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居士發心以在家的出家心修行的功德利益
―――-感恩
一、在家眾以出家心修行的緣起: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初轉法輪組成僧團時,佛陀對在家的女眾波阇波提說:“女人在家學道披搭袈裟,勤行精進,是可以得到正覺的。你們奉行我的教法,你就在修行正覺的道果,這是不分在家出家的”。(傳記217頁)
佛陀對波阇波提說的,“在家學道披袈裟”,“披袈裟”是表法,表意就是“出家”。此句意理,佛陀是指在家眾而心出家披袈裟的修行人,同樣是可以得到“正覺的”。
出家的概念是什麼呢?
一次俱梨迦的兒子耶捨,想追隨佛陀出家,佛陀對耶捨說:“出家並非是離開了家才叫“出家”。身上雖然穿起了出家的衣服,而心卻戀著世間俗情,時時不忘名利,這怎叫出家。如果身上雖然裝飾華美璎珞,而心卻是光明清淨,降服煩惱的怨敵,對人沒有怨親的分別,更能以真理教化人間,這才名之謂真正的出家,你要出什麼家呢?(傳記140頁)
從佛陀對耶捨的教誨中可知,“出家”主要是指“心出家”。只要心清淨光明,不貪住世俗名利,能降服心中煩惱怨敵,對人沒有怨親分別,能自利利人,能以真理教化他人,無論身住在哪裡,有否現出家相,都可以稱“出家”。對在家眾來說,就是身在家,而心出家的沙門清淨僧。
何為“出家”?上面佛陀對耶捨的教化,已經說得很清楚。在古印度,所有的修行人都叫“沙門”。翻譯中國語言的意思叫做“勤息”。意思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淨空法師就此開示說:“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這個“沙門”,是專指佛門出家人”。“沙門”的意思,在家跟出家統統可以具足。你在家也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你就是在家的“沙門”。在家居士認真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那就是出家的心,就是做“沙門”。所謂“身在家,心出家”。(《輕松學佛》一冊73頁)
二、在佛門中,就在家弟子的修學上,古德聖賢依佛陀對在家眾應以出家心修行的聖言量,慈悲教化優婆塞優婆夷,要依教奉行。唯發心能以在家的出家出世之心來修行,才能離苦得樂解脫自在。才能成就道業往生極樂淨土,這是以出家心修學的道理,和真實的功德利益。
佛陀與歷代大德祖訓,為什麼諄諄教化我們應以出家出世心來修行呢?這就需要我們能夠認清,我們現在所居住的這個法界的家,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家”,這樣你才能覺悟,才能生起出離心出家心。
那麼我們這個娑婆界的家是個什麼樣子呢?佛在《彌陀經》中稱此世間為“五濁惡世”,即見濁、煩惱濁、命濁、眾生濁、劫濁。我們就身在其境,生活在其中。在這個家裡充滿了天災人禍、水災旱情、地震飓風、刀兵戰爭、惡疾流行、意外事故傷害、色情暴力、滋生腐敗、金融危機、貧困饑馑、武力威脅、擴張侵略、軍備競賽。在有些國家之間,地區之間,民族之間,集團和群體之間,常是矛盾沖突不斷。從競爭到斗爭,從斗爭到戰爭,使世間社會常是動蕩不安。
在此五濁惡世中,英國的湯恩比博士說:“能挽救二十一世紀世界的,唯有中國的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文化)”。我中華正在崛起,故可知唯我華夏可將為維護世間和諧和平之中流砥柱。
再看今五濁世間,人心的極度欲望和滋生的腐敗霉菌,正在侵蝕社會肌體,丑惡現象充滿世間。行賄受賄、營私舞弊、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偷稅漏稅、偷工減料、坑國害民、黑幫勢力、地下暗流、殺人放火、詐騙搶劫、販毒吸毒、拐賣人口、賭風盛行、網絡視聽污染、YIN穢色情、試婚婚外婚、使社會家庭細胞,受到威脅挑戰和極大的傷害。
