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老子智慧:“不開竅”也是一種人生境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作者: 大自在

    “和光同塵”,這四個字一聽就知道好像要采取一種比較委婉的方式,比較低調的方式跟別人相處。這句話出於《老子》,在《老子》的五十六章裡面的,有比較長的一段,我們先看一遍。  

  老子說,了解的不去談論,談論的並不了解;塞住出口,關上門徑,收斂銳氣,排除紛雜,調和光芒,混同塵垢,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我們以前念書的時間,念到這一段就是說教道家的老師最好不要說話,他一說話代表他不知道,那他如果知道的話那他就不說話。

  因此教道家很容易,進入教室什麼話都不用說,老師跟學生笑一笑就下課了,但是這樣一來的話,你不說話別人到底能不能了解你的意思呢?這是一個問題。

  所以道家裡面的說話,是一種方便法門,也就是我說話的時候,盡量使用比喻,盡量使用描述,很難直接去說到底什麼是道。

  所以接著他裡面說法上你不要用太多一般的一種聰明才智,在《莊子》裡面有一個寓言叫做渾沌的寓言,就是渾沌他對別人很好,別人看他很可憐,沒有七竅,就說你對我們那麼好,我們要幫你開竅,結果七竅都開了,渾沌就死了。

  莊子有這樣的寓言,那麼在老子裡面這段話他怎麼說?他說你要塞住出口,關上門徑;就是你眼睛不要到處亂看,不要看太多,耳朵也不要聽太多;你看太多聽太多,心就亂掉了,欲望就增加了。

  那麼接著說,你要收斂銳氣,排除紛雜,底下就是我們的重點,和光同塵。什麼叫做調和光芒?一個人有才華不要太亮眼,你太亮眼的話別人看了刺眼,他就會對付你。

  他倒不見得是因為討厭你,其實任何時代都有人上台面,那你上台面的人,你就要知道,這是一個機緣湊巧,條件成熟你就上來,條件一過你完成了階段任務,你就下台,讓別人上來。

  所以你在調和光芒的時候,就代表一種比較正確的態度,能夠適當的謙虛;至於混同塵垢,一般人都不喜歡塵垢,我非常愛干淨,衣服不能蒙塵。

  但是有時候在社會上,你稍微緩和一下,別人有一些大毛病,你有一些小的毛病,無傷大雅。這樣一來的話恐怕相處起來比較容易一點,因為你再怎麼清高,也還是活在社會上。

  如果說你別人很容易就影響你,覺得自己很不錯,但是別人也可以讓你覺得自己不行,因為你的來源在外不在內。所以親疏厲害跟貴賤,都要記得要操之於自己。

  對自己有基本的了解跟信心,就不會隨便受別人操縱。

  我們說別人一般是指群眾或是媒體,他如果說說你幾句好話,就很開心,倒過來批評你的話,你就很難過。所以在《莊子》裡面,就有一段話提到,他說天下人都稱贊你,不會讓你覺得振奮,說我要變得更好;天下人都批評你,也不會讓你覺得沮喪說,哎呀,我好像沒什麼希望了。

  能夠做到不讓天下人的想法來影響你的話,這樣的人在《莊子》裡面就有一定的水平,但是夠不夠呢?還不夠;真正到最高境界的時候是,從重外輕內到重內輕外,最後是有內無外。

  所以我們學道家的思想,就要能夠分清楚,人的生命有外有內,內當然是指一種智慧的啟發,也就是我經過某些生命的修練,得到智慧。有智慧之後就從整體來看,從整體來看的時候人生沒有什麼得失、成敗、來去各種問題。

  那麼能夠覺悟到這種境界的話,他稱做“玄同”,“玄同”就是很玄妙的同化境界,我們說到同化的時候,常會覺得說這樣不是失去個性嗎?

  但是我們也知道,個性是要保留給自己的,當你面對許多事情的時候,個性在於能夠讓你把事情順利完成,完成大家共同的願望。

  這個性跟別人相處的時候,你不能說我的個性跟別人格格不入,那你跟社會不能夠和諧相處,不能互相來往,你再有理想又有什麼用呢?

  所以基本上我們講到人生問題的時候,在儒家強調德行修養,我修養德行的目的,也是希望別人好好相處,能夠長幼尊卑,有一定的秩序,能夠有禮有樂,能夠分也能夠合。

  那麼在道家裡面就強調說,你要有智慧的覺悟,也智慧覺悟的話,首先就會把自我中心的欲望設法消解,不要跟別人比較,能夠安於自己的情況,這不是消極,反而是一種積極,活在生命的當下,來掌握到生命的快樂。

 

上一篇:明一法師:隨順世緣離知見
下一篇:忏悔YIN業改過自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