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綜合
本煥長老(圖片來源:深圳弘法寺)
高山仰止佛門泰斗
本煥長老22歲在湖北新州報恩寺出家,1930年到武昌寶通寺受戒,同年6月去江蘇揚州高旻寺拜來果法師為師,來果法師和虛雲法師同屬禅宗大師,高旻寺就是虛雲法師開悟的地方。本煥法師在高旻寺修行7年。1937年2月,他不辭辛勞,發大願朝拜五台山,三步一拜,行程60多天。後住碧山寺,1939年9月榮任該寺第三代方丈,在此苦修10年期間。其間寫血經,燃臂祭母。1948年11月離開五台山到廣東南華寺誠接虛雲大和尚的法。1949年元月就任南華寺方丈。1958年因反右蒙冤到坪石農場參加勞動,198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宣布予以改正。同年4月,應仁化縣人民政府和佛教界邀請,就任丹霞山別傳寺住持。廣東省佛教協會於1987年元月接請他上任廣州光孝寺住持,1992年兼任深圳弘法寺方丈至今。 得虛雲法師衣缽,當為禅宗的泰斗了。
本煥長老,俗姓張,名鳳珊,學名志山,法名本煥,湖北小新州縣張灣人。公元1909年農歷九月二十一日出生於四代務農之家,母親彭氏卻是當地望族大閨秀,勤勞賢淑,善於教育兒女。鳳珊排行第四,上有一位姐姐、兩位兄長,下有弟妹各一。雖家境貧困,父母仍咬緊牙根,供鳳珊讀六年私塾。七歲就讀時,父母為他取了個學名“志山”,想讓這個聰明的兒子讀書識字,光耀山村門庭。豈料,當小志山讀到第四年時,父親去世了,母親和兄長艱難的供他繼續讀書。讀完六年私塾,他通文達理,人稱“小先生”,可是家境太窮困了,大姐已出嫁,兄長常年在外跑生意,弟妹夭折了,家裡只剩母子倆相依為命了。自小就養成勤勞、憨厚、純樸的優良品德。母親晚年奉齋信佛,店裡供著菩薩像,志山也去拜佛,她經常叫志山讀經書。久而久之,志山受到佛的潛移默化,明白學佛可以“端正行為,澄清妄念,轉迷為悟,明心見性”。想起自己學名不是要志在山嗎,就回去跟母親、兄長商量,要出家,雖遭反對,卻立意出家。
1930年,志山徑直到鎮上的報恩寺出家,傳聖和尚高興的說:“我早看也看出你與佛有緣,今天你果然出家了,說明你有佛緣,成熟了。”遂收為徒弟,法號本幻,後來覺得此徒悟性高,慧根煥發,必能濟惠眾生,又改名為本煥。由於他刻苦修學,自覺辛勤勞動,每天早起打掃廟子,挑水劈柴,後敬香,習禅,不懷雜念,做到身在佛門,心在佛門,立志成為追求智慧解脫的修行者。如此一來,不僅得到師父的喜愛,還得到經常到廟上拜佛供養寺廟的萬遐進女居士的喜愛。萬居士樂善好施,是當時湖北省主席萬耀的姐姐,當地僧俗稱她為萬大姑太。姑太認為本幻在這小廟裡,由於當地深通經文的僧人不多,難於幫他深造。於是資助並介紹他到武昌寶通寺受戒。
此後,本煥長老到了武昌寶通寺。以圓淨的身心,從持松和尚受具足戒。這位博學多才的傳戒師對他說:“要領悟到佛的真谛,必須經過一番苦行修煉的功夫,親自體驗,漸入佛心,沒有捷徑,只有苦修行,才能達到那種境界。”並指出:“你要多走些名剎古寺,多參拜高僧大德,特別要注意持戒修行。”本煥長老牢記持松和尚的話,決心在佛門做位大乘修行者,哪怕是歷盡種種艱難困苦,也要尋師訪道,親自體驗、苦行修煉。正巧萬大姑太來武漢探看弟弟,也到寶通寺來看本煥長老,聽了本煥長老受戒後的參悟體會和志向,又慷慨解囊資助本煥去參學。是年四月中旬,本煥長老從武昌乘船到鎮江,步行六十多華裡,到達揚州高旻寺,參拜了來果和尚。來果和尚是湖北黃風人,欣然收下了這位同鄉為侍者。來果和尚要他手抄宋仁宗寫的《贊僧賦》。讓他“好生體會什到叫僧人,怎樣修行”?