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南懷瑾先生功德贊(並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南懷瑾先生功德贊(並注)

 

(廣泛傳閱,以資紀念,以做供養,功德無量)

南先生是中國當代最偉大的國學導師,打破了宗教的局限而發揚中華文化的精神,因為南先生的出現,綿延了中華聖賢文化及其道脈。 2012年9月29日,中秋之前,明月之夜,先生入寂。南先生的示寂,標志著自二十世紀初至今的國學文化發展的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標志著另一個時代的開啟。千年之後,也會有人緬懷他,他的生命已融合到了中華文化的命脈裡,他的著作已經融化到世界文化的洪流裡,和天地生生不息。我這一生把南懷瑾先生視為心儀的導師,先生的著作滋潤著我的靈魂,長養著我的心智,在孤獨的歲月裡,是先生的著作伴隨我走過艱難困苦,先生的大願是我的大願,先生的精神是我的精神,先生的著作,則是我和億萬國學愛好者的明燈指南。我發心在社會上弘揚中華文化,與讀南先生的書有關。曾經,有好友願意引薦,領我去拜見這位心儀二十余年的大師,可是我不忍心去打擾一個九旬老人,未能成行。如今,先生入寂,雖然未曾謀面,且何曾遠離我心。先生本自未生,如今何曾有滅?南先生對中華民族的功德,永垂不朽。後學做《南懷瑾先生功德贊》雲:

以一身而肩挑儒釋道密之法脈,以真心而博通古今中外之文化,留千古之名,計天下之利。中華文脈不絕,聖賢道統有本。少年立志,青年成名,豈非大德再來?心有正見,學有本源,堪稱當世聖賢。論武術,得南北大俠之真傳;說醫道,契岐黃杏林之妙用。虛雲與袁公印心,貢嘎並光厚傳法。曾統兵戍邊,亦參禅學仙。西湖求道,閱百函之仙籍;峨眉閉關,讀三年之佛藏。遇世外之高人,化人間之政客。遠行西域,訪求密教之正法;隱居美洲,傳播中華之文化。創辦實業,金溫鐵路惠民報國;出版書籍,老古公司濟世振民。

陳健民乃師兄,賈題韬是同門。與厚黑教主論交,和大愚法師契心。蔣家父子器重,中共高層期許。士農工商皆有從學學子,黨政軍科多見入門門人。道高則謗來,望重時疑至。疑謗不礙大師功德,功過任後人評說;贊譽難盡先知證量,學問期志士推廣。《禅海蠡測》,佛道圓通,吾人難測文字般若;《老子他說》,經史旁證,斯世可知修學境界。旁通、大義、略說,盡顯謙德;正引、反比、合論,可見宏博。教雖分三,道乃歸一,發揚中華文化精神;人在天涯,心系祖國,促進炎黃子孫團結。

六十年如一日,九五歲在一時。傳釋迦之心法,講孔孟之心傳,會老莊之真義,解禅密之真髓,博通誰能如夫子?論修仙之大典,談岐黃之大經,說修身之理法,傳養生之竅訣,實修堪比古人。建太湖學堂,續宋明書院之命脈;倡兒童讀經,補中華文化之斷層。桃李遍天下而影響久遠,著作等身高而智慧高隆。

晚年致力於兩岸之和平統一,一生精進在三教之歸元無二。能明哲保身,急流勇退而逍遙方外;可經世致用,迎難而上且經營世間。知進知退,握聖人樞機;了生了死,得至人圜道。

嗚呼,五百年罕遇之大師,破宗教藩籬而獨得真機;九十歲弘法之真人,通經史妙用而自成一家。上下五千年不為久遠,卓識來自豁達;縱橫三大教難以拘束,會心只在一笑。經世致用,書生意氣;修身進德,英雄本色。和光同塵,大隱於市,談笑風生,平易近人。極高明而道中庸,幽默之語道盡聖賢心法;致廣大而盡精微,深刻之見通曉諸子底蘊。立德、立功、立言而不朽;成名、成家、成道而不虛。居實處厚,見素抱樸。土著感夢而迎,誰雲法界無位?士子聞風而隨,我說教化有方。

