界的和平盡力,發願對一切眾生慈悲;然而我們卻常常會忘記,身邊的人正需要我們的關愛和幫助。
一個朋友談到他面臨的困境,他正在靜坐,觀修慈悲心,觀想著把一切眾生的痛苦吸入體內,然後把自己的功德、喜悅供養給一切眾生,全身充滿了慈愛、喜悅的覺受。正在這時,妻子在門外喊他,請他幫忙打掃一下房間,他生氣地回答:“在我修行的時候,請不要打擾好嗎?!”
如果你不能為你的妻子或丈夫、孩子、父母服務,你要怎麼服務社會?如果你沒辦法讓自己的孩子快樂,你又怎能期望為別人帶來快樂?所以,修行真的是要腳踏實地,要縮小范圍,回到當下,回到自己,回到家庭,回到親友,回到同事,回到自己所住的社區。
我們要如何活在當下,在此時此刻與身邊的人一起活在當下,幫他們減輕痛苦,讓他們生活的更快樂一點。我們要怎麼做?
答案是:我們必須要修持正念,把正念貫徹到生活中去。
托爾斯泰給的原則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我們若要付諸實踐,就得藉助正念的方法去尋找這條生活中的修行之路。幸運的是,孔子在2500年前,已經清楚地指點我們,在生活中修行有九個要點。
二、 九思:在生活中修行的九個要點
《論語﹒季氏第十六》有一章,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意思是,孔子說:“君子常常做九個方面的反省:眼睛是否看得明白,耳朵是否聽得清楚,臉色是否溫和,容貌是否謙恭,言語是否誠懇,辦事是否認真專注,有疑惑是否向人請教,發脾氣是否考慮後果,見有所得考慮是否適宜。”
儒家的學問,不是單純的知識,而是一個完整的修學體系。這一章很重要,可以當成儒家修行的一個口訣,這是孔子講真東西了,把修行的口訣都告訴了大家。“君子有九思”,這就詳細地談到了入世修行的九個要點。
儒家是入世的修行。所謂入世修行,即是以出世的心態做入世的事業,無非是在待人接物上,磨煉自己的心性。這裡很關鍵的一點,它是要求,隨時隨地、每時每刻保持覺照,這就是“格物致知”的工夫,也是“明明德”的下手工夫。
每時每刻保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覺照,用佛教的話說就叫保持正念。一般我們講,保持正念都是把覺照力放在自己一個人身上,觀照自己的內心,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儒家是在待人接物上修行,不僅要覺知自己,同時要覺知到他人,這個難度就更大。
在待人接物當中,如何保持你的覺照力?這裡,孔子就提到了九個要點,它有一定的次序,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對境”,第二個階段是“表態”,第三個階段是“行動”。
李炳南老居士在《論語講要》上,列出圖表,說明這個次第:
下面略作說明。
三、對境——你真的看到了嗎?
第一個階段是“對境”。境,就是相對於主體的客體。待人接物,無非是人與人、人與事物的互動。在這個互動過程中,“視思明”,你的眼睛是否看得明白;“聽思聰”,耳朵是否聽得清楚。
做過一點修養工夫的人就會知道,眼睛在看,但不一定看得明白;耳朵在聽,但不一定聽得清楚。往往是,你只看見了你想看的東西,你只聽見了你想聽的東西。大家常說眼見為實,其實眼見的也不一定是實,因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都帶了一副隱形的“有色眼鏡”。
我曾經在很多講座上放過一段幾分鐘的錄像,內容是白衣球隊和黑衣球隊在練習傳球。我請大家注意錄像中白衣球隊一共傳了幾次球。大家聚精會神地看完錄像,很多人都能准確無誤地告訴我白衣球隊前後共傳了次球。這時我微笑著問大家:有沒有人看見黑猩猩?什麼?除了黑衣球員、白衣球員,還有一只大猩猩?每個班上都有超過60%的人沒有發現!大家紛紛猜測那一定是躲在某個角落裡的一個猩猩圖標,大家太專心數人數,沒注意到這些細枝末節。可是我說那是一只跟人一樣大的猩猩,還張牙舞爪地跳舞呢。這怎麼可能!大家不相信自己居然會缺乏觀察力到這種地步?於是重放一遍錄像。這回,不用數白衣球員,也不用數黑衣球員,什麼都不用做,只是看錄像。