又跟他講述臨濟宗義玄祖師的故事,鼓勵他要以祖師爺為榜樣,通過嚴格鍛煉、堅持修行,日後終將成為一棵給人蔭涼的大樹。後來本煥長老自己回憶在高旻寺修行時的情形:“晝則勤修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由於艱苦修行,位列來果和尚的十大弟子之一,深得禅師器重。1935年任禅堂維那,次年任堂主,重要佛事活動讓他參與或主持。曾經參加八個禅七之後,又打五個生死七,足足九十一天堅持硬坐、靜坐定靜不到單,以頑強的意志,通過了禅功嚴峻的考驗。
山西省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際值三十歲的本煥長老一心要完成朝拜的宿願。此時的他,跟來果和尚修行了七年,可出任住持寺務了,但是,他在武漢完成四千多銀圓化緣任務,交高旻寺采購修建寺院木料之後,從漢口乘火車北上,直達河北省保定市。旋即由保定起香,三步一叩,五步一拜,朝拜五台。一路上風餐露宿,忍饑挨餓,腰酸腳痛,雙膝皮開肉綻,仍虔誠叩拜,足足拜了六個月,磕了二十二萬多個響頭,到達了五台山。跟著又爬上山。從北台起,同樣三步一拜一柱香,朝拜五台;五台高度均在海拔三千米以上,從東北到西南橫跨達一百二十公裡,如此一拜,又拜了半年。持續一年的朝拜,連頭發、胡須也沒有剃,究竟為什麼?本煥長老曰:“為持戒律,修佛性,修德性。不潛心入禅,依佛心為心,怎能發慈悲民?不苦修行,磨煉自己,難忍能忍,怎能入道?自己不能入道,不發菩提心,又怎能發願渡人。”這體驗是何等深刻啊!
從1938年開始,本煥師在五台山廣濟茅蓬(即碧山寺)住下,決心在這聖地苦修行十年。當時寺院住持廣慧法師圓寂,遂由壽冶法師接任方丈,本煥長老、法渡法師任監院。寺院大小事均要管,生活又清苦,他還將手指剪開,以血為墨,恭寫《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金剛經》等經典,日寫六百字,六個多月,共寫了十九卷血經。現在,幸存一本血經《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是由一位當年碧山寺當庫管的僧人,拼著性命保存下來;於1987年本煥長老升任光孝寺方丈時送還。本煥長老在這本血寫經自序中說:“為重法故,‘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蔭發進時供之心,刺指血之血,不慚形穢,書寫了《普賢行願品》等大乘經典,以報答佛恩、眾生恩及無始至今過去一切父母撫養之恩,消除無始以來五逆十惡的罪孽”。由此可見,發心之廣大,令人欽佩。此時,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已經占領了五台山。長老愛國愛教,常常利用監院身份,支持抗日戰爭。1942年十二月,日本侵略軍追殺一位八路軍營長。當營長跑進碧山寺,長老就把營長藏在後院。日軍怒氣沖沖要寺院交出八路軍,本煥長老連聲念阿彌陀佛,用手比比畫畫,表示他只信佛陀,不懂什麼“八路”,將日軍支走。
1942年十月起,也是萬大姑太的支持,資助長老三百大洋,在已毀的古西天寺修了閉關之所。為潛心念佛求道,在入關前打了個禅七,做了法事活動,於地藏菩薩聖誕之日——七月三十日,身穿大紅袈裟,莊嚴地進人關房。在閉關三年期間,讀《藏經》四千多卷,還在晚上放焰口千台,超度抗曰陣亡將士。1947年七月,本煥出關,回到了碧山寺。
