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法師:出離心、菩提心、修心八頌
三乘戒律的共同基礎——出離心
一、出離心的重要性
佛經指出不管出家僧眾或在家居士,受戒首先必需有出離心,就能否生起出離心而言,得到人身要比得到天人身還要可貴、稀有,因為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中,只有欲界的眾生才能生起出離心,欲界又分三惡趣、人趣與欲界六天,三惡趣中的眾生或因所受的苦太猛厲,或過於愚癡,而產生不了出離心,欲界六天中的天人則因過於放逸,忙於享樂而不想發起出離心,人類有苦有樂,故才有產生出離心及受戒的可能。但也並非所有的人類都能如此,我們這個小世界中的人類分住在四大洲,北俱盧洲的人因遇不到佛法,沒人引導,故被排除在外,其余三洲的人,即使生起出離心後,也需五根具足,且未造五無間罪、非為黃門等才有受戒的資格。由此可見,要學佛修行是多麼不容易!我們是經過這麼多層篩選後的幸運兒,故應深深珍惜這千載難逢的機遇。
從古至今,宗喀巴大師對戒律的弘揚影響巨大而廣泛。他在《三主要道論》中,解釋發出離心的理由時說:「無出離心無熄滅,希求有海樂方法,由欲有樂縛眾生,故先尋求出離心。」其意為,如無出離心,就不能熄滅煩惱與痛苦,也追求不到輪回中的安樂,更不能獲得究竟解脫,正是對塵世的貪著而使眾生束縛在輪回中,因此追求解脫必須要發起出離心。
法王在《勝利道歌》中也述說了以出離心為基礎受持淨戒的功德和破戒的過患:「一切勝生定圓樂,皆從依此而生故,破戒惡趣漂無垠,勿令自迷應取捨。」在《忠言心之明點》中說:「貪著現世無法緣,享受欲樂增貪心,利樂稱譽求不得,如夢買賣故捨棄。」
其意為貪著今生的人,沒有修學佛法的緣分;追求五欲享受的人,只會無休止的增長他的貪心,人們都追求世間八法中的利樂稱譽,但人生不如意事往往十有八九,利樂稱譽越被追求就越加遠離,導致今生後世感受無量的痛苦,所以對今生的世事有如夢中的買賣一樣,應予捨棄。夢中買賣本不存在,醒後有理智的人怎麼還會去執著其盈虧呢﹖現在世人對華衣美食、權貴、財富及邪YIN等不但不加以扺制,反以為是時尚潮流,大多數人趨之若鹜,導致在生死輪回大海中時浮時沉,永無出期。
我們修行人應反其道而行,依照聖者的教誨,切實認清世間法的過患,進而發起無偽的出離心,再受持淨戒,聞思修行,一步一腳印地邁向涅槃聖城。
有一部份人既想得到世間的圓滿,又想得到出世間的解脫,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以這種發心,不要說今生,就是千年、萬年,甚至上億劫也不會有解脫的機會,因為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是兩個完全相連的法,凡夫妄想兩者兼得是萬難成功的,只有褔慧具足的聖者才能實現。就像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所教示的那樣──「世上難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所以要做一個真正的三寶弟子,尤其是出家弟子,一定要常常觀照自己的相續,是否已經真正產生皈依心和出離心,是否對上師三寶生起了不退的信心,戒律是否清淨等等,希望各位有志出離解脫的學法人對此三思。
如修學佛法的同時不放棄貪戀世間八法,如此下去,其相續中終將產生邪見,喪失正知正見及對佛法的信心,此時就會出現許多違緣,破根本戒也在情理之中,今生後世都會感受劇烈的痛苦,以後無法得到暇滿而修學佛法,所以今生發起出離心,守持淨戒極為重要,這是後世安樂之因,應祈禱上師三寶加持守持淨戒、不遭受違緣。
現在我們已得到暇滿的人身,完全具足了修法的順緣,如果不趁此機會發出離心守持淨戒,設法調伏自相續的煩惱分別心,過了這一世到了中陰或後世時,就根本沒有機會得到解脫,到時後悔莫及。
從修法感受方面而言,依靠強烈的出離心而守持清淨戒律的人,因為了知輪回中的萬法都是無常、無實,都是業障幻化所成,所以會自然斷除無始以來對色聲香味觸這五種欲樂的貪求。華智仁波切的弟子烏金丹增仁波切(蓮師化身)曾說:「世間八法如雲,出離心如風,以強烈的出離心受持淨戒,就像狂風吹散雲霧一般,能自然摧壞對世間八法的染污執著和一切修行障礙。這時他僅僅依靠持戒的功德,在內心就已經感受到帝釋天一樣的安樂,他實際上已成了世界上地位最高、聲譽最廣、財富最多、最為幸福的人了,他因放棄了對一切的貪求,無勤地獲得了世人終日奔波而仍不能圓滿得到的東西。從長遠來看,帝釋天遠不及清淨持戒的修行人,因為帝釋天對輪回沒有強烈的出離心,在褔報享盡後,還將墮入惡道中受苦,但依出離心而清淨持戒的人,卻會進而獲得出世的解脫安樂之果。
如果沒有出離心,就不可能會有自始至終都全心全意皈依三寶的決心,得不到大士和中土的皈依戒,甚至只是一種盲從的行為而已。
在家居士同樣也應對輪回生起厭離心,對解脫生起希求心,就像去拉薩,無論是徒步的乞丐或乘坐飛機的富翁,都是朝向拉薩的目標前進,否則連別解脫戒的戒體都無法獲得。這樣學了幾年佛,其實都在稀胡裡胡塗中度過,得不到收獲,還怨天尤人,抱怨上師三寶不給加持。在智者看來,則是自己沒有如理如法修行,不按佛法所要求的方法去努力,甚至對上師三寶的皈依心與信心都未得堅定,這便是自己欺騙自己的結果。
寂天菩薩曾說,世間最悲哀的莫過於自己損害自己。雖然一般人以為只有別人才會損害我,但正是因為自己生不起真正的出離心、菩提心及無法護持淨戒之故,才從無始至今一直流轉於輪回中,受盡了無量痛苦的折磨。如此看來,損害自己的難道不正是自己嗎?如果能反省自己,找出缺點惡習,並勇於自我否定、自我改造,則自心逐漸澄淨而感受到佛陀、菩薩們大清淨、大光明的智能境界。
反觀現在很多修行人,沒有強烈的出離心和受持清淨戒律的基礎,雖然看了不少書,依止許多上師,但在修證方面,甚至連些許功德也沒有生起,這並不是佛法沒有加持力,而是他們尚未在佛法的道路上邁出過一步。現在明白了教理,還不想生起出離心精進修持的人,在諸佛菩薩眼中,無疑是最可憐的人了。
二、生起出離心的方法
談到這裡,我們應該了解出離心是依靠什麼方法產生的。宗喀巴大師在《三主要道論》中說:「暇滿難得壽無常,修習能除此世欲,業果不虛輪回苦,思維能除後世欲。」
一個修行人真正想要遣除對輪回的貪執,就要修三乘共同的四個加行,即暇滿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痛苦,能經常修持這四個加行,自然就生起對輪回的強烈厭離心,進而對解脫生起猛厲的希求心。這樣就生起了出離心,也唯有如此,修法的功德才會很快顯現,無明的種子及習氣會很快清淨,就好象十方諸佛都在為他一人加持一樣,所以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這四個加行,切莫以為是無關緊要而加以擱罝,否則就難以生起出離心。
