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宇宙萬法從哪裡來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空法師:宇宙萬法從哪裡來的?

 

摘自淨空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玄義講記》

【原夫一念自性,體元湛寂。自性之心,用本虛靈。無相無名,絕思絕議。作群生之依止,為萬法之根源。究竟號中道正空,褒美稱第一義谛。】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這一段給我們敘說法界的根源,或者說法性的根源;諸位要知道,法性跟法界是一樁事情,法性是從體上說,法界是從用上說,有體有用,體用是一不是二。這從哪裡來的?要用現在的話來講,宇宙萬法從哪裡來的?這個地方一行半的文字就把它說盡了。從哪裡來的?是從我們自性當中變現出來的。自性是什麼?一念。一念很難體會,一念就是真如,就是本性,就是真心。為什麼難體會?我們今天想體會已經落二念、三念,就不是一念。諸位要知道,你要能夠見到一念,能夠契入一念,在佛法裡面講你就成佛。禅宗裡面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性就是一念。佛法修學無論哪一個宗派,最終極的目標就是一念;宗門叫“明心見性”,我們淨土叫“一心不亂”,一念就是一心。你要是證得一心你就成佛,這個佛不是普通佛,天台大師講圓教的究竟佛果。一念難!一念是根源,宇宙萬法的本體。

我們知道現代哲學裡面講本體論,講的人很多,著作也非常豐富,我們也曾經看過,總不能叫我們心服口服。原因在什麼地方?因為他沒有證到一念,他所說的這些道理還是落在二、三,這就叫我們不能夠服氣,不能心服口服。要證得一念要甚深禅定的功夫,說實在話,佛家講修行,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沒有別的,只不過是禅定功夫淺深不同而已。禅定功夫很淺的沒有出三界,這是四禅天;功夫再深一點的超越六道輪回,才可以證阿羅漢、證辟支佛、證菩薩,也能證到所謂權教的佛果,沒有出十法界。為什麼沒有出十法界?沒有證到一念,如果證到一念就超越十法界,所謂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從哪裡來的?一念變現出來的。一念就見一真,多念就見到許許多多的法界,十法界、百法界、千法界、無量無邊的法界,這是真的。所以佛告訴我們宇宙萬有從哪裡來?從心想生,心想是什麼?多念,不是一念。一念就是《華嚴經》上講“唯心所現”,這是一念;唯心所現是一真。落二、三是“唯識所變”,唯識所變那就變無量無邊的法界。佛為了說法方便起見,將無量法界歸納成十法界,所以“十”不是數字,十是代表圓滿,代表無量無邊。

我們每一個人念頭都不一樣,每一個人就是一個法界。我一個人是不是真的一個法界?不是。一個人也是無量無邊法界,為什麼?前念跟後念不一樣,念念都不一樣,每一念就是一個法界,將來諸位讀《華嚴十定品》裡面你就會明了。法界存在的時間多久?剎那,剎那際,前一個剎那際跟後一個剎那際的法界不一樣。說剎那際我們難懂,我們今天講分秒,前一秒的法界跟後一秒的法界不同,這裡頭有很大很大的變化,所以法界無量無邊。這個現象怎麼成的?唯識所變。這地方一開端是給我們講“一念自性”,這是把根源找出來、說出來了。一念自性是什麼樣子?“體元湛寂”。這個體是講性體,我們要從這裡去體會它的意思,千萬不要作實,以為真正有個實體,你就錯了。你要虛求你才能體會意思,決不能作實,才能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搞明白,宗門講“豁然大悟”,教下講“大開圓解”。

google_protectAndRun("render_ads.js::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上一篇:淨空法師:觀法是修行的方法,是修行綱領原則
下一篇:諸多祖師高僧大德談施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