碧山寺有個鎮山之寶,稱碧山寺金字經塔,是明朝三寶弟子許德其所書。它長五點一米,寬一點七米,是用白绫和黃绫裝裱而成。內容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共八十卷,六十三萬零四十三個字。許居士整整寫了十六年,被譽為佛經金字塔。1947年三月,師隱居五台山北台頂才三天,就聽說一些盲動農民沖擊碧山寺,遂令一位剛從碧山寺來的寺僧重回寺裡,把經塔秘密地背上山來。本煥滿眶熱淚地看到了此塔完整無缺,於是向佛發誓,人在金字經塔在,誓與經塔共存亡。為了避兔此寶在戰爭年代被毀,師攜塔開始了長途跋涉的流離生涯。四月,先背塔到山西省三陰縣淨土寺,結夏安居,白天繼續刺血寫經,晚士放焰口一百台。七月,又背塔到北京市西直門彌陀院,向真空、慈舟兩位和尚講述護塔出走的經過。真空和尚說:“眼下兵荒馬亂,你在亂中冒險保護佛寶,是真誠的佛心。你這種護法精神難能可貴,不愧為佛們子弟。你真了不起。”長老謙遜稱,這是五台僧人應盡的本份,並說打算護塔到碧山寺下院上海市普濟寺存放。兩位法師深表贊同,要他在這裡休整一段時期,然後從天津坐海輪去。九月,長老背塔到天津,應邀在天津居士林陳展經塔幾天,有三百多人參觀。一星期後,又從天津塘沽碼頭坐船到青島,在湛山寺住了一晚,湛山寺住持看見本煥長老孤身一人,便派了二十位僧人一道護送佛寶。熬過了數日的顛簸,幾經輾轉,終於把佛寶安全護送到上海普濟寺。住在該寺的壽冶法師、法度法師是長老同門接法兄弟,一見佛寶就失聲叫了起來:“本煥,我的好兄弟,你吃苦了,你為佛門保護了這無價之寶,立了大功啊。”直至今天,《華嚴經》金字經塔尚在五台山顯通寺完好如初存列起來,色澤猶新,金光耀眼,長老功不可沒!
本煥長老的“燃燈送母”故事更是感人肺腑。1948農歷三月,本煥長老還在上海普濟寺修行。多年來,他一直掛念著年邁的母親,曾作詩一首:“死別誠難忍,生離實亦傷。子出山關外,母憶在他鄉。日夜心相隨,流淚數千行。如猿泣愛子,寸寸斷肝腸。”一天,他突然接到二哥來信,說母親病重,盼速回來一見,以慰慈心。本煥長老當即趕回到湖北老家,到倉埠報恩寺結夏安居。堅持每天清晨坐禅,早餐後步行十五華裡,回家照料母親,晚上又返回報恩寺,攻讀三藏,還天天放焰囗回向。回家五個月,侍候老母,端茶送水,喂藥喂食,細致入微。九月,在老母臨終前的一夜,在自己兩個肩窩裡裝上菜油,放上燈草點燃,雙膝跪在老母床前,行孝送終,直至老母親離開人間。老母病逝後,請僧尼為老母親超度七天,自己在老母親靈堂守孝“七七”四十九天。長老在靈前反復說自己的誓言:“安息吧!母親。作為佛子本煥,一定遵佛教誨,上報四恩,下濟三途,永不忘父母養育大恩,修好八正道,永弘佛法,建設光明的佛土。”
十一月,本煥長老來到廣東南華寺住下,常到乳源雲門大覺寺,看望虛雲大師。大師認為本煥長老修道成功,考慮自己一百一十一歲了,應由四十一歲的本煥長老擔任南華寺方丈。虛雲大師兼挑五宗宗脈,認為本煥長老可以承繼曹溪法脈,授他為臨濟宗四十四代的傳人。一九四九年正月初八,本煥長老於南華寺升座,四月初八曰即開期傳戒,請虛雲大師為傳戒和尚,自己為開堂和尚,傳戒五十三天,國內外前來受戒的出家人達六百多。
1950年,中國大陸農村進行土地改革,南華寺僧人和農民一樣分得了土,大家自力更生,堅持耕種勞勤。在這樣困難環境下,本煥和尚從1953年至1957年,還繼續弘揚法,連續三次主持傳戒法事。本煥和尚有六十多位法徒,當了各寺院的方丈,使傳燈有繼,慧目常明。到了1958年二月,本煥和尚突然打錯成“右派份子”、“反革命份子”,逮捕入獄,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本煥長老泰然處之,認為“種種煩惱皆我煉心之處,種種艱苦皆我修定之所”。後由監獄轉至坪石勞改農場改造,但他把勞動當作一種修行,從不懈怠。1973年五月,本煥和尚刑滿釋放了,但此時正是中國大陸混亂年代,不能回寺院,留在勞改農場就業。1974年,新州新街人張文波放蜂群到韶關,聽講本煥和尚去年剛刑滿釋放的消息,就趕到坪石勞改農場問了個清楚,迅速返回新州,告訴了本煥和尚的侄女張廷鳳。於是,經侄兒、侄女等親人再三來信懇求,本煥長老才返故裡歡渡春節。
