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君子九思與生活中的修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君子九思與生活中的修行

朱景東

如果你不能為你的妻子或丈夫、孩子、父母服務,你要怎麼服務社會?如果你沒辦法讓自己的孩子快樂,你又怎能期望為別人帶來快樂?修行真的是要腳踏實地,要縮小范圍,回到當下,回到自己,回到家庭,回到親友,回到同事,回到自己所住的社區。要做到修行與生活的融合,形成一種良性互動,我們就要修持正念,把正念貫徹到生活中去。孔子在2500年前,已經清楚地指點我們,在生活中修行有九個要點。

一、 九思:在生活中修行的九個要點

《論語·季氏第十六》有一章,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意思是,“君子要常常做九個方面的反省:眼睛是否看得明白,耳朵是否聽得清楚,臉色是否溫和,容貌是否謙恭,言語是否誠懇,辦事是否認真專注,有疑惑是否向人請教,發脾氣是否考慮後果,見有所得考慮是否適宜。”

儒家的學問,不是單純的知識,而是一個完整的修學體系。這一章很重要,可以當成儒家修行的一個口訣,這是孔子講真東西了,把修行的口訣都告訴了大家。“君子有九思”,這就詳細地談到了入世修行的九個要點。

儒家是入世的修行。所謂入世修行,即是以出世的心態做入世的事業,無非是在待人接物上,磨煉自己的心性。這裡很關鍵的一點,它是要求隨時隨地、每時每刻保持覺照,這就是“格物致知”的功夫,也是“明明德”的下手功夫。

每時每刻保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覺照,用佛教的話說就叫保持正念。一般我們講,保持正念都是把覺照力放在自己一個人身上,觀照自己的內心,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儒家是在待人接物上修行,不僅要覺知自己,同時要覺知到他人,這個難度就更大。

在待人接物當中,如何保持你的覺照力?這裡,孔子就提到了九個要點,它有一定的次序,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對境”,第二個階段是“表態”,第三個階段是“行動”。

李炳南老居士在《論語講要》上,列出圖表,說明這個次第:

「動作        視              色(顏)            言(語)           疑(癡)

      -對境-       表態                 出動                防非     忿(瞋)

次第」         聽              貌(容)            事(行)           得(貪)

二、對境——“視思明”與“聽思聰”

境,就是相對於主體的客體。待人接物,無非是人與人、人與事物的互動。這個過程中的關鍵就是:“視思明”——看明白,“聽思聰”——聽清楚。

做過一點修養功夫的人就會知道,眼睛在看,但不一定看得明白;耳朵在聽,但不一定聽得清楚。往往是,你只看見了你想看的東西,你只聽見了你想聽的東西。

這是由於我們的注意力本身具有“先天的缺陷”,注意力本身只能觀察到局部,而不能觀察到整體我們在看、在聽的時候,往往有偏見有局限,那麼我們能不能意識到這個偏見局限的“有色眼鏡”呢,就顯得很重要了。我們之所以會看不清楚、聽不清楚外部世界,是因為我們沒有看清楚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當我們在看、在聽的時候,要注意觀心,觀看我們的內心有沒有貪心、瞋心、慢心、疑心等等,這些都是“有色眼鏡”。

下面是一位叫珍珍的大學生的生活記錄:

有一次,我跟媽媽電話時,她問我最近在學什麼,我說在學針灸。她說:“絕對不能在你自己身上試。”我一聽就很生氣,因為我們練針灸必須在自己身上試,不在自己身上試就去扎患者,是很不負責的行為。我說:“我們必須在自己身上試,這是老師要求的!”媽媽說:“那也不行,萬一扎壞了你怎麼辦?”我說:“不會的,我們專門學這個的,怎麼會扎壞呢?”媽媽說:“就是不行,可不能拿你自己做實驗,本來好好的,別沒事再給扎出病來。”她已經是命令的口氣了,我沒法再說下去,很委屈。我常常感到,跟父母是沒法講道理的。雖然我是學醫的,這是我的專業,但是他們根本聽不進我的話。

我為這個事糾結了幾周,覺得媽媽不可理喻,總是干涉我,而且不相信我。後來,我突然想到了“需要”,媽媽的需要是什麼呢?我不知道她需要的是什麼,我只知道她很擔心我。下一次打電話時,當她告誡我不准在自己身上練針時,我突然不生氣了,只是很平靜地聽著。我問道:“媽媽,你在擔心什麼呢?”媽媽了一下,說:“我就是擔心你身體不好啊,萬一扎壞了怎麼辦?”我這次突然明白了她的擔憂,原來她不是要故意干涉我,而是擔心我的健康。於是我回答:“其實你不用擔心的,我們都是嚴格按照要求做的,老師在旁邊看著,一點危險也沒有……”我向她解釋了我們的練習過程,她默然不語了,我想她是同意了。