果然,錄像放到一半時,一個人裝扮成一只黑猩猩闖進來,在畫面中央手舞足蹈,足足有一分鐘才離開。這回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看不見的大猩猩”是心理學史上最知名的實驗之一,在實驗中,大約有超過一半的人沒有看見大猩猩。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即使最明顯的信息也會被我們漏掉,這是由於我們的注意力本身具有“先天的缺陷”,注意力本身只能觀察到局部,而不能觀察到整體。這不是一個很有啟發性的實驗嗎?我們自以為明察秋毫,但往往只能看見我們想看見的東西,聽見我們想聽見的聲音,而沒有看見、沒有聽見事實的真相。
這不是很“可怕”的一樁事情嗎?所以,孔子這裡講的“視思明,聽思聰”可不是那麼簡單的。我們在看的時候,往往有偏見有局限,聽的時候,也有偏見有局限。那麼我們能不能意識到這個偏見局限的“有色眼鏡”呢,就顯得很重要了。我們之所以會看不清楚、聽不清楚外部世界,是因為我們沒有看清楚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當我們在看、在聽的時候,要注意觀心,觀看我們的內心有沒有貪心、嗔心、慢心、疑心等等,這些都是“有色眼鏡”,導致我們看不清楚,聽不清楚。
最有名的一個例子,是“疑人盜斧”的故事。說有一個人 ,家裡丟了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盜了他的斧子。他就仔細觀察鄰居,越觀察,鄰居越像個小偷,怎麼觀察都像個小偷。過了三天呢,他從自己的床底下,發現了斧子,原來是自己不小心,把斧子放在床底下去了,才知道冤枉了鄰居。這時候再看鄰居,怎麼看也不像個小偷哎。這就是疑心在起誤導作用。所以我們要注意,一個人要能做到:看就是看,聽就是聽,這樣你做事情才能准確,與人溝通才能有效。為什麼人與人會有矛盾、沖突,就是因為有誤解,他說的話你沒有聽明白,那就有誤解。
再舉一個例子,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人與人交流溝通過程中,因為沒有聽清楚對方講些什麼,而造成彼此的不愉快。
這是一位叫珍珍的大學生,她本人的真實記錄:
有一次,我跟媽媽打電話時,她問我最近在學什麼,我說在學針灸。她說:“絕對不能在你自己身上試”。我一聽就很生氣,因為我們練針灸必須在自己身上試,不在自己身上試就去扎患者,是很不負責的行為。我說:“我們必須在自己身上試,這是老師要求的!”媽媽說:“那也不行,萬一扎壞了你,怎麼辦?”我說:“不會的,我們專門學這個的,怎麼會扎壞呢?”媽媽說:“就是不行,可不能拿你自己做實驗,本來好好的,別沒事再給扎出病來。”她已經是命令的口氣了,我沒法再說下去,很委屈。我常常感到,跟父母是沒法講道理的。雖然我是學醫的,這是我的專業,但是他們根本聽不進我的話。
我為這個事糾結了幾周,覺得媽媽不可理喻,總是干涉我,而且不相信我。後來,我突然想到了“需要”,媽媽的需要是什麼呢?我不知道她需要的是什麼,我只知道她很擔心我。下一次打電話時,當她告誡我不准在自己身上練針時,我突然不生氣了,只是很平靜地聽著。我問道:“媽媽,你在擔心什麼呢?”媽媽愣了一下,說:“我就是擔心你身體不好啊,萬一扎壞了怎麼辦?”我這次突然明白了她的擔憂,原來她不是要故意干涉我,而是真的擔心我的健康。於是我回答:“其實你不用擔心的,我們都是嚴格按照要求做的,老師在旁邊看著,一點危險也沒有……”我向她解釋了我們的練習過程,她默然不語了,我想她是同意了,只是不好意思說。
珍珍同學第一次與媽媽交流時,是帶著有色眼鏡的,所以她會認為媽媽不講道理、故意干涉她,於是就很郁悶;第二次交流時,是很誠懇地傾聽,想要了解媽媽真正要表達的意思,了解媽媽的需要,於是她發現了媽媽對她的關愛。
上面的幾個例子告訴我們,看清楚、聽明白是何等的重要!那麼,怎麼才能看清楚、聽明白呢?這就要做格物致知的工夫,隨時保持覺照,內心裡面要很寧靜,不要帶有偏見,不要帶有情緒。如果我們帶著有色眼鏡,帶著偏見,那我們就會看不清楚,聽不清楚。
格物致知的具體方法,後面會詳細向大家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