視今五濁世間之人,多數人的人生觀,是唯“我”至上,一切以己為中心。而價值觀只有三個字“名利色”。人人都在為“金錢名利財物色,衣食住行玩樂用”的貪欲享樂而競爭拼搏。大搞殺盜YIN妄酒,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貪嗔癡慢疑。無明顛倒,善惡不分,真假不辨,不明宇宙人生真相。在逆境順境中痛苦煩惱,八苦逼迫無有盡時。無明眾生,一生中都在為自己而痛,為金錢名利情而苦。豈不知一朝生命結束,這一切就都成了夢幻泡影,縱觀古往今來貧富貴賤一復如是。
視今五濁世間之人,皆因私欲占有享樂而迷失清淨本性,相互傾軋,爾虞我詐,追求貪欲,奢望無有止境,物欲橫流。人心不古,惡多善少,邪知邪見,不信因果,貌視古聖先賢教誨。使人倫道德、文明、善良、忠誠、清謙、正義,友愛受到踏伐。人們的孝悌忠信、禮義謙恥、仁愛和平,天地人道受到踐踏,人的良知良能受到扭曲污染。給人們自身和社會健康進步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和傷害。視今五濁世間無明顛倒之人,多是以“唯物質利益至上,唯科學准則至上”。人們將此視為至高無上的“硬目標”。而將啟迪護持人的純厚善良的清淨本性,將大公無私、服務奉獻、質樸無邪、人之靈魂、國之瑰寶的教化,視為“軟目標”。豈不知,“唯物質利益觀”,會淹沒人性,引導刺激人們無止境的欲望。欲望的膨脹會使人喪失理性,迷失人性,這樣就會給個人和社會造成危害。
大家可想而知,這樣的世間社會將會是怎樣?法律制度在欲望泛濫的洪流中,還會起多大作用?而“唯科學至上觀”。人們應從科學作用的正反兩個方面去慎思看問題。勿庸置疑,科學推動了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模式和質量。但從科學作用的另一方面看,科技用在了軍工上,大量生產制造先進軍火武器,甚至生化武器,導彈、核武器等。這樣就會形成軍備競賽,武力擴張威脅,就會刺激戰爭的發生,甚至毀滅人類。科技用於生產上,它的副作用,就會破壞地球氣候生態自然環境,就會直接影響人類自身的安全和生存。科技用於人們的文化生活上,不健康的精神鴉片,以此傳播媒介,就會污染人們的心靈世界,毒害人們的靈魂。崇拜“科學至上”,其實它的副作用,在某些方面,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後果,危險和傷害,有時甚至大於它正面的積極作用。現今存在發生的這一切都已經是不可爭辯的事實,而且這一切還會進一步得到證實。
上面所描述的這些五濁世間的真相,就是我們眾生所安住的,迷邪染五欲六塵的家,金錢名利情的家,殺盜YIN妄酒的家,貪嗔癡我執我見的家,無名煩惱業障習氣的家,一句話,六道輪回的家。億萬生靈,就貪住在這個三界火宅輪回的家裡,不肯回頭捨離。在無明中不斷生死輪轉,欲出無期,豈不遺憾無知嗎?
佛陀設教說法的目的,就是為了化三界火宅為清涼地,將光明帶給世間,實現“人間淨土”,使芸芸眾生都能離苦得樂,解脫自在。而我們學佛修道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能顯現清淨自性,像荷花一樣能出污泥而不染嗎?我們唯有能以出家出世之心修學求道,今生才能成就道業。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度化他,自覺覺他的淨業行人。
三、以出家出世之心修學的功德利益:
我們唯能認清這個家,是個六道輪回的家,才能發心把握好,“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生定要了生脫死,跳出輪回苦海,這個難得的機緣。才能真正生起要從迷、邪、染回歸到覺正、淨的決心。此心稱為“出離心”,稱之為出家出世之菩提心。如果我們一邊修行,一邊又要貪住在這個娑婆的家裡,就會被世間種種因緣所纏縛。就會貪住世間福報,或被業障習氣苦惱所障礙所粘住。如果對世間的無常五欲六塵沒有“出離心”,那你還求什麼離苦得樂,解脫自在呢?還要學什麼佛,求什麼了脫生死,往生極樂呢?