以強烈的出離心來守持戒律,這是佛法的根本學處,否則,甚至連三乘佛法的相似功德都無法生起。之所以稱「共同前行」,是因為無論小、大乘,顯宗、密乘都共同以此為基礎,只有修好共同前行,才能修好不共加行。修好不共加行後,才能進入修持正行的階段。所以我們一定要多觀察、多思維、多修持這個共同外前行,再加上多閱讀高僧傳記,使我們對輪回世間八法產生不退的厭離心,這樣才能保證真正的出離心能夠順利生起。
修加行對修大圓滿同樣有極大的幫助。也許有人會疑惑,這種基礎修法怎能對這麼高深了義的大圓滿修法產生幫助呢?緣起力確實是不可思議的,凡如理修行過的人,對此都會產生很深的體會。此共同外前行在藏地各個教派都極為強調,如格魯派的《菩提證道次第廣論》、噶舉派的《解脫莊嚴寶論》、薩迦派的《道果前行》、寧瑪派的《龍欽心髓前行》等論典都對共同外前行的系統論述,並有具體的修法儀軌。
三、出離心生起之量
具體出離心生起的量是怎樣的呢﹖宗喀巴大師在《三主要道論》中確定出離心生起之量時說,修已於輪回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晝夜唯求解脫心,起時是生出離心。也就是說,對輪回的世間八法沒有絲毫希求心,時時刻刻只有追求解脫之念,這才是真正生起了出離心。
現代的眾生煩惱日益深重,貪欲迅速增長,故法王如意寶的《勝利道歌》中,提及出離心生起之量時說:「於諸輪回盛世富,不起羨慕之心念。」
這是說,對世間八法的貪求已經淡薄,對解脫則產生了很強的希求心。宗喀巴大師針對當時弟子的根基意樂,故要求較高,而法王則針對現代眾生的根基,故要求較低。
生起清淨的菩提心
佛陀以其遍知的智慧而向我們證明並指出——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可悲的是眾生們出於對兒女(即我們)的疼愛而造下種種惡業而輾轉於輪回之中;更可悲的是我們竟然對於眾生由我們而生的痛苦視而不見;最可悲的是,甚至在成佛這件事情上,修行者還要在自己與眾生之間,分一個孰先孰後!所以具備大慈大悲,拔除一切眾生輪回煩惱及給予他們以解脫成佛的目的與動機,是你自己拔除輪回煩惱並且解脫成佛的關鍵要訣。
因為在所有修持所獲得的功德之中,身、語的功德並非最大,且由於分別妄念的作用,由之產生的功德也是無常的。所以真正的善良絕不能摻雜世法八風的目的,不能為了世法八風的利益而去建立功德,這樣的功德也是不足以令人解脫的。想要建立不是無常並且清淨恆久地為自己所把握的功德,除非是內心深處生起了真正的慈悲心與菩提心。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一不是由菩提心的攝持而獲成就的。以此發心的殊勝,努力兌現讓眾生成佛的誓言並實踐上師恩賜的教授,以維護菩提心的善根。在相續中不間斷的行持,以至於逐漸破除了修行與不修行時的界限,於日常生活,任何功用中不斷修行,形成三昧的力量。然後終有一日,得見並安住於本性之中,這便是正行的殊勝。就所建立的功德而言,無論做任何大或小的好事,若心中只有自己,僅能獲得相應的一份功德;若心中有十個人,則所獲功德會自然增長至十倍;若心中有百千萬億人,所獲功德則是百千萬億倍。可想而知,當把功德發心回向於無量眾生時,內在產生的功德,即便是佛菩薩也難以描述和稱量了的。故而修行者在回向時,要觀想十方諸佛菩薩在自己的面前,將自己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身語意的功德,以及一切修法中安住而生勝義菩提心的無漏功德,回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一切宗派之師尊三寶,祈其長久住世、永轉法輪;回向一切眾生解脫成佛。發心正行與回向時,都應有世俗菩提心攝持的部分及勝義菩提心攝持的部分。由前者而引發自己與一切眾生成就化身與報身的功德,由後者成就證悟法身的境界。故勝義菩提心的回向(即安住於清淨本性之中)是最殊勝的回向。這樣的話,由於從始至終都有菩提心所攝持故,建立了修道的發心殊勝,正行殊勝與回向殊勝。這三種殊勝的直接利益便是將自己所做的一切功德最大程度地利益了師佛眾生及自身的解脫成佛,否則,它們會成為有漏的人天福報,淪為無常的犧牲品。
在遠離慈悲心的修持中,修行者會逐漸生起三種障礙解脫的過失:首先,會將所學習到的知識當做自己譴責他人的資本,反而將信仰用來增加了自己伺察他人過失的習氣;其次,由於經常觀照到他人的不好而滋養對於自我的驕傲我慢;然後,又由於修行者內心充滿對於自我的執著而越修行越難以與法相應,並滋生許多煩惱與貪嗔癡了。修行的目的,即修好自己的內心並引發正確的行為以致於解脫。而當你流於越修越煩惱的弊端時,就要切切警醒自己是否遠離或尚未生起真正的慈悲心,並且要清楚地明白自己又為何不能解脫了。
假如你是一個充滿慈悲的人,勢必會破除自己對一切好與壞,是與非的概念心的執著。因為當你遭遇到逆境與不幸時,出於慈悲你會欣然利用這種痛苦而發願說“我今受此苦,眾生不復受”,並以代受眾生的痛苦而為美事。一個真正的修行者絕不會只追求生命中好的層面而拒絕不好的層面。當你在相續中不斷修習“自己的一切好供養眾生,眾生的一切壞願自己代受”的自他相換時,將會淨除自己無始劫來無量的業力障礙。這樣做的話,即便此生不能究竟解脫,來生也會成為一個有智慧並具備救度眾生能力的人。一切好與不好都將成為自己對眾生產生更大更強烈的慈悲的泉源,而慈悲心會自然消除你對於自我的執著,這樣,你距離得見清淨本性的機會,還會遠嗎?
發心和證果的剎那,可以獲得相同的功德。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就是因為生起了清淨的菩提心,並由這種讓一切眾生成佛的願力使得自己生起廣大精進的勇猛之心。以觀見無常而無畏於修行的勞頓辛苦,以相續的悲心而斷除我執與法執,終於以圓滿證悟本性而救度了無量眾生。故而你們要愛護一切父母眾生勝過於愛護自己,千萬不要做任何傷害眾生利益的事情。我們藏族可能是祖先有羅剎血統的緣故,有吃肉的習慣。而實際上在你未能有使這個動物趨往解脫的能力前,出於口腹之欲而不惜殺生,啖食,乃至取其皮毛,這種貪心的果報會使你至少在五百世中做這樣的動物而被人宰割、屠戮。漢族佛教徒在飲食上多數食素,這是非常具備慈悲心的。一切眾生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你又如何忍心去吞咽因為疼愛我們而造業受苦的父母的肉呢?
