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佛教往何處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往何處去

  釋永信

  這是我幾年來一直苦苦思考的問題。早些時候我在翻讀淨慧法師1993年主編的《中國佛教協會成立四十周年紀念文集》時,其中有篇文章是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寫的,說到該所曾寫過《中國佛教往何處去》。我很想找來看看,但在少林寺找不到。我突然想到,這事情本身就是問題所在。象這樣重要的文章,連我都一時找不到,絕大多數的四眾就更不必說了。有人也許會說,這類文章屬於學術,屬於決策者的事情,普通四眾不必知道。但我認為,佛教不是學術,它是一切眾生如何做人的普通真理。他們能夠接受這個真理,也樂意接受這個真理。我們把佛陀發現的人生真理,真正地交到一切眾生的手裡,對他們的人生確實有所幫助,我們的努力也算沒有白費。否則,我們天天講普渡眾生,而實際上一輩子也渡不了幾個,甚至都渡不了一個,那麼我們也就空有一顆慈悲心而已。

  個人看法

  佛教往何處去?答案很簡單:佛教往一切眾生中去,即我們天天講的普渡眾生。現在我想把這個問題換成另一個問題:佛教自身的情況到底怎麼樣了?對目前佛教自身的情況,分如下三點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一、真理變成了文物

  我每次進出山門,看到門前立著的那塊“少林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牌子,心裡就犯嘀咕:佛教是不是也成了重點保護文物了?!如果事實上真是這樣,那就是佛教的悲劇。對此要有足夠的清醒。比如,保存著佛教正法的《大藏經》正在文物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藏經》已越來越難以被人讀懂。《三藏》剛結集時,應該都是當地當時通俗易懂的東西,否則就有違普渡眾生的精神,也有違佛陀住世49年傳道事跡。有條船自稱是渡人的,而船變得連人都爬不上去,這條船怎麼渡人呢?我們現學習《大藏經》有著三重困難:印度佛經剛進入中國時,肯定是梵文書寫的,但當時離梵文版佛經結集時已有好長時間,相對於當時,梵文版佛經的梵文是古梵文還是當時通行梵文?此其一。其二,梵文翻譯成當時漢文,直到形成漢文《大藏經》,歷時幾百年,更不是成於一人之手。其三,當時通俗易懂的漢文,到了今天又變成了不容易懂的文言文了。由於這三重困難,就把我們與佛陀要交給我們的真理隔得遠了。這三重困難,就象三層銹,正在使佛陀要交給我們的真理慢慢變成了文物。我們有時在文物商店或博物館裡看到遠古的青銅器,結著一層又一層翡翠色的銅銹,顯得古樸莊重,非常好看,但是我們已很難知道古人是怎麼使用這些青銅器,以及這些青銅器給日常生活帶來什麼樣的作用。如果要想知道青銅器的本來面目和作用,那就首先消解掉青銅器表面的銹層,了解整個歷史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使用青銅器者的日常生活情況。同樣道理,我們要想真正能夠摸到佛陀交給我們的真理,我們也要做上述的工作。所以,我們切不要讓《大藏經》變成“重點保護文物”,變成國寶。變成“重點保護文物”,變成國寶,對於負著把佛陀真理運到我們手中這一重任的《大藏經》來說,決不是好事;對於宣揚佛教真理的最重要場所——寺院來說,同樣不是好事。“重點保護”意味著需要保護,變成國寶,意味著越來越少,就象命運令世人關注的可愛的大熊貓一樣。我們佛教的使命是保護世界,保護人類,佛教需要更加弘揚光大。寺門前的那塊“重點保護文物單位”牌子,對我們來說是警告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門口,現在就沒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類牌子。所以,在寺門口立了“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而佛教尚未被宣告為“重點保護”之前,我們要加倍努力,振興佛教,把佛陀交到我們手裡的真理,化做春雨,滋育人間大地。

