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然教法師:若要修行不後悔,必須時刻管住嘴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本來學佛時間長,懂得道理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往往有一些人學佛時間長,懂得道理多了之後,煩惱就更多了,執著也會更多。為什麼沒有因為學佛解脫而更加束縛了呢?因為他忘記了學佛的目的,忘記了是為解決誰的問題而學佛。

《六祖壇經》:“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無道心,暗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為什麼不見他人過?因為真修行人只戒自己不戒別人。自己要守戒,不勉強別人守戒,別人守戒也好,犯戒也好,各有因緣,自己左右不得。每個人都守自己受的戒,這就“戒和同修”。大家共住在一起,沒有爭論,每個人都歡歡喜喜,法喜充滿,大家是平等的,這是和合眾。

有一些看似持戒很嚴的人,並非戒律持得很好,因為他自己覺得很了不起,總說四眾過,這是我慢的表現。常常聽到他批評“這個人破戒,那個人犯戒”,整天氣呼呼的,自己煩惱別人也煩惱。他永遠不會得佛法的受用,為什麼?常常生煩惱,看到這個破戒,那個不持戒,看到這個不守規矩,看到那個不懂道理,他就生煩惱了,他心就不平,心不清淨,他怎麼能得定?不懂得各有因緣,天天看到別人毛病,那就是自己的大毛病,所以他的修行不能成就。佛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凡夫眼看一切諸佛都是凡夫。

蕅益大師教導我們:“境緣無好丑,好丑起於心”。縱然看到別人過失,做的不如法,也合掌令歡喜。可以軟語勸谏,決不敢輕易批評,說不定那是菩薩示現的,諸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是隨類示現的,沒有固定的形象。古德常講道場裡面龍蛇混雜,道場裡面確實有凡夫,但是也有聖人示現在其中,你知道哪個是佛?哪個是菩薩?我們把每一個人都看作是諸佛菩薩,一律平等的恭敬,一律平等的供養,就沒有過失。

天天責備別人,“你破戒了,你犯戒了”,完全沒有觀照自己有沒有犯戒、破戒,起心動念都是找別人麻煩,這樣造了一身的罪業,最後的結果三途輪轉去。定要曉得“佛法是教自己的,不是教別人的”。宣化上人說:“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當真正具足菩薩的慈悲心的時候,我們很難用惡狠狠的話去對待犯錯的人,而是知道這是自己業力的顯現,是自己的問題,應該慈悲對方,應該幫助對方,而不是有一種成就感,來指責對方。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三“初篇說過戒第六”中解釋說過的六種情況雲:

一,見地上菩薩為物逆行,謂非而說;二,見三賢菩薩及四果聖人微失而說;三,說自和上、阇梨之過;四,說傳法住持人過;五,說同類淨戒過;六,說破戒人、無戒人過。此六皆初重次輕,應知。

此段的意思是說,有六種情況,就算犯了“說四眾過”戒:第一,見到登地菩薩(初地以上)為了度化眾生,方便示現種種犯戒之象,而說其犯戒之過。第二,見地前菩薩(三賢菩薩即位居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薩,在登初地之前)及證得四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的聖人有輕微的過失,而說其犯戒之過。第三,講說自己的親教師(和上)、教授師(阿阇梨)的過失。第四,講說傳法人(如上師)、住持人(過去的住持多為領眾修學者,如禅宗的叢林,住持往往為開悟的善知識)的過失。第五,講說同受淨戒的戒兄弟的過失。第六,講說破戒人、無戒人(未受戒或失去戒體者)的過失。這六種情況中,說前面的比說後面的要嚴重。

保持一個慈悲的心態,一個客觀的心態,一個平等的心態,心安自在。欲責人先正己,在規范別人之前要先修行自己的品德,對待自己很寬松而對別人很嚴格,這又怎麼能夠算得上是修行人呢?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只有這樣才能和合吉祥。自己有很多方面做的不足,不思進步,只想著找別人的不足,責人且不正己,只能讓自己和他人都煩惱。你找我的毛病,我挑你的不足,有幾個人能聽對方的指責呢?只能是弄得越來越是非,越來越矛盾,越來越麻煩。惡莫大於放縱自己的過失,惡莫大於傲慢心給別人挑毛病,應該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這才是一個有修養的人應該做的!扪心自問,當父母、師長總是指責你的時候,你當下的心態的怎麽樣的,能不能歡喜接受?切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上一篇:然教法師:錢財三部曲之三—佛弟子應如何理財?
下一篇:養生踩准五個時段 起床一定要慢慢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