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頂果仁波切震撼人心的教言[精華]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頂果仁波切震撼人心的教言 [精華]
我現在已經七十八歲了,一生看過許許多多紛紛擾擾的事情。 這麼多年輕人死了,許多同年紀的人死了,這麼多老年人死了;許多卑賤的人爬起來了;許多國家變故,這麼多混亂和悲劇、戰爭和天災,這麼多可怕的事情在全世界蔓延著。
然而這些只是黃梁一夢罷了,當你仔細思考,會發現沒有一件事情是永恆不變的,一點也沒有,即使身體最細的毛發也在改變。這不是理論,是你真正可以了解,甚至親眼看到的。 ——頂果欽哲仁波切 "任何人欲宣說佛法,必須首先使佛法融入自己的生命,僅僅重復佛法中的文字並無任何益處,如同一位演奏樂曲的聾子樂手,無論多麼動聽,他本人也無法聽到。在接受佛法時,我們應當心懷學以致用的強烈願望,如果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在別人面前學舌,如同乞丐為賺錢而演奏音樂,則接受佛法於自他均無利益。為了自己的名聲及地位而收集各種佛法知識同樣錯誤。如常言道:"知識越多,傲慢越大;離家越遠,誠實越差"。在調伏隱藏於自心的各種煩惱之前,我們怎麼能利益別人?一個身無分文的乞丐卻宣揚自己供給了全村人食物,這只能是一個笑話。為了真正利益他人,我們必須完善自身,直到也如巴珠仁波切那樣,雖然整個生命都與佛法融合,但仍謙遜地表示自己並未證悟。" ——頂果仁波切 所謂一個佛法修行者,乃是指面對任何順逆諸境,皆能轉極逆的境界為勵緣的修行人。他能清淨一切外境,且對修行的過程中一切順逆外境的經驗及相應,也能清楚地了知。修法者不應被順逆諸境所引起的障礙而停滯及困擾,應視自身如同大地對於任何的眾生不分其好壤及順逆,均同樣加以維護,而僅作承擔與容忍而已。修行者又應視困頓環境為修持的增上逆緣,如同強風不只不會熄滅火焰,而是會於一般火中幫助吹出更猛烈的火焰。 當我們遭逢逆境之時(諸如誘感、惡語、指責、或入獄等),我們都不應該抱怨而認為:「我不斷地祈請三寶,所以不應遭此災難。」而是應該認為此乃過去世損害他人所造成的惡業。因此,今生受此災難並思惟「籍此災難,願一切有情眾生過去世的惡業,皆由我身承受。」我們應該時時明了一切的考驗,均是蓮花生大士的善巧示現,藉此來消除我們的惡業。因此,我們應當衷心的接受任何傷害與責罵,而思惟此均為上師慈悲的賜予。 許多藏人在過去二十五年來於監獄生活的痛苦中,一點也未退失他們對上師的信心,反而更虔敬地修法。他們已將這些橫逆遭遇的煩惱轉化於佛法中,且更加強修持的實踐。 當我們在遭逢順境之時,則不應攀緣,而應當視之如幻夢。如果遇到富裕,以及發達成功能居住於高樓大廈之時,則不應自認為成就,也不應累積財富,而要求享受與追求名利、權勢。反之,應當了知幸運的來臨,實在是我上師慈悲教導的結果。縱使事業成功,也不應該忘記世間一切的成就都是無常的。 經典中說:「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有長必有消,有升必有降。」置身於順境之時,應常祈禱;「所有吉祥回向一切眾生,所有功德供養蓮師。而我則滿足於粗衣淡食。」生活實應僅須要溫飽以維持生活就好,且應如同過往的聖者,隱居於巖洞及屍陀林中。 所以,過去的聖者均居於巖洞,與野獸為伍。他們之所以如此,實在是已經將自己的生命存在,全部轉向於佛法了。他們放下一切,而專注於如同流浪者的苦行修持。此種精進的苦行者的內心,已充滿法喜。求法的意念,使他們關閉於巖洞,而且被死亡的來臨所策勵,而不斷精進。我們應當盡量趣入這種心靈狀態,在這種情況之下,由順境而產生的修法障礙也可避免。 如果不是這樣,一旦行者獲得名利與恭敬,將視自身為上師、或喇嘛,並自認為應該得到豐衣美食、恭敬等等。