有王者氣象,具宗師做略。任诋任毀,見世間之情;有容有量,誠長者之度。化心化性,實佛子之懷;勸善勸學,端仁人之風。行菩薩道以救世,體聖賢心而育人。十方書院,道傳十方;一輪明月,光照四海。道成人間,乾坤不息;德范後世,法界周流。執壽者相者,難論真谛;見本性光者,可談實相。

南公雖寂,法身永存法界;懷瑾未生,大願早結塵緣。文字難道宗風,文章不盡德范。平生一部虛空藏,此心三界光明經。教我如何說功德?四句偈語了無生。

聲隆中外,為人低調。煉性乾讀君,深得三昧;侯承業紀事,盡展豐神。《懷師》與《側記》略述平生,自述並全傳未見流傳。授受有淵,學其紹矣;斯人不朽,道可傳乎?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世間笑道者多而明道者少,修法者眾而見性者稀。老釋性命之學,久不聞矣;孔孟安民之道,豈過時哉。今賴南懷瑾先生以一大事因緣而出世弘道,正本清源,究元決疑,乃蒼生之大福、法界之因緣。屑小之輩,豈能窺見。誹謗之人,還造業因。虛空不壞,法身長存。著作不朽,慧命豈滅?

十方世界任出沒,寂然不動法王座。本是維摩老居士,病床示現妙法說。

世間毀譽本幻生,游戲三昧大光明。乘願再來慈悲心,法界圓通如如行。

興南子2012年9月30日

自注:以上《贊》分十段,便是十方圓滿之意。“十”在佛教,是一個圓滿之數,如“十方”、“十力”、“十地”、“十法界”等。本文面包含著一些典故或者與南先生相關的事跡,我簡要地做一注解,以便於讀者了解。我逐段擇要注解。不引用南先生原話或者寫南先生的著作裡的原話來注解,而是根據自己的記憶簡述,或有出入之處。盡人皆知的內容不再注解。