1980年三月,在其門徒比丘尼印先再三懇求下,經仁化縣政府邀請,本煥長老來到丹霞山別傳寺。到寺當天,正好廣州有四十多位居士擠在小木樓上拜佛,看見本煥長老飄然而至,一齊跪下,心喜呼喚:“老法師來了!我們真有佛緣。別傳寺有救了!”在香港的門徒融靈、寬純等帶動下,別傳寺修建工程開工了。
由於當時地方政府不同意修復別傳寺,就以修建明末大官“李永茂隱居”名義上報工程計劃。新建了大佛、鐘鼓樓、大禅堂、澹歸塔、大齋堂、廚房、飯堂、迎賓樓等,建築面積共達四千多平方米。定居在美國的李漢魂將軍回國觀光旅游,看了修好的別傳寺,連聲稱贊不已,興致勃勃地書寫了“別傳禅寺”的寺門匾額。鑒於廣東自虛雲老和尚於一九四六年在六榕寺做過水陸法會後,四十年來沒有再舉辦過水陸法會的情況,從一九八六年起,本煥長老在別傳寺又開始做水陸法會,而且每年都打四個、八個、九個禅七,吸引了海內外一批又一批善信與學佛者,促進了丹霞山旅游業的發展。中國佛教協會故會長趙樸初大德特地重游丹霞山,賦詩一首贈給本煥長老:“群峰羅立似兒孫,高坐丹霞一寺尊。定力能經桑海換,叢林尚有典型存。一廬柏子參禅味,七盈松濤覓夢痕。未得偏行堂集看,願將半偈鎮山門。”可見本煥長老恢復別傳寺的貢獻與影響。
廣州城內之光孝寺,為嶺南首剎,俗日:“未有羊城,先有光寺。”由於六祖惠能大師在此受戒剃度,首次登壇說經,又位列禅宗祖庭之一。可是這座古剎因國家內憂外患和因受政治運動的沖擊,經像塔幢,頹廢敗露,文化遺珍,散失嚴重。1986年光孝寺交還佛教界管理使用。中國佛教協會故會長趙樸初大德建議,請本煥長老出任光孝寺住持。本煥長老認為匡復光孝寺,是禅宗行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決定於1987年元旦那一天,以八十高齡,從韶關往廣州,到光孝寺就任。一月六日,本煥老長老寫信給葉選平省長,請政府支持重建這祖國南大門的十方古剎;趙樸初大德在病中也寫信給本煥和尚,提出匡復光孝寺的意見。1988年廣東省政府,在地方財政緊張的情況下,先後撥款資助修復光孝寺。在本煥長老的率領下,經過十方募化,光孝寺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各殿堂佛光耀眼,殿前殿後栽滿了奇花異草,四季花香撲鼻。深圳新建的弘法寺,也於1991年由本煥和尚正式任住持後,加快了修建步伐,次年六月十八日舉行佛像開光暨方丈升座盛典。
本煥長老自故裡報恩寺出家,其門徒也以報恩寺而派名,如用“印”字、“堂”字、“頓”字輩來取法名,現在祖寺已毀四十多年了,本煥長老及弟子早有重建報恩寺的心願。新州縣政府在該縣觀河風景區選了新址建寺,就在當年濟公建的得雲寺遺址附近。早在1989年本煥長老就派印覺、印定等門徒去聯絡選址重建工作,四方的報恩寺法裔募捐款項,重建的工作很快地付諸施工了。1994年農歷九月十九日報恩寺隆重舉行佛像開光、本煥方丈升座法會。同時預賀本煥和尚九十大壽的典禮也隆重舉行,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紹良寫來賀聯:“寶剎重現莊嚴相禅師今宣法句經,轉瞬九十年間事四眾額物祝遐齡。”高度評價了九十高齡的本煥長老的高風亮節。本煥長老曾身兼別傳寺、光孝寺、弘法寺住持之職,均為各寺的擴建、新建、重建耗費了心血。有人問之為什麼?本煥和尚答道:“我是佛的子孫,臨濟宗的傳人,必須履行佛的願望,依佛教導,引導眾生,培育慈悲喜四無量心,這就要修好佛的道場,弘揚佛法,讓佛陀的光輝照耀信徒,實現人間淨土。要使佛教文化與社會思想、經濟建設相適應。”