發菩提心的意義與修法
有沒有菩提心,是判定大乘或小乘的根本依據,同時也決定了今後修行成就的大小。小乘的羅漢只顧自己出離輪回,而大乘菩提心是無私地去幫助一切眾生都能解脫的大慈悲之心。菩提心是整個佛法的精髓。
沒有發菩提心的人,就算他正在修行密宗大法,實際上也已落入小乘。為什麼呢?從因果的觀點來看,發心是成就的因,發的心越廣大,成就的果就越廣大。反之一個人如果只是為了謀求個人快樂為目的去學佛,就是一種自私的發心。為滿足私欲去學佛,怎能結出無上的佛果?!因此,一些大成就者干脆精辟地說:“佛教就是慈悲”。發菩提心應建立於一切修法之前,就算一個人修的法是小乘,如果他有廣大的菩提心,那麼他實際上已是在修大乘佛法,所作皆是菩薩行。
很多佛教徒喜歡大談空性、中觀這些他們認為很高深的理論,而往往忽視了慈悲心的修行。如果沒有菩提心,根本無法通達空性,一旦具備了廣大的菩提心,慈悲心會自然地將你帶入空性的體悟。所以想了解空性,最好的方法是修菩提心。
蓮師說得好:“殊勝之道就是服務於他人,任何厭倦‘無我地服務於他人的心’增長時,證悟的路途就加長了。”
如何才能發出菩提心呢?傳統的方法是先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慈:願一切眾生都能具足快樂和快樂之因;
悲:願一切眾生都能永離痛苦和痛苦之因;
喜:願一切眾生永遠都不離無痛苦的妙樂;
捨:願一切眾生都能遠離貪愛嗔恨的分別,心住於平等。
四無量心是菩提心的種子,因此可以通過以上的發願來開啟和擴展自己的菩提心。
發心又可分為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兩種。比如有人落入水中又不知水性,馬上有性命之危,你看到之後,出於對他的的慈悲,立即想去救他上岸,這個願望是願菩提心。當你決心已下,跳入洪水中奮不顧身地救起溺水者,這一舉動就是行菩提心。只有先發出願菩提心,才會生起行菩提心。
關於願菩提心的修持,有三個方法:
一、修自他平等;二、修自他交換;三、修重他逾已。
把自己看得比較優越,把別人看得比較低賤的傲慢心理,是發展慈悲利他的主要障礙。所以要明白眾生在本性上是平等的--真正的慈悲心是平等的心境。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將自己的快樂、美好施予眾生,並且去承擔他們的所有痛苦,進而才會產生尊重、愛護眾生超過自己。如此,善良的品質就可以增加。以上這三個方法都有具體的修法,在此恐繁不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很善巧的方法。
比如有一次,巴珠仁波切和他的心子紐舒龍多在山中閉關,一天,他們收到了一大塊上好的酥油,原來是紐舒龍多年邁的母親,日復一是積攢下來,然後托人從遙遠的家鄉帶來的。巴珠仁波切對紐舒龍多說道:“你看看,你媽媽是多麼疼愛你呀!你在修法時,是否經常想到她老人家。”
紐舒龍多誠實的回答:“我是想到了媽媽,但不是常常想到。”巴珠仁波切喊道:“你真是沒有人性啊!她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給了你一切。你卻不曾為她多作祈禱!真是丟臉啊!我給你七天時間,你在七天中必須專門思維媽媽無比的慈愛和恩德。
依照上師的囑咐,紐舒龍多在七天裡對她母親的恩德與慈愛有了深刻而清晰的體會。他將這種感恩之情擴大,無始以來一切眾生都曾做過自己的母親。一種利益眾生的菩提心在他心中綻放開來,他比任何時候都強烈地生起了去救渡眾生的願望。
至於行菩提心,就是把對眾生的關愛慈悲,真實地付諸於行動之中,包括: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禅定、般若六個方法(六波羅密)。真正的菩提心不但應在心中生起,更應付諸行動之中。
有個老喇嘛喜歡獨自在山間的一潭清水前觀修,那正好有一塊平坦的大石頭,他可以坐在上面,可是每次當他剛坐好,准備開始修行的時候,卻發現有幾只小飛蟲落入水中掙扎,他慈悲地彎下腰去,將它們一一撈起,放到安全的地方,當他再一次調整好盤座的姿勢准備開始修法時,再一次地發現又有其它的小蟲飛到潭水裡,在無助的掙扎。
他就這樣日復一日,從來沒有安靜的坐著,他把修法的時間都用在打撈落水小蟲的事情上了。他的師兄弟知道以後,都來勸他:“你可以到別的地方去,遠離這些瑣事的干擾。”一位好心的師兄說到:“那樣就可以很快進入甚深的禅定,開悟的時間就指日可待了!”另一位師弟接著說:”你可以試著閉上眼,不要被世間紛亂的幻像所吸引。”另一位師兄干脆說到:“你這樣反復坐下、站起、坐下、站起,怎麼能夠修行成功呢?”
……
老喇嘛聽完了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善意關懷,對大家說到:“各位師兄說得很對,如果我能安靜的觀修,那麼我的修行功夫一定很有進步,可是我每天誦經,反反復復發願要幫助一切眾生,並不斷地念誦觀音菩薩無私的大悲心咒,怎麼能夠忍心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可憐的小生命溺死在我眼前而裝著沒看到呢?就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他的那一群師兄弟竟不知如何作答。
所以,菩提心不要僅僅在嘴上說說而已,這樣是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的。應從最小的事做起,盡力去幫助眾生。現在很多人就是這樣的,看到別人都要病死或餓死了,本來是可以幫助他們,給點藥品或吃的東西,就可以很直接有效地解決了,可他們卻不願意去做,卻躲在自己的佛堂前發願、祈禱、頌經,還貌似慈悲地說把一切功德回向給眾生,這其實是為自己的自私找借口而已。
從發心的自相來說,可分為世俗谛菩提心和勝義谛菩提心。前者在資糧道與加行道上所修,一旦到了五道中的第三層位--見道的時候(初地菩薩),即可生出勝義谛菩提心。這種菩提心依靠修持證得自然流露,毫無造作,離一切戲論。此時,就有能力直接去利益眾生。當然目前給你們講勝義谛菩提心還為時尚早,只是讓大家能明白修行的整個路徑。但要達到更高層次需要一個過程,就象上樓梯,只能一級一級地上,不可好高鹜遠。
為加深對菩提心的了解,可以學習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及各教派對此書注疏,以及噶當派大成就者朗日塘巴的《修心八頌》和薩迦派無著賢的《佛子行三十七頌》等,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也有專門教授。寂天菩薩是這樣贊美菩提心的:
它是駕馭死亡的甘露,
它是消除貧苦的無盡寶藏,
它是撲滅疾病的靈丹妙藥,
它是漂流於生死苦海眾生的庇蔭大樹,
它是驅散妄念烏雲的明月,
它是根除幽暗無明的艷陽,
它是覺悟者的慈悲心。
我們應先了解發心的種類。我們要修大乘佛法,都有各自的動機,但不外乎以下三種:
1.國王式發心,2.船夫式的發心,3.牧童式的發心。
所謂國王式的發心,就好象國王先摧毀一切外敵,清除一切國內的隱患,自己先坐穩王位,再盡君主的義務,安撫一切百姓。比喻修行人想自己先成佛,然後再渡一切眾生到佛位。
而船夫式的發心,是指修行人想自己和一切眾生能同時成佛,同時獲得解脫的妙樂,就如同在江河上擺渡的船夫,他的目標與努力都是為了自己和所有乘船的人能一起到達河對岸。
