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圓心寺有個得道高僧,十六歲離開父母出家修行。自出家以來,他每天青燈黃卷,早誦晚唱,晨鐘暮鼓,自感沾山水之靈氣,吸佛道之精華,已經六根清淨,六塵不染,了卻了一切塵緣。因高僧德高望重,一時間,使得圓心寺香客不斷,來參禅解悟的人也絡繹不絕。

    一天,寺裡來了一個青年,想了卻塵緣,皈依佛門,在這裡尋一份清淨,找一方淨土。青年跪在了高僧的面前,說:“師傅,請收下我做你的徒弟吧。”

    高僧看了看他,問道:“你真的能了卻塵緣?”

    青年肯定地點點頭。

    高僧的心裡突然閃出一個奇怪的念頭,他不相信眼前這個青年能真的了卻塵緣,一心向佛。於是,高僧拿出一個早已蒙塵的銅鏡,遞給青年,說:“佛門淨地,纖塵不染。既入空門,塵緣必了。這面鏡子就像是你的心,如果能擦淨,就請你再來。”

    青年拿起銅鏡跪別而去。回到家,淨了身,燃了香,心無雜念,虔誠地拿起銅鏡擦了起來。上面的浮塵輕輕一擦就掉了,然而,有幾個黑色的印痕卻怎麼也擦不掉。於是,青年拿出一塊磨石,打磨起來。就這樣,青年起早貪黑打磨了半個月,銅鏡終於光亮照人。

    青年高興地拿著銅鏡又來見高僧。高僧看了看,搖搖頭。

    青年很是不解,問高僧:“難道銅鏡還沒擦淨嗎?”

    高僧微微笑道:“你再用心地看看。”

    青年拿起銅鏡,看了又看,終於看見了一道印痕。這道印痕若隱若現,如絲線般在光亮的鏡子上。

    青年的臉紅了一下,接過鏡子走了。

    青年回到家裡,依然孜孜不倦地磨那個鏡子,無論春夏秋冬,從來沒有停息過。為了心中的希望,青年的手早已磨出了厚厚的老繭,腰也坐得如弓一般難以直起。

    可是,直到那個銅鏡被磨得薄如蟬翼,那個印痕還是沒有被磨去。

    青年不知道這印痕有多深,拿起鏡子反過來一看,發現那個印痕已經透到了鏡子後面。

    青年絕望了,他知道,鏡子上的印痕無論如何也磨不掉了。他想,一定是高僧以為自己沒有誠心,難絕塵緣,才弄了這麼一個鏡子來暗示他。青年感到佛光消失了,心裡的那盞燈也熄滅了,眼前一片黑暗。他不禁仰天長歎:“佛啊,看來我今生是與你無緣了。”

    而高僧正在打坐參禅,忽然感到眼前出現了兩朵蓮花,一朵含苞待放,還沒有盛開就凋落了;而另一朵看似清淨的蓮上,卻出現了一點污泥。高僧大吃一驚,想起了那個來拜師的青年,忙派人下山去找。

    然而,那個青年已經懸梁自盡了。

    高僧懊悔不已,忽然感到自己的生命之燈燃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高僧圓寂時,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最先出現在他腦海裡的不是佛祖,而是他的父母。

    高僧心裡長歎道:看來自己也是難了塵緣,近百年的修行仍難成正果,何況那個青年啊。人心如果真的如鏡,除了沒有瑕疵,為什麼就不能博大一些呢?誰又能把前塵過往擦得不留一絲痕跡?看來,人是多麼需要有一顆寬容和包容的心啊。

    高僧圓寂了。佛祖卻寬容地留下了他,他成了佛。

    沒有誰能把前世過往擦拭得不留一絲痕跡。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你會生活得更加自在,更加美好。

    寬恕他人就是給他新的機會

    有一天晚上,慧明禅師正在室內讀書時,突然聽到牆壁上有聲響,猜想可能是個小偷,於是就叫弟子道:“拿些錢給那鑿牆的朋友吧!”

    弟子走到鄰室,大聲地說道:“喂!不要把牆壁弄壞,給你些錢就是了。”

    小偷一聽,嚇得轉身就逃走了。

    慧明禅師以責備的語氣對弟子說道:“你怎麼可以大聲吼叫呢?一定是你的聲音太大,把他嚇著了,可憐他連錢也沒有拿到就跑掉了。這麼冷的天氣,可能還沒有吃過晚飯,你趕快追上去把錢拿給他。”

    弟子沒辦法,只得遵從師命,在寒冷的深夜裡,到處尋找那個不知躲在哪個角落裡的小偷。

    又有一位安養禅師,有一天半夜睡覺時,小偷潛進來偷竊,把他唯一的一條棉被偷走了。安養沒有辦法,只好把紙張蓋在身上取暖。

    小偷在驚慌之間,被負責巡視的弟子撞見了,慌亂中,他將偷到手的棉被丟在地下。弟子撿到這床師父的棉被,趕緊送回師父的房間。只見安養禅師身上蓋著紙張,縮著身子直打哆嗦,看到被送回的棉被,他說:“哎呀!這條棉被不是被小偷偷走了嗎?怎麼又送回來了呢?既然是小偷拿去了,就是他的東西,趕快!拿去還給他。”

    弟子無奈,在師父的百般催促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逃得很遠的小偷找到,表明師父的意思,堅持把棉被還給他。小偷受了感動,特地跑回寺院向安養禅師忏悔,並因此皈依,從此改邪歸正。

    對待犯錯的人,如果能以寬容的心來對待,那他自然會感動,從而反省自己,改正錯誤。反之,如果不依不饒,則可能會讓其自甘墮落。所謂的救人,不僅在救身,更重要的是救心。

 

上一篇:居士怎樣如法修行
下一篇:索甲仁波切:表達無條件的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