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世間的人顛倒夢想,難信正理,以錯將錯,姑且將就,癡疑輕慢,這些都是常有的事。因此,世人的一生是稀裡糊塗的一生,稀裡糊塗的來,稀裡糊塗的去,苦了哀號,樂了忘形,心裡虛撈撈,共爭一把泥。世間人以癡業為根本,癡就是無明,不明真相,不明世界本相,不明萬物緣起,這就是無明,人無明則成癡。因此說,世人以無明為本,立世間一切道理。
  癡業是煩惱本,人的喜怒哀樂之情也是根本癡業。因此,人之情也多是癡情。莊子的“相濡以沫”很可以說明這些。相濡以沫,是說魚離開水很痛苦,互相吹泡沫來安慰,人與人之情大多屬此。人之情多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因此需要相互體貼照顧,一有不周到的,就可能轉恩為怨了。大家可以考證一下世間的愛情、友情、親情等,是否很多如此。我對你付出了,你也要相應回報給自己,你就要忠誠於自己。我對你付出了體貼關愛,你也要對我同樣如此,否則就會怨起,起而不平,則會成恨。世間人的情愛就是如此,人與人之間如果不會造成過多痛苦還好,否則,很可能就是由愛而生恨。情人間的陌路,兄弟間的反目,父子間的恩怨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就是世人的情是建立在癡上的,如在沙中建立的樓房,終是不牢固的。
  《紅樓夢》中說:“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這是古人對親情的一種感歎。我們多少的父母對兒女們的愛,不是建立在癡情上,視之如心肝,視之如寶貝。養著供著,身怕一點過失,但從來不考慮子女們真正是需要什麼。莊子故事中,說國王見一次神鳥,相要供養它。他用最好酒食歌舞招待神鳥,結果神鳥死了。我們許多的父母其實都在做這樣一些傻事,以為這就是在關心孩子,教育孩子,結果反而把孩子害得也一樣傻。
    我們的父母多癡心,養著哄著孩子,給孩子好吃好穿,希望孩子對自己也一樣癡心回報。但很少知道如何教會孩子怎麼做人,以為耍些小聰明,能討些乖就是聰明孩子。因父母自己本身也是同樣癡,以為耍些小聰明,能討些乖就是會做人,如此把自己本事也傳給孩子,這不是癡癡相傳麼。這也沒辦法,父母是癡,癡來源於無明,也只有這樣可以教的了。所以父母們只能原諒自己:“大人們沒本事,希望孩子們會原諒自己。”更癡了,施人以癡,卻希望孩子們有好的回報。所以,父母能真心對待孩子,真心為他們著想,能不癡的,真的非常少。
  父母與子女,就是討債還債,報恩報怨這幾種關系。父母本性好的,孩子得福;孩子本性好的,父母得福。所以,靠癡情是難以使父母子女關系真正牢固,真正關系和洽的是決定於他們的德性。因此,有些父母對孩子很寵溺,給最好吃穿的,但從來不教他們如何好好做人,以為孩子將來會買他們乖,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因此,以這種用世間癡情來維持融洽的關系,這是很困難的。而有的父母雖然供養孩子條件不好,但時時教育他們怎麼做人,反而這種感情維持得相當牢固。這是因為真真能使父母子女關系牢固的是德性,而不是癡情。
  所以,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個道理,以為自己對孩子付出很多,以為自己很愛孩子,其實很多都是癡在作怪。將來孩子長大了,並不會如自己所願。為什麼呢?孩子無德,無德人不會孝順父母的。除非你永遠是他們的靠山,否則乘早給自己找後路吧,孩子很可能依靠不上,即使依靠,也是寄人蓠下的感覺。
  所以,父母的癡是前因,孩子的不孝是果報。有些父母罵孩子不孝,也要思考自己以前所種之因,你從小給孩子灌輸了什麼。
  說完了父母們,就給說說天下的子女兒孫們。父母們的癡或許是真實存在的,但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確實付出很多,做子女的不該不為之動容啊。父母們的癡業已成,子女就應該覺悟到了,不要再癡癡相傳下去。一些孩子們依賴慣了父母,父母有靠有依還好,如果父母生老病痛,麻煩多多,這些子女們就會起厭惡心了。有的勉強能照料,也只僅怕落個不孝的罪名。能無怨無悔對待自己父母生老病痛的,確實非常少,哪有父母對待孩子生病的焦急心理。所以說,中國是個講孝道的國家,但實質上做的真是相差還很遠。有些父母還一味反對中國孝文化,認為是封建的,這些人也不怕自己的孩子報應給你看看。
  古人說得沒錯。很多子女看到父母好好的,都很孝順,錦上添花的事很常有。但父母有困難了,病了痛了,就少有人照料了,不是這忙,就是那忙,雪中送炭真的很少。父母有財產,子女們爭著要,一有分配不平,則都怨恨父母。所以,這也都是癡的病,互相買乖,有分歧了就相爭。所以,天下的子女們,真的應該都好好反省了,父母們老了,小輩的是否還有真情實意在,這孝順是做給人看的,還是發自內心的。
  中國想要發揚孝文化,實在不是件容易事。嘴上形式上做容易,但真正在生活上能體現這種文化的,很難得。一方面,父母們自己德性不夠,不懂教孩子,不懂教孩子重德輕物。另一方面,子女們受社會影響,物質第一,對父母以物養代替心養,沒有尊敬心,關切的細致心。所以,中國的孝與古德所提倡的差距還是相當大的。這是或許是因環境不同,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建立在癡情上,而不是建立在德性上。
  所以,中國想要發揚自己的文化,非提倡孝文化不可。以德立性,而非以癡立性。儒學是以孝為本,有孝才能及天下,才可以配談對人的愛心,對社會的責任心。今日人與人相爭相怨,與孝文化的的暗淡莫不有很大的關系。

 

上一篇:為什麼孝順父母,可以解決工作姻緣等一切問題
下一篇:淨空法師:菩提心沒發出來,聞法不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