  如何才能真正地把佛教真理接到手裡呢?除了讀誦經書之外,我認為寺院佛事中,也蘊藏著佛陀所傳的真理。但對於佛事必須有個清醒的認識,我們現在做的與現代生活反差很大的佛事活動,如祈福法全之類,應該是佛陀生活時代的日常生活,就象現在開個什麼大會,或者運動會的開幕式一樣。佛陀生活的時代,相當於孔子生活的時代,相對於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科學時代,可以稱作巫術時代。那麼,毫無疑問,現在做的佛事裡邊,包含著很多的巫術成份。當然,我沒有說現在科學就好,巫術就不好,實際上,巫術就是巫術時代的科學,科學就是科學時代的巫術。但是,巫術也好,科學也好,盡管與佛陀發現的真理都有關系,但都不是同一事。通過科學能夠發現人生真理,通過巫術也能夠發現人生真理。佛陀就是通過巫術發現人生真理。巫術也是技術,苦行、禅定、點香拜佛,都是巫術。巫術也曾取得過巨大成就。我們都知道古代有一本書叫《黃帝內經》,這本書實際上就是一本人體說明收,比現代科學技術說明書還完整,說實在的,現代科學還沒有一本技術說明書與《黃帝內經》相當。我認為,《黃帝內經》就是通過巫術認識人體的成果。至於巫術為什麼漸漸衰落了,科學為什麼越來越發達,因為這些問題與佛陀發現的真理沒有直接關系,這裡就不談了。我在這裡只想說明一點,寺院佛事活動,經過幾千年保存下來了,仍然是認識佛陀理真理的一個主要途徑。科學時代的人一時理解不了它是一回事,而它作為事實曾經發生過作用,而現在仍在發生作用又是一回事。所以我希望大家,是佛門四眾,應該認真對待佛事。

  發現佛陀真理的另一條途徑,那就是禅宗的路子。禅宗的祖庭就是我們少林寺。禅宗講“直指人心”,“明心見性”,“當下成佛”,實際上就是讓我們從自己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中發現佛陀的真理。佛陀住世時,不念經,也不拜佛,因為無經可念,無佛可拜。佛陀就是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發現人生真理的。所以,也可以說,禅宗就是直接學佛陀本人的,而佛教的其它宗派,則是學佛陀弟子的。我說這話並沒有禅宗比其它宗派更高明的意思,而只是說明禅宗與其它宗派的區別。只要能發現佛陀的真理,任何宗派都是一樣的,平等的。只要對路了,任何宗派都能發現佛陀真理。我們現在尊達摩為禅宗祖師,實際上,禅宗的真正祖師是佛陀本人。我們之所以尊達摩為禅宗祖師,主要是因為在來中國的印度高僧中,達摩第一個在少林寺向人們展示了佛陀活生生的風范。禅宗“不立文字”,“以心傳心”,為我們提供了一條直截了當認識佛陀真理的道路,並由一字不識的六祖體證了的。我個覺得,在整個佛教史上,禅宗為傳承佛陀的真理確實作出了很大貢獻,使佛陀的真理,仍然保持著一種新鮮活脫的狀態。但另一方面,由於禅宗法只是比較適合於根性較好的人,這對於弘揚佛陀真理亦有很大的限制,它能較好地把佛陀真理傳承下來,卻很難擴展出去。所以,自達摩祖師在我國開宗以來,禅宗主要地流行於上層知識分子中間,雖然也出現六祖慧能的奇跡。當禅宗與我國古代文人生活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便產生了一種不健康的傾向,也可是流弊吧。禅宗法門的重要特征是“不立文字”,但是,我國歷代佛教典籍數禅宗最多。每個學禅的文人,都能留下一點學禅文字,似乎很熱鬧,其實並沒有印象中的熱鬧。並且很多文人,沉迷於禅趣機鋒中,禅宗的“不立文字”,反而成了他們的文字游戲,故有“文字禅”、“口頭禅”、“野狐禅”等等。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文人讀書是為了做官的,他們對禅宗感興趣,很大程度上是把禅宗法門淪為他們官余消遣了。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他們學禅只是為了表現自己的生活趣味,並不化度他人,更不要說化度窮人了。這就是我上面說的不健康傾向。但是,我認為,隨著整個社會教育水平的提高,禅宗將會興旺發達。禅宗前途與教育有很大關系,西方國家教育水平普遍較高,對我們禅宗情有獨鐘,原因就在這裡。在這裡,我也順便指出,禅宗的“不立文字”,帶來一種消極影響,就是反教育傾向。禅宗講“明心見性”,“當下成佛”,表面上直接了當,效率很高,實際上是以犧牲利用語言文字作為有效教育手段為代價的,這個代價很大。我總覺得,我們對“不立文字”有很大的誤會。“不立文字”是指無法用文字把佛陀的真理表達出來,但並沒有說無法通過文字發現佛陀的真理。六祖的“頓悟”確實是發現佛陀真理的方便法門,但禅宗同樣很重視把事情想透,這也是佛教學佛根本大道:正見。對“不立文字”的很大誤會,根本原因正是古代文人把禅宗淪為文字游戲的後遺症。我在前面說佛陀真理被蒙上了一層又一層的銹,這種誤會也是種銹,必須把它鏟掉。