本煥老和尚出家六十多年,弘揚佛法孜孜不倦,教授的弟子遍及海內外,歷任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常務理事,廣東省政協委員兼省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廣東韶關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廣東省仁化縣政協副主席,廣州光孝寺退居方丈;仁化別傳寺、深圳弘法寺、新州報恩寺、黃梅四祖寺、南雄蓮開淨寺的方丈。
從1987七年起,他幾乎每年都到國外講經說法,交流佛教文化,弘揚佛法。1987年七月,他到香港訪問,拜會香港佛教聯合會,與數十年來未見面的師兄弟及弟子歡聚一堂;八月又乘飛機赴美,應邀參加加州萬佛聖城的水陸法會,並到紐約、洛杉矶訪問,接著又到加拿大參加佛事活動;1991年九月到泰國進行佛事訪問和佛學交流活動;1993年加拿大、美國、泰國又再度邀請他出訪;次年又應邀到澳大利亞訪問,在澳大利亞的泰國、越南、台灣等地的僧人、居士紛紛要求他授皈依。之後,他還到台灣訪問,為促進海峽兩岸的佛事和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德高望重的本煥禅師,是現代禅宗泰斗虛雲的嫡傳大弟子,他禅悅人生的風范人天共仰。
本煥長老大事記:一個世紀的弘法路
1907年9月21日,本煥長老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西張灣村一戶姓張的農民家中。家境貧寒,惟具慧根,勤奮好學,年僅12歲就讀完了四書五經。後到武昌當印刷徒工,不久又到新洲倉子埠當雜貨店學徒。因當時政府腐敗,外侮內患,社會動蕩,民不聊生。本煥長老深感世事無常,漸萌脫俗之念。常到倉子埠報恩寺,聽傳聖老法師講經說法,隨立志潛心向佛,追求人生真谛。
1930年1月15日,本煥長老二十歲,勝緣成熟,毅然割愛出家,投報恩寺禮傳聖老法師披剃出家,賜法名本幻。從此過著芒鞋布衣,刻苦修行的生涯。
1930年4月8日,傳聖法師念其專心苦修,為令其早成正果,破例送他到武昌寶通寺禮持松大和尚圓受具戒。從此清靜自修,廣利在情。
1930年7月,本煥長老為深入修行,前往江蘇省揚州高旻寺參拜來果老和尚為依止師。
1934年,本煥長老參加打八個禅七後,又連續打五個生死七,九十一個日日夜夜,禅坐靜思堅持不倒單。為防止倒單, 他仿效古人“頭懸梁”的辦法,用繩子一頭套於下巴,一頭系在梁上,苦修禅法,深得來果老和尚贊許,相續以任維那、後堂等職,成為高旻寺最年輕的執事。
1937年1月,本煥長老發願赴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參學精進。從揚州經武漢乘火車至河北定縣,從定縣到五台山下,全長300余公裡,他堅持三步一拜,栉風沐雨,日行三華裡,歷時四個半月到達五台山,繼而又三步一拜朝完五個台頂,行程400余華裡,歷時三個多月,雙腳起腫,膝蓋上跪出層層厚繭,但心中充滿歡喜。後於五台山碧山寺(又名廣濟茅蓬)落腳修行。
1939年4月8日,本煥老和尚三十二歲,在碧山寺與壽冶、法度、因修、淨如等師兄弟,同時接廣慧老和尚的法,繼承臨濟法派,續佛慧命。在這年,擔任碧山寺的監院,管理寺務。