如果我們在家的修行人,能夠生起出家出世的修學心,那才稱得上我們的身心,是真正地皈依了“三寶”,皈依了覺、正、淨。我們污染的心靈才能得到淨化。我們的精神世界才能超凡入聖。我們的信、願、行才算是入了佛心、佛念、佛行之道地。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心安住在出世間,安住在智慧光明處,安住在清淨無為處,安住在解脫自在處。
“出家”之心,就是大乘菩薩修道了道之心。就是對世間法看破放下,不分別,不執著之心。就是降服自我,破我執我見之心。就是無欲無求慈悲喜捨之心。就是逆境順緣無所障礙的金剛般若心。就是安定在佛道不動不搖,定慧見性之心。就是精進不退活著成就,圓成佛道之心。
心出了家,以出家出世之心來修行,我們的道力、定力、慧力、念力、願力,就會得到快速提升。我們就有能力對治無明業障習氣煩惱。就有能力對治世間世俗的種種因緣障礙。這樣才能長養聖胎,成就和保護我們的法身慧命。
心出了家,有利於我們修行。證明我們學佛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相對於原來的自我,相對於世俗人來說,是發生了根本性的轉化。那麼我們轉到哪裡去了呢?即轉入了“出世間”的法界。這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的“四聖法界”。我們的心能從紅塵裡出來,安住在出世間聖人的法界裡,這就意味著,同《彌陀經》中所說的,“其中多有一生補處”的法理意趣相通。即所說的入世的色身塵緣雖然未了,而入菩薩乘的心,卻是先安住在了“四聖法界”與佛菩薩的心平等同會一處。若沒有出家出世之心,我們的佛心、佛念、佛行,怎麼會成就?此心、此念、此行,又會立於何處呢?以此可知,能發心以“在家的出家”之心來修學成就道業,這對於一個清醒有覺悟,在家修行的居士來說,是何等的殊勝,是多麼重要啊!
四、在佛門修行史上、在事實事相上,以入世在家身相,以出家出世之心修行和成就者,貫通古今普遍存在。
如:觀音、勢至是示現在家人的身相,而實質心卻是出家修行的大菩薩僧。
佛陀時代的維摩诘大菩薩居士,和韋提希夫人都是在家的出家沙門。
《地藏經》中的婆羅門女和光目女,現的都是在家修行的身相,然而她們後來卻是地藏菩薩和無盡意菩薩。
佛陀最負盛名在家的十一位大弟子,在優婆塞中如:
須達―――布施第一,郁迦―――供養第一,
那鸠羅――信實第一,質多―――說法第一,
耆波―――醫護第一,修羅奄婆多――不壞信心第一。
優婆夷中如:
毘捨佉――布施第一,須彼耶―――看病第一,
迦利―――傳三寶第一,茂多羅――多聞第一,
迦帝耳――信仰堅固第一。
佛陀的這些在家修行的弟子,都是以出家心修行而成就的“大沙門”,清淨僧。
清、明朝以前的龐蘊、裴休、彭二林和順治、林則徐及近代的夏蓮居、黃念祖居士等大德,都是身在家而心出家的大沙門。
再如現時哈爾濱的劉居士,雖然她想出家修行的因緣不具足,但從她發心修學的態度和精神上,從她體現出信、願、行的修維功夫上,卻表現出了她是身在家而心出家的修行僧。
觀世音的《普門品》中說:“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地藏經》分身集會品第二也如是說。這說明修行人若以不同的發心,不同的因緣,現不同的身相修行,就會感得佛菩薩以不同的身相來度化眾生。法無定法,不同的發心,就會感得不同的因緣和果相。上述例證說明,古今隨緣在家的修行者,以心出家修行和成就的事,本屬自然,合於道理。
五、入世之身與出家出世之心修學的關系:
出家出世修學的心,是入世身業行為的根。有什麼樣的心行心緣相,便會有什麼樣身行三業相。心不愚癡迷惑顛倒,身口意就不會造業。唯心清淨,身才清涼不受三界火宅煩惱之苦。內心清淨莊嚴,身相才會威儀莊嚴。若能成就佛心、佛念、佛行,才能成就“三身”即報身、法身、化身。出家出世之心是理體,入世之身的三業行為是事用。以理顯事,以事證理,以理法指導行法實踐,以行法印證理法。全事即理、全理即事、理事一如,即心相與身相是一而不是二。
有了離凡塵,出家出世之心,我們才有能力攝護入世之身不為塵染。才能斷除業障煩惱,才有能力和智慧去對治生活和修行中的逆境順緣。
當逆境順緣現前時,要以念佛心,觀照好出家出世之心如如不動。此心不動,在諸因緣面前才不會迷邪染。佛心佛念才能現前,生佛行妙用。佛心生佛智,慧光破無明而見自性。心無煩惱掛礙,觀法如化,明逆順事相緣起性空,皆業力所感因果所現。有此般若正法眼,就能轉逆為順、轉惡為善、轉煩惱為菩提。逆順因緣皆是修行的道場,成就道業的“資糧”。在此境緣中能頂(忍)得住,走出來,才是出爐的純金,諸上善人,方為修行中的大丈夫。若逆境順緣轉不了,那便是障道的雄關,煩惱造業的因緣。不會轉或過不了逆順因緣的障礙關,那就會成為輪回的助緣和“資糧”。
人們生於五濁怎能沒苦?內心無明怎能沒障?逆順業因起於內心,而顯於外緣果相。人生若沒有逆順境緣之苦,“覺”從何處生,“道”從哪裡修?還要離什麼苦得什麼樂呢?那還何需修“菩薩六度”來度自己呢?