  二、佛教的教

  佛教之所以成為一種教,它的核心就是教育,教育一切眾生。眾生通過接受教育,領悟佛陀真理。佛陀本人傳教49年,是佛教得以成為一種宗教根本原因。現在我們續佛慧命,振興佛教,弘揚佛法,接受佛陀真理也好,把佛陀真理再送到四眾和一切眾生手裡也好,都離不開教育這一環節。教育是關鍵,人才是根本。趙樸初會長在1993年的中國佛教協會成立四十周年紀念會上,以及最近在中國佛教協會六屆一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多次提到,在我國改革開放、佛教信仰自由等外緣具足的情況下,大力培養合格僧才,加強人才建設,是關系中國佛教命運的頭等大事,也是目前我國佛教事業最緊迫最重要的工作。如何培養佛教人才,把教育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我認為回顧一下佛陀本人如何悟道、如何傳道,即如何做學生,又如何做教師的這個過程,能給我們有所啟發。

  佛陀出生於國王家庭,這為佛陀接受良好教育提供了保證。佛陀不僅天性善良,而且天資聰明,從7歲開始學習,到12歲就已掌握了作為當時王族應該掌握的一切學問和技術,即五明、四吠陀。通俗地說,五明是指語文、工藝、醫學、倫理、宗教等知識,四吠陀是指養生、祭祖、兵法、符咒等技術。至少可以說,到12歲,即相當於我們現在小學畢業的年齡,卻學完了大學課程內容。當然,僅有這些知識和技術,要探求人生真理是遠遠不夠的。佛陀從小有沉思的習慣,但絕不是一個書呆子,當然更不是一個浪蕩公子,佛陀非常關心現實生活,並且是從現實生活中探求人生真理。佛經上說,佛陀出游京城四門,對老、病、死等現象及僧人生活感觸很深。19歲那年出家修行,先到苦行林和苦行人一起苦行靜坐6年。這6年苦行靜坐就是巫術活動,相當於現在科學時代到科學實驗室待了6年。實際上,佛陀給我們的正確形象應該是:佛陀出生王宮貴族,並不熱衷於政治而是著迷於科學研究,探求人生真理。佛陀在30歲悟道成佛,相當於終於獲得了科研成果,當然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成果。接下來便是整整49年,風裡來雨裡去的傳教授徒生涯。

  有人可能會說了,象佛陀這樣的人世上有幾個?幾千年甚至幾萬年才出了一個。當然,我並不是用佛陀的標准來衡量所謂合格的僧才。但我們可以從佛陀事跡中找出我們通過努力就能做到的四點。第一,佛陀出生於國王家庭,不用擔心吃穿,我們現在做不到人人生在高干家庭,但是有吃有穿還是能保證的。第二,必要的教育。佛陀掌握了當時王族該掌握的知識和技術,我們現在總得要中學畢業吧,懂一點些數、理、化,最好是大學畢業,現在電腦之類流行了,應該也懂一點,目前台灣佛教界做得比較好,很多法師學歷都很高,甚至有幾位是博士生。第三,發奮自學,潛心探求。佛陀很典型的是自學成才。所以,我們應該要有這種發大心願,不成佛不罷休的精神,我認為這一條最最重要。第四,49年如一日,四處奔波,不辭勞苦,傳教不息。這寶貴的宗風,我們在虛雲老和尚身上也能看到。最近,台灣宗達法師來少林寺,也讓我感受到這種精進不懈的宗風。幾年來,宗達法師為佛教事業,長年在外奔波,非常辛苦,也非常讓人感動。我們應該向虛雲老和尚、宗達法師這樣的作風學習,吃大苦,耐大勞,佛教振興才有望。成績是靠腳踏實地做出來的,靠一年又一年的不懈勞動積累起來的。

