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清時
2006年6月10日上午十時,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士在松竹草堂開講“松竹書院開壇第一講——《現代科學觀看佛學》”。
朱校長首先引用量子物理的創始人玻爾說:“誰不驚異於量子理論,誰就沒有理解它。”二十世紀的另一位物理大師費曼甚至說:“我想我可以相當有把握地說,沒有人理解量子力學。” 他們的話反映出了量子物理學的神奇。再談到巨人之爭——愛因斯坦的EPR實驗,兩只手套相互關聯。
接著講到世紀之爭的實驗檢驗——貝爾定理,兩種觀點兩種結果,愛因斯坦的觀點,這兩個光子一旦產生就有了實在狀態,即確定的偏振方向,所以右面和左面都有sin2300=1/4的光子,即3個光子通不過,按玻爾的觀點,假設光子在觀察前的偏振狀態不確定,這時光子對中只要有一個光子通過了自己的偏振片,那就意味著這個光子與自己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一致(因為檢測前光子並沒有自己確定的偏振方向!),而另一個光子則馬上在瞬間選擇相同的偏振方向,因此第二個光子將發現自己與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交60度,不能通過的幾率是sin2600=3/4。
又講到波粒二像性與量子波的坍縮,從什麼是波?什麼是波的干涉?幾率解釋,什麼是疊加態?“幾率坍塌”問題,“薛定谔的貓”,幾率坍塌與人的意識,總結量子物理的三個革命性結論:一是微觀世界中的粒子,在未觀測之前並無確定的狀態, 而是處於所有可能的狀態的模糊不清的疊加之中;二是在微觀世界中, 主觀(人的意識)和客觀再也不能截然分開了;三是有意識地觀察時,微觀粒子會即時選擇一個確定的狀態清晰地出現(幾率坍塌)。
朱校長用現代科學量子物理學的觀念與莊子和佛學比較,量子疊加態=渾沌態?佛學要重現的世界“本來面目”,沒有主客、自他、物我的對立,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禅宗指出,人人皆有佛性,佛性處迷而不減,在濁而不昏。不論是什麼人,都自有其靈明覺知之性,即本源的、未受污染的心。只要見到了這個本源心,也就見到了我們的“本來面目”。
“本來面目”在禅宗史上最早見於《壇經》,是六祖慧能在大庾嶺頭初次說法啟發惠明禅心時所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這麼時,那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可以說,重現“本來面目”是一切參禅者要窮畢生之力解決的根本大事。中國禅宗的精髓要義,就在於對“本來面目”的重現之上。又講到“善惡”是代表一切相對的兩個方面,人是怎樣走向迷失的?莊子:意識發展的過程也正是人類迷失的過程。
量子波的坍縮等於意識的二元分別選擇,愛因斯坦在EPR論文中陳述的自然科學的基本觀念,沒有確切的物理狀態,就不能稱之為物理實在;什麼是“物理實體的元素”呢?“如果在不以任何方式干擾系統的情況下,我們能准確地預測(即機率為一)某一物理量的值,那麼必定存在一個物理實體的元素與這個物理量對應。”他認為,這個准則同樣適用於經典物理以及量子力學中對實在的概念。自然科學匯聚著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所有知識都無一能免地具有意識加工過的痕跡。本文前面所講的“幾率坍塌”和“貓”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正是揭示出了事物的本來面目被人類意識所執著的觀念加工時導致的畸變。
最後講到佛學並不反對科學,它的目的:“返本還源”在更高層次上見到“本來面目”,我們不可能永遠停駐在清純無染的狀態,但卻完全可以在客觀性和個體性充分發展之後,在更高的層次上重返精神家園,“復歸於嬰兒”。通過這種高層次的回歸、揚棄、淨化,即可恢復我們的明月之性,白雲之性,高山流水之性,即可走向與本真同一的樂園,從而用審美的態度詩意地棲居於這個世界。“大智若愚”與重歸大自然。用廓庵禅師作的《牧牛圖頌》第九首《返本還源》結束本次講座:
返本還源已費勁,
爭下直如若盲聾,
庵中不見庵前物,
水自茫茫花自紅!
開講前,劉正成先生做了論壇主持人講話,他從三年前擬議在《中國書法全集》編輯部建立松竹書院,到今天特聘學界導師開講,是立足於古今教育模式的取向優劣,闡述和強調了松竹書院的宗旨。他說:
1.古代科舉與書院教育的取向分野:從秦代的國家教育到唐宋科舉的完善,是以培養吏治人才為目標的功利性教育,而宋代以來以朱熹建立白鹿洞書院和執長岳麓書院為標志的民間辦學,是以格物致知為目標的非功利性教育,直到王陽明辦書院受追求致良知的傳統,在清末廢除科舉、實行全盤西化的分科制現代教育後即告中斷。現在要弘揚傳統文化,試行民間書院的以求知為目標的非功利教育,應是當務之急。
2.跨學科交流是古代的傳統,它與現代學科制可以互為補究。中國的書法文化既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又需要多學科的研究去整理、繼承和發展。聘請各前沿學科的導師做講壇教學,將極大地促進書法學和《中國書法全集》編撰人員與工作的進步與發展。
劉正成先生說,我的這個想法得到朱清時院士的理解和支持,並親自執講第一講,從科學和中國傳統文化——莊子與佛學的比較研究,以探索和開啟認知科學的新思維。朱清時校長的講學受到與會學者的大力贊賞,在與朱校長的討論中加深了理解,並表示還要來聽講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