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匯報 作者: 戴焱淼
天天上網,卻不知道屈原、司馬遷;說一口流利外語,卻看不懂簡單文言文。這在今天的青少年學生中已不是個別現象。
一份關於中小學開展“國學”教育的問卷調查顯示,67.3%的受訪學生認為自己缺乏應有的文化、歷史知識,40%的學生認為自己語言表達能力差,32.2%的學生坦言“不會寫信、作文困難”,41.5%的學生認為自己“寫字難看”。無論是中小學生,還是家長、老師,都對學校傳統文化教育不足反應強烈,希望學校“要由淺入深地學習中國文化知識”並認為“很有必要”的占受訪者的83%,80%的人認為在中小學應設立“國學”教育專門課程,88%的人認為需要專門設立寫字和書法課。
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漠視,學校教育對經典教學的缺失,令一些教育專家憂心忡忡。他們認為,學生托福可以考出高分,而對自己民族的傳統經典卻背不出幾句,這類現象值得反思。
傳統經典開始進入中小學課堂
加固成長中最底層的基石
■黃玉峰(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
復旦附中副校長吳堅最近從台灣、日本考察回來,感觸最深的是,那裡的中學生比我們的學生更有“中國味”。比如,凡老師的講話中有問候語,學生們便立即齊聲應答,仿佛古代的請安;與老師共同進餐,老師不動筷子,學生決不先吃;上完課,老師不出教室,學生決不會蜂擁而出。
對此,我也有同感。在我班就讀的韓國學生,雖然成績並不優秀,但行為舉止卻彬彬有禮,絕沒有“耀武”的姿態。他們前來提問更是謙恭周到,“老師”叫個不停。我想,這也許就是所謂的“中國味”吧。在他們,這些行為舉止是十分自然的事,仿佛已經內化為不自覺的生活習慣。而這種禮節規矩在我們學生身上卻幾乎不見蹤影。這看似小事,看似形式,卻不能不令人擔憂中國文化血脈在我們這裡中斷的危險。
對天地自然的敬畏,是儒釋道傳統中最基本的理念,然而如今被一些人所無視,“誠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傳統文化中為人的底線,而現在卻被不少人視為“唱高調”。“做事做人要憑天理良心”,這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禅,其實也就是傳統文化在民間的通俗表述,和康德所謂崇敬“頭頂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是一個意思。可是如今,這對天理的敬畏,這做人的底線,也受到極大沖擊。
近年來,國學熱在社會上悄悄興起,“國學”也開始走進校園,這可能與上述現象有內在聯系,至少說明傳統文化正開始回歸。
然而,到底什麼是國學,眾說紛纭。簡言之,有兩種說法,一是廣義的,相對於西學,把中國傳統文化都包括在內;一是狹義的,專指以儒家思想為主、以經史子集為內容的經典。
從廣義角度看,其實我們平時教學中也有不少“國學”內容。語文課本中,從初一到高三編選了兩百多篇優秀古詩文、諸子語錄;歷史課上我們也講述中國傳統文化,如史傳、文物、典章、制度;其他科目的教師也會在課堂上傳播滲透一些傳統的道德;即使日常生活中,也不時傳遞著傳統文化的內容。但是因為這些都是不自覺的,零碎的,偶然的,片言只語式的,支離破碎的,走了樣的,所以這些微弱的“國學”遺留物很難起什麼效應。
我認為,在中學裡我們應該倡導狹義的“國學”,也就是要有計劃有系統地讓學生讀一些經典,遵循一些傳統的行為准則,並通過學習,通過長期熏陶,養成習慣,內化為自覺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僅僅在形式上的“聽話”、“守規矩”、“有禮貌”。國學看起來離我們很遠,其實離我們很近,它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可以而且已經成為我們成長中最底層的那塊基石。
給學生勇往直前的原動力
■陸繼椿(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