  根據以上四條,我首先覺得現在僧人的知識面不夠寬,尤其與佛陀當年掌握當時一切知識和技術相比,更顯出我們現在僧人教育存在的嚴重問題。現在處於科學時代,盡管我們也看電視,用電話,坐汽車,但我們非常忽視科學方面的教育,與科學時代的生活離得比較遠,這是僧人教育最致命的地方。佛教從現實生活中產生出來,以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人生最根本問題為最高目標的,我們不能遠離現實生活,我們現在身處科學時代,自然了也不能遠離科學生活,正如六祖所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現在各地辦的佛學院也好,僧伽培訓班也好,授受知識面太窄,也缺乏佛教應有的積極向上態度。我覺得佛學院完全可以向普通高等學校方向靠,也可以送學僧進普通大專院校學習。具有講經說法能力,已有修持功夫的僧人,盡量地主動走向社會生活,宣揚佛陀真理。同時,也應該主動采用科學通訊等先進技術,為弘揚佛法服務,寺院也可以考慮培養懂科學技術的人才。聚眾講經說法,只是古代通訊技術不發達的弘法方式。佛教教育現代化,不僅要有現代化的教育設備,還要有具備現代化思想的佛教人才。在這方面,我已做了初步的嘗試,1991年,通過中國佛教協會,我把我的弟子延王送到北京中央戲劇學院深造,已經學成回來,現在他獨立創作劇本,兩年前已有一部作品拍成電視劇,最近又與電影廠簽約,拍一部30集的電視連續劇。題材都是取自少林寺,主題也都是弘揚佛法。另一方面的嘗試,就是利用少林寺特殊的優越條件,搞武術禅。現在的少林武術已演變成人們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我想把佛法與體育活動結合起來,在海內外進行佛教文化活動時,通過少林寺武僧團表演少林武術來作為弘揚佛法的手段,其效果和成績也是喜人的。

  其次,寺院應該是傳播佛陀真理的場所,也就是佛教的教育場所,是學校。不應該把寺院變成純粹僧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僧人在寺院裡吃住,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在寺院裡傳播佛陀真理,弘揚佛法。我們從佛教史上第一座寺院摩竭陀國王捨城的竹林精捨來看,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供佛陀說法。摩竭陀國國王聽說佛陀悟道成佛後,就把佛陀迎進首都王捨城,國王為了便於佛陀在他的國家說法,便為他造了竹林精捨。我國的第一座寺院洛陽白馬寺的建造,性質也是差不多的。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派遣18人出使西域求佛法,他們回來時,請了兩位印度高僧,用白馬載回不少佛經佛像。為了便於兩位高僧把佛經翻譯成漢文,於是便造了白馬寺,以“白馬”命名,以表白馬載經之功。東漢時,絕大部分佛經都是在白馬寺翻譯的。譯經是講經說法第一步,是弘揚佛法的前提。實際上,所有的寺院都是為弘揚佛法而興建的。我們應該發揮寺院應有的作用。在寺院講經說法,教化眾生,是佛教教育的主體,而佛學院、僧伽培訓之類,只是很狹義的佛教教育。當然,這狹義的佛教教育也很重要,是廣義的佛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法輪常轉法門常新

  更多是靠嘴巴、靠身體,現身說法,學生怎麼記住教師所講的這麼多東西呢?只好把教師講的這些東西編成順口溜、口決,押韻、能唱的就更好,我估計我們的唱經就是這樣形成的。現在不一樣了,筆紙隨處可找,佛經可以幾萬幾萬本地印好,發出去;又有錄音機,直接把法師的講經說法錄下來,可以反復地聽;又有電話,在中國的法師,可以直接給遠在地球那一邊的美國信徒開示;通過電視,同時給世界各地的信眾說法。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到從古代到現代變化很大。那些不大會改變的東西,如我們要吃要穿要睡,人生充滿煩惱和痛苦,等等;而佛陀所發現的人生真理,更不會改變。我們說法輪常轉就是說佛陀的真理永遠不會改變,永遠傳承下去。為了使真理最大限度地傳到一切眾生手中,佛陀創造了四萬八千法門。這麼多法門,是佛陀根據當時的生活條件,生活習慣,並根據眾生的各種根性,設立創造的。目的只有一個,使眾生領悟人生真理。這是根本原則。法門只是方便,是手段,好比船,渡了河,船就是次要的。佛陀曾告誡我們:渡了河,不要背著船在岸上走。