最殊勝的發心就是第三種牧童式的發心。牧童為了牛羊能吃到嫩草和飲水,並防止虎狼等野獸的傷害,於是將羊群趕在前面,他自己走在後面。就象地藏菩薩所發的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修行人只有發這樣的心,為了先將一切眾生都安置於佛位之後自己才成佛,才會有最高的成就。但千萬不要私下裡偷偷地想:“只要能快點成佛就發第三種心吧,反正也不可能所有人都真的成佛。”如果你有這種念頭,實際上就沒有牧童式的發心了。牧童式的發心應是從心底裡真真切切地發出的,完全是出於慈悲輪回中的苦難眾生而生起的,只有這樣,才會有無與倫比的巨大心力。
因此發牧童式的菩提心,應貫穿於修行的始末。開始時依靠念誦儀軌,思維法義並在皈依境(代表你誓言的見證人)前長期地反復修持。直至進入見道位後,能通達法爾真如,悟入空性就產生了無造作的的勝義谛菩提心。到了那個時候,也不需要儀軌來引發,自然而然的,時刻不斷地就有遠離戲論的無偽菩提心。
發菩提心,在大圓滿前行裡被列為不共五加行其中之一,原理是在上師三寶前思維和念誦發菩提心的儀軌,把上師三寶聖眾作為你誓願發心的見證人,在他們面前至誠地發願,誓願生起無我利他的菩提心,以此不斷引發、擴大自己對眾生的大悲心。修發心時也應觀想皈依境,與修皈依大禮拜的方法相同。觀想六道一切眾生遍布四周,思維他們從無始以來生生死死輪回中,沒有哪一位不作過自己的父母親。
因為我們的癡太深了,不知道前世是怎麼樣,不知道一切眾生都做過自己的父母親。比如說你這輩子從出生一直到十歲之間做過什麼事,你現在去想一下,完完全全都忘記了,就好象沒做過一樣。我們是一個月兩個月,一歲兩歲三歲……這樣長大的,可是十歲前做過什麼,都不知道的。這是因為我們太愚癡了。無始以來我們常常做著貪嗔癡的工作,這個癡就越來越深,前生前世就不知道了,下一輩子就更不用說了。
因果是很清楚明白、很實實在在的,但我們的癡太深了,所以就覺得因果很神秘。從前,釋迦牟尼佛有個弟子叫嘎打耶那,是位成就者。印度所有的出家人,一到中午,就托著缽,到有人住的地方乞食。不可以乞過三家,如果三家都不送吃的給你,那這一天是不能吃飯的。也不能開口討,出家人一到門口,就振響錫杖,在家的人聽到聲音就來供養。然後,出家人就回到休息的地方,打坐修行。嘎打耶那已經修成阿羅漢了,當他和幾個弟子一起乞食時,見到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小孩在那裡吃豬肉,旁邊來了一只狗,女人就用骨頭來打狗。阿羅漢就笑得不得了。弟子們問他為什麼笑?嘎打耶那說輪回確實是很可笑的,他以智慧和神通知道輪回是真的很可笑。輪回就象是無知小孩玩的游戲,就象我們正常人看瘋子,覺得他做事是很不正常很可笑的。真正的大成就者看著我們在輪回中做著貪嗔癡的工作,不停流轉,也是象瘋子一樣的。嘎打耶那就給弟子說,這個女人前世的仇人就是她現在的小孩,她這輩子的父母親都落入了畜生道,媽媽就是那條狗,她吃的豬肉就是爸爸的肉。這個愚癡的女人,吃她的父親,打她的母親,抱著自己的仇人。這不是很可笑嗎?
一切眾生都是這樣的,大家都吃肉,就是吃自己的父母親,知道嗎!!我們經常傷害別人、動物和很多眾生,狗也好,蟑螂也好,隨便就打死它,那也是打你的父母親。輪回真的很可笑,但也沒有辦法的,因為我們的癡太深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發菩提心,要幫助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對我們來講,這輩子除了自己的根本上師外,最大的恩德就是自己的父母親。大家都要清楚,父母親的恩德是比不上根本上師的。如果你在這輩子跟根本上師學佛,真正修到大圓滿的法,消除了貪嗔癡和業障,你就從輪回中解脫了,這不是最大的恩德嗎?所以說父母親的恩德不及三寶和上師的恩德大。從世間法來講,除了三寶和上師,沒有一個人比得上自己的父母親。你從出生一直到長大,都是父母親養育的,這個恩德非常非常大,是難以表達的。所以,一定要報答父母親的恩德。
我去過很多地方,對這些事比較了解。以前我們中國人都是非常講孝順,非常恭敬父母親的。現在情況就不同,很少有人崇尚孝道。你們看,你從小上學交的學費,你吃飯穿衣,都是父母親供養的。如果你有小孩,你就思考一下,只要小孩快樂,我再苦再累都無所謂。你小時候你的父母也對你這麼好的。畢業了,父母就幫你找工作,找到工作,就有工資了,你開始自己生活。這全都是父母親的恩德,你知道嗎?你們完全都不知道,認為這是他們應該做的。你們離開家自立了,就把父母親丟在以前住的地方,幾個月甚至一年都不去看他們,有錢了就認為這是我自己賺到的,應該是我自己享有。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國外很多人就是這樣,只管自己生活,不管父母親死活。可是,碰到比較困難的事呢,又想到父母親,又去找父母親幫忙。你快樂的時候就不用父母親,困難的時候就需要父母親。父母親真的很慈悲,你去找他們,他們一次又一次無條件的幫助你,沒有什麼捨不得的,很多錢財和好東西都慈悲地給我們,要自己用就很捨不得,這都是為了自己的小孩好。
要這樣思維:一切眾生和現在的父母親一樣,他們也曾對我百般關心,萬般呵護,有好吃的先給我,有好衣先給我穿,極其慈愛地將我養育成人,他們對我的大恩大德比山更高,比海更深。然而,這一切恩重如山的父母,卻無一不是深陷輪回泥沼之中難以擺脫,深受種種痛苦,但他們卻因往昔的惡業,沒有智慧,分辨不出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沒有人去幫助他們,救護他們,他們自己也希望能尋找到一點快樂,每個人都不想受痛苦,但心裡想的和現實往往是相反的。這都是因果報應。就象無依無靠的盲人漂泊在荒郊野嶺。這些父母眾生,都還在輪回之中受種種大苦,我怎能忍心棄之不管?!卻想自己先解脫成佛,這豈不是太自私,太無情了!因此,我要向過去的大菩薩們學習,學習他們為幫助一切父母眾生離苦得樂的而行種種菩薩行,只有修行佛法,才可以報答一切眾生的恩德和幫助一切眾生。我們都是凡夫,完全都沒有辦法真正幫助到眾生。比方說,一個母親和一個小孩同時都掉到河裡,兩人都不會游泳,兩人相互都很慈悲對方。母親想:“啊,我的小孩一定要得救。”她連自己都不顧。小孩想:“啊,我媽媽一定要得救。”也很慈悲他的媽媽。但兩人都不會游泳,都在水裡,兩個都互相幫不了的,所以沒有辦法得到解脫。我們都是在輪回裡的凡夫,想幫助眾生,想幫助一切父母親,卻沒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是幫不了的。因此我們一定要發菩提心:我一定要報答父母眾生的恩德,一切眾生我都要幫助,一切眾生都要得到快樂,一切眾生都要得到成就。我做功課、修心、打好大圓滿的基礎,就是為了一切眾生而修行。要牢牢記住只有一個真切的願望:為了輪回中的所有眾生都能全部獲得解脫而精進修法,同時念誦儀軌中的發心四句頌:
伙!(希有難得啊,無比殊勝啊,贊歎之意)
種種顯現水月幻化相輪回相續飄泊眾有情
自心光明法界中休息發四無量大乘菩提心
盡力多誦(五加行中要求至少應念十萬遍),同時應了解句義:在六道中一切顯現出來的境象,都如同水中月、鏡中花一樣虛幻無實的,眾生卻因愚癡執幻象為實有,造下種種惡業而在輪回裡不斷地生生死死,枉受輪回之苦不能出離。為了他們都能在自心本覺的法身光明中休息,永得妙樂,我從此生起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並使之擴大,升華至菩提心,發誓一定要將眾生一個不留地度脫輪回苦海,直至他們都成佛。
同時對皈依境中的上師三寶聖眾應生起虔誠的信心與無比的恭敬,每次結束修法時,觀想一切聖眾都化為虹光,融入中間的上師心中,上師又化成一道虹光融入自己的身上。以這個殊勝的因緣,上師三寶一切聖眾心中的勝義菩提心傳遞到了自己的心中,我的心中也生起了與他們無二無別的勝義菩提心!