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成立國內高校中第一個國學院,由著名紅學家馮其庸教授出任院長。當時,年逾八旬的馮老十分激動地說:“國學是我們文化傳統、思想傳統、民族智慧的精華,是我們這個民族頂天立地的柱子,也是我們無形的強大的精神長城。沒有她,我們站不起來。她也是我們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原動力。沒有了她,一個民族就沒有根底,就沒有了扎根大地永不可拔的根。讀到這番話,聯想到現在的社會狀況和中小學教育,想到人文教育中的缺失,我不禁感慨萬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論語》中的經典如今十分醒目地镌刻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的大廳裡,被譽為處理國家關系的“黃金法則”。法國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在《論孔子》中寫道:“沒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對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超過基督教義的最純粹的道德”。在伏爾泰和一大批思想家的推動下,1789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寫入法國《人權和公民宣言》和《法蘭西共和國憲法》。
僅此一例,就可見馮其庸先生所說“精華”、“柱子”、“長城”和“根”的意義和影響了。我們現行的中小學語文課本雖然也選了幾條《論語》,但可惜這一條並沒有入選。
國學從基礎學習材料來說,《論語》是經典之一。在這部孔門弟子記錄的孔子言行中,圍繞“仁”的闡發,精辟地論述了許多為人治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歷來列為“四書五經”之首。20世紀初以前的學子,至少《論語》、《孟子》是讀得滾瓜爛熟的。而在科舉時代,“四書五經”不僅要背出原文,甚至還要背出其中一些注解。這就是那個時代的讀經了。當然,要求全面一點,讀的不僅是“四書五經”,還要擴展到“十三經”,或者還可以包括《老子》、《莊子》、《墨子》、《荀子》、《韓非子》、《楚辭》、《史記》、《資治通鑒》等著作。
今天的學生讀經當然沒有必要一部部都去讀,都去背,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讀去背。中小學生讀經,可以是給文言文學習打基礎,讓學生了解一些中國民族文化思想傳統。教師應該從文化思想傳承的脈絡上,有針對性地精選一些經典著作作為學生的學習材料。
引導青少年接觸國學,精讀經典,需要各界進一步反思傳統文化思想長期的斷裂、缺失和現實的、長遠的重大意義。當我們面對美國人把孔子誕辰9月28日作為國定教師節的時候,當我們面對韓國人“端午祭”申遺成功的時候,當我們得知75位諾貝爾獎得主一致認為如果人類想在21世紀生活下去,必須學習2500年前中國孔子的思想的時候,我們既自豪又慚愧,愈加認識到和諧建設的深遠意義,愈加認識到當代中小學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經典的必要。
蒙學讀本的非蒙學教法
■邱劍雲(上海市松江二中語文教師)
就中學生接觸國學的總體情況而言,目前仍處於啟蒙階段,而《三字經》可以是一個較為適合的入門讀物。按經典文本的標准,《三字經》似尚不足列入其中,只是一種國學的啟蒙讀物、輔助讀物。但作為舊時代的蒙學讀本之一,《三字經》稱得上是一部簡約型的“中華文化小百科”,舉凡教學的道理,為人的品格,讀書的方法,歷史的變遷,求知的層遞,學習的楷模等都有所涉及,有所涵括。以此為起步,便有了些學點國學的准備,以後可以由此跨入門檻,以至進入堂奧。
《三字經》有較強的誦讀功能。三字一句、四句一組,諧韻流暢,琅琅上口,讀起來有興味,背起來不為難。一經背熟,便不易遺忘。我校幾位語文老師正是利用這一特點,每周安排課時引導起點班學生學習《三字經》。學生學一段背一段,學完全文也就背熟了。但中學生畢竟不是蒙童,已有了一定的審別能力,老師教讀《三字經》自然就不同於舊時私塾的死記硬背。先是“拿來”,一讀二抄三背,結合必要的“訓诂”、“句讀”,使學生能夠理解、熟讀、背誦;然後是消化吸收,一曰析,即分析文意,並指出不足之處,二曰聯,即聯系實際,三曰寫,即寫出感悟,由學生自主討論,自行成文。此為引讀六法。實踐證明,蒙學課本用非蒙學的教法更適合現今的學生。推而論之,其他經典文本的教讀是否也可以此為參照呢?