  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條件的改變,帶來了生活習慣的改變。在佛陀當年創造的這麼多法門中,有的法門仍然不變,而有的法門則發生了變化,甚至還由於新的生活條件、生活習慣帶來了新的問題,要求我們創造新的法門。仍然不變的法門,比如:八正道、四念處、四正勤、菩薩道等,因為這些法門都很基本,不大會改變的。有些發生變化的法門,比如,盤腿坐修定,古人平時就習慣盤腿而坐,所以盤腿修定是很自然的,而現在人們已不大習慣盤腿坐了,再要求盤腿修定,就不大自然了,就可以允許他們按舒適的坐姿坐好,腰挺直,呼吸舒暢就好,當然,有人願意盤腿修定就隨他習慣。還有念咒,咒實際上是很古老的梵音,已成文物,恐怕連現在的印度人也無法直接接聽懂。根據現實生活,創造新法門,是我們禅宗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禅宗傳入我國以後,歷代祖師和禅師,根據我國的特殊條件,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法門,六祖的“直指人心”,德山棒,臨濟喝,“饑來吃飯,困來睡覺”,參話頭,農禅結合,等等,我們都很熟悉。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古代從來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現在發生了。多種資源的開采利用,森林的過度采伐,導致地球環境趨向惡劣,越來越多的生命種類趨向滅絕;人類還發明了一下子炸死成千上萬人,甚至毀滅整個城市的核武器;吸毒、艾滋病、難民災民、世界大戰,等等,這些問題,在佛陀時代不會出現,佛陀也就沒有為此立法門,在六祖時代、臨濟時代也不會出現,我們的六祖和臨濟大師也不會想到為此設立法門。我們時代的問題,只有通過我們去解決。我們佛門弟子以拯救眾生為使命,保護地球,改善環境,一切眾生有安居樂業的住所;加強各國各地區人民友誼,增進理解,制止戰爭,讓世界和平,使一切眾生免除每日擔驚受怕之苦。我們通過建立慈善定利機構,開展慈善福利事業,幫助吸毒者戒毒,向艾滋病患者伸出同情之手,救濟難民災民,等等,使他們過上正常幸福的生活。如何設立新法門呢?我認為,只要把佛陀的真理貫徹到現實生活中,那便是新法門,只有把佛陀的真理與活生生的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才會法輪常轉,法門常新。比如,我們組織佛教文化訪問團,到海內外進行交流,就會增進友情和理解,促進世界和平,那麼組團訪問便是新法門。比如,1993年4月,我帶少林寺武僧團去澳門為“希望工程”慈善義演,那麼義演就是新法門。又比如,為了貫徹佛教的慈悲救人的精神,為社會上貧、病、傷、殘以及孤寡老人提供資助,為社會和個人救災救難,經有關部門批准,我們創立了“少林慈善福利基金會”,那麼,“慈善福利基金會”便是新法門了。當然,法門無邊,我通過舉幾個例子,說明根據現實生活的新問題,設立新法門,一方面是弘揚佛法,傳播佛陀真理,另一方面,也是目前振興佛教的有力措施。

  在任何一個時代,佛教要想興旺發達,除了政府支持以外,佛教必須深深扎根於現實生活,就象大樹扎根於大地,否則,就會枯竭。佛教扎根於現實生活的具體表現,就是豐富多彩、常用常新的足以適應當時眾多根性的一切眾生的法門。法門不是越新越好,也不是越舊越好,能用來有效渡眾生的法門就是好法門。所以,佛教既不是時髦,越新奇越有生命力,但佛教也不是老字號店鋪,越老生意越好。佛教永活是活著的人生真理,哪裡有活人,哪裡就應該有佛教。1995年3月22日。

上一篇:晉美丹貝尼瑪仁波切:如何檢視自己有沒有菩提心
下一篇:幸福一念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