第一段:“以一身而肩挑儒釋道密之法脈,以真心而博通古今中外之文化”,南先生本是儒家出身,從小學四書五經,但他以佛為心,以道為骨,以儒為表,並精通密宗法門,除此之外,南先生還對西方哲學、自然科學皆有涉獵。1969年,南先生和海外弟子在美國和台灣創立了“中西精華協會”,南先生任會長,目的是溝通中西方文化,以謀求人類之和平與幸福。“論武術,得南北大俠之真傳”,1935年,南懷瑾先生17歲時到浙江國術館學習武術,得到當時有“北俠”之稱的劉百川等著名武術家的真傳。當時南拳大師蕭聘三、太極拳大師楊澄甫也在國術館任教,南先生在國術館的武術比賽中得過冠軍。南先生生前傳過太極拳,乃楊氏真傳。“契岐黃杏林之妙用”,岐黃,指岐伯與黃帝,兩人探討醫道的記錄就是《黃帝內經》。杏林,指中醫界。漢代仙人董奉和宋代南宗丹道二祖石泰,都曾行醫濟世,兩人診治不收費,只要病被治好了,病人只需要在他們隱居的山上種一棵杏樹即可,數十年後,滿山遍野都是杏林,於是,後人為紀念這兩位中醫大師,便以“杏林”、“杏壇”代指中醫界,而石泰本人也被後人稱為“石杏林”。南懷瑾先生精通中醫,自述平時得病,多是自己處方治療,間或為弟子們處方,亦見神妙。“虛雲與袁公印心,貢嘎並光厚傳法。”南懷瑾先生是巴蜀禅門大居士袁煥仙的衣缽弟子,袁煥仙以居士身而開大法門,名重當時,著有《維摩精捨叢書》。南先生開悟後,袁先生請當時正好因護國息災法會而莅蜀的虛雲大師為南懷瑾印心。維摩精捨叢書裡記載過一段袁煥仙居士與虛雲的對話,談到南懷瑾先生修禅發起神通後袁先生對南懷瑾的教化,虛雲大師對袁先生教化很印可。這一段和重要,我引述原文:“(袁公)指懷瑾而謂虛老曰:此生在靈巖七會中亦小小有個入處,曾一度發通,隔重垣見一切物,舉似余。余力斥之,累日乃平言未卒。虛老曰:好,好,幸老居士眼明手快,一時打卻,不然險矣危哉。所以者何?大法未明多取證,一分神通即多障蔽本分上一分光明,素絲岐路,達者惑焉,故仰山曰,神通乃聖末邊事,但得本,不愁末也。”這段話依然是根本教誨。南先生有神通,但不顯示;即便顯示了,也不說破;即便被學生察覺了,也是一笑而過,並不認可。南先生的弟子葉曼老師就說過此等話,是我親耳所聞。貢嘎活佛是民國年間來漢地傳法的藏密白教大師,當時有很多政要向他求法,如劉湘、李宗仁、李濟深、於佑任、陳立夫,也有很多著名知識分子向他求法,如蔡元培、梁漱溟。陳健民上師也是貢嘎弟子,南懷瑾先生曾入藏向貢嘎求秘法,遂與陳健民為師兄弟。光厚禅師,精通禅宗與丹道的大師,人稱“活羅漢”,能以內丹之能為人治病,只需把大拇指摁在病人身上,病人立馬感到灼熱,光厚稱為“燒病”,疾病能很快治好,甚至起死回生,是內丹之功力。台灣道學大師蕭天石曾得病將死,是光厚禅師以拇指為他“燒病”治好的,後蕭天石在四川灌縣任縣長之職,光厚傳他佛法後,指點他修道,他和南懷瑾兩人相伴訪道,獲得了各種道家珍本和傳承。南懷瑾先生在四川時也向光厚求法。“西湖求道,閱百函之仙籍”。指南先生在杭州時曾到當時民國著名報人、《申報》創辦者史量才的家廟裡讀了很多史量才《道藏》方面的藏書,這時候史量才已經辭世。史量才好道,也有極高的武功,家裡不僅有《道藏》,還有很多道家奇書秘本,不見諸《道藏》。南先生在因緣具足之下遍讀史量才的道書珍藏。南先生後來說:“史量才大概沒有想到,他搜集的這些道家的書等於為我准備了。”“化人間之政客”,指南懷瑾先生在台灣的很多學生是黨政軍的高層人物,以致曾引起了台灣高層的緊張,以為南先生想組織政黨雲雲。後來,蔣經國當政時,南先生為避嫌,便出國到美國定居了一段時間。“化”,是教化之意,他教化當時很多國民黨的政客學習國學、關注文化傳統、關注民生、關注民族大義。“創辦實業,金溫鐵路惠民報國;出版書籍,老古公司濟世振民。”前一句,指在南懷瑾先生的倡導、參與、協助下,南先生與海外弟子投資修建了從溫州到金華的鐵路,始建於1992年,通車於1998年,是新中國第一條合資鐵路。後一句,指1977年南先生於台灣創立了圖書出版公司,公司的負責人是他的學生古國治,大家稱他“老古”,而名“老古文化公司”。老古,也巧妙地包含著“古老的文化”之意。此公司在台灣出版了南先生的30多種著作,也出版了很多古籍和其他人文社科著作,志在發揚文化。