於是發願:“如果珍貴的至寶菩提心,在我的心中尚未生起,願急速生起;若已生起,願它能不斷擴大增長,並且永不退失。”最後以回向功德結束。
如果一定要找出八萬四千個修行方法之中有什麼可以固定套用的模式的話,那麼這個模式就是前行的發菩提心,正行的無執著地住於空性和結行的功德回向。這是至關重要的三個神聖的原則,適用於任何修法。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最初我們強調修法動機,是為了要去幫助一切的眾生,這是我們真真切切的出發點。在正行的修法是,應了知“一切有為法,皆夢幻泡影”而修,如看電視,盡管電視機裡的一切人、事都是這麼活靈活現的,與我們如此接近,卻全都是了無自性的幻像而已。每次修行結束,哪怕僅僅念一句六字大明咒,也應把由此產生的善緣、利益、安樂等等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
修發心儀軌時,很重要的是要有實際效果。古德說:“發菩提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生起菩提心。”所以念誦四句頌時,自己心裡一定要生起對眾生真實的慈悲心,幫助、救護他們的真實心態,不然就是自欺欺人了。嘴巴上是念誦了十萬發心頌,心裡卻沒有菩提心,如此只是浪費了自己的時間,沒有一點點的實際意義。
況且,你反反復復不斷地在上師三寶前信誓旦旦去幫助眾生,去慈悲眾生,但卻從沒在行動上有任何表示,這難道不是在十萬次地欺騙佛菩薩嗎?還有什麼比這種行為更罪業深重的呢?所以應當斷除這種欺騙上師三寶,欺騙眾生,欺騙自己的行為,時刻精進地修發心,努力讓菩提心在心裡真實地生起。
就這樣修,菩提心就會越來越強大。
發菩提心是佛陀所說八萬四千法門一切精髓的總匯心要。有菩提心的人就好象擁有如意摩尼寶珠一樣,一切自當滿足,沒有菩提心的人一切修法都缺失了,也不可能開悟成佛。一切生圓次第的法門如:忏罪、集資、持咒、修本尊、上師相應法等等的目的也是在於能通過修法令你生起菩提心。
因此要明白,為你講授菩提心竅訣的上師比起為你講授其他法要的上師恩德更大。有一次,阿底峽尊者在提到他的各位上師時皆合掌當胸,但說到他的根本上師金洲大師時,雙手合什於頭頂上並流下眼淚,呼喚上師的尊名。他的弟子不解地問:“尊者,為何偏偏在說金洲大師時合掌於頭頂,難道其它諸上師都比不上金洲大師的功德大嗎?”阿底峽尊者答道:“我的所有上師都與佛無別,功德沒有任何的差別,只是對我的恩德不一樣。我現在心中有的這一點點菩提心,全都有賴於金洲大師的恩德而得到的,因此,他對我的恩德最大。”現在的眾生大多喜歡去追求名氣很大的上師,很大的法,對於修行來說,這完全是錯誤的。薩迦班智達曾說:“愚蠢的人追求名氣,以名氣恆量人;有智慧的人不輕信名氣,他會先作深入細致的了解再作決定是否可行。”
什麼才是我們需要的上師呢?不管他的名氣是大是小,只要通過他的教導,我們能在身心中生起對慈悲、菩提心的了解與真實的體悟,這就是得到了最大的加持,這個上師就是對你恩德最大,也是你真正需要的上師。
所有的大成就者,都是沒有什麼差別的,名氣大小只是他們的願力,與眾生的因緣不一樣。有很多的上師生前都默默無聞,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有的甚至不名一文,被世俗人視為異類,可死的時候示現了虹光化身,這時所有人都去朝拜。那還有什麼用呢?他生前你不去請問法益,等他去世了你才有信心,為時晚矣。而現在的末法時代,許多名師並不是明師,這是要千萬小心的啊!所有好的上師傳的法皆為你能產生菩提心,對菩提心避而不談的所謂大法,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思惟三苦修持悲心
復有三苦,一苦苦,二行苦,三壞苦。
此三苦可攝一切苦。佛說三苦,是要指示苦的三個方面:與苦受相應的狀態,與樂受相應的狀態,與一切有漏受相應的狀態。所以,不能認為苦只是苦受,不然就無法成立“有漏皆苦”、“輪回周遍是苦”,也無理由對色無色界天產生悲愍心。
佛說的苦谛非常深刻。在外道眼裡,升天是究竟,而以苦谛衡量,逍遙的神仙、安住在喜樂中的禅天,都等同於無間地獄。
如何認識苦苦、行苦和壞苦呢?
所謂苦苦,即生起時的逼惱苦受,與苦受相應的心王、心所以及所緣境。
換言之,當下苦受生起時,心識顯現的身心世界全是苦苦。一切唯識自現,心識正在逼惱中,哪有安樂可得呢?所以,正有苦苦時,即使有豐富的五欲六塵,也感受不到快樂。
第二行苦,指一切有漏法苦的本性。即從因緣上觀察,有漏法唯一是他(業惑)自在轉,有漏蘊每一剎那的顯現都受業惑的支配,一直被動地遷流,叫行苦。
從未來方面觀察,當下一剎那並不是安樂性,因為這一剎那粗重隨逐——帶著無量業惑的種子、苦苦和壞苦的種子,遇緣就會產生苦苦和壞苦,這是極不安穩性,並非安樂性。五取蘊每一剎那都是苦的因位,如同等待引爆的炸彈。
反面觀察,如果有漏法是安樂性,則不應輾轉出生苦惱,因此成立有漏法是苦性。
第三壞苦,包括一切有漏樂受,與樂受相應的心王、心所以及所緣境。
壞苦並不是指壞時痛苦(這是苦苦),而是以“有漏樂是壞滅性”為苦。有漏快樂一定是和痛苦相連,一旦樂受失壞,就會引起不堪接受的憂苦。
只要在輪回中,就可以斷定:不論享受何種快樂,最終都難逃壞滅的結局。由此觀察輪回中的快樂都是壞苦性。
人間慶祝孩子誕生、男女結婚、事業興隆、競選成功,都有一種歡樂的氣氛。這只是凡夫執苦為樂罷了。這些法如石火電光,轉眼即逝,有什麼可樂呢?