逆順業緣之苦,眾生平等,業力凡夫人人都苦,只是依個人造做的業力因果有所不同。無明眾生偏執性重,站在個人的角度上,只知自己的苦與逆,不知他人的逆與苦,不知世間之人都在“八苦海中”。凡俗之人,常以無明心做愚癡事,以分別執著眼,看諸法萬相。不知諸法無常,諸法平等,苦樂逆順一復如是。在因緣境界現前時,只看你生何心動何念,以何心去感知感受它,一切本是自我主宰。凡俗之人,常見人過、常見逆境、常生煩惱。自己給自己制造麻煩,外面本無事,心中常不安,作繭自縛。吾人常是帶苦修行,而不是離苦修行,何以故?沒得出家看破放下心故。
虛雲法師的師父,融鏡說:“我佛重心不重相”。能化諸事相因緣為道用,不被境轉,才是大修行人,大解脫人。關鍵是你能否以出家出世之心,看破放下萬緣,在逆順境緣中把握住自己。若能站在高處俯視諸法萬相的緣起,以佛法透視世間的苦樂逆順事相因緣,覺知這本是世間凡塵的自然無常事,並能以直心平常心對待平常事,不分別、不執著、心無所住,哪裡還有苦樂逆順的煩惱呢?修行人的心,應像大地一樣,能生萬物也能容納萬物,苦樂逆順生住異滅都應容納。以出家出世之清淨心,隨緣過好正受入世的修行生活。此心能現前生用,就是一種“唯心淨土”的境界,還有什麼世間法可以障礙你呢?
要時時以念佛心,觀照好出家出世修學之心。無論何種因緣現前,都要緊緊盯住不放松,以防退失動搖。從佛理上要明白,此心要能定得住守得牢,此清淨心就是見性之心,就是“四聖界”補處之心。以此心來護持好你入世之身,不令世塵污染損傷。
應以“八正道”規范自己的修學行為,要了知佛法不離世間法,沒有入世哪有出世。名言不同,如手心與手背,本是一體不能分開。生活中佛法無處不在,故修行也應是在時時處處,沒有時間空間,沒有粗細好惡之分。就看你在境緣中生何心、動何念、行何事。就看你能否以正知正見,般若心去理解受持生用。修道人不能離開生活的因緣說學佛,離開心地談修行。所以在家的修學人,勿忘以佛法去指導生活,淨化自心。在生活的熔爐中修行,在生活的淨化中成就。故我們應以積極入世樂觀向上的精神,以出世無住的聖心和智慧,過好正受清淨的社會和家庭生活。在生活中修學,在修學中生活。遵紀守法,愛國愛教,珍惜一切緣分。無我利他,隨緣隨力隨分以真誠心,為國家社會家庭服務貢獻。以上報國恩、父母恩、眾生恩和佛恩。唯能做個好公民,才是佛的好弟子。
一切不離如來心,若能奉行佛的聖言量,隨順經教和歷代大德祖訓,在修學上能以“真”為根,具足真信、真心、真修、真發心立願、真念佛,有修必成。發心以在家的出家心修學,功德利益殊勝。此種發心定能感得十方諸佛菩薩的加被護持,今生定能活著成就。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2010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