當此念頭興起之時,貪心、傲慢隨著增長,原來修法的清淨心,也隨之而完全消生了。若我們視順境如同夢幻,上述退墮的行為就可以避免,而能增長自身的修持。 我們亦可以同等的善巧方便,來觀察自身修行的變化。當我們修法遭遇阻逆之時,諸如昏沈掉舉、觀想不清等,應當轉化為培養清淨的洞識見地,也就是觀想所在的外境,以及一切眾生為住滿勇父空行燦爛光輝的銅色山;也可觀一切的示現,都是蓮花生大士一切的音聲,都是其咒音的共鳴。一切的思惟意念,均為他的智慧游戲。 若修法時,幸運地有所了悟與相應之時,也不可自以為有廣大的進步,而應該視之為上師的指示。亦應當當下清楚明白地了悟此種進步,並無任何目的或貪執。 簡要言之,一切的財富、光榮、名譽、錦衣美食,以及修持經驗,均可能引起我們的攀緣與執著。如果這種妄念興起之時,我們應仍安坐於座上,出濁氣三次,觀想念隨著濁氣而排出,如同排除貪、嗔、疑。並自我提醒如蜉蝣似的成就,是短暫而無其實質。 在過去世時,佛陀出現於印度,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大轉法輪於各地,而成就數千阿羅漢,使他們得以證悟。這些證悟者,有的可飛行於天空,並展示各種不可思議的能力。而現在這類的奇跡已不復再現,僅余留奇跡出現的地名。後來佛法傳入奠基,並宏揚於西藏,成就了無數的大聖者。他們亦復四出弘傳佛陀的教誨,而今這些大成就者,均已前往其它的淨土,無一遺留於世間。記取這個事實,我們應當了知,無論得到何種的成就,這其間均無本質可得。我們切不可貪求世間的事業,而生起執著應當避免攀緣。 我們於日常的修行、或睡夢之中,可能屢屢逢厲妖及魔障等惡業的強烈影響著。這些現象發生的時候,我們絕不可以意圖殲滅此種有害的厲鬼,即使在睡夢中也是如此。而應當視他們為過去世的父母,他門曾養育我們,而現在竟欲妨害、傷害我們。 他們之所以如此,必然是我們過去世所造惡業的結果,我們更應該進一步了知這種損害我們的惡業力量,他們本身也為他們本身、或他們過去世的惡業所支配。作此傷害,無非是為自己來世種惡因,作如是的觀察,大悲心乃隨之而升起。 當這些魔類決心為害我們,也應視之為清除無明的逆增上緣。任何的障礙、身體的痛苦、心靈的折磨,都可轉換為修行的方便。也就是將這些障礙視之為上師智慧的示現,當我們作如是修持時,惡業自然清淨,而痛苦也隨之消除。隨時如此覺照,這些惡業力量就不能成為傷害。反之,若視之為敵對,而欲摧毀他們,則會增加更多煩惱。 近幾年來,許多人因為雜念妄想,而引起各種不正常的障礙。這實在是自身潛在意識的作用。行者不應以此為外來的困境,而應當了知這是上師的賜予,作為修持過中的增上因緣。如此,更應專心於祈請上師,而對於所有魔類生起廣大的悲心,如果能如此的話魔障就不會興起。 若遇外力的干擾,則應當探究其來源,追究這些障礙本身是否有其具體的實質,是不是可以用手掌握,或用棒擊打。如果是如此,則追究他們安住於何處?源於何處?以及從何因緣生起?以此心意,我們應當誠心持誦蓮華生大士心咒並發願,願諸魔類得依蓮華生大大士大慈悲心,而親遇蓮師的善法。願他們不自損損他,願菩提心深入他們的心中。 如此的大悲心,融攝諸魔的心念、我的心、及蓮師的清淨心,三者合而為一,其功德尤其廣大。如果能視一切外相為上師智慧的示現。那麼障礙這個名詞也將自然消失。 我們對任何順逆均須保持清淨的洞見,視一切的相為圓滿清淨,勿使自心入於染污之中。我們必須以自身所處的地方,即為蓮師爭土銅色山的宮殿,而周圍的視戚朋友為勇父與空行,一切的音聲都為無休止的蓮師咒音。坐時觀想蓮師安坐於我的頂上,為我至誠的依怙。行走時,觀想蓮師以及他的淨土就在我右肩上,對他環繞恭敬。 並應進一步觀想,不僅銅色山為蓮師的宮殿,即使蓮師身上的每一個毛孔,均住有千千萬萬的蓮師宮殿,以及其眷屬。飲食之前,觀想所有食物及飲料變為甘露與白菩提,並供養。第一份予安住於喉間的蓮師,而將其剩余殘食當作是蓮師對我們的賜予,並藉以推持生命。如此,則可以消對美食的執著與貪欲。 