珍珍第一次與媽媽交流時,是帶著有色眼鏡的,所以她會認為媽媽不講道理、故意干涉她,於是就很郁悶;第二次交流時,是很誠懇地傾聽,想要了解媽媽真正要表達的意思,了解媽媽的需要,於是她發現了媽媽對她的關愛。

上面的例子告訴我們,看清楚、聽明白是何等的重要!那麼,怎麼才能看清楚、聽明白呢?這就要做格物致知的功夫,隨時保持覺照,內心裡面要很寧靜,不要帶有偏見,不要帶有情緒。

三、神態——“色思溫”與“貌思恭”

在待人接物的過程當中,我們的神態表現至關重要,臉色是否溫和,表情是否謙恭。之所以說待人接物的態度非常重要,是因為他人只能通過表面現象,才能判斷你內心的活動。作為一個修行人,就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臉色和態度,保持溫和、謙虛、恭敬。我們態度一傲慢,別人就不願意跟我們溝通。所以我們在待人接物過程中的神色與態度,是能否有效溝通、能否有效處理問題,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我們要隨時保持覺照。

1、仁與禮:滿足人類的兩種基本精神需要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類除了物質層面基本的生存需要,還有著更深層的精神需要。而被愛、被尊重是人類的兩種基本的精神需要,在兒童時期就已經表現出來。研究兒童心理學的專家們發現,孩童的兩大主要需求是歸屬感和確認自己的重要性。而這兩項需求來自相同的根源,那就是所有人類共同的“愛與被愛”的需求。

觀察一下孩子的天真表現,那是很有趣的。

陽光照進客廳裡,兩三個孩子在嬉戲,媽媽坐在沙發裡織毛衣。“媽媽!看看我!”一個孩子向媽媽跑過來,媽媽只要微笑著回應一下,或者撫摸一下孩子的腦袋,孩子便心滿意足地又跑去玩了。如果媽媽走了神,沒有及時回應,孩子便會使出他能想到的所有把戲,哭鬧、撒嬌、發脾氣、裝可愛……直到確認得到媽媽的愛與關注為止。

這些需求中最主要的,就是歸屬感。在孩子們努力追求歸屬感的過程中,他們很快便發現,如果想要得到關愛,最好的辦法就是證明自己具有特殊的價值。他們便會做出一些行為來證明自己,是值得被父母關愛的。但是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不管他們有沒有特殊價值,父母其實一直在關愛他們。

這種行為模式一直持續到成年人,小的時候,我們需要父母的愛和關注,成年後,我們需要社會更多人的關愛和尊重,為了獲得愛和尊重,我們會追求事業、金錢、地位、名聲,來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被尊重的。站在這個角度看人類,我們其實都還只是個孩子。

儒家真是很慈悲,他發現人類需要被愛,便去愛世人,這就是“仁”;他發現人類需要被關注、被尊重,便去尊敬世人,這就是“禮”。“曲禮曰:勿不敬。”儒家提倡仁與禮,其實就像我們慈愛的父母,盡量來滿足我們這些孩子的需要。

2、真誠的虛偽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只有當我們內心真誠地關心對方,我們的臉色才會溫和;只有當我們內心真誠地尊重對方,我們的態度才會恭敬。

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的臉色確實很溫和,不過那是裝出來的,不是出自內心真誠地關心對方,而是想讓對方覺得我很關心他,從而獲得對方的感激和關愛;我們的態度確實很恭敬,不過那也是裝出來的,不是出自內心真誠地尊重對方,而是想讓對方知道我很尊重他,從而贏得對方的尊重。我們認為必須要這麼做,才能讓對方覺得我們很關愛他、尊重他,於是我們很真誠地在演一出出虛偽的戲劇。很不幸地,這種“真誠的虛偽”被認為是儒家思想的精華,千年以降,我們民族被培養成一個被西方人所不齒的“虛偽的民族”。