記得年前某地有一日本商人以“三光”為名注冊新辦公司,遭到當地不少人的抗議,說是日本鬼子還想以“三光政策”對付中國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把這一新聞說給學生聽時,他們稍稍愣了一下,便有人說:“三光”怎麼就一定是三光“政策”呢?《三字經》裡不是有“三光者,日月星”嗎?其他學生紛紛附議。這事至今想來還覺得有意思。看來讀讀《三字經》還不僅僅是孩子們的事。
也許有人認為,中學生從讀《三字經》起步太淺了,此話看似有理,其實未必。如前所言,《三字經》的內容並不淺,學生入門“經典”之前,淺明曉暢的文字有利於激發興趣。夏丏尊先生翻譯的《愛的教育》,文字很淺顯,說是獻給十一二歲的讀者,卻教育了幾代人。現在個別所謂的精英學者寫起文章來滿篇炫人的詞語,歐化的句式,“深”倒是“深”了,可就是疙裡疙瘩看不下去。這也反證了“淺”有“淺”的好處,不宜一票否決。我常常對我所帶的文學社社員說,要盡可能讀點經典,懂點國學。至少你能懂得“府上”與“捨下”、“令尊”與“家父”之類的不同用法,看出點電影電視裡的自說自話,也不至於欣然接受“論語是一部教人快樂的書”的論斷,以致對“半部論語治天下”之類的評斷一臉茫然。
國學,如何走進課堂
■李支舜(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
早在1600多年前,《論語》就傳入日本,現在日本許多公立學校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學習《論語》和中國古詩。海灣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將《孫子兵法》配備到人手一冊,當時美國媒體有一種說法:“一位看不見的中國人指揮美國人取得了海灣戰爭的勝利。”韓國甚至有句俗語:不要和沒讀過“三國”的人說話。更多的中國經典著作在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廣為流傳。
而在我們國內,天天上網的青少年不知道屈原、司馬遷為何許人的大有人在;說著流利外語卻看不懂簡單文言文的屢見不鮮;在“快餐文化”流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沒有時間,也沒有耐心去鑽“故紙堆”……在世界享有盛譽的中國傳統文化似乎正在被我們遺忘。因此,國學如何走進中小學課堂,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與校本教材開發結合。現在,全國各地都在進行新一輪課程改革,各校可根據本校師資情況開設選修課。國學進課堂,具體操作時要注意“八要八不要”:一要提高認識,不要盲目跟風;二要循序漸進,不要急功近利;三要去粗取精,不要全盤照搬;四要生動活潑,不要一味灌輸;五要編好教材,不要隨心所欲;六要保證課時,不要隨意“補白”;七要培訓教師,不要濫竽充數;八要掌握“精髓”,不要粗知“皮毛”。
與語文、歷史、音樂、美術等課程教學結合。從廣義來說,國學是中華民族傳統學術和文化的總和,包括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因此,語文、歷史、音樂、美術等課程是重要的傳統文化載體。
與做人成才結合。在中小學開展國學教育,除了傳承古代優秀文化外,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如何立身成人,達到“幼兒養性、蒙童養正、少年養志、成人養德”的目的。正如北京大學教授湯一介所說:“讓更多的人全面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了解從軸心時代到現在的來龍去脈,了解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從而讓文化傳統更多地發揮作用,構成我們今天和明天的做人做事、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准則。”
名家談經典教育
■季羨林(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
兒童經典誦讀正在將文化的種子撒播在孩子的心裡,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華秋實,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將來必會凸現,為這項工程所作的任何努力,都會使安放我們靈魂的精神家園更加美好。
■楊叔子(中國科學院院士):
考慮到人文文化對人格與感情、人的思維方式與水平、人的非智力因素等影響極大,考慮到一個民族源頭文化的深刻影響,我規定我指導的博士生,從1998年起入學的,必須背《老子》,必須背《論語》,否則不予論文答辯。
■任繼愈(國學大師,原國家圖書館館長):
(經典教育)這個事情可以從娃娃做起,中小學就可以做。文化不能急功近利,文化沒有暴發戶,不能白手起家。
■湯一介(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
一種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來文化。今天我們要吸收西方文化,前提是必須很好地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
■余秋雨(著名作家):
在孩子們還不具備對古詩文經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時候,就把經典交給他們,乍一看莽撞,實際上卻是文明傳代的絕佳措施。幼小的心靈純淨空廓,由經典奠基可以激發起他們一生的文化向往。
■郭家齊(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蒙以養正聖功也。”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給他畫什麼就是什麼。我們讓少年兒童天天跟聖賢接近,讓他們慢慢理解聖賢,慢慢與聖賢對話,結果就會很不一樣,所以經典的作用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