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不是一種時髦的東西,因為現在無論男女老少都在理財。不是因為理財時髦而理財,其實它只應該是一種手段,這種手段可以讓我們實現一些願望,而這些願望才是我們理財的出發點。也有人簡單的認為理財的願望就是為了賺錢,為了錢生錢。這話乍一聽沒錯,但並不這麼簡單。讓錢生錢是理財的一個目的,但不是全部。
簡單的說,理財的第一個目的就是記賬,並且分析這些賬目,找到其中的問題,並改善它。這樣一來,我們心裡就有數了。所謂:‘心裡有數,做事不慌’。“福報”是我們最大的財富,任何時期我們不可以寅吃卯糧。對於一個人來講,自己有多大福報,現前已經消耗掉多少,做過多少功德,一定要心裡有數。否則不知道惜福、修福,只知道享福、消耗自己的福報,終有一天福報要想盡,福報享盡壽命就要終止了。學佛人最大的痛苦就是:還沒有修得“了生死的境界”就已經面臨生死。
其次,理財會讓我們活得有保證,有安全感。大多人都會希望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比較富足,然後一直能這樣下去。這是很好的願望,但古人講過: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比如:天災人禍,生老病死。誰能保證自己或者家人不會生病?而生病時不僅需要額外的錢,還有可能收入會中斷,雪上加霜。“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這就是理財,就算是遇到生老病死這些問題也能有准備,維持目前的生活。在身體、財力和能力具足的時候多多修福、廣種福田才是智者。有福報的人不會恐懼裁員,有福報的人不會恐懼金融危機,有福報的人不會恐懼一切外來的厄難。因為錢財是身外之物,它可以隨時因為外來的災難丟掉,但福報確永遠伴隨我們,形影不離,有了福報就有一切。
再次,理財會讓我們活得有意義。為什麼工作?為什麼賺錢?拿到工資,花掉,繼續工作,再花掉。除了增加疲憊,厭倦工作,有什麼意義呢?對於工資只能是“白領”。“月光”“白領”這是很多年輕人的心聲,學會理財會改變這樣的狀況。錢不是萬能的,有了錢並不一定快樂和幸福,有了錢也許可以稱為富人,但並不一定是富貴人。也就是有錢之後,並不能完全達到目的,怎樣處理自己的財富,這仍然是重要的問題。
佛陀如何教導我們處理財富呢?在《雜阿含經》裡面有一首偈語說:“一份自食用,二份營生業,余一分藏密,以撫於貧乏。”是說當我們拿到一個月的工資之後,把它分為三份:一份自己居家過日子,一份留作再增值、再生產,一份留起來,遇到需要幫助的人,要給予幫助。《大寶積經》中波斯匿王處理財富的方法是把它分作三分: 一份用來供養宗教 、一份用來救濟貧窮、一份奉獻國家作為資源 。這是佛認可的古印度作為國家、社團處理財富的方法。在《涅槃經》中,對財富的處理方法是除了生活所需之外,有四分分法: 一份供養父母妻子,一份補助僕傭屬下,一份施給親屬朋友 ,一份奉事國家沙門 。經中講首先要盡贍養義務,照顧好老婆孩子,當然包括自己;還要給員工發工資、福利,不要苛刻;並且還要拿出一份作為應酬、禮尚往來之備;然後拿出四分之一交稅和供養僧團,當然要包括濟困憐貧。
佛陀教導理財的方法總結起來就是:首先自己留下安身立命的必須之用;還要供養父母、師僧、六親眷屬;要有可持續發展的眼光,要有社會責任感,要交稅、熱心公益事業。為什麼要這樣理財?因為這樣做是最理性的分配辦法,理性不是說自己全部留下就是理性,那是感性千萬要不得,於己、於人於社會都是有害的。因為如果社會不能良性運轉的話,作為社會中的人獨善其身那是妄想。掙到錢要繼續修福,否則如同收到糧食,如果不再種地,糧食終究有一天要吃光的。所以要供養父母師僧六親眷屬、濟困憐貧,這些都是修福報的良田。
《梵網經》以及《菩薩戒義疏》都提到八種福田:“八福田者,謂佛、聖人、僧三種,名敬田。和尚、阿阇黎生我法身者,父、母生我肉身者,此四名恩田。救濟病人名病田,亦名悲田。此八種皆堪種福,故名田也。若人能盡力從事此八種者,亦猶農之力田,則獲秋成之利也。”
經中還說:因佛是世出世間最勝無比的,恭敬供養佛能獲得一切福,滅一切罪。菩薩、緣覺、聲聞出離三界,證悟聖道,具足無量功德智慧。人能恭敬供養,即獲勝福。僧人處眾和同,敬順無诤,是佛的弟子。人能恭敬供養就可獲得福利。和尚即教授師,出家人因師教誨之力生長法身,人能供養恭敬即獲福利。阇黎以能糾正弟子之行,也就是教授得戒等師。因依此戒得生禅定智慧,其恩厚重,人能供養恭敬即獲福利。父為資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於長大,教誡育養,恩德汪洋。為人子應當竭力奉養,若心存孝道自然獲福。母始自懷孕以至乳哺撫養,辛勤照料,為人子應當竭力奉養,若心存孝道自然獲福。見人有病,應該念其苦楚,用心救療,給與湯藥就能獲福。
因為這些都是福田,所以一個善於理財的人,應該按著佛陀教導的方法,來合理分配錢財。要具足可持續發展的眼光,讓福報延綿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