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弟子規》之知未的勿輕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蔡禮旭老師

 
    “知未的”,這個“見未真,勿輕言”,我還剛好有一位朋友,他也是聽別人談了很多他一個朋友的情況。都是講他朋友不好的,但是他當然沒有傳出去,他是當面去問這個朋友。就把外面的傳言有哪些情況都告訴他,然後問他這是真的嗎?直接讓當事人來解釋一下當時候的情境究竟如何?所以這一位朋友這麼做是很有理智的,不會人雲亦雲。所以當人用這一分理智去應對,就讓這些謠言沒有機會可以來散播。

  “知未的,勿輕傳”,我們對於很多的道理還沒有了解透徹,對於一些事實還沒有清楚,不可以輕易去講給別人聽。怕的他先入為主,我們又講錯了,就把人家誤導到不對的路上去,這樣就很不好。比方說,我們現在有讀經典,這個時候人家問你,讀經要從哪一本開始讀?你說《弟子規》,因為在現在這個時代十個人有十個看法。所以我們如何確定我們的看法是對的?可以從經典找答案。為什麼叫經?我們看地球有經線、有緯線。所以經緯的重點就在可以當作標准,不會改變。所以經典就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你只要從經典上找,你就有信心,確實如此。所以一個人跟你說德行的根本在哪?他假如跟“孝”的答案不一樣,你就可以判斷他講的怎麼樣?錯。

  所以在現在這個時代要守住“依法不依人”,不然你會聽得亂七八糟。依法不依人!所以當我們,比方說依照《三字經》的教誨,很多那種似是而非的觀念你馬上就剔除掉。比方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那把答案講出來人性是本善,但是不受到好的教育就容易長養習性,就不會去那邊哲學在那裡辯論性善性惡,辯半天,這一個標准就出來了。“教之道,貴以專”,你看現在一學四樣、五樣,學得好嗎?現在人就是不聽經典、不聽聖賢,都聽誰?所以現在這個時代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真的,我頗有所感。

  比方說,現在一個家長來跟我們討論如何把他的孩子教好。當他把情況講完,我一定會告訴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的孩子必須要你用耐心、用愛心跟老師一起合作,要差不多半年至一年就慢慢可以循規蹈矩。家長往往聽到半年、一年,眉頭都怎麼樣?這麼久!要走的時候說:蔡老師,謝謝你,有機會再來跟你請教。走了以後,從此就怎麼樣?沒再回來。很有可能報紙上登“三天課程”,都滿貴的,“保證讓你教出一個天才”。他馬上跑去報名參加,趨之若鹜。所以我們從這裡看到,真正把真理告訴他,他信不信?不信。現在的人急功好利,都很想要趕快就把他一步登天,剛好與學問背道而馳,欲速則不達。所以要會判斷才行。

  所以《三字經》講“為學者,必有初”,開始先讀什麼?“小學終,至四書”,所以你可以拍拍胸脯,從哪一本讀?《小學》,現在最精譬的小學就是《弟子規》,依據《小學》的綱領編出來的,那你就也不會擔心自己講錯話。所以《小學》讀完,讀《孝經》,讀四書。而且當孩子已經把《弟子規》扎根下去,他再念《孝經》,念四書,味道一不一樣?不一樣。當你讀到“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孩子讀到“孝悌也者”,那個“孝”字跟“悌”字就不是一個字,是什麼?他會舉手,老師,這個孝是不是就是指“入則孝”?他的孝不是空的。他的孝是跟生活結合,他知道學問一定要解行相應,一定要力行加學文。這個態度一正確,方向就不偏頗。所以“見未真,勿輕言”,而我們要見地正確,必然要從經典去了解,要從聖賢人的教誨去堆積我們的判斷力。     
 
恭摘自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蔡禮旭主講(第三十集)    52-116-30    
感恩老師!  
 

上一篇:鐘茂森博士: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下一篇:蔡禮旭:真誠力行《弟子規》能產生很好的影響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