第二段,“陳健民乃師兄,賈題韬是同門。與厚黑教主論交,和大愚法師契心。”陳健民和南先生都是貢嘎活佛的弟子,在這一重法緣而言是師兄弟。據南懷瑾、陳健民兩位上師的弟子、年近百歲的葉曼老人講述,也是我親耳所聞,她早先跟隨南懷瑾先生修行,修通了脈輪,葉曼本名“劉世倫”,南先生見她打通了中脈七輪上的第四輪,就叫她“劉四輪”。後來葉曼慕陳健民之名,想到美國向陳先生求法,南先生不僅很高興,很支持,而說陳先生寶貝很多,要好好學,學了還要轉教他。但陳先生一直對南先生有微詞。據說主要是袁煥仙居士以禅為尊,說過一些輕視密宗的話,令陳先生不滿。賈題韬,號玄非,法名定密,清宣統元年出生於山西省洪洞縣趙城一個富農家庭,是袁煥仙的弟子,入袁門比南懷瑾先生早,也是大陸一位佛門大居士,1995年圓寂,享年86歲,著有《論開悟》、《壇經縱橫談》,精通禅密,實修有證。也曾入藏求法,並翻譯了一些密宗重要經典。賈老曾在成都得到丹道真傳,晚年他寫的一首詩裡包含著道家氣息,如“夜半正明洞上風,玄關金鎖若為通。誰知百尺竿頭事,別有昙花下語同。”玄關金鎖,乃丹道術語。也有說法,說賈先生輩分比南先生高,賈先生和袁煥仙一起創辦維摩精捨而說法,則“同門”可以看作同是禅門、佛門弟子。厚黑教主指民國奇人李宗吾,著有《厚黑學》一書以諷世。南懷瑾先生在四川時與厚黑教主有交,在他困難是向李宗吾借過大洋,李宗吾非常慷慨。本來不存在“厚黑教”,更不存在“教主”。那只是李宗吾特立獨行之“玩世”而已,給自己取了這個可以標榜千秋的名號。大愚法師,近代高僧,在修行“般舟三昧”時以精誠感普賢菩薩現身教誨,從而創立了新的禅密流派“心中心”法門,近百年來,經過大愚法師、王鑲陸、元音老人三代的傳承,弟子遍天下,法徒走世界。大愚法師有神通,與南先生交厚,很器重南先生,南先生在書裡多次提到他,民國年間,一次大愚法師突然告訴南先生,要注意尾骶骨處的某穴,日後有用。六十年後南先生教學生修禅觀法如白骨觀,大愚法師之言就有用了。南先生為此感慨不已。“蔣家父子器重,中共高層期許。”南先生在台灣講《論語》而名聲大振,這是受蔣介石之請而開講的,一度《論語別裁》在台灣“洛陽紙貴”,很多年輕人結婚時互贈的禮物就是這本書。蔣經國器重南先生,也擔心南先生有政治理想。1966年左右,應蔣介石、蔣經國父子之邀,南先生到台灣三軍各駐地巡回演講。有次在高雄岡山空軍基地演講,蔣介石親自聆聽,有所感悟,回台北後即命令成立“復興中華文化委員會”,蔣介石親任會長,請南老師主持實際工作。南先生沒有答應在此委員會任職。南先生一心佛道,無意政治,有很多政客如馬紀壯、彭孟緝、劉安棋、蕭政之、余傳韬等台灣政壇重量級人物做了他的學生。馬紀壯當時是“總統府”秘書長;彭孟緝是陸軍司令;劉安棋是上將;蕭政之官拜中將;余傳韬是中央大學校長。蔣經國最器重的王升將軍也對南先生執弟子禮。這些人在一起論學、論道、論史、論政,被一些政客看作“新政學系”,以為他們有政治抱負,而蔣經國視南先生為“新政學系”的頭頭。南先生避嫌離開台灣後,蔣經國疏遠了那位從抗戰時期一直追隨自己的王升將軍。南先生在中共高層也有不少朋友,朱德和南先生的恩師袁煥仙情同手足,朱德稱袁先生為“煥哥”。陳雲、李先念,皆南先生在民國年間之舊交,而他一心推動海峽兩岸的和平對話與和平統一,曾為海峽兩岸的和談出過很多力,只是由於種種原因,這些事情一度沒有公開。2010年我在某報上第一次看到詳細介紹南先生在海峽兩岸和談中橋梁作用的報道。“士農工商皆有從學學子,黨政軍科多見入門門人。”南先生的學生中,各界都有,特別是科學界的學生,最有名的是美國科學家卡普拉,寫有《物理學之道——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本書在廣泛探討了近代物理學的最新成果與東方神秘主義哲學佛教、道教的系統理論之後,將二者進行深入比較,得出“近代物理學的新概念與東方宗教哲學思想驚人地相似”的結論。卡普拉多次問道於南先生,他的那部世界名著裡應該有南先生的教化。“旁通、大義、略說,盡顯謙德;正引、反比、合論,可見宏博。”指先生的《孟子旁通》、《楞嚴大義今釋》、《圓覺經略說》等著作命名裡顯現的先生的謙德,“正引”,引用經典;反比,從反面打比喻;合論,綜合經史和其他觀點來講經,這是說南先生講學的方法。