比如,一群孩子在海灘上用沙子堆成一座漂亮的城堡,他們為此而歡呼,但這不是安樂性。一陣海浪沖上來,城堡頓時化為烏有,留下來的只有哭泣。
同樣,升官發財、娶妻成家、買車、住洋房,最初顯現這些圓滿時,人們都認為堅固、永久,其實都是壞滅的本性。
所以,追求世間,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智者深知這一點,對有漏法不存任何希望,因為沒有一法不像泡沫般終歸破滅,不如現在就放下,省卻很多麻煩。
凡夫愚人都是做一些無實義的事。想想看,以一種執苦為樂、執生滅為永恆的顛倒心,所做、所領受的會有實義嗎?能不最後希望破滅、陷入苦惱嗎?所以,凡夫的思想、行為一概是迷亂的,整個輪回何其荒唐可笑。
看到世間眾生歡樂時的狀態,就像瘋子為眼前的幻覺歡唱一樣,讓人深深憐憫。
在思惟眾生的三苦時,把眾生觀想成大毒瘡,非常形像。
天地間的有情,其實是一個個本性為苦的“大毒瘡”。每個毒瘡中充滿了“毒素”——業惑的種子,此即行苦性。“大毒瘡”不論以什麼修飾,用什麼緩解,不論有沒有發作,都是充滿毒素的性質。
了知這一點後,再看有情吃飯、睡眠、入禅定都只見苦相,令人悲愍。
每天中午全世界有幾十億人吃飯。為什麼要吃飯呢?原因就在毒瘡是苦性,為了緩解饑餓之苦,必須在腸胃裡塞一點東西,就像在熱毒瘡上要灑冷水一樣。到了深夜,家家戶戶床上都臥著毒瘡,需要以睡眠緩解疲勞。睡眠不足,“毒瘡”就會劇烈反應。所以,吃飯、睡眠並不是安樂,而是苦惱逼人、需要緩解的苦的表現。
再看苦受,如在毒瘡上澆熱水。五蘊大毒瘡,餓它、冷它、累它、惱它,則痛苦不堪。讓它吃好、穿好、住好、睡好,才不痛苦。在毒瘡上灑上冷水就感到舒服,所謂輪回中的快樂,也是僅此而已。如此一看,三界有情誰不苦惱呢?
每位有情拖著五取蘊的皮袋,從過去拖到現在,還要拖到未來。一天帶著皮袋,就有一天的苦惱,決不會從此處出現真安樂。
比如,大城市裡人山人海,就似一個個皮袋走在大街上。打開皮袋,只有三十六種不淨物、剎那不斷的邪念和無量業及煩惱的種子,這是安樂性嗎?有什麼清淨的智慧、無漏的功德、解脫的安樂?
這些皮袋最大的本事,是剎那不停地生產煩惱和業,為生生世世的受報作准備。我們不能單看外表的包裝很好,就認為眾生很安樂,即使成仙升天,也是徹頭徹尾的苦性。
佛教的苦谛很深刻,我們要依苦谛教法認識輪回的真相,再觀照有情無不墮在三苦之中,生起大慈大悲。
有人問:為什麼說“悲憫有頂天等同悲憫無間地獄”?
答:如果只看短暫一生,有頂天無苦無樂,無間地獄感受劇苦,二者迥然不同,但把生死流轉的全程展開來比較,二者完全相同。比如,多劫之後,有頂天引業窮盡墮入地獄,無間地獄的眾生受盡果報上升人間,前者轉成痛苦,後者轉成安樂,未來誰的痛苦更大呢?再向前或向後無盡展開生死的全過程,可觀見二者流轉的自性以及苦樂的總和並沒有不同。
這樣看生死流轉,才知道應同等悲憫三界凡夫,應如悲憫乞丐一樣悲憫富豪,如悲憫旁生一樣悲憫天王。
這不同外道的認識。外道將六道分成兩層,認為下層的牛馬等是束縛、是苦難,升天到了上層,就徹底解脫,他們以升天為究竟。佛教看六道是上下輪轉,上去的要下來,下墮的會回升,整個三界平等是輪轉苦性。
懂得這一點後,就知道:只悲憫感受苦苦的有情並不合理,理應悲憫上至有頂、下至無間的一切有情。對此若能生起勝解,發悲心時,決不肯遺漏上界諸天、人間尊主,三界凡夫都平等成了大悲救拔的對象。
修心八頌
不管我遇到什麼人,不管我走到那裡去,我總是勸人要幫助他人,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從我開始思考的時候,一直到今天,我總是在培養這種利他的態度。這是宗教的要素,這是佛法的要素。
我們必須把這種善良的心、這種利他主義,當作是修行的基礎和內在結構,我們必須把我們所做的一切善行用來提升它。我們必須心心念念不可須臾離,我們也必須使用文字或者著作來提醒我們修行。這些文字便是噶當巴格夏 朗瑞當巴所寫的<修心八偈>;即使只是以熱誠的興趣這個層次來修習,它們也有很大的功德。
1.發心為一切眾生
完成最高的利益
便比如意寶殊勝
我今善持最無上
決不可以忽略其他的眾生,你必須把他們當成寶,如此便可以完成暫時和最終的目標;你必須一心一意珍惜它們。你必須把其他眾生看得比你還可愛、還重要。一開始,你必須依賴其他眾生來產生利他的大願,以證得最高的開悟。在中間的階段,你必須以你與其他眾生的關系,來逐漸增加這種善心,同時修習善行,以便達成開悟。最後,你是為了其他眾生而成佛的。因為眾生是這種殊勝修行的目標和基礎,他們甚至比如意寶重要,必須待之以尊敬、仁慈和愛心。 你必須思惟:“我的心如此充滿煩惱,我該怎麼辦才好呢?”不過,心還是依其習氣而行,但只要純熟了,過去的難事也變得容易。因此,寂天的<入菩薩行>說:“時間久了,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習慣的。”
2.每次與人相往來
就從我心最深處
把自己看得最低
恭敬別人為最尊
如果你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尋求快樂,而培養愛心和慈悲,你還是落在自私的觀點之內,終究不能得到好的結果。相反的,你必須從內心深處,發心利益別人,尋求別人的福祉。
把自己看得比較優越、把別人看得比較低賤的傲慢心理,是發展利他態度(尊敬別人和看重別人)的主要障礙。因此,我們必須依賴對治傲慢的良藥,不管你是跟誰在一起,都要把自己看得比別人還低賤。如果你的態度謙遜,你的善良品質就可以增加;反之,如果你傲慢自大,就永遠不會快樂。你會變得嫉妒別人,嗔怒別人,因此會產生不愉快的氣氛,社會的不快樂就隨著增加。
由於錯誤的理由,我們對自己感到驕傲,覺得自己比別人優越;反之,我們可以藉著思惟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來對治驕傲。譬如,就以這只嗡嗡叫飛舞在我四周的蒼蠅為例吧!從某個角度而言,我是人,我是比丘,當然比這只小蒼蠅還重要。不過,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毫無疑問的,這只弱小低等的蒼蠅,一直被業障所牽引,無法從事宗教修持,但也不會憑藉精密的技巧而造惡業。另一方面,我是人,我擁有人的一切潛能和精密的心,卻可能會誤用我的能力。我自命為修行人,自命為比丘,自命為人,自命為發願利他的修行人,如果誤用了我的能力,就比蒼蠅差多了。如此思考,自然會有所幫助。
不過,為了對治驕傲而對自己采取謙卑的觀點,並不表示你必須接受修行錯誤者的影響。對於這些人,有必要加以阻止和回答;然而,即使要對某個人采取強烈的反應,也必須出之以尊敬的態度。
3.一切行動要觀心
每當煩惱生起時
自他兩皆受傷害
堅定面對求改變
