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即菩提
自然中自然相,念老在此地,還舉《楞嚴經》一個公案,「如《首楞嚴經》狂人迷失本頭,狂走尋覓,是不自然。一旦狂歇,歇即菩提,本頭宛在,何等自然」。這就自然中自然相,這個比喻得好,《楞嚴經》上這段的故事,釋迦牟尼佛說的,這是給富樓那尊者,答覆富樓那尊者的問題、提問,解答裡引用這個例子。富樓那問得好,無始無明是什麼時候起來?為什麼我們還有無始無明?自性本來是清淨的,為什麼會起無始無明?所以佛經上這個無明上加個無始,無始是什麼東西?沒有開始。沒有開始是什麼意思?假的,不是真的。真有開始、有終結就變成真的,有始有終。沒有開始,所以舉「演若達多迷頭認影」這個公案來證明,演若達多他迷了,頭不見了,到處問別人,我的頭在哪裡?這個比喻我們換個例子,諸位就更好懂。我們小時候,正是跟日本人打仗抗戰期間,那個時候我們念小學。抗戰期間,小學五、六年級,高年級就有軍訓課程,這在平常時候決定沒有的,五、六年級接受軍訓課程,學校裡穿制服要戴帽子。上學的時候先上操場,有教官,教官那個時候都是低階軍官來擔任,多半是排長來做我們的教官。叫我們緊急集合時間三分鐘,哨子一吹三分鐘,服裝整齊,大操場集合,隊伍排起來。就發生迷頭認影的現象出來,有同學身上穿得很整齊,帽子也戴在頭上,到處問別的同學:你有沒有看到我帽子?慌慌張張在找帽子,別人指著你頭上:你的帽子不是戴在頭上嗎?一摸果然如此。這叫自然中自然相,你說這個迷有開始嗎?是有原因嗎?沒有,如果我們講,可能他太緊張出現這個現象。在緊急集合這種事情常有,常見的。
佛就舉這個例子,迷人「迷失本頭,狂走尋覓,是不自然」。戴著帽子找帽子,到處問別人有沒有看見?人家指著你頭上,那戴在頭上。所以「一旦狂歇」,一下明白帽子就在頭上。「歇即菩提,本頭宛在,何等自然」。歇即菩提,就像《法華經》上世尊所說的「止止不須說」,放下便是,不用說,你把你想說的、要說的放下就是,你說什麼!禅宗裡頭有兩句話,「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就這個意思。你開口動念就是狂走尋覓,就不自然,為什麼?你念念所求的,它就在當下,就在面前,只要你把起心動念放下,它就是的,何等的自然。我們今天的毛病出在哪裡?就出在起心動念想去找,想去得到。帽子戴在頭上不知道,想去找,想趕快戴上,沒有曉得本來就在頭上。你想求智慧,你放下,智慧就現前;你想求福報,你放下,福報就現前;你想修德能,放下,德能本來就是,不用求。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做出精彩的表演,人人都求,求不到,他什麼都不求,一切現成的,五祖就選上他,為什麼?他狂歇了。別人,別人狂沒有歇,還到處在亂找,在亂鑽,而不知道本來就是,這個真妙!所以說是「何等自然」,這句話講得太好,能所不二,什麼都是現成的。
「又如古德悟時曰」,開悟的時候,開悟他說什麼?「原來師姑是女人做的」,師姑是比丘尼,你何等自然。「又如: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這都是禅宗開悟的時候說的話,燈跟火是一不是二,飯熟是什麼?就是覺悟。你本來覺悟,不是現在覺悟,為什麼?根本就沒有迷悟。迷就是迷頭認影,演若達多迷頭認影,所以真的本來就是,一切法本來就是。「比丘尼是女人,燈即是火,均自然中自然之相」。自然是性,第一個自然(自然中)是性,第二個自然是相,性相是一不是二。真如自性在哪裡?就在事相上。在哪個事相上?一切事相上統統都是,沒有一個事相不是。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每一法裡頭都是,你還找個什麼!自性在哪裡?自性在我身上,自性就在桌子上,自性就在這個房間裡,沒有一法不是。把這個人切成肉丁,自性在哪裡?在肉丁裡,每一個都是,每一個細胞都是,每一個原子都是,每一個小微子都是的。這個小微子實在不可思議,它的體積是一個電子的一百億分之一,不是一百萬分之一,一百億分之一,一百億個中微子組成一個電子。這個中微子具足色受想行識,那個色就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從哪來的?受想行識變現出來的,沒有受想行識就沒有物質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