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明一法師:拜經共修今開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拜經共修今開始

隨著拜經機器的完善,幾個道場相繼開始組織拜經共修活動。今天在茶館舉辦第一次拜經共修活動。今天的活動安排了一整天的時間,上午是自己向大家介紹拜經機器的情況,以及如何拜經?拜經有什麼作用?拜經的歷史等等。下午大家一起開始拜《金剛經》,並且這一拜經活動將成為這個地方定時開展的固定活動之一。

拜經、拜忏是佛教修行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因為佛教一切的修行都是從忏悔開始,而拜經、拜忏是最最典型的忏悔方法。通過拜經、拜忏等等忏悔業障的修行方法,可以讓修行人減少業障,進入良性的修行環節。同時,這種拜經、拜忏忏悔業障本身也是一種修行手段。

尤其是現在通過利用拜經機器拜經修忏悔,比一般的拜經、拜忏修行還有更多的功能。因為以前的拜經、拜忏需要我們看著經書進行拜經、拜忏修行,無形中分散了一些我們的精力,讓我們不能專注於拜經、拜忏的修行。而現在通過拜經機器的幫助,我們無需再分散精力去看經書。所以,可以全身心專注於自己的拜經、拜忏修行上,達到反聞聞自性的效果。

在《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這樣記載: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而我們利用拜經機器拜經、拜忏的時候就很容易做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從而實現如大勢至菩薩般的反聞聞自性的修行效果。因為不再需要去看經書,只要“都攝六根”認真地聽機器發出的聲音,然後按照機器的提示進行修行,自然能夠“淨念相繼,得三摩地”。

所以,自己有個比喻。如果把禅修打坐比喻為靠自己的力量渡河的話,利用拜經機器修行就像渡拉著一根繩索河上越度。所以,拜經機器猶如河上的繩索,這根繩索引導著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這樣就能讓散亂心比較嚴重的人,很容易進入專注的狀態。

這實際上就是自己常常說的復雜用功方式。因為我們習慣於散亂的心,所以需要復雜的用功方式來攝受我們,這樣我們才容易進入專注修行的目的。而拜經機器發出的聲音就是我們緣念的對象,我們通過專注地聽拜經機器發出的聲音,專注地修行,就能實現反聞聞自性的效果。

事實上,通過拜經機器發出的聲音,我們得到了通常所說的加持效果。而且不同的經典,是佛陀為不同的對象說的內容。往往這些經典的後面部分有聽這些經典的人所發的護持這部經典的願望。當我們緣念這些經典的聲音的時候,他們就會來到現場幫助和護持我們。

所以,通過拜經典,我們不但能夠得到專注修行的效果,而且可以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和幫助。所以,我們在拜經的過程中發出一些願往,通過拜經的修行,諸佛菩薩會幫助我們實現願望。這就是拜經為什麼會實現所求之願的原因,並且這個願望還可以幫助到別人。並且拜不同的經典,會有不同的效果。

 

上一篇:明一法師:參加佛教用品展
下一篇:明一法師:拜經機器將升級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