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注定,法顯不是塵凡中人:他的三個哥哥均是幾歲便夭折,於是他剛到三歲,便由傷心已極的父親決定做了小沙彌。只是年歲尚小,暫時養在家中,誰知住了幾年,病重要死,家人趕忙送他回寺院,一夜之後,病就好了。自此就不肯回家。十歲時,父親病死,叔父因他寡母不能獨立,逼他還俗,他淡淡地答道:“我本不是因有父親才出家,只不過想遠離塵俗,才皈依佛法。”叔父認為他說的有理,便由他去了。數月後,母親去逝,這法顯性情中獨有過人之處,喪事一完,就立即回了寺院。
法顯曾和師兄弟幾十人在田裡收割稻子,成群的饑民前來搶奪,眾人四散奔逃,獨有他從容自如,對饑民說:“若要糧食,隨意拿就是了。只是你們前世不行善布施,才有今生衣食無著的惡報。現在又來搶奪別人的。來世恐怕會更窮。貧僧真為你們擔憂!”說完便走。饑民們愣了片刻,紛紛放下稻子散去。幾百僧眾,對法顯無不歎服。他受戒之後,處事嚴肅,不逾規范,只是深感於經律的缺漏失誤,立志到國外尋求。
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顯與同學慧景、道整、 慧應、慧嵬等人,從長安出發,向西方走去,經行流沙(中國西北沙漠地帶),大漠如雪,茫茫一片,舉目四顧,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不知身處何地。只能憑日月判別東西,以人的枯骨來認定道路。途中屢有熱風惡魔,撞上必死無疑,法顯等人聽天由命,居然闖了過來。行至蔥嶺(今昆侖山、天山一帶),更加難走。這嶺上終年積雪,有惡龍噴吐毒氣,風雨不斷,沙礫滿天,舉目望去,峭壁高聳入雲。當初曾有先行者鑿石開路,建成台階,法顯等人走過七百余級,又拽著懸索過河。這種地方多至幾十處,都是漢代通西域的張骞、甘英不曾涉足的。爬上小雪山,忽然寒風暴起。慧景顫栗不已,對法顯說:“我活不成了,你繼續往前走,不要管我,否則就會都葬送在這裡。”說完便合上眼睛。法顯手撫屍身哭泣不已:“本來早有此准備,這是天命,有什麼辦法呢?”幾個人在路上已或死或卻步,只剩下他孤身一個了。他很快地站起上來,朝迷茫之中走去。出了山地,他又走過三十余個國家,才到天竺。法顯疲乏的臉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黑夜將臨,但與雪山中的夜晚相比,這裡的夜是如此平靜溫和,法顯投宿到離王捨城三十裡的寺院中。第二天,法顯說要去佛祖說法的耆阇崛(靈鹫)山,寺僧紛紛勸道:“此去路途十分艱險,而且山中有許多黑獅子,屢次吃人,為何非去不可呢?”法顯十分執著:“我跋涉幾萬裡,發誓要到靈鹫山,身家性命並未指望保全,怎能使數年的虔誠心意,在將達目的時廢掉呢?”眾人止他不住,便派了兩人送他。
來到山中,已是夕陽西下,法顯便想停下來過夜,送他的兩人聽見遠處獅子吼叫,嚇得兩股顫顫,丟下他跑了回去。法顯獨處山中,感念佛祖遺跡,燒香禮拜,如同見到佛的真身。夜裡,三只黑獅子跑來蹲在他面前,沖著他搖尾舔唇。法顯誦經不止,獅子們漸漸低頭垂尾,伏在他腳前。法顯撫弄獅頭,念咒語道:“想要害我,等誦完經再下嘴,若是來試驗我的,現在可以走了。”過了許久獅子才離去。
法顯了卻宿願,第二天一早便往回走。這山中道路崎岖不暢,只有一條小徑可通。法顯還未走出一裡,忽見迎面走來一位九十來歲的僧人,服飾素雅,神韻清峻。法顯暗暗稱奇,但並未十分在意。隨後又遇到一位小僧,法顯低頭問:“剛才那位老者是誰?”小僧答道:“頭陀摩诃迦葉,佛的大弟子啊!”法顯猛然醒悟,扣悔不已,返身追趕,但見橫石阻擋,只好流涕而回。
法顯又游歷到迦施國。國內有條白耳龍,常與僧眾相約,讓國內五谷豐登,每次都非戲言。僧人蓋起龍捨,並供設福食,每逢夏日打坐完畢,龍就化作小蛇前來,兩耳仍是白色。眾人用銅盂盛上乳酪,將龍放在裡面,從上座向下傳,每人都要做一遍,然後龍就化身而去。法顯見後,從心內贊歎。
隨後,法顯來到中天竺,在摩竭提邑波連弗阿育王塔南天王寺中,得到《摩诃僧祇律》、《薩波多律抄》、《雜阿毗昙心》、《綖經》、《方等泥洹經》等。法顯居住三年,學習梵語梵文,然後才親手抄寫一過,並用心誦讀。
法顯又隨客商到了獅子國。每當靜夜,他常想起同伴,不由得悲歎。一天,忽然在佛像前見到商人供奉的晉地出產的白團扇,不覺淒然淚下,沾濕衣衫。兩年間,他得到《彌沙塞律》、長、雜二《含》及《雜藏》,都是東土所缺的。
法顯求得許多經卷後,搭商船沿海路回國,同船有二百余人。一天遇上暴風,海水浸入船中,眾人驚惶失措,紛紛把雜物丟到船下。法顯擔心這些人把他的經像仍掉,便一心默念觀音。船隨風漂蕩,十幾天後到達耶婆提國,經像完好無損,法顯才舒了一口氣。五個月後,法顯又搭別的商船,東奔廣州。船平安地走了二十來天,暴風突起,船上人紛紛議論,指著一個外國僧人道:“都是因為有他,我們才弄得這般狼狽不堪。不能因他一個,葬送所有人!”說著便要將其推下船去。法顯站起身來,厲聲呵斥這些商人:“住手!你們要把他推下去,也得連上我!不然既使船不翻你們的命也保不住。東土帝王敬重佛法僧人,我回去將你們所為禀奏,他一定治你們死罪!”商人相顧失色,趕忙停下。船上水盡糧絕,任其順流飄泊。終有一天看見海岸。法顯見到碧綠的藜藿菜,便知到了晉地。法顯等上岸,碰見獵人,便問是什麼地方,知是青州長廣郡。獵人回去報告太守李嶷,李嶷一向敬信佛法,聽說有僧自遠方來,親自出迎。
法顯在城中住了一陣,便想回京城,刺史留他過冬,他說:“貧僧冒險到萬難返回之地,只為了弘揚大法,現在志願未伸,不能久留。”便南下進了都城建康。
在道場寺中,他與覺賢一起,譯出《摩诃僧祇律》、《方等泥洹經》、《雜阿毗昙心》等,近百萬言。回首一生,法顯再無憾事,他後來到了荊州,繼續弘法,最後圓寂於寺院中,享年八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