第三段,“六十年如一日,九五歲在一時”。南先生講學的時間,大約有六十年,這個精神是最動人的,是聖賢傳道、授業、解惑的心行。“一時”貫通古今。古是一時,今是一時,未來也是一時,三世更是一時。圓通佛法,靈山法會,俨然未散,盡在一時。故佛經開篇每雲:“一時佛在”。

第四段:“晚年致力於兩岸之和平統一,一生精進在三教之歸元無二”,南先生一直致力於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這方面的報道太少,故世人只知其講國學,不知其促和平。《楞嚴經》說:“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儒釋道文化精華所探討的還是宇宙人生最本質的真理,真理只有一,沒有二。張伯端說:“教雖分三,道乃歸一”。即是此意。南先生一生打破宗教局限,發揚中華文化精神,看不到這一點就很難真正地理解南先生。“能明哲保身,急流勇退而逍遙方外;可經世致用,迎難而上且經營世間。知進知退,握聖人樞機;了生了死,得至人圜道。”講南先生的處世智慧。在復雜的政治環境裡他能全身而退。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蔣經國對南先生有顧忌,南先生就遠走他鄉,此為退。我研究過南先生的生平,感到他處處走在時代的前面一步。抗戰剛爆發不久,他就去了四川成都,不久,民國政府遷都四川重慶;解放戰爭末期,他只身去台灣,不久,民國政府遷到了台灣。在台灣他保存了國學命脈和求道法脈,要是他在大陸,僅“文革”也會要了他的命,南先生的父親就被共產黨在土改中當地主鎮壓了。我曾讀台灣國學大師黃秋原先生的著作,黃先生曾在改革開放後來大陸訪問,見到那些留在了大陸的老友,老友感歎說:幸好你去了台灣。不然,留在大陸,不是被批斗死亡,就是留下來也難有今天的學術成就。在八十年代初,全球向美國看的時候,南先生去了美國,之後去香港定居,再去上海,再到太湖,這一系列的行動暗合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與中華文化復興的國策。他很早就鼓勵台灣的學生到大陸投資,金溫鐵路的修建,是他遠大目光、愛國真心、智慧洞見的體現。圜道即圓道,圓滿之道。是道家之說法,聖賢得圜道,則能把握樞機。南先生曾幽默地說,一等人引領時代的潮流,二等人跟著時代潮流,三等人是時代潮流過去了,自己沒跟上不說,還罵罵咧咧地發脾氣。(大意如此)南先生是引領潮流的智者,引領了這個時代國學復興的潮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第五段:“修身進德,英雄本色。”我本來想改為“禅者本色”。後來再三推敲,還是沒改。南先生像個英雄,曾經投筆從戎,也執教於軍校,一生有軍人的擔當精神,頗具豪情,曾有人勸他出家修行,一定即身成就,南先生作詩雲:“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河山亦須人。”我非常喜歡這句詩,有王者氣象、英雄豪情。他說的“收拾河山”,不是政治事業,而是文化使命。我曾經訪道入山,也有前輩勸我出家修行,但我選擇了入世,那時想到的正是南懷瑾先生的入世精神。“極高明而道中庸,幽默之語道盡聖賢心法;致廣大而盡精微,深刻之見通曉諸子底蘊。”