儒家的思想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孔子當年所批評的虛偽的“色溫”、“貌恭”,反倒被後人理解為儒家思想的精華,也真實匪夷所思了。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中庸》)一個人要真誠地面對自己,真誠地表達自己,不自我欺騙,也不欺騙他人,這才是儒家思想的精華。可惜我們卻一直“真誠”地欺騙自己,“真誠”地欺騙他人,生活在“真誠的虛偽”之中。

3、愛與需要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為了得到對方的認可和尊重,而表現出關愛和尊重對方,這種關愛與尊重其實是有條件的,有目的的,其立足點還是自我,所以是不真誠的,在本質上是自己的需要。當我們向他人表達這種“愛”的時候,其實是在表達“我需要你”,這種裝出來的關愛是“虛假的愛”。

什麼是愛呢?愛是無條件的。我們並不是為了得到對方的認可與尊重,而是真正地對對方感興趣,而自然地流露出關愛與尊重。其立足點是對方,是真誠的。在這個真誠地表達自我的過程中,自己得到極大的喜悅,對方也得到了真誠的關愛與尊重,從而得到極大的滿足。這種關愛是“真實的愛”。

當我們錯把需要當成愛的時候,我們就生活在“真誠的虛偽”之中;當我們真誠地面對自己,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時候,我們就發現了“真實的愛”,也就是“仁”,“色思溫,貌思恭”也就自自然然地做到了。

這是很有意思的一樁事情,當我們需要對方的愛和尊重的時候,我們其實得不到真正的愛和尊重。而當我們停止向對方索取愛和尊重的時候,卻會驚訝地發現,我們一直生活在愛和尊重之中,我們就有能力真正地愛自己、尊重自己,也就有了能力愛別人、尊重別人。

我們真正明白了“仁”與“禮”,愛與尊重才能夠在人與人之間流動起來。世界便自然充滿了愛與尊重。

四、行動——“言思忠”與“事思敬”

行動,無非是兩個行為,一個是怎麼說,一個是怎麼做。言語是否誠懇,辦事是否認真。

1、“言思忠”從不妄語開始

“言思忠”就是要如實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不要自欺欺人。“忠”字從中從心,心要不偏不倚,合乎中道才叫“忠”。誠意正心的功夫做到一定程度,才能合乎“忠”。比較容易的下手處,可以從不妄語開始。

不妄語包涵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不欺騙他人,二是不欺騙自己。而不欺騙自己尤為重要,因為欺騙自己的人一定會欺騙他人。所謂不欺騙自己,就是如實地面對自己,如實地表達自己,對自己的念頭要觀照清楚,是什麼就是什麼,不要被自己的念頭所欺騙。遺憾的是,我們常常被自己的念頭所欺騙,而不自知。

怎麼樣才能不被自己的想法所欺騙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培養覺照力,做格物致知的功夫。

我有一次到上海,從火車站坐出租車到下榻的賓館。司機是一位50多歲的上海人,出租車開出一刻鐘左右,司機忽然對我說:“這個時間段,走這個路線比較堵車,不如換一條路線。”我頓時警覺起來,是要宰客嗎!馬上有一種沖動,想要指責司機。幸好佛菩薩加持自己,還有一點覺照力,即時覺照到是自己的疑心生起來了,司機真實的意圖我此時並不知道。看清楚自己的念頭後,我很自然地告訴司機:“我不認識路,您是老司機,有經驗,聽您的,您只要把我送到賓館就行!”沒想到老司機很感動,他說他開車很多年了,自己的一番好心往往被人誤解,很少聽到這麼信任他的話,更多的是懷疑和指責。一路上我們交談的很開心,成了好朋友。

不欺騙自己還包括要勇於表達真實的自己,包括自己的想法、情緒、需要等等,這是儒家所提倡的“直道”。

2、善意溝通的四個要素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中,總結出非暴力溝通模式,歸納出善意溝通的四個要素,即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一方面要誠實地表達自己,而不去批評、指責;另一方面要關切地傾聽他人,而不解讀為批評或指責。

先看如何誠實地表達自己。

譬如,面對滿地亂丟臭襪子的現象,善意溝通的方式就是:

第一句(觀察):當我看到你把襪子又丟在地上(要平靜地述說事實,不加任何價值評判)。

第二句(感受):我覺得很不舒服(誠實地表達自己,而不批評指責)。

第三句(需要):我不喜歡家裡看起來凌亂(把自己不舒服的感受歸咎到自己身上,而不是說對方引起的)。

第四句(請求):你以後可以把襪子放到洗衣袋裡,(提出一個可行的要求,對方可以照著做的合理要求)。

再看如何關切地傾聽他人。

還是舉前面珍珍同學與媽媽的溝通。

第一句(觀察):媽媽,當您聽到我在自己身上練習針灸。

第二句(感受):您感到很擔心,是嗎?