當你在修習這麼一種良好的利他態度時,如果你讓煩惱自由發展,就會產生問題,因為嗔怒、驕傲等等都是發展利他心理的障礙。因此,你不可以任其滋長,卻必須依賴它對治良藥,立刻加以抑制。誠如我前面所說,嗔怒、驕傲、競爭的心態等等,都是我們真正的敵人。我們的戰場並不在外面,而是在裡面。
因為沒有人不曾對別人發怒過,我們可以憑藉自己的經驗而知道嗔怒不能產生快樂。誰能夠在嗔怒的態度下保持快樂?醫生治療嗔怒的處方是什麼?誰說發怒可以使你更快樂?因此,我們千萬不要讓這些煩惱有機會生起。雖然沒有人會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如果我們受制於嗔怒的影響,就會動氣到想自殺。
認出了各式各樣的煩惱之後,即使是最微細的煩惱生起時,也不可以這麼認為:“這可能不會有什麼問題。”因為它會變得越來越強烈,就好像房子開始燃起小火一樣。西藏有句諺語說:“不要結交‘可能不會有問題’的朋友。”因為這是危險的事。
一旦你開始生起煩惱時,你就必須想起相反的品質,利用理性產生相反的態度。譬如,當你開始生起欲望時,就要做不淨觀,或在你的心中做身觀想或受觀想。當你發脾氣時,就要培養愛心;當你生起驕傲時,就要想起十二因緣或各種緣起法。對治這些心態的基本藥方是空性智慧,將於最後一偈討論。
在煩惱生起的當下,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對症下藥,在它增強之前完全加以克制。不過,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至少要把你的心從煩惱移開——出外散散步,或觀出入息。
生起煩惱又有什麼不好呢?心一旦受到煩惱的影響時,你不僅在當下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還會招來身和口的惡業,將來必會產生痛苦。譬如,嗔怒會使語言粗暴,最後變成暴力的行為,使別人受到傷害。這些行動會在心中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將來就會產生痛苦。
因此有一句話說:“如果你想知道過去你做了些什麼,看看你現在的身體就知道;如果你想知道未來你會發生什麼事,看看現在你的心在做什麼就知道。”佛教的業報理論認為,我們目前的正報和依報,都是過去的業所形成;我們未來的苦樂則掌握在我們當下的手中。因為我們只要樂不要苦,因為善業會生樂而惡業會生苦,我們必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雖然你不可能在幾天之內就完全止惡行善,但你必須慢慢習慣於止惡行善,把修行推到更高的境界。
4.願珍惜惡性眾生
及重罪苦逼眾生
一如難遇珍貴寶
我今有幸皆得遇
當你遇到品格不好的人、患有特別重病或其他問題的人,你絕對不可以忽視他們,也不可以在你和他們之間產生距離,覺得他們是外國人;相反的,你應該產生一種特別強烈的同理心,珍惜他們,疼愛他們。在過去的西藏,修這種心的人,負起照顧麻瘋病人的任務,很像今日的基督教教士。因為在照顧這些人的時候,才可以培養利他的心,作為開悟的資糧,同時也是忍辱的修持,自願承擔種種痛苦,與他們接觸,就好像發現寶物一般。
5.當別人出於嫉妒
羞辱詈罵虧待我
一切損失我承擔
勝利全皆送給他
如果有人莫名其妙、毫無理由地侮辱你,而你強烈地反應,即使在世間法上沒有錯,仍然與為求開悟而發的利他心不相應。除非有特殊目的,否則強烈反應是不對的。如果有人因為嫉妒或不喜歡你而臭罵你或甚至打你,你不應該以牙還牙,反而要承擔挫敗,允許別人享受勝利。這種作法不切實際嗎?這種修持方法確實很難做到,但對於一心想發起利他心的人而言,卻必須做到。
這並不表示在佛教中,你只能時時刻刻吃虧,故意尋找苦日子過。這種修持的目的,在於吃小虧而獲大成就,你不可以懷有任何怨恨,卻要以慈悲的動機,做強烈的反應。
譬如,在菩薩戒的四十六輕戒中,有一條戒是要對做錯事的人,做合宜的回應和阻止。如果有人正在做某件壞事,確實有必要加以阻止。釋迦牟尼佛在他的前世中,曾經示現為慈悲的船長。在他的船上有五百位商人,其中有一位被認為陰謀殺害其他的四百九十九位,以攫取所有財物。船長嘗試很多次勸他不要做這種壞勾當,但都無效。船長對四百九十九位有生命之虞的商人滿懷慈悲,亟想拯救他們,他也對那位謀殺者滿懷慈悲,深恐他因而造了極重惡業。因此,既然無
法阻止那位謀殺者,他就做了決定,由自己承擔業報,把那位謀殺者殺掉,免得他犯下殺害四百九十九條人命的罪業。由於他的慈悲動機,船長甚至因為殺一個人而積聚了大功德。這個例子說明菩薩為了阻止別人做壞事,該做些什麼合宜的動作。
6.以大願利益者
忘恩負義虧待我
我要恆持平常心
尊為無上殊勝師
當你很仁慈地對待一個人,也幫助他很多忙,那個人確應該投桃報李,以仁慈對待你。但如果他不知感恩圖報,卻以怨報德,對你粗魯無禮,那確實是很令人傷心的局面。然而,在利他的前提下,你甚至要以更大的仁慈來回報他。寂天的<入菩薩行>說,如果有人把你當成敵人,他便是你的最好老師。在依賴上師之中,你可以明了忍辱的意義,卻沒有修習的機會;在你遇到敵人時,才是真正修習忍辱的時候。
為了培養純正而大公無私的愛心和慈悲,你必須培養忍辱,同時要付諸實踐。因此,修持利他主義的人,必須把敵人當成最好的上師,當成仁慈的人,以恭敬心相待。
如果某人或某事以好的動機對待你,你很容易就會產生尊敬和珍惜的感覺。譬如,我們努力想達成的教法,苦的真正息滅等等,一點都不需要什麼動機,我們還是會非常珍惜、看重和尊敬它們。因此,如果有什麼東西有助於增益德性和積聚功德的話,有沒有動機就毫差別了。
即使如此,傷害別人的動機,卻仍然是決定某一個人是不是敵人的基礎。譬如,醫生在動手術的時候,可能會使我們感到痛苦,但我們不會把他當成敵人。只有在面對想傷害我們的敵人時,我們才能真正修持忍辱,因此敵人是絕對需要的;你不可能對你上師修持忍辱。
有一個西藏故事說,有一個人正在繞寺,看到另一個人結跏趺坐。他就他就問那位坐禅的人在干什麼,坐禅的人回答:“我正在修忍辱。”那位繞寺的人,立刻以非常粗魯的話罵那位坐禅的人,那位坐禅的人就憤怒的頂了回去。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呢?那是因為雖然他在修持忍辱。卻從來沒有遇見傷害他或辱罵他的人;他根本沒有機會“修持”忍辱。因此,修持忍辱的最佳時機是敵人;修持菩薩行的人,必須非常恭敬敵人。你必須培養真正的愛心和慈悲,當然要把愛心和慈悲擴展到想傷害你的人,就必須有與敵人相交往經驗。人生中最艱困的時
期,便是獲得真正經驗和內在力量的最好機會。如果你的生命一帆風順,你就變得軟弱了;只有在經歷最悲劇性的環境中,你才能發展真正的力量——面對它們的勇氣,而心中紋風不動。誰教你這一點呢?不是的朋友,不是你的上師,而是你的敵人。