夜晚就寢之前,應觀想全日安坐於我頂上的蓮師,現在慢慢進入我頭中,逐漸下降至心輪,安坐於半透明發光之紅蓮花上。蓮花上的四朵花瓣微開,於是蓮師放出無量光先,照亮我全身及臥室。旋即又遍照整個法界,當整個法界轉化成清淨光明之後,我即安住在寂靜純然,而不失覺知的清淨自性之中。 入睡的一剎那,則所有法界光明融入自身,而我又融入淨清光明之中,再融入蓮師。這時蓮師己縮為一指大融入光,再融入虛空,我隨之安住於此無盡無量空性光明的叔靜中。我們必須了知入睡與死亡的程序相似。此種修持法有利於我們臨終的修持。 假若醒時,發覺自己在睡時並未進入這種虹光境界,則要誠心向蓮師祈禱,賜予我們這種大覺的力量,再行入睡。假若妄想頻起,入睡則應了知此種雜念無生起、無留住、也無休止。假若沒有干擾的妄念,則安住於自然的狀態之中。假若睡夢之時,於夢中則盡力了知這本來就是如幻之夢。 清晨醒時,則觀想空間呈現蓮花生大士的皈依淨土,圍繞著蓮師的空行與勇父,促我起身,空中充滿蓮師咒以及超於世間的天籁。起身時則觀想我步入空行淨土,該處為所有勇父空行所居住,而我們自身也是金剛亥母,真實不虛,且從無始以來便是如此。 我們以至誠向蓮師祈請:「喇嘛千諾、喇嘛千諾」即上師了知一切,上師了知一切。蓮師本己安坐於我們心中的紅色蓮花,此時蓮花盛開,而蓮師再度出現安住於我頂上。我們不停祈求、祈請,我的心識隨順教法,祈請一切教法緣於正道,並祈請一切幻覺悉變為智慧,精進地修持,直至我心充滿蓮師的開示,而且行住坐臥之中均不離於此。 僅僅聽聞上師,以及短暫的開示,不可能有成就。蓮師不僅是外在的形相,也必須與我覺悟的心意,完全融合。蓮師稱:「我不拾棄任何虔誠的徒弟」,如果視蓮師為一有血有肉的凡夫,則精進修持所必須的恭敬心很難興起。我們應當視蓮師為貫通三界、永恆不變、無所不知的智慧,即使千萬有情同時向他祈禱他也能夠分辦。 須知信仰在修持過程之中至為重要,如果我們一心至誠信仰蓮師,則一切事業均為其加持。隨時虔信修行,其本身即是祈請。一切的思變均是蓮花生大士,自然的信心隨之而生起。這種信心自會關照一切,一切色身均成為蓮師,一切的音聲都是祈請,一切變化的心意均是一切自然造做。 此為極殊勝的上師相應法,且視上師為不可分別的法、報、化三身。此修法之完成,無須依賴修持次第、閉黑關、證空性、以及持氣進入中脈,藉修持所有其它修法,均可融入此專一修持中。就如渣華哝山巴等大聖者所為,日夜一心修持,經年累月不斷,亦不知饑渴。 以此信仰心,棄絕此生的各種誘惑,而不迷惑於世間行;了知因果而不作惡業,一切尋求的執著,自然消失。行者就不會偏離無上佛道,視一切示現為本尊音聲及大樂。行者就不會誤入凡夫的念頭,視一切事物為上師所示現。並真誠地相信,行者就不會誤入邪見。在此情況下,出離及杜絕妄念自然升起。一切應摒棄者自動消失,上座下座無分別,絕對的自性及智慧觀照,則自然明現。 我們應不斷地修持清淨心,使我們能直接地觀照到一切法界與眾生本來就是清淨與圓滿。而更進一步無論因外境而起的念頭,或過去深植於內心的經驗,我們必須了知其本質並無實有,而自然解脫。我們切莫追憶過往的心念,並沈迷於此種憶念之中。若是興起妄念,即行覺察而斷絕。如不予以斷治,則一切成功、勝利、敵人、財富、經營或任何世間成就的沈迷,將產生無止盡的煩惱,一如微風吹過湖面,漣漪不絕。 若任由自己沈迷於貪鎮疑嫉的憶想當中,那無異是使自己沈浸妄想之中,正因對此一切情境的執著,惡業造作生起而痛苦隨之而來。雜念來時,僅覺察它的興起,並同時了知它無來處、無住處、無去處,也無蛛絲馬跡可尋,一如燕過晴空、飛影自逝。依此思維,念頭來時則於之於絕對無邊的境界念頭不來則隨順自然無念。 簡而言之:第一,無論任何的行為都不可忽離對蓮花生大士的觀想,如此則可獲益無邊。再者,所有功德必須發心回向於一切眾生,此利他的念頭為發展寶貴菩提心的先決條件,及基本的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