第三句(需要):媽媽,您在擔心什麼呢?

第四句(請求):其實不用擔心的,我們都是嚴格按照要求做的,老師在旁邊看著,一點危險也沒有……

這種溝通方法很有效,可以化解很多糾紛。但是,必須要有高度的覺照力,實修格物致知一段時間的以後,才能使得出來這個功夫。

3、“事思敬”從專注開始

什麼是敬呢?就是要人們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要隨時保持一種嚴肅認真的態度,這種態度是超越功利目的之上的一種自然感情的流露。

我們洗碗是想快快把碗洗干淨。洗干淨是目標,有了這個目標,心就已經不是敬了。如果洗碗只是洗碗,把心就安住在洗碗上,而不是為了把碗洗干淨。當你洗碗只是洗碗的時候,這個敬就能體現出來了。把心放在當下,自自然然的碗就能洗得干淨。因為他就沒有存把碗洗干淨的心,這就是儒家講的敬。這個也要從功夫當中去體會。當你存一個心,存一個目的,就已經背離敬了。

做事培養敬的精神,可以從培養專注的覺照力開始。當我們把心放在當下的事上,專注地去做的時候,很快便會體驗到一種深深的喜悅。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先生稱之為“勞動的喜悅”。

一位朋友講到他在日本搬家的事情。那些搬家工都是小伙子,穿著整潔的制服,搬家前要恭恭敬敬地對房子鞠躬,對所搬的家具鞠躬,然後細心地把家具用布包好。搬到新居後,還要對房子鞠躬,對放好的家具鞠躬,衛生也打掃得干干淨淨。從始至終畢恭畢敬,就像舉行宗教儀式似的。朋友好奇地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們說這是公司培訓的流程。“那也沒必要這麼認真啊!”朋友說道。這些年輕的工人異口同聲地說:“我們很樂意這樣做,這樣做我們可以體驗到快樂!”

這是“事思敬”所帶來的利益。可惜的是,現代人的勞動觀念已經發生極大的改變,很少有人認為工作是快樂的。普遍觀念是,勞動是為了掙錢而不得不做的事情,沒有快樂可言。只有休閒才能帶來快樂,所以大家都在想方設法用最少的勞動賺取最大的報酬,都在爭取每周的工作時間再少一點。當然,這樣一來,也就很少有人能夠體驗到“勞動的喜悅”了。

五、防非——“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要隨時隨地防止我們被內心的有色眼鏡所蒙蔽與欺騙,就要從這三方面入手,這叫防非。“疑”來自於愚癡,“忿”來自於瞋恚,“得”來自於貪心。貪瞋癡三毒就是三個有色眼鏡,影響了我們做人做事,影響了我們的覺照力,所以要隨時保持警醒。

“疑思問”,有疑惑就不要輕舉妄動,首先要反省,要思考,如果還不清楚,就要向善知識請教,這個疑惑就能破除。“忿思難”,發脾氣要考慮後果,一考慮後果,注意到發脾氣不好,氣就消掉了。“見得思義”,見有所得,要考慮是否合乎道義,是否有貪心。對境、態度、行動,這是我們待人接物的三個過程,而在每一個過程裡面,都會不知不覺的帶上這三個有色眼鏡。

貪瞋癡三毒,在儒家被稱為“物欲”,需要通過格物致知的功夫來消融。

1、何為格物致知

“格物”的物,分為兩大類,六個方面,第一類是對主體(我們自己)的觀察,包括觀察我們的身體(身),情感情緒(心),思想觀念(意)等;第二類是對客體(外境)的觀察,包括家,國,天下。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觀念符合事實,而不是臆測和妄想,這就要身臨其境,直接和各種現象“面對面”。格物就是與事物“面對面”進行直接的觀察和體驗。格物的下手處從觀察自己開始,即內觀。具體下手處從觀心或觀身開始均可,然後逐漸過渡到對外境家國天下的觀察。

致知,就是在深入觀察中逐漸清除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認知,生起真知灼見,看清事情的真相,看清生命的本質。真知灼見最究竟的地步,就是觀察到“天地萬物為一體”。格物致知的目標,就是要看到生命現象,以及萬事萬物的真相,了解我們的生命,乃至於萬事萬物的運行方式。