7.一切大眾無例外
全力協助給安樂
眾生我母諸苦難
我皆恭敬願承擔
這首偈拈出“與”和“取”的修行方法——出於慈心,你把你的快樂和快樂的原因給予別人;由於悲心,你把別人的痛苦和痛苦的原因拔除。這些是菩薩的兩個主要態度:悲心是關懷別人的痛苦,慈心是希望別人快樂。在修習慈悲心的時候,
你會遇到痛苦不堪的人,這時候就必須修持“與”和“取”的方法,作如此的思惟:
這個人正在非常痛苦的情況中,雖然他希望離苦得樂,卻不知道如何止惡行善,因此他就不會有快樂可言。我發願承擔他的痛苦,並且把我的快樂給他。
也許有少數才能出眾的人真正做到這點,但會很困難;我們大多數人只能想像做到。即使心理觀想拔除了別人的痛苦而由自己承擔,對心理也是很有幫助的,可以增加實際采取行動的決心。這種修行法可以配合呼吸來做--吸進別人的痛苦,呼出你的快樂給他們。
8.我願此等修行法
不受八風所染污
了知世事如幻影
即得解脫諸牽絆
就方法而言,這些修行都必須出之於一心一意尋求別人的利益;你不應該受到八風的影響——八風就是愛憎、利衰、稱譏,譽毀。如果這些修行的動機是為了膨脹你自己、讓別人認為你是宗教家、獲得名聲等等,那麼這種修行就不純淨了,已經被世間法所污染。修行不應該這個樣子,必須完全是為了別人。
這首偈子的後半部談到智慧:在你做這些修行的時候,必須三輪體空,了知一切現象包括慈悲本身、修持慈悲的人和慈悲的對象,都像魔術師的幻影,似乎是存在著,事實上卻不存在。為了了知三輪體空,就必須明了這三樣東西雖然表面上像是存在,實質上卻空無一物。
譬如,如果有人想以慈悲布施來開悟,卻把自己看成是獨立存在的,或把開悟之後想要救度的對象看成是實質存在的,或把開悟這回事也看成是實質存在的,如此一來,就會妨礙到修行者的開悟。相反的,你必須把你自己(修行慈悲利他的人)、你所尋求的開悟本身、一切眾生(你是為他們而尋求開悟的)都看成實質上是不存在的,有如夢幻泡影,以某種方式存在,卻以另一種方式呈現。由於將這些現象都看成是夢幻泡影,也就否認了它們有不變的實體。
這種體性空無一物的認識,並不是把從前存在的東西一筆勾銷。反之,你只是在肯定從未存在過的東西確實並不存在而已。由於我們無知,一切現象似乎確實在,雖然它不存在;由於這種表象,我們就認為萬法是以它們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存在
著;由於這個原因,就產生了我們的種種煩惱,因而被糟蹋了。譬如,你們看到我,就這麼想:“那是嘉瓦仁波切。”突然間,亳不做作的,你的心生起一個念頭,另有一個獨立於嘉瓦仁波切的身體或甚至心靈之外的嘉瓦仁波切。要不然,就以你自己為例子吧!如果你的名字叫大衛,我們會說:“大衛的身體,大衛的心。”你似乎會認為:另有一個大衛擁有大衛的身體和心靈,也有一個大衛所擁有身體和心靈。難道不是這個樣子嗎?我們說嘉瓦仁波切是一個出家人,一個人,一個西藏人。當你這麼說的時候,難道不是在指另一個與他的身體或心靈無關的獨立主體嗎?
人確實是存在的,但只是在名分上存在,也就是說透過假名而存在。然而,當他們呈現於我們的心之前,他們就似乎不是透過假名而存在,而是獨立存在,自己能夠獨立自足而存在。雖然現象並不能夠自己獨立存在,而是依存於其他因緣,但我們卻把它們當成是獨立存在的。
如果事情確實是以它們所呈現的方式而存在著,也就是說確實如此具體存在著,那麼當一個人加以考察研究時,這種本身所具有的存在應該變得更清晰、更明顯才對。不過,當你尋找那指定的對象時,在分析之下你並不能發現它。譬如,一般都認為有一個“我”在經驗苦樂,在累積業力等等,但當我們以分析的角度來尋找它時,卻無法發現它。不管是內在或外在的現象,不管它是一個人身體或任何其他型式的現象,當我們想辦法要發現那個假名所代表的現象時,我們無法發現它到底是什麼東西。
使“我”得以呈現的是心和身,但當你把“我”分成心和身,並且尋找“我”時,你卻不能發現它。此外,“身體”這個假名依存於身體各部位的集合;如果你把身體分成它的各個部位,而且尋找那個身體時,你也不能發現它。
即使是身體內最微小的分子,也有各種層面,因此有各個部位。如果有什麼東西是無分子的話,它也許是獨立存在的,但沒有那一樣東西是無分子。反之,每樣東西都是依於它的各個部位而存在,都是透過觀念作用的力量,依存於它的各個部位而立假名(各個部位是假名的基礎);沒有那一樣東西是經過分析之後可以被發現的。沒有那一個整體可以離開它的各個部位而存在。
不過,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這些東西,卻好像是客觀獨立存在的。因此,事情在我們心上呈現的方式,跟它們實際存在的
方式,或當我們分析時所看到它們呈現的方式,兩者之間就有差距。如果它們確實是以獨立存在的方式而呈現時,那麼在我們分析時,這種存在的型式應該變得越來越清晰才對。不過,我們可以透過經驗獲得如下的結論:當我們尋找這些東西時,一經過分析就無法發現它們。因此,它們被稱為夢幻泡影。
因為現象呈現在我們心上的是一個方式,經過分析之後又是另一個方式,證明它們的外相是來自我們內心的錯誤作用。在你了解這些似乎是獨立存在的現象並不存在於它們所呈現的方式時,你就體悟了現象如同夢幻泡影,一方面知道現象的外觀,另一方面了知它們並不以它們所呈現的方式存在著。
了解這一點又有什麼好處呢?在們的貪瞠等種種煩惱之所以產生,是因為我們在現象之上加以分別善惡,而這種分別又不是它們所確實擁有的。譬如,當我們非常生氣或欲望很強的時候,我們就會對那個東西產生強烈的善惡感,等到這些情緒平靜之後再來看它們,甚至會發現我們早先的想法很可笑。智慧的利益或幫助就是:它能夠讓我們不致於對一切事物妄加非它們所本有的善惡分別,因而得以止息欲望和瞠恨。
因此,這個統一的修持法門包含方便和智慧兩方面--方便是培養愛心和慈悲的利他態度,智慧是了解一切現象皆空無實質的觀點。
每天我都誦持<修心八偈>,當我遇到困難的情境時,我就思索它們的意義。這樣子做,對我有所幫助。因為我想到它們對別人可能也會所幫助,所以就在這兒加以解釋了。如果沒有什麼幫助的話,也不必爭辯,順其自然吧!佛法並不是用來爭辯的。這些教法都是大師們所開示的,目的在幫助別人,而不是讓大家彼此爭辯。身為佛教徒的我,如果還和其他宗教的信徒爭辯,假設佛陀今天就在這兒,他一定會斥責我。佛法必須烙入心念之中,才能將心降服。
總之,我請求大家,呼吁大家:盡一切力量培養慈悲心、愛心和恭敬心,分擔其他眾生的痛苦,對其他眾生的痛苦多一分關懷,自私心要少一些。不管你是不是信仰上帝,不管你是不是信仰佛陀,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有一顆善良的心、溫暖的心。這才是生命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