1941年,抗日戰爭時期,五台山已是八路軍抗日游擊區,本煥老和尚堅決擁護八路軍救國救民的抗日方針,支持八路軍的抗日活動。有一次,八路軍裡有一個營長在執行任務時,被日軍發現緊追不捨,情況十分緊急,本煥老和尚果斷的將該營長藏於寺內,自己不顧生命安危,與日軍周旋,巧妙的支走了日軍,事後得到了八路軍的贊揚。
1942年10月-1945年7月,本煥長老在五台山棲賢寺閉關3年,閱讀大藏經等100余卷並連續放焰口一千台,超度抗日陣亡將士。
1946年,本煥長老至山西萌縣淨土寺結夏安居,在這時又刺舌根血為墨,先後抄寫完了《楞嚴經》10卷,《地藏經》3卷和《普賢行願品》等19卷經文,共20余萬字血經,夜間連續放焰口百台。至今保存一卷5952字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並奉為日課,現雖已百歲有四,仍堅持朝晚必讀數遍,令人敬仰。
1947年3月,為保護現存於五台山藏寶樓中的珍貴文物—華嚴經字塔,本煥長老在五台山苦修10年後離開碧山寺,經北京、天津,將華嚴經字塔送上海碧山寺下院,交與壽冶、法度兩位師兄手中保存。
1948年1月,本煥長老因母病危,由上海回湖北新洲報恩寺。一方面侍母湯藥,一方面在報恩寺放一百台焰口,為母親消災延壽。母親去世後,就在母親墳旁搭一靈堂,燃臂為燭,日夜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守孝49天。
1948年7月,本煥長老應中國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邀請來到廣東省的韶關南華寺,南華寺是六祖慧能弘揚“南宗禅法”的道場,向有“祖庭”之稱。本煥長老接法於虛雲宗下,成為臨濟宗第44代傳人。虛雲老和尚將“本幻”改為“本煥”。
1949年4月8日,本煥長老升任南華寺方丈,時年111歲高齡的虛雲老和尚由雲門寺步行百裡來為之送座。
1958年7月,本煥長老不幸蒙冤入獄,由此卻令他避開了“文革”的浩劫,而在獄中他仍然能堅持不懈地修持。如昔憨山大師嶺南充軍,雖脫卻袈裟,禅心依然未減,誠為修行者的楷模。
1980年3月,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本煥長老的冤案得到徹底平反,終於告別鐵窗重歸山門。此時本煥長老已是73歲的古稀高齡。
1980年,仁化縣政府禮請本煥長老到該縣丹霞山恢復別傳寺。別傳寺創建於明末(1663年),興於清初,毀於民國。本煥長老來到丹霞山後,面對一片殘垣斷壁,佛像被毀,名剎荒廢,不禁黯然淚下。經過四年的苦心勞作,募化人民幣900余萬元重修殿堂5000余平方米,還修復了澹歸墓、浮屠塔等重要文物。1984年4月8日別傳寺舉行了落成暨佛像開光典禮。1986年3月和10月,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和時任廣東省省長葉選平分別在視察別傳寺時,高度贊揚了本煥長老重修別傳寺之功德。
1986年12月,本煥長老八十歲,奉中國佛教協會和廣東省宗教局禮請為廣州光孝寺首任方丈,並擔重修光孝寺之重任。1989年12月舉行了重修光孝寺奠基儀式,省委郭榮昌副書記、省政協陳子彬副主席、省佛協雲峰會長親自陪同本煥長老一起揮鍬動土,奠基樹碑。本煥長老為光孝寺的修復工作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駐錫光孝寺10年,收回房地產面積3.1萬多平方米,重建、擴建寺廟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總投資800余萬元。經過10年的艱苦努力,光孝寺已經光復重建成為一座佛教名剎。