2、對待煩惱的四種態度

貪、瞋、癡是三個有色眼鏡,也叫三毒,是人類的根本煩惱,對待這些物欲煩惱,歸納起來,有四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一是“隨”,貪瞋癡的煩惱一旦起來,完全被它們控制,沒有絲毫自主權,隨著這些煩惱漂流而去。

二是“拒”,煩惱生起,用意志力去對抗,竭力壓制。這樣做並不總是成功,往往會有反彈;並且久而久之,這種壓制的心態會導致身心的疾病。

三是“避”,頂不住只好逃避,不敢再次面對煩惱。都市裡的宅男宅女,酒吧歌廳裡流連忘返的人,其中很多人其實是在逃避。

我們提倡的是第四種對待煩惱的態度,即“不拒不避”。這是一種全然接納的人生態度,對待煩惱先接納,然後運用智慧去觀察,去發現它們的真相。

3、以譬喻來說明格物致知

第一個譬喻,黑暗體驗。

在黑暗處感覺緊張是個普遍現象,只要放松下來,適應一會兒,便會發現在黑暗中還是可以看到很多東西的。黑暗譬喻我們的煩惱,只要放松下來,以接納的心態包容它們,觀察它們,便會發現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

第二個譬喻,雲霧體驗。

雲霧遠看似有,近觀實無。遠遠看去,遮蔽視線;靠近觀察,卻了無所得。煩惱亦復如是。

第三個譬喻,主客體驗。

煩惱幢幢往來,不會長久安住,所以是客人;而那個知道煩惱來去的,是主人。陽明先生謂之“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是主人。

第四個譬喻,高空觀雲。

雲層譬喻煩惱,晴空譬喻良知,當我們陷入情緒之中的時候,就好像從地面仰望高空,只能看到烏雲;而良知覺察到我們陷入情緒時,主人便回來了,主人歸位,客人便不再喧賓奪主。烏雲就成為可以欣賞的景致,煩惱原來是菩提。

4、格物致知的五個步驟

第一步是覺知。

例如,我們在待人接物的過程中,某個人的言語行為刺痛了我們,我們心中生起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有一種想要反擊的沖動。這時我們要及時覺知到這種情緒。

第二步是命名。

覺知到情緒之後,要對其准確命名,這種情緒叫“瞋”。一方面體驗、觀察這種情緒,同時心中給這個情緒貼標簽,默念“瞋,瞋,瞋……

第三步是觀察。

情緒的變化必然帶來身體的變化,瞋心生起時,肌肉緊張、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等,把注意力放在身體的覺受上,我們會很自然地感覺到身體平靜下來,情緒也煙消雲散。

第四步是真相。

我們看到了煩惱的真相,它是無常的,它不是主人,而是像雲朵一樣飄來飄去。我們以前錯把客人當主人,錯把杭州作汴梁。

第五步是“知行合一”。當我們觀察到煩惱的真相,煩惱便喪失了控制能力,我們便從業習之中走了出來,一種解脫感、輕松感會自然生起。內心的溫柔、慈悲、喜悅會自然湧現,此時是良知呈現的狀態,不再是被逼迫的狀態,良知自然會引導我們的行動。

這便是格物致知的五個步驟,初開始練習時,要嚴格格式化,每一個步驟都不要省略,要一步一步嚴格做完。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逐漸會品嘗到味道,產生喜悅,進而樂此不疲,智慧、慈悲也在這個過程中慢慢顯發出來。這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道理。

六、總結

“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是孔子修行經驗的總結,是儒家入世修煉的口訣。我們把它背下來,認真體會,落實在生活工作之中。在待人接物的時候,就可以少犯很多很多的過失。與人溝通,交流,做事,效率就會提高。

九個要點總結出來只是一個要領,就是隨時隨地的立足於當下,所謂心要“在焉”,使良知起覺照的作用,對當下的身心狀態、內外境界保持覺察。這不僅僅是儒家修行的要領,對我們佛教徒,乃至任何一個宗教的修行人來說,都是修行的要點。對自己當下身心世界所發生的事情,保持清清楚楚的覺照,這是最重要的一樁事情,這是修行當中一個最核心的要領。

來源:2011年第6期《淨土》雜志

 

上一篇:燒烤攤烤肉內幕:用嫩肉粉讓腐肉變鮮
下一篇:淨界法師:在佛法利生當中弘揚淨土法門是不是功德較大?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