南先生的著作大多是他講學,弟子們根據講學的錄音整理成書,他講課幽默風趣,聖賢心法、微言大義在談笑之間傳達出來了,樸實平易,切近生活。易中天教授那種談笑幽默地講述歷史的方法可能受到了南先生的影響。即便南先生沒影響到易先生,也影響到了其他學者。有很多講經典的書在寫作上追慕南先生的風格。我也追慕,只是我為人不幽默,學不來,但南先生把經史、日常、詩詞、小說、故事融合到講學裡方法,我學了,我在社會上講過五部道家經典,就是按這個方法來講的,我寫《道德經真義》也是這個思路,將經史結合,詩詞仙傳結合、日常生活結合來講《道德經》。至少,南先生的這種為學之道影響了很多學子。“士子聞風而隨,我說教化有方。”不光台灣一些學子追隨,大陸不少學子也追隨。下面要講一個故事,是我的轉述,大概的情節如此,從中可見南先生的修證境界。“土著感夢而迎,誰雲法界無位?”就是這個故事。土著,指台灣本土的人。南懷瑾先生在《我說參同契》裡,以及《與青壯年談禅》等書裡講過他的一件真實經歷。南先生剛到台灣那些年中的某一年,一次早上起來,在一個地方遇見一個台灣當地的人,一見他就跪拜,口稱師父。南先生很奇怪,他不認識這個人。但這個土著對他說,他修道,禮敬關羽,自己修煉上出了點問題,解決不了。昨晚關老爺托夢給他,說早上起來,會遇見一個什麼樣的人,那就是你師父。你跟關老爺托夢說的人一模一樣。南先生就問了他的修煉情況和問題,指點了他。事情還未完。這個土著又拿出一個包裹,裡面包著一本古書,是是一個僧人托付給他,要他在某年交給某人,南先生就是那個人。南先生拿來一看,是明代四川人來知德先生所著《來氏易注》。來知德在易學領域是一代大師,因為來先生在四川傳道,以致易學在四川很興盛。南先生仔細問那個土著,他也不認識那個和尚。土著說,抗戰期間,從大陸來了一個和尚,被日本人抓到監獄裡了(那時台灣被日本人占領著),日本人把這個和尚當成了間諜,和尚在監獄裡知道自己活不成了,就把這本書送給了給他送飯的土著,要他保管好,將來傳給某某人,一定會光大此學。和尚後來被日本人殺害。南先生接了此書,後來,他在台灣出版了此書。這些奇怪的故事裡體現者南先生的修為和修行的成就。神明托夢,豈是妄談。南先生本不喜歡此等神異,只是私下和學生說,才被記錄了下來。我於中見到的且是先生修證的境界。類似的事情,我的師友中也有體驗。一位道友入山,見到一位道長,素不相識,但道長說昨晚呂祖托夢,要我找一個人,就是你。結果道友入山,為道長相地,完成了道長的心願。這之中有冥冥中的因緣。

第六段,“任诋任毀,見世間之情;有容有量,誠長者之度。”已故學者張中行撰文批南先生,南先生一笑了之。有趣的是,張中行先生辭世後,某大報在刊發訃告是,把南懷瑾先生的照片錯配在張中行的訃告旁。對此,南下生也是一笑了之。他是一個大度之人,盡管陳健民上師對南先生多有微詞,南先生還是對陳先生贊歎有加。“執壽者相者,難論真谛;見本性光者,可談實相。”一位博友在我文章後留言,那時南先生還沒有入寂,已見病緣。那位博友說南先生活若不過110歲,也就是書生論道而已。我不知這位博友何以只選擇“110歲”作為標准。執著於壽數來論道行高低深淺的人,無法與他們談實相,也無法與他們談論佛道真谛。“十方書院,道傳十方;一輪明月,光照四海。”指南懷瑾先生在台灣創辦“十方書院”,並出版《十方》雜志,以發揚禅宗。我在1997年讀過幾期《十方》雜志,是一位好友送我的。當時讀了南先生的雜志,心生日後辦書院、辦雜志的想法,來京後我辦了《益生文化》。