1996年,本煥長老於光孝寺完成山門、千佛殿、回廊工程後,於1996年4月8日退居。
1983年,本煥長老親自到深圳選定在梧桐山建立弘法寺。1985年7月1日,弘法寺大雄寶殿舉行了奠基典禮。1990年,為了使特區內這座唯一的佛教道場早日建成開放,本煥長老親任修建辦主任,同時從韶關丹霞山別傳寺選派13名法師到弘法寺,從此弘法寺點燃了佛祖的傳燈,晨鐘暮鼓,法音梵呗,傳播人間。1992年6月18日,弘法寺舉行了佛像開光,方丈升座典禮,本煥長老被選定為弘法寺的開山方丈,並正式對外開放,成為深圳特區內唯一的佛教活動場所。在本煥長老的領導下,經過短短的六、七年時間建設,已募化籌資4100多萬元,完成建築面積1.4萬多平方米,弘法寺已建設成為深圳特區內一座規模宏大的佛教叢林,佛教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
1988年,本煥長老82歲,在湖北新洲重修報恩寺,此寺原址在倉子埠集,現重建於道觀湖畔。1994年建好,籌資1000多萬元,完成建築面積約6000多平方米重修的報恩寺,今昔對比顯得更加雄偉壯觀,成為江夏名剎。1994年9月21日,本煥長老回到祖庭歡度87歲生日。同時,舉行了佛像開光、方丈升座、水陸法會。前來祝賀、參觀、敬香的人士,成千上萬,一時轟動新洲城鄉。
1995年12月,本煥長老88歲,重建四祖正覺禅寺。正覺禅寺由禅宗四祖道信禅師創建於唐武德七年,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悠久歷史,雖幾經修復,但仍毀於清末。如今僅存四祖殿一間和幾株古柏樹。蒙各級政府支持,各方人士相助,重建正覺禅寺,於1995年12月動工,至2000年6月止,僅四年多的時間,建成殿堂、僧寮等建築面積約一萬三千余平方米,營建造價4500多萬元。為弘揚四祖宗風,本煥長老於1999年12月創辦《正覺》刊物。弘揚佛教文化,奉獻社會,造福人間。
1996年11月,本煥長老89歲,重建廣東南雄蓮開淨寺尼眾道場。他一生建了好幾座道場,唯見諸多尼眾披度無處安身修道,悲心切切,遂發願重建蓮開淨寺。於1996年11月8日大雄寶殿動土開工,至1999年12月全面落成,完成建築面積約7000多平方米,營建造價2500多萬元。
1999年3月,本煥長老93歲,在廣東城郊珠玑古巷開山新建大雄禅寺,占地面積約45563平方米。現已建成大雄寶殿、頭山門、鐘鼓樓、客堂和功德堂等建築。大雄禅寺建好後,將成為南粵最大的叢林之一。
本煥長老大事記:弘法於世界
本煥長老重視將中國佛教文化傳播海外信徒,十余年來曾訪問歐美和東南亞諸多國家和地區:
1993年7月至1999年7月二次到香港訪問寶蓮寺和志蓮淨苑,同覺光法師、永惺法師、劍钊法師、智慧法師等交流兩地佛教文化發展情況,加強了友誼。還在志蓮淨苑講“禅宗用功之道”的開示。
1993年7月,出訪澳大利亞,曾教授墨爾本居士林全體信眾禅修的具體方法。
1995年4月,出訪泰國,受泰國國王接待。
1995年5月,接受台灣悟淨寺輝禅法師和大覺寺真道、道明法師邀請出訪台灣,參觀了中台寺、靈泉寺各大老業林。在台訪問期間還在大覺寺傳臨濟法派於惟覺大師。後又在靈泉寺傳授禅規,現編成《禅堂開示》,成為業林學禅規范。
1996年6月,出訪德國、法國、盧森堡、比利時、荷蘭、意大利、丹麥、梵蒂岡等國家,每到之處,都得到信眾的熱烈歡迎。
1998年8月出訪日本。
本煥長老大事記:慈悲無限慈善護眾生