第七段,“懷瑾未生,大願早結塵緣。”這個“未生”,有兩重含義,第一重,南先生沒有出生前他這一生的塵緣早就注定了。這樣的大師,是乘願再來的。南先生曾給煉性乾談過,他小的時候做個三個夢,那三個夢,包含了他一生的大運。隱隱約約提到夢裡抓龍、夢裡伏虎、紅日東升的夢象。南先生,真法門龍象也。第二重,“未生”,本體上講,本自無生。但因願力,而有示現。“平生一部虛空藏,此心三界光明經。”證道的大德的一生經歷就是演法、表法的,他們的人生也是一部經藏,卻在虛空無盡之中,與大光明同在。“四句偈語了無生。”指《金剛經》裡談到的“四句偈語”。《金剛經》裡的四句偈語究竟指哪四句?古今看法不一,有的說是指“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有的說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是哪四句並不重要,南先生之開悟與持誦《金剛經》有關。他在杭州時初讀《金剛經》就有空明無念之感受,抗戰期間南先生與家人分別,生死兩茫茫,他每天持誦《金剛經》給家人回向,願親人們能在戰火中全生。1990年我初學佛,家鄉大象山上一位和尚送我一本《金剛經》,說:“好好修學,裡面有不生不滅的道理。”

第八段,“煉性乾讀君,深得三昧;侯承業紀事,盡展豐神。《懷師》與《側記》略述平生,自述並全傳未見流傳。”指煉性乾寫的《我讀南懷瑾》、侯承業寫的《傳統文化與經營哲學》、南先生眾門人寫的《懷師》、劉雨虹寫的《南懷瑾先生側記》等寫南先生生平的書,很多人對南先生的家世、經歷的了解就借助了這些書。幸好,這四本書我都讀過。南先生不願意為自己立傳,一直沒有授權由誰為他作傳。臨入滅前先生還是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自述,以便於後人研究。

第九段:“正本清源,究元決疑”,這八個字是我對南先生著述和講道的總結或評價。他的作品像一把打開國學殿堂的金鑰匙,能引領我們登堂入室。

第十段:我為南先生寫的偈語。具體的內容不做講解,只能以佛理感悟。我只講其中的典故,“本是維摩老居士,病床示現妙法說。”維摩诘是古印度毗捨離的富翁,是開悟成就了的大居士、大菩薩。有一次他生病了,釋迦佛派文殊菩薩代表自己去問候維摩诘居士,於是,一些佛弟子隨文殊菩薩來維摩诘家,維摩诘居士借此機會為眾生開演圓滿的佛法,人間便有了《維摩诘所說經》,維摩诘居士的生病也是說法的示現和方便。維摩诘是“居士成就者”的代表。南先生的老師袁煥仙創辦有“維摩精捨”在近代說法,南懷瑾先生也曾開講《維摩诘所說經》這部了義經典,書名《維摩诘的滿天花雨》,上下兩冊,2010年由東方出版社出版。這兩本書我整整讀了九天,非常歡喜。南懷瑾先生就是當代的維摩诘居士。維摩诘,譯成漢語即是“淨名”,即潔淨、沒有染污之人。南先生有《淨名庵詩詞拾零·佛門楹聯廿一幅·金粟軒詩話》一書,收錄他的詩詞。淨名庵、金粟軒或是南先生的齋號。古雲:“淨名即是金粟如來”,維摩诘居士即是金粟如來的化身。南先生由示疾到入滅,這何嘗不是為我們以身演法而說盡無常幻滅之理?

但願讀者,廣泛傳閱,以資紀念,以做供養,功德無量。

 

上一篇:南懷瑾先生的國學體系
下一篇:宣化上人捨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