本煥長老一生都在行善四方,慈悲濟世,他在待人接物上不分地位,也無論富貴貧賤都一律平等對待,所以,每天登門拜訪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特別是佛誕日、節假日的人數更多,每年的初一到十五,信眾達到10萬之多。
本煥長老常以慈悲饒益眾生,熱心社會公益,九十年代以來,他率弘法寺僧眾多次參加支援全國各地災區的捐款捐物活動,支持“希望工程”和殘疾人的社會福利事業:
1998年8月長江流域水災,本煥長老親自帶頭為三峽區捐款10萬元,率領弟子募捐總計70余萬元;
為福建福安修建了一座煥興小學;
為湖北新洲李集修建了一座煥新小學;
為湖北新洲李集修建了一座健民醫院;
人力資助湖北黃梅“益民隧道”和廣州婦女兒童中心;
數十年來為社會建學校、建醫院、扶貧濟困、修橋補路捐資1000多萬元;
2003年非典期間,本煥長老向國家民政部捐款130萬元;
2003年5月,本煥長老發心由弘法寺向深圳社會福利院12名急需心髒手術的殘疾兒童捐助32萬元;
2005年5月,本煥長老主持弘法寺舉行募捐活動,分別向河北廊坊孤兒院捐贈善款10萬元;為深圳重病患者叢飛募捐善款5萬多元;為廣東五華縣白血病患者江榆募捐善款11萬元;
2005年7月,本煥長老代表弘法寺經羅湖區民政局向廣東災區捐款50萬元,自己本人同時捐款2萬元;
2005年10月,本煥長老99歲壽辰當天,向深圳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款10萬元,用作資助99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2005年11月,在本煥長老的帶領下,弘法寺向災區、貧困區捐贈善款40萬元,棉被1000條;
2005年12月,本煥長老代表弘法寺向將於2006年4月在杭州舉辦的“世界佛教論壇”獻禮的佛教交響樂《神州和樂》創作、演出捐款100萬元;
2006年6月,本煥長老主持弘法寺為深圳大學患白血病的大學生賴輝通募捐善款6萬多元;
2006年11月,本煥長老在百歲壽誕之際,向深圳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款50萬元,用於幫助深圳300名貧困學生;
2007年1月,本煥長老主持舉行“慧燈長明”捐贈儀式在深圳弘法寺正式啟動;
本煥長老語錄
2010年10月28日,當代佛門泰斗、弘法寺開山祖師本煥長老迎來了他104歲的壽辰。在這個被老人家戲稱為“四歲生日”的特殊日子到來之際,笑容可掬的本煥長老說:
我還是一個小和尚,一個4歲的小Baby 有人稱我為佛門泰斗,全中國就這一個。也有人講,哎呀,本煥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我還是一個小和尚,還是一個4歲的小Baby,我不能把自己放得太高,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嘛!
我早晨4:18起床,中午12點鐘休息,1∶48起床,晚上9點鐘睡覺,然後再睡到第二天早晨4∶18起床,這就是一天的生活,堅持幾十年了。一方面大家(指印順)一天到晚照應我,一方面我自己也可以照應自己!不錯了,不錯了。醫生說我身體很好,說我要活到150歲!
你們年輕人妄想多,想了還要做,做了以後還要成!什麼都想要,怎麼可能放得下?各人有各人的因緣,各人有各人的福德因果。
自己雖是一個出家人,但首先是一個公民,國家的興衰,人